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頭面部切割傷為什麼要延遲縫合

頭面部切割傷為什麼要延遲縫合

發布時間:2022-08-23 15:51:09

『壹』 創傷的救治原則

顱腦創傷處理原則 一、顱腦創傷的處理步驟和方法
了解重點傷情,系統、簡要地檢查傷者全身情況,立即處理危及生命的病症,迅速脫離現場,轉送醫院。對嚴重腦創傷患者來講,傷後一小時是搶救治療的黃金時段。因此,顱腦損傷患者現場搶救是否及時正確,是搶救成敗的關鍵。
(一)首先處理窒息和出血
對於傷後立即昏迷、意識不清的患者,要注意兩點:
1.保持呼吸道通暢
2.迅速處理活動性出血
(二)急診室神經外科的專科處理
腦是神經中樞,腦組織最脆弱,難再生修復。顱腦損傷易造成傷員死亡、留下殘疾。顱腦損傷死亡原因主要是:顱內出血、腦挫裂傷,這兩者相互關聯,均會發展形成腦疝。腦疝形成2~3小時則可造成傷員致殘,時間越長,搶救成功的機會越少,腦疝超過6小時的,救活的機會渺茫。腦出血的療效優於腦挫裂傷,而腦出血中的硬膜外血腫療效最佳,搶救及時可完全恢復。
醫院急診室的醫護人員要及時果斷地處理病情,嚴密觀察病人的神志、瞳孔等生命體征的變化並給患者做頭顱CT檢查,以確定顱腦受傷的情況,同時立即與神經外科醫生進行相應的治療護理,最大限度地保證腦功能恢復。對於顱腦損傷治療越及時,患者預後越理想。醫生在治療顱腦外傷的同時,要注意檢查患者全身的傷勢情況,綜合處理先聯系做頭顱CT掃描,出現腦疝的要立即在急診室做術前准備。有實力的醫院可在急診科設置手術室,顱腦損傷手術做完後,然後再將傷員送回神經外科做進一步的治療。
二、治療原則
(一) 病人的分類處理
1.傷情分類 根據傷情和就診時的情況,可按傷情分為以下四種情況分別處理:
(1)緊急搶救 傷情急重的閉合性頭傷,持續昏迷或曾清醒再昏迷,GCS 3~5分,顱內壓增高,一側瞳孔散大或對側也開始擴大,生命體征改變明顯,情況危急來不及作進一步檢查,應根據受傷機理和臨床特點定位,直接鑽孔探查,行開顱手術搶救;若屬腦干原發損傷、去腦強直、瞳孔時大時小、高熱、生命體征紊亂,但無顱內高壓時,則應行氣管插管或切開、冬眠降溫、過度換氣、脫水、激素及顱壓監護等非手術處理。
(2)准備手術 傷情嚴重,昏迷超過6小時或再昏迷,GCS 6~8分,生命體征提示有顱內壓增高改變,應立即行必要的輔助檢查,如CT掃描等,明確定位,安排急症手術;若經輔助檢查並未發現顱內血腫,則給予非手術治療,放置顱內壓監護及12~24小時定時復查CT;若屬開放性顱腦損傷則應在糾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時准備手術清創。
(3)住院觀察 傷情較重,昏迷時間20分鍾至6小時之間,GCS 9~12分,有陽性或可疑的神經系統體征,生命體征輕度改變,輔助檢查有局限性腦挫傷未見血腫,應收入院觀察,必要時復查CT,或有顱內壓升高表現時行顱內壓監護。
(4)急診室觀察 傷情較輕,昏迷時間在20分鍾以內,GCS 13~15分,神經系統檢查陰性,生命體征基本穩定,輔助檢查亦無明顯陽性發現時,應留急症室觀察4~6小時;若病情加重即收入院作進一步檢查或觀察;若病情穩定或好轉,則可囑其返家休息,但如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即遵囑返院復診:①頭疼、嘔吐加劇。②意識再障礙。③躁動不安。④瞳孔不等大。⑤呼吸抑制。⑥緩脈。⑦肢體出現癱瘓。⑧失語。⑨癲癇發作。⑩精神異常。
三、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原則是救治病人生命,糾正或保存神經系統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傷殘率。顱腦損傷手術主要針對開放性顱腦損傷、閉合性損傷伴顱內血腫或因顱腦外傷所引起的合並症和後遺症。手術僅僅是整個治療中的一個環節,決不能只看重手術而忽略非手術治療和護理工作。
手術目的在於清除顱內血腫等佔位病變,以解除顱內壓增高,防止腦疝形成或解除腦疝。手術包括:硬膜外血腫清除術,急、慢性硬膜下血腫清除術,微創顱內血腫尿激酶溶解引流術和腦組織清創減壓術。應注意:1.確診後迅速手術。CT掃描正確選擇手術開瓣的部位。2.術前應作好骨瓣開顱設計,以便血腫清除和止血。3.注意多發血腫存在的可能,力求勿遺留血腫。4.減壓術:對腦挫傷、腦水腫嚴重者應進行減壓術。
(一)急性硬膜外血腫的外科治療
1.手術適應證
不管患者的GCS評分如何,只要急性硬膜外血腫量超過30mm3,就應手術清除血腫。血腫量少於30mm3、血腫厚度薄於15 mm且中線移位小於5 mm的患者,若GCS評分高於8分,沒有局灶性功能缺失,則可在動態影像學觀察和神經外科中心嚴密觀察下,予非手術治療。
2.手術時機
強力建議出現昏迷(GCS評分小於9分)和瞳孔不等大的急性硬膜外血腫患者盡早行血腫清除術。
3.術式
尚無充分證據支持哪一種術式效果更好。然而,開顱手術能更徹底地清除血腫。
(二)急性硬膜下血腫的外科治療
1.手術適應證
不管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的GCS評分如何,只要CT掃描顯示血腫厚度超過10 mm或中線移位超過5 mm,就應手術清除血腫。所有處於昏迷狀態(GCS評分小於9分)的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均應監測顱內壓。血腫厚度薄於10 mm、中線移位小於5 mm且處於昏迷狀態(GCS評分小於9分)的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若出現入院時的GCS評分比受傷時下降2分或更多和(或)瞳孔不等大或瞳孔固定散大和(或)顱內壓超過20 mmHg,則應手術清除血腫。
2.手術時機
有手術適應證的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應盡早行外科血腫清除術。
3.術式
具有手術指征的急性硬膜下血腫的昏迷患者(GCS評分<9分),應該採用去骨瓣減壓加硬膜成形或不去骨瓣減壓的開顱手術。
(三)外傷性腦內血腫的外科治療
1.手術適應證
腦實質內血腫、進行性神經功能減退、難治性顱內高壓以及CT顯示佔位效應的患者應接受手術治療。GCS評分為6-8分,且CT掃描顯示其額葉或顳葉腦挫裂傷的血腫量超過20 cm3、中線移位≥5 mm和(或)腦池受壓的患者,以及任一部位的血腫量超過50 cm3者,都應接受手術治療。
腦實質內血腫患者若沒有神經損害徵象,且控制了顱內壓,CT掃描也未顯示明顯佔位效應,則可在密切監護以及動態影像學觀察下給予非手術治療。
2.手術時機和術式
局限性血腫患者和符合上述手術適應證的患者,推薦行開顱血腫清除術。傷後48 h內實施的雙額葉減壓術是彌漫性、難治性腦水腫及其導致的顱內高壓患者的一種治療選擇。
對於難治性顱內高壓和彌漫性腦實質損傷且有即將形成小腦幕切跡疝的臨床和放射學證據的患者,減壓手術(包括顳肌下減壓、顳葉切除和半球開顱減壓)是其治療選擇。
(四)後顱窩血腫的外科治療
1.手術適應證
CT掃描顯示佔位效應,或出現神經功能障礙或減退的患者,應接受手術治療。CT掃描所示佔位效應定義為第四腦室變形、移位或消失,基底池受壓或消失,或出現梗阻性腦積水。
CT掃描未示佔位效應且未出現神經功能障礙的患者,可以在嚴密觀察下和動態影像學觀察下給予非手術治療。
2.手術時機
對於有手術指征的患者,應盡早行血腫清除術,原因在於這些患者的病情可迅速惡化,並最終導致預後不良。
3.術式
枕下開顱術是清除後顱窩血腫的主要方法。
(五)凹陷性顱骨骨折的外科治療
1.手術適應證:
開放性(復合性)凹陷性顱骨骨折患者,若凹陷程度大於顱骨厚度,則應接受手術治療,以免感染。
開放性(復合性)凹陷性顱骨骨折患者,若沒有硬腦膜破裂、明顯顱內血腫、凹陷程度>1 cm、額竇破裂、嚴重的容貌毀損、傷口感染、氣顱或嚴重傷口污染的臨床或影像學證據,則可予非手術治療。
閉合性(單純性)凹陷性顱骨骨折患者可接受非手術治療。
1.手術時機
提倡早期手術,以減少感染危險。
2.手術方法
推薦骨折片撬起和傷口清創作為外科手術方法。若不存在傷口感染,則原骨折片的復原是一種外科治療選擇。開放性(復合性)顱骨凹陷性骨折患者,應給予抗生素治療。
手術治療的原則是救治病人生命,糾正或保存神經系統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傷殘率。顱腦損傷手術主要針對開放性顱腦損傷、閉合性損傷伴顱內血腫或因顱腦外傷所引起的合並症和後遺症。手術僅僅是整個治療中的一個環節,決不能只看重手術而忽略非手術治療和護理工作。
四、非手術治療
顱腦損傷病人需要手術治療的只有15%左右,實際上絕大部分的輕、中型及重型中的一部分多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即使是手術病人,術後也還需進行較之手術更為復雜的非手術治療,才能使整個治療得以成功。
(一)保持呼吸道通暢 病人由於深昏迷,舌後墜、咳嗽和吞咽機能障礙,以及頻繁嘔吐等因素極易引起呼吸道機械阻塞,應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對預計昏迷時間較長或合並嚴重頜面傷以及胸部傷者應及時行氣管切開,以確保呼吸道通暢。
(二)嚴密觀察病情 傷後72小時內每半小時或1小時測呼吸、脈搏、血壓一次,隨時檢查意識,瞳孔變化,注意有無新症狀和體征出現。
(三)防治腦水腫,降顱內壓治療
1.除休克者外頭高位
2.限制入量
每24小時輸液量為1500~2000毫升,保持24小時內尿量至少在600毫升以上,在靜脈輸給5~10%葡萄糖溶液的基礎上,糾正水鹽代謝失調,並給予足夠的維生素,待腸鳴音恢復後即可鼻飼營養。
(四)脫水治療
目前常用的脫水葯有滲透性脫水葯和利尿葯兩類。常用供口服的葯物有:1.雙氫氯噻嗪25~50mg,日3次;2.乙醯唑胺250mg,日3次;3.氨苯喋啶50mg,日3次;4.速尿20~40mg,日3次;5.50%甘油鹽水溶液60ml,日2~4次。常用供靜脈注射的制劑有:1.20%甘露醇250ml,快速滴注,每日2~4次;2.30%尿素轉化糖或尿素山梨醇溶液200ml,靜脈滴注,每日2~4次;3.速尿20~40mg,肌肉或靜脈注射,日1~2次,此外,也可用濃縮2倍的血漿100~200ml靜脈注射;20%人血清白蛋白20~40ml靜脈注射,對消除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有效。
(五)持續腦室外引流或對進行顱內壓監護的病例間斷地放出一定量的腦脊液,或待病情穩定後,腰穿放出適量腦脊液等。
(六)冬眠低溫療法 體表降溫,有利於降低腦的新陳代謝,減少腦組織耗氧量,防止腦水腫的發生和發展,對降低顱內壓亦起一定作用。
(七)巴比妥治療 大劑量戊巴比妥或硫噴妥鈉可降低腦的代謝,減少氧耗及增加腦對缺氧的耐受力,降低顱內壓。初次劑量為3~5mg/kg靜脈滴注,給葯期中應作血內葯物濃度測定。有效血濃度為25~35mg/L。發現顱內壓有回升時應即增補劑量,可按2~3mg/kg 計算。
(八)激素治療 地塞米松5~10mg靜脈或肌肉注射,日2~3次;氫化可的松100mg靜脈注射,日1~2次;強地松5~10mg口服,日1~3次,有助於消除腦水腫,緩解顱內壓增高。
(九)輔助過度換氣 目的是使體內CO2排出,據估計動脈血CO2分壓每下降0.13kPa(1mmHg),可使腦血流遞減2%,從而使顱內壓相應下降。
(十)神經營養葯物的應用 這類葯物有:克腦迷、谷氨酸、三磷酸腺苷(ATP)、細胞色素C、輔酶A、氯酯醒、胞二磷膽鹼,γ一氨酪酸等。可按病情選用或合並應用。一種比較多用的合劑是:細胞色素C15~20mg。輔酶A50μ、三磷酸腺苷20~40mg、正規胰島素6~10μ、維生素B650~100mg,維生素C1g和氯化鉀1g 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稱為能量合劑作靜脈滴注,每日1~2劑,10~15日為一療程。
(十一)防止並發症,加強護理 早期應以預防肺部和尿路感染為主,晚期則需保證營養供給,防止褥瘡和加強功能訓練等。

