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甲減6大症狀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甲減,是指甲狀腺激素作用不足或缺乏的一種病理狀態。女性甲減較男性多見,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呈上升趨勢,65歲以上甲減發病率約為1%~2%。門診常見的有「隱匿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即指激素TSH上升,但甲狀腺刺激激素TSH仍在正常范圍。這些人有60%最後會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狀。60歲以上的女性有高達6%的人可能有隱匿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的危險。 (來自杭州同濟醫院甲狀腺科官網)
㈡ 有過甲減病,現在眼皮,臉發腫,是甲減病泛所引起的嗎
應該是,甲減還可以引起短暫心慌,出虛汗,臉腿腫,身體沒勁兒,應該找醫生在確認一下。
㈢ 甲減是這樣引起的
甲 減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甲減」)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應不足,導致體內代謝活動下降的一種臨床綜合征。
一、臨床表現:
1.畏寒、軟弱無力、少汗、動作緩慢、精神萎靡、疲乏少言、嗜睡、智力減退、反應遲鈍、偶有精神失常,如抑鬱、痴呆、木僵等。
2.體重增加、面部及四肢浮腫。
3.食慾不振,腹脹,便秘。
4.皮膚逐漸變干、粗,毛發脫落。
5.心慌、氣短,偶有心前壓疼痛或壓迫感。
6.耳鳴,聽力減退,聲音低啞。
7.四肢,肩背肌肉及關節疼痛,手部精細動作不如以前靈活。靜息時手足麻木,活動後消失。
8.女性月經量增多或紊亂,部分患者可有溢乳;男性陽痿。兩性性慾都減退。
二、病因病理: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常與以下因素有關。
1.情志刺激:由於精神刺激,導致肝氣郁結,肝鬱致脾虛,則運化失常,內生濕痰;或脾虛氣弱,正氣虧虛,氣虛無力帥血,致氣虛血瘀,痰瘀互結,經絡阻塞,血水不利,則見浮腫,閉經等症狀。
2.飲食不當:由於飲食不當,損傷脾胃,中氣不足,運化失常,飲食水谷不得運化,痰飲內生;痰濕壅盛,阻礙氣機,損傷脾陽。脾為後天之本,脾陽虛弱,日久則腎火滋養,以致脾腎雙虧,則見食慾不振、畏寒肢冷、嗜睡懶動、全身浮腫等症狀。
3.外邪侵襲:多見風熱毒邪,從口鼻入侵,毒邪結聚於頸前,則見咽部及頸前腫、痛;若過用寒涼之物,內傷陽氣,雖頸部熱毒祛除,疼痛消失,但可見發音低沉、怕冷,甚至浮腫等症。
4.手術創作或葯物中毒:由於施行甲狀腺切除手術或服用某些有毒葯物(如治療甲亢的西葯),損傷人體正氣,致使臟腑失養,機能衰退,可表現一系虛損證侯。
本病的病程關鍵為陽氣虛衰。腎為先天之本,且為真陽所居,人身五臟諸陽皆賴以腎中元剛生發。真陽虛微以致形寒神疲,可見命門火衰之象。但甲狀腺激素之不足是其基本原因,激素是屬於陰粘,故其病理還涉及腎精不足,陽虛之象是」無陰則陽無以生」的病理表現,是陰病涉及陽所致。部分病人有皮膚乾燥、粗糙、大便秘結、舌紅苔少等症,也是陰津不足之象。甚至出現腎陰陽兩虛的證侯。此外,腎陽虛衰,不能溫暖脾土,則脾陽也衰,肌肉失去濡養,則見肌肉無力,或肢體肌肉疼痛。脾主統血,脾虛則血失統藏,婦女可見月經紊亂、崩漏等症,常伴有貧血。腎陽不足,心陽亦鼓動無力,可見心陽虛衰的證侯,以脈沉遲或緩多見,至此全身溫煦功能更差,以致肢冷、體溫下降,甚至津血運化失常,聚而成濕、成飲、成痰而見肌膚浮腫。總之,甲減這種病,腎虛是其主要病理,其中腎精不足是其根本原因,腎陽不足則是關鍵,病變又常涉及心脾兩個臟器,導致脾腎陽虛和心腎陽虛。
三、實驗室檢查:
