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膠質瘤有何症狀
神經膠質瘤簡稱膠質瘤,是發生於神經外胚層的腫瘤。神經外胚層發生的腫瘤有兩類,一類由間質細胞形成,稱為膠質瘤;另一類由實質細胞形成,稱神經元腫瘤。由於從病原學與形態學上還不能將這兩類腫瘤完全區別,而起源於間質細胞的膠質瘤又比起源於實質細胞的神經元腫瘤常見得多,所以將神經元腫瘤包括在膠質瘤中,統稱為膠質瘤。
症狀主要有兩方面的表現。一是顱內壓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狀,如頭痛、嘔吐、視力減退、復視、癲癇發作和精神症狀等。另一是腦組織受腫瘤的壓迫、浸潤、破壞所產生的局部症狀,造成神經功能缺失。
2. 視神經膠質瘤的病因有哪些視神經膠質瘤的病因有幾種
(一)發病原因 視神經膠質瘤究竟是一種家族遺傳性星形膠質細胞的良性增生,還是一種新生物,尚有爭議。本病可發生於同一家族和剛出生的新生兒,進展緩慢,常伴有先天性小眼球和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顯性遺傳病,視神經膠質瘤伴發此症者高達15%~50%。近10年以來,不少學者對膠質瘤的染色體進行研究,發現有異常改變,這些發現支持遺傳學說。但在臨床上家族遺傳並不多見,至今遺傳物質證據尚不足。 (二)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目前並不十分清楚。
3. 產生神經纖維瘤病的病因是什麼
【別名】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綜合征;神經纖維瘤病(neurofibromatosis);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病;Recklinghausen綜合征;家族性神經纖維瘤病;Recklinghausen病。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具顯性遺傳特徵的多器官受累的神經皮膚綜合征。分為兩型:Ⅰ型(NF-1)即馮·列克林豪森病(vonReckIinghausendisease);Ⅱ型(NF-2)為雙側聽神經瘤的神經纖維瘤病。
【病因病理】Ⅰ型神經纖維瘤病(NF-1)是一種常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1987年NF-1的致病基因首次被定位於人類染色體17q11.2,並於1990年克隆出該基因。NF-1是一種完全外顯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在不同的年齡段患者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外顯延遲。例如,嬰兒以大量的皮膚咖啡斑為唯一的臨床表現,5~10歲期間大約75%的患者出現雀斑,20歲左右開始出現Lisch結節,在青少年時期才出現皮膚神經纖維瘤。本病常因中、外胚葉的進行性生長發育異常而發生顱骨缺損。NF-1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起源於星形細胞和神經細胞,表現為視神經膠質瘤、錯構瘤、灰質異位、巨腦症等。NF-2的致病與第22號染色體有關。NF-2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則涉及腦的被覆組織,如腦膜、室管膜和神經鞘膜,表現為腦膜瘤、施萬瘤和腦膜瘤病(meningiomatosis),後者由類似畸形的血管組織,腦膜上皮和類纖維母細胞構成。本病腦神經受累主要為視神經、聽神經和三叉神經,並發腫瘤多為聽神經瘤(常雙側)、視神經膠質瘤。皮膚的色素斑是由於表皮基底層內黑色素的沉積所致。有時NF-1患者有主動脈縮窄、腎動脈狹窄和顱內血管狹窄。
【臨床表現】NF-1具有特徵性的皮膚體征、周圍神經纖維瘤病和皮膚、軟組織多發性神經纖維瘤。患者常存在6處以上皮膚色素斑(cafe-au-laitlspots),每處直徑在兒童大於5mm,成人大於15mm。色素斑最多見於軀干皮膚,但也可見於全身其他部位。皮膚與內臟的神經纖維瘤多沿神經根分布,可見纖維瘤或肉瘤樣變性。在嬰兒或兒童期出現,其數目、形狀及大小不定,常在青春期增多。從幾個到幾百個不等。腫瘤累及面部尤其是眼瞼對側更為明顯。內臟神經纖維瘤多發於中樞神經系統、骨及嗜鉻組織等。中樞系統的損害取決於腫瘤的大小及部位,眼眶的視神經瘤可引起眼球突出、眼瞼下垂、眼肌麻痹、一側眼病和視神經萎縮。第三腦室和丘腦腫瘤可引起糖尿病、肥胖、生殖系統發育不良和性早熟;脊髓受損表現為肌萎縮、麻痹;交感神經系統也可受累,偶有智力發育遲鈍、呆小症、畸形;骨骼系統常見的異常有身材矮小、頭顱巨大、長骨假關節及脊柱側彎;心血管系統異常可有腎動脈狹窄、顱內動脈瘤及先天性心臟病等;部分病人有顱高壓症狀和精神症狀。總之NF-1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幾乎累及各個器官和系統。NF-2皮膚症狀輕微,其主要症狀為聽力喪失,系聽神經瘤所致。部分病人晶狀體混濁。
