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頜面部鋼板斷了怎麼辦

頜面部鋼板斷了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8-04 09:44:39

A. 口腔頜面部骨折的分型及其相對應的固定方法

Le Fort I 型骨折:又稱為上頜骨低位骨折或水平骨折
Le Fort II型骨折:又稱為上頜骨中位骨折或錐形骨折
Le FortIII型骨折:又稱為上頜骨高位骨折或顴弓上骨折
頜骨骨折應該如何治療?一頜骨骨折後主要是復位與固定頜骨骨折復位的重要標志是恢復上下頜牙齒的正常咬合關系即牙齒的廣泛接觸關系否則將影響骨折癒合後咀嚼功能的恢復常用的復位方法有三種:

1.手法復位:在頜骨骨折早期骨折段比較活動可用手將移位的骨折段回復到正常位置

2.牽引復位:頜骨骨折後經過較長時間(上頜骨三周以上下頜骨四周以上)骨折處已有部分纖維組織癒合手法復位不成功可採用牽引復位法下頜骨骨折多用頜間牽引就是在下頜骨有移位的骨折段上安置分段牙弓夾板(圖1)然後在與上頜的牙弓夾板之間用小橡皮圈作彈性牽引使之逐漸恢復正常的咬合關繫上頜骨骨折後如骨折段向後移位可在上頜牙列上安置牙弓夾板在頭部製作帶有金屬支架的石膏帽在牙弓夾板與金屬支架之間作彈性牽引使上頜骨骨折段向前復位(圖2)需要較大牽引力時也可作卧式重力性牽引



圖1 分段式牙弓夾板

圖2 金屬支架石膏帽將上頜骨骨折段向前牽引復位

3.切開復位:切開復位的適應證較寬骨折段移位較久已有纖維性癒合或骨性錯位癒合手法和牽引都不能復位時則應施行手術切開復位將骨折斷端間錯位癒合中所形成的纖維組織切除或鑿除骨痂重新離斷使頜骨恢復正常的位置手法復位困難的或復位後不穩定的新鮮骨折或開放性骨折一般均採用手術切開復位

二頜骨骨折復位後的固定是治療中的重要環節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單頜牙弓夾板固定法頜間固定法頜間結扎固定法小鋼板(miniplate)或微型鋼板(microplate)固定法顱頜固定法其他方法還有頜周固定法加壓鋼板固定法等

1.單頜牙弓夾板固定法:是用直徑2毫米的鋁絲或成品帶鉤牙弓夾板按牙弓形態成形然後用較細的金屬結扎絲穿過牙間隙將牙弓夾板結扎在骨折線兩側的部分或全部牙齒上(圖3)以固定骨折段這種方法適用於無明顯移位的骨折如下頜骨頦部正中線性骨折局限性牙槽突骨折

2.頜間固定:常用的方法是在上下頜牙齒安置帶鉤牙弓夾板然後用小橡皮圈作頜間固定使頜骨保持在正常咬合關系的位置上(圖4)此法穩妥可靠適用於多種下頜骨骨折優點是能使頜骨在良好的位置上癒合有利於恢復功能缺點是傷員不能張口進食也不易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應加強護理



圖3 單頜牙弓夾板固定

圖4 頜間牽引固定法

3.骨間結扎固定:手術切開復位的病例可在骨折兩斷端鑽孔然後穿過不銹鋼絲作結扎固定(圖5)這也是一種可靠的固定方法小兒頜骨骨折和無牙頜骨骨折也可用此法固定

圖5 骨間結扎固定法

4.小鋼板或微型鋼板固定:在手法切開復位的基礎上將適當長度和適合形態小鋼板或微型鋼板跨置於骨折兩斷端的骨面上用特製的螺釘穿骨皮質固定鋼板達到固定骨折的目的(圖6)小鋼板一般用於下頜骨微型鋼板適用於上頜骨

5.顱頜固定法:上頜骨橫斷骨折不能單純依靠下頜骨進行固定可利用顱骨進行固定否則面中部易發生拉長變形固定方法是先在上頜牙齒安置牙弓夾板然後用不銹鋼絲一端結扎在後牙區牙弓夾板上另一端經口腔內穿出顴頰部軟組織懸吊在石膏帽的支架上(圖7)同時加有頜間固定

