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媽媽怎樣判斷自己的寶寶是否是過敏體質
辨識途徑之一:過敏症狀過敏體質孩子的症狀,主要表現以下4個方面: (1)表現部位一:皮膚皮膚上的過敏現象通常在孩子出生後不久就出現了,主要是濕疹和脂漏性皮膚炎。 濕疹主要症狀為皮膚表面出很多紅斑或小丘疹,有明顯滲出,如果用手撓抓,會使皮膚表面潰爛,皮膚潰爛處會流出黃色液體而結痂。濕疹常發生於孩子的頭部和臉部,比如額頭、雙頰、頭頂部等,也有可能蔓延至全身。得了濕疹的孩子會感到患處刺癢,因而會焦躁不安、哭鬧不止,影響孩子的睡眠。如果護理不當,極有可能使患處皮膚感染化膿,形成膿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的主要症狀是孩子的頭頂一直有結痂。 (2)表現部位二:消化系統消化系統的過敏症狀一般為:孩子出生以後經常放屁,並且聲音響亮,還經常打嗝。有些孩子還會出現生理性腹瀉,一天大便6~7次,多為稀便,主要原因是乳糖不耐症或對動物性蛋白質過敏。添加副食品以後,這些症狀就會明顯改善。 (3)表現部位三:黏膜 眼睛:眼睛黏膜的過敏,表現是過敏性結膜炎,孩子大約在1~3個月大的時候,就會出現揉眼睛或者用額頭在大人的身上或衣服上磨蹭,經常眼淚汪汪,一出門、一刮風就會流眼淚,嚴重的甚至會造成鼻淚管堵塞。4歲左右,孩子會出現弱視或者近視,嚴重者也會出現頻繁眨眼睛,檢查會發現孩子眼瞼充血明顯,有卵石樣突起,嚴重者有結石形成。 鼻子:鼻粘膜的過敏,主要表現是揉鼻子、摳鼻孔、打噴嚏、流清鼻涕或者鼻塞。6個月以前的孩子因為鼻塞,吃奶的時候常哭鬧,晚上睡覺愛翻滾。請家長一定要注意!這個症狀很容易和缺鈣相混淆,但補鈣沒有效果。如果孩子反復感冒 ,合並感染,就會出現鼻竇炎和腺樣肥大,此時孩子會睡覺磨牙、說夢話、流口水甚至打呼,早上起來有口臭,但喝水或者刷牙以後臭味就會消失。 氣管:支氣管哮喘 ,主要表現是反復發作的咳嗽和喘息,喘息的聲音就像貓喘氣,有嘶嘶的聲音;容易反復患氣管炎、肺炎,或者出現慢性咳嗽,特別是運動以後或者吃巧克力以後咳嗽。 (4)表現部位四:心臟 過敏性心肌損害,最初的表現是孩子不愛睡覺,入睡困難,晚上睡覺的時候容易出汗,特別是剛入睡的半小時到兩個小時。 心肌受損之後的情況是孩子不愛走路,經常要人抱,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精力充沛,而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就耍賴,沒有精神。1-2歲的孩子會出現頻繁地咬人或其他攻擊行為,2-5歲的孩子會出現口吃,8歲以上的孩子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動、馬虎和駝背等現象。孩子是否有過敏性心肌損害,可以透過心肌酶檢查來確診。 透過以上描述,相信你對過敏體質會有一定的認識。如果孩子出現皮膚、眼睛、鼻子、氣管或者心臟三個以上的問題,就可以初步判斷他是過敏體質。 辨識途經之二:年齡表現 在不同年齡層,孩子的過敏性損害表現不同。 (1)1歲以內,由於孩子剛出生,體內有媽媽帶來的抗體,所以很少生病。這個年齡的孩子主要表現是揉眼睛、晚上睡不安穩,過敏嚴重的孩子會經常鼻塞、打噴嚏。另一個典型表現就是孩子突然不吃奶,或者奶量明顯減少。如果孩子有這些症狀,並在9~11個月大的時候,得過喘息性肺炎或細支氣管炎,那麼以後罹患氣喘的機率就很大。 (2)3~5歲,這個年齡層是過敏的高發期。由於孩子經常外出,接觸外界的過敏原越來越多,所以過敏症狀在這里時期發作明顯,特別是孩子上幼稚園後,更容易交叉感染。這個期間主要症狀是:反復發燒或者高燒不退,經常伴有頭痛、頭暈、口臭,這是鼻前庭炎或者急性鼻竇炎導致的。 另外,高燒驚厥和心肌損傷也主要發生在這個階段,絕大部分高燒驚厥的孩子都患有慢性鼻竇炎。心肌損傷的表現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常出汗,不愛走路,半年內體重不增加,或者體重變化不大。 (3)5~8歲,孩子消瘦、愛動、愛出汗、話多、聰明,但脾氣比較大、馬虎。有慢性鼻竇炎的孩子經常出現高燒和扁桃腺化膿。我把它總結成兩句話:一是沒有長骨頭,站不直,坐不正;二是沒有長耳朵,別人說話像沒聽見一樣,做事情拖拖拉拉。 (5)12~16歲,孩子做事馬虎或者學習成績下降,或成績忽高忽低。老師會發現孩子上課老想睡覺,注意力不集中。體育課跑步成績不好。其他疾病也會有上述症狀,不是一定就是過敏性症狀,這一點請家長注意。 辨識途經之三:性格特點 過敏體質的孩子,性格上有沒有特點呢?實際上,過敏體質的孩子,在性格上有非常明顯的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聰明;第二個特點就是好動;第三個特點就是愛發脾氣。 有的孩子2-5歲的時候會口吃,說話不利落。有的孩子特別愛說話,喋喋不休,有時候父母都受不了。因為孩子心裡煩,話就特別多。另外,過敏體質的孩子精力旺盛,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有些孩子入睡困難,中午不睡覺,晚上也不睡覺,老纏著家長說故事,甚至一個故事重復好幾遍。 母嬰頻道專家提醒: 如果一個孩子身上三個以上的系統出現過敏症狀,最常見的就是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鼻炎、濕疹或蕁麻疹
Ⅱ 寶寶臉部過敏怎麼辦
積極查找過敏源,如果嚴重的話,還是建議去醫院治療,在未清晰過敏源之前,不要輕易使用任何產品。尤其是什麼活膚生肌的產品。另外讓寶寶戴手套,避免寶寶用手抓.患處,抓破皮膚容易引起炎症。自身護理要得當。同時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海鮮類,牛羊肉,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多的水果,蔬菜。
如果排除是食物、葯物類的過敏,可判斷是否因為天氣乾燥導致皮膚皴裂,小朋友皮膚發育還沒完成,極度敏感,轉季或乾燥的時候皮膚容易發生泛紅,起疙瘩等過敏症狀。這個時候可考慮用溫和,安全的護膚產品滋潤修護肌膚,例如一些以植物精華為主要成分,甚至是有機植物為成分的寶寶護膚品。如果他們是正規廠家出品,並且通過國家葯監局檢測備案,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不過要注意判斷產品是否有修復過敏功效。我曾接觸過一個叫貝蒂兒和一個叫優護的嬰兒護膚品。據說貝蒂兒那個面霜是全部有機植物提取,按國際有機配方認證標准生產,由第三方國家實驗室做了幾個重要的皮膚測試,無刺激性。而優護的那個主要是修復過敏功效,我兒子用過,還可以吧。
Ⅲ 一個月嬰兒臉上一片片的紅,是過敏嗎
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於變態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至於確切的病因有時很難找到。通常把嬰兒濕疹稱為「奶癬」,如果用治療「癬」的葯物來治療嬰兒濕疹,病情會加重。嬰兒濕疹最早見於2-3個月嬰兒,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干四肢也有。初期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丘疹、皰疹,很癢,皰疹破損,滲出液流出,干後形成痂皮。皮損常常對稱性分布。濕疹有時為乾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一. 嬰兒濕疹的預防: 嬰兒濕疹預防很重要。平時小兒內衣應穿松軟寬大的棉織品或細軟布料,不要穿化纖織物。內、外衣均忌羊毛織物,以及絨線衣衫。最好穿棉花料的夾襖、棉襖、絨布衫等。 要密切注意患兒的消化狀態,是否對牛奶、雞蛋、魚、蝦等食物過敏。母乳喂養的,母親應避免進食這類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患兒要避免鹼性肥皂、化妝品或者香水等物的刺激。發病期間不要作卡介苗或其他預防接種。要避免與單純皰疹(俗稱「熱瘡」)的患者接觸,以免發生皰疹性濕疹。 二
Ⅳ 寶寶過敏有哪些症狀家長如何正確應對
我相信許多父母會對過敏有很多疑問。無論孩子是否過敏,孩子的過敏原是什麼。實際上,我們需要了解很多有關過敏的知識。我們不必擔心孩子是否過敏。過敏應及時治療,並應注意兒童的護理。如果我的孩子過敏怎麼辦?過敏的症狀是什麼?
