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治脾腎陽虛的中成葯什麼中葯補腎壯陽病情描述(發病
你好,你的情況不一定是腎陽虛導致的,也可能是腎陰虛。腎虛有腎陽虛、腎陰虛之分。腎陽虛者,證見腰間冷痛,手足不溫,面色蒼白,便溏溺清,舌淡,脈沉細或虛軟無力。腎陰虛者,證見腰痛綿綿,面色黧黑,頭暈耳鳴,咽干口燥。陰虛火旺者,更見面紅升火,內熱心煩,小便黃赤,舌質紅,脈細數或洪而無力。;建議您辨清癥候後對症治療,不要隨意用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B. 膚色暗沉吃什麼中成葯調理比較好
膚色的深淺主要決定於黑色素細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在人的表皮基層和底層細胞間分布著一定數量的黑色素細胞,含有合成黑色素所必需的酪氨酸酶,可促進黑色素的合成。黑色素生成得越多,皮膚就越黝黑,反之皮膚就白皙。
皮膚暗沉發黃吃什麼?對於這個問題專家指出,美膚護膚,大家在日常飲食中應多攝入一些皮膚營養所需的膳食,如:
多吃胡蘿卜、南瓜、番茄、菠菜、生菜、香蕉、橙子等食物,這些食物中富含維生素A ,可防止皮膚乾燥、脫屑及開裂,起到潤滑、強健皮膚的作用。
多吃動物肝臟、大豆、麥芽、芥菜及植物油,這些食物中含維生素E ,可幫助皮膚代謝,保持皮膚彈性。
多吃富含維生素C 的食物,如番茄、獼猴桃、柑橘、檸檬、山楂、棗等。維生素C 能中斷黑色素的生成過程,使皮膚減少黑色素沉著及黑斑和雀斑。
多吃肉皮,如豬皮等。肉皮中有大量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膠原蛋白是一種大分子的特殊蛋白質,占肉皮蛋白質的85%,在其被機體吸收後,能促進皮膚細胞吸收水分和儲存水分,能有效防止皮膚乾燥和起皺。彈性蛋白能使肌膚增強彈性和韌性,使血液旺盛,肌膚營養供應充足,從而使皮膚嬌嫩。因此應常吃豬皮,這樣不但有利於健美,還能延緩衰老。
C. 臉色暗黃,失眠,黑眼圈嚴重請問吃什麼中成葯
黑眼圈是因為眼周血液循環不好h9、靜脈血積聚,看起來發暗發青。去黑眼圈從根本上來說要加強血液循環,個人認為眼霜眼膜等護膚品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徹底解決。要從根本上解決黑眼圈,試著做下面幾點u3:
1、晚上早點睡,爭取10點前睡覺
2、睡前泡個熱水腳,平時多運動一下
3、睡前少喝水,平時多吃一些有活血功能的東東,比如玫瑰茶、當歸、黃芪,紅棗
4、對眼周作一些按摩,溫熱茶葉袋敷一敷眼周,能促進眼周的血液循環z3。
5、平時用一下精華液,平民可以試試用美姿爾去黑眼圈
這些措施都採取了,效果應該不錯的。
還有一些黑眼圈是因為病理性的,比如腎不好,這種就要去看病了。還有的是因為色素沉著,處理方法跟上面的不一樣,不過上面的方法與會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D. 中醫治療肝硬化
北京四惠西區醫院劉教授團隊鍾偉主任說中醫葯治療肝硬化更有優勢嗎?答案是肯定的,肝硬化在中醫上屬於「積聚」「臌脹」病的范疇,中醫對於肝硬化的治療以服葯為主,雖然中醫對肝硬化的治療更偏向於保健,但如果能堅持治療將對肝硬化的痊癒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辨證論治為基礎的中醫中葯,在肝硬化治療中至少可以達到以下六方面的功效:
第三,抗纖維化、抗肝硬化。
除了中葯,還有中成葯,例如鱉甲煎丸、扶正化瘀膠囊等均有一定抗纖維化、肝硬化作用,甚至可以逆轉或減輕肝纖維化,改善肝臟血液循環,改善肝硬化分級積分,改善肝臟的組織病理。
第四,治療肝硬化並發症。