創傷的急救處理原則

對大量出血的患者,宜首先採取止血方法;對切割傷、刺傷等小傷口,若能擠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細菌和塵垢;對傷口宜用清潔的水洗凈,對無法徹底清潔的傷口,須用清潔的布覆蓋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衛生紙覆蓋。割傷淺的傷口用溫開水或生理鹽水沖洗拭乾後,以碘酊與酒精消毒、止血,或以「好得快」,噴霧劑噴傷口,然後包紮,一般多能較快痊癒。對較小傷口外用「創可貼」即可。對較深的傷口,應立即壓迫止血,宜速到醫院行清創術,視傷情而縫合修補。刀傷傷口不可塗抹軟膏之類的葯物,以利傷口癒合。 刺傷宜先將傷口消毒干凈,用經滅菌過的針及鑷子,將異物取出,再消毒後包紮傷口。異物留在體內易化膿感染,對傷口小、出血少者,宜在傷口擠壓出一些血液比較好,指甲的刺傷不易處理,可先將指甲剪成V字型口,將刺拔出或到醫院處理。若被針、金屬片等刺傷而留於體內,應到醫院在X光下取出。深的傷口可能有深部重要組織操作,常並發感染,可用抗炎葯物治療。不潔物的刺傷要預防破傷風的發生,宜到醫院肌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挫傷鈍力打擊所致的皮膚和皮下軟組織損傷,皮膚無裂口,傷部青紫,皮下閼血,腫脹,壓痛。輕者可用傷濕止痛膏外貼受傷區。對胸腹部挫傷及頭部挫傷,應考慮有無深部血腫或內臟損傷出血,宜到醫院觀察診斷。 扭傷常發生在踝部、腰部、頸部及手腕等處。一般處理原則是讓患者安定情緒,固定受傷部位,用冷濕布敷蓋患處。手足扭傷者可抬高患部,頸部、腰部扭傷者在搬運時不可移動患部。扭傷常伴有關節脫位或骨折,宜到醫院診療。另外,扭傷後無論輕重,不可即刻洗澡、按摩,須觀察一周後視情況而定。扭傷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局部封閉〔0.25-0.5%普魯卡因〕、葯物外敷內服、理療等。

老年人創傷的急救原則是什麼?
(1) 現場救護應盡可能快,盡早把傷員送到醫療機構,注意保護病人頸椎。

(2) 保持氣道通暢,注意清除傷員口中假牙等異物,保障氧供。

(3) 傷員意識障礙可能由顱腦損傷引起,也可由基礎疾病或代謝紊亂引起,要注意鑒別。

(4) 老年人體溫調節能力差,應注意保暖。

(5) 對需要手術治療的創傷要果斷地進行手術,不能因高齡而採取消極的治療態度。

兒童創傷的急救原則
兒童時期對世界的認識如飢似渴,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但是由於兒童對周圍環境缺乏認識,缺乏抑制自己的能力,加上動作協調性差,容易發生一些意外創傷,如切割傷、跌傷、刺傷、火器傷以及扭傷等。

創傷又分為閉合性創傷和開放性創傷兩類。前者指受傷部位皮膚與粘膜完整,沒有開放傷口或外出血。主要包括挫傷及壓砸傷等;後者指受傷部位的皮膚、粘膜破裂而有開放傷口及外出血,並伴有較深組織的損傷,主要包活切割傷、刺傷及撕裂傷等。

創傷的急救原則是:

1、對大量出血的患兒,應首先止血。
2、對切割傷及刺傷等小傷口,可擠出少量血液以沖洗掉傷口上的細菌和塵垢。
3、對傷口宜用清潔的水洗凈,對無法徹底清潔的傷口,須用雙氧水或碘酒消毒。
4、對於較大的傷口,止血後用清潔的布覆蓋並立即送醫院處理。

一旦被狗、貓咬傷,重要的是做好現場救護工作。凡是狗、貓咬傷,不管是瘋狗、病貓還是正常的狗、貓(據文獻報告,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正常的狗、貓的唾液中帶有狂犬病毒),千萬不要急著去醫院找醫生診治,而是應該立即、就地、徹底沖洗傷口。萬一找不到水源,甚至可以用人尿代替清水沖洗,隨後再設法找水源。