所謂的特異性與過敏有關,例如濕疹。所謂非特異性是指許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這種症狀,例如腹瀉。
最常見的過敏症狀是各種類型的皮疹,胃腸道症狀等。但並非所有的腹瀉和腹痛都與過敏有關。
一般來說,兒童過敏有以下特定表現——
孩子出生後不久出現的皮膚主要是濕疹和脂溢性皮炎。
在消化系統中,兒童經常有腹痛和腹瀉,可能對動物蛋白過敏。
過敏性結膜炎,眼睛過敏,表現為過敏性結膜炎。會擦眼睛或擦額頭在成人的身體或衣服上。在嚴重的情況下,會頻繁閃爍。
過敏性鼻炎主要表現為鼻子發癢(擦鼻子),打噴嚏,清鼻涕或鼻充血。 6個月前的孩子由於鼻子阻塞而在母乳喂養時哭泣,而在他們睡覺時在晚上滾動。
過敏性哮喘或咳嗽變異性哮喘主要表現為反復出現的咳嗽和喘息。喘息的聲音就像一隻貓在嘶啞地發出「嘶嘶」的聲音。它很容易反復發生氣管炎,肺炎或慢性咳嗽,尤其是運動後或吃巧克力後的咳嗽。
此外,除了這些常見的過敏症狀外,還有一些與過敏症間接相關的症狀很容易被忽略。大約2歲時的行為有所不同
兒童在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過敏反應。
在2歲之前,孩子開始患有濕疹,主要是食物過敏。
兒童的過敏過程通常始於濕疹,嬰兒出生後可能會發生過敏性濕疹。同時,可能會出現食物過敏,從而引起腹瀉。由於與外界的接觸很少,嬰兒基本上使用母親的牛奶和其他食物,因此其他類型的過敏較少。
2歲以後,呼吸系統的主要症狀。
隨著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增加,兩歲後兒童的吸入性過敏反應逐漸增加。而且由於消化和免疫系統的不斷改善,食物引起的過敏也逐漸減少。這時,孩子開始出現由過敏引起的各種呼吸系統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是反復出現的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
不同年齡,不同預防策略
預防過敏最重要的事情是避免接觸過敏原,無論年齡大小,這都是最重要的。
2歲以下,主要是濕疹和腹瀉。避免進食會引起過敏的食物,並避免使用會引起過敏反應的日常必需品,例如肥皂和沐浴露。
2歲以上,主要是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所有這些都需要盡可能遠離過敏原。對於不知道自己對哪些過敏原過敏的人,最好去過敏科(過敏科)篩查過敏原,並盡量遠離。
上面是一些過敏症狀的簡單分析。當發現孩子過敏時,應找到過敏原,必須盡快給孩子餵食以進行治療,如果您遠離這些容易使孩子過敏的疾病,則可以改善孩子的身體。為了避免因反復過敏而造成更大的危險。
Ⅳ 怎麼才能知道給嬰幼兒擦臉的會不會對皮膚過敏
是否一定過敏這個問題本身很難回答,通過過敏原測試進行檢測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部分情況,但是也不絕對,因為過敏是相對於具體人的體質而言的,沒有說什麼一定過敏,什麼一定不過敏,而且過敏原檢測也是有局限性的,無法檢測所有的過敏原。因此也只有你碰到過發生了過敏才能知道,所以說因為這樣對於懷疑過敏的東西可以先小...量接觸,如果沒有反應,可以繼續加量,反之就要避免。
Ⅵ 寶寶過敏如何判斷 四個徵兆是信號
1.皮膚濕疹,經常身上癢、長疙瘩,就可能是過敏體質。
2.經常揉眼睛、摳鼻孔、流鼻涕、打噴嚏。
3.孩子下瞼有青眼圈。
4.哭的時候眉毛部位發紅。
5.多汗、多動、夜驚、易感冒。
6.較劇烈活動後,孩子會咳嗽。
7.走路或上樓梯的時候不願意走,因為容易氣喘。
8.有家族病史:父母或其他兄弟姊妹有過敏史。
9.輔助檢查:過敏源試驗、肺功能、鼻腔分泌物檢查等都有助於鑒別診斷。
如果有三種及以上情況出現,孩子就很可能是過敏體質,建議及時至醫院變態反應科做進一步診斷。如果寶寶已經診斷出過敏體質,而且您認為很有必要改善寶寶的過敏體質,那麼請耐心繼續看下去,因為您很有必要這些關於「過敏」的誤區!
