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乙肝面部紅斑是什麼病

乙肝面部紅斑是什麼病

發布時間:2022-08-17 19:09:32

Ⅰ 乙肝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1.全身症狀
肝臟會影響人體全身,因肝功能受損,慢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體力不支,容易疲勞,打不起精神,失眠、多夢等乙肝症狀,嚴重者會出現下肢或全身水腫,少數人還會有類似感冒的症狀。
2.消化道症狀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臟出問題後,常出現食慾不振、惡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明顯的慢乙肝症狀。
3.黃疸
肝臟是膽紅素代謝的中樞,慢乙肝患者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後,會出現黃疸,皮膚、小便發黃,小便呈濃茶色等慢乙肝症狀。
4.肝區不適感
肝臟一般不會感覺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覺神經分布,當慢乙肝惡化時,乙肝患者出現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等慢乙肝症狀。
5.肝脾腫大
乙肝患者由於炎症、充血、水腫、膽汁淤積,常有肝臟腫大等慢乙肝症狀。
6.手掌表現
不少慢乙肝患者會出現肝掌等乙肝症狀。慢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會充血性發紅,兩手無名指第二指關節掌面有明顯的壓痛感等慢乙肝症狀。
7.皮膚表現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別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稱肝病面容,這可能是由於內分泌失調形成的慢乙肝症狀。同時,慢乙肝患者皮膚上還會出現蜘蛛痣等。

Ⅱ 乙肝大三陽面部紅斑是怎麼回事

span
乙肝大三陽
面部
紅斑
反映著人體的健康狀況,由於乙肝大三陽患者病情嚴重、
肝功能異常
的時候,患者身體就會出現許多的不適症狀,因此,乙肝大三陽出現面部紅斑的時候,應當抓緊時間到
正規醫院
進行有效的治療。成都乙肝大三陽/span
span面部出現紅斑是乙肝大三陽病情嚴重的
徵兆
,出現類似這樣徵兆的患者,要去正規的肝病醫院,及時接受科學規范的治療,這樣才不會耽誤病情,乙肝大三陽治療不同其他疾病治療,切勿有病亂投醫,治療不當可能導致病情惡化。/span

Ⅲ 得了乙肝有什麼症狀

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後,如果身體抵抗力強,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療及時,那麼乙肝病毒會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癒。但一旦乙肝病毒沒能及時清除,乙肝會轉為慢性,病毒會長期攜帶,檢查表現為乙肝抗原陽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乙肝病毒攜帶者。 如果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活動,復制繁殖,則可以出現臨床症狀,常見症狀有:感覺肝區不適、隱隱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慾減退、感到惡心、厭油、腹瀉。病人有時會有低熱,嚴重的病人可能出現黃疸,這時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延誤治療,少數病人會發展成為重症肝炎,表現為肝功能損害急劇加重,直到衰竭,同時伴有腎功能衰竭等多臟器功能損害,病人會出現持續加重的黃疸,少尿、無尿、腹水、意識模糊、譫妄、昏迷。 慢性乙肝患病日久,會沿著「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後應採取治療措施,並定期檢查身體。
轉: 唐子畏 - 榜眼 十三級

我國的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率較高,約>10%,這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只有50~60%發展成肝炎。而發展成肝炎的病人中僅1/3左右發展成肝硬化及肝癌,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不要過分緊張,也不要放鬆警惕,注意保肝,要定期檢查和就診.

健康人群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切斷侵肝病毒經口、血液、性感染途徑。

出現什麼情況,應去就醫

症狀

由於本病可能被誤診為流感,或者由於一些病人沒有任何症狀,致使許多肝炎病例沒能被診斷出來。常見肝炎症狀有:

厭油、食慾不振、下降。

乏力、懶動。

低燒。

肌肉或關節痛。下肢酸困不適,稍加活動則難以支持

惡心、嘔吐及腹脹,往往食後加重。

腹痛。右上腹部有持續性脹痛,個別病人可呈針刺樣或牽拉樣疼痛,於活動、久坐後加重,卧床休息後可緩解,右側卧時加重,左側卧時減輕。

部分病人尿黃,尿色如濃茶,大便色淡或灰白,腹瀉或便泌。

黃疸,皮膚發黃,眼珠也發黃

出現以下情況應去就醫

持續的流感樣症狀或者其他更為嚴懲的表現。慢性肝炎可導致肝硬化甚至死亡。

朋友或家庭成員發生了肝炎,那麼你也可能被致病源感染。

你的症狀出現在去過一個肝炎高發國家後;在你旅行期間,也可能感染此病。

得了肝炎,皮膚會上出現一些變化。由於皮膚改變能用肉眼看見,如果有了這方面的知識,就會對早期發現疾病有一定幫助。

提起肝炎的皮膚變化,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黃疸,皮膚發黃,眼珠也發黃。我們這里介紹的,是肝炎的其他幾種皮膚表現。

(1)皮疹

感染了病毒性肝炎,有1/5-1/3的人可以發生皮疹。常見的有紅斑、斑丘疹。這些症狀往往在黃疸或其他症狀出現以前1-6周就能出現。有人的皮疹,像猩紅熱病人出的疹子,有的則是過敏性紫癜、多形紅斑,有的是神經血管性水腫。所以,一旦出現了皮疹,也不要忘了檢查有沒有肝炎。

(2)兒童丘疹性肢端皮炎

有這種皮炎的病人,以2~6歲的學齡前兒童居多,也有少數人是年輕人。這個時候的皮膚損害,通常分布在面部和四肢的末端,有兩三毫米大小,是圓拱型的丘疹,丘疹互相之間不融合,也不發癢。年齡小的孩子,皮疹可能大一些。大約經過半個月至1個月,皮疹可以慢慢消退。當皮疹消退的時候,肝炎的其他症狀也就出現了。

(3)蕁麻疹

感染了肝炎病毒以後,有人會出現急性或慢性的蕁麻疹,而且反復發生。嚴重的病人,可伴有高熱、腹痛等全身症狀。這種蕁麻疹與一般的「鬼風疙瘩」不同,不容易消退,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

