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巨型飛艇由什麼組成
巨型飛艇具有傳統的外形,它的硬骨架由鈦合金和「凱芙拉」型復合材料製造的肋骨和桁條組成。
飛艇內部辟有各種艙位,可載運100噸貨物、350名旅客和45名乘務員。在飛艇中央的副氣囊之間安裝有一座掃描半徑為500千米的環視雷達站。飛艇頭部的下側有雙層的指揮艙,裝有高速電子計算機、各種監視儀表、大功率電台以及能顯示諸如飛行速度、高度、飛艇位置、發動機狀況、燃料情況之類等一切不可缺少的信息的顯示盤。在下穩定尾翼內是機上工程師和裝卸人員的座艙。飛艇尾部安裝有自動駕駛儀和飛艇的縱向橫向操縱系統。這種飛艇可進行9~11天不著陸飛行。
飛艇的主肋骨中設有通道和電梯,以保證技術人員能夠到達飛艇的所有要害部位和系統,以便進行預檢和飛行中的搶修。飛艇頂部有一個帶「磁阱」的停機坪,可用於收放直升機和飛機。飛艇的部分外殼覆以太陽能電池板,以保證生活保障系統在白天獲得廉價的電能,並向輔助發動機供電。
❷ 在天上飛的船是蒸汽機的那個叫什麼。就是類似熱氣球。
飛艇。
飛艇是一種輕於空氣的航空器,它與熱氣球最大的區別在於具有推進和控制飛行狀態的裝置。飛艇由巨大的流線型艇體、位於艇體下面的吊艙、起穩定控製作用的尾面和推進裝置組成。
原理
飛艇屬於浮空器的一種,也是利用輕於空氣的氣體來提供升力的航空器。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浮空器可分為飛艇、系留氣球和熱氣球等,其中飛艇和系留氣球是軍民利用價值最高的浮空器。
飛艇和系留氣球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比後者多了自帶的動力系統,可以自行飛行。飛艇分有人和無人兩類,也有拴系和未拴系之別。
飛艇獲得的升力主要來自其內部充滿的比空氣輕的氣體,如氫氣,氦氣等。現代飛艇一般都使用安全性更好的氦氣來提供升力,另外飛艇上安裝的發動機提供部分的升力。
發動機提供的動力主要用在飛艇水平移動以及艇載設備的供電上,所以飛艇相對於現代噴氣飛機來說節能性能較好,而且對於環境的破壞也較小。
❸ 請給我詳細介紹一下飛艇
飛艇的歷史
早在幾十年前,國外就把一種獨特的戶外廣告媒體展示在人們眼前,那巨大的體形,優美的線條,優雅的飛行姿態,頃刻間已深深印入人們的腦海,它就是超大型戶外廣告媒體——載人飛艇。
載人飛艇它那五六十米身長,十幾米的身高以及艇身兩側兩幅巨大的廣告,緩慢而穩重的飛行,像一個廣告巨人漫步在空中,與眾多的戶外廣告相比,傲立群雄,獨領風騷。這一新穎獨特的巨型戶外廣告載體一經出現,立即得到了眾多商家的一致看好,成為了戶外廣告的巨無霸,摩托羅拉、諾基亞、固特異、富士、柯達、阿迪達斯、可口可樂等國外知名品牌都無一例外的在飛艇上做過廣告,足見廣告飛艇在戶外廣告媒體界的霸主地位。
巨型廣告飛艇能夠成為戶外廣告的巨無霸,它有著其它戶外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
一、廣告面積大,每個飛艇兩側都有著兩百多平米的廣告面積。
二、時效性強,能隨時隨地的出現在比賽、晚會、禮儀慶典、盛大遊行等重要場合。
三、移動性能好,廣告飛艇既能在賽場,廣場,賽車場上空定點飛行,也可根據客戶要求在海濱,鄉村,公路及城市上空移動飛行,這些優勢是其他戶外媒體所不能同時具備的。
在世界各地,每一場橄欖球賽,每一次大型的賽車比賽,都會在賽場上空看到廣告飛艇的身影,一邊做著廣告,一邊還會實況轉播賽況,艇身上巨大的廣告標語,離很遠都能清晰的看到。
國內飛艇的歷史和現狀
我國在1995年曾經引進過一條美國產的載人飛艇並為諾基亞進行過商業廣告飛行,到過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飛行,參加過香港回歸、天津世乒賽、北京世婦會、昆明世博會等重要活動,至1998年因損壞而停飛,從而結束了它輝煌卻短暫的使命。大型商業載人廣告飛艇在國內停飛除技術原因外,飛行手序的申報,航線申報等一系列繁瑣的程序,昂貴的飛行費用,專業的飛艇維護,眾多的場地租賃都限制了它的大眾化。每飛行日1.2萬美元合10萬元人民幣,最少飛行15日,非一般企業所能接受。因飛艇是進口的且只有一條,如有損壞或配件不全,決非像修汽車那麼簡單,搞不好就要停飛,使客戶蒙受不必要的損失。而且載人飛艇的起飛、降落、存放都離不開機場,國內小型機場並不多,而租用大型的民用機場又非易事,綜合以上原因不難看出,目前我國的國情還不太適合大型載人廣告飛艇的市場發展。難道廣告飛艇這么好的廣告載體就這樣輕易的退出戶外廣告媒體的大舞台了嗎?
