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皮膚損傷引起的炎症怎麼辦
你好;
人體淋巴結約有600~700個,臨床上一般只能檢查身體各種表淺的淋巴結。健康人表淺淋巴結很小,直徑不超過1厘米,質地柔軟,表面光滑,不易觸及,無壓痛與毗鄰組織粘連。
表淺淋巴結呈組群分布,每一組群淋巴結接受一定部位的淋巴液。如耳、乳突區的淋巴結接受來自頭皮的淋巴液;頜下淋巴結群接受口底、頰粘膜、齒齦等處淋巴液;頦下淋巴結群收頦下三角區內組織、唇和舌部的淋巴液。頸深部淋巴結收集鼻咽、喉、氣管、甲狀腺等處淋巴液;右鎖骨上淋巴結接受氣管、胸膜、肺等處淋巴液;左鎖骨上淋巴結接受食道、胃腸等器官的淋巴液。軀幹上部、乳腺、胸壁等是淋巴液迴流入腋窩淋巴結;下肢、會陰部淋巴液迴流入腹股溝淋巴結。當身體某部位發生炎症或癌腫時,微生物或癌細胞可沿淋巴管蔓延,到達該器官或該部的淋巴結,引起淋巴結腫大,壓痛,因而對疾病診斷有重要意義
你所說的應該是頜下淋巴結炎,可以口服消炎葯如頭孢拉啶0.5 一天3-4次;克林黴素0.3 一天3次;氧氟沙星0.2一天2次中的任何一種,如果有發熱或疼痛的厲害,可以加服解熱鎮痛葯如芬必得
淋巴結腫大非常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人群,可見於多種疾病,有良性,也有惡性,故重視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及時就診、確診,以免誤、漏診,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談一談淋巴結腫大的常見原因。
慢性淋巴結炎
多數有明顯的感染灶,且常為局限性淋巴結腫大,有疼痛及壓痛,一般直徑不超過2~3cm,抗炎治療後會縮小。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尤其是長期存在而無變化的扁平淋巴結,多無重要意義。但無明顯原因的頸部、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標志著全身性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應予以重視,進一步檢查確定。
結核性淋巴結炎
有發熱、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見於青壯年。常伴發肺結核,淋巴結質地不均勻,有的部分較輕(乾酪樣變),有的部分較硬(纖維化或鈣化),且互相粘連,並和皮膚粘連,所以活動度差。這類患者結核菌素實驗和血中結核抗體陽性。
惡性淋巴瘤
也可見於任何年齡組,其淋巴結腫大常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可從黃豆大到棗大,中等硬度。一般與皮膚無粘連,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動。到了後期淋巴結可長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塊,直徑達20cm以上,侵犯皮膚,破潰後經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縱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膚、乳腺、神經系統等。確診需活組織病理檢查。臨床上惡性淋巴瘤常易誤診,以表淺淋巴結腫大為首發表現者,有70%~80%在初診時被確診為淋巴結炎或淋巴結結核,以致延誤治療。
巨大淋巴結增生
是一種易誤診的罕見病。常表現為原因不明的淋巴結腫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縱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門及肺內。其它受侵部位有頸部、腹膜後、盆腔、腋窩以及軟組織。常易誤診為胸腺瘤、漿細胞瘤、惡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臨床表現對早期診斷極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發於淋巴結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腫塊。一般認為屬反應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結轉移瘤
淋巴結常較硬,質地不均勻,可找到原發灶。很少為全身性淋巴結腫大。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也常有淋巴結腫大,特別是兒童常見的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臨床上發病急,常伴有發熱、出血、肝和脾腫大、胸骨壓痛等,血液學和骨髓穿刺檢查可以確診鑒別。
結節病
在我國較少見,常侵犯雙側肺門,呈放射狀,伴有長期低熱。全身淋巴結都可腫大,尤其是耳前後、頜下、氣管旁。在臨床上很難與惡性淋巴瘤鑒別。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多見與青壯年男性,為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況良好,可有發熱及全身性淋巴結腫大,也可有脾臟輕度腫大。外周血中有異形淋巴細胞,嗜異凝集實驗陽性可以確診。