(4)指甲改變

肝炎病人指甲的甲床變得混濁,人們形容它是「白甲」,指甲彌漫性發白,有時僅在指甲的前端一小部分還殘留有粉紅色。

(5)毛發改變

有些肝炎病人的頭發變細。男性病人的鬍子、腋毛和陰毛,也會減少。這與男性肝炎病人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

(6)皮膚瘙癢

肝炎病人有全身性的皮膚瘙癢,有人是暫時的,有人則是持續瘙癢。特別是有黃疸的病人,皮膚瘙癢早在黃疸出現前數月或黃疸出現後一年發生。

(7)皮膚色素沉著

肝炎病人如果沒有經過認真治療,或者病情嚴重,就有可能轉變成肝硬化。肝硬化的病人,全身的皮膚色澤會成為黑褐色。

(8)蜘蛛痣和掌紅斑

有的肝病病人,特別是有肝硬化的人,會出現「蜘蛛痣」和「掌紅斑」。

「蜘蛛痣」是在皮膚上出現一個小紅點,這個小紅點,微微高出皮膚,從紅點向外,伸出一些細小的毛細血管,樣子就像蜘蛛的肢腳,所以把它稱為「蜘蛛痣」。如果用一支鉛筆尖按壓在小紅點的中央,那些擴張的毛細血管就消失了,筆尖一松,它們又重新出現。

這種蜘蛛痣,經常出現在面部、脖頸及上肢部位,在肚臍以下的地方就少見了。如果病人的肝功能改善,蜘蛛痣也會減少甚至消失。

掌紅斑出現在手掌或指尖處。出現在手掌時,部位在拇指及小指根部的「大魚際」和「小魚際」。這些部位呈彌漫性一片潮紅,壓之退色。

慢性活動性肝炎病人,有1/4的人皮膚有改變。如條狀斑紋、甲下出血,以及像紅斑狼瘡或局限性硬皮病樣的皮膚表現。還有的病人出現炎性的丘疹,中央有小膿皰,膿皰結痂後留下疤痕,像種牛痘後留下的疤痕。還有的病人,會出現「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病人的皮膚上有紫紅色的小斑,關節痛,還有腎臟病的一些症狀,病人非常虛弱。

1、肝炎是怎麼回事?

毒物、毒素等特物質中毒引起者稱為中毒性肝炎;病毒引起者稱為病毒性肝炎。故而肝炎一詞是各種不同原因引起肝臟發炎的總稱。但目前所說肝炎是狹意的病毒性肝炎的代言詞。

2、病毒性肝炎還能細分嗎?

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七種。是根據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而分類的。1990年前被世界公認的有五種,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以外,近年又發現己型、庚型肝炎。目前肝炎已有七種類型。它們都是分別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己型肝炎病毒(HFV)、庚型肝炎病毒(HGV)引起。

3、臨床上病毒性肝炎診斷有哪些類型?

臨床上根據七種肝炎在病原學、血清學及臨床經過,肝臟以外器官損害等多方面的不同表現及共性,常用於診斷的臨床類型有:

(1)急性黃疸型肝炎(少數可轉變成慢性重型肝炎)。

(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部分可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可成為慢性,以乙型、丙型、丁型、庚型肝炎多見)。

(3)慢性肝炎和饅性活動性肝炎。

(4)淤膽型肝炎。

(5)急型肝炎(急性、亞急性、慢性重型)。

4、七種病毒性肝炎哪種感染率最高?

根據1996年全國第二次肝炎普查:甲型肝炎的感染率(請注意不是發病率)其平均陽性率為80.9%是我國甲肝的總感染率。但80.9%的人並非得病,而僅是受過甲肝病毒侵襲而已,甲肝病毒感染率長江南75.5%,長江北為86.7%,農村高於城市。乙型肝炎的感染率為57.6%;丙型肝炎感染率為3.2%;丁型肝炎為1.15%的感染率。戊型肝炎感染率為18.1%。

5、急性黃疸型肝炎有哪些症狀?病程有多長?

急性黃疸型肝炎一般起病較急,可分為三個期。

(1)黃疸前期:為時數日至半月,先有全身乏力不適,(小兒伴低熱),約1/3起病急,有輕、中度發熱,亦可高熱伴寒戰。食慾不振、惡心、嘔吐、上腹不適及腹脹,少數有肝區疼痛,腹瀉或便秘等。根據起病時突出症狀的特點,以上呼吸道症狀為主的流感型;以消化道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上腹劇痛、寒戰、黃疸為主的膽道疾患型;惡寒、馳張熱,迅見黃疸的敗血症型和以關節肌肉酸痛,發熱的風濕型等。這些對作出早期診斷極為有益。

(2)黃疸期:約2—6周。此期黃疸加深,尿色深黃,鞏膜(眼白)皮膚黃染,一至二周達到高峰,多數不再發熱,大便色澤變淺,消化道症狀乏力明顯加重,皮膚發癢、肝腫大、有叩痛,有的患者大便呈陶土色,肝功能明顯損害。

(3)恢復期:二周至4個月,以上症狀在二周左右開始逐漸消失(兒童病程短)恢復快,。成人中約有5%長期有肝區痛,不適,食慾減退、乏力的肝炎後綜合症出現。乙型肝炎等尚有一部分患者由於免疫等原因可演變成慢性肝炎。病程多在半年以上。

6、如何早期發現肝炎?

有了以上的肝炎知識,就要警惕,充分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早期發現肝炎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近半月——半年內有與肝炎患者密切接觸史;輸過血,用過血漿、白蛋白、人造血或胎盤白蛋白;用過末嚴格消毒的注射器、拔牙、手術等。即有被染上肝炎的途徑。

(2)近日來全身乏力不適等上述15題所講之(1)黃疸前期症狀,經休息仍不好轉,又無其他原因時,應考虛肝炎之可能;如有肝腫大,黃疸發生就應高度杯疑患有肝炎之可能。

(3)有接觸史和自覺症狀體征者,應該很快去做實驗檢查尿化驗。如做尿三膽檢查,如發現尿膽紅素陽性(正常人是陰性)。血清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俗稱轉氨酶)升高時,肝炎的可能性更大。如症狀輕微,起病緩慢,可懷疑為元黃疸型肝炎。

(4)作好肝炎病毒方面的抗原、抗體檢查,明確何型肝炎。甲型肝炎者,甲肝病毒抗體免疫球蛋白M(抗一HAVIgM)陽性;乙型肝炎者抗乙肝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抗一HBCIgM)陽性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其他型別均可測出。

7、黃疸是怎樣形成的?