大型戶外廣告搖控飛艇問世
雖然大型載人廣告飛艇停飛了,卻有一支新生力量在取代它,完善它。它取載人飛艇之長,避載人艇之短,就國情的現狀和國內廣告業的行情,量體裁衣,降低飛行費用,簡化維護工序,縮小飛行場地,運用現代化的遙控技術,製造出了最新穎的廣告載體,它就是高科技與現代廣告的完美結合——大型戶外廣告遙控飛艇。
早在九十年代初,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就已經開始收集國外資料,探索著開發了早期的遙控飛艇,技術雖不是很成熟但終究是我們自己的產品,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創新,逐漸的掌握了這門技術並於1993年正式進入商業廣告飛行,取得了非常好的廣告效果。多年來,它曾翱翔於祖國的大江南北,也參加過許多的重要活動,1995年天津世乒賽的開幕式,全國每年的春秋季糖業煙酒定貨會,啤酒節、服裝節、旅遊節、昆明世博會及國內外的一些知名企業和品牌,如衫衫西服、廬州老窖、孔府家酒、燕京啤酒、青島啤酒、雪花啤酒、摩托羅拉、愛普生、阿迪達斯等數不勝數,遙控廣告飛艇在全國各地大有遍地開花之勢,尤其在沿海省份經濟繁榮地區,海南、廣東、福建、浙江、山東、大連廣告飛行更是頻繁。
搖控廣告飛艇的特點及市場優勢
為什麼遙控廣告飛艇能夠如此迅速的進入戶外廣告市場?是因為它完美的保留和發展了大型載人廣告飛艇的優勢,為此他們進行了方方面面且深入細致的設計和論證,首先縮小了飛艇的尺寸,9至11米長,大大的增加了飛艇的適用范圍,使飛行的靈活性得到了改善,學校操場大小的地方就可從容的起飛降落,大客車或大貨車的車庫便能存放,廣告面積雖然也小了,每單側9至12平米,可遙控飛艇的飛行高度也比載人艇的飛行高度低很多,以地面的視覺效果來看效果相差非常小,足以代替載人艇,其次是飛艇縮小後,整艇的操作、使用、運輸、維護也都大大的簡化了,操作簡便是它的第一大優點:由於是遙控飛艇,就不需要專業的駕駛員來操作,普通人經過短期的技術培訓就可勝任,培訓期每單人為七至十天,多人視人數十五至三十天。一名操作員加三名輔助人員就可完成飛行作業,極大的節省了人力資源。使用簡便是它的第二大優點:遙控飛艇每次飛行前的准備工作為1.5至2小時(包括充氣、加油、掛廣告條幅、試遙控設備),飛行間隔期間可用繩索固定於凳子上,多日飛行晚間可存放在倉庫、車庫或有大開門的大廳內,非常的方便快捷。運輸簡便是它的第三大優點;遙控飛艇是由多個部件拼裝在一起的(分為氣囊、吊倉和尾翼三大部分),不飛的時候體積很小,一輛夏利或小面就可拉走,一輛中巴可連人員帶氣瓶帶飛艇全部拉走,進行多日、多地點的行動飛行。維護簡便是它的第四大優點;由於遙控飛艇所使用的發動機、遙控器均為日本進口,故障率低,平日只需按說明書要求定時充電,清洗化油器和火花塞及日常的一些簡單保養,維修工時少且不繁雜。遙控廣告飛艇不僅能做廣告,還能做許多相關的業務,航拍航攝;在飛艇的吊倉上加裝照相機或攝像機就可進行空中拍攝,業務范圍可大到土地資源的管理與規劃,環境污染的監測,農業生長形勢的評估。小到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廠礦企業及新小區樓盤的空中鳥瞰照片,各種體育比賽的空中轉播。有了遙控飛艇,不再為花費很大的財力,精力,辦很復雜的手續去租用真飛機航拍而苦惱,航拍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遙控飛艇會使你夢想成真。遙控飛艇經過多年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其技術指標和安全性都有著很大的提高。不僅如此,在大型戶外遙控飛艇技術的基礎上,還開發出小型室內電動遙控飛艇,體長2至3米,可在影劇院,體育館、電視台演播廳內飛行。