血清病 為病人使用血清製品(破傷風抗毒素、狂犬疫苗等)後發生的一種疾病。少數患者以淋巴結腫大為最先出現的臨床症狀。但多為注射處及滑車上淋巴結首先腫大。根據注射史及發熱、皮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可診斷。
淋巴結腫大很常見,列舉的以上10種疾病原因,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示,及時就診、確診及鑒別,以便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平時也許有過這樣的體驗:當腳長癤腫或受傷後發炎,腹股溝處也會覺得疼痛。仔細一摸,會在皮膚下觸到一個或幾個如蠶豆大小的「小疙瘩」,又硬又痛,那就是淋巴結。當細菌從受傷處進入你的血管內時,淋巴結這個「御敵哨兵」首先對細菌進行還擊,以防止「敵人」深入。隨著每一個淋巴細胞「吃掉」大量細菌後,它的「肚子」便越來越大,整個淋巴結會腫大疼痛。所以說,淋巴結是身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淋巴結還是人體內的一個報警裝置,淋巴結腫大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外在表現。
細菌感染:如口腔、面部等處的急性炎症,常引起下頜淋巴結的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地較軟、活動度好,一般可隨炎症的消失而逐漸恢復正常。
病毒感染:麻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都可引起淋巴結腫大。有時淋巴結腫大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如風疹,常引起枕後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結核:以頸部淋巴結腫大為多見,有的會破潰,有的不破潰,在臨床上有時與淋巴瘤難於鑒別。確診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結穿刺、塗片和活體組織檢查,並找出結核原發病灶。
淋巴結轉移癌:這種淋巴結很硬,無壓痛、不活動,特別是胃癌、食道癌患者,可觸摸到鎖骨上的小淋巴結腫大。乳腺癌患者要經常觸摸腋下淋巴結,以判斷腫瘤是否轉移。
白血病:該病的淋巴結腫大是全身性的,但以頸部、腋下、腹股溝部最明顯。除淋巴結腫大外,病人還有貧血、持續發熱,血液、骨髓中會出現大量幼稚細胞等表現。
淋巴瘤:淋巴結腫大以頸部多見。淋巴瘤是原發於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的腫瘤,同時有一些淋巴結以外的病變,如扁桃體、鼻咽部、胃腸道、脾臟等處的損害。
淋巴結的腫大還可出現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疾病。再如過敏反應性疾病及毒蟲蜇傷等。所以,對淋巴結腫大不容忽視,特別是發現淋巴結持續腫大時更應及早請醫生診治。
淋巴結腫大可分為疼痛性及無疼痛性兩種。疼痛性腫大多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時,感染處得到正確處理後即可消除。引起無痛性腫大的疾病往往較頑固且難以發現,危害較大。一般多見於結核菌感染、淋巴瘤、腫瘤轉移至淋巴結、血液病(如白血病)等。
淋巴結遍布全身,只有在比較表淺的特殊部位才可觸及。如頜下、頸部、鎖骨上窩、腋窩、腹股溝最易摸到。女性患乳腺癌時在乳房周圍及腋窩可摸到腫大的淋巴結。
正確的觸摸方法是:將食指及中指並攏,在上述部位上下左右觸摸,若感覺到皮下有圓的、橢圓的、或條索狀,有雞蛋大小甚至更大的淋巴結節時,應立即去正規的醫院請醫生診斷
淋巴系統是身體的自然防衛組織,可以抵抗感染和毒素的侵入,淺表的淋巴結群存在於頸部、腋窩、腹股溝、膝蓋後面以及耳朵前後。
孩子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腫大的部位取決於感染的位置。喉和耳朵感染可能會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頭部感染會使耳朵後的淋巴結腫大;手或手臂感染會使腋窩下淋巴結腫大;腳和腿部感染會引起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孩子最常見的是頸部淋巴結腫大,母親很容易注意到孩子的這一部位,帶孩子讓醫生檢查後才能放心。
以大多數人來說,咽喉痛、感冒、牙齒發炎(膿腫)、耳朵感染或昆蟲叮咬都是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
不過假如淋巴結腫大出現在頸部前面正中間或是正好在鎖骨上方,你就
必須考慮感染之外的原因,如腫瘤、囊腫或甲狀腺功能紊亂。
大多數母親一看到孩子頸部淋巴性結腫大,首先想到的是腫瘤,這是自然反應,腫瘤的確也是引起孩子淋巴結腫大的一個原因,不過感染是更為多見的原因。對此,進行血和尿的化驗、x線檢查、皮試以及活體切片檢查等,可以證實醫生的疹斷。
Ⅱ 為什麼頭會突然的痛
朋友你好,我來和你談談「頭痛,頭疼」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僅供參考)應以專業醫生診斷為准。
頭痛是指以頭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痛症。是臨床較常見症狀之一。頭痛常常由於過度勞累、緊張、受涼、睡眠少等原因引起。經過休息、充足的睡眠即會消失,不大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某些疾病引起的頭痛,是一種信號,經過休息也不能恢復,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頭痛產生的原因十分復雜,有顱內的、顱外的;有頭顱局部的,也有全身性的;也有許多至今仍找不到病因的頭痛。