【影像學表現】
X線表現顱骨X線可顯示頭顱對稱性增大,中顱窩下陷,蝶骨嵴抬高,內外板障變薄。皮膚腫塊下方有骨皮質缺損,邊緣銳利,無明顯硬化環;亦可表現為骨質增生,似骨纖維異常增殖症,范圍廣,可累及顱頂及顱底。如腫瘤累及眼眶或副鼻竇引起眼眶不對稱擴大,並有眶壁及竇壁骨質缺損,骨質缺損為發育性而不是由於骨質破壞。眼眶擴大常是以縱向為主的普遍性擴大。累及脊柱可引起脊柱後緣凹陷或骨質破壞、椎間孔擴大,伴有脊椎後突或脊柱裂,常伴有脊膜膨出。此外纖維瘤累及部位,骨骼可以增厚,亦可骨質受壓變薄缺損等,亦可呈假關節、脫位或反復骨折。脊柱可出現側彎畸形,伴發神經纖維瘤時,可見椎間孔擴大。
CT表現NF-1可見單發或多發的骨質缺損,人字縫骨質缺損為特徵性表現,以左側常見。蝶骨大翼發育不全,岩錐呈巨大骨缺損,顳葉自缺損處疝入眶內,視神經孔擴大。一側或兩側側腦室內脈絡叢對稱或不對稱鈣化。基底節、島葉皮質、大腦半球、小腦半球可見點狀鈣化,可能是錯構瘤性病變的鈣鹽沉積。少數患者由於導水管狹窄,可繼發梗阻性腦積水。如有顱底大動脈狹窄、閉塞,則CT掃描可見腦內大片低密度梗死灶。雙側內聽道擴大或骨質缺損在兒童多由於硬腦膜膨大(ralectasia),成人則多由聽神經瘤所致。NF-2患者常見雙側聽神經瘤(表現為橋小腦角區腫塊)伴內聽道擴大及骨質破壞。雙側聽神經瘤患者中約80%合並多發性腦膜瘤,發生於大腦鐮或腦室內等部位。腦膜瘤病(meningiomatosis)亦主要見於NF-2,於CT平掃顯示鈣化。增強掃描聽神經瘤、腦膜瘤可呈不同程度的強化;本病可合並膠質瘤和室管膜瘤。膠質瘤好發於視束、下丘腦、腦乾等部位,脊髓的室管膜瘤常伴脊髓空洞。視神經膠質瘤最常發生於兒童,表現為增粗的視神經,當腫瘤累及視交叉及放射狀束,則引起視交叉及視束的增大。
MRl表現MRI能比CT更好地顯示視神經膠質瘤、錯構瘤、灰質異位及顱內血管狹窄所致的腦缺血改變,並且於T1WI顯示蒼白球高信號,於T2Wl顯示小腦腳、腦橋、蒼白球、丘腦和視放射高信號,可能與細胞內蛋白性液體(intracellularproteina-ceusfluid)有關。以前認為NF-1病例中增強掃描無明顯強化的腦內病變為錯構瘤,有明顯強化且有佔位效應的腦內病變多為或疑為膠質瘤,現有學者用磁共振波譜(MRS)對NF-1進行研究,發現MRS能鑒別NF-1中的錯構瘤、膠質瘤和過渡性病變,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光譜,為臨床提供了一種非創傷性神經生化活檢方法。MRI可檢出NF-2病變中的聽神經瘤和腦膜瘤。聽神經瘤於T1Wl上呈低或等信號,T2Wl上呈等或高信號。腦膜瘤在T1Wl上呈低或等信號,T2WI呈等或高信號,多發常見,好發於腦室內腦膜瘤,兒童腦膜瘤也常見。與NF-2病變中的膠質瘤80%發生於脊髓,10%發生於延髓,大腦、小腦、腦橋罕見。
對NF-1的確診應包括下列兩項或兩項以上:①有六處等於或大於5mm的奶油咖啡斑;②有一個叢狀的神經纖維瘤,或兩個以上任何類型的神經纖維瘤;③兩個或多個著色的虹膜錯構瘤(也可稱為Lisch結節);④腋窩和腹股溝長雀斑;⑤視神經膠質瘤;⑥Ⅰ級膠質瘤與NF-1有關;⑦骨缺陷為特徵性表現(如蝶骨大翼發育不全)。
4. 患上視神經膠質瘤的病因是什麼
視神經膠質瘤,是由視神經內的星型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病理性增值形成的。多數為良性腫瘤,多見於兒童。因其早期即侵犯視神經,造成視力下降,然後有眼球突出運動受限,也可以向顱內蔓延。眼部檢查視力下降,慢性活動性眼球突出,運動受限,視神經水腫或萎縮,表現出斜視,其他可以表現出皮膚的色素斑。b超檢查視神經旁有暗區稱索形或葫蘆形的回聲,主要需要和視神經鞘腦膜瘤進行鑒別。治療上需要綜合考慮手術、放療、隨訪,必要時和神經外科合作。
5. 視神經 膠質瘤
視神經膠質瘤是一種發生於視神經內膠質細胞的良性腫瘤,可沿視神經向顱內蔓延發展。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成人較少見,部分與神經纖維瘤病伴發,疑有遺傳傾向。早期可出現視野肓點,逐漸視力減退直至視力喪失。還可導致瞳孔向心性擴大,相對性瞳孔傳入阻滯。
6. 視神經膠質瘤有哪些症狀