綜合以上的優點不難看出,遙控飛艇非常的適用於各廣告公司,各種企業購買使用,成本低,見效快,它將商業廣告從地面發展到空中,由靜態變為動態,由無聲變有聲,遙控飛艇採用流線外型氣動性能好,抗風能力強,飛行平穩,機動靈活,可垂直起落,俯沖爬升,前進後退,空中懸停,拋撒資料,施放彩色煙霧,空中攝影攝像等,向廣告界展示了一個新穎的廣告載體。在大眾早已厭倦了常規媒體每日狂轟爛炸後,遙控廣告飛艇使您的廣告真正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❹ 飛艇有哪些裝置
飛艇是一種輕於空氣的航空器,它與氣球的最大區別在於具有推進和控制飛行狀態的裝置。飛艇由巨大的流線型艇體,位於艇體下面的吊艙,起穩定控製作用的尾面和推進裝置組成。艇體的氣囊內充以密度比空氣小的浮升氣體(氫氣或氦氣)藉以產生浮力使飛艇升空。吊艙供人員乘坐和裝載貨物。尾面用來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穩定。
飛艇屬於浮空器的一種,也是利用輕於空氣的氣體來提供升力的航空器。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浮空器可分為飛艇、系留氣球和熱氣球等,其中飛艇和系留氣球是軍事利用價值最高的浮空器。飛艇和系留氣球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比後者多了自帶的動力系統,可以自行飛行。飛艇分有人和無人兩類,也有拴系和未拴系之別。
飛艇獲得的升力主要來自其內部充滿的比空氣輕的氣體,如氫氣、氦氣等。現代飛艇一般都使用安全性更好的氦氣來提供升力,另外飛艇上安裝的發動機提供部分的升力。發動機提供的動力主要用在飛艇水平移動以及艇載設備的供電上,所以飛艇相對於現代噴氣飛機來說節能性能較好,而且對於環境的破壞也較小。
一般從結構上看,飛艇可分為三種類型:硬式飛艇、半硬式飛艇和軟式飛艇。硬式飛艇是由其內部骨架(金屬或木材等製成)保持形狀和剛性的飛艇,外表覆蓋著蒙皮,骨架內部則裝有許多為飛艇提供升力的充滿氣體的獨立氣囊。半硬式飛艇要保持其形狀主要是通過氣囊中的氣體壓力,另外部分也要依靠剛性骨架。
❺ 飛艇的資料
飛艇是一種輕於空氣的航空器,它與氣球最大的區別在於具有推進和控制飛行狀態的裝置。飛艇由巨大的流線型艇體、位於艇體下面的吊艙、起穩定控製作用的尾面和推進裝置組成。艇體的氣囊內充以密度比空氣小的浮升氣體(氫氣或氦氣)藉以產生浮力使飛艇升空。吊艙供人員乘坐和裝載貨物。尾面用來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穩定。
飛艇屬於浮空器的一種,也是利用輕於空氣的氣體來提供升力的航空器。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浮空器可分為飛艇、系留氣球和熱氣球等,其中飛艇和系留氣球是軍事利用價值最高的浮空器。飛艇和系留氣球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比後者多了自帶的動力系統,可以自行飛行。飛艇分有人和無人兩類,也有拴系和未拴系之別。
飛艇獲得的升力主要來自其內部充滿的比空氣輕的氣體,如氫氣、氦氣等。現代飛艇一般都使用安全性更好的氦氣來提供升力,另外飛艇上安裝的發動機提供部分的升力。發動機提供的動力主要用在飛艇水平移動以及艇載設備的供電上,所以飛艇相對於現代噴氣飛機來說節能性能較好,而且對於環境的破壞也較小。
