⑴ 拔右下智齒,下頜神經損傷怎麼治療,多久恢復
病情分析:根據你的描述拔除右下智齒1周左右,現在嘴唇下巴一直存在麻木,此類情況多是下牙槽神經有損傷。
意見建議:建議消除緊張,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6、B12和相關營養神經的葯物,此類情況一般無需治療,多需要自行恢復,時間不好說,但是不會很久。3個月內一般可以恢復。
⑵ 頜面神經炎是什麼症狀
因為我們最重要的就是面神經的問題,我們要以促進局部的這種炎症水腫的盡早消退,還有促進面神經功能的恢復,所以一般是要用激素的治療,還有配合B族維生素,那一般一周以後可以給予針灸等等處理。面神經炎的症狀,這些往往主要是病人來看病的時候,他自己就會主訴,我口角歪斜、流口水,我講話會漏氣、鼓腮鼓不了,或者是笑的時候就特別明顯。我們給她查體讓他皺額是沒有額紋的,眼裂也是擴大的,閉眼睛是閉必不攏的,鼻唇溝是淺的,露牙齒整個嘴巴就歪了,鼓腮也鼓不了。有些病人還會出現舌前2/3的味覺的減退,或者是聽覺過敏而同側的耳後會出現面部的疼痛,這是他的症狀。
面神經炎注意事項
面神經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第一要注意麵部的保護,外出要佩戴口罩,避免長時間的吹冷風,出汗之後不要用涼水洗臉,盡量避免面部遭遇冷熱交替刺激。第二要盡量的減少用眼,外出時戴墨鏡保護,睡覺時可以戴眼罩或紗布保護眼部。第三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的勞累或精神刺激,學會個人調節。第四點是飲食上注意少量多餐,多吃清淡或者是易消化的飲食。第五要避免劇烈的運動,可以散步、打太極拳等,同時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
治療神經炎的葯
神經炎疾病是由於葯物中毒引起的,也有的患者是由於重金屬中毒引起的,還有的患者是由於受傷引起的神經炎疾病,也有的患者是缺血性疾病引起的。治療神經炎疾病可以服用改善微循環的葯物,比如應用地巴唑。同時,應用營養神經的葯物,比如應用甲鈷胺,維生素B1或者是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都能夠治療神經炎疾病。如果是受傷引起的神經炎疾病,可以注射鼠神經生長因子營養神經進行治療。神經炎疾病的患者最好通過針灸,按摩,理療,熱敷,艾灸等方法輔助治療,這樣能夠讓患者更快的恢復。在治療的過程當中,患者一定要多注意保暖,避免涼水洗澡,避免出汗以後吹冷風,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禁煙禁酒,預防感冒,感染,這樣都是可以有效預防神經炎疾病加重的。
⑶ 有沒有拔過智齒,下頜神經管受損,右邊嘴唇和下巴麻木,但是已經恢復的啊。。。來給我點信心吧。。。
放心,一般都能好,拔牙又沒有導致整個下頜骨骨折,只是神經的一時受損而已,不過恢復時間有長短,不要著急,吃點谷維素吧,B12吧,都是有助於神經恢復的普通葯,木木的感覺會逐漸減輕的,等木木的感覺沒了就痊癒了。
⑷ 治療面癱應該吃什麼葯品
面癱的症狀有以下幾種:
1,嘴巴歪向健側。(比如,嘴巴左歪是右側面癱,嘴巴右歪為左側面癱)
2,刷牙漏水(患側嘴巴包不住水)
3,患側眼睛閉不和。(緊閉雙眼的時候患側的眼睛會有一定大小的縫隙)
4,不能做抬眉,鼓氣,慫鼻等動作
5,患側眼淚較多。
6,患側耳根周圍有疼痛感。
大概主要就這些症狀就可以判定是不是面癱了, 如果得了面癱,先不要著急針灸,面癱的一周到2周內屬於急性期,急性期內是不可以針灸的,因為急性期內病情還在發展,未定型,此時針灸會對面神經造成損傷。面癱其實是由於免疫力下降、受風、感冒、手術外傷等一些病因造成的,只要平時多加註意,得面癱的機率不會很高的。
引起面癱的原因有很多的,面癱的根本問題是面神經受損,導致面部肌肉不受支配,俗話說就是中風了,被風吹了,或者長時間過度疲勞,精神過度緊張,以及皰疹中耳炎等疾病都是引起面癱的主要原因。不過得了面癱不要慌張,現在網上有種專門針對面癱的特效治療方法,是通過呼吸中草葯的氣味進行修復面部神經,短時間內就可以治好。套寶搜 面蘇絡寧塞就能找到
⑸ 面癱吃什麼葯
