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頭面部痛溫觸覺由什麼傳導

頭面部痛溫觸覺由什麼傳導

發布時間:2022-07-24 02:36:40

⑴ 簡述頭面部溫度覺痛覺觸覺的傳導通路

本體感覺傳導通路所謂本體感覺是指肌、腱、關節等運動器官本身在不同狀態(運動或靜止)時產生的感覺(例如,人在閉眼時能感知身體各部的位置)。因位置較深,又稱深部感覺。此外,在本體感覺傳導通路中,還傳導皮膚的精細觸覺(如辨別兩點距離和物體的紋理粗細等)。此處主要述及軀乾和四肢的本體感覺傳導通路(因頭面部者尚不明了)。
1.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通路由3級神經元組成。第1級神經元為脊神經節細胞,其周圍突分布於肌、腱、關節等處本體覺感受器和皮膚的精細觸覺感受器,中樞突經脊神經後根的內側部進入脊髓後索,分為長的升支和短的降支。其中。來自第4胸節以下的升支走在後索的內側部,形成薄束;來自第4胸節以上的升支行於後索的外側部,形成楔束。兩束上行,分別止於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第2級神經元的胞體在薄、楔束核內,由此二核發出的纖維向前繞過中央灰質的腹側,在中線上與對側的交叉,稱內側丘系交叉,交叉後的纖維呈前後排列行於延髓中線兩側、錐體束的背方,再轉折向上,稱內側丘系。內側丘系在腦橋居被蓋的前緣,在中腦被蓋則居紅核的外側,最後止於背側丘腦的腹後外側核。第3級神經元的胞體在腹後外側核,發出纖維經內囊後肢主要投射至中央後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葉後部,部分纖維投射至中央前回。此通路若在不同部位(脊髓或腦干)損傷,則患者在閉眼時不能確定相應部位各關節的位置和運動方向以及兩點間的距離。
2.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通路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通路實際上是反射通路的上行部分,為傳入小腦的本體感覺,由兩級神經元組成。第1級神經元為脊神經節細胞,其周圍突分布於肌、腱、關節的本體感受器,中樞突經脊神經後根的內側部進入脊髓,終止於C8~L2的胸核和腰骶膨大第V—VII層外側部。由胸核發出的2級纖維在同側側素組成脊髓小腦後束,向上經小腦下腳進入舊小腦皮質;由腰骰膨大第V~VII層外側部發出的第2級纖維組成對側和同側的脊髓小腦前束,經小腦上腳止於舊小腦皮質。以上第2級神經元傳導軀干(除頸部外)和下肢的本體感覺。傳導上肢和頸部的本體感覺的第2級神經元胞體在頸膨大部第VI、VII層和延髓的楔束副核,這兩處神經元發出的第2級纖維也經小腦下腳進入歸小腦皮質。

⑵ 頭面部淺感覺傳導通路第二級神經元的胞體在什麼部位

3.頭面部的痛、溫覺和觸覺的傳導通路
第一級神經元胞體位於三叉神經節,其周圍突經三叉神經分布於頭面部的皮膚、以及口、鼻粘膜等處;中樞突經三叉神經根進入腦橋。
第二級神經元胞體痛、溫覺在三叉神經脊束核, 觸覺在三叉神經腦橋核,二核發出二級纖維交叉至對側組成上行的三叉丘系。
第三級神經元胞體位於背側丘腦的腹後內側核,由此發纖維經內囊後肢,投射到中央後回的下部。
如損傷三叉丘系或以上部分,可出現對側頭面部痛、溫覺障礙。

⑶ 什麼是人體軀干感覺的傳導通路

人體的軀體感覺分為淺感覺和深感覺。淺感覺是指皮膚與黏膜的痛、溫、觸、壓等感覺而言,由於它們的感受器位置較淺,因此由這些感受器上行的感覺傳導系統稱為淺感覺傳導通路。

軀干、四肢的痛、溫、觸覺傳導通路第一級感覺神經元位於脊神經節內,其樹突構成脊神經中的感覺纖維,分布在皮膚內,其軸突形成脊神經後根。後根進入脊髓後,在脊髓灰質後角更換神經元(第二級神級元)。其纖維立即斜越到對邊,痛覺與溫覺在脊髓側索上行,觸覺和壓覺在脊髓前索上行,二者共同組成脊髓丘腦束,上行至丘腦。在丘腦外側核的腹後部再次更換神經元(第三級神經元),換元後發出纖維參與組成丘腦皮質束再上行經內囊,投射至大腦皮層中央後回的上2/3軀乾和下肢的感覺區。

頭面部的淺感覺是經三叉神經傳入的。第一級感覺神經元位於三叉神經半月節內,其樹突構成三叉神經內的感覺纖維,分布至頭面部皮膚感覺,軸突經三叉神經根進入腦橋後,其中傳導觸覺的纖維止於三叉神經感覺主核,而傳導痛覺、溫覺的纖維止於三叉神經脊束核,二者均為第二級神經元。換元後的纖維交叉至對邊上行,組成三叉丘系,經腦干各部止於丘腦外側核的腹後部(第三級神經元)。更換神經元後的纖維參與組成丘腦皮質束經內囊投射至中央後回下1/3的感覺區。