沖洗傷口一是要快。分秒必爭,以最快速度把沾染在傷口上的狂犬病毒沖洗掉。因為時間一長病毒就進入人體組織,沿著神經侵犯中樞神經,置人於死地。二是要徹底。由於狗、貓咬的傷口往往外口小,裡面深,這就要求沖洗時,盡量把傷口擴大,讓其充分暴露,並用力擠壓傷口周圍軟組織,而且沖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對著自來水龍頭急水沖洗。三是傷口不可包紮。除了個別傷口大,又傷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上任何葯物,也不要包紮,因為狂犬病毒是厭氧的,在缺乏氧氣的情況下,狂犬病病毒會大量生長。

傷口反復沖洗後,再送醫院作進一步傷口沖洗處理,(牢記到醫院傷口還要認真沖洗),接著應接種預防狂犬病疫苗。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千萬千萬不可被狗、貓咬傷後,傷口不作任何處理,錯上加錯的是不僅傷口不沖洗,而是塗上紅葯水包上紗布更有害,切忌長途跋涉趕到大醫院求治,而是應該立即、就地、徹底沖洗傷口,在24小時內注射狂犬疫苗。

『貳』 醫學上清創術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傷後6~8h以內者;傷口污染較輕,不超過傷後24h者;頭面部傷口,一般在傷後24—48h以內,爭取清創後一期縫合。

若不能滿足以上條件,則只清創不縫合。術後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清創的目的是最大程度減少傷口的污染,為組織癒合創造良好條件。

(2)頭面部切割傷為什麼要延遲縫合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傷口清洗是清創術的重要步驟,必須反復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務必使傷口清潔後再做清創術。選用局麻者只能在清洗傷口後麻醉。

2、清創時既要徹底切除已失去活力的組織又要盡量愛護和保留存活的組織,這樣才能避免傷口感染,促進癒合保存功能。

3、組織縫合必須避免張力太大,以免造成缺血或壞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創術

『叄』 急救知識求解

切割傷是指傷口深達皮下組織的損傷。切割傷的傷口比擦傷深,易發生出血,有損傷神經或肌腱的可能。
切割傷 - 概述
皮膚、皮下組織或深層組織受到玻璃碎片、刀刃等銳器的劃割而發生破損裂傷,稱切割傷。傷口特點是比較整齊,面積小、但出血較多。嚴重的可切斷肌肉、神經等,甚至使肢體切離。
較淺的、長度在0.5厘米以內的切割傷,傷口須壓迫止血,後用碘酒、酒精消毒,塗上紅葯水或外貼創可貼,幾天即可癒合。較深的切割傷或手指切斷,先要鎮靜,將傷指上舉,捏緊指根兩側,壓迫止血,用干凈紗布包紮,斷下的指頭亦用干凈紗布包好,急送醫院,天熱時可低溫保存後急送醫院。一般切割傷須在醫院清洗傷口後縫合,縫針越細,越密,則術後疤痕越小。斷掉的指頭可在醫院急行斷指顯微鏡下再植,成活率比較高。 如銳器系鐵片造成傷口污染嚴重,均應肌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注前須作皮膚過敏試驗。皮膚的傷口如果癒合好,無明顯發炎跡象,一般頭面部4—5天拆線,胸腹部7—9天拆線,四肢及關節處10—14天拆線。
切割傷 - 分類
①皮膚、皮下組織或深層組織受到刀片、鐵片、玻璃片等銳器的劃割而發生破損裂傷,稱切割傷。傷口特點是比較整齊、裂開小、出血多、重的可切斷肌肉及肌腱等。

②較淺的、長度在0.5厘米以內的切割傷,傷口須壓迫止血,後用碘酒、酒精消毒,塗上紅葯水或外貼創可貼,幾天即可癒合。較深的切割傷或手指切斷,先要鎮靜,將傷指上舉,捏緊指根兩側,壓迫止血,用干凈紗布、手帕包紮,斷下的指頭亦用干凈紗布包好,急送醫院,天熱時可低溫保存後急送醫院。一般切割傷須在醫院清洗傷口後縫合,縫針越細、越密,則術後疤痕越小。斷掉的指頭可在醫院急行斷指顯微鏡下再植,成活率比較高。

③如銳器系鐵片造成傷口污染嚴重,均應肌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注前須作皮膚過敏試驗。皮膚的傷口如果癒合好、無明顯發炎跡象,一般頭面部4~5天拆線,胸部、腹部7~9天拆線,四肢及關節處10~14天拆線。
切割傷 - 應急處理
(1)止血。若傷口出血,應立即診斷,及時止血。

(2)清創。創傷較小,應擠出傷口內少量血液,不要觸摸傷口。 傷口污染較重,應用紗布拭去污染物,傷口內異物不要輕易取出。

(3)消毒。傷口較小者,應用75%的酒精擦拭傷口周圍消毒。

(4)沖洗。傷口污染嚴重者,應用0.9 %濃度生理鹽水沖洗傷口,但不要用一般水沖洗,也不要用消毒劑,不要亂上葯。

(5)包紮。用無菌或干凈紗布、手絹、毛巾、綳帶等包紮傷口,注意包紮的方法,應使傷口閉合、止血。

(6)制動。傷口較大、較深可能損傷深部神經、血管、肌腱等器官時,應注意控制肢體活動。

(7)就醫。除較小、較淺的切割傷,其他均需在6 ~ 8 小時內就醫,以避免感染。若是生銹鐵器或沾染泥灰的利器造成的切割傷,應由醫生決定是否注射破傷風針。

切割傷 - 常規治療
現場救護首要措施是止血:通常裂傷出血較多,特別是頭皮一旦有裂口,常會血流如注,即使傷口不大,也會血染滿頭,所以往往把人嚇一跳。遇此情況您勿慌張,盡快用消毒紗布或干凈的手絹、毛巾、布類、衛生巾等疊成方塊,直接壓緊傷處,壓迫時手要適當用力,至少持續10分鍾。若手邊無紗布等時,您可將雙手的2至5指一起並攏,適當用力分別壓在傷口兩側,也能起到壓迫止血的效果。有條件配合外用葯物(如雲南白葯)止血。
待出血基本停止後,揭開敷料觀察傷處:若傷口小於0.5厘米或僅為一個小洞,傷口乾凈者,外塗2%絡合碘等後以消毒紗布覆蓋,外裹綳帶即可。傷口超過0.5厘米,須盡快(6小時內)到醫院處理

『肆』 試述清潔及污染傷口的處理措施

一、處理傷口常用物品

⒈清洗消毒劑:75%酒精、磺酊(或磺伏)、3%雙氧水、2%紅汞、0.9%生理鹽水。以上消毒劑可去葯店或醫院購買。

⒉敷料類:紗布塊、棉球、棉簽、綳帶、膠布、創口貼等,以上敷料可去葯店或醫院買。如自行製作的紗布塊、棉球、棉簽,可放置飯盒進行蒸鍋消毒。

⒊換葯用具:不銹鋼飯盒1個,內盛短解剖有齒、無齒鑷各1把、醫用剪和棉球適量。

二、新鮮傷口的處理

如傷口不大,傷口邊緣整齊對合好,用棉簽蘸雙氧水清洗傷口,傷口周圍碘酊、酒精消毒,用創口貼敷蓋作品口。如傷面表皮剝脫,經清洗消毒處理後,傷口撒少許消炎粉,蓋上消毒紗布膠布固定。傷口大、深或傷口邊緣剝開,應去醫院清創縫合。若

為鐵銹或污染物所致傷口,需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病。

三、感染(或化膿性)傷口的處理

⒈普通傷口的處理。用有齒鑷揭去傷面敷料,再用無齒鑷夾碘酊與酒精棉球消毒傷口周圍皮膚,用3%雙氧水或鹽水清洗傷口,注意不要使酒精浸入傷口皮膚以內,以免引起疼痛。根據需要可加蓋凡士林紗布或其他促進傷口癒合的紗布或紗條,上再加蓋3-4層干紗布,最後,用膠布或綳帶包紮固定。貼膠布方向應與肢體或身體垂直,以免脫落。傷口1-4天換葯1次。

⒉傷口感染重、膿多、組織發黑、有惡臭或敷料有綠色,這幾種傷口家中處理有困難,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貓狗咬傷的快速處理

貓咬傷
如不小心被貓咬傷後,傷口局部會出現紅腫、疼痛,嚴重的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結炎或蜂窩組織炎,如貓染有狂犬病,其後果就更嚴重。因此,必須做好現場急救處理。
急救方法如果四肢被咬傷,應在傷口上方結扎止血帶,然後再作清創處理。先用清水、鹽開水或1:2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傷口,然後再用碘酒或5%石碳酸局部燒灼傷口(其他部位的傷口處理同四肢),對傷勢嚴重的應送醫院急救。在狂犬病流行區,貓咬傷的處理應參照狗咬傷處理,以預防狂犬病。