1.血清總T4測定在臨床甲減或粘液性水腫病人中常低於39mmol/L(3ug/l,)。血清T3測定,輕症患者可在正常范圍,重症患者可以降低;臨床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的亞臨床甲減,部分患者血清T3、T4均正常。因此T4降低而T3正常可視為早期診斷甲減的指標之一。
2.血清促甲狀腺素(TSH)測定:其正常值為0—4mmol/L (0—4gIU/m1),以10mlU/L (10UIU/m1)為高限。本病因甲狀腺本身被破壞引起者,TSH顯著增高,常人於20mlU/L (20UIU/ml)。
3.甲狀腺吸131碘率明顯低下正常,常為扁平曲線,而尿中13l碘排泄量增大。
四、治療:
甲狀腺機能減退症是內科一種難治之症,西醫治療主要是用甲狀腺素替代生理分泌,輔以對症治療。但不能根本改變甲狀腺本身的病變,常需要終身替代治療,而且治療過程中,特別是老年患者可出現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衰等嚴重副作用,造成治療上的矛盾。鄭州華仁中西醫結合醫院甲狀腺科多年來開展了對此病的實驗研究,探索了中葯治療甲減的機理,利用US--HEX介入治療,從根本上徹底治癒甲減這一醫學頑疾,受到廠人甲減患者的一致好評和醫學同仁的認同。
甲減屬於中醫的「虛勞,氣虛,陽虛」證。
病機主要是陽虛氣耗,或伴陰傷血虧,飲停血瘀,常虛實夾雜。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有溫潤五臟之功。甲減症起病緩慢,素體虛弱,久病傷腎,致腎精虧損,腎氣虛衰;脾為後天之本,生化氣血之源,思慮損傷脾胃之氣,不能化生氣血,致使氣血虧虛,病邪內侵,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致水濕內停,發為浮腫;脾虛日久,遷延及腎,由於精、氣、血的相互影響,呈現脾腎陽虛,故見倦怠乏力,少言懶語,表情呆滯,反應遲鈍,畏寒少汗,納呆腹脹,腰脊酸痛,性慾減退。陽虛陰耗,氣血不足,故見面色無華,皮膚蒼白多屑,毛發枯稀脫落;脾虛則停飲,氣虛則瘀血,故見頭暈重聽,胸悶心悸,面肢浮腫,腹水,女性閉經等表現。
中醫診斷 辨 證:
脾腎陽虛:
證候:面色晄白,面部臃腫,神情淡漠,神疲嗜睡,畏寒肢冷,皮膚粗糙,納呆腹脹,腰脊酸痛,男子陽萎,女子閉經。舌淡胖,苔白膩,脈沉細而緩。
證候分析:脾氣虛弱,運化無力,生化乏源,氣血不調,故神情淡漠,神疲乏力,納呆腹脹;久病及腎,腎陽虧虛,則畏寒肢冷,面色晄白,面部臃腫,腰脊酸痛,陽事不舉,舌淡胖,脈沉遲。
方葯:濟生腎氣湯合四君子湯加減
氣血兩虛:
證候: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反應遲鈍,納呆便溏,畏寒怕冷,四肢不溫,月經量少或閉經。舌淡或胖,苔薄,脈細弱。
證候分析:素體氣血不足,本元受虧,氣虛不能充於形體,故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反應遲鈍;脾胃納運失常,則納呆便溏;血虛津少,不能灌溉一身,故面色萎黃,畏寒肢冷,四肢不溫,舌淡胖,脈細弱,均為氣血不足之象。
方葯:十全大補湯加減
肝腎陰虛:
證候:有脾腎陽虛見證外,尚有五心煩熱,口舌乾燥,視物模糊,失眠多夢,月經量少。舌質紅少津,苔薄黃,脈細數。
證候分析:脾腎陽虛證候分析同上。肝腎陰虛,精血俱耗,致水不涵木,風陽內動,故五心煩熱,口舌乾燥,失眠多夢,舌紅,脈細數。
方葯:右歸飲加味
中成葯:
1)全鹿丸:2~3g,日服2~3次,用於補益虛損,溫腎養血。
(2)右歸丸:3~6g,日服1~2次,用於溫腎陽,補精血。
(3)人參鹿茸丸:3~6g,日服1~2次,空腹溫開水送服,用於補氣血,助腎陽。
㈣ 甲減症狀是什麼