治療 對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的傳統治療,都採用針灸、貼葯、拔罐、割治、火針、電針、理療、鼻塞葯、介入治療、面部注射葯物等及一些民間的土辦法如擦鱔魚血等。這些傳統的辦法,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興旺解除疾病,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是祖國醫葯定庫中的瑰寶。 但是,就治療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等面部肌肉的疾病上卻有著它嚴重的,甚至不可克服的後遺症,是造成大量病人一生極大痛苦的根源。 面部肌肉都呈扁平、扁薄的皮肌和條狀的扁平肌,這些肌肉起自於顱骨的不同部位,分布在眼裂、口裂、鼻孔的周圍,呈扁平環形肌和扁平輻射形肌肉與周圍的肌肉組織聯結在一起。在這些肌肉收縮和舒張時,有開大和縮小眼、口、鼻孔的作用。同時牽動著面部皮膚活動,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面部的肌肉大約有26塊之多。它們互相重疊在一起各有各的功能,如果在面部上針灸、拔罐、貼葯、電針、火針、面部注射營養神經的葯物,介入治療。這些治療方法,會造成這些肌肉的損傷、出血、纖維化及炎性反應。所以面癱最好以針灸治療,並以手法為主,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葯物或電針。 針灸治療 法則:祛風通絡。 處方:合谷、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 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後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 操作:合谷,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採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並採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後抽動,留針20分鍾。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4] 膏葯治療 中葯外用的一種,古稱薄貼,用植物油或動物油加葯熬成膠狀物質,塗在布、紙或皮的一面,可以較長時間地貼在患處,主要用來治療瘡癤、消腫痛、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等。早在久遠的年代,我國醫學家就有言曰:"膏葯能治病,無殊湯葯,用之得法,其響立應。"膏葯如面癱康,用來治療面癱效果好,方便省時,成本低,是目前治療面癱的重要方法。 食療 中醫認為面癱多因脈絡空虛,風寒之邪侵襲,或風熱、風痰、瘀血阻滯經脈,氣血失和,引起筋肌弛緩不收。若早期重視中葯加針灸療效佳良。西醫則主張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以及改善血循環、營養神經、抗病毒等類葯物。但如果過用激素,將產生許多反作用和副作用,讓人肥腫難分、水鈉瀦留、免疫力下降,恢復緩慢。在進行醫生定出的治療方案下,可以配合科學的飲食方法,可以有效的輔助治療面癱。可選擇如下食療方法: 1、防風粥:防風10—15克,蔥白口莖,粳米30—6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葯汁,煮成稀粥,溫服。該方可祛風解表散寒,適用於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肌體肌肉酸楚等。 2、薄荷糖: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將白糖放入鍋內,加水少許,文火煉稠,後加入薄荷粉,調勺,再繼續煉於不粘手時,即成該方具有疏風清熱,辛涼解表的功效,對於突然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症有效。 3、川芎白芷水燉魚頭:川芎3—9克,白芷3—9克,鱅魚頭500克,蔥、胡椒、姜、鹽適量。武火燒沸,再以文火燉半小時,分早、晚食魚喝湯。