有些患者並非肝硬化本身嚴重,而是肝硬化並發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例如肝性腦病、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門脈高壓等,就可以用中葯治療。
第五,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中葯抗病毒效果不用多說,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金銀花、連翹等,除此之外,苦參、白花蛇草、敗醬草、大青葉等清熱解毒葯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炎病毒作用。
第六,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肝硬化患者中有3%左右患者會合並肝癌。具有抗腫瘤、防癌作用的中葯在臨床上廣泛使用,減少了肝癌的發生,有些肝癌患者服用中葯生命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生存期得以顯著延長。
E. 氣滯血瘀吃什麼中成葯
氣滯血瘀很多時候都是長期的抑鬱,不良的情緒引起的,特別是現在人的壓力都很大,生活的不如意就很容易導致身體出現問題,氣滯血瘀要及時用中葯調理,達到疏通氣血的目的。
一、氣滯血瘀體質的葯物調理
1、氣滯瘀血體質宜用行氣、活血葯疏通氣血,達到「以通為補」的目的。如柴胡、香附、鬱金、當歸、川芎、紅花、薤白、枳殼、桃仁、參三七、銀杏葉等行氣、活血葯,有助於改善氣滯血瘀體質。
2、胃腹脹痛、噯氣、大便不爽或便秘,可用木香、陳皮、砂仁、檳榔、豆蔻、厚朴、大腹皮、萊菔子、大黃、神曲、山楂、谷麥芽、雞內金等,行氣、止痛、消食、通便。
3、滯血瘀體質如有情緒抑鬱,應以心理疏導為主,配合疏肝理氣解郁葯物,如柴胡、鬱金、青皮、香附、川芎、綠萼梅、八月札等。
二、行氣活血延年祛病
銀杏葉制劑對預防氣滯血瘀體質的多發病——中風具有顯著的效果。對中風後遺症的康復亦有一定的作用。法國巴黎大學研究結果,中風後繼續服用銀杏葉制劑,可以縮短康復的時間,減少中風後遺症的出現,尤其對小中風的療效更為明顯。
三、氣滯血瘀體質的生活調養
1、研究發現,人體長期處於氣滯血瘀狀態,組織缺血,細胞處於「飢餓」狀態,會加快衰老。因此,對氣滯血瘀體質而言,行氣活血有預防衰老的功效。
2、在生活上,應保持愉快的情緒,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避免大怒、驚恐、憂思等不良情緒對氣血運行的影響。堅持體育活動,運動量因人而異。每次運動鍛煉應達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3、體內的水分通過呼吸、皮膚蒸發和大小便排出。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可使血液中水分減少,導致血粘度增高,血行緩慢。所以,氣滯血瘀體質平時宜多飲水,每天攝入量不低於2000毫升約8杯水)。
4、老年人因元氣的推動功能減退,容易導致氣滯血瘀。宜堅持「快步走」運動。據測試,「快步走」時所吸入的氧氣,是人體安靜狀態下的8倍,能大大改善「血瘀」狀態。
「寒則氣滯」、「寒則血凝」,氣滯血瘀體質除衣被保暖外,在寒冷環境的時間不宜過久。冬季室溫應不低於攝氏20度。夏季使用空調降溫,室溫也不宜過低,一般宜保持在25~26度左右。每天用熱水泡浴,有利於改善全身氣血運行,如能定期進行葯浴、按摩,則效果更好。氣滯血瘀預防與治療相關
F. 腎陽虛要吃哪些中葯
