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選擇練習太極拳的朝向與時間
關於練習太極拳的朝向和時間,專家認為:最好選擇晨時四點至六點之間。因為太陽是半夜繞過地球背面開始轉向我們居住的這一面,自然界大氣受激發,開始緩慢上升。人體的內氣在這個時刻,同樣也受激發而開始緩慢上升,人體肝氣處於初升狀態,肝經與膽經互為表裡,所以膽經的內氣也處於剛剛上升狀態。人體上升狀態的肝氣和膽氣在這個時辰得到體外同質大氣的充實,而顯得更加旺盛有力,有利於從事練功、練體活動。) 古代醫家依據十二時辰來推算某一個時辰某臟器氣血旺行而容易導引。可見時辰對診病和治病都有影響作用。參加太極拳運動也如此。 一、最好選擇晨時四點至六點之間。 因為太陽是半夜繞過地球背面開始轉向我們居住的這一面,自然界大氣受激發,開始緩慢上升。人體的內氣在這個時刻,同樣也受激發而開始緩慢上升,人體肝氣處於初升狀態,肝經與膽經互為表裡,所以膽經的內氣也處於剛剛上升狀態。人體上升狀態的肝氣和膽氣在這個時辰得到體外同質大氣的充實,而顯得更加旺盛有力,有利於從事練功、練體活動。 二、午時為練拳練功忌諱的時間。 在這個時間太陽光向下直射,自然大氣和人體內氣都處於上升狀態,頭氣激發,內氣快速上升,心氣不平,血脈賁張,不利於運動。 三、在晚上八點至九點為陰氣上升。 這時運動可調動內氣,同時容易向外吐放蘊藏在臟腑內的濁氣,而可以加強臟腑經絡活動功能,疏通氣血,有利於子夜入眠後人體陰氣轉向上升之時吸取同質大氣。 練拳時間也跟日常生活習慣有關。因為清晨人的精力旺盛,記憶力極強。且睡了一夜後,肌骨可由於肢體活動而除滯消澀。在睡前時間,由於一天的活動,關節肌腱活動開了,便於大幅度、高難度的動作演練,利於動作的動力定型,而且運動中精力的消耗又容易通過睡眠得到及時恢復。由此可見,運動時間直接關繫到運動的效果。只有正確地掌握和科學地按時間鍛煉,才能在短時間內收到最佳效果。 最後簡單提一下練拳方向。早不朝東,晚不面西,永不向北,午後不朝南。其道理在於使人體鍛煉符合宇宙大地的氣的變化運行,最好不要違背自然規律。
Ⅱ 練太極拳為什麼強調方位
這個沒什麼意義,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天圓地方、面南背北這些方位。
試問,如果搬到南極、北極居住,就不能練太極拳了?
如果將來科技進步了,我們在太空船旅遊,就不能練太極拳了?
所以,方位沒什麼意義。
Ⅲ 晚上適合打太極拳嗎
晚上可以練太極拳。晚上在工作、學習或娛樂後,猿臂輕舒,拳走太極,輕靈提起,連綿不斷。細、勻、深、長的呼吸與招式動作協調結合,會對機體夜間保健大有益處,同時也會讓睡眠進入了平心靜氣的狀態,如微風拂柳,直至風吹睫毛自然醒。
而且在晚上八點至九點的時候,為陰氣上升期。這時練太極拳可調動內氣,同時容易向外吐放蘊藏在臟腑內的濁氣,可以加強臟腑經絡活動功能、疏通氣血,有利於子夜入眠後人體陰氣轉向上升之時吸取同質大氣。
但是在晚上練習太極拳的時候要注意以下這些事項:
在正式練拳之前,應做好准備活動。適當的慢跑、徒手操可以使身體微微發熱,再適當壓壓腿、拉拉韌帶,做幾次半蹲起,尤其注意要把膝、踝關節充分活動開。
太極拳有一個特有的運動形式,是膝關節始終處於半蹲姿勢。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下肢運動負荷比較大,長時間、低重心的運動,很容易造成膝關節軟骨、韌帶損傷,引起疼痛。因此,在打拳過程中,不要過分追求「太極步伐」的低重心行拳姿勢,可把重點放在「走架」和精、氣、神的統一上。
打太極拳的好處有很多,它可以修身養性。凡事如一套太極,拳起境生,拳落而心生。拿得起、放得下,遇到事情從容、靜心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多微笑,少動怒,經常練太極拳可以善養心性,培養個人修為。
