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扁鵲的"四診法"中的"望""聞″"問″「切″分別指什麼
「望」:觀望。看其氣色,身體狀況等。
「聞」:聽。聽病者敘述病症的過程。「問」:對病者所述不具體,或者懷疑可能引起某些並發症等進行詢問。「切」:切脈。病情會在脈象中顯露,所以中醫需以脈象做病情總結。
❷ 面部望診中五色(青、赤、黃、白、黑)的臨床意義各有哪些
1青色,主寒證,疼痛,淤血,驚風。赤色,主熱證。3黃色,主虛證,濕證。4白色,主虛證,寒證,失血證。5黑色,腎虛,寒證,痛證,水飲,淤血。
❸ 我國正常人面部色澤如何我色的主病如何
你好,我國正常人面部色應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這樣的面色是屬於有胃氣、有神氣的表現。按五行理論講,春應稍青,夏應稍紅,長夏應黃,秋應稍白,冬應稍黑,四季皆黃。我色即主色,有木形之人清,土形之人黃,火形之人赤,金形之人白,水形之人黑。青色主漢、痛、血瘀,赤色主熱證,黃色主虛主濕,白色主虛證、寒證、脫血奪氣,黑色主腎虛、寒、痛、水飲、淤血。
❹ 通過望診可觀察到黃色赤色主什麼
赤色主熱證,亦可見於戴陽證。
1、滿面通紅者,多屬外感發熱,或臟腑火熱熾盛的實熱證。
2、兩顴潮紅者,多屬陰虛陽亢的虛熱證。
3、久病重病面色蒼白,卻顴頰部嫩紅如妝,游移不定者,屬戴陽證。是臟腑精氣衰竭殆盡,陰陽虛極,陰不斂陽,虛陽浮越所致,屬病重。
青色
青色主寒證、氣滯、血瘀、疼痛和驚風。
1、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屬寒盛、痛劇。
2、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涼脈微,多為心陽暴脫,心血瘀阻之象。
3、久病面色與口唇青紫,多屬心氣、心陽虛衰,血行瘀阻,或肺氣閉塞,呼吸不利。
4、面色青黃(蒼黃),多見於肝鬱脾虛。
5、小兒眉間、鼻柱、唇周色青者,多屬驚風或驚風先兆。
❺ 印堂赤紅代表什麼
印堂這一區域,是人體幾個重大經絡的匯集之處:足太陽膀胱經起於內眼角,足陽明胃經起於鼻旁,都要經過印堂,任脈也要從印堂正中穿過。我們知道,膀胱經主人一身的陽氣,任脈主人一身之陰,胃經多氣多血;而且,前額還直接對應於人的足陽明經。不僅印堂,而且包括人的整個前額,都是人體氣血情況的一個外在標志氣血充盈的時候,印堂會很飽滿;當我們氣血運行順暢的時候,印堂會微微發紅。
二、從印堂看健康
1、印堂的氣色印堂是面相行運的大本營,是一身氣色之聚處,所以說吉凶未到來時,其氣先從印堂表現出來,吉凶要去時也是先從印堂退散而去。
2、印堂的氣色可以暗示一個人在四十九天里的吉凶禍福,色青黃主虛驚,赤色主刑傷,白色主喪服,出現黑色氣色生命將會有危險。紅黃主壽安。
3、從印堂的氣色也可以看出人的希望能否達成,及現在運勢的好壞,如果印堂明如鏡就是好現象,若氣色陰沈黯淡,呈淺灰色時,表示運氣正處於衰頹,做事成功的希望十分渺茫,因此只有靜待時機,等衰頹之色消散之後再重新開始,否則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4、印堂氣色不開凝聚,代表信心不夠。
5、印堂長痘、斜點排列、家產宜被浸犯。
6、印堂至眉眼間呈青色、脾氣不好、爭風吃醋。
7、印堂赤點、生是非。
8、印堂白點、有災傷。
9、印堂至准頭赤色、生意失敗、財運差、難以脫困。
10、印堂青筋至邊地、心苦煩、避走他方不成。
11、印堂氣色不好願望難成。
12、印堂赤色、地閣黑、為田宅糾紛。
13、印堂赤色至疾厄宮、犯血光。
14、印堂赤色、犯口舌、赤色如煙、火光之災、百日內。
15、印堂赤色至天中、起爭訟。
16、印堂赤色至官祿宮、火厄、印鑒糾紛。
17、赤色由天中至印堂、將受刑罰、財產被查封。
18、印堂灰白色、不宜駒車。
19、印堂黑色、吃葯打針。
20、印堂白氣色至日月角、孝服。
21、印堂青氣、災病、事業不順、有求於人。
22、印堂黑氣直上、49日內有不測之災。
23、印堂金黃色、命門黑、額、眉白、將死之相。
24、印堂紅絲、由左至右、命門紅亂、亂搞男女關系、重者犯官司。
25、印堂亮、耳色好、有貴人相助。
26、印堂至山根青筋、嫉妒、猜疑、爭風吃醋、脾氣不穩定。
27、印堂許多小赤點、財務糾紛。
28、印堂脫皮,災厄已現。印堂如果莫名其妙脫皮的話,表示最近有可能破產絨者工作失利,亦成可能有重大災禍上身。
29、印堂的氣色若呈現淡的黃色與淡淡的粉紅色,主平安、壽長、有吉兆,作事載事業都能達到理想與願望。
30、印堂是命宮,光明瑩凈事皆通,莫教紋理懸針破,散盡家時祖業空,印堂低陷眉中央,交鎖眉頭克爹娘,眉曲紋生田地破,勾紋橫亂被刑傷。
31、印堂色澤宜光、亮、宜鼓不宜凹。一年四季印堂都要明亮滋潤,印堂發亮一年財運亨通,印堂發赤發暗註定要罷職丟家。
醫通無憂網為您解憂,印堂發紅是怎麼回事,從印堂看健康,相信您現在一定有所了解了吧,醫通無憂網與您一同關注健康問題!
❻ 詢問身體調理不當與臉部色澤的對應關系
中醫診療的經驗告訴我們,人的面部顏色與各臟器病變關系密切,或者說,人體各臟器病變在面部都會有所顯現。
肺部
1:兩眉間發暗,為肺部久病。
2:右側臉頰特別是顴骨處發紅,為肺有熱病,但是在未發將發之時。
3:肺初病者,特別是初受風邪,在面部表現為兩眉上發白。
4:喘息鼻張者為肺病已久。
心臟
1:印堂暗紅,為心部久病。
2:上下兩唇出現赤色為心病初期。
3:舌卷短、兩顴出現界限分明的赤色為心病已久。
肝病
1:鼻樑中部發暗、發銹為肝部久病。
2:兩目下發青,面色污濁,象總也洗不幹凈,為肝病初起。