圖6 小鋼板或微型鋼板固定法

圖7 顱頜固定法

頜骨骨折固定的時間可根據病人的傷情年齡全身情況等決定一般是上頜骨3~4周下頜骨4~8周可採用動靜結合的方法縮短頜間固定時間方法是固定2~3周後在進食時取下橡皮皮圈允許適當的活動採用小鋼板或微型鋼板堅強內固定後可以適當提前進行功能訓練促進骨折癒合

B. 粉碎性骨折,長期不愈,固定鋼板斷裂!怎麼辦

看具體情況吧,上臂骨折,也就是肱骨骨折,由於患肢遠端的重力作用,骨折斷端有分離移位的趨勢,所以容易發生骨不連,而出現骨不連的話,由於上臂的大部分應力集中在鋼板上,所以反復的微動容易導致金屬的疲勞,從而導致鋼板斷裂。只要醫院採用的國家認證的正規產品,而手術前後X線對比確認手術沒有原則性錯誤,應該是不屬於醫療事故的,而是屬於骨折的正常並發症。當然,申請醫療事故鑒定還是會得到支持,不過鑒定結果不一定會是醫院有過錯。建議先帶術前、術後的X光片到比較權威的醫院咨詢後再作決定

C. 頜骨的頜骨骨折

頜骨骨折後,主要是復位與固定。頜骨骨折復位的重要標志是恢復上下頜牙齒的正常咬合關系,即牙齒的廣泛接觸關系。否則將影響骨折癒合後咀嚼功能的恢復。常用的復位方法有三種:
1.手法復位:在頜骨骨折早期,骨折段比較活動,可用手將移位的骨折段回復到正常位置。
2.牽引復位:頜骨骨折後,經過較長時間(上頜骨三周以上,下頜骨四周以上),骨折處已有部分纖維組織癒合,手法復位不成功,可採用牽引復位法。下頜骨骨折多用頜間牽引,就是在下頜骨有移位的骨折段上安置分段牙弓夾板,然後在與上頜的牙弓夾板之間,用小橡皮圈作彈性牽引,使之逐漸恢復正常的咬合關系。上頜骨骨折後,如骨折段向後移位,可在上頜牙列上安置牙弓夾板,在頭部製作帶有金屬支架的石膏帽,在牙弓夾板與金屬支架之間作彈性牽引,使上頜骨骨折段向前復位。需要較大牽引力時,也可作卧式重力性牽引。
3.切開復位:切開復位的適應證較寬。骨折段移位較久,已有纖維性癒合或骨性錯位癒合,手法和牽引都不能復位時,則應施行手術切開復位。將骨折斷端間錯位癒合中所形成的纖維組織切除或鑿除骨痂,重新離斷,使頜骨恢復正常的位置。手法復位困難的或復位後不穩定的新鮮骨折或開放性骨折,一般均採用手術切開復位。
頜骨骨折復位後的固定是治療中的重要環節。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單頜牙弓夾板固定法、頜間固定法、頜間結扎固定法、小鋼板(miniplate)或微型鋼板(microplate)固定法、顱頜固定法,其他方法還有頜周固定法、加壓鋼板固定法等。
1.單頜牙弓夾板固定法:是用直徑2毫米的鋁絲或成品帶鉤牙弓夾板,按牙弓形態成形,然後用較細的金屬結扎絲穿過牙間隙,將牙弓夾板結扎在骨折線兩側的部分或全部牙齒上,以固定骨折段。這種方法適用於無明顯移位的骨折,如下頜骨頦部正中線性骨折、局限性牙槽突骨折。
2.頜間固定:常用的方法是在上下頜牙齒安置帶鉤牙弓夾板,然後用小橡皮圈作頜間固定,使頜骨保持在正常咬合關系的位置上。此法穩妥可靠,適用於多種下頜骨骨折,優點是能使頜骨在良好的位置上癒合,有利於恢復功能,缺點是傷員不能張口進食,也不易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應加強護理。
3.骨間結扎固定:手術切開復位的病例,可在骨折兩斷端鑽孔,然後穿過不銹鋼絲作結扎固定。這也是一種可靠的固定方法。小兒頜骨骨折和無牙頜骨骨折,也可用此法固定。
4.小鋼板或微型鋼板固定:在手法切開復位的基礎上,將適當長度和適合形態小鋼板或微型鋼板跨置於骨折兩斷端的骨面上,用特製的螺釘穿骨皮質固定鋼板,達到固定骨折的目的。小鋼板一般用於下頜骨,微型鋼板適用於上頜骨。
