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和上半身經常出汗是什麼情況

面部和上半身經常出汗是什麼情況

發布時間:2022-07-25 10:57:10

❶ 突然間開始一段時間出汗特別多,一般是面部,脖子和上半身比較多,請問怎麼回事

首先要區分是自汗還是盜汗。盜汗大多發生於夜間休息的時候,此類情況多是因為陰虛造成的。當然,按照西醫的觀點還要結合是否有發熱、咳嗽等症狀;自汗大多發生在日間活動中,多是由於氣血兩虛造成的,可以找有經驗的中醫服用一些補氣補血的湯劑調理一下,不嚴重的情況也可以口服一些中成葯,如黃芪精口服液、玉屏風散或虛汗停顆粒進行治療。此外,也應該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適當恢復鍛煉,加強飲食營養。

❷ 我的身上尤其是臉上特容易出汗,天氣只要一熱,動一動就出很多汗,這是什麼原因啊有什麼辦法解決不

出汗多有生理和病理之分,如天氣炎熱和大運動量時的出汗多屬生理現象。
病理原因的出汗多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盜汗,發生在夜間睡眠時不自覺出汗。另一種是自汗,發生在白天,不因勞動、穿衣厚或炎熱而汗自出,或稍微運動則大汗淋漓。
自汗的原因主要是身體虛弱或患大病之後。中醫認為是「肺氣不足、衛陽不固」所致。治療應以「補肺益氣、固表養陰」為原則。可選服補中益氣丸、生脈飲以培土生金、益氣斂汗,或嚼服西洋參、人參等,也可選生脈散和玉屏風丸加減運用。
汗腺分泌與運動強度有密切關系:一般規律是,運動強度越大,排汗量越多。因為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肌肉活動更劇烈,產熱量更多,為了保持正常體溫,人體必須通過增加排汗量才能把多餘的熱量散發出來,因此,運動強度越大,排汗量必然增多。
出汗多少首先與個體差異有關:大家知道,汗液來自於汗腺的分泌,而汗腺的數量是極多的。數以百萬計的汗腺,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小汗腺,它們廣泛地分布於全身的皮膚下面,平均每平方厘米約有300個,全身共約230萬個。當運動或外界環境溫度升高時,人體主要靠這種汗腺排汗,生理學家將這種排汗叫溫熱性發汗。另一類為大汗腺,分布在腋窩,乳頭、外陰等部位的皮下。當人受到驚嚇、興奮或羞辱時,主要是這種腺體排汗,生理學家將這種排汗叫神經性發汗。生理學研究發現,小腺體和大腺體的數量,不僅有性別差異,而且還有個體差異。因此,在同樣條件下,有人出汗多,有人則出汗較少。另外,個體差異還表現在體液多少上。有些人體液較多,運動時出汗就多;有些人體液較少,運動時出汗就少。體液的多少常取決於體脂的含量,因為脂肪組織中含水量比較少,所以胖人的體液相對比瘦人少。盡管運動時胖人出汗多,但耐受水分丟失的能力卻比較差,也就是說,運動時間不長,胖子就會因水鹽代謝失調而過早出現疲勞。運動前是否飲水對體液也有影響,如果運動前大量飲水,也會因體液增多而增加出汗量。
所以,出汗多少是因人而異的,不必擔心。
運動時大量出汗是正常現象

出汗是人體因為周遭環境溫度上升,為了不使肌體溫度過高而出現問題,人體皮膚下邊的汗腺分泌體液,使其蒸發帶走體內過高的溫度,從而保持體溫正常的一種方式。

夏天氣溫高,從而影響人體內外部體溫過高,器臟處於過高的溫度中容易水腫,危機生命。因此夏天,人體會分泌大量的體液以保持體溫的正常。而有些人出汗多出汗少又跟很多原因有關。比如肥胖。體內脂肪,就像是保暖用的海綿,有很強的保溫作用。而人體因為運動,也產生大量的熱量,肌體內的脂肪正好阻礙了這些熱量的散發。而身體為了盡快散熱,所以採取大量出汗的方法散熱。而偏瘦的人則不用這樣。