目前以頭痛為主症者,多見於感染性發熱性疾病、高血壓、鼻炎、三叉神經痛、顱內疾患、神經官能症、腦震盪和偏頭痛等病中皆可見到頭痛的症狀。究其原因多因感受外邪、悄志不和,久病體虛及飲食不節,影響頭部絡脈或腦髓失養所致。
1)臨床診斷
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頭痛,只有通過對頭痛的性質、發作時間、伴隨症狀的分析以及詳細的檢查才能做出結論。以下分析幾種引起頭痛的常見疾病:
1. 劇烈頭痛伴嘔吐,說明顱內壓升高,常見於腦出血、腦腫瘤、腦膜炎。
2. 陣發性偏頭痛,每次發作數分鍾,面部電擊樣劇痛,說話、飲食或洗臉可誘發,見於三叉神經痛。
3. 頭痛表現為後枕部痛、跳動感,多見於高血壓病,當血壓正常時頭痛消失。
4. 劇烈頭痛,伴眼眶痛,視力銳減,嘔吐,多為急性青光眼。
5. 頭痛伴鼻塞流膿涕,上午輕下午重,可能為鼻竇炎。
6. 頭痛伴眩暈,可能為頸椎病、小腦出血、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2)一般處理
1. 注意觀察和體會頭痛發作的性質、時間、伴隨症狀,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2. 頭痛發作時,減少活動,安靜休息。必要時應用小量鎮靜安眠葯。
3. 突然出現劇烈頭痛伴嘔吐,血壓高者,應盡快按腦出血等疾病急救。
4. 懷疑是急性青光眼引起的頭痛,不要盲目服止痛葯止痛,應及時去眼科看病,挽救視力,否則很快會引起失明。
5. 服用止痛葯,如去痛片、顱通定、安痛定等葯,只能供臨時止痛用。服止痛葯過量會掩蓋病情。另外,止痛葯引起的過敏性皮疹也是常見的。
6. 針對病因治療,如高血壓引起頭痛,通過降血壓可使頭痛好轉。屈光不正引起頭痛佩戴合適的眼鏡可以使頭痛消失。由腦血管痙攣導致腦供血不足引起頭痛,可以用擴張血管的辦法止痛。
3)「是葯三分毒」,以下介紹幾則成功治療各種「頭痛」的秘方:
1. 取天麻25克,鴿子1隻。殺好洗凈,加調料燉湯,分兩天吃完。一般食用2隻鴿子即可痊癒,重者需3隻。忌酒、海帶。「天麻」性和味甘,可息風定驚,對孕婦因風熱引起的頭風有一定療效,且對身體肥胖的孕婦有減肥的功效。
2. 用生白蘿卜汁適量。每次兩鼻孔各滴2滴,每日2次,連用4--5天,效果良好。忌吃花椒、胡椒。
3. 取山豆根面6克。用蜜調勻,敷患處。本方適用於偏頭痛。
4. 用馬蘭頭250克,青殼鴨蛋10個。同煮湯,蛋煮後剝去蛋殼,再放入湯內煮至黑青色即可食用。可治頭脹頭痛,鼻衄。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
Ⅲ 耳朵後面的淋巴結腫大怎麽辦只有左耳有這情況,又有壓痛
人體淋巴結約有600~700個,臨床上一般只能檢查身體各種表淺的淋巴結。健康人表淺淋巴結很小,直徑不超過1厘米,質地柔軟,表面光滑,不易觸及,無壓痛與毗鄰組織粘連。
表淺淋巴結呈組群分布,每一組群淋巴結接受一定部位的淋巴液。如耳、乳突區的淋巴結接受來自頭皮的淋巴液;頜下淋巴結群接受口底、頰粘膜、齒齦等處淋巴液;頦下淋巴結群收頦下三角區內組織、唇和舌部的淋巴液。頸深部淋巴結收集鼻咽、喉、氣管、甲狀腺等處淋巴液;右鎖骨上淋巴結接受氣管、胸膜、肺等處淋巴液;左鎖骨上淋巴結接受食道、胃腸等器官的淋巴液。軀幹上部、乳腺、胸壁等是淋巴液迴流入腋窩淋巴結;下肢、會陰部淋巴液迴流入腹股溝淋巴結。當身體某部位發生炎症或癌腫時,微生物或癌細胞可沿淋巴管蔓延,到達該器官或該部的淋巴結,引起淋巴結腫大,壓痛,因而對疾病診斷有重要意義
你所說的應該是頜下淋巴結炎,可以口服消炎葯如頭孢拉啶0.5 一天3-4次;克林黴素0.3 一天3次;氧氟沙星0.2一天2次中的任何一種,如果有發熱或疼痛的厲害,可以加服解熱鎮痛葯如芬必得
淋巴結腫大非常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人群,可見於多種疾病,有良性,也有惡性,故重視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及時就診、確診,以免誤、漏診,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談一談淋巴結腫大的常見原因。
慢性淋巴結炎
多數有明顯的感染灶,且常為局限性淋巴結腫大,有疼痛及壓痛,一般直徑不超過2~3cm,抗炎治療後會縮小。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尤其是長期存在而無變化的扁平淋巴結,多無重要意義。但無明顯原因的頸部、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標志著全身性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應予以重視,進一步檢查確定。
結核性淋巴結炎
有發熱、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見於青壯年。常伴發肺結核,淋巴結質地不均勻,有的部分較輕(乾酪樣變),有的部分較硬(纖維化或鈣化),且互相粘連,並和皮膚粘連,所以活動度差。這類患者結核菌素實驗和血中結核抗體陽性。
惡性淋巴瘤