5.顱頜固定法:上頜骨橫斷骨折,不能單純依靠下頜骨進行固定,可利用顱骨進行固定,否則面中部易發生拉長變形。固定方法是先在上頜牙齒安置牙弓夾板,然後用不銹鋼絲一端結扎在後牙區牙弓夾板上,另一端經口腔內穿出顴頰部軟組織,懸吊在石膏帽的支架上。同時加有頜間固定。
頜骨骨折固定的時間,可根據病人的傷情、年齡、全身情況等決定。一般是上頜骨3~4周,下頜骨4~8周。可採用動、靜結合的方法,縮短頜間固定時間。方法是,固定2~3周後,在進食時取下橡皮皮圈,允許適當的活動。採用小鋼板或微型鋼板堅強內固定後可以適當提前進行功能訓練,促進骨折癒合。 根據解剖結構上的薄弱環節,上頜骨骨折有三種經典類型。第一型骨折(Lefort Ⅰ型骨折)其骨折線通過梨狀孔下緣、上頜竇下部,橫行到雙側上頜結節;第二型骨折(LeFort Ⅱ型骨折)的骨折線通過鼻骨、淚骨、眶底、顴骨下方,達到上頜骨後壁;第三型骨折(LeFort Ⅲ型骨折)的骨折線也通過鼻骨、淚骨,但橫過眶窩及顴骨上方,向後到上頜骨後壁,使上頜骨、顴骨與顱骨完全分離,因此又稱為顱面分離。下頜骨是頭部唯一能活動的骨骼,在解剖結構上也有它的薄弱部位,如正中頦部、頦孔部、下頜角部及髁狀突頸部,這些都是下頜骨骨折的好發部位。下頜骨由於其突出的位置與解剖形態,是頜面部骨折中發生率最高的骨骼。
頜骨骨折和其他骨折相比,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的臨床症狀,如局部疼痛、腫脹、骨斷端異常動度或移位、功能障礙等,還具有其臨床特點,這是由頜骨的解剖生理結構所決定的。
1.骨折段移位:頜骨骨折後發生骨折段移位主要取決於有骨折類型、撞擊方向、肌肉牽拉和骨折段本身的重量。
上頜骨如發生橫斷骨折,骨折段常因重力而發生下垂移位。如撞擊方向是由前向後,骨折段可向後移位,使面中部凹陷;由下向上的撞擊,常造成嵌頓骨折。
下頜骨骨折段的移位,主要是因肌肉牽拉所致。頦孔部骨折時,前骨折段常因降頜肌群的牽拉而向下移位,後骨折段常因升頜肌群的牽拉而向上移位。頦部的粉碎性骨折,中部骨折段由於頦舌肌、頦舌骨肌牽拉而向後移位。兩側骨折段由於下頜舌骨肌、舌骨舌肌的牽拉向中線移位,使下頜骨前部弓形變窄。這種骨折可引起舌後墜而發生呼吸困難,甚至發生窒息,應特別注意。髁狀突骨折,多因間接受力所致,可與頦部骨折同時發生,應注意檢查以免漏診。髁狀突骨折後,常因翼外肌的牽拉,向前內方移位,同時下頜升支因升頜肌群牽拉而向上移位,出現前牙不能閉合的狀態。如雙側髁狀突骨折,則前牙開牙合更明顯。
2.牙齒咬合錯亂:上下牙齒的咬合關系常因頜骨骨折段移位而發生錯亂,這是頜骨骨折最明顯的症狀,對診斷頜骨骨折有很重要的意義。上頜骨橫斷骨折,骨折段向下移位,使上頜後牙與下頜後牙發生早接觸,使前牙呈開牙合狀態。下頜骨骨折後,多因骨折段移位,出現牙齒的咬合關系錯亂。若無骨折段移位,則牙齒咬合無明顯錯亂。
3.骨折段異常活動:上頜骨是不能活動的骨骼,如出現活動,則為骨折的徵象。下頜骨在正常情況下是通過關節作整體活動。出現分段的異常活動時,則表明存在骨折。
4.異常感覺:上頜骨骨折時,如有眶下神經受傷,眶下部、上唇和鼻部可出現麻木感。下頜骨骨折時,如伴發下牙槽神經損傷,同側下唇可出現麻木感。
5.張口受限:頜骨骨折後,可因疼痛、骨折段移位、咀嚼肌運動失調和反射性痙攣、顳下頜關節損傷等原因,使張口受限。特別是下頜骨骨折,對張口運動影響較大。
6.影響呼吸和吞咽:頜骨骨折可因骨折段移位,影響呼吸和吞咽功能。
7.視覺障礙:上頜骨、顴骨骨折波及眶部,有眼球移位時,可出現復視。有動眼神經和肌肉損傷時,可出現眼球運動失常。