鞏膜(俗稱白眼仁)和皮膚發黃叫黃疸。黃疸的發生與紅細胞的破壞、肝臟的功能正常與否,膽道的暢通三大因素直接相關。

正常時,紅細胞從骨髓生成至死亡約120天,紅細胞破壞所產生的血紅蛋白每日約250—300毫克,要轉化為間接膽紅素,到肝臟內由肝細胞轉化為直接膽紅素,並將其分泌到毛細膽管,成為膽汁的主要成份,由膽管排出,在小腸和大腸的細菌作用下將直接膽紅素還原為膽素原,每日排出約40一280毫克,並把大便染成黃色。而另一小部份則重新被吸收到肝臟,經血液由腎臟排出,此時稱尿膽原,(每日排出約0.5毫克一4毫克)。

上述正常過程,周而復始,直至壽命終止。

當以上過程任何一個環節發生病變時,膽紅素就會大雖返流或滯留在血中,當血清膽紅素超過34.2微摩爾/升(即2毫克%)時,膽紅素就滲到鞏膜、皮膚粘膜就發生黃疸。

8、肝炎時有黃疸、尿為什麼似濃茶、大便為什麼發白?

肝炎時,肝細胞發炎受損凋亡、壞死,肝小葉被破壞,不能把間接膽紅素轉化成直接膽紅素使黃疸加深。而大量返流入血的直接膽紅素,可溶於水,由腎臟排出,故此尿液呈濃茶色,有部份病人因膽管通道炎症,壞死組織阻塞膽汁暫時不能排入腸道,故此大便末染黃而成白色陶土樣便。

9、肝炎患者肝區為什麼會痛?

急性肝炎患者由於肝細胞發炎、充血、腫脹、滲出和肝細胞壞死,肝臟實體增大,使肝臟外的包膜極度被撐開,肝包膜上的神經與膈神經相連,屬脊髓神經支配,當肝包膜上的神經受壓力、炎症、化學性物質刺激後,就可將沖動傳入大腦,產生脹痛、鈍痛、重壓感或針刺樣痛,體檢時患者常有觸痛、叩痛。

慢性肝炎,肝炎恢復期時,肝腫脹引起的肝包膜的緊張度得到相應緩解,肝功能明顯好轉或正常。但感肝區隱痛等,一是要排除肝包膜周圍炎症,膽囊膽管感染,肝癌以及膽汁外滲或肝細胞短期內大量壞死等均可引起肝區疼痛。疼痛還和個體敏感性不同有關。多數患者經過治療疼痛可完全消失,也有少數患者可能由於久病後,大腦的疼痛固定興奮灶,一時難以消除而產生疼痛。

10、肝炎患者為什麼易出血?

肝炎患者特別是重型肝炎晚期和慢性肝炎患者經常見牙齦滲血、鼻出血、皮下換斑、便血、吐血、尿血、食道靜脈破裂出血、注射部位流血,臀部紫瘢,血性胸水、腹水等。其原因有:(1)肝炎時使凝血因子合成減少。(2)肝炎時凝血因子消耗增多。(3)有止血作用的纖維蛋白溶解出血。(4)血小板質量異常,數量減少,質量受損。(5)肝炎病毒或抗原一抗體復合物,直接損傷血管內皮,造成微血栓大量形成,使肝、腎、腦血流受阻,組織缺血、壞死出血,(6)內毒貧血症與出血密切相關。(7)繼發感染激活凝血系統形成大量血栓導致出血。總之,肝炎時出血原因較為復雜,有些機制還不大清楚,僅列出以上幾個有關原因。

11、為什麼肝病時常出現血管痣、肝掌?

患急性或慢性肝炎時,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能力明顯下降。結果體內雌激素增多、蓄積,使體內小動脈擴張,形成象蜘蛛樣的蜘蛛痣(血管痣)。大小如米粒,約2—3厘米大小,少者1—2個,多者數百個。多見於面頰、胸部、上肢手背部。當你用大頭針帽壓蜘蛛痣體部擴張部分時,網狀分布之蜘蛛腳體即消失,壓力消除恢復原狀。血管痣的出現率急性肝炎為1%左右,慢性肝炎為54%左右,蜘蛛痣的出現常與肝功能狀態相平行。肝功惡化時增多,好轉後漸漸消失。

肝掌的發生原因同血管痣一樣,主要發生在慢性肝炎,肝硬變的手掌上。肝炎患者的手掌大、小魚際及指掌面、手指基底部呈粉紅色胭脂樣斑塊、斑點,壓之退色,久者呈紫褐色。肝掌也隨肝功能好轉而減輕或消失。

12、肝炎患者有的有性功能改變是何原因?
與上題相同的原因,肝炎患者由於雌激素滅活失衡,雌激素在體內增加不僅使毛細血管擴張出現血管痣、肝掌,而且還可使女性月經紊亂,男性乳房發育、睾丸萎縮,性功能減遲。長此以往還可造成皮膚細胞內黑色素的增加,引起肝性黝黑面容。成皮膚細胞內黑色素的增加,引起肝性黝黑面容。成皮膚細胞內黑色素的增加,引起肝性黝黑面容。
參考資料:www.fudanyueda.com/gykp/gyzl.htm