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缺鈣。不少人都知道,汗液中含有較多的氯化鈉,出汗多應當補充食鹽,但對出汗後應當補充鈣卻有所忽略。
據研究,每1000毫升汗液中含鈣1毫克當量,在平時,每天由汗液中丟失鈣僅15毫克並不十分重要,但在夏季高溫環境下勞作的人員,每小時從汗液中丟失鈣在100毫克以上,這個量幾乎占總鈣排出量的30%,很容易導致低鈣血症,表現為病人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長期鈣缺乏會導致成人患軟骨病,易骨折,以及經常腰背和腿部疼痛。
為了防止出汗後低血鈣,高溫作業者應當在生活中攝取足夠的鈣,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乳製品、綠葉蔬菜、魚類、海產 品等食物。維生素D有促進鈣質吸收作用,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有魚肝油、動物肝臟、蛋黃等。增加日光照射也可提高體內維生素D含量。

總之,夏天的時候,多運動運動,增強體質,就可以避免體虛多汗。
回答者:匿名 7-2 16:07

出汗多少首先與個體差異有關:大家知道,汗液來自於汗腺的分泌,而汗腺的數量是極多的。數以百萬計的汗腺,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小汗腺,它們廣泛地分布於全身的皮膚下面,平均每平方厘米約有300個,全身共約230萬個。當運動或外界環境溫度升高時,人體主要靠這種汗腺排汗,生理學家將這種排汗叫溫熱性發汗。另一類為大汗腺,分布在腋窩,乳頭、外陰等部位的皮下。當人受到驚嚇、興奮或羞辱時,主要是這種腺體排汗,生理學家將這種排汗叫神經性發汗。生理學研究發現,小腺體和大腺體的數量,不僅有性別差異,而且還有個體差異。因此,在同樣條件下,有人出汗多,有人則出汗較少。另外,個體差異還表現在體液多少上。有些人體液較多,運動時出汗就多;有些人體液較少,運動時出汗就少。體液的多少常取決於體脂的含量,因為脂肪組織中含水量比較少,所以胖人的體液相對比瘦人少。盡管運動時胖人出汗多,但耐受水分丟失的能力卻比較差,也就是說,運動時間不長,胖子就會因水鹽代謝失調而過早出現疲勞。運動前是否飲水對體液也有影響,如果運動前大量飲水,也會因體液增多而增加出汗量。

汗腺分泌與運動強度有密切關系:一般規律是,運動強度越大,排汗量越多。因為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肌肉活動更劇烈,產熱量更多,為了保持正常體溫,人體必須通過增加排汗量才能把多餘的熱量散發出來,因此,運動強度越大,排汗量必然增多。

夏天最需全面均衡營養。身處高溫環境,人體營養物質消耗較大,除了一日三餐外,還應從蔬菜、水果、飲食中,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A、維生素D,鈣丟失多的人還要補充優質鈣制劑。此外,為防止中暑,特推薦以下防暑降溫佳品。

冷飲西瓜汁 西瓜500克,去籽,放入榨汁機中打成汁,加入500毫升涼開水、適量白糖和少許鹽,在冰箱中略冷卻後飲用,具有清熱消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西瓜翠衣飲 西瓜鮮外皮(稱西瓜翠衣)200克,洗凈切碎,加水適量煎煮15分鍾,待涼後去渣取汁,加白糖適量,代茶飲,具有清暑熱、利小便的作用。

酸梅湯 烏梅50克、桂花5克,將烏梅浸泡半小時,加水1000~1500毫升,煎煮15分鍾後放入桂花,再煮沸1~3分鍾後,過濾取汁,加入適量白糖和食鹽少許,冷後代茶飲,有清暑開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綠豆湯 綠豆100克、大米20克(加入少量大米,能夠去除綠豆的苦澀味),水3000毫升,將綠豆、大米及水放入高壓鍋中煮沸20分鍾,待涼後飲用,有消暑熱、止煩渴的作用。用綠豆100克、大米200克煮為綠豆粥,有健脾消暑止渴作用。

