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豬的各個部位的肉有什麼不同有多少種(後丘,前槽,裡脊,五花肉.......)
豬的各個部位的肉只是口感不同,有10種。
1、豬頸肉:豬頸肉與豬頭肉相連,這里的豬肉比較偏紅,肥瘦分布均勻、肉質鮮嫩,適合做餃子和包子的餡料。
2、豬頰肉:豬頰肉是豬臉和豬下巴相連的肉,由於豬頰肉是豬老活動的地方,所以這里肉吃著非常勁道,口感偏嫩,用於鹵、做包子餡料都不錯。
3、梅花肉:梅花肉也就是豬的上肩肉,這里的肉肥瘦相兼,肉質也非常的嫩,所以特別適合煎、炸、燉,做肉丸也是特別不錯。
4、前排肉:豬前腿上部的肉,前排肉的肉質中等,不嫩不老,適合鹵或者腌著吃。
5、裡脊肉:裡脊肉分為大裡脊肉和小裡脊肉,大裡脊肉適合做豬排、炒、蒸的吃,而小裡脊肉比大裡脊肉更嫩,也可以說是豬身上最嫩的肉,最適合做摻湯。
6、五花肉:五花肉也就是豬肚皮上的肉,肥瘦分層,皮非常薄,用五花肉做出來的食材都獨到的風味,特別適合做紅燒肉、燉肉、鹵肉、餡料、蒸肉等。
7、後臀尖肉:臀尖肉是豬屁股上面的肉,肉比較肥,適合腌、燉、做回鍋肉。
8、做臀肉:豬屁股上的肉,做臀肉和後臀尖肉差不多,肉質硬度中等,比較適合做回鍋肉或者鹵肉。
9、前腿肉:前腿肉含有的瘦肉較少,含有的膠質、筋比較多,適合做燉、鹵、紅燒。
10、後腿肉:後腿肉口感中等,瘦肉比前腿肉多,適用於燉、鹵、腌。
(1)豬頭面部的肉叫什麼肉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食用時應易除豬脖子等處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即稱為「肉棗」的東西,因為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苦食用則易感染疾病;
2、買豬肉時,拔一根或數根豬毛,仔細看其毛根,如果毛根發紅,則是病豬;如果毛根白凈,則不是病豬;
3、豬瘟病是一種多發性傳染病,對人體危害嚴重,這種肉絕不能食用。如皮膚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有出血性斑塊,即為病豬肉;如果是去皮肉,則可看脂肪和腱膜,如有出血點即可認定為病豬肉;
4、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因為茶葉的鞣酸會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中的滯留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吸收,影響健康;
5、在肉鋪中往往有上肉、中肉分別標示,此時只要看肉的顏色,即可看出其柔軟度。同樣的豬肉,其肉色較紅者,表示肉較老,此種肉質既粗又硬,最好不要購買,而顏色呈淡紅色者,肉質較柔軟,品質也較優良。
B. 上頭肉是什麼肉
上頭肉指豬頸部的肉,又叫槽頭肉。
「槽頭肉」是豬頭和軀干連接部位的頸脖肉,含有較多淋巴,所以國家標准中規定屠宰時要割除「槽頭」。
非正規的早餐攤點有可能用含有「糟頭肉」的垃圾肉做肉包子。一般做肉包子不會全用「槽頭肉」,而是把少量五花肉、肉皮等摻入「垃圾肉」中一起攪碎,然後加入調味佐料。
不論是自家養的豬還是養殖場大規模養的生豬,喂飼的食物中,均有人們所遺棄的剩飯、剩菜等變質甚至腐爛的東西,不少細菌、病毒就進入了豬體內,這些細菌、病毒被淋巴腺等免疫器官抑制。因此,帶有淋巴腺的「垃圾肉」是不能食用的。
在100攝氏度的高溫下,要想殺死所有細菌、病毒是不可能的。經過高溫加工後的「垃圾肉」食品,或多或少還會有些細菌和病毒存在,這其中有少數病毒是人體無法免疫掉的。如果人們經常食用「垃圾肉」加工的食品,會受到慢性感染。
C. 一頭豬上的豬肉具體的名稱叫什麼
【豬上的豬肉具體的名稱】:
1、豬頭 2、鳳頭皮肉 3、槽頭肉 4、前腿肉 5、前肘 6、豬手 7、裡脊皮肉 8、正寶肋 9、五花肉 10、奶脯肉 11、後腿肉 12、後肘 13、後腳 14臀尖 15、豬尾巴。
1、豬頭肉:裡麵包括上下牙頜、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豬頭肉皮厚、質地老、膠質重。適宜涼拌、鹵、腌、熏、醬臘等。
2、鳳頭皮肉:此處肉皮薄,微帶脆性,瘦中夾肥,肉質較嫩。適宜鹵、蒸、燒和做湯,或回鍋肉等。
3、槽頭肉(又稱頸肉):其肉質地老、肥瘦不分宜於做包子、餃子餡,或紅燒、粉蒸等。
4、前腿肉:這個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質較老。適宜涼拌、鹵、燒、腌、醬臘、咸燒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稱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膠質重。適宜涼拌、燒、制湯、燉、鹵、煨等。
6、前腳(又稱前蹄、豬手):質量比後蹄好。此處只有皮、筋、骨骼,膠質重。適宜作燒、燉、鹵、煨等用。
7、裡脊皮肉:此處肉質嫩、肥瘦相連。適宜鹵、涼拌、腌、醬臘或做回鍋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燒白等。
8、正寶肋:此處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質較好。適宜蒸、鹵、燒、煨、腌,可烹制甜燒白、粉蒸肉、紅燒肉等。
9、五花肉:這個部位的肉因一層肥一層瘦,共有五層,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質較嫩,肥瘦相間,皮薄。量適宜燒、蒸、咸燒白、紅燒肉、東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稱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於豬腹部,肉質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適宜做燒、燉、炸酥肉等。
11、後腿肉:此處肉好、質嫩,有肥有瘦,肥瘦相連,皮薄。適宜做白肉(涼拌)、鹵、腌、做湯,或回鍋肉等。
12、後肘(又稱後蹄膀):質量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後腳(又稱後蹄):質量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質嫩、肥多瘦少。適宜涼拌(白肉)、鹵、腌,做湯,或回鍋肉。
15、豬尾:皮多、脂肪少、膠質重,適宜作燒、鹵、涼拌等。
D. 豬臉肉雅稱是什麼
豬臉肉又叫核桃肉,嘴巴叫香嘴。
E. 豬頭臉到底是什麼肉
市面上的豬頭都是劈開的,半個豬頭煮好賣的,劈開的就叫豬臉…沒劈開的叫豬頭唄。
F. 豬頸肉就是豬面肉嗎
豬頸肉是不同於豬面肉的。
G. 豬頭肉是哪個部位 豬頭肉指的什麼部位
1、豬頭肉,是豬的頭部的肉。
2、其美味,於民間早就聲譽鵲起,據說淮揚菜系中的「扒燒整豬頭」火工最講究、歷史最悠久,是道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食療作用的豬頭肉,性平,味甘咸;補虛,滋陰,養血,潤燥。
3、豬頭肉雖然也是肥肉,卻並不是真正的肥肉,它是肥肉和瘦肉的完美結合,肥肉不膩,瘦肉不柴,這就是它的絕妙之處,因此它比一般的肥肉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