打太極拳能夠幫助大家延緩衰老。太極拳能夠幫助大家打通身體各處的經絡,自然能夠清除體內各種毒素及不良物質,因此多練拳能夠延緩衰老。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每天堅持練太極拳的女人可永葆青春,太極拳能疏通經絡,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幫助女人排毒養顏、減少色斑。
Ⅳ 練習太極拳時,對身體各部位姿勢有何要求
頭部:練習太極拳時,對頭部姿勢的要求是自然上頂,避免頸部肌肉硬直,不要東偏西歪或自由搖晃。頭頸動作應隨著身體位置和方向的變換,與軀乾的旋轉上下連貫協調一致。面部要自然,下頦向里收回,用鼻呼吸。口自然合閉。眼神要隨著身體的轉動,注視前手(個別時候看後手)或平視前方,神態力求自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否則會影響鍛煉效果。·軀幹部:胸背:太極拳要領中指出要「含胸拔背」,或者「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意思是說在鍛煉過程要避免胸部外挺,但也不要過分內縮,應順其自然。「含胸拔背」是互相聯系的,背部肌肉隨著兩臂伸展動作,盡量地舒展開,同時注意胸部肌肉要自然放鬆,不可使其緊張,這樣胸就有了「含」的意思,背也有「拔」的形式,從而也可免除胸肋間的緊張,呼吸調節也自然了。 ·腰脊:練習太極拳,要求身體端正安舒。要做到這點,腰部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流傳的說法中有「腰脊為第一主宰」、「刻刻留心在腰間」、「腰為車軸」等等,都說明腰是身體轉動的關鍵,對全身動作的變化,調整和穩定重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練習時,無論進退或旋轉,凡是由虛而逐漸落實的動作,腰部都要有意識地向下松垂,以助氣下沉。腰部下垂時,注意要端正安舒,腰腹部不可前挺或後屈,以免影響轉換時的靈活性。腰部向下松垂,還可以增加兩腿力量,穩固底盤,使得動作圓活、完整。·臀部:練習太極拳時要求「斂臀」,保持自然狀態,避免臀凸出或左右扭動。要松腰、正脊以維持軀乾的正直。·腿部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對於步法的進退變換和周身的穩定程度,兩腿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要求腿部動作要正確、靈活、穩當。在練習時,要特別注意重心移動、腳放的位置、腿彎曲的程度、重心的移動和兩腿的虛實變化以及整個套路動作的前後銜接。腿部活動時,總的要求是松胯、屈膝、兩腳輕起輕落,使下肢動作輕、穩、進退靈便。邁步時,一腿支撐體重,穩定重心;然後另一腿緩緩邁出。腳的起落,要輕巧靈活。前進時,腳跟先著地;後退時,腳掌先著地,然後慢慢踏實。橫步時,側出腿先落腳尖,然後腳掌、腳跟隨依次落地。跟步、墊步都是先落腳尖或腳掌。步型和步法都要求腿部動作虛實分明,除「起勢」「收勢」外,避免體重同時落在兩腳上(雙重)。右腿支撐大部體重時,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左腿支撐大部體重時,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為了維持身體平衡,虛腳起著一個支點作用(如虛步的前腳和弓步的後腳)。蹬腳、分腳的動作,宜慢不宜快(個別動作除外),應保持身體平衡穩定。·臂部:其總的要求是沉肩垂肘,使肩、肘兩個相關聯的關節放鬆。運動時,注意肩關節松沉,並有意識地向外引伸,使手臂有迴旋的餘地。太極拳的手臂一伸一屈都不可平出平入,直來直往,應把腕部和前臂的旋轉動作確切地表現出來。對手的動作要求是:凡是收掌動作,手掌應微微含蓄,但不可軟化、飄浮。出掌要自然,手指要舒展。拳要松握,不要太用力。手和肩的動作是完整一致的。如果手過度向前引伸,就容易把臂伸直,達不到「沉肩垂肘」的要求;而過分地沉肩垂肘,忽略了手的向前引伸,又容易使臂部過於彎屈。總之,動作時,臂部始終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推掌、收掌動作都不要突然斷勁,這樣才能做到既有節分又能連綿不斷,輕而不浮,沉面不僵,靈活自然。