狗咬傷怎麼辦
狗咬傷,不管是瘋狗,還是正常狗,都應以最快迅速,就地用大量清水(10000毫升以上)沖洗傷口。若周圍一時無水源,那麼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沖洗,然後再設法找水。
沖洗傷口要徹底。狗咬傷的傷口往往是外口小裡面深,這就要求沖洗的時候盡可能把傷口擴大,並用力擠壓周圍軟組織,設法把沾污在傷口上狗的唾液和傷口上的血液沖洗干凈。若傷口出血過多,應設法立即上止血帶,然後再送醫院急救。記住:不要包紮傷口!
就地、立即、徹底沖洗傷口,是決定搶救成敗的關鍵,切不可忘了沖洗傷口,或者馬馬虎虎沖洗一下,甚至塗點紅汞包紮好傷口就上醫院,這是絕對錯誤的。怎樣包紮傷口

運動中開放性損傷較少見,但是在綜合百復雜的訓練中,意外事故還是比較多見,所以對開放性傷口的處理應嚴格要求,熟練掌握處理方法。
1、對訓練中因意外事故造成較深較大且復雜的傷口,要及時處理,盡快包紮。對傷口包紮,應在簡單消毒後,使用急救包在內的無菌紗布,如沒有無菌紗布,則可用干凈毛巾、衣物等代替,以免繼續污染傷口。
2、對特殊傷口,如顱腦、胸、腹、四肢骨折外露的處理,要果斷、迅速、准確、嚴格。因為這向種損傷都可很快危及生命,造成嚴重後果。具體方法。
(1)、顱腦損傷,開放性顱腦損傷。無論嚴重程度如何,出血都較多,一旦發生骨折通向顱內危險就更大。這種情況下,要有熟練的包紮技術,既要保護傷口清潔,腦組織不繼續受損,又要達到止血目的,其方法可採用現場條件,作一大於傷口的圓圈套放在傷口上。再進行適當的加壓包紮即可。
(2)、胸部損傷,胸部損務嚴重者很快會危及病人生命,必須立即進行處理。如是開放性損傷,發生氣胸,應立即採取有效方式封閉傷口,阻斷從傷口進出氣體。如是閉合而多發性肋骨骨折,胸部失去支持,出現胸壁浮動不能進行有效呼吸時,採用提拉傷部或適當擠太傷部,如側卧等方式,制止胸壁浮動,爭取進一步處理時間。
(3)、四肢開放性骨折,多見於骨折端刺破皮膚外露,傷口有污染。切忌將骨折端還納,選用無菌紗布包紮。在固定患肢時自行還納的病人,應向醫院的醫生講明,採取措施防止感染。
(4)、內臟外露,以嚴重損傷致腹部內臟脫出病人,用消毒敷料蓋住,無消毒紗布時可用毛巾或較干凈的衣物包好,用凹形物扣住,千萬不能直接壓迫內臟。既要防止繼續脫出,又要防止壓迫過緊而致缺血壞死。
對上述損傷,無論哪一種都屬嚴重損傷。由於務後精神刺激,局部出血和疼痛,可引起傷者不同程度的反應,重都可致休克。所以,在處理時要「統籌兼顧,綜合醫治」。如給予止痛、鎮靜葯物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千萬不要盲目用葯,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傷口的護理

A. 引言

傷口是指皮膚之完整性受到破壞,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保護功能。身體上任何一個小傷口,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受到病原的感染及侵害。所以認識傷口的種類及其處理方法,提供適當的護理 ,可減少傷口受到感染及促進傷口痊癒。

B. 護理傷口的四大原則

1. 預防感染 - 保持傷口清潔,換症(洗傷口及換敷料)時須執行無菌技術 (見下頁),確保所需物料經過消毒殺菌程序。
2. 清洗方法 - 由傷口內側抹到外側。
- 敷料濕透或受污染時要更換。
3. 減少傷害 - 避免傷口受壓或包紮過緊,阻礙血液循環,並正確使用合適防敏感敷料。
4. 促進痊癒 - 營養均衡的飲食。

C. 傷口的種類和處理

1. 擦傷 - 例子:逛公園時跌倒而皮膚表面擦傷。
- 傷口如有骯臟物,先以清水及肥皂洗。
- 用無菌紗布及葯水膠布蓋好傷口。
- 如傷口比較大或流血不止,應盡快延醫診治。
2. 割傷 - 例子:被生果刀割傷,通常沒有異物。
- 觀察傷口,如有異物,可小心拈出來,或用自來水沖洗。假如異物嵌在傷口內,應盡快延醫診治,切勿自已試圖拔出來,因這樣做可能會使傷口大量出血。
- 如傷口不斷流血,就需要用直接壓法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隔著消毒紗布,直接壓住傷口(沒有異物的部位)控制出血,大約施壓5-15分鍾,止血後再包紮妥當。
- 如流血不止,便應盡快將傷者送院。
3. 撞傷 - 例子:碰到家而撞傷。
- 因撞擊而引致瘀腫傷痕。
- 輕微撞傷可用去瘀膏按摩患處。
- 程度嚴重,如傷及頭部或有骨折征狀,要盡快送院診冶。
4. 燒傷與燙傷 - 例子:洗澡時被熱水燙傷。用冷水洗傷處或浸在清水中至少十分鍾。
- 如有任何束縛物,例如首飾、手錶、指環等,需輕輕除掉,以免傷口腫脹時,難以脫掉。
- 被燙熱液體濕透的衣物需慢慢脫下來。
- 用清潔物料(如保鮮紙)遮蓋傷口。
- 不要用冰塊覆蓋傷口,這樣會進一步破壞皮膚的細胞組織。
- 不應亂用物料塗搽如紅葯水、藍葯水、燙火膏、醋、醬油、 肥皂、牙膏、生薑汁或蛋白等,以免導致傷勢惡化。
- 切勿自行將受傷部位出現的水泡刺破,以免造成感染。
- 嚴重的燒傷或燙傷,須盡快送院醫治。
5. 壓瘡 - 例子:長期卧床不能自理的長者容易產生的褥瘡。
- 每日清潔傷口一次或當敷料濕透時便要更換。
- 用無菌技術清洗壓瘡傷口。
- 定時轉換姿勢,以促進傷口康復及避免筋肌萎縮。

預防破傷風針

- 任何污穢傷口尤其染有泥或鐵銹等不潔物品,而傷者未曾接受過預防破傷風酸苗或已注射過而超過十年以上者,便需要打預防針。整個療程包括三次防疫注射,完成療程後可享有約十年免疫。

D. 傷口感染征狀

- 傷處有痛楚
- 傷口有水狀滲出物
- 紅腫、熱
- 傷口腐爛,有異味,出血,含膿等
- 身體反應 : 發燒、震顫、呼吸和脈膊加速、頭痛、惡心,食慾不振,身體不適
- 如有以上問題、情況轉壞或傷口長時期仍未痊癒,便應盡快求醫。如何進行傷口的初步處理?

各種外傷,常常引起皮膚和軟組織的損傷,嚴重時甚至斷肢。傷口處理正確, 能使其迅速癒合;反之,可能化膿感染,經久不愈,甚至因並發全身感染、氣性壞疽、 破傷風等危及生命。因此,對於創傷的傷口,一定要進行嚴格認真的處理。

人體一旦遭受創傷,如果處理傷口不及時,便容易使傷口感染。

處理傷口的原則為:

1.止血:可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止血.

2.包紮:傷口包紮得當,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膿,少痛苦.扎時要做到快、准、 輕、牢,快, 動作迅速敏捷;准, 部位準確、嚴密; 輕, 動作要輕, 不碰傷口;牢, 包紮牢靠, 松緊適當。

具體步驟是:

(1)先用碘酒後用酒精消毒, 沿著傷口的邊緣由里向外擦,不要把碘酒、酒精塗入傷口內. 傷口內如有異物,要慎重處理, 大而易取的, 可取出; 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強取,以免把細菌帶入傷口或增加出血。

(2)小傷口可以在其淺表塗一點紅汞(紅葯水)或紫葯水,較大傷口則不宜塗上述葯水, 以免給下步處理增加困難.傷口上用消毒紗布或敷料覆蓋, 並用綳帶(或三角巾)包紮.遇有腸或組織膨出時,應用干凈飯碗,紗布圈套扣住膨出物再包紮, 以防擠壓損傷組織.