也可見於任何年齡組,其淋巴結腫大常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可從黃豆大到棗大,中等硬度。一般與皮膚無粘連,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動。到了後期淋巴結可長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塊,直徑達20cm以上,侵犯皮膚,破潰後經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縱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膚、乳腺、神經系統等。確診需活組織病理檢查。臨床上惡性淋巴瘤常易誤診,以表淺淋巴結腫大為首發表現者,有70%~80%在初診時被確診為淋巴結炎或淋巴結結核,以致延誤治療。
巨大淋巴結增生
是一種易誤診的罕見病。常表現為原因不明的淋巴結腫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縱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門及肺內。其它受侵部位有頸部、腹膜後、盆腔、腋窩以及軟組織。常易誤診為胸腺瘤、漿細胞瘤、惡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臨床表現對早期診斷極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發於淋巴結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腫塊。一般認為屬反應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結轉移瘤
淋巴結常較硬,質地不均勻,可找到原發灶。很少為全身性淋巴結腫大。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也常有淋巴結腫大,特別是兒童常見的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臨床上發病急,常伴有發熱、出血、肝和脾腫大、胸骨壓痛等,血液學和骨髓穿刺檢查可以確診鑒別。
結節病
在我國較少見,常侵犯雙側肺門,呈放射狀,伴有長期低熱。全身淋巴結都可腫大,尤其是耳前後、頜下、氣管旁。在臨床上很難與惡性淋巴瘤鑒別。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多見與青壯年男性,為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況良好,可有發熱及全身性淋巴結腫大,也可有脾臟輕度腫大。外周血中有異形淋巴細胞,嗜異凝集實驗陽性可以確診。
血清病 為病人使用血清製品(破傷風抗毒素、狂犬疫苗等)後發生的一種疾病。少數患者以淋巴結腫大為最先出現的臨床症狀。但多為注射處及滑車上淋巴結首先腫大。根據注射史及發熱、皮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可診斷。
淋巴結腫大很常見,列舉的以上10種疾病原因,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示,及時就診、確診及鑒別,以便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平時也許有過這樣的體驗:當腳長癤腫或受傷後發炎,腹股溝處也會覺得疼痛。仔細一摸,會在皮膚下觸到一個或幾個如蠶豆大小的「小疙瘩」,又硬又痛,那就是淋巴結。當細菌從受傷處進入你的血管內時,淋巴結這個「御敵哨兵」首先對細菌進行還擊,以防止「敵人」深入。隨著每一個淋巴細胞「吃掉」大量細菌後,它的「肚子」便越來越大,整個淋巴結會腫大疼痛。所以說,淋巴結是身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淋巴結還是人體內的一個報警裝置,淋巴結腫大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外在表現。
細菌感染:如口腔、面部等處的急性炎症,常引起下頜淋巴結的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地較軟、活動度好,一般可隨炎症的消失而逐漸恢復正常。
病毒感染:麻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都可引起淋巴結腫大。有時淋巴結腫大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如風疹,常引起枕後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結核:以頸部淋巴結腫大為多見,有的會破潰,有的不破潰,在臨床上有時與淋巴瘤難於鑒別。確診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結穿刺、塗片和活體組織檢查,並找出結核原發病灶。
淋巴結轉移癌:這種淋巴結很硬,無壓痛、不活動,特別是胃癌、食道癌患者,可觸摸到鎖骨上的小淋巴結腫大。乳腺癌患者要經常觸摸腋下淋巴結,以判斷腫瘤是否轉移。
白血病:該病的淋巴結腫大是全身性的,但以頸部、腋下、腹股溝部最明顯。除淋巴結腫大外,病人還有貧血、持續發熱,血液、骨髓中會出現大量幼稚細胞等表現。
淋巴瘤:淋巴結腫大以頸部多見。淋巴瘤是原發於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的腫瘤,同時有一些淋巴結以外的病變,如扁桃體、鼻咽部、胃腸道、脾臟等處的損害。
淋巴結的腫大還可出現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疾病。再如過敏反應性疾病及毒蟲蜇傷等。所以,對淋巴結腫大不容忽視,特別是發現淋巴結持續腫大時更應及早請醫生診治。