甲減又稱甲狀腺功能減退症,這是一種由於甲狀腺分泌或生物效應不足或缺少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疾病,它主要會出現便秘,不排卵,蛋白尿等症狀,這樣說對於大部分來講也不是很清楚, 甲減的常見臨床症狀: (1)皮膚:甲減患者皮膚的特徵性表現是黏液性水腫,表現為面部,脛前,手,足的非凹陷性水腫,有些病人的水腫呈凹陷性,皮膚增厚,粗糙,乾燥,由於真皮及表皮增厚,血流減少及有些病人存在貧血,皮膚蒼白,發涼,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減少,加重皮膚乾燥,頭發干,粗,易脆,生長緩慢或停止,頭發,眉毛及四肢毛發脫落,指(趾)甲生長緩慢,增厚,易脆。 (2)心血管系統:甲狀腺激素減少使心肌收縮力減弱,心率減慢,心輸出量下降,休息時外周阻力增加,血容量減少,這些血流動力學變化使脈壓差變小,循環時間延長,組織血供減少,皮膚血供減少使得皮膚發涼,蒼白及畏冷。 嚴重原發性甲減患者心臟擴大,心音弱,這主要是由於富含蛋白質和氨基葡聚糖的液體滲漏到心包腔所引起的,同時心肌也是擴張的,心包積液很少達到引起心包填塞的程度,垂體性甲減患者心臟通常變小。 心絞痛少見,但在用甲狀腺激素治療甲減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心絞痛或原有心絞痛加重,甲減伴隨的高膽固醇血症可能會加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心電圖變化包括竇性心動過緩,P-R間期延長,P波和QRS波群低平,T波低平或倒置,偶見房室傳導阻滯,超聲心動圖提示房室間隔不對稱性肥厚和左室流出道梗阻的發生率高,黏液性水腫經過適當治療後上述異常可以消失。 血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水平升高,同工酶譜分析提示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來源於心臟。 如不合並其他器質性心臟病,用甲狀腺激素可以糾正血流動力學,心電圖和血清酶異常,並使心臟大小恢復正常。 (3)呼吸系統:聲帶增厚引起聲嘶較常見,部分病人X線檢查發現胸腔積液,但很少達到引起呼吸困難的程度,嚴重甲減患者,由於呼吸肌發生黏液性水腫,以及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刺激換氣的作用受抑制,導致肺泡換氣作用減弱和二氧化碳瀦留,加重黏液性水腫的發生,是極危重的一種表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較常見,隨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糾正,睡眠呼吸暫停現象消失。 (4)消化系統:舌常肥大,食慾通常減退,但大多數病人體重增加,體重增加是由於組織中水瀦留所致,胃排空延緩,腸蠕動減弱導致惡心,嘔吐,腹脹,便秘,甲減患者很少出現腹水,但可伴隨胸腔積液,心包積液而發生腹水,甲減對腸吸收的影響很復雜,雖然對多種營養物質的吸收速率減慢,但由於腸蠕動減慢,吸收時間更長,總的吸收量可能正常或增加,偶見明顯吸收不良 肝臟功能正常,但轉氨酶水平可以升高,可能是由於清除速度減慢所致,膽囊擴大,收縮遲緩。 (5)神經系統:甲狀腺激素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有重要作用,胎兒期缺乏甲狀腺激素導致大腦皮質細胞發育不良,髓鞘形成延遲,如果甲狀腺激素缺乏未能在出生後早期得到糾正,大腦的損害將不可逆轉,成年人的甲狀腺激素缺乏對神經系統的損害不太嚴重,臨床上表現為疲乏無力,無雄心壯志,缺乏活力,焦慮,抑鬱,思維欠活躍,反應遲鈍,語速減慢,記憶力下降,動作遲緩,淡漠,嗜睡常見,腱反射遲鈍。 (6)肌肉骨骼系統:肌肉痙攣,疼痛,發僵常見,氣溫低時更明顯,肌肉收縮和舒張遲緩導致動作笨拙緩慢,腱反射遲鈍,甲狀腺激素對骨的正常生長和成熟有重要作用,生命早期缺乏甲狀腺激素導致線形生長受阻,表現為侏儒症,且相對於軀干而言四肢不成比例的縮短,骨齡明顯落後於年齡,血漿鈣,磷水平一般正常,鈣可能略升高,嬰兒和青少年患者鹼性磷酸酶常低於正常,骨密度可略增高。 (7)造血系統:由於氧的需要量減少及紅細胞生成素減少,紅細胞數量減少,約25%的甲減病人貧血,常表現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由於月經過多及鐵吸收障礙,也可出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細胞總數及分類正常,血小板數量正常。 (8)泌尿系統:腎臟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腎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均有所下降,尿量減少,尿素氮,肌酐多正常,尿酸可升高,可能會出現輕度蛋白尿,腎臟對水的排出減少及親水性物質在組織中積聚導致水瀦留,使總體液量增加,低鈉血症常見。 (9)生殖系統:甲狀腺激素對兩性的性發育和生殖功能均有影響,青少年甲減導致青春期發育延遲,原發性甲減可導致性早熟和溢乳,伴嚴重甲減的成年女性可伴有性慾減退,不排卵,孕酮分泌不當,致子宮內膜持續增生,導致月經過多和月經紊亂,懷孕機會減少,易致流產,男性甲減患者出現性慾低下,陽痿和精子減少。 (10)能量代謝系統:能量代謝減弱,產熱減少,表現為基礎代謝率降低,食慾不振,畏寒,蛋白合成和分解均減慢,分解減慢更明顯,蛋白合成減慢表現為骨骼及軟組織生長遲緩,口服糖耐量試驗呈低平曲線,葡萄糖刺激的胰島素分泌反應延遲,可能是由於腸道對葡萄糖吸收減慢所致,胰島素分解減慢,對外源性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原有糖尿病者患甲減後胰島素用量應減少,脂肪的合成和分解均減慢,分解減慢更明顯,原發性甲減患者血膽固醇,磷脂,三醯甘油均升高,游離脂肪酸下降。 (1 1)水電解質:甲減患者總體鈉增高,而黏液性水腫危象患者表現有低鈉血症,其原因部分是由於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其次是心輸出量減少和腎血管收縮引起的腎小球濾過率的降低,造成游離水排泄障礙。
㈤ l臉浮腫是什麼原因
臉部浮腫引起的原因有甲減,腎炎、心衰等疾病,多見於急性腎炎,本病是一種免疫反應性疾病,常出現了面部浮腫,伴有少尿、高血壓、蛋白尿等情況。
需去醫院做個詳細檢查,來明確診斷疾病的診斷,如果是有腎炎,需採用青黴素和黃葵膠囊等治療,有一定效果的。
㈥ 甲減症狀與治療
甲減的症狀與治療方法
甲減症狀是出現比較頻繁的,希望大家能對甲減的症狀提高重視:
1、一般症狀
甲減的症狀表現為怕冷,皮膚乾燥少汗,粗厚、泛黃、發涼,毛發稀疏、乾枯,指甲脆、有裂紋,疲勞、嗜睡、記憶力差、智力減退、反應遲鈍,輕度貧血,體重增加。
2、特殊面容
甲減的症狀與治療方法是什麼?顏面蒼白而蠟黃,面部浮腫,目光呆滯,眼瞼松腫,表情淡漠,少言寡語,言則聲嘶,吐詞含混等,都可能是甲減的症狀。
3、內分泌系統
如果是女性患上甲減的話,月經就會失調,久病不治者亦可閉經。緊上腺皮質功能偏低,血和尿皮質醇降低。原發性甲減有時可同時伴有自身免疫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或一期糖尿病。
了解甲減的症狀與治療方法,一般情況下,常見甲減的治療方法有:
1、病因治療
如果患者的甲減病因可以去除,應進行病因治療,這是主要的甲減的治療方法。如缺碘性甲減應給予補碘。葯物導致的甲減,要減量或停用後,甲減可自行消失。下丘腦或垂體有腫瘤,在腫瘤切除術後,甲減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等,此類甲減在原發病治癒後,甲減也會消失或者減弱。
2、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造成甲減的主要原因是陽氣虛衰,所以甲減的治療主要採用調配一些可以調肝理氣、改善機體氣血功能、養陰清虛熱、補充人體元氣、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中葯來進行治療,中醫治療將復雜的甲狀腺疾病和氣血、臟腑功能失調歸於平復。
3、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
甲減的治療可以用甲狀腺激素來進行替代治療。這樣直接的補充甲狀腺素制劑,治療時間短,且治療效果明顯。而且持續服用適當的甲狀腺激素制劑,對患者病情的穩定是有利的。但患者在採用此種治療時應在醫生的建議下,合理選擇服用量和服用時間,不可自行的加量或者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