(3) 在處理較大的創傷傷口時, 必須進行詳細檢查,不能只顧傷口表面而忽略內在損傷, 頭部傷口合並顱腦外傷者,傷員一般都有神志異常,兩側瞳孔不一般大;胸部傷口合並有腦膜、肺腔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呼吸困難;腹部傷口合並臟器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腹肌緊張、腹痛等表現;肢體傷口合並骨折時,會有肢體活動障礙, 骨異常活動等現象。

下面談一下大創傷斷肢的處理,遇到斷肢或斷手指時,既要保護好創面,更要將斷肢冷藏好,及時地送到醫院,盡量為斷肢再植成功創造條件。

正確的作法是:用消毒過的紗布(或干凈紗布)將斷肢、斷指包好, 放進無漏洞的塑料或橡皮口袋中,緊扎袋口,周圍再敷以冰塊冷凍.

千萬不要在斷肢上面塗擦消毒液或把斷肢浸夜酒精或其他消毒液中, 這樣做使組織細胞凝固、變質,失去再植的機會,結果事與願違.

將斷肢、指泡在各種高滲或低滲的溶液中同樣也是錯誤的,前者使細胞癟縮, 後者使細胞破裂。因此,我們一定要冷靜地按著上述正確的方法, 將斷肢冷藏好, 並以最決的速度送往醫院。開放性損傷

開放性損傷不論平時或戰時都較多見,因傷口多有污染,如處理不及時或不當,易發生感染,影響癒合和功能恢復,嚴重者可造成殘廢甚至危及傷員的生命。

一般暴力所致的開放性損傷其病變可分為三區,第一區為表面或中心部直接接觸區,可有異物存留和組織壞死。第二區為周圍區域,各層組織損傷可引起壞死,如不切除,易引起感染。第三區為外周組織震盪反應,有水腫、滲出、血管痙攣、細胞活力低,如不發生感染,可以恢復正常,如發生感染,則使反應加重。由火器傷所致的傷道由內而外也可分為三區,原發傷道區系直接損傷,有失活組織、異物、血塊及滲出。緊靠傷道外周為挫傷區,組織可發生部分或全部壞死。再外為震盪區,可有血循環障礙、水腫、滲出、閼血等改變。

開放性損傷的處理 ,目的在於改善修復條件,促使及早癒合。根據傷情,分別處理清潔、污染、感染傷口以及戰傷。

一、清潔傷口

此指未被細胞沾染的傷口,包括無菌手術切口,一般經對合縫合,可達一期癒合。

二、污染傷口此為沾染細菌但未發展成感染的傷口。污染傷口的處理主要是清創術。

(一)清創術的目的在傷口未發生感染前,清除壞死或失活組織、異物、血塊和徹底止血,將污染傷口轉變為清潔傷口,預防感染,爭取傷口達一期癒合。

(二)清創術的時機一般應爭取在傷後6~ 8小時以內進行清創。但在頭面部損傷,切割傷,清創時間可延至8~12小時。

(三)術前准備包括①對傷員全身和局部作全面檢查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以明確診斷和對傷情作出准確估計,訂出初步處理方案。②對有休克或重要臟器傷的傷員,應優先處理休克和臟器損傷,待傷情穩定後盡早行清創術。③早期使用有效廣譜抗菌素,對未作破傷風預防注射者,給肌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1500~3000國際單位。④對傷情嚴重復雜的清創術,要配備足夠的全血,准備術中使用。⑤選用適當的麻醉。⑥對四肢損傷的清創可在充氣止血帶下進行,使手術野清晰便於辨認解剖關系,減少出血,在完成清創和徹底止血後,在修復組織時即可停用止血帶。

(四)清創術的步驟與方法

1.皮膚清洗和傷口沖洗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剃去傷口周圍毛發。如有油污,可先用汽油或乙醚擦去。再用肥皂水刷洗皮膚,沖洗干凈後擦乾。取去覆蓋傷口的紗布,先用肥皂水(加雙氧水)反復多次蘸洗傷口,後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及傷道,清除明顯的異物、血塊和脫落的壞死組織。經上述處理後,用碘酒、酒精按常規消毒皮膚和鋪無菌手術巾,術者換手套准備進行傷口擴大和清創。

2.傷口擴大和清創對較深的傷口需擴大傷口,以便充分顯露傷道深部。傷口延長的方向應與皮紋方向一致,在四肢一般可沿其縱軸切開;經過關節部位的切口應作「S」形切開,以免疤痕攣縮影響功能。要盡可能徹底切除失去活力的組織,清除異物和血塊。操作要由淺入深,先外而內,分片分層切除,有次序進行,以免遺漏。要徹底止血。對貫通傷應在入口和出口兩處分別進行處理。對較深的盲管傷,必要時可從側切開進行清創或引流,以便清除所有異物和壞死組織。對離開傷道較遠較小的金屬異物,如取出有困難,可暫不取出,以免過多地損傷健康組織。在清創過程中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傷道,最 後再徹底沖洗一次。

3.各種組織處理原則

(1)皮膚可切除皮緣2~3mm,對頭、面、手和外陰部皮膚可不切除。

(2)皮下組織和筋膜凡失活的均應切除,筋膜切開要夠大,必要時可用「+」字或「I」字形切開,或作菱形切除,以減少筋膜腔壓力。

(3)肌肉要徹底切除一切失活的肌肉組織,凡見顏色暗紅,失去正常張力,刺激肌纖維不收縮,切開時不出血的肌肉組織均應切除。

(4)骨骼對完全游離的小骨片應去除,較大的游離骨片清洗後放回原位,以免發生骨缺損;一切與骨膜或軟組織相連的骨片均應保留,徹底清創後即將骨折斷端復位,並可應用簡單的效的內固定。但對火器傷骨折不宜作內固定,術後採用牽引或石膏固定。

(5)肌腱在平時對傷口整齊的切割傷,如污染不重,在傷後6~8小時內獲得徹底清創者,可作肌腱初期縫合術,否則留待作二期縫合。火器傷一律不作肌腱初期縫合術。

(6)神經處理原則與肌腱相同。

(7)血管對四肢主要動脈傷,清創後應將主要血管修復,以免肢體壞死或缺血。對非主要血管要妥善結扎止血。

4.傷口縫合在平時,對傷後在6~8小時內得到徹底清創的傷口,可作初期縫合。如皮膚有缺損,可作植皮覆蓋創面。對創面大、滲血多、污染重、處理較晚的傷口,應置引流48小時。在戰時,對火器傷的傷口,在清創後,除頭、面、手、外陰部作定點縫合外,一律不作初期縫合,而留待作延期縫合或二期縫合。(圖 1-42)

(1)傷口延長擴大及皮膚邊緣切除范圍

(2)切開並切除深筋膜的不整齊邊緣

(3)切除壞死的肌肉

(4)摘除傷道異物及游離的小碎骨片

(5)傷口不縫合,用鹽水紗布松填創口

(五)清創術後處理

1.對有骨與關節損傷,血管、神經、肌腱傷修復術後和植皮術後,均應用石膏固定肢體。

2.維持適當體位如傷肢適當抬高,以減輕腫脹;胸腹部臟器傷術後取半卧位等。

3.抗菌素與破傷風抗毒素的作用繼續應用有效的廣譜抗菌素。對未注射過破傷風類毒素作自動免疫,傷後又未注射過破傷風抗毒素者,應補充注射破傷風抗菌素1500~3000單位。

4.密切觀察全身情況,預防及治療並發症。

5.密切觀察傷肢血循環及傷口情況,注意預防傷口感染和繼發性出血。

三、感染傷口

傷口感染是嚴重並發症,最常見的為化膿性感染,也可發生特殊感染如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等。感染傷口處理的目的在於迅速控制感染和促進傷口癒合。

對傷口一般化膿性感染的措施包括:①局部休息、制動、理療。②全身應用有效抗菌素,開始時使用廣譜抗菌素,待傷口分泌物細菌培養及葯物敏感試驗後再行調整。③傷口處理主要是保持引流通暢,如引流不暢應將傷口擴大以利引流。換葯的種類和次數根據傷口情況而定,如傷口壞死組織和分泌物多,可用生理鹽水紗布濕敷,每日交換敷料3~4次,每次換葯時可將壞死組織逐步清除。如傷口較干凈,分泌物少,則可用凡士林紗布換葯,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綠膿桿菌感染,可用 0.1%苯氧乙醇、磺胺嘧啶銀軟羔或1%醋酸液換葯。如傷口較小,可換葯直至傷口癒合。如傷口創面大,在感染完全控制、創面肉芽新鮮和無明顯分泌物後,可行二期縫合或植皮閉合傷口。