淋巴結腫大可分為疼痛性及無疼痛性兩種。疼痛性腫大多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時,感染處得到正確處理後即可消除。引起無痛性腫大的疾病往往較頑固且難以發現,危害較大。一般多見於結核菌感染、淋巴瘤、腫瘤轉移至淋巴結、血液病(如白血病)等。
淋巴結遍布全身,只有在比較表淺的特殊部位才可觸及。如頜下、頸部、鎖骨上窩、腋窩、腹股溝最易摸到。女性患乳腺癌時在乳房周圍及腋窩可摸到腫大的淋巴結。
正確的觸摸方法是:將食指及中指並攏,在上述部位上下左右觸摸,若感覺到皮下有圓的、橢圓的、或條索狀,有雞蛋大小甚至更大的淋巴結節時,應立即去正規的醫院請醫生診斷
淋巴系統是身體的自然防衛組織,可以抵抗感染和毒素的侵入,淺表的淋巴結群存在於頸部、腋窩、腹股溝、膝蓋後面以及耳朵前後。
孩子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腫大的部位取決於感染的位置。喉和耳朵感染可能會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頭部感染會使耳朵後的淋巴結腫大;手或手臂感染會使腋窩下淋巴結腫大;腳和腿部感染會引起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孩子最常見的是頸部淋巴結腫大,母親很容易注意到孩子的這一部位,帶孩子讓醫生檢查後才能放心。
以大多數人來說,咽喉痛、感冒、牙齒發炎(膿腫)、耳朵感染或昆蟲叮咬都是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
不過假如淋巴結腫大出現在頸部前面正中間或是正好在鎖骨上方,你就
必須考慮感染之外的原因,如腫瘤、囊腫或甲狀腺功能紊亂。
大多數母親一看到孩子頸部淋巴性結腫大,首先想到的是腫瘤,這是自然反應,腫瘤的確也是引起孩子淋巴結腫大的一個原因,不過感染是更為多見的原因。對此,進行血和尿的化驗、x線檢查、皮試以及活體切片檢查等,可以證實醫生的疹斷。
Ⅳ 我爸爸在工地上幹活受傷了,胸腔疼痛,但是從外表看不出任何傷��
你好,建議拍個胸CT看一下,也可以先做個胸片,有時候內部的傷從外面看不出來
Ⅳ 想找點簡單的中葯葯方治療一些簡單的生活常見的病
偏頭痛:生蘿卜汗二匙,仰卧滴鼻中,左痛滴右,右痛滴左,左右皆痛俱滴。
發熱:生梨汁20毫升,生藕汁20毫升,一次服下,每日2次。
食慾不振:羊肉50克,山葯30克,大米50克,生薑3片煮粥吃,每日1次。
消化不良:鮮山楂20克,鮮葡萄30克,生吃,每日2-3次。
嘔吐:蘋果1個,蜂蜜30毫升,蘋果蘸蜜,飯前吃,每日2-3次。
腹脹:棗樹皮20克,陳皮10克,水煎服,每日1-2次。
腹瀉:大米100克,蓮子50克,將大米炒黃,與蓮子研末,每次服6-9克,每日2-3次。
外科:
風濕性關節炎:黃豆30克,玉米葉30克,桃仁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肩周炎:白菜根30克,生薑12克,烏蛇15克,水煎服,每日1-2次。
急性腰扭傷:鮮茴香苗60克,生薑20克,共搗爛,敷患處,每日1次。
扭傷:韭菜100克,搗爛敷患處,每日1次。
外傷出血:艾葉3克,絲瓜葉6克,共研細末,敷傷口上。
闌尾炎:芹菜30克,野菊花30克,藕節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兒科:
小兒高熱:蟬衣、人參各15克,黃芩、茯神、升麻、牛黃、牡蠣各地0.3克,天竺黃3克.共研細末,每次1.5克。用荊芥、薄荷煎湯兌服。一日3次,日數不限。
百日咳:尖貝粉10克,凍糖30克。蒸服,每日1劑,連服10天。
嬰兒腹瀉:水芋頭桿(曬干或晾乾)20克,煎水20毫升,分2次服。
新生兒黃疸:鮮藕15克,赤小豆3克,水煎服,每日2次。
麻疹:胡蘿卜60克,老絲瓜1個,洗凈,切碎,水煎服,每日2次。
風疹:蕎麥葉15克,甘草1克,水煎服,每日1-2次。
白喉:白蘿卜葉30克,野菊花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1 APC除PP水污跡
P·P水(高錳酸鉀溶液)使用後, 會使接觸部位、特別是手染成黃色,一般洗滌劑又不能去除. 若用1片APC或維生素C, 蘸水擦洗被染黃的部位, 很容易洗去。
2 「核麻蜜」治癒哮喘病
哮喘病患者天一冷就氣短, 稍一動就氣喘。
秘方名「核麻蜜」,具體做法是:
取核桃仁250克, 黑芝麻100克(上鍋微炒),將核桃仁搗碎, 再取蜂蜜一飯勺, 水兩飯勺, 在爐火上煮沸, 趁熱倒入搗碎的核桃仁和黑芝麻, 用筷子攪拌均勻, 放在籠屜上蒸20分鍾即可. 每天早晚各二湯勺. 「核麻蜜」方屬治療型與營養型葯方, 主治咳嗽、哮喘、肺病及動則氣短;不必忌口, 煙酒患者可照常飲用, 但最好控制點;服法是早飯前、晚睡前吃二匙, 按量服完為一個療程,病重者可連續服用, 無任何副作用;制葯材料市售均可, 不一定要用當年產鮮貨.
3 「口瘡」速治一法
取維生素C葯片適量(根據情況自定), 碾碎(可取一紙對折, 把葯夾其中, 用硬物在外擠壓), 把葯面塗在「口瘡」患處, 一兩次即見效.
4 「史君子仁」治小孩蟯蟲病
小孩患蟯蟲病, 肛門奇癢. 可到中葯店買「史君子仁」二十多粒, 用鍋炒熟, 味像花生米, 脆香好吃, 每次給小孩吃五六粒,服兩三次即愈.
5 「芝麻花」治凍瘡
芝麻花能治凍瘡方法是:仲夏時節, 芝麻開花正盛, 采幾朵新鮮芝麻花, 放在手掌內, 輕輕揉幾下, 使其濕淋淋的, 然後將揉過的芝麻花在生過凍瘡的地方塗擦, 幹了, 再擦, 重復幾次, 這樣凍瘡就可治癒.
6 氨水除手指煙跡
在一杯溫水中滴上幾滴濃氨水, 把手指插入浸一會, 煙跡便可除去.