Ⅳ 乙肝最明顯的症狀是什麼如何預防乙肝呢

主要有以下類型:
1.急性乙型肝炎:
我國HBV感染者為數眾多,臨床乙型肝炎病人要確定其為急性或慢性需作全面分析。根據典型臨床症狀,參考流行病學資料,並排除其他疾病者,可診斷為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乙肝無既往HBsAg陽性病史,ALT升高幅度常在500U/L以上,肝組織學改變以小葉內炎症和肝細胞變性為主,且均勻分布。急性乙肝絕大多數在6個月內恢復、HBsAg轉陰。急性乙肝時IgM抗-HBc常呈現高滴度水平,慢性則為低滴度陽性或陰性。正確判斷乙肝的急性或慢性對於了解其預後、分析療效具有重要意義。
A 急性黃疸型肝炎:血清膽紅素在17.1μmol/L以上者,可診斷為黃疸型。按病程可分為3期,總病程2~4個月。黃疸前期:起病較緩,主要為厭食、惡心等胃腸道症狀及乏力。少數有呼吸道症狀,偶可高熱、劇烈腹痛,少數有血清病樣表現。本期持續數天至2周,黃疸期:鞏膜及皮膚黃染明顯,於數日至2周內達高峰。黃疸出現後,發熱漸退,食慾好轉,部分病人消化道症狀在短期內仍存在。肝大,質軟,有叩痛及壓痛。約有5%~10%的病人脾大。周圍血白細胞一般正常或稍低,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顯著升高,此期持續2~6周。恢復期:黃疸漸退,各種症狀逐步消失,肝脾回縮至正常,肝功能恢復正常,本期持續4周左右。
B 急性無黃疸型肝炎:起病徐緩,症狀類似上述黃疸前期表現,不少病人症狀不明顯,在普查或查血時,偶爾發現血清ALT升高,病人多於3個月內逐漸恢復,約有5%~10%轉為慢性肝炎。
2.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病程超過半年,亦可隱匿發病,常在體檢時發現。症狀多種多樣,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
臨床症狀包括:消化功能紊亂,表現為食慾缺乏、厭油、惡心、腹脹、便溏等。還有乏力、肝區不適。或見低熱及神經功能紊亂表現,如頭昏、失眠、多夢或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急躁易怒、周身不適、腰腿酸軟等。部分病人可有出血傾向,表現為齒齦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點或淤斑。部分病人發生內分泌紊亂,出現多毛、痤瘡、睾丸萎縮、男性乳房發育、乳頭色素沉著,乳房可觸及界限清楚的硬塊。少數病人無任何自覺症狀。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健康狀況下降,可呈肝性病容,表現為面色晦暗,青灰無華。可見肝掌、蜘蛛痣,肝脾腫大,質地中等或較硬,有觸、叩痛,脾臟可進行性腫大。常於勞累、情緒改變、氣候變化時症狀加重。
肝外系統表現:可發生於病毒性肝炎任何事情。慢性肝炎多見。消化系統可有膽囊炎、膽管炎、胃炎、胰腺炎等;呼吸系統可有胸膜炎、肺炎;腎臟可有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酸中毒等;循環系統可有結節性多動脈炎、心肌炎、心包炎等;血液系統可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粒細胞缺乏症、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溶血性貧血等;皮膚可見痤瘡、嬰兒丘疹性皮炎(Gianotti病)、過敏性紫癜、面部蝶形紅斑等;神經系統可有腦膜炎、脊髓炎、多發性神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等;還可有關節炎、關節痛等症。病毒性肝炎時肝外系統表現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病毒的侵犯及機體對病毒感染的反應。②免疫復合物的形成和沉積。③機體細胞免疫反應引起的病變。④繼發於肝實質損害的影響。
實驗室檢查:顯示ALT及膽紅素反復或持續升高,AS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常可升高,部分病人r-谷氨醯轉肽酶、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AL)、鹼性磷酸酶也升高。膽鹼酯酶及膽固醇明顯減低時常提示肝損害嚴重。靛青綠留滯試驗及餐後2h血清膽汁酸測定可較靈敏地反映肝臟病變。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清蛋白(A)降低,球蛋白(G)增高,A/G比值倒置,γ球蛋白和IgG亦升高。凝血酶原的半壽期較短,能及時反應肝損害的嚴重程度,凝血因子V、Ⅶ常減少。部分病人可出現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抗線粒體抗體,類風濕因子及狼瘡細胞等陽性。
3. 重型乙型肝炎
A 急性重型肝炎:又稱暴發型肝炎。症見:起病10天內出現精神症狀,如興奮、性格行為反常、答非所問、日夜倒錯、步履不穩、視物不清、昏迷等症狀。黃疸迅速加深,肝濁音界迅速縮小,有撲擊樣震顫及病理反射。初起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但病情發展迅猛。病程中出現明顯出血傾向、低血糖、高熱、腹水。發生腦水腫概率高,部分病人發生腦病。晚期發生頑固性低血壓、急性腎功衰竭。凝血酶原活動度低於40%而排除其他原因者,肝界縮小,出血傾向,黃疸急劇加深者,可以確診。 血液檢查:病人周圍血白細胞總數升高,血清膽紅素>171μmol/L,或平均每日以17.1~34.2μmol/L的速度迅速增長。多數病人出現酶疸分離現象。病情危重、預後甚差,病程常不超過3周。
B 亞急性重型肝炎:又稱亞急性重型肝炎。症見:病人極度乏力,明顯食慾缺乏,頻繁惡心嘔吐,腹脹難忍,出現腹水。肝界進行性縮小,發病時常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來勢洶涌。肝性腦病常出現在病程後期,後期還可出現嚴重出血、電解質紊亂,肝-腎綜合征,嚴重感染,發生多臟器衰竭。病程較長,可達數月。部分病人可恢復,但多發展為壞死後肝硬化。 血液檢查:黃疸迅速上升,血清膽紅素大於171μmol/L,明顯出血傾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活動度小於40%。血清蛋白降低,A/G比值倒置,早期ALT上升,隨後出現酶疸分離,AST/ALT比值>1。
C 慢性重型肝炎:嚴重肝功能損害。臨床表現酷似亞急性重型肝炎。可由慢性肝炎反復發作,漸進性加重而成為慢性重型肝炎,亦可起病如同急性或亞急性重型肝炎,死後屍解證實診斷。主要表現為黃疸進行性加深,凝血酶原活動度進行性下降,出現難以消退的大量腹水、反復嚴重感染,難以糾正的電解質紊亂。此型病人常有低氧血症,存在通氣換氣障礙。近年由於治療的加強,半數以上病人不出現肝性腦病,或僅在臨終前出現,常因上消化道出血、肝-腎綜合征及嚴重感染而死亡。
4. 淤膽型肝炎:
急性淤膽型肝炎起病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
症見:黃疸進行性加重並持續3周以上,病人皮膚瘙癢,大便色變淺,短期內可呈灰白色。肝大。部分病人入院時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但經補充維生素K1,3~7天後即迅速得到糾正。B超檢查無肝外梗阻表現。
血液檢查:血清膽紅素明顯升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R-谷氨醯轉肽酶、鹼性磷酸酶、膽固醇及血清膽汁酸均升高。疾病初起,ALT明顯升高,但很快下降,出現酶疸分離。
5.肝炎肝硬化:
症見:腹壁、食管靜脈曲張、腹水,影像學顯示肝界縮小、脾大、門、脾靜脈增寬,脾功亢進,A/G比值明顯改變。排除外其他引起上述徵象原因者,可診斷為肝炎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單憑臨床資料較難確診,影像學(B超、CT)診斷及腹腔鏡診斷有參考價值,必要時做病理檢查確診。①活動性肝硬化:具備肝硬化的臨床表現外,慢性乙型肝炎的改變依然存在,如血清轉氨酶升高、黃疸波動、血清蛋白降低、PTA的動態改變等。②靜止性肝硬化:無明顯肝臟活動性炎症的臨床表現。具備上述肝硬化的表現,HBV現症感染指標陽性。血清轉氨酶正常,無或僅有輕度黃疸,PTA正常或降低,但無進行性降低。