D. 頜周骨折應該怎麼辦

頜周骨折應該怎麼辦?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
顳下頜關節的主要功能是參與咀嚼、發音、吞咽和表情等。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好發於青壯年,以20~35歲患病率最高。一般發生在一側,但有的可逐漸累及兩側。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一般病程較長,並經常反復發作,多屬功能紊亂,也可有關節結構紊亂或器質破壞,所以應引起重視,及早治療。
1.病因
(1)精神因素:臨床上,患顳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病員,常常有情緒焦急、易怒、精神緊張、好激動以及失眠等症狀。
(2)咬合關系:患者多有?關系明顯紊亂的情況,如?干擾、牙尖早接觸,嚴重的鎖?、深覆?,多數後牙缺失,?面過度磨耗等。
(3)關節負荷過重:經常咬堅硬食物、夜間磨牙、緊張時咬牙習慣,使顳頜關節負荷過重,會導致本病的發生。
(4)偏咀習慣:單側咀嚼習慣會引起兩側關節不均衡運動,並影響兩側頜骨的發育和肌力量的平衡。長期的偏咀習慣易致顳頜關節功能紊亂。
(5)外傷、打哈欠張口過度、突然的寒冷刺激、不良坐姿及牙齒疾病等,也可造成顳頜關節、周圍肌群和韌帶的損傷而致發病。
(6)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等也與本病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
2.臨床表現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發展過程一般有三個階段:功能紊亂階段、結構紊亂階段、關節器質性破壞階段。
其臨床表現一般有以下三個主要症狀:
(1)下頜運動異常:正常成人自然開口度平均約3.7厘米,開口型不偏斜,呈「↓」。本病患者則會出現開口度異常(過大或者過小),開口型異常(偏斜或者歪曲),開閉口時關節出現絞鎖等。
(2)疼痛:主要表現為開口和咀嚼運動時關節區或關節周圍肌群的疼痛。如關節有器質性破壞或肌痙攣時,相應的關節區和肌組織會有壓痛。
(3)關節彈響和雜音:正常顳頜關節在下頜運動時無明顯的彈響和雜音。本病常見的異常聲音有①彈響音,即開口運動中有「卡、卡」的聲音;②破碎聲:即開口運動中有「卡叭、卡叭」的破碎聲音;③磨擦音,在開口運動中有連續的似揉玻璃紙樣的磨擦音。
(4)此外,還常伴有許多其它症狀,如各種耳症,各種眼症,以及吞咽困難、語言困難、慢性全身疲勞等。
3.分類
(1)咀嚼肌群功能紊亂類:主要為各咀嚼肌的功能不協調、功能亢進和痙攣,實際上是關節外疾患。關節的結構和組織正常,以開口度異常和開口型異常以及受累肌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
(2)關節結構紊亂類:是關節紊亂綜合征中患病率最高的一類。為關節盤、髁狀突和關節窩之間的正常結構紊亂,以在開口運動中各種不同時期的彈響為主要特徵,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開口度、開口型異常。
(3)關節器質性改變類:通過X線片、造影和關節內窺鏡等檢查可發現關節骨、軟骨和關節盤有器質性改變,除了出現以上兩類的症狀外,關節運動時可聞連續的磨擦音或破碎音。
4.自我診斷
(1)好發於青壯年,女性多見。
(2)一般都有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征的病史。
(3)有關節彈響、疼痛的主訴症狀,疼痛與下頜運動、咀嚼有關。
(4)檢查時發現顳頜關節運動異常(開口度過大過小,開口型偏斜歪曲)。
(5)X線片檢查:X線片可發現有關節間隙改變和骨質的改變,關節造影可發現關節盤移位、穿孔及關節周圍組織的變化。
(6)關節內窺鏡檢查:可直接觀察關節腔內的病變,根據觀察到的結果直接作出診斷,還可以在鏡下取材做活檢。
【家庭治療】
1.防治原則
(1)以保守治療為主,採用對症治療和消除或減弱致病因素相結合的綜合治療。
(2)治療關節局部症狀的同時應改進全身狀況和病員的精神狀態。
(3)對患者進行醫療知識教育,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質、發病因素,使患者增強信心,配合醫生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自我治療、自我保護關節。
(4)循序漸進,確定一個合理的治療方案。
2.目前採用的治療方法有:
(1)服葯:常用的有消炎痛,片劑,每片25毫克,每次25毫克,1日3次,連續5天為一個療程;安定,片劑,每片2.5毫克,每次2.5~5毫克,1日3次,連續5天為一個療程。
(2)理療:可選用局部紅外線照射、氦氖激光照射,每次20分鍾,1日1次,連續照射1周為1個療程。
(3)磁鐵療法:適合於家庭治療用,患者可以用磁鐵片敷貼在痛點最明顯的部位,使用方便,有較好的鎮痛作用,常用於治療本病中的疼痛和張口受限,對關節彈響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4)還可以採用封閉療法、調?、正畸矯正等方法。如果有明顯手術適應症的,也可採用手術療法。
3.治療要點