誤區1、寶寶小時候過敏,等長大了免疫系統發育完全了,就不會過敏了。
解答:兒童在嬰幼兒早期所表現的皮膚濕疹和1歲以後所表現的過敏性鼻炎症狀往往是過敏體質的孩子有可能發生哮喘的前兆。凡具有過敏體質的兒童,幾乎都有皮膚濕疹或過敏性鼻炎的表現。皮膚濕疹可發生在面部、臀部、外耳道或軀干。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兒童的皮膚濕疹可能會逐漸減輕,但不久就會出現經常鼻塞,並影響呼吸或吃奶;1-5歲期間,可出現一吹著冷風就連著打噴嚏,流清鼻涕,搓鼻子、揉眼睛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持久的反復的過敏性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甚至反復的哮喘發作。以過敏性鼻炎為例,據統計,中國有10%以上的過敏性鼻炎兒童長大後發展成了過敏性哮喘。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小時候經常打噴嚏流鼻涕,長大以後就會變好。雖然有過長大後變好的案例,但是大多數人長大後並沒有變好,反而加重了。更可怕的是,由於耽誤了治療,今後治癒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因此,兒科專家建議家長對過敏體質的兒童及早治療,切勿耽誤。
誤區2、到醫院沒有檢測出來過敏原,寶寶應該是不過敏的。
解答: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原因很多,溫差、身體免疫功能、細菌病毒感染、很多葯物、保健品等都會誘發過敏或加重,而且過敏原檢查的種類也是有限的,僅僅能檢查常見的過敏因素,不能包括所有的致敏因素,所以有些特殊性的過敏患者,常規過敏原檢查可能不能發現明確的過敏原;另外過敏原的檢查結果也會受檢查技術等因素影響。目前,有醫學資料記載的過敏原大概有30000多種,但是一般醫院的設備只能檢測出大約300種。也就說,絕大部分的過敏原用現有的設備是無法檢測出來的。所以,在醫院里沒有檢測出過敏原,並不代表寶寶就不過敏。
誤區3、過敏體質是後天形成的,不會遺傳的。
解答:當父母都有過敏體質時,其子女可以有70%獲得過敏體質;單純母親是過敏體質,其子女有50%的遺傳機會;單純父親是過敏體質,其子女有30%的遺傳機會;但也有過敏體質出現在兄弟、姐妹、祖父母、叔伯父母、表兄妹范圍之內。不過,家族中具有過敏性體質的人不一定出現同樣症狀或同樣的過敏性疾病,甚至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數量過敏原時,也可以不出現任何症狀,或者一輩子也未發生過敏性疾病。但具有家族史的患兒發生過敏性疾病時症狀相對較重,治療也較更困難。因此,患有過敏性疾病的父母一定要及早治療,千萬不要遺傳下一代。
誤區4、寶寶過敏沒事的,這么多過敏葯物,發作時用一下就行了。
解答:激素類葯膏或一些抗組胺葯物雖然起效較快,但是反復使用之後產生的副作用嚴重危害了寶寶的健康,困擾寶寶的日常生活。一些媽媽為求速效,給寶寶使用一些外用激素類葯膏來快速緩解患處的症狀,一旦症狀再次發生又馬上使用激素類葯膏,反復使用之後寶寶患處膚色不但色素沉澱而且會形成「激素類依賴性皮炎」,皮炎症狀更難得到緩解。更重要的是,嬰兒及兒童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薄嫩,容易吸收,因此對激素的敏感性大於成年人,如果長期大量使用外用糖皮質激素,可能通過肌膚吸收而引起寶寶全身的副作用。
誤區5、過敏是細菌引起的感染,所以讓寶寶盡量生活在「無菌」的環境中。
解答:過敏是一種無菌性疾病,通俗說,過敏和細菌感染沒有任何關系。過敏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正常物質的非正常反應。孩子的免疫功能是需要鍛煉的。人體的免疫能力分為固有免疫和適應免疫。其中,適應免疫就是人體在不斷適應外界中鍛煉成長而來的。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過於干凈的環境中,完全不接觸細菌,他們體內的免疫細胞就會像沒有打過仗的新兵,不知道怎樣殺滅有害物質,保護人體健康。這些孩子要麼會太過敏感,如經常過敏、腹瀉,甚至哮喘;要麼免疫力特別低下,普通小感冒在他們身上會發展成嚴重肺炎,很難治療。