Ⅳ 臉朝哪個方向打太極拳擊
首先,你說的是一個病句,或者說是你打錯字了。
你問打太極拳時朝向那個方向好,但這問題沒有答案,因為根本無所謂——就好像睡覺時頭朝那邊一樣。
練習太極拳,正宗的太極拳是沒有那麼多的講究的,本身也不如你所看到聽到的宣傳一樣滿吞吞,真正的太極拳終究是一門打架功夫,講究亦實亦虛不彎不直,在意發力技巧與關節技,並不是「大師」們所說的養氣練氣是為了忽悠老年人。
但不論是為了健身防身還是為了「修身養性」,都沒有面朝哪裡的講究。如果實在糾結可以考慮在早上時面朝西南(防止太陽灼傷),下午最好朝東,原因同上;傍晚可以朝西,是一個不錯的享受。
Ⅵ 練太極拳的方向有什麼講究
練拳時注意選擇面對的方向,有利於發揮技能和提高鍛煉效果。在練習靜功時,常採用兩種面向;一種是面南背北進行練習。這種方位符合中國的地理氣象情況(寒風從背面而來),大概還與中國建房講究坐北朝南這類習俗有關系。近幾年有人認為地球的磁場是南北向,面南背北練功,能藉助磁場對人體的影響,從而達到較好的練習效果。另一種面向法認為,早晨面向正東,可享受朝霞之氣。午時面向正南,離火當空,有助入靜。傍晚面向正西,夕陽西下,可吸收晚霞余暉。半夜面向正北,北方為五行中水的居所,有取坎填離之意。
在練習套路和格鬥運動時,一開始運動,自身朝向即開始變化,因此只能說朝哪個方向起。但要注意盡量避開面向燈光和太陽光運動,以免光線太強刺眼。舊說「早不向東、晚不向西」,就是指早上至午,日在東,故不能向東練拳或者敵對;午後至傍晚日在西故不能向西練拳或者敵對。
練拳和用拳,情況不同,眼睛看的方向也不同。
Ⅶ 為什麼晚上打太極拳不能朝西
可以朝西的。一般人習慣上面向南起勢,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在我們套路練習時動作是不停變化的,運動方向也是不停變化的,請因地制宜不拘泥於某一特定方向!
Ⅷ 練太極為什麼有早不朝東晚不向西的說法
古諺語:練功方向『早不朝東,晚不朝西,午不朝南,永不朝北』而來。其因主要是,以往練拳或練功,多取戶外空曠地為主,而方向都以不面向太陽為宜,面陽則刺眼,取南面則早晚太陽都在側面,而一般午不練功,故而面朝南較不費腦筋。至於不朝北則是取其語音之不吉,練拳起式又稱拜,拜東,拜西,拜南皆可,唯獨絕不拜北;『拜北』者『敗北』是也,故永不朝北。其實亦無多大意義。
Ⅸ 練太極拳為什麼午不朝南
主要是為了避免陽光直射刺眼,一般練功都朝南面,午不朝南是指中午不練功,所以不要朝南啦。
午不朝南自古諺語:練功方向『早不朝東,晚不朝西,午不朝南,永不朝北』而來,而不僅僅針對太極拳。
早不朝東晚不向西
如果朝著東邊練武,那太陽是東升西落的,一升起來就很容易照射在人的臉上,這樣陽光會比較的刺眼,一來是容易讓人分心,不能專心練武,影響到練功的效果,二來是對視力也不好。
而在傍晚的時候不能面相西面練武,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太陽到了傍晚的時候就要落山了,這個時候的光線同樣是很刺眼的。
午不朝南永不面北
在中午的時候,也一般不練武的,是以打坐為主,所以就沒有朝南這一說了。「永不朝北」,是因為北的諧音不好,容易讓人聯想到「拜北」、「敗北」等。何況練武的時候起勢就稱「拜」,可以拜東,拜西,拜南,但是卻萬萬不能「拜北」。
(9)傍晚練習太極拳面部朝什麼方位擴展閱讀:
太極拳的益處
1、能有效的改善人體末端微循環狀態,提高人體對於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2、能有效地解除人體的精神過度緊張狀態,從根本上消除現代社會「文明病」的致病原因,預防生理性疾病的發生
3、能改善老年人的情緒、思慮、性格、記憶與動作穩定性,以及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