7 按摩腹部可通便
用按摩腹部方法可解除或緩解便秘症狀. 按摩方法簡便易行:用右手從心窩順摩而下, 摩至臍下, 上下反復按摩40-50次,按摩時要閉目養神, 放鬆肌肉, 切忌過於用力, 如按摩時腹中作響,且有溫熱感, 這說明發生良好作用. 另在按摩時, 適量喝一點優質蜂蜜更好。
8 按摩穴位可治腳氣與腳臭
洗腳時, 將雙腳放在盆內溫水中泡兩三分鍾, 待雙腳都熱了, 用一隻腳的足跟壓在另一隻腳趾縫稍後處, 然後將腳跟向前推至趾尖處再回搓. 回拉輕, 前推重, 以不搓傷皮膚為宜. 每個趾縫搓50-80次, 雙腳交替進行. 速度為每分鍾100-120次. 每晚一次. 腳氣較重上部皮膚已破者不宜用此方法.
9 按摩穴位治失眠
失眠,按摩穴位進行催眠,選出一組穴位:百會、太陽、風池、翳風、合谷、神門、內外關、足三里、三陰交、湧泉. 按摩次數以失眠程度為准,失眠輕少按摩幾次, 失眠重多按摩幾次. 按摩後立即選一種舒適的睡姿, 10分鍾左右可入睡. 如果仍不能入睡, 可繼續 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10 白醋可防治感冒和腳氣
用白醋防治感冒和腳氣, 效果很好. 感冒初起, 或者流清鼻涕時, 可衛生棉球浸白醋塞鼻孔, 一日兩三次, 當天或第二天即可治好. 腳氣病患者, 可用棉球浸白醋塗患部, 止癢又殺菌, 有輕微脫皮, 塗一次可半個月不犯, 再犯再塗.
11 白礬水燙腳治汗腳
汗腳症, 冬季更嚴重, 弄不好會凍腳. 在燙腳水中加入白礬10-15克, 待白礬溶化水中後, 在水溫適宜的情況下燙腳15-20分鍾, 每晚堅持一次, 連續燙腳5-6天為一療程能治好汗腳症。
12 白酒泡靈芝可治失眠
神經官能症引起失眠, 不能睡覺, 有個偏方:原料白酒一斤, 靈芝半兩;靈芝用水洗凈, 放進白酒瓶內, 蓋封嚴;酒逐漸變成紅顏色, 一周就可飲用. 每晚吃飯時或睡覺前根據自己的酒量, 多則喝5錢左右, 如果平時不喝酒的同志可少喝。
13 白蘿卜美容
白蘿卜性平和, 除痰潤肺. 將白蘿卜皮搗爛取汁, 加入等量開水, 用來洗臉, 可以使皮膚清爽滑潤, 對於有哮喘、慢性咳嗽的人尤為適用.
14 白蘿卜煮水治鼻塞
治鼻塞且伴有頭痛一法:
取白蘿卜3-4隻放入鍋中加清水煮, 沸後又即用鼻吸蒸氣, 數分鍾後, 鼻漸暢通, 頭痛消失. 亦可將蘿卜切片泡於杯中, 用鼻吸蒸氣, 此病再不犯。
15 拌動上身可治便秘
便秘者排便常很困難, 如果您坐在便池上抖動上身, 肚子一松一縮地動, 用不了多久, 大便便會順利排下。
16 薄公英治「對口瘡」
「對口瘡」生於脖子後, 因和嘴相對而得名.
治療偏方:
用鮮薄公英搗成泥, 合雞蛋清敷之, 僅一周就痊癒。
17 飽食後不宜立即洗澡
飽食後立即洗澡, 會使副交感神經由興奮突然轉入抑制, 胃腸蠕動減慢, 消化液分泌減少, 皮膚血管擴張, 血流量增大. 這樣, 消化系統血流量驟然減小, 增加了心臟功能負擔, 容易導致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等的發作. 因此, 不宜飽食後立即洗澡,一般在飯後半小時後洗澡為好.
18 貝母蒸梨治咳嗽喘
用鴨梨一個, 洗凈, 挖去中間核後放入鮮貝母2克、干貝母1克和一點冰糖;然後放碗里, 加上多半碗水, 水裡再放點冰糖, 上鍋蒸半小時左右即成. 每天晚晚兩次一天吃完;七天一個療程, 連續五個療程即痊癒.注意要堅持用葯, 切忌中斷.
19 鼻塞異物的處理
小孩把異物塞到鼻子內時,取異物的竅門是:
如果異物塞在一邊的鼻孔內, 可用一張紙條, 刺激另一個鼻孔, 使孩子打噴嚏, 鼻子里的異物自然會被噴出來.
20 鼻竇炎按摩療法
1,患者====放鬆地坐在椅子上,將雙手搓熱;
2,用左手從額頭右邊摸至左邊, 再用右手從額頭左邊摸至右邊, 如此來回各5次;
3,用雙手中指頭從眉宇間順著鼻樑兩側往下摸, 至鼻翼兩側的凹陷處(迎香穴)時, 有節奏地按穴位5次, 如此反復5次;
4,用手食指按迎香穴約20次, 有節奏地旋轉按壓, 用力以略有酸脹感覺為度;
5,每天早起、午休和晚上入睡前各進行一次。
21 憋氣止呃法
「迅速止呃逆法」:
「呃逆」俗稱「打嗝兒」, 可在剛開始時深吸一口氣, 用力憋住, 同時胸腔用力, 直到憋得「臉紅脖子粗」, 實在憋不住時再呼氣. 一次即可止住.