(1)翼外肌功能亢進:主要是調整翼外肌功能,可用0.5%或1%普魯卡因5毫升作翼外肌封閉,每日一次,5~7次為一療程。
(2)翼外肌痙攣:主要是解除肌痙攣。①理療:可用15%氯化鈣溶液作兩側關節區及咀嚼區鈣離子導入,每日一次,7~10次為一療程;②封閉療法:用2%普魯卡因2~3毫升行翼外肌封閉,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5次為一療程。如疼痛無明顯改善,則應放棄封閉療法。③中葯局部熱敷、葯罐、推拿等亦均有一定療效。
(3)咀嚼肌群痙攣:治療同翼外肌痙攣,但以溫和的物理治療為宜。同時可服用鎮靜、肌松馳劑,如安定、腸溶阿司匹林。
(4)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彈響初期患者,可戴用復位?板進行治療,如關節盤前移明顯無法進行?板治療的,則可行關節盤復位術。
(5)不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首先可使用手法復位,方法同關節急性前脫位手法復位法,復位成功,可聽到一彈響聲,然後再按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治療。手法不能復位的,可戴用樞軸?板,嚴重的則行關節盤復位術。
(6)關節盤穿孔、破裂:應遵循合乎程序的以保守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綜合治療無效的,則根據病情考慮關節盤修復術或摘除關節盤。
【注意事項】
(1)飲食原則上不予限制,但應避免咬嚼生冷堅硬的食物。
(2)消除精神緊張的心理狀態,保持精神樂觀、放鬆、心胸開闊的精神狀態。注意勞逸結合,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3)工作緊張時不要養成咬牙的習慣。
(4)勿大張口,打哈欠時要注意保護下頜關節。
(5)冬季時注意麵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時,注意保護下頜關節;其它口腔內治療時,應注意不讓病人長時間地大張口。

E. 下顎骨和右臉骨斷了裡面放了五塊鋼板可以抽煙嗎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下顎骨,右顴骨骨折內固定術後,建議絕對不能抽煙,煙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以導致骨折感染,骨折不癒合,所以建議最好還是別抽煙了,一年以後取出鋼板再說吧,僅供參考

F. 司法鑒定傷殘等級拍片說鋼板斷裂不給評定,怎麼辦我感覺評定傷殘等

那就及時到醫院就診,然後再去評殘。
另加一句話:鋼板斷裂並非都是醫療事故。也就是說有可能不是,也有可能是。
就是說你現在有可能面臨兩個案件了。

G. 下顎骨和右臉頰骨斷了有五塊鋼板偶爾抽下煙可以嗎

您好,骨折後不可以吸煙的,吸煙會造成毛細血管的痙攣影響骨折位置的血運,最終影響骨折的癒合和骨折處軟組織的恢復。

閱讀全文

與頜面部鋼板斷了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7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52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4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7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5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6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8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9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7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4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6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8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82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6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53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6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90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3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