深感覺是指感受肌肉、肌腱、關節和韌帶等深部結構的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即肌肉是處於收縮狀態還是舒張狀態,肌腱和韌帶是否被牽拉以及關節是處於屈曲還是伸直的狀態等的感覺。所謂精細觸覺是指能辨別物體形狀和性質,以及兩點之間距離的感覺等。

軀干、肢體的深感覺傳導通路第一級神經元的細胞體也位於脊神經節內,其樹突分布於肌肉、肌腱及關節內,軸突隨脊神經根進入脊髓後,在同側後索內上行組成薄束和楔束,終止於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在此更換第二級神經元後,纖維交叉到對側,組成內側丘系。再上行經腦干到達丘腦,並在丘腦外側核的腹後部更換第三級神經元。換元後的纖維參與組成丘腦皮質束,經內囊投射至中央後回、中央前回上2/3處和下肢運動感覺區。

可見軀體感覺的傳導通路具有兩個共同特點:第一,一般由三個神經元完成由感受器向皮層的傳導。第一級位於脊神經節內或腦神經節內;第二級位於脊髓後角或腦干內;第三級位於丘腦內。第二,各種感覺傳導通路的第二級神經元發出的纖維,一般交叉到對側,經過丘腦和內囊,最後投射到對側大腦半球的相應區域(但頭面部是雙側的)。

⑷ 傳導頭面部皮膚感覺的神經主要是

皮膚的神經是指分布在皮膚中的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感覺神經來自腦脊神經,為傳入神經。運動神經來自交感神經的節後纖維,為傳出神經。皮膚的神經支配呈節段性,但相鄰節段間有部分重疊。感覺神經纖維使皮膚能感受觸覺、溫覺、冷覺、痛覺和壓覺。運動神經纖維主要分布於皮膚附屬器周圍,支配肌肉活動。

⑸ 軀體感覺傳導通路是什麼

傳導皮膚和粘膜外來感覺(如痛覺、溫覺、觸覺和壓覺)的通路。

軀干、四肢的痛、溫、觸覺傳導通路/第一級感覺神經元位於脊神經節內,其樹突構成脊神經中的感覺纖維,分布在皮膚內,其軸突形成脊神經後根。後根進入脊髓後,在脊髓灰質後角更換神經元(第二級神級元)。

其纖維立即斜越到對邊,痛覺與溫覺在脊髓側索上行,觸覺和壓覺在脊髓前索上行,二者共同組成脊髓丘腦束,上行至丘腦。在丘腦外側核的腹後部再次更換神經元(第三級神經元),換元後發出纖維參與組成丘腦皮質束再上行經內囊,投射至大腦皮層中央後回的上2/3軀乾和下肢的感覺區。

(5)頭面部痛溫觸覺由什麼傳導擴展閱讀

感覺傳導通路原理——

頭面部痛、溫、觸覺傳導通路/頭面部的淺感覺是經三叉神經傳入的,第一級感覺神經元位於三叉神經半月節內,其樹突構成三叉神經內的感覺纖維,分布至頭面部皮膚感覺;軸突經三叉神經根進入腦橋後,其中傳導觸覺的纖維止於三叉神經感覺主核,

而傳導痛、溫覺的纖維止於三叉神經脊束核,二者均為第二級神經元,換元後的纖維交叉至對邊上行,組成三叉丘系,經腦干各部止於背側丘腦腹後內側核(第三級神經元),更換神經元後的纖維參與組成丘腦皮質束經內囊投射至中央後回下1/3的感覺區。

⑹ 課本上說三叉神經脊束是傳導頭面部的痛、溫覺,它受損後為何也會造成頭面部的觸壓覺障礙

三叉神經為混合神經,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 另外是三叉神經脊束核 而不是三叉神經脊束 三叉神經組成的傳導通路叫三叉丘系 它傳導的是痛 溫 觸覺 止於三叉神經脊束核和三叉神經腦橋核
麻煩採納,謝謝!

⑺ 簡述頭面部溫覺,痛覺,和觸覺傳導通路

http://des.cmu.e.cn/jiaoxue/kecheng/jiepo/xitong/shenjing/zhongshu/chuan/senying1.htm http://www.bbioo.com/blife/Print.asp?ArticleID=2932&Page=8 分別看看你就明白了

⑻ 淺感覺傳導通路的原理

頭面部痛、溫、觸覺傳導通路/頭面部的淺感覺是經三叉神經傳入的,第一級感覺神經元位於三叉神經半月節內,其樹突構成三叉神經內的感覺纖維,分布至頭面部皮膚感覺;軸突經三叉神經根進入腦橋後,其中傳導觸覺的纖維止於三叉神經感覺主核,而傳導痛、溫覺的纖維止於三叉神經脊束核,二者均為第二級神經元,換元後的纖維交叉至對邊上行,組成三叉丘系,經腦干各部止於背側丘腦腹後內側核(第三級神經元),更換神經元後的纖維參與組成丘腦皮質束經內囊投射至中央後回下1/3的感覺區。

⑼ 傳導頭面部痛,溫度覺的神經 傳導頭面部觸覺的神經

三叉神經為混合神經,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 另外是三叉神經脊束核 而不是三叉神經脊束 三叉神經組成的傳導通路叫三叉丘