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分析國漫吸睛之作《靈籠》的優缺點
分享動漫無窮的樂趣,解析動漫最深的真諦,團結動漫一切的力量。大家好!我是楓木君。
導言:《靈籠》剛開始的劇情是驚喜感非常足的,設定的是末世類的世界路線,是高科技+異類生物混合的末世類架空世界觀動漫,點進去就是完全可以被這部動漫的題材和畫風吸引的。雖然說是國漫管用的3D動漫套路,但並沒有讓觀眾感到審美疲勞。其實就嚴格意義上來說,《靈籠》是達不到精品的高度上的,一些製作上的通病和細節並沒有把握的很好,在後期劇情的走向上可能與本身的末世題材相違背,但並不妨礙它本身的優異。雖達不到精品的高度,但以優異來冠名實至名歸。
現如今各類國漫紛紛踴躍而出,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也要保留對觀眾的黏性吸引力,只有能夠吸引觀眾,才能更好地把一個故事寫完,再優秀的作品沒有人看也就是白紙一張,要在眾多作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不容易,期待《靈籠》能夠做得更好,給觀眾更是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卷。
PS:以上內容由“楓木君動漫”原創首發,我是楓木君,一個喜歡動漫之人,喜歡就關注,更多精彩動漫文章邀您分享!
⑵ 沒有面部表情的那個動畫人物叫什麼
無臉男,宇智波佐助,宇智波斑
⑶ 為什麼國漫做的比較好、受歡迎的大多是3D動畫
說到國產動漫,大家一定期盼著國漫的崛起,但是我們直到現在我們是不是可以看到一個怪象,那就是凡是武俠風格的國產動漫都是三維(3D)製作的,類似的有《秦時明月》系列、《畫江湖》系列、《納米核心》以及《俠嵐》等等,而二維的番劇,大多是和日本合作的,所以為什麼在國漫中比較受歡迎的都是三維的畫風呢?對於此我有個人的見解。
對於國產動漫,目前唯一不習慣的就是看到二維動漫(中日合作除外)的時候,看起來有點掉幀,跟看PPT一樣,而看三維動漫呢,臉部的表情特別的僵硬,這是我最不能忍受的,希望國漫能夠早一點崛起,早一點走出國門!
文:小菜頭咿呀
⑷ 如何評價國產動畫《凡人修仙傳》
國產動畫《凡人修仙傳》內容具有新穎性,在中國仙俠題材影視作品中獨占鰲頭,被業內稱為“代表著世界當代最高水準”的力作,全劇貫徹了“要做就做最好的最頂尖的”理念,“真實”與“流暢”使其有別與其他影視動畫,開創了中國動畫高科技含量先河。
⑸ 為什麼國漫的畫風都一樣,好像都是一個人畫的
首先,國漫=國產漫畫,國動=國產動畫。
國漫好多畫風一樣可能是互相學的,也有可能是一個工作室的。
國動好多畫風一樣那八成是因為來自同一家製作公司,比如說視美的畫風就非常有標志性。國動不像日番那樣完全原漫畫的畫風,而是依照製作公司自己的慣有畫風去做,加上國內的大型國動製作公司就那麼幾家,著名的小說改或漫改的都被他們包攬了,那放眼望去還不就是一毛一樣😂
⑹ 簡述中國動畫的現狀
有大批量投入,但是發展不全面,普遍是兒童動畫,低齡幼稚化,沒有能夠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看的動畫~~
相較於國外動畫,中國動畫缺少創新,在技術上落後,在劇情和人設上也有很大差距。
在人設上,中國動畫習慣用低齡的兒童,3頭身的大頭寶寶或動物與人混雜,普遍低齡幼稚i化,缺少多樣的畫風和性格鮮明的人物,動物不是人類,即使擬人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別,兒童卻少成熟的思想與處世能力,人設缺少吸引人眼的要素。
在劇情上,中國動畫千篇一律:1、某正義的使者經歷千難萬險終於戰勝了邪惡的化身;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思想的成長,我們知道這世上 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所有事情都是相對存在的,這種動畫只能夠教幼兒。2、 某某小朋友的校園經歷,末了,還來句「小朋友們不能幹什麼什麼哦~」兒童教育篇~3、模仿日本某知名動畫的「頂尖之作」,卻也是模仿日本最幼稚的兒童教育動畫再加以退化。就算有模仿《棋魂》之類的名作,水平退化不說,還一度因發色太鮮艷,教導小孩染發或男女主角對望有不良傾向等原因禁止播放,過了幾年後在挖出來放映,可見中國動畫的製作者對動漫的誤解之深。
我認為,中國的動畫製作人以及大多中國的人當動畫是兒童的教育片,看動畫就是幼稚,其實不然,中國人的誤解源於中國沒有適合於全年齡的動畫,中國動畫永遠處於教導孩子的階段,當然無法發展。
最後關於畫質畫風,中國動畫做不到日本的細致與歐美國家動畫的連貫,人物動作僵硬,面部表情不自然,背景不逼真都是問題所在,中國在動畫上的投入還是太少,盡管漫畫業已經有較大發展,但動畫的製作卻不是幾個人就能辦到的。
中國應首先重視動漫業,改變動畫就是兒童看的這一誤解,招攬動漫人才,不盲目學習國外,有自己的創新,才能有所改變。
當然,凡事不可能一步登天,中國動畫還需要漫長的發展過程。同時,我很高興的看到中國動漫人的逐步重視發展與漫畫的巨大進步。
最後,祝中國動漫業蒸蒸日上。
PS: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表砸偶。
⑺ 為什麼中國的三維動畫不用動作或表情捕捉技術,感覺他們是一幀一幀K出來的,又累,效果又不好
因為大部分的國內動畫公司都付不起那麼高的成本,並且如果用表情捕捉技術的話,國內大部分的技術人員也做不出來,表情每變化一下,就相當於重新建了一個模型,國內大部分的技術人員都沒有從事過傳統動畫的洗禮,完全不懂原畫的動作節奏和表演,之後會一些軟體的操作就開始從事動畫的製作,做出來的東西動作死板,缺乏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