一般從結構上看,飛艇可分為三種類型:硬式飛艇、半硬式飛艇和軟式飛艇。硬式飛艇是由其內部骨架(金屬或木材等製成)保持形狀和剛性的飛艇,外表覆蓋著蒙皮,骨架內部則裝有許多為飛艇提供升力的充滿氣體的獨立氣囊。半硬式飛艇要保持其形狀主要是通過氣囊中的氣體壓力,另外部分也要依靠剛性骨架。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艘義大利製造的半硬式飛艇從挪威前往阿拉斯加的途中穿過了北極點,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到達北極點的飛行器。
❻ 你見過飛艇嗎你知道飛艇是如何製造的嗎能跟我們解釋一下嗎
飛艇是由引擎驅動的巨大氦氣球,乘客和機組人員坐在轄的吊艙內。它與熱氣球最大的區別在於具有推進和控制飛行狀態的裝置。那麼飛艇是如何製造的呢?
第一、製造飛艇要從它巨大的氣囊開始,而氣囊材料是由五種聚酯纖維織物結合而成,這種材料不僅重量氫,而且可以抵抗惡劣天氣和紫外線。機組人員會拔氣囊充滿氦氣,它是一種不可燃的惰性氣體。在氣囊的背後是用來操縱方向的方向舵和氨定義。氨定義的骨架是用碳纖維製造的。工把強力膠塗在骨架上,再鋪上聚酯纖維織物,並再次塗上一層強力膠來密封接縫處,接著用熨斗熨燙織布,直到變得緊綳為止。隨後工人重復前面的工序,再在上面鋪上兩層聚酯纖維織物,同時塗上白漆,飛艇的安定椅就製作好了。
第四、飛艇在升空前,駕駛員會確認船上乘客裝備和燃料的重量,再放上足夠的切完帶來平衡飛艇,然後將船底鎖在桅桿上,一切准備工作就緒,卡車將桅桿拖出機棚,同時機組人員會拉著吊艙的底部直到起飛地點。最後乘客和駕駛員就可以乘上飛艇准備升空了。
❼ 飛艇艇身內部構造
飛艇
亦稱「飛船」。飛艇是氣球中的一種,貯氫氣或煤氣於長橢圓形或梭形的氣囊中。因這些氣體較空氣輕,故能借空氣之浮力以上升。囊下有艇,內裝發動機,舵及推進器,用發動機旋轉推進器,則艇前進。用舵改變方向。欲下降可將囊中氣放出一些。惟氣囊每遇落雷。太陽輻射熱及發動機的熱,容易爆破而損壞,故需裝特異的避雷針,塗善於反射光的物質。艇內有鋁支架者稱為「硬式飛艇」,不用架者稱「軟式飛艇」。無論是氣球還是飛艇,都是利用它們本身的重量加上所載的物體和人的重量小於氣囊所排開空氣的重量,也就是小於它們受到空氣的浮力,才能上升。由於高空的空氣稀薄,空氣的密度小,因此氣球在上升的過程中,越升高則受到的浮力也在減小。當升到一定的高度時,即浮力等於氣球的重量時,氣球就不再上升了。當需要下降時,只要將囊中的氣體放出一些,使氣囊的體積減小,其所受的浮力減小,即可下降。
飛艇主要就是兩部分
1。控制垂直方向的動力氣球部分,最早靠的是氫氣等,後來容易爆炸,就換成氦氣等混合氣體。
2。水平方向是螺旋槳。
飛艇運輸量大,構造簡單。
在飛機出現以前,飛艇作為人類唯一的能升空的運載工具。
構造 飛艇按結構型式分為軟式、半硬式和硬式三種。軟式和半硬式飛艇的艇體形狀靠氣囊內的氣體壓力維持,要求充氣壓力始終略大於外界大氣壓力,故又稱壓力飛艇。
①軟式飛艇:艇體由主氣囊和前後副氣囊組成(圖3 [軟式飛艇構造圖])。氣囊
用塗膠的密封纖維布製成,內部用張線加強,外形靠充氣壓力保持。氣囊不僅要求氣密,還要有承受一定壓力的強度。氣囊上安裝有安全活門,當內外壓力超過規定值時自動放氣,以保證氣囊不被脹破。主氣囊內充以昂貴的浮升氣體——氦氣或氫氣。前、後副氣囊內充填空氣,可根據需要充壓或放氣。副氣囊的作用是在不排放主氣囊內浮升氣體條件下,保持主氣囊的內外壓力差為定值。例如當高度增加、外界大氣壓力降低時,通過副氣囊放氣而使主氣囊增大容積,從而維持主氣囊原來的壓差值。反之,當外界大氣壓增高時,向副氣囊內充氣,使它膨脹,從而減小主氣囊容積,仍使主氣囊壓力略高於外界大氣壓。設置前、後副氣囊還可調節飛艇浮力中心的前後位置。當僅向後副氣囊充氣時,浮心前移,使飛艇產生抬頭力矩。反之,則產生低頭力矩。軟式飛艇艇體不能過大,主要用於小型飛艇。