3:左面頰特別是靠近鼻翼處出現暗紅色,為肝未病將病之時。
脾病
1:鼻頭色暗黃,兼有丘疹,為脾胃病已久。
2:整個鼻樑色黃為脾病初期。
3:唇部色澤暗淡,臉部及四肢肌肉鬆懈下垂,為脾病漸進。
腎病
1:整個面色黎黑垢濁,下眼瞼腫,色黑,為腎久病。
2:下巴暗紅色。
❼ 頭面部有哪些屬於木,肝
你說的是中醫中的五行吧,五行學說最早出現在道家學說中。它強調整體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系。如果說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原始的普通系統論。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物質組成學說,與西方的地、水、火、風四元素學說類似,但在偏重純科學的近代,這種集哲學、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社會學等諸多科學於一身的理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研究,更談不上汲取精華和發揚廣大了。自古以來,中國先賢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系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盡力適應內部自然規律以養生,努力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無比豐富的經驗和成果。一)事物的五行屬性歸類①歸類法:事物的五行屬性是將事物的性質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得出的。如事物與木的特性相類似,則歸屬於木;與火的特性相類似,則歸屬於火等等。例如:以五臟配屬五行,則由於肝主升而歸屬於木,心陽主溫煦而歸屬於火,脾主運化而歸屬於土,肺主降而歸屬於金,腎主水而歸屬於水。以方位配屬五行,則由於日出東方,與木的升發特性相類,故歸屬於木;南方炎熱,與火的炎上特性相類,故歸屬於火;日落於西,與金的肅降特性相類,故歸屬於金;北方寒冷,與水的特性相類,故歸屬於水。②推演法。如:肝屬於木,則肝主筋和肝開竅於目的「筋」和「目」亦屬於木;心屬於火,則「脈」和「舌」亦屬於火;脾屬於土,則「肉」和「口」亦屬於土;肺屬於金,則「皮毛」和「鼻」亦屬於金;腎屬於水,則「骨」和「耳」、「二陰」亦屬於水。③五行學說還認為屬於同一五行屬性的事物,都存在著相關的聯系。如方位的東和自然界的風、木以及酸味的物質都與肝相關。對人體來說,是將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功能歸結為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系統。二)說明臟腑的生理功能與相互關系①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條達,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心陽有溫煦的作用,有「火」陽熱的特性,故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肺氣主肅降,有「金」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②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系。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木)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系。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泛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系。③說明人體與外界環境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等的關系。總之,五行學說應用於生理,就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相互聯系的統一性。三)說明臟腑間的病理影響如肝病可以傳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響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響,即木郁土虛或土壅木郁;肝病還可以影響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為木侮金;影響腎,為子病及母。肝病是這樣,其他臟器的病變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剋乘侮的關系,說明它們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四)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1)在疾病診斷上的運用從本臟所主的色、味、脈來診斷本臟病。如面見青色,喜食酸味,脈見弦象,可以診斷為肝病;面見赤色,口味苦,脈象洪,可以診斷為心火亢盛。