腎陽虛,為中醫名詞術語。由於腎陽虛衰,溫煦失職,氣化失權所表現的一類虛寒證候,稱為腎陽虛證。多由素體陽虛,或年老腎虧,或久病傷腎,以及房勞過度等因素引起的。
中醫認為,腎主水,腎陽對水液有氣化蒸騰作用,若腎陽不足,蒸騰氣化無力,則出現小便清長等表現,故腎陽虛證存在著腎臟的病理改變。腎虛多為長期積累成疾,切不可以急於求成而用大補之葯進補,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補腎壯陽葯物,而應慢慢調理。腎陽亦稱為元陽、真陽、真火,十二經之根,先天之本在於腎。腎與命門本同一氣,為人身陰陽消長之樞紐。腎陽主一身之陽氣,火衰其本則陽虛之證迭出。
腎陽虛與現代醫學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NEIS)有關,腎陽虛證在下丘腦-垂體-靶腺(腎上腺皮質、甲狀腺、性腺、胸腺)軸均有不同環節、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且主要的發病環節在下丘腦(或更高級中樞)的調節功能紊亂。
對腎陽虛應辨證施治:
證候:腰膝酸軟而痛;男子陽痿早泄,女子宮寒不孕;畏寒肢冷,浮腫,腰以下為甚,下肢為甚;面色白,頭目眩暈;面色黧黑無澤、小便頻數,清長,夜尿多;舌淡胖苔白,脈沉弱而遲。
一般的腎陽虛治則:溫補腎陽。主方:金匱腎氣丸;
腎虛泄瀉治則:溫腎止瀉。主方:四神丸;
腎虛水泛治則:溫腎利水,主方:真武湯。
常用中葯:鹿茸、附子、桂枝、白術、甘草、黃芪、白芍、茯苓、山萸肉、淮山葯、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冬蟲夏草、海龍、海馬等。
G. 肝硬化用中葯怎麼治
治肝硬化的中葯及驗方 肝硬化是一種難治性慢性疾病,部分中葯治療肝硬化效果不錯。
丹參:丹參具有改善微循環障礙,改變血液流變學狀況,抗凝、抗炎、耐缺氧、提高免疫功能等效果。適用於氣滯血瘀兼有血熱而表現為肝硬化、脾大,兼有低熱、煩躁、失眠、脅痛、癰腫瘡毒等症。可用丹參注射液或丹參片等。
桃仁:破血行瘀,適用於血瘀徵象明顯,伴有腸燥便秘、舌質紫暗、面色黧黑、肝區刺痛、腹腔感染等患者。
冬蟲夏草:補虛損、益精氣,適用於各種虛證肝硬化患者。不過,此葯價錢較貴,非一般患者可以承受。
茯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適用於脾氣虛弱、肝硬化所致的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
此外,田三七、紅花、澤蘭、當歸等長期使用,也有明顯的抗肝纖維化作用。以上這些單味葯,最好配合辨證施治的復方一起進行,或與下面的驗方共同服用:
補消湯:黨參30g,生蘿卜子(萊菔子)15g,茵陳30g,木香15g,砂仁6g,明礬10g。將上葯用紗布包好,放入鯉魚肚內,煮30分鍾後吃魚喝湯。病輕者一般5-6劑,病重者可多服幾劑,直至症狀完全消失。服葯期間忌鹽100天。主治肝硬化腹水症。
二甲散:鱉甲(醋炒)、龜板(醋炒)各等量,研成細末,混勻。每次10g,開水送服,每日2次,30天為1個療程。主治早期肝硬化,體質尚好者。
復方三七膠囊:三七200g,黃芪500g,丹參500g,三棱200g,莪術200g,檳榔150g,山楂200g,雞內金200g,水蛭1OOg。分別研成細末,混勻過篩裝入膠囊內,每次5粒,每日3次,連服2個月為1療程。
強肝軟肝散:紫靈芝150g,黃精200g,當歸150g,枸杞子150g,黨參200g,黃芪200g,巴戟天150g,鱉甲300g,穿山甲150g,地鱉蟲150g,水蛭150g,雞內金150g,田七150g,絞股藍200g,香附1OOg。共研細末,每次15-20g,開水送服,每日2次,服完1料為1個療程。
資料來源:摘自「東方葯膳」