雙花茶 金銀花10克、綠茶3~5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可防治痢疾、痱毒等。

薄荷涼茶 鮮薄荷葉10克、綠茶3~5克,開水浸泡,加白糖適量,冷卻後飲用,有清涼止渴、祛風利咽的作用,適用於夏季外感風熱較輕者。 荷葉涼茶 鮮荷葉20克,開水浸泡,加冰糖少許,涼後飲用,有消暑止渴、降脂減肥的作用,適合於肥胖者夏季飲用。

此外,在日常飲食中,多吃些西瓜、黃瓜、西紅柿及桃杏等蔬菜、水果,也有預防中暑的作用。

❸ 我偶爾上半身及臉頭突然冒汗是什麼情況

是不是氣虛,身體容易出汗

❹ 為什麼我總是頭臉愛出汗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者。 <p>戰汗即全身戰栗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癥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p>絕汗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p>頭汗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p>偏汗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多見於風濕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p>冷汗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p>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思慮過度;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不是過於肥胖就是體質過於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 <p>

❺ 本人多汗(上半身,尤其面部)稍一活動就出汗,稍熱一點,汗就會像黃豆一樣滴下來。是病症嗎怎麼治療

病情分析:你好,你這個情況應該是氣虛的表現,一般來說有風功於上氣虛就會造成自汗汗多的表現,這個動則汗多熱也會出汗的就以氣虛的地方為主.<br/>意見建議:這個可以通過服用一些補氣的中葯就會好的比如服用一些補中益氣丸和甘麥大棗湯就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了.補中益氣丸是一個中成葯.這個甘麥大棗湯就是甘草.浮小麥.和紅棗這三個葯可以煮水泡杯里每在喝喝加上服用葯丸就會好的.

❻ 為什麼我總是臉上容易出汗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
(1)溫熱性出汗

是由外界溫度升高而引起的,一般除手掌和足趾以外,全身其他皮膚都可出汗。通過出汗發散熱量調節體溫。夏天坐著工作,每天的發汗量約為300克;體力勞動時可提高10倍;

(2)精神性發汗

是由精神興奮或痛覺刺激等原因所引起,發汗主要見於手掌、足趾和腋窩3個部位。人在精神緊張時手心會出汗,即屬於精神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從加刺激到發汗的潛伏期極短,只有數秒到20秒。所以在緊張、恐懼、興奮等精神因素影響下,神經沖動從大腦皮質傳遞到手掌小汗腺部,去甲腎上腺素的濃度升高,導致小汗腺分泌排泄活動短期內迅速增強,即產生手掌精神性出汗。也有學者認為另有精神出汗中樞,常保持有興奮性,一加刺激後即產生反應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在掌跖處表現最為明顯,也可見於手背、頭面、頸部、前臂和小腿等處。少數人在高度精神緊張時,甚至會出現汗如雨下,汗流浹背的全身大汗情況。

(3)味覺性出汗

屬於一種生理現象 ,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 (辣椒、大蒜、生薑、可可、咖啡 )後引起的多汗。

(4)運動性出汗

屬於一種生理運動,所產生的汗。

(5)疾病性出汗

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內分泌失調有關。胸口常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說明體內的血液循環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腋下出汗且氣味很大,就可能說明日常飲食的味道過重,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食品。手心、腳心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出汗屬偏汗,多見於風濕、偏癱病人,有時也是中風臨身的信號。乳間汗局限於兩乳之間,可能是精神疲乏、體力勞累而傷及心脾所致。生殖器出汗出汗限於生殖器周圍,常與腎病有關。無汗常因邪閉、表實、津血不足等因所致。
1.自汗在無體內外因素刺激的情況下,醒時汗出不止,伴有疲倦、乏力、氣短、畏寒等虛弱表現。可能是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2.盜汗在甜睡中出汗,醒時汗止,自覺皮膚濕潤,有的內衣也被汗液浸濕,並有午後潮熱或兩顴發紅等表現。可能是肺結核浸潤期的患者。