Ⅳ 我兒子6個月大,打了乙肝疫苗後發燒,倆天後打了中節風臉上出現紅斑

可能是過敏了,到醫院看看。下面我把相關的疫苗知識發給你看看 計劃免疫
計劃免疫是根據疫情監測和人群免疫狀況的分析,依照規定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
利用生物製品對人群停止的預防接種,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達到控制以至最終消滅
嫌う傳(xian2 _chuan2)染病的目的。
目前,列入我國計劃免疫並免費提供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制
劑、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這5種疫苗,它們用以預防和控制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百日
咍、白喉、破傷風、麻疹和乙肝這7種疾病。1. 卡介苗 一種減毒的活菌疫苗,目的是用來預防結核病的發生。肺結核俗稱肺沆,
若兒童染上,肺結核菌有20%的機會隨血液運行全身,影響腎臟、骨骼及關節。注射
卡介苗後,除胳膊可能在兩三星期內略見紅腫或化膿外,並無其它特殊反應,只要不亂
抓傷口,小心清洗便可。一般在結核病病例較多的國家,主張新生兒在還沒有感染時接
種卡介苗,以便產生對結核病的抵抗力。接種對象 剛出生的嬰兒接種方法 上臂外側三角肌中部,皮內注射,劑量0.1ml接種反應 接種2周左右,局部可出現紅腫侵潤。若隨後化膿,形成小潰瘍,可用1%龍
膽子塗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後結痂,為正常反應。如泳鈷巴結腫大,可用熱敷處
理。如已軟化形成膿皰,可用滅菌注射器抽膿,不要切開。如一次抽膿未愈,還可重復
抽膿,直至痊癒為止。如已破潰,則癒合時間較長,可擴大創口引流,並同時用異胭肼
或對氨基柳酸軟膏外敷,每2-3天換敷料一次,這樣可縮短(tian1 huan4 fu1 liao4 yi1 ci4 _zhe4 yang4 ke3 suo1 an3)治療和癒合時間。禁忌症 凡患有結核病、急性傳染病、腎炎、心臟病、濕疹、免疫缺陷症或其餘皮膚
病者均不予接種。注意事項:嚴禁皮下或肌肉內注射;接種含有吸附劑的製品後 4周
內同臂不能接種卡介苗,接種卡介苗後4周內同臂不能接種其餘疫苗。
2. 乙肝疫苗,預防乙型肝炎
嬰兒多是由母親生產時感(ying1 er2 o1 shi4 you2 mu3 qin1 sheng1 chan3 shi2 gan3)染乙型肝炎,若小孩子患上,部分亦會有關節病,即使痊
愈後也有機會成為帶菌者,將來患肝軟化、肝癌等致命疾病的機會也會較一般人高。
乙肝疫苗注射全程需要6個月內打三針,接種第1針後1個月,大約30%的人出現抗
體;接種第3針後1個月,抗體濃度達到最高峰。(ge yue _kang ti nong da zui gao feng _)● 乙肝疫苗FAQ
Q: 為何要打乙肝疫苗?
A: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預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兒一出生就接種乙肝疫苗,基本可以
確保將來不得乙肝。現有的肝軟化、肝癌多從乙肝發展而來,成功地預防乙肝,實際就
是防軟化、防肝癌第一針。目前乙肝疫苗較便宜,每支幾元錢,民眾都能接蛙。Q: 選用怎樣的乙肝疫苗?
A: 目前使用的多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
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費大量的血漿)。基因工程乙肝疫苗(_ji yin gong cheng yi gan yi miao)是利用現代基因工程技術
構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組質粒,它可以用於預防所有已知亞型的乙肝病毒感,
染。現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為乙肝重組脫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組牛痘病毒疫苗,
劑量為每支5微克。Q: 乙肝疫苗的正確使用方法是什麼?
A: (1)如果新生兒的父母均沒有乙肝,該新生兒在出生後應盡快(8小時內)給予基因工
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為上臂三角肌(兒童、成人都一樣),1個月後,再打
1支,6個月後再打1支,一共3針,此方(zhen1 _ci3 fang1)案稱為0、1、6方案;兒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
停止化驗,如果乙肝三系統檢查均為陰性,轉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停止乙肝
疫苗接種。免疫成功率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標志是乙肝表面抗體轉為陽性,保護時
間一般為2年以上,接種者可定期復查乙肝三系統,只要表面抗體依然存在,證明免疫
能力依舊。
(2)對於母親一方為單純表面抗原陽性的新生兒,單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報導認為第一針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
更好。
(3)對於母親一方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雙陽性的新生兒最好是聯合應用高效價的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體方法是新生兒採用注射2次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出
生後立即及出生後1個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國際單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
後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採取出生後立即注射1支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
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後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個方案保護的成功率都在
90%以上。Q: 接種疫苗後不產生抗體該怎麼辦?
A: (1)有些人抗體產生較晚,被稱為應答遲緩。對此可加註1-2針,或者重新接種疫苗,
並且適當(bing qie shi dang)增加劑量。
(2)可採用0、1、2、12個月的免疫程序。
(3)在接種乙肝疫苗同時,合用小劑量的白細胞介素-2。
(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對乙肝疫苗的免疫應答,可配合使(ying1 da1 _ke3 pei4 he2 shi3)用。Q: 接種疫苗後,多長時間需要再次接種?
A: 乙肝疫苗接種後產生的抗體水平隨時間逐漸下降。一般接種疫苗,注射3針後1個月
97%的人都可測到表面抗體;第2年仍保持在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體滴度也
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種疫苗,主要是要在測定乙肝表面抗體的滴度後,決定何時再打
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體滴(yi gan yi miao _yi gan biao mian kang ti di)度小於或者等於10國際單位/毫升者,應在半年內接種。抗(hao2 sheng1 zhe3 _ying1 zai4 ban4 nian2 nei4 jie1 zhong3 _kang4)