脾虛的病人,面見青色,為木來乘土;心臟病人,面見黑色,為水來乘火,等等。從它臟所主的色、味、脈來診斷五臟疾病的傳變情況。如脾虛病人,面見青色,脈現弦象,為肝病傳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見紅色,脈現洪象,為心病傳肺(火乘金)。五臟中任何一臟有病,都可以傳及其他四臟,用五行學說來分析,存在著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種傳變關系。從色與脈之間的生克關系來判斷疾病的預後。如肝病面色青,見弦脈,為色脈相符。如果不見弦脈,反見浮脈,則屬相勝之脈,則克色之脈(金克木),為逆,主預後不良;若見沉脈,則屬相生之脈,即生色之脈(水生木),為順,主預後良好。(2)在疾病治療上的運用①控制五臟疾病的傳變。如肝病能傳脾(木乘土),預先予以補脾,防其傳變。「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②確定治療原則。概括為「補母瀉子」法,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補母,是針對具有母子關系的虛證而治療的,如肝虛補腎,因為腎為肝之母,所以補腎水可以生肝木。瀉子,是針對具有母子關系的實證而治療的,如肝實瀉心,因為心為肝之子,所以瀉心火有助於瀉肝木。根據相剋關系來確定治療原則,可以概括為「抑強膚弱」法,即瀉其克者之強,補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過而乘脾土,肝木太過為強,必須瀉之,脾土為弱,必須補之。③制定治療方法。葯物治療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補腎陰以涵養肝陰的方法,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的病證。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適用於脾失健運而肺氣虛弱的病證。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葯治療肝旺脾虛的一種方法。此外,在針灸和精神療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剋製作用來選穴和調節情志。如悲可以勝怒,是因為悲為肺志屬金,怒為肝志屬木的緣故。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五行學說,常常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陰陽五行學說的結合,不僅可以說明事物矛盾雙方的一般關系,而且可以說明事物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較為具體和復雜的關系,從而有利於解釋復雜的生命現象和病理過程。五)四柱五行生剋中對應需補的臟腑和部位木:肝與膽互為臟腑表裡,又屬筋骨和四肢.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肝,膽,頭,頸,四肢,關節,筋脈,眼,神經等方面的疾病.火:心臟與小腸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小腸,心臟,肩,血液,經血,臉部,牙齒,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土:脾與胃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腸及整個消化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金:肺與大腸互為臟腑表裡,又屬氣管及整個呼吸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大腸,肺,臍,咳痰,肝,皮膚,痔瘡,鼻氣管等方面的疾病.水:腎與膀胱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腦與泌尿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腎,膀胱,脛,足,頭,肝,泌尿,陰部,腰部,耳,子宮,疝氣等方面的疾病.六)臨床應用祖國醫學的五行學說,是將人體各部分歸屬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同類事物之間發生縱的聯系:例如屬於木的,有肝、膽、目、筋、怒、青、酸、風等,其相互之間的聯系是「肝開竅於目」,「肝主筋」,「怒傷肝」,肝病易生「肝風」等;望診時,青色多屬肝風,赤色多屬心火,黃色多屬脾濕,白色多屬肺寒,黑色多屬腎虛;用葯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等。各類事物之間發生橫的聯系:即運用生克、乘侮等變化來說明五臟之間在生理和病理情況下的相互聯系。例如某一臟有病,既可以因生克關系由另一臟傳來,也可以通過生克關系傳到另一臟。「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等就是這個理論的具體應用。而五行之中,火的攻擊最強悍,水的緩和能力最好,木的治癒能力超強,金的沖擊能力最強,土的防禦能力最好!
