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右邊面部肌肉僵硬,牙齒發緊
這是典型的咀嚼肌痙攣,應該是翼內肌痙攣,你如果有磨牙習慣或者咀嚼硬物或生氣咬牙習慣的話就更證明我的診斷了,這種病很難治,手術效果我院最近幾例效果都不明顯,不如試試理療,也就是所謂烤烤電,或許能緩解一下。如果不行的話建議你到上二醫找邱慰六老師給你會診一下他是專家,比我們見識多。
『貳』 面部發緊發脹怎麼回事
洗面產品刺激大
洗臉之後如果是出現了皮膚緊綳感,很可能是潔面產品中含有的刺激成分太多,特別是本身角質層薄、皮膚含水量少的乾性皮膚,一旦使用這類產品,很容易導致大量的油脂水分流失,皮膚出現緊綳感。皮膚缺水厲害
臉上皮膚如果是本身缺水較為嚴重的話,也容易出現緊綳的情況。皮膚缺水會影響到肌膚本身的新陳代謝,就像乾涸的土地一樣,會形成細縫,而肌膚收縮形成緊綳感。維生素缺乏
如果是維生素缺乏的話也容易導致皮膚皮膚乾燥。特別是身體維生素A、維生素E等缺乏的時候,皮膚容易出現乾燥緊綳、起屑、粗糙的問題。氣候過於乾燥
氣候過於乾燥,空氣中水分含量少會加快皮膚表面水分蒸發,皮膚缺水容易乾燥,最終表現為皮膚緊綳,嚴重會出現脫皮、起屑等問題。
『叄』 右半邊臉麻木是怎麼回事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可能屬於面神經炎;多是由於受風寒等導致。
及時去醫院做腦部
檢查,排除腦血管意外,根據結果使用如胰激肽原酶腸溶片、維生素b1、甲鈷胺等,配合針灸、熱敷、外敷牽正散等綜合治療。
『肆』 右面臉總覺得發緊是怎麼回事啊
在使用了你說的護膚品之後出現了右臉的皮膚會感覺發緊的現象,這種情況不能排除與護膚品有直接的關系,在網上買的護膚品的質量是不能有保障的,所以你現在需要馬上停止使用,如果臉部皮膚發緊沒有能消失,你需要就醫才行的。
如果你的年齡較大,需要注意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最好去差一個顱腦CT,如果年齡不大,則需要注意麵神經麻痹的可能。
指導意見:
對於這種情況,建議你及時的去醫院的神經內科看一看,確定病因,治療呢,可以通過西葯結合中醫針灸的治法。
『伍』 我發現自己左臉比較松但右邊的臉緊很多而且右臉比左臉大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您這是由於常時間用一側咀嚼導致經常咀嚼的那一側肌肉更加發達,另一邊相對有些萎縮。 指導意見: 建議您以後都用兩次咀嚼,如果您還是長期用一邊吃東西的話,會導致兩邊更加不對稱。
『陸』 右半邊臉僵、木、麻是什麼原因
面癱,屬於面神經炎所致。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面部受冷風吹襲,面神經的營養微血管痙攣,引起局部組織缺血、缺氧所致。也有的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也有認為可能是一種免疫反應。
治療面癱,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面神經的炎症和水腫為主,後期以促進神經機能恢復為其主要治療原則。可以應用強的松、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葯物另外進行理療,熱敷,按摩,針灸均可以的。
『柒』 右邊臉皮膚發緊有燒灼感,頭部跳著疼,鼻子眼睛和嘴都往外冒火非常難受,想知道到底怎麼了用什麼葯可以
如果只有半面臉部有反應和症狀。建議馬上去醫院做檢查。不要私自用葯。因為臉部神經比較多。皮膚發緊可能是皮下血管出現問題
『捌』 我今年38歲,最近一段時間右側頭皮發麻。是間歇性。臉的右側有點發緊,比左側的臉要涼。閉嘴吹風不漏風。
病情分析: 你好,需要檢查一下引起腦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如血壓、血糖、血脂及血液流變功能,也可以檢查一下經顱多普勒以了解腦血管狀況。意見建議:平時需經常監測血壓、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狀態,勞逸結合。
『玖』 面部發緊是怎麼回事
難說,最好去醫院檢查 如果一切檢查沒有大的問題 考慮是面神經支配的問題:
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面神經的炎症和水腫為主,後期以促進神經機能恢復為其主要治療原則.
(一)激素治療:強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連續7-10天.
(二)改善微循環,減輕水腫:可用706代血漿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靜滴1/d,連續7~10天,亦可加用脫水利尿劑.
(三)神經營養代謝葯物的應用:維生素B150-100mg,維生素B12100μg,胞二磷膽鹼250mg,輔酶Q105-10mg等,肌注1/d.
(四)理療:莖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熱療法,紅外線照射,直流電碘離子導入,以促進炎症消散.亦可用晶體管脈沖治療機刺激面神經干,以防止面肌萎縮,減輕癱瘓側肌受健側肌的過度牽引.
(五)針刺治療:取翳風,聽會,太陽,地倉,下關,頰車,並配曲池,合谷等穴.
(六)血管擴張劑及頸交感神經節阻滯:可選用妥拉蘇林25mg或煙酸100mg,口服,3/d或患側頸星狀神經節阻滯,1/d,連續7-10日.
面神經麻痹:你好,用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蠶15克,蟬蛻15克,炒地龍15克,全蠍10克,防風10克,川芎10克,鉤藤20克,黃芪30克,蜈蚣(另包)2條.用法:上葯除蜈蚣外,水煎兩次對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蜈蚣放瓦上焙焦,研為細末,分2次用葯湯沖服.
也可以針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