H. 有沒有改善腎陽虛的純中葯制劑
辨證施治
證候:腰膝酸軟而痛;男子陽痿早泄,女子宮寒不孕;畏寒肢冷,浮腫,腰以下為甚,下肢為甚;面色白,頭目眩暈;面色黧黑無澤、小便頻數,清長,夜尿多;舌淡胖苔白,脈沉弱而遲。
一般的腎陽虛治則:溫補腎陽。主方:金匱腎氣丸;
腎虛泄瀉治則:溫腎止瀉。主方:四神丸;
腎虛水泛治則:溫腎利水,主方:真武湯。
常用中葯:鹿茸、附子、桂枝、白術、甘草、黃芪、白芍、茯苓、山萸肉、淮山葯、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冬蟲夏草、海龍、海馬等。
需要指出的是,腎陽、腎陰、腎氣、腎精四者雖有區別,但密不可分。腎藏先後天之精,腎精化為腎氣,其中對機體有溫煦、激發、興奮、蒸化、封藏和制約陰寒等作用者稱之為腎陽,亦稱為元陽、真陽、真火;對機體有滋潤、寧靜、成形和抑制過度陽熱等作用者稱之為腎陰,亦稱為元陰、真陰、真水。腎陽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即氣化過程,促進精血津液的化生並使之轉化為能量,使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進程加快,產熱增加,精神振奮;腎陰則抑制或減緩人體的過度的新陳代謝過程,使精血津液轉化為能量減少,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進程減慢,產熱相對減少,並使氣聚成形而為精血津液,精神也趨於寧靜內守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調節控制著人體的臟腑功能活動和精血津液的代謝過程。
按照中醫學的陰陽理論,陰陽具有無限可分性,腎藏先後天之精,精屬陰,所以稱陰精,氣屬陽,所以稱陽氣,合稱陰精陽氣。腎精屬陰精,陰精之中又可再分陰陽,其中又可分為陰精中之陽精和陰精中之陰精。陰精中之陽精虧虛時,有腰膝酸痛、腰脊萎弱、骨酸疲憊、易疲勞等症狀表現,陰精中之陰精虧虛時有腰膝酸軟、足跟痛、口乾舌燥、消渴、失眠多夢等症狀表現。陰精中之陽精虧虛時多與腎陽虛關系密切,陰精中之陰精虧虛時多與腎陰虛關系密切。所以腎陽虛時除了有畏寒怕冷等表現外常伴有腰膝酸痛、腰脊萎弱、骨酸疲憊、易疲勞等症狀,腎陰虛時除了有陰虛燥熱等表現外常伴有腰膝酸軟、足跟痛、口乾舌燥、消渴等症狀。
補腎中葯中海龍、蛤蚧、鹿茸、淫羊藿、肉蓯蓉、陽起石、鎖陽、韭菜子、鹿角膠、杜仲、巴戟天、骨碎補、狗脊、仙茅等具有溫腎陽、益陽精(陰精中之陽精)的作用,熟地黃、制首烏、枸杞子、龜甲膠、女貞子等具有滋腎陰、益陰精(陰精中之陰精)的作用,因此對於腎精虧虛要補腎精時要分清陰陽,選擇合適的中葯材進補。
一般腎陽虛對人的影響要比腎陰虛大,人體內陽主陰從,陰陽互根。腎陽虛和腎陰虛不是截然分開的,在臨床上無論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如果虛損到一定程度往往陰損及陽、陽損及陰。因此腎陽虛時間長了會有腎陰虛症狀,所以在補腎陽的時一定要兼補腎陰,做到陰中求陽;而在補腎陰的時候也不能一味的只用補腎陰的葯物。
I. 肌膚甲錯如何治
肌膚甲錯是中醫的一種病症,當身體有淤血以後就會出現肌膚甲錯的症狀,可以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葯物來治療這種疾病,可以首先選擇一些中成葯,比方說血府逐瘀膠囊,益氣活血顆粒等等。肌膚甲錯的人往往面色黧黑,脈象也比較澀,如果腳踝部位有淤血和腫塊,可以用中葯大黃浸泡以後局部熱敷,會很快的消除腫痛的症狀,平時盡量不要太過勞累,否則很可能會加重這個疾病的病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