該方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於外感風邪引起的面癱。 4、薑糖蘇葉飲:紫蘇葉3—6克,生薑3克,紅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鍾。該方具有流風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邪引起的諸症。 5、大棗粥:大棗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煮至熟爛成粥,該方補氣養血,適用於氣虛弱之口眼歪斜,氣短乏力者。 6、參枸蓮蓉湯:白人參,枸杞子,葡萄乾各2克,蓮子肉,山葯各2克,肉蓮蓉,火麻仁各12克,橘紅3克,大棗,胡桃肉各2枚,煎湯取葯汁服,口服2—3次。該方有補中益氣,兼滋養肝腎之陰的功效。 7、生地蠍子湯:以生地黃20克、枸杞子10克、全蠍3至5隻、天麻10克、豬肉100克及陳皮、生薑適量煲湯。其中全蠍為治風要葯和著名的昆蟲食品,與各葯食料相配,能滋養陰血、祛風通絡,適合中期和恢復期病人尤其是素來肝腎陰虛,伴頭暈耳鳴肢麻,外風、內風兼見者飲用。而孕婦慎用。 8、參芪烏雞湯:備黨參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絲雞四分之一隻除去皮脂,生薑2片,煲湯飲食。該湯可以補虛扶正、祛痰糾偏,適宜恢復期氣血較弱的患者使用。 另外,當症狀穩步改善後,病人尚可咀嚼口香糖(香口膠),雙側均可,而以患側為主。通過主動鍛煉相關筋肉,促進功能恢復。[5]
⑹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 吃什麼葯
矯正咬合關系由口腔專科檢查治療.封閉療法可用0.25-0.5%普魯卡因3~5ml作翼外肌封閉.穿刺點在乙狀切跡中點,垂直進針,深度約2.5~3cm,回抽無血時注葯.常用於張口過大的病員.氯乙烷噴霧配合按摩,可以緩解咀嚼肌痙攣.噴氯乙烷時要成霧狀,間斷噴射,配合按摩,防止凍傷.並要注意保護眼,耳,遠離火源.針刺療法取穴:下關,聽宮,頰車,合谷,配醫風,太陽.超短波,離子導入,電興奮及磁療等局部理療有一定療效.
⑺ 面部三叉神經痛吃什麼葯好
1、三叉神經痛的原因之一飲食不當:三叉神經痛患者對於飲食十分的敏感,刺激性的以及過冷或者過熱的食物,都會引起三叉神經痛發作。另外,香煙中的尼古丁會使患者的血管收縮,喝濃茶增強神經興奮性引發小動脈痙攣。而干乳酪、腌魚和鹹菜等含有較多的酪氨酸,火腿中的亞硝酸鹽等,則會引起腦血管擴張,刺激神經引起疼痛。此外,海產品、蛋類、牛奶、巧克力、啤酒、咖啡、橘子和西紅柿也會導致顱腦血管舒縮功能的失調。面部三叉神經痛吃什麼葯好
2、營養不良:很多的白領,由於生活節奏緊張,飲食上的營養搭配十分的含糊,常常只吃素,或者不吃。也有的人盲目的節食。這些行為會使患者的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B,若缺乏
維生素B1會引起乳酸堆積侵入腦部,毒化中樞神經系統,使腦組織消耗氧的能力減弱,以至引起暫時性的痙攣,也是導致三叉神經痛的原因。
3、敏感點防護不當:大部分的患者面部存在敏感點,大部分分布在嘴唇、鼻翼、臉頰、口角、舌頭和眼睛等處。這些敏感點會因為面部受刺激而引起發作,如受冷受熱、或者受風等因素。
4、精神刺激:很多的患者因為害怕疾病的發作而,不敢說話,進食,洗漱等日常行為,惶惶不可終日,焦慮緊張,這些不良的情緒會更加的加重三叉神經痛的發作。
⑻ 面神經麻痹如何治療
面神經麻痹其實也是小問題而已,關鍵是必須找對方法才行,大多表現為面部肌肉抽動,不能控制,
一般患有面神經麻痹的朋友往往還有喜歡吃肉的習慣尤其是豬肉,這可是大忌,除了豬肉暫時不要吃,還有生冷辛辣的東西都盡量少吃,晚上也不要再熬夜了。
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胃不好其實是膽囊炎引起的症狀而已。所以出現面神經麻痹情況時要考慮膽,治療的時候也要考慮膽,膽不好可以找些樹榮苦菜熬水喝哦,膽很重要。其實這是胃部出現問題的症狀,大家可以查一下面神經炎部位正是足陽明胃經所經之處,該處出現問題首先要調理胃的問題,經過正確面神經麻痹的治療方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調整,面神經炎的治療效果就會很快好起來的。
⑼ 面神經炎的治療!