體滴度大於10國際單位/毫升可在6年內復種。我國(nian nei fu zhong _wo guo)的多數學者建議免疫後3年內加強1次
為好。Q: 乙肝疫苗能和其餘疫苗同時使用嗎?
A: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腦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質疫苗、乙腦疫苗同時接種,
接種程序依照計劃免疫所要求的順序停止。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時使用。Q: 意外接觸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A: (1)對未接種過疫苗的接觸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時內),然後接種乙肝疫
苗(打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後1周)。
(2)如果接觸者已接種過疫苗,但未經全程免疫,應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後按乙肝疫
苗免疫程序補上全程免疫。
(3)接種過疫苗,並已產生乙肝表面抗體的接觸者,應根據其抗體水平而定。如果乙肝
表面抗體水平足夠可不必處理;水平不夠應加強注射1針疫苗;如果初次免疫無應答者
應盡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針。 Q: 接種乙肝疫苗會不會傳染上其餘傳染病?
A: 接種肝炎疫苗不會引起其餘肝炎發生,也不會被傳染上其餘疾病。乙肝疫苗在生產
過程中有嚴格的質量標准,其中許多工序都能殺死血液中包括愛滋病病毒在內的病原微
生物,經過臨床觀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提出的是,使用不合格產品如注射破損、變質
疫苗,或注射過程不按無菌要求操作,共用注射器或針頭,可染上肝炎或其餘傳染病。
還有一部分人原來是隱性傳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復制狀態,「兩對半」檢查正常,需要
用核糖核酸增殖法檢出病毒(HBVDNA陽性),這種人注射疫苗後不會有表面(_zhe4 zhong3 ren2 zhu4 she4 yi4 miao2 hou4 bu4 hui4 you3 biao3 mian4)抗體形成。Q: 如果在邊遠地區,尚無法做到乙肝疫苗的普種怎麼辦?
A: 至少要對以下處於乙肝病毒高度驚險狀態的易感人群停止乙肝疫苗接種:全部新生
兒和幼兒園的孩子;驚險職業的工作人員(傳染病、口腔科、血液透析室、血站、保育
員等等);使用血液製品者;新入伍的軍人;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長期使用免疫抑制
劑者;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家人、性接觸者。Q: 乙肝患者有沒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A: 乙肝疫苗對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攜帶者都無預防效果,無論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
不會產生嫌う的保護性抗體——乙肝病毒表面抗體,只是浪費疫苗和經費而已。對由於
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現在已經自然獲得有效的保護性抗體者(乙肝「二對半」檢查表面
抗體呈陽性),更沒有必要再接種疫苗,不過接種後也不會產生不良副反應,其乙肝表
面抗體水平可能會有所增高。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經積極治療後完全治癒並康復,檢
查乙肝病毒「二對半」表面抗原已陰轉,只剩下核心抗體為陽性,而保護性的乙肝病毒
表面抗體又始終不能自己產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體產生,
使自己以後不再得乙肝。● 注意(zhu yi)事項
使用范圍 除已經感染過乙肝病毒或HBsAg陽性者外,均可使用乙肝(yang2 xing4 zhe3 wai4 _jun1 ke3 shi3 yong4 yi3 gan1)疫苗停止注射免
疫,尤其適用於乙肝高發區3歲以下的(sui yi xia de)幼兒,年齡越小、,免疫應答越好(40歲以上者則
免疫應答較差)。此外,HBsAg陽性(特殊是HBsAg陽性)的產婦所生的嬰,易受感染的醫
院工作人員及輸血和用血液製品的病人也是乙肝疫苗接種的對象。使用方法 除新生兒外,使用乙肝疫苗前均應取血檢驗肝功,如果HBsAg、抗-HBs、
抗-HBc,三項均陰性者,方可使用。嬰兒出生時(2小時內),生後1個月和6個月,各
注射30微克,應注射在上臂三角肌肉內,皮下注射或臀部注射都可降低免疫效果。禁忌症 乙肝疫苗不宜與麻疹疫苗同時接種(因其可干擾和延遲抗體形成)。乙肝疫
苗是滅活的HBsAg蛋白,並含有微量氫氧化鋁、尿素和甲醛等,對有過敏史、發熱或嚴
重急慢性疾病者禁用。注意事項 乙肝疫苗只用於預防乙型肝炎的發生,而不能將體內已有的乙肝表面抗原
消滅。因此HBsAg陽性者即使接種也不能使陽性轉陰性。對HBsAg和HBeAg雙陽性產婦所
生的嬰兒,如將乙肝疫苗與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聯合應用,可提高預防效果。乙肝疫
苗的反應很輕微,少數人可發生局部疼痛、惡心、頭痛和短期低熱等。
3. 脊灰疫苗 脊灰減毒活疫苗 目的是預防脊髓灰質炎,預防小兒麻痹症。小兒
麻痹症是由病毒經食道侵入身體,隨血液循環進入神經系統而引起症狀包括發熱、頭痛、
腸胃不適、頸部和背部僵硬甚至癱瘓及死亡。注意脊灰疫苗屬於活疫苗,切毋加在熱開
水或熱的食物內服用。接種對象 4月足嬰兒接種方法 口服。劑量:糖丸劑型1粒,液體劑型2滴接種反應及禁忌 只有極少數嬰幼兒服用脊灰疫苗後發生一過性腹瀉,可不治自愈。
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蛙免疫抑制劑治療期間禁服。對牛乳及牛乳製品過敏者禁服糖
丸型疫苗,可服液體疫苗。注意事項 本疫苗只供口服;本品系活疫苗,切毋加在熱開水或熱的食物內服用;偶
爾超劑量多劑次服苗對人體無害。
4. 百白破疫苗 百日咍、(3 ri4 ha1 _)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簡稱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咍疫
苗、精製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按適量比例配製而成,用於預防百日咍、白喉、破傷風三
種疾病。
● 百日咍是經呼吸道,透過空氣傳染。患者多為兒童,如果三個月或以下的嬰兒染上,
驚險性較大。百日咍病發時會咍嗽得很厲害,可導致窒息,甚至缺氧、抽筋,驚險者可
引致肺炎等並發症,更可致命。
● 白喉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由白喉桿菌所引致,主要侵襲扁桃體及咽喉,病者發燒、喉
部發炎,及在咽喉處起一層灰白色膜,嚴重的會造成窒息。同時白喉桿菌所產生之毒素
亦可能影響心臟、腦神經或四肢神經,引致心肌炎、甚至死亡。
● 嬰兒多是由於臍帶傷口感染病(ying er o shi you yu qi dai shang kou gan ran bing)菌而引致破傷風,初生嬰兒染上破傷風可能引致全身抽
搐、手腳伸直。此病也可影響全身肌肉,甚至致命。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咍疫苗、白
