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創術的[手術步驟]
1.清洗去污分清洗皮膚和清洗傷口兩步。
⑴清洗皮膚: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再用汽油或乙醚擦去傷口周圍皮膚的油污。術者按常規方法洗手、戴手套,更換覆蓋傷口的紗布,用軟毛刷蘸消毒皂水刷洗皮膚,並用冷開水沖凈。然後換另一隻毛刷再刷洗一遍,用消毒紗布擦乾皮膚。兩遍刷洗共約10分鍾。
⑵清洗傷口:去掉覆蓋傷口的紗布,以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用消毒鑷子或小紗布球輕輕除去傷口內的污物、血凝塊和異物。
2.清理傷口施行麻醉,擦乾皮膚,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膚,鋪蓋消毒手術巾准備手術。術者重新用酒精或新潔爾滅液泡手,穿手術衣,戴手套後即可清理傷口。
對淺層傷口,可將傷口周圍不整皮膚緣切除0.2~0.5cm,切面止血,消除血凝塊和異物,切除失活組織和明顯挫傷的創緣組織(包括皮膚和皮下組織等),並隨時用無菌鹽水沖洗。
對深層傷口,應徹底切除失活的筋膜和肌肉(肌肉切面不出血,或用鑷子夾鑷不收縮者,表示已壞死),但不應將有活力的肌肉切除,以免切除過多影響功能。為了處理較深部傷口,有時可適當擴大傷口和切開筋膜,清理傷口,直至比較清潔和顯露血循環較好的組織。
如同時有粉碎性骨折,應盡量保留骨折片;已與骨膜游離的小骨片則應予清除。
淺部貫通傷的出入口較接近者,可將傷道間的組織橋切開,變兩個傷口為一個。如傷道過深,不應從入口處清理深部,而應從側面切開處清理傷道。
傷口如有活動性出血,在清創前可先用止血鉗鉗夾,或臨時結扎止血。待清理傷口時重新結扎,除去污染線頭。滲血可用溫鹽水紗布壓迫止血,或用凝血酶等局部止血劑止血。
3.修復傷口清創後再次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再根據污染程度、傷口大小和深度等具體情況,決定傷口是開放還是縫合,是一期還是延期縫合。未超過12小時的清潔傷口可一期縫合;大而深的傷口,在一期縫合時應放置引流條;污染重的或特殊部位不能徹底清創的傷口,應延期縫合,即在清創後先於傷口內放置凡士林紗布條引流,待4~7日後,如傷口組織紅潤,無感染或水腫時,再作縫合。
頭、面部血運豐富,癒合力強,損傷時間雖長,只要無明顯感染,仍應爭取一期縫合。
縫合傷口時,不應留有死腔,張力不能太大。對重要的血管損傷應修補或吻合;對斷裂的肌腱和神經干應修整縫合。顯露的神經和肌腱應以皮膚覆蓋;開放性關節腔損傷應徹底清洗後縫合;胸腹腔的開放性損傷應徹底清創後,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條。
② 請問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損傷治療的清創術是怎樣的
先用消毒紗布蓋住創口,用肥皂水、外用鹽水洗凈創口四周的皮膚;如有油垢,可用汽油或洗潔劑擦凈。然後在麻醉下用大量生理鹽水或1%~3%又氧水沖洗創口,同時用紗布團或軟毛刷反復擦洗,盡可能清除創口內的細菌、泥沙、組織碎片或其他異物。在清洗創口的同時,可以進一步檢查組織損傷的情況。 (二)清理創口 沖洗創口後,行創周皮膚消毒、鋪巾、進行清創處理。原則上盡可能保留頜面部組織。除確已壞死的組織外,一般僅將創緣略加修即可。唇、舌、鼻、耳及眼瞼等處的撕裂傷,即使大部分游離或完全離體,只要沒有感染和壞死的情況下,也應盡量保留,爭取縫回原位,仍有可能癒合。 清理創口時要進一步去除異物。可用刮匙、刀尖或止血鉗除嵌入組織的異物。組織內如有金屬異物,表淺者可藉助於磁鐵吸出;深部者要通過X線攝片或插針X線定位後取出。但如創口有急性炎症、異物位於大血管旁、定位不準確、術前准備不充分或異物與傷情無關者,可暫不摘除。 (三)縫合 由於口腔頜面部血運豐富,組織再生力強,即使在傷後24小時或48小時之內,均可在清創後行嚴密縫合;甚至超過48小時,只要創口無明顯化膿感染工組織壞死,在充分清創後,仍可行嚴密縫合。對估計有可能發生感染者,可在創口內放置此流物;已發生明顯感染的創口不應作初期縫合,可採用局部濕敷,待感染控制後,再作處理。