誤區6、過敏性鼻炎是常見病,季節過了就好了,沒什麼可怕的
解答:很多家長認為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兒童常見病,就是早上打幾個噴嚏,且季節性很強,秋冬季節易犯,這個季節過去,或者等孩子長大後就好了,就不會再發病了。其實不然,如果對過敏性疾病不及時控制,會引發鼻竇炎、咽炎、頑固性頭痛、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嚴重時會導致孩子記憶力減退,智力發育障礙,影響小孩的學習和生長發育。最重要的一點,過敏性鼻炎與哮喘關系密切,為數不少的過敏性鼻炎患兒最終會發展成為哮喘,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終身的麻煩。
誤區7、過敏是種常見的慢性病,沒辦法根治的。
解答:這種認識是有片面性的。雖然過敏是一種頑固性的慢性疾病,但並不是沒有治癒的希望。至少有以下兩種方法可以完全根治過敏性疾病。
1、避開過敏原這種方法適合單一過敏原引起的過敏,比如牛奶過敏,只要避開過敏原就行了。缺點是只能適用於單一過敏原引起的過敏。
2、抗過敏的欣敏康益生菌是尋求葯物以外的免疫方法,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干擾素分泌調節免疫細胞活性平衡,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8周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慢慢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生化反應。因此欣敏康益生菌能夠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
誤區8、只要避免過敏原就行了,過敏沒什麼可怕的。
解答:首先,過敏原很難完全檢測出來,目前的醫學手段還達不到。當無法檢出過敏原的時候,再談避開過敏原就沒意義了。其次,即使能檢測出來。但是像花粉、塵蟎、食物等絕大多數都是無毒害的,他們無處不在,可以直接與鼻腔、眼結膜、氣管及腸道接觸而誘發過敏,讓人防不勝防。所以,只有扭轉過敏體質,才是解決過敏性疾病的最終出路。
Ⅶ 如何准確判斷寶寶過敏了
日常生活中,孩子的過敏原主要有食物性和接觸性兩大類。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有牛奶、雞蛋、魚蝦等水產品、花生等堅果類食物、豆類及豆製品、芒果、獼猴桃等水果。常見的接觸性過敏原有動物毛皮、花粉、化學制劑、金屬製品。那麼,生活中我們怎麼准確判斷寶寶是否過敏?一起來看看。
1、反復或慢性感冒症狀,可持續1個或2個多星期,或者每年都差不多在同一時間段內發病。症狀可能包括流鼻水、鼻塞、打噴嚏、清嗓子以及眼睛發癢和流眼淚等。
2、經常性的咳嗽、喘鳴、胸悶、呼吸困難以及其他呼吸道症狀都可能是發生哮喘的跡象。咳嗽可能是一個孤立的症狀,若是夜裡或是在運動後症狀有所加劇,就有可能是哮喘。
3、肘關節或膝蓋的褶皺部位,或是頸後、手臂、手腕或腳踝處皮膚反復發紅、發癢、發干,有時還會發出鱗片狀的紅疹。
4、吃了某種食物後常發生一類症狀,包括蕁麻疹、水腫、干嘔、咳嗽或呼吸困難、嘔吐或腹部劇痛等。
5、在1年中的某些時候或是在進食某些食物後,口腔、咽喉和(或)耳朵有發癢或刺痛的感覺。
經常發作的過敏反應,對孩子的生活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但是過敏反應是可以預防的,只要爸爸媽媽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減少孩子接觸過敏原,就能有效地預防過敏反應的發生。一旦孩子發生了嚴重的過敏反應一定要及時就醫,以防發生更加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