喉和破傷風類毒(hou he po shang feng lei )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無細胞百日咍疫苗、白喉和破傷風類毒
類混合疫苗(吸附無細胞百白破)。接種對象:3月齡至6周歲的兒童。接種方法 我國現行的免疫程序規定,新生兒出生後3足月就應開始接種百白破疫苗第
一針,連續接種(yi1 zhen1 _lian2 xu4 jie1 zhong3)3針,每針間隔時間最短不得少於(zhen1 _mei3 zhen1 jian1 ge2 shi2 jian1 zui4 an3 bu4 de2 shao3 yu2)28天,在1瞬仉至2周歲時再用百白破
疫苗加強免疫1針,7周歲時用精製白喉疫苗或精製白破二聯疫苗加強免疫1針。吸附百
白破疫苗採用肌內注射,接種部位在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或臀部外上1/4處。免疫效果
● 百白破疫苗經國內外多年實踐證明,對百日咍、白喉、破傷風有良好的預防效果。目
前一般認為對破傷風、白喉的免疫效果更為滿意。
● 對破傷風的預防效果最好。使用百白破疫苗基礎免疫或用破傷風疫苗2針免疫後,所
有被接種的血清中抗毒素都可達到保護水平以上,抗體可維持10-15年時間,保護率可
達95%以上。
● 對白喉的預防效果也較為理想。使用百白破疫苗基礎免疫或用白喉疫苗2針免疫後,
約90%的人血清中白喉抗毒素可達到保護水平。如在1.5-2周歲再加強免疫1針,抗體可
維持5年以上。
● 百白破疫苗對百日咍的預防效果曾有過爭論。但據一些資料報道,在完成百白破疫苗
基礎免疫1個月後,血清中的凝集素抗體可比免疫前增長20倍以上,其保護率可達到80%
左右。1.5-2周歲再加強免疫1針,抗體至少可維持2-3年。接種反應
● 百白破疫苗接種的一般反應,主要來自百日咍所含的菌體成分。接種未吸附疫苗 12-
24小時,局部可有紅腫、疼痛、發癢,個別人注射後注射側腋下淋巴結腫大;接種含有
吸附劑的疫苗,注射局部可形成硬結或無菌性膿腫。偶見皮疹及血管神經性水腫。全身
反應主要是出現微熱,尤其是接種未吸附疫苗更為常見,但接種後48小時可恢復正常。
在發熱的同時還可伴有倦怠、嗜睡、煩躁不安等短暫症狀。
● 百白破疫苗接種後的異常反應,也主要與疫苗中的百日咍成分有關。極個別可能發生
過敏反應,或驚厥、抽搐、尖聲哭叫等神經系統並發症。但是,這類異常反應的發生率
極低,並不影響免疫接種方針的(jie1 zhong3 fang1 zhen1 de0)推行。禁忌症 患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腦病、癲癇等或有既往病史者,以及屬於過敏體
質的人不能接種;發熱、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應緩種。接種第一針或第二
針後如出現嚴(zhen hou ru chu xian yan)重反應 (如休克、高熱、尖叫、抽搐等),應停止以後針(_ying ting yi hou zhen)次的接種。注意事項
● 使用時應充分搖勻。如出現搖不散之凝塊,有異物,安瓿有裂紋,疫苗曾經凍結,標
簽不清和過期失效,不可使用。
● 注射後局部可能有硬結,可用熱敷逐步吸收。注射第二針時應更換另側部位。
● 應備 1:1000腎上腺(shen4 shang4 xian4)素,供偶有發生休克時急救用。
運輸及保存 百白破疫苗運輸和保存的最適宜溫度是 2-8℃,嚴防凍結。一些研究表
明,百白破疫苗凍結後能使吸附於蛋白分子表的氫氧化鋁解離,形成鋁鹽結晶,會降低
免疫效果,同時增加接種反應。因此,曾經凍結的疫苗不能再使用。為了防止凍結,百
白破疫苗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不能直接接觸冰箱內壁和冰排。
5. 麻疹疫苗 用於預防麻疹。麻疹病毒患者初期病徵包括疲倦、發熱、咍嗽、結
膜發炎和口腔出現白點。數天後面部出現紅色斑點,逐漸蔓延至全身。麻疹可引起的並
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支氣管炎及腦炎等,嚴重的會致命。鑒於15月齡內的嬰兒可從
母體獲得麻疹和風疹抗體,影響接種疫苗的效果,美國免疫實施咨詢委員會(ACIP)推薦
M-M-RⅡ疫苗對12個月齡或以上的人群,以及未妊娠(ge4 yue4 ling2 huo4 yi3 shang4 de0 ren2 qun2 _yi3 ji2 wei4 ren4 shen1)的青春期婦廉和成年婦廉停止接種。接種對象 根據中國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流行情況,建議對以下人群停止接種:
● 首先對1-14歲的兒童停止普種。
● 在普種的基礎上,每年對12-18月齡的兒童停止接種。對已在8月齡接種或未接種麻疹
疫苗的(yi miao de)兒童,此次接種可對原發性免疫失敗和未接種兒童起到補種的作用。
● 有條件的地區,可對育齡期婦廉或新入學、入伍的大學生和戰士接種。接種方法 適用於健康嬰兒、兒童、青少年和成人預防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的主動免疫。
不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每次均接種0.5時,內含不少於美國麻疹病毒參考值的1000
CCID50、腮腺炎病毒參考值的CCID50和風疹病毒參考值的100OCCID50。使用前用
稀釋液稀釋,並充分搖勻後,於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下注射。絕不能靜脈注射。免疫效果
● M-M-RⅡ疫苗具有高度免疫原性,能在人體產生良好的免疫應答。疫苗中的RA27/3風
疹病毒株,在接種後即誘導產生血凝抑制抗體、補體結合抗體和中和抗體,並且顯示能
誘導包括抗0和抗I沉澱狀抗體在內的、較廣泛循環抗體,比其餘風疹疫苗的病毒株更接
近自然感染。
● 臨床曾對279名11月齡至7周歲的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抗體均為陰性的兒童接種
單劑M-M-RⅡ疫苗後,麻疹血凝抑制抗體陽轉率為99%。M-M-RⅡ疫苗已在全球50多個國
家使用2億多人次。凡單一使用這種疫苗的國家,三種疾病的發病率均下降99%,同時由
這三種疾病引起的並發症也下降。 接種M-M-RⅡ疫苗後免疫力可(li ke)持續11年。接種反應 常見的接種反應是在注射部位出現短時間的燒灼感及刺痛,個別受種者可
在接種疫苗5-12日出現發熱(38.3℃或以上)或皮疹。 罕見的接種反應包括一些輕度的
局部反應,如紅斑、硬結和觸痛、喉痛及不適、惡心、嘔吐、腹瀉等,極其罕見的有過
敏反應、一過性的關節炎和關節痛。禁忌症
● 妊娠期的婦廉。
● 對新黴素和雞蛋有過敏史或類過敏反應者。
● 伴有發熱的呼吸道疾病、活動性結核、血液病、惡病質和惡性腫瘤等。
● 原發性和繼發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蛙免疫抑制劑治療者。
● 個人或家族有驚厥史和腦外傷史。注意(zhu4 yi4)事項
● 育齡期婦廉在接種疫苗3個月內應(ge4 yue4 nei4 ying1)避免妊娠。
● 疫苗為凍干制劑,使用前應用稀釋液稀釋,並充分搖勻後方可使用。
● M-M-RⅡ疫苗可與百白破混合制劑、脊髓灰質炎疫苗同時使用,但與百自破混合制劑
同時接種時,應使用不同(tong2 shi2 jie1 zhong3 shi2 _ying1 shi3 yong4 bu4 tong2)的注射器在不同的部位注射。 ⑷M-M-RⅡ疫苗可與百白破混
合制劑、脊髓灰質炎疫苗同時使用,但不能與免疫球蛋白同用。
貯存方法 M-M-RⅡ疫苗在稀釋前貯運溫度為2℃-8℃。疫苗的穩定性較好。由於光
照可滅活疫苗中的病毒,所以疫苗應一直避光保存。
6. 乙腦疫苗 用乙腦病毒接種於地鼠腎細胞 ,龐�後至一定濃度收獲病毒液,經
甲醛滅活,製成疫苗用於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
乙腦常累及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重症患者病死率高,倖存者常留有明顯的後遺症。
接種乙腦疫苗後,產生嫌う抗體需要一定的時間