對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等特殊感染的處理有關章節述。

四、戰傷

(一)火器傷初期外科處理(清創術)特點及其後續治療

1.火器傷初期外科處理特點

火器傷由於損傷范圍大,損傷及污染嚴重,常有異物存留,在早期清創時其組織壞死界限不清楚,因此清創很難徹底,感染發生率高。在戰爭環境下對戰傷的救治必須實行分級處理和後送,對傷口感染難以做到及時發現和處理,以致造成嚴重後果。對火器傷的清創時機、步驟和方法與般污染傷口的清創術基本相同,但有其特點: ①對骨折一般不作內固定,而選擇石膏固定或牽引。②對肌腱和神經損傷不作初期修復,一律留待作二期修復。③火器傷傷口除頭、面、手、外陰部作定點縫合外,一律不作初期縫合,留待作延期縫合或二期縫合。

放射性復合傷的處理原則與一般戰傷相同,但需注意除沾染、止吐、脫敏,對損傷分清主次,優先處理主要損傷。

化學性復合傷的處理,如傷在四肢,可上止血帶,以防毒劑吸收,並使用消毒劑消毒和相應的抗毒劑。

2.火器傷後續治療――延期縫合與二期縫合

(1)延期縫合指在清創術後4~7天內對傷口所做的縫合。其目的在於縮短傷口癒合時間和減少疤痕、畸形及功能障礙。一般於清創後4~7天,如觀察傷口見創面肉芽新鮮清潔,無明顯滲液或分泌物,周圍組織無明顯炎症,對合時無張力者,即可將傷口進行直接縫合。

(2)二期縫合指在清創術後8天以上對傷口所做的縫合。又分早期縫合和晚二期縫合兩種。①早二期縫合是指在傷後8~14天進行傷口縫合,其條件和方法與延期縫合相同。②晚二期縫合是指在傷後15天以後進行傷口縫合。此時傷口肉芽組織已機化,其底部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硬結,使傷口不易對合。在縫合傷口前要將肉芽組織連同其底部纖維硬結層一並切除,然後將其縫合

『伍』 洗澡的時候被新的刀片割傷要怎麼辦

立刻止血啊,具體如下:
1.壓迫:使用干凈的敷料或布片直接壓迫出血部位5分鍾,幾乎可以停止所有的活動性出血。最常見的錯誤是為了觀察傷口,就過早釋放壓力,這樣會導致更多的出血,或形成進一步壓迫時難以控制的血凝塊。如果持續壓迫5分鍾以後仍然出血,重新壓迫或給醫生打電話。如果你沒有接受過應用止血帶使用的培訓,則損傷上、下肢時避免使用,因為使用不當會造成嚴重的損傷。
2.保持鎮靜:看見出血使所有人感到恐懼,但這是控制出血的重要時機。如果你保持平靜,就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並且孩子也很少會變得歇斯底里。記住:對損傷部位進行直接壓迫可以控制撕裂傷引起的多數出血,直到緊急醫療服務到來。因為頭部皮膚具有豐富的淺表血管,所以頭面部的切割比身體其他部位的出血更多。這種情況下,保持平靜和穩定壓迫對控制出血非常重要。
3.嚴重的切割傷必須尋找醫生幫助:不管出血量多少,如果撕裂較深或傷口的長度超過1/2英寸(1.2厘米),都要給醫生打電話。即使傷口看上去並不嚴重,但較深的切割傷仍可能嚴重損傷傷口下的神經和肌腱。較長的撕裂傷和位於面部、胸部和後背的撕裂傷更容易上起影響容貌的疤痕。這種情況下,如果進行縫合,則疤痕可能減小。如果你對是否需要縫合沒有把握,請打電話咨詢醫生。為了減少疤痕形成,應該在損傷後8小時內完成縫合。
只要創傷沒有分開,或在蝶形膠帶的幫助下可以癒合到一起,並且傷口沒有麻木感,你應該可以處理微小而短的切割傷。然而,如果傷口內有諸如玻璃或灰塵等異物進入,就需要讓醫生檢查並處理,因為孩子可能因怕痛而不願意讓你徹底檢查傷口。
4.清潔傷口並使用敷料:如果你感到自己可以處理傷口,可以用白開水沖洗傷口,並進行仔細檢查,確保傷口清潔,使用抗生素油膏,然後用無菌敷料覆蓋。因為很容易低估撕裂傷的范圍和嚴重程度,即使你選擇自己處理,也要毫不猶豫地聽取醫生的建議。如果傷口周圍出現紅、腫或流出膿液,或者再次出血,應盡快看醫生。

『陸』 為什麼受傷時創口大要縫合

創口大,癒合比較難,如果癒合形成的疤痕也比較大而且難看,主要是創口大如果不及時縫合容易感染,窗口深得
破傷風
風險增大,所以要縫合。

『柒』 到底如何處理傷口

一、處理傷口常用物品

⒈清洗消毒劑:75%酒精、磺酊(或磺伏)、3%雙氧水、2%紅汞、0.9%生理鹽水。以上消毒劑可去葯店或醫院購買。

⒉敷料類:紗布塊、棉球、棉簽、綳帶、膠布、創口貼等,以上敷料可去葯店或醫院買。如自行製作的紗布塊、棉球、棉簽,可放置飯盒進行蒸鍋消毒。

⒊換葯用具:不銹鋼飯盒1個,內盛短解剖有齒、無齒鑷各1把、醫用剪和棉球適量。

二、新鮮傷口的處理

如傷口不大,傷口邊緣整齊對合好,用棉簽蘸雙氧水清洗傷口,傷口周圍碘酊、酒精消毒,用創口貼敷蓋作品口。如傷面表皮剝脫,經清洗消毒處理後,傷口撒少許消炎粉,蓋上消毒紗布膠布固定。傷口大、深或傷口邊緣剝開,應去醫院清創縫合。若

為鐵銹或污染物所致傷口,需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病。

三、感染(或化膿性)傷口的處理

⒈普通傷口的處理。用有齒鑷揭去傷面敷料,再用無齒鑷夾碘酊與酒精棉球消毒傷口周圍皮膚,用3%雙氧水或鹽水清洗傷口,注意不要使酒精浸入傷口皮膚以內,以免引起疼痛。根據需要可加蓋凡士林紗布或其他促進傷口癒合的紗布或紗條,上再加蓋3-4層干紗布,最後,用膠布或綳帶包紮固定。貼膠布方向應與肢體或身體垂直,以免脫落。傷口1-4天換葯1次。

⒉傷口感染重、膿多、組織發黑、有惡臭或敷料有綠色,這幾種傷口家中處理有困難,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貓狗咬傷的快速處理

貓咬傷
如不小心被貓咬傷後,傷口局部會出現紅腫、疼痛,嚴重的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結炎或蜂窩組織炎,如貓染有狂犬病,其後果就更嚴重。因此,必須做好現場急救處理。
急救方法如果四肢被咬傷,應在傷口上方結扎止血帶,然後再作清創處理。先用清水、鹽開水或1:2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傷口,然後再用碘酒或5%石碳酸局部燒灼傷口(其他部位的傷口處理同四肢),對傷勢嚴重的應送醫院急救。在狂犬病流行區,貓咬傷的處理應參照狗咬傷處理,以預防狂犬病。

狗咬傷怎麼辦
狗咬傷,不管是瘋狗,還是正常狗,都應以最快迅速,就地用大量清水(10000毫升以上)沖洗傷口。若周圍一時無水源,那麼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沖洗,然後再設法找水。
沖洗傷口要徹底。狗咬傷的傷口往往是外口小裡面深,這就要求沖洗的時候盡可能把傷口擴大,並用力擠壓周圍軟組織,設法把沾污在傷口上狗的唾液和傷口上的血液沖洗干凈。若傷口出血過多,應設法立即上止血帶,然後再送醫院急救。記住:不要包紮傷口!
就地、立即、徹底沖洗傷口,是決定搶救成敗的關鍵,切不可忘了沖洗傷口,或者馬馬虎虎沖洗一下,甚至塗點紅汞包紮好傷口就上醫院,這是絕對錯誤的。怎樣包紮傷口