22 冰箱保存染發劑
各種染發劑在室溫或炎熱的天氣中, 會失去部分效能或改變色澤. 若放在冰箱中保存, 可長期保持其原有的功能, 不變質.
23 補腎虛二
腎虛盜汗時, 用黑豆衣10克, 浮小麥10克, 用清水煎服.
24 補腎虛一
黑豆25克, 文火炒熟, 天花粉(中葯店有售)50克, 兩者混合一起研成粉末, 製成小丸子, 以黑豆湯送服. 此為一次量, 日服兩次.
25 踩鵝卵石治好腦供血不足
「腦供血不足」. 後腦麻酥酥地脹痛, 稍用腦即如刀剜一樣疼痛.
治療方法:
每天早晚漫步500-1500米;
每星期到布滿卵石的干河床上稀里嘩啦地踩上兩個多小時, 寒暑從未間斷, 奇效出現, 小小鵝卵石治好腦供血不足。注意穿上輕便軟底鞋, 「踩石」前, 還要做好腿、腳、腰部的准備活動.
26 側柏葉泡酒治脫發
治脫發一方:側柏葉(生品)浸於白酒中(加蓋), 7日後棄去柏葉, 每日塗於患處. 試之, 感涼爽, 一月有餘, 禿頂鑽出黑發, 日久漸多.
27 茶葉糊可止血
不小心碰傷流血時, 只要捏一小撮茉莉花茶放進口裡嚼成糊狀, 貼在傷口處(不要鬆手), 片刻即可將血止住。
28 茶葉枕的妙用
將泡用過的茶葉曬干, 裝在枕頭里, 睡起來柔軟清香, 可去頭火.
29 炒大鹽可治老寒腿
患有老寒腿的人, 可用棉布縫一個書本大小的口袋, 雙層, 中間絮上些棉 , 不宜太薄或太厚;每天晚上將大粒鹽1公斤放鍋內炒數分鍾, 聽到響聲即可;將鹽倒入袋內, 口封好;睡前將此口袋放置於關節疼痛處, 蓋上棉被. 每晚敷一小時左右,連敷一周為一療程, 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效.
30 陳醋與發型
在理發吹風前, 往頭發上噴點陳醋可使發型耐久, 還能使頭發顏色變得黑亮, 柔軟潤澤, 增添美感.
31 吃白蘿卜可治「胃燒」
「燒心」病, 只要吃飯就燒得難受, 頓頓飯後吃幾片白蘿卜,結果痊癒。患胃病時吃白蘿卜也有效.
32 吃栗子可治口腔潰瘍
長期口腔潰瘍,吃栗子可治。每晚下班回來吃一點, 起初吃熟的, 後來吃生的, 效果更佳.
33 吃葯三巧(1)
中葯煎好後, 把湯涼至低於體溫時再服用. 因人的舌頭味感同湯葯的溫度有一定的關系. 湯葯在37℃時味道最苦. 高於或低於 這一溫度, 苦味就會減弱. 因此, 服葯應等葯的溫度降至37℃以下.
34 吃葯三巧(2)
長期服用洋地黃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鉀, 都要服用氯化鉀. 氯化鉀無論是水劑還是粉劑, 其味均不爽口. 如將氯化鉀混合到等量的橘子汁或薑汁汽水中, 再服就會可口.
35 吃葯三巧(3)
因厭惡葯味而不願堅持服葯時, 可在服葯前幾分鍾口中含些冰塊, 這樣可使味蕾麻痹, 服葯較易.
36 吃魚肝油有助長個子
眼睛生角膜炎, 幾瓶魚肝油丸能治好,吃魚肝油還有助長大個子.
註:魚肝油主要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 人體對它們的需求量相當低,只要膳食平衡,一般不會缺乏. 如果長期過量服用,會引起中毒症狀, 因此要慎重.
37 除口臭三法(1)
茶葉去除法:
吃了大蒜後, 嘴裡總有一股異味, 這時只要嚼一點茶葉(或吃幾枚大棗), 嘴裡的大蒜氣味可消除。喝上1杯濃茶亦有同樣效果。
38 除口臭三法(2)
牛奶去除法:
吃大蒜後喝1杯牛奶, 臭味即可消除.
39 除口臭三法(3)
鹽水漱口法:
用鹽水漱口, 或在口中含鹽水片刻, 能把引起口臭的細菌殺滅。
40 穿雙絲襪睡覺保腳暖
有人冬天睡覺腳冷, 老年人尤甚. 靠熱水袋暖腳有許多不便. 有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穿一雙干凈、稍覺寬松的短筒絲襪睡, 一會兒腳就溫熱起來. 注意不要穿長統襪和線襪, 可常備一雙專用睡襪. 睡時雙腳不要蜷縮, 要自然伸出, 待腳感到太熱時, 雙腳交互一捋便脫下了.