面神經炎是最常見的自發性面神經癱瘓疾病。常為急性起病,可伴耳後乳突區、耳內或下頜角疼痛。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常為單側,偶見雙側。症狀可於數小時或l一2天內達高峰。表現為一側面部表情肌的完全性癱瘓,額紋消失,眼裂變大,閉目不緊或閉目不合,該側鼻唇溝變淺,露齒口角偏向對側,鼓腮漏氣,咀嚼時食物殘渣常滯留於病側的齒頰之間。流涎、溢淚、病側的瞬目動作明顯減弱或消失。面神經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可能系風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經功能不穩等引起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痙攣、缺血水腫所致。本病大多在發病1~2周後即開始好轉,面癱程度越輕其預後越好,面癱持續的時間越長(2個月仍不開始好轉者)其預後越差。
面神經炎的治療原則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面神經水腫,緩解神經受壓,促進功能恢復。
1.目前多主張急性期盡早使用一個療程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可用地塞米松或服潑尼松。如系帶狀皰疹感染引起的可加用抗病毒類葯物,如五環鳥苷。
2.維生素B族葯物可促進神經髓鞘的恢復,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口服、肌肉注射。
3.肌松葯,如氯苯氨丁酸可通過減低肌張力、改善局部血循環而促進恢復,但個別病人可有惡心、嘔吐和嗜睡等副作用。
4.理療與針灸
急性期行超短波透熱療法、紅外線照射或局部熱敷等有助於改善局部血循環,消除神經水腫。此期不宜作強烈的刺激療法(如針灸)。恢復期大多患者開始改善,為促進神經傳導功能的恢復和加強肌肉的收縮,此時可做針灸、碘離子透人療法或電針治療。
5.康復治療
面肌的功能訓練應盡早開始,只要患側的面肌能動即應開始進行自我訓練,可對著鏡子進行皺眉、舉額、用力閉眼、露齒、蹶嘴、吹口哨、鼓腮等動作,每日作數次,每次數分鍾,並輔以面部肌肉按摩等。面肌的功能訓練對縮短療程有重要意義。
6.手術療法
病後2年仍未恢復者,可考慮做面神經與其它神經吻合術,但療效尚難肯定,只宜在嚴重病例試用。嚴重面癱的病人可做整容手術。
7.預防眼部合並症
因不能閉眼、瞬目而使角膜長期暴露,易發生感染而損害眼睛,可用眼罩、眼葯水和眼膏加以防護。
按以上的方法治療,絕大部分患者的面癱可以完全恢復,僅有10%左右的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特別是表情動作時易看出兩側面部不對稱。面癱恢復過程中個別患者可能出現同側面肌痙攣,則需按面肌痙攣進一步治療。
護理及注意事項;
1、
心理護理:患者多為突然起病,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有的擔心面容改變而羞於見人及治療效果不好而留下後遺症,這時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徵,耐心做好解釋和安慰疏導工作,緩解其緊張情緒,使病人情緒穩定,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及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
2、
護眼:由於眼瞼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瞬目動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外露,易導致眼內感染,損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護的非常重要的,減少用眼,外出時戴墨鏡保護,同時滴一些有潤滑、消炎、營養作用的眼葯水,睡覺時可戴眼罩或蓋紗塊保護。
3、
局部護理:熱敷祛風:以生薑末局部敷於面癱側,每日1/2小時;溫濕毛巾熱敷面部,每日2-3次,並於早晚自行按摩患側,按摩時力度要適宜、部位準確;只要患側面肌能運動就可自行對鏡子做皺額、閉眼、吹口哨、示齒等動作,每個動作做2個八拍或4個八拍,每天2-3次,對於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縮及促進康復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癱患者應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臉,避免直接吹風,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