運動中開放性損傷較少見,但是在綜合百復雜的訓練中,意外事故還是比較多見,所以對開放性傷口的處理應嚴格要求,熟練掌握處理方法。
1、對訓練中因意外事故造成較深較大且復雜的傷口,要及時處理,盡快包紮。對傷口包紮,應在簡單消毒後,使用急救包在內的無菌紗布,如沒有無菌紗布,則可用干凈毛巾、衣物等代替,以免繼續污染傷口。
2、對特殊傷口,如顱腦、胸、腹、四肢骨折外露的處理,要果斷、迅速、准確、嚴格。因為這向種損傷都可很快危及生命,造成嚴重後果。具體方法。
(1)、顱腦損傷,開放性顱腦損傷。無論嚴重程度如何,出血都較多,一旦發生骨折通向顱內危險就更大。這種情況下,要有熟練的包紮技術,既要保護傷口清潔,腦組織不繼續受損,又要達到止血目的,其方法可採用現場條件,作一大於傷口的圓圈套放在傷口上。再進行適當的加壓包紮即可。
(2)、胸部損傷,胸部損務嚴重者很快會危及病人生命,必須立即進行處理。如是開放性損傷,發生氣胸,應立即採取有效方式封閉傷口,阻斷從傷口進出氣體。如是閉合而多發性肋骨骨折,胸部失去支持,出現胸壁浮動不能進行有效呼吸時,採用提拉傷部或適當擠太傷部,如側卧等方式,制止胸壁浮動,爭取進一步處理時間。
(3)、四肢開放性骨折,多見於骨折端刺破皮膚外露,傷口有污染。切忌將骨折端還納,選用無菌紗布包紮。在固定患肢時自行還納的病人,應向醫院的醫生講明,採取措施防止感染。
(4)、內臟外露,以嚴重損傷致腹部內臟脫出病人,用消毒敷料蓋住,無消毒紗布時可用毛巾或較干凈的衣物包好,用凹形物扣住,千萬不能直接壓迫內臟。既要防止繼續脫出,又要防止壓迫過緊而致缺血壞死。
對上述損傷,無論哪一種都屬嚴重損傷。由於務後精神刺激,局部出血和疼痛,可引起傷者不同程度的反應,重都可致休克。所以,在處理時要「統籌兼顧,綜合醫治」。如給予止痛、鎮靜葯物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千萬不要盲目用葯,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傷口的護理

A. 引言

傷口是指皮膚之完整性受到破壞,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保護功能。身體上任何一個小傷口,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受到病原的感染及侵害。所以認識傷口的種類及其處理方法,提供適當的護理 ,可減少傷口受到感染及促進傷口痊癒。

B. 護理傷口的四大原則

1. 預防感染 - 保持傷口清潔,換症(洗傷口及換敷料)時須執行無菌技術 (見下頁),確保所需物料經過消毒殺菌程序。
2. 清洗方法 - 由傷口內側抹到外側。
- 敷料濕透或受污染時要更換。
3. 減少傷害 - 避免傷口受壓或包紮過緊,阻礙血液循環,並正確使用合適防敏感敷料。
4. 促進痊癒 - 營養均衡的飲食。

C. 傷口的種類和處理

1. 擦傷 - 例子:逛公園時跌倒而皮膚表面擦傷。
- 傷口如有骯臟物,先以清水及肥皂洗。
- 用無菌紗布及葯水膠布蓋好傷口。
- 如傷口比較大或流血不止,應盡快延醫診治。
2. 割傷 - 例子:被生果刀割傷,通常沒有異物。
- 觀察傷口,如有異物,可小心拈出來,或用自來水沖洗。假如異物嵌在傷口內,應盡快延醫診治,切勿自已試圖拔出來,因這樣做可能會使傷口大量出血。
- 如傷口不斷流血,就需要用直接壓法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隔著消毒紗布,直接壓住傷口(沒有異物的部位)控制出血,大約施壓5-15分鍾,止血後再包紮妥當。
- 如流血不止,便應盡快將傷者送院。
3. 撞傷 - 例子:碰到家而撞傷。
- 因撞擊而引致瘀腫傷痕。
- 輕微撞傷可用去瘀膏按摩患處。
- 程度嚴重,如傷及頭部或有骨折征狀,要盡快送院診冶。
4. 燒傷與燙傷 - 例子:洗澡時被熱水燙傷。用冷水洗傷處或浸在清水中至少十分鍾。
- 如有任何束縛物,例如首飾、手錶、指環等,需輕輕除掉,以免傷口腫脹時,難以脫掉。
- 被燙熱液體濕透的衣物需慢慢脫下來。
- 用清潔物料(如保鮮紙)遮蓋傷口。
- 不要用冰塊覆蓋傷口,這樣會進一步破壞皮膚的細胞組織。
- 不應亂用物料塗搽如紅葯水、藍葯水、燙火膏、醋、醬油、 肥皂、牙膏、生薑汁或蛋白等,以免導致傷勢惡化。
- 切勿自行將受傷部位出現的水泡刺破,以免造成感染。
- 嚴重的燒傷或燙傷,須盡快送院醫治。
5. 壓瘡 - 例子:長期卧床不能自理的長者容易產生的褥瘡。
- 每日清潔傷口一次或當敷料濕透時便要更換。
- 用無菌技術清洗壓瘡傷口。
- 定時轉換姿勢,以促進傷口康復及避免筋肌萎縮。

預防破傷風針

- 任何污穢傷口尤其染有泥或鐵銹等不潔物品,而傷者未曾接受過預防破傷風酸苗或已注射過而超過十年以上者,便需要打預防針。整個療程包括三次防疫注射,完成療程後可享有約十年免疫。

D. 傷口感染征狀

- 傷處有痛楚
- 傷口有水狀滲出物
- 紅腫、熱
- 傷口腐爛,有異味,出血,含膿等
- 身體反應 : 發燒、震顫、呼吸和脈膊加速、頭痛、惡心,食慾不振,身體不適
- 如有以上問題、情況轉壞或傷口長時期仍未痊癒,便應盡快求醫。如何進行傷口的初步處理?

各種外傷,常常引起皮膚和軟組織的損傷,嚴重時甚至斷肢。傷口處理正確, 能使其迅速癒合;反之,可能化膿感染,經久不愈,甚至因並發全身感染、氣性壞疽、 破傷風等危及生命。因此,對於創傷的傷口,一定要進行嚴格認真的處理。

人體一旦遭受創傷,如果處理傷口不及時,便容易使傷口感染。

處理傷口的原則為:

1.止血:可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止血.

2.包紮:傷口包紮得當,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膿,少痛苦.扎時要做到快、准、 輕、牢,快, 動作迅速敏捷;准, 部位準確、嚴密; 輕, 動作要輕, 不碰傷口;牢, 包紮牢靠, 松緊適當。

具體步驟是:

(1)先用碘酒後用酒精消毒, 沿著傷口的邊緣由里向外擦,不要把碘酒、酒精塗入傷口內. 傷口內如有異物,要慎重處理, 大而易取的, 可取出; 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強取,以免把細菌帶入傷口或增加出血。

(2)小傷口可以在其淺表塗一點紅汞(紅葯水)或紫葯水,較大傷口則不宜塗上述葯水, 以免給下步處理增加困難.傷口上用消毒紗布或敷料覆蓋, 並用綳帶(或三角巾)包紮.遇有腸或組織膨出時,應用干凈飯碗,紗布圈套扣住膨出物再包紮, 以防擠壓損傷組織.

(3) 在處理較大的創傷傷口時, 必須進行詳細檢查,不能只顧傷口表面而忽略內在損傷, 頭部傷口合並顱腦外傷者,傷員一般都有神志異常,兩側瞳孔不一般大;胸部傷口合並有腦膜、肺腔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呼吸困難;腹部傷口合並臟器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腹肌緊張、腹痛等表現;肢體傷口合並骨折時,會有肢體活動障礙, 骨異常活動等現象。

下面談一下大創傷斷肢的處理,遇到斷肢或斷手指時,既要保護好創面,更要將斷肢冷藏好,及時地送到醫院,盡量為斷肢再植成功創造條件。

正確的作法是:用消毒過的紗布(或干凈紗布)將斷肢、斷指包好, 放進無漏洞的塑料或橡皮口袋中,緊扎袋口,周圍再敷以冰塊冷凍.

千萬不要在斷肢上面塗擦消毒液或把斷肢浸夜酒精或其他消毒液中, 這樣做使組織細胞凝固、變質,失去再植的機會,結果事與願違.