41 吹口哨美容
吹口哨可「動員」臉部肌肉充分運動, 因而可以減少面部皮膚皺紋,收到美容之效. 吹口哨還能使脈搏減緩、血壓降低。
42 蔥姜粥預防風寒感冒
250克粳米洗凈放入有2000克清水的鍋中;鍋開後改用微火, 熬制六成熟時加入洗凈切成碎末的蔥白100克、姜粒25克;熬制九成熟時再加入100克紅糖;熬熟即成.
43 醋蛋液治好老毛病
治失眠症及膝蓋骨刺症, 每天早晨喝一次醋蛋液,做法是:
將一隻紅皮雞蛋洗凈用150-180毫升米醋(須用酸度8-10度米醋)泡在廣口瓶里, 置於20-25℃處48小時後攪碎雞蛋, 再泡36小時即可飲服.
44 醋棉球治蟯蟲病
幼兒感染蟯蟲病後常喊肛門癢癢, 這是蟯蟲到肛門產卵所致, 此時應取一棉球蘸醋塞入肛門. 此法對大人同樣適用。
45 醋使指甲油長久光澤
在塗指甲油前, 先用棉球蘸點醋, 把指甲擦洗干凈. 等醋完全乾了以後, 再塗指甲油不容易脫落,可保持光亮生輝.
46 醋水浸泡治手癬
醋120克對水1000克, 浸泡患處, 每天一次, 治手癬.
47 醋水浴
用1小杯醋倒入熱水中, 攪勻以後洗浴, 可使人頓覺手足輕松舒適。
48 醋治手腳裂
手腳裂口, 疼痛難忍。買一斤醋, 放在鐵鍋里煮, 開鍋後五分鍾, 把醋倒在盆里, 待溫後把手腳泡在醋里10分鍾, 每天泡兩次, 7天一療程. 兩個療程後, 病徹底好。
49 打針的鬆弛
肌肉注射時, 如果臀肌緊張, 既會增加病人的痛苦, 也不利注射及葯物的吸收. 打針前囑患者不停地屈動腳趾並數數, 能使其分散注意力, 使臀肌鬆弛, 從而痛感減輕, 注射順利。
50 打針結塊的消除
針眼部位出現結塊,是由於葯物未被吸收引起的,可取一塊生土豆, 切開敷於結塊部位,能消除結塊。
51 大米飯美容
用煮熟的不太硬的米飯, 趁熱而不太燙的時候, 用手揉捏成團, 貼到臉上不停地揉搓, 直至搓成粘膩的污黑小團為止, 再用清水把臉洗凈. 這樣米飯便可將皮膚汗孔的油脂及污物都粘出. 堅持半年, 會使面部的皮膚潔白。
52 大蒜按摩可治感冒
取紫皮大蒜切成片狀, 在百會、太陽、風池、迎香、合谷諸穴位按摩五分鍾, 然後在腳下湧泉穴按摩十五分鍾, 可治感冒. 感冒初起效果佳, 重感冒應配合吃葯. 按摩後穴位表麵皮膚形成大蒜薄膜, 應保持四小時再洗凈.
53 大蒜敷腳心可治咳嗽、鼻衄、便秘
每晚睡覺前, 洗凈腳後把大蒜薄片敷在腳心湧泉穴上(位置在1/3腳處);用醫用膠布貼緊貼牢;時間在8小時左右(大蒜對皮膚有刺激, 貼的時間不宜過長), 對咳嗽、鼻衄及便秘有一定療效
, 連續敷7-10天, 效果更佳. 少數人腳心敷蒜處起水泡, 可暫停敷貼, 待水泡破後皮膚復原再敷貼, 一般不再起水泡.
54 大蒜能治瘊子
臉上長出一顆小米粒大的瘊子, 後漸漸長到綠豆那麼大. 將蒜瓣切成小塊, 用以擦抹患處. 先是瘊子表面出現干痂, 最後竟至完全脫落. 患處光潔如初, 未留任何痕跡。
55 大蒜治感冒流鼻涕
將大蒜削成圓錐狀, 裹一層薄葯棉, 塞入鼻孔, 一次五六分鍾, 連續
四五次, 清涕即止.
56 淡鹽水治沙眼
堅持每日用淡鹽水洗眼, 效果不錯。
57 倒行治好了我的腰痛病
腰部骨頭有骨刺, 作理療及葯物治療均不見好轉.倒行可解除腰腿背部疾患。
方法是:找一平坦地雙手插腰, 腰背挺直, 兩眼直視正前方, 向後退著走, 速度可適當加快. 若在練倒行時, 再加作幾下腰部運動, 更好.
58 碘酚可治青春痘
青春痘(粉刺)令青年們苦惱, 下面方法可供參考:
因碘酚(即碘酒)有極強的殺菌和消炎作用, 可用棉球蘸之擦患部, 每日早晚各一次, 兩天即可痊癒.
Ⅵ 醫師你好,請問老人肺氣泡至胸腔兩邊腫脹,和面部腫脹,老人的聲音沙啞,到醫院檢查吊針幾天都沒有好轉,
病情分析:
肺氣腫的治療,適當應用舒張支氣管葯物,如氨茶鹼,β2受體興奮劑.
指導意見:
如有過敏因素存在,可適當選用皮質激素,根據病原菌應用有效抗生素,吸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