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下盡頭牙裡面白點像死皮,還有口腔內壁白橫,口腔內壁有點腫,不痛不癢,請問怎麼了
病情分析:
患者,男,24歲。可以考慮是上頜智慧牙咬頰導致的,需要拔除智慧牙才行。
指導意見:
上頜智慧牙偏頰側萌出,牙位不正,咬頰粘膜。需要拔除上下的智慧牙。
㈡ 人類牙齒和皮膚的化學構成各是什麼有什麼共通性
牙齒的健康生長與蛋白質、鈣、磷、氟、維生素A、C、D等營養素和甲狀腺激素有關。食物的咀嚼有利於牙齒生長。牙齒生長異常時可見外胚層生長不良、鈣或氟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
表皮是皮膚最外面的一層,平均厚度為0.2毫米,根據細胞的不同發展階段和形態特點,由外向內可分為5層。
1.角質層:由數層角化細胞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體液外滲和化學物質內侵。角蛋白吸水力較強,一般含水量不低於10%,以維持皮膚的柔潤。如低於此值,皮膚則乾燥,出現鱗屑或皸裂。由於部位不同,其厚度差異甚大,如眼瞼、包皮、額部、腹部、肘窩等部位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質層的細胞無細胞核,若有核殘存,稱為角化不全。
2.透明層:由2~3層核已死亡的扁平透明細胞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份、電解質、化學物質的通過,故又稱屏障帶。此層於掌、跖部位最明顯。
3.顆粒層:由2~4層扁平梭形細胞組成,含有大量嗜鹼性透明角質顆粒
皮膚
。顆粒層里的扁平梭形細胞層數增多時,稱為粒層肥厚,並常伴有角化過度。顆粒層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細胞層:由4~8層多角形的棘細胞組成,由下向上漸趨扁平,細胞間借橋粒互相連接,形成所謂細胞間橋。
5.基底層:又稱生發層,由一層排列呈柵狀的圓柱細胞組成。此層細胞不斷分裂(經常有3%~5%的細胞進行分裂),逐漸向上推移、角化、變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層,最後角化脫落。基底細胞分裂後至脫落的時間,一般認為是28日,稱為更替時間,其中自基底細胞分裂後到顆粒層最上層為14日,形成角質層到最後脫落為14日。基底細胞間夾雜一種來源於神經嵴的黑色素細胞(又稱樹枝狀細胞),占整個基底細胞的4%~10%,能產生黑色素(色素顆粒),決定著皮膚顏色的深淺。
㈢ 角質喙的出現表明了什麼
清晨,綠樹叢間的一片青蔥的草地上,一隻年輕的雄孔子鳥不停地拍打著自己的翅膀,一副准備飛行的樣子……
孔子鳥這種以中國先哲孔子為名字的鳥類,大小如雞,生存於距今約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它的頭骨沒有完全癒合,前肢上的掌骨也沒有癒合,其上長有3個帶爪的指。同始祖鳥相比,孔子鳥又具有一些更近似現代鳥類的特徵,比如它嘴裡的牙齒沒有了,變成了現代鳥類的角質喙;脊椎骨開始退化,胸骨發育;它的尾巴也比始祖鳥短很多,而且始祖鳥的尾椎上有23塊骨頭,而孔子鳥的尾椎已經癒合成一根短的尾綜骨。
孔子鳥的時代和骨骼特徵都證明,它是連接始祖鳥和那些晚輩鳥類的中間環節。由於它的口中已經沒有了牙齒,因此孔子鳥又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具有角質喙的鳥類。
㈣ 口腔內壁有個黑色的東西是什麼
血泡,弄破應該沒關系,但要小心是口腔潰瘍啊。
㈤ 牙齒角質變黑怎麼回事
牙齒變黑有兩個原因,一是蛀牙,蛀牙多發生在不光滑的面,如咬合面,鄰面,或者一些溝窩里。一是色素沉澱,牙結石,多發生在牙齒外側或內側光滑面。建議去口腔科檢查,多顆牙同時發黑,是色素沉澱牙結石的可能性大,可以洗牙解決。如果是蛀牙就需要補牙治療了
㈥ 指甲,牙齒,頭發的成分是什麼
頭發是由表皮的角質形成細胞角化而成的特殊組織。主要成分是角蛋白。
指甲是由一種名叫角蛋白的脆弱的纖維物質構成的。其周圍有角質層,可以保護甲床不受細菌和真菌感染。
牙齒 是由牙釉質和牙本質、牙骨質組成。另外牙齦、牙周膜、牙槽骨三部分組成牙周組織,其主要功能是保護和支持牙齒,使其固位於牙槽窩內,承擔咀嚼力量。
㈦ 口腔上牙膛粘膜的組成,感覺掉了一層皮,不知道屬於什麼層
角質化的表皮,會自己脫落,在遇到燙或灼傷時也會脫落。沒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