②半硬式飛艇:氣囊構造與軟式飛艇相似,但在氣囊下部增加剛性的龍骨梁,組成半硬式飛艇的艇體。這種結構增加了艇體的剛度,吊艙、推進裝置和系留點與艇體連接較為方便。
③硬式飛艇:艇體由剛性骨架外罩蒙布或薄鋁皮構成(圖4 [硬式飛艇構造圖])。骨架由橫向隔框、縱向龍骨梁和桁條,以及承力張線和撐桿等構成。整個艇體不氣密,主要起維持流線型和連接各部分的作用。艇體內部由隔框分割成許多小氣室。每個小氣室內放有由纖維織物製成的密封小氣囊,氣囊內為浮升氣體。在地面時,小氣囊內不完全充滿,隨著飛行高度的增加,外界大氣壓下降,氣囊內氣體也隨之膨脹,在達到規定高度時,氣囊恰好脹滿。實際上氣囊不承受內外壓力差。眾多的小氣囊可提高飛艇的抗損性和安全性。部分小氣囊受損不會使整個飛艇浮力完全喪失,第一艘硬式飛艇是齊伯林設計的,因此常把硬式飛艇叫做齊伯林飛艇。
❽ 飛艇的結構
現代飛艇一般都是軟式飛艇,要保持它們的外形,只能是通過氣囊中氦氣壓力來實現,其主要組成部分有:1. 氣囊,裡面充滿了氦氣以提供升力,另外裡面還有輔助氣囊。現代飛艇上氣囊由滌綸、聚脂纖維、邁拉等人造材料織成,可有效的防止氦氣的泄漏,並具有很長的使用時間。2. 輔助氣囊,飛艇內部一個小的、輔助性的氣囊,可通過在飛行中的沖氣和放氣來控制和保持飛艇形狀和浮力;3.吊艙,位於飛艇下方的艙室,包括駕駛艙、發動機和人員艙(如果是有人駕駛飛艇的話);4.推進裝置,為飛艇的起飛、降落和空中懸停提供動力;5. 尾翼、方向舵和升降舵,為飛艇提供機動能力。
飛艇相對於飛機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它具有保持無與倫比的滯空時間。飛機在空中飛行的時間是以小時為基本單位來計算的,而飛艇則是以天來計算。飛艇還可以悄無聲息的在空中飛行,這一點在軍事上的應用同樣重要。1957 年 3 月,美國一艘 ZPG -2 型軟式飛艇在一次飛行中創造了連續飛行 264.2 小時的世界記錄,其總里程長達 15,200 公里。軍用飛艇一般都使用氦氣保持浮力,因此能安靜並且平穩地完成升降和飛行,這對其攜帶高科技監視設備至關重要。飛艇可以在其氣囊中攜帶大型雷達天線,而後者的形狀和尺寸幾乎不受限制。與飛機相比,軍用飛艇可降低約 30% 左右的能耗和飛行費用,其雷達反射面積也要比現代飛機小許多。
現代飛艇的安全性已經有了質的提高。氦氣是一種稀有氣體,不可燃。由於飛艇氣囊中的氦氣壓力並不是很大,僅僅只需要能保持其外形即可。所以即使被槍彈擊中,如果彈孔不大,那麼氦氣的泄漏速度將是非常緩慢的,幾乎可以暫時不用處理。如果槍洞很大,飛艇就不得不取消既定的行動計劃,但仍然有足夠的時間返回基地。另外,先進的製造技術和復雜的控制系統也將使興登堡飛艇的慘劇不會重演。飛艇還可以在惡劣天氣下照舊飛行,只要當時的風速不要超過 30 節即可。