3.大汗急性病或危重患者,突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精神疲憊,四肢厥冷,聲短息微,脈絡欲絕。可能是心衰和糖尿病的患者。

4.偏汗半側身體出汗,或見於右側,或見於左側,或見於上半身,或見於下半身。多見於中風,或高血壓腦病、腎性高血壓,或外傷、截癱之後。

5.戰汗先見全身戰栗,幾經掙扎,而繼之汗出的為戰汗,這是病變發展的轉折點。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發展期。

6.黃汗常分泌一種有特殊腥味的黃汗液,並伴有口乾不欲飲,或身體浮腫,舌苔黃膩。多見於肝病或肝硬化患者等。

7.粘汗汗出粘膩,發稠發熱,是退燒後的一種病汗。多見於重感冒或其他病症患者。

8.香汗經常微微出汗,汗味具有芳香味。多見於糖尿病患者。

9.無汗又稱閉汗,是指汗腺減少或機體不產生汗液,身體局部或全身少汗或完全不出汗。患者某些部位或全身皮膚非常乾燥,其多半曾患有皮膚病(如銀屑病、硬皮病等),令毛孔閉塞,以致無汗。另外,若身體新陳代謝紊亂,亦可能會無汗。中老年人活動量減少,汗腺萎縮,排汗較少或者無汗。
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夠自然出汗的,那會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如果老憋著不出汗,時間長了,皮膚就不會呼吸了,最後就會造成很多人體代謝系統的紊亂,並且把這種皮膚的排毒功能都轉到了腎和肝上。

❼ 上身和頭部總愛出汗,怎麼回事

上實下虛,氣厥上逆頭暈頭部發脹平時感覺腿軟,陽氣在上,動則助之,熱則汗出上半身,

❽ 臉部出汗多是因為什麼

臉部出汗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臉部出汗太多,很可能是身體出現了毛病,或者最近精神狀態不太好。下面分析一下原因。

(1)身體虛弱,如果一個人的身體非常虛弱,那麼他的臉部會經常出汗,而且非常多,大部分出的汗都是虛汗。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只是臉部會出很多的汗。身上也會出汗,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注意對身體的保養,吃一些可以補充身體營養的東西,多做一些運動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慢慢的臉部出汗多的情況就會得到改觀。

(2)精神狀態不好,長期處於焦慮,緊張,壓力過大的狀態,臉部出汗的情況也會增加,尤其是遇到讓你不開心的事,或者是讓你感到非常緊張的事,這時候臉部出汗會明顯增多,還有就是當你感到壓力過大,臉部也會出非常多的汗。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放鬆心情。你聽一聽歌看一看電影,也可以做一些運動,或者找一個比較好的朋友傾訴一下。這種情況就會得到很好的改善,也機會減少我們臉部的排汗。

(3)如果是男人的話,腎虛也會增加我們臉部的排汗量。去醫院做一做檢查,在當地的診所問一下情況,可以很快得知自己是不是腎虛的表現,如果是就需要增強對身體的保養,經常吃一些可以補腎的食物,有節制的進行夫妻間的性生活,可以吃一些中葯進行補身體,腎好啦,臉部出汗過多的情況才能得到改善。

臉部出汗過多的情況有很多原因,以上只是幾種比較常見的原因,可以去大型醫院做一下檢查,到底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只要我們好好的照顧自己,沒有什麼疾病是戰勝不了的。

❾ 上身和頭部出汗很容易出汗怎麼回事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 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5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者. 戰汗 即全身戰栗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4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癥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絕汗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4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偏汗 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多見於風濕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思慮過度;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不是過於肥胖就是體質過於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特別愛出汗,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吃頓飯,做點事常常是滿頭大汗,稍一緊張就汗流浹背,這種病症在醫學上稱為多汗症.

閱讀全文

與面部和上半身經常出汗是什麼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62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15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11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37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54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74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43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17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80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19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4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08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65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34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90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04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08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49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44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