視神經膠質瘤的病因有哪些?視神經膠質瘤的病因有幾種?回答者:qiyuk得了視神經膠質瘤可能引起的原因是 (一)發病原因 視神經膠質瘤究竟是一種家族遺傳性星形膠質細胞的良性增生,還是一種新生物,尚有爭議。本病可發生於同一家族和剛出生的新生兒,進展緩慢,常伴有先天性小眼球和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顯性遺傳病,視神經膠質瘤伴發此症者高達15%~50%。近10年以來,不少學者對膠質瘤的染色體進行研究,發現有異常改變,這些發現支持遺傳學說。但在臨床上家族遺傳並不多見,至今遺傳物質證據尚不足。 (二)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目前並不十分清楚。
治療視神經膠質瘤的最好方法是什麼?回答者:lixinze96你好,可以採用中西醫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鞏固治療.西醫放化療可以迅速作用於局部或全身,近期治療效果較好.但是放化療毒副作用也很大,它們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傷正常組織的細胞,而這些細胞與組織是人體重要的免疫防禦系統,破壞了人體的免疫系統,癌細胞就可能迅速發展,導致病情加重,甚至縮短患者的生命.因此,要同時配合中醫療法治療,中醫中葯有扶正固本,補氣養血,軟堅散結的功效,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循環,緩解放化療毒副作用,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質量,達到徹底康復的目的
右眼視神經膠質瘤會引起右腦痛嗎?回答者:李新澤治癌可以採用中醫療法,軟堅散結,扶正祛邪,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繼續生長,一般一個療程就能緩解病情.中國教育電視台和央視網對此法進行了專題報道。
視神經膠質瘤怎麼樣呢??著急··回答者:田元慶對於視神經膠質瘤這個問題一定要重視。你提到視神經膠質瘤的問題,為你解答如下。視神經膠質瘤與神經纖維瘤有密切關系,40 ̄50%伴有神經纖維瘤。視神經膠質瘤的治療較為復雜,位於視神經處多考慮手術治療,涉及視交叉及顱內其他部位則多選放射治療。該病預後較差.治療原則1.手術摘除腫瘤。 2.放射治療,必要時可用珈瑪刀治療。 3.對症支援治療; 4.必要時輸血。視神經膠質瘤由於和視神經或視交叉的密切關系,手術有時不可避免地損傷視神經而致失明
7. 腦膠質瘤的病因
腦膠質瘤的病因至今都沒有查出來。一般初期症狀為顱內壓增高表現,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視力視野改變、癲癇、復視、顱擴大(兒童期)和生命體征改變等。
極易復發是腦膠質瘤(尤其是惡性膠質瘤)最令醫生和患者困擾的問題,這是由膠質瘤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一方面膠質瘤在腦內多成「樹根樣」浸潤性生長,與正常的腦組織無明確邊界,手術無法完全切除,對放化療也不甚敏感,很容易復發;另外,膠質瘤具有「韭菜樣」再生和增殖性特點,隨著病程的延長,腫瘤的惡性程度不斷增高。換句話說就是復發很難避免,如何防止復發是膠質瘤治療的關鍵,是治療的最核心。
簡單的說吧就是之所以會復發就是極少量的腦膠質瘤幹細胞的存在就會導致復發,所以如果要避免復發就需要對這個腦膠質瘤的幹細胞進行清除徹底,這對於傳統手術來說勉為其難可手術又是初期治療的手段。所以在手術後進行腦膠質瘤生物刀進行治療是最有效的。大概的原理就是提取咱們腫瘤細胞里的特徵,讓我們身體里的能殺滅腫瘤細胞的「殺手細胞」能對腫瘤細胞進行識別,然後對腫瘤進行抑制和消滅。換句話說過去手術之類的方法是一種基礎治療,然後再通過這種腦膠質瘤生物刀讓我們的身體能夠積極主動的去識別腦膠質瘤幹細胞,對其進行高精準的抑制和殺滅。
目前來說國內只有八一腦科腦膠質瘤生物刀可以做到這個效果,國外也只有幾家醫院可以做到。這就是我所了解和體驗的腦膠質瘤的治療。參考資料你可以看一下腦膠質瘤診療中心的網頁有詳細的解釋。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8. 視神經膠質瘤應注意什麼,視神經膠質瘤,腫瘤
視神經膠質瘤就是視神經上面長個膠質瘤,它可以導致患者的視覺的喪失,使患者開始視力下降,然後視覺喪失。膠質瘤患者宜吃具有保護視力的食物:菊花,馬蘭頭,薺菜,羊肝,豬肝,鰻鱺。
我是看 腦膠質瘤 解密 的視頻學的,想了解更多你可以在網上下載看。這個只能在電腦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