③ 簡述清創術的操作步驟
答:
清創術的操作步驟:
1.判斷傷情:各種外傷患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暴力損傷,因此術前對患者應細心檢查。
2.麻醉和體位。
3.清洗皮膚:先以無菌紗布覆蓋傷口,用酒精擦洗傷口以外皮膚的污物。
4.清洗傷口:移去覆蓋傷口的紗布,用3%過氧化氫溶液、1:1000苯扎溴銨、無菌生理鹽水交替沖洗傷口3遍,用無菌鑷子取出明顯的異物、血凝塊。
5.清理皮膚:術者依次常規洗手、碘伏消毒傷口周圍皮膚、鋪無菌巾、穿手術衣、戴滅菌手套。
6.清理組織:按由淺入深的解剖層次逐步清理創口。
7.特殊組織的清理:
(1)血管的處理。
(2)神經的處理。
(3)肌肉、筋膜、肌腱的處理。
(4)關節囊損傷的處理。
(5)骨折斷端的處理。
8.再次清洗:上述處理步驟結束後要用生理鹽水將清創過程中產生的組織碎屑沖凈。
9.組織的修復:
(1)血管的修復。
(2)神經的修復。
(3)肌腱的修復。
(4)關節囊的修復。
(5)骨折的復位與固定。
10.關閉傷口:傷口徹底止血、修復後可以一期逐層縫合關閉傷口,縫合時應注意組織層次的對合。
11.操作完畢:操作完畢後,清點清洗操作用物,放到指定位置,用過的敷料及清除的組織,按規定放到指定地方。
④ 半坐卧位適用哪些病人,為什麼
半坐卧位的適用范圍:
1、胸腔疾病、胸部創傷或心臟病患者。此卧位藉助重力使隔肌下降,胸腔容積増大,部分血液滯留在下肢和盆腔臟器內,回心血量減少,減輕肺部淤血和心臟負擔,有利於氣體交換,改善呼吸困難,亦有利於膿液、血液及滲出液的引流。
2、腹腔、盆腔手術後或有炎症的患者。半坐卧位一方面可減輕腹部切口縫合處的張力、疼痛,有利切口癒合;另一方面,可使腹腔滲出物流入盆腔,減少炎症擴散和毒素吸收,促使感染局限化和減少中毒反應。
3、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後,採取半坐卧位可減少局部出血。
4、恢復期體質虛弱的患者半坐卧位,有利於站立過渡。
(4)面部清創縫合後採取什麼卧位擴展閱讀:
半坐卧位姿勢:
患者仰卧,床頭支架或靠背架抬高30°~60°,搖高床尾支架15°~30°或用大單裹住枕芯放於兩膝下,將大單兩端固定於床緣處,使下肢屈曲,以防患者下滑。放平時,先放平膝下支架,後放平床頭支架。危重患者採取半坐卧位時,臀下應放置海綿軟墊或糜子墊或使用氣墊床,防止局部受壓而發生壓瘡。
⑤ 清創手術以後,日常的護理要注意什麼
很多人因為各種疾病做過一些大大小小的手術。但是手術完成並不都是對的,術後傷口的恢復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大問題,的人傷口癒合得很慢,有的人會出現傷口開裂、感染等問題。那麼術後如何快速護理傷口呢?本期我們來談談術後傷口護理。飲食護理營養素和水分的攝入直接關繫到代謝功能和術後恢復。吃完後要多吃易消化、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
切口感染的治療如果術後3~4天切口疼痛加重,切口局部出現紅腫、發熱、壓痛或波動,伴有體溫升高、脈率增高、白細胞計數增高,可懷疑為切口感染。如果切口出現早期感染症狀,應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如經常換葯、局部理療和有效應用抗生素。化膿性切口應去掉部分縫線,切口應完全打開。清潔切口後,放置凡士林紗布排膿,定期換葯,爭取二次癒合。如需二次縫合,應做好術前准備。
⑥ 在做完清創縫合之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如果不小心受到了創傷,那麼是需要做清創縫合的,這樣才可以使傷口趕緊恢復,但是再做完清創縫合之後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接下來小編就來聊一聊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
最後,要按時去正規的醫院復查,到了拆線的時間也要去正規醫院讓專業的醫生拆線,不要自己私自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