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面的讀音是什麼
面的讀音是miàn
拼 音 miàn
部 首面
筆 畫9
五 行木
繁 體面
五 筆DMJD
基本釋義
1.頭的前部,臉:臉~。顏~。~目。~~相覷。
2.用臉對著,向著:~對。~壁(a.面對著牆;b.佛教指面對牆壁靜坐修行)。
3.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額(票面的數額)。
4.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
5.量詞,多用於扁平的物件:一~鼓。
6.會見,直接接頭的:當~。~議。~晤。耳提~命(「耳提」,提著耳朵叮囑;「面命」,當面指教,形容教誨殷切)。
7.幾何學上指線移動所生成的形跡,有長有寬沒有厚的形:平~。曲(qū)~。
8.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粉。~食。~包。
9.粉末:葯~兒。
10.由麵粉和水做成的條狀食物:~條。
11.食物含纖維少而柔軟:這種瓜很~。
『貳』 面怎麼讀
miàn
『叄』 面字沒有上面兩比怎麼讀
面字沒有上面兩筆是:回字的大寫。
讀音與「回」相同
拼音讀法:
囬(huí)
拼音,是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
把聲母、介母、韻母急速連續拼合並加上聲調而成為一個音節。
『肆』 面的讀音要怎麼讀
biáng,比一昂,音調為第二聲(陽平),象聲詞。筆畫復雜,多達57畫。
用於陝西關中地區流傳的一種麵食,即biangbiang面,類似於扯麵,但要比通常的扯麵寬出許多。其讀音漢語普通話中無,乃象聲詞,謂用力扯麵中面條擊打案板之聲。 "biàng"也是一種口語化的象聲詞,有時為口頭禪,或小孩子 此字出於陝西關中的一種小吃「biangbiang面(陝西關中民間傳統風味麵食,特指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通常手工擀成長寬厚的面條)。
『伍』 面後面的那個字怎麼讀
he
『陸』 上面一個小下面一個面是什麼字
這個字在方言中存在,讀mao。
由於所在地域太小,漢字里沒有收集這個字。
在江蘇省灌雲縣伊山鎮,這個縣城鎮過去有一村叫mao街村的mao就是「上邊『小』字,下邊『面』字,這個mao字意思是當地人對南方人的稱法,其實在那個地方還有一「上邊'大'字,下邊'面'字,這個字當地同」侉「,對北方人的稱法,這兩個字在當地都不存在貶稱。
小和面
一、小
小,漢語一級字,讀作xiǎo,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細碎的沙塵微粒,引申為微小,由微小義引申出低微、年幼或年幼的人等義,又用作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的謙辭等。
二、面
面(拼音:mià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范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周圍的線條模擬臉的輪廓,中部是「目」。
「面」的本義是「臉」。由人的臉引申指事物的外表。由面的朝向引申指事物的各個部分、不同側面。又引申為「面向」「朝向」。面又用作幾何學概念。面也指像平面的事物,用作量詞。
『柒』 「面」字 下半部分讀什麼
囬
huí
部首筆畫
部首:囗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五筆86:MJDD
五筆98:LJFD
倉頡:WSL
筆順編號:2522111
四角號碼:6022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6EC
基本字義
1.
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