Ⅵ 乙肝臉隨時都很紅的人可能得了什麼病

這是因為得病都有點,主要是力不從心,別擔心啊,沒事的,很正常

Ⅶ 我是乙肝攜帶者,我身上出現斑點是怎麼回事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有以下幾種可能,第一,可能是肝臟受損導致的身體的雌激素滅活障礙,導致身體有很多小的出血點,如果是這種情況就需要及時的到正規的醫院就診,第二可能是身體出現了過敏反應,皮膚、昆蟲叮咬、毛囊角化症、濕疹等多種原因均有可能導致身上紅斑情況發生,那如果是這種情況就不需要特殊治療,過段時間就自動消失,我建議不要盲目治療,反而會給肝臟增加負擔。本著對您自己身體負責的態度,我還是覺得您應該到醫院好好檢查下,如果不是肝損傷造成的皆大歡喜,如果是的話,千萬不要耽誤治療,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期,我本身就是在一所正規的國家指定的肝病專科醫院上班,如果你有意向來醫院檢查的話可以和我聯系。因為我們醫院最近有個大型肝臟關愛活動,國內著名肝病專家免費坐診,還有幾天就結束了,希望您不要錯過,最後祝您身體健康!

閱讀全文

與乙肝面部紅斑是什麼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7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52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4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7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4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6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8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9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7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4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6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8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82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6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53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6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90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3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