❽ 面部無光澤.怎麼辦
如何讓面部有光澤:
1、正確做好潔膚。
臉部皮膚的保護,第一步就是要做好保潔,我們每天都應該認真地洗臉,當然洗臉誰都會,但是正確的洗臉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第一在選擇水溫上,早上要選擇涼水,晚上要選擇溫水。第二在洗臉動作上,要上下滑動加左右滑動,持續至少一分半鍾,讓洗面奶等護膚品完全起到作用,然後再清洗掉。
2、做好面部按摩。
面部按摩可以讓皮膚充滿活力。為皮膚提供充足的氧氣,相當於為皮膚充電。再者,按摩可以促進臉部皮膚的血液循環,讓皮膚更加白嫩有光澤。
3、保濕尤為重要。
人是水做的,臉部皮膚同樣也是缺水不可;充足水分的吸收,使得鮮嫩且富有彈性。皮膚缺水會讓皮膚乾燥且沒有活力,久而久之使得皮膚嚴重受傷,出現掉皮或者斑跡。平時正確使用一些好的保濕面膜,與此同時可以早晚各一次面部融水半分鍾。
4、食補營養要跟上。
平時由於工作或者閑暇遊玩,避免不了遭遇紫外線的輻射,當然我們可以選擇防曬產品,但是同時最好做好食補,多吃一下復函維他命C的食物,比如番茄、土豆和海鮮等等。
5、心情療法不可少。
人的喜怒哀樂最初表現在臉部皮膚上,所以人的心情狀態對皮膚的影響也不容小視。對於護膚而言,盡量避免大喜大悲,盡量保持平穩心態,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❾ 揭露中醫面診的秘密,這5種顏色對應的疾病,你符合哪些
關注女性,將鞏固美麗守住容顏當作送給女性的禮物,是我們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開展了中醫技法——筋膜能量駐顏術的研發和培訓。
面部與手、耳等類似,也是身體的縮影和全息。面部跟臟腑聯系,劃分出一些相應的區域。通過對整體和相關區域的表現,對身體健康做個相應的判斷,並給予相應的處理方法。
辨陰陽
陰陽是中醫理論的基礎,也是診斷、治療的基礎。在面診開始前需要了解何為陰陽。
《說文解字》曰:“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
《說文系傳》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
《說文解字》曰:“陽,高明也。”
《說文解字義證》:“高明也,對陰言也。”
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面。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二者相生相剋,對立統一。應用到中醫當中,中醫的寒熱、虛實、表裡均是陰陽的表現。
望氣色
望氣:主要是觀察面部皮膚的光澤情況。皮膚的光澤是臟腑氣血的外在表現,可提供臟器的生理或病理信息。望氣可以對疾病的輕重,預後好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皮膚明亮潤澤為“有氣”,晦暗枯燥為“無氣”。
望色:是指通過面部的顏色及其變化來判斷身體健康狀況的一種方法。望色診病以中醫陰陽五行學說基礎,分析五臟六腑健康狀況。
五色主病
白色:白色五行屬金,為肺色,主虛、主寒、主失血症、炎症、貧血和疼痛。白為氣色不榮之候,凡陽氣虛衰氣血運行無力,或耗氣失血導致氣色不足,臟腑的相應區域則呈白色。
黃色:黃色五行屬土,為脾色,主虛、主濕、主久病。黃為脾虛溫蘊之徵象,也常提示肝膽病或慢性病。俗話說:天黃有雨,人黃有病。說明黃色是較為常見的病色。除脾胃有疾出現的黃色外,肝膽病也可導致,如阻塞性黃疸等,也多與脾胃相關。
赤色:赤色五行屬火,為心色,主熱症。熱盛而脈絡充盈則呈紅赤。紅色為血色,是健康色,但是紅色應為有光澤的且隱晦的紅色,如果紅色過顯或外露,則為心陽虛衰,陽氣外瀉的表現,或是虛火。
青色:青色五行屬木,為肝色,主寒、主痛、主淤血、主驚風。青為寒凝氣滯、經脈淤阻的氣色,氣滯血淤或疼痛,都可在面部相應部位出現青色,甚至是青紫色。面部出現青色,多為肝臟氣血瘀滯,解毒功能下降的表現。
黑色:黑色五行屬水,為腎色,主腎虛、淤血。黑為腎陽虛衰陰寒水盛的病變。多為腎上腺功能下降,腎上腺壓力較大,腎陽耗損較厲害。
辯證
將五色與面部相應部位結合,並分辨陰陽屬性,以定性。如在脾胃區(鼻頭)發紅,則說明胃熱過盛,會出現易飢餓、口臭、便秘等胃熱過盛的表現,治療時以瀉法、清法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