將斷肢、指泡在各種高滲或低滲的溶液中同樣也是錯誤的,前者使細胞癟縮, 後者使細胞破裂。因此,我們一定要冷靜地按著上述正確的方法, 將斷肢冷藏好, 並以最決的速度送往醫院。開放性損傷

開放性損傷不論平時或戰時都較多見,因傷口多有污染,如處理不及時或不當,易發生感染,影響癒合和功能恢復,嚴重者可造成殘廢甚至危及傷員的生命。

一般暴力所致的開放性損傷其病變可分為三區,第一區為表面或中心部直接接觸區,可有異物存留和組織壞死。第二區為周圍區域,各層組織損傷可引起壞死,如不切除,易引起感染。第三區為外周組織震盪反應,有水腫、滲出、血管痙攣、細胞活力低,如不發生感染,可以恢復正常,如發生感染,則使反應加重。由火器傷所致的傷道由內而外也可分為三區,原發傷道區系直接損傷,有失活組織、異物、血塊及滲出。緊靠傷道外周為挫傷區,組織可發生部分或全部壞死。再外為震盪區,可有血循環障礙、水腫、滲出、閼血等改變。

開放性損傷的處理 ,目的在於改善修復條件,促使及早癒合。根據傷情,分別處理清潔、污染、感染傷口以及戰傷。

一、清潔傷口

此指未被細胞沾染的傷口,包括無菌手術切口,一般經對合縫合,可達一期癒合。

二、污染傷口此為沾染細菌但未發展成感染的傷口。污染傷口的處理主要是清創術。

(一)清創術的目的在傷口未發生感染前,清除壞死或失活組織、異物、血塊和徹底止血,將污染傷口轉變為清潔傷口,預防感染,爭取傷口達一期癒合。

(二)清創術的時機一般應爭取在傷後6~ 8小時以內進行清創。但在頭面部損傷,切割傷,清創時間可延至8~12小時。

(三)術前准備包括①對傷員全身和局部作全面檢查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以明確診斷和對傷情作出准確估計,訂出初步處理方案。②對有休克或重要臟器傷的傷員,應優先處理休克和臟器損傷,待傷情穩定後盡早行清創術。③早期使用有效廣譜抗菌素,對未作破傷風預防注射者,給肌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1500~3000國際單位。④對傷情嚴重復雜的清創術,要配備足夠的全血,准備術中使用。⑤選用適當的麻醉。⑥對四肢損傷的清創可在充氣止血帶下進行,使手術野清晰便於辨認解剖關系,減少出血,在完成清創和徹底止血後,在修復組織時即可停用止血帶。

(四)清創術的步驟與方法

1.皮膚清洗和傷口沖洗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剃去傷口周圍毛發。如有油污,可先用汽油或乙醚擦去。再用肥皂水刷洗皮膚,沖洗干凈後擦乾。取去覆蓋傷口的紗布,先用肥皂水(加雙氧水)反復多次蘸洗傷口,後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及傷道,清除明顯的異物、血塊和脫落的壞死組織。經上述處理後,用碘酒、酒精按常規消毒皮膚和鋪無菌手術巾,術者換手套准備進行傷口擴大和清創。

2.傷口擴大和清創對較深的傷口需擴大傷口,以便充分顯露傷道深部。傷口延長的方向應與皮紋方向一致,在四肢一般可沿其縱軸切開;經過關節部位的切口應作「S」形切開,以免疤痕攣縮影響功能。要盡可能徹底切除失去活力的組織,清除異物和血塊。操作要由淺入深,先外而內,分片分層切除,有次序進行,以免遺漏。要徹底止血。對貫通傷應在入口和出口兩處分別進行處理。對較深的盲管傷,必要時可從側切開進行清創或引流,以便清除所有異物和壞死組織。對離開傷道較遠較小的金屬異物,如取出有困難,可暫不取出,以免過多地損傷健康組織。在清創過程中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傷道,最 後再徹底沖洗一次。

3.各種組織處理原則

(1)皮膚可切除皮緣2~3mm,對頭、面、手和外陰部皮膚可不切除。

(2)皮下組織和筋膜凡失活的均應切除,筋膜切開要夠大,必要時可用「+」字或「I」字形切開,或作菱形切除,以減少筋膜腔壓力。

(3)肌肉要徹底切除一切失活的肌肉組織,凡見顏色暗紅,失去正常張力,刺激肌纖維不收縮,切開時不出血的肌肉組織均應切除。

(4)骨骼對完全游離的小骨片應去除,較大的游離骨片清洗後放回原位,以免發生骨缺損;一切與骨膜或軟組織相連的骨片均應保留,徹底清創後即將骨折斷端復位,並可應用簡單的效的內固定。但對火器傷骨折不宜作內固定,術後採用牽引或石膏固定。

(5)肌腱在平時對傷口整齊的切割傷,如污染不重,在傷後6~8小時內獲得徹底清創者,可作肌腱初期縫合術,否則留待作二期縫合。火器傷一律不作肌腱初期縫合術。

(6)神經處理原則與肌腱相同。

(7)血管對四肢主要動脈傷,清創後應將主要血管修復,以免肢體壞死或缺血。對非主要血管要妥善結扎止血。

4.傷口縫合在平時,對傷後在6~8小時內得到徹底清創的傷口,可作初期縫合。如皮膚有缺損,可作植皮覆蓋創面。對創面大、滲血多、污染重、處理較晚的傷口,應置引流48小時。在戰時,對火器傷的傷口,在清創後,除頭、面、手、外陰部作定點縫合外,一律不作初期縫合,而留待作延期縫合或二期縫合。(圖 1-42)

(1)傷口延長擴大及皮膚邊緣切除范圍

(2)切開並切除深筋膜的不整齊邊緣

(3)切除壞死的肌肉

(4)摘除傷道異物及游離的小碎骨片

(5)傷口不縫合,用鹽水紗布松填創口

(五)清創術後處理

1.對有骨與關節損傷,血管、神經、肌腱傷修復術後和植皮術後,均應用石膏固定肢體。

2.維持適當體位如傷肢適當抬高,以減輕腫脹;胸腹部臟器傷術後取半卧位等。

3.抗菌素與破傷風抗毒素的作用繼續應用有效的廣譜抗菌素。對未注射過破傷風類毒素作自動免疫,傷後又未注射過破傷風抗毒素者,應補充注射破傷風抗菌素1500~3000單位。

4.密切觀察全身情況,預防及治療並發症。

5.密切觀察傷肢血循環及傷口情況,注意預防傷口感染和繼發性出血。

三、感染傷口

傷口感染是嚴重並發症,最常見的為化膿性感染,也可發生特殊感染如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等。感染傷口處理的目的在於迅速控制感染和促進傷口癒合。

對傷口一般化膿性感染的措施包括:①局部休息、制動、理療。②全身應用有效抗菌素,開始時使用廣譜抗菌素,待傷口分泌物細菌培養及葯物敏感試驗後再行調整。③傷口處理主要是保持引流通暢,如引流不暢應將傷口擴大以利引流。換葯的種類和次數根據傷口情況而定,如傷口壞死組織和分泌物多,可用生理鹽水紗布濕敷,每日交換敷料3~4次,每次換葯時可將壞死組織逐步清除。如傷口較干凈,分泌物少,則可用凡士林紗布換葯,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綠膿桿菌感染,可用 0.1%苯氧乙醇、磺胺嘧啶銀軟羔或1%醋酸液換葯。如傷口較小,可換葯直至傷口癒合。如傷口創面大,在感染完全控制、創面肉芽新鮮和無明顯分泌物後,可行二期縫合或植皮閉合傷口。

對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等特殊感染的處理有關章節述。

四、戰傷

(一)火器傷初期外科處理(清創術)特點及其後續治療

1.火器傷初期外科處理特點

火器傷由於損傷范圍大,損傷及污染嚴重,常有異物存留,在早期清創時其組織壞死界限不清楚,因此清創很難徹底,感染發生率高。在戰爭環境下對戰傷的救治必須實行分級處理和後送,對傷口感染難以做到及時發現和處理,以致造成嚴重後果。對火器傷的清創時機、步驟和方法與般污染傷口的清創術基本相同,但有其特點: ①對骨折一般不作內固定,而選擇石膏固定或牽引。②對肌腱和神經損傷不作初期修復,一律留待作二期修復。③火器傷傷口除頭、面、手、外陰部作定點縫合外,一律不作初期縫合,留待作延期縫合或二期縫合。

放射性復合傷的處理原則與一般戰傷相同,但需注意除沾染、止吐、脫敏,對損傷分清主次,優先處理主要損傷。

化學性復合傷的處理,如傷在四肢,可上止血帶,以防毒劑吸收,並使用消毒劑消毒和相應的抗毒劑。

2.火器傷後續治療――延期縫合與二期縫合

(1)延期縫合指在清創術後4~7天內對傷口所做的縫合。其目的在於縮短傷口癒合時間和減少疤痕、畸形及功能障礙。一般於清創後4~7天,如觀察傷口見創面肉芽新鮮清潔,無明顯滲液或分泌物,周圍組織無明顯炎症,對合時無張力者,即可將傷口進行直接縫合。

(2)二期縫合指在清創術後8天以上對傷口所做的縫合。又分早期縫合和晚二期縫合兩種。①早二期縫合是指在傷後8~14天進行傷口縫合,其條件和方法與延期縫合相同。②晚二期縫合是指在傷後15天以後進行傷口縫合。此時傷口肉芽組織已機化,其底部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硬結,使傷口不易對合。在縫合傷口前要將肉芽組織連同其底部纖維硬結層一並切除,然後將其縫合。

閱讀全文

與頭面部切割傷為什麼要延遲縫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8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6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51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3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6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3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5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7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8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6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3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5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7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81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5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52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5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9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2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