雖然軍用飛艇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但我們還是不能迴避其固有的缺陷。上個世紀,飛艇被飛機取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高昂的造價和過低的速度。雖然飛艇的使用費用十分的低廉,但其造價卻是個天文數字。飛艇的價格一般依據其外形尺寸的大小而不同,例如一個 40 米長的小型軟式飛艇的價格約為 200 萬美元。如果使用飛艇作為大型軍事運輸工具,就註定了其初期建造數量一定不會很多,最初運載貨物的成本也將急劇增加。如果拋去其造價,現代工程材料和航空電子設備將使現代飛艇要比其半個世紀前的祖先先進了許多,但其速度仍然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要知道,現代噴氣飛機的速度至少是飛艇的 6 倍以上。當然,軍用飛艇的速度慢只是相對飛機來說的,而對於水面艦艇來說飛艇的速度是相當快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飛艇的速度既是劣勢也是優勢。因為飛艇相比速度更快的飛機在執行監視任務時更具有優勢,它可以在目標地域上空懸停很長一段時間,這可使其上搭載的偵察儀器可以即精確又高效率的探測目標。另外,在低速情況下,艇上雷達可以更容易的探測到小型目標。
電力架線
在送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中,以往都是靠人力展放導引繩。這在通過山谷、江河、密集林木、民用建築、帶電線路等障礙物時十分困難,容易造成林木砍伐、青苗損壞、封航停運、停電作業等問題,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並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遙控飛艇展放放線引繩技術,是利用遙控飛艇有效載荷、全程飛行可控的特點完成線路引繩的空中展放,最終完成導線的張力架設工作。該項目通過設計製造大功率、高荷重能力的特殊遙控氦氣飛艇,在飛艇遙控飛行時展放或牽放質輕破斷強度大的引繩,從空中跨越人力無法或較難跨越的障礙物,從而解決了以往在架線施工中展放引繩通過特殊障礙物的難題。由中國獵鷹飛艇企業自行研製飛艇放線,針對高壓、超高壓輸電線路工程提供專業的遙控飛艇空中展放導引繩解決方案。用於輸電線路放線施工的LS-FX08、09電力放線系列展放引繩遙控飛艇,科技含量高、結構合理、性能優越、操作維護簡便、使用成本低;研製的配套工器具種類齊全、性能可靠;制定的配套工藝措施先進獨到、工序縝密、操作性強。
目前我國生產的遙控飛艇抗風能力較差,而輸電線路施工作業的要求是沿線路方向直線飛行。
如何在4級風速下保持飛艇的直線飛行是遙控飛艇研製和操作的難點。該項目探索出了一種飛行器和展放引繩空中跨越障礙物的放線新工藝,在4級風速下飛艇能帶引繩直線飛行,是遙控技術的一個新發展,遙控飛艇設計、製造的一個新突破。
該系統經過在雲南,昆明城網改造工程和山東輸電線路架設中的實際應用,表明研製的放線飛艇、配套工具及開發的飛艇放線工藝能較好地適用於輸電線路放線施工,適應惡劣的野外作業環境.有效地解決了以往人力放線在經過密集林木、深山峽谷、江河湖泊、帶電線路、民用建築、經濟作物等障礙物時的困難,產生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勞動條件、降低施工成本的明顯的綜合效應。在一年多的實際應用中,項目組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關,制定完善了線路施工工藝,編寫了飛艇操作規程和安全檢查措施,使整個飛艇的使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障體系。
該項目的成功應用,標示著輸電線路建設技術上取得了又一次重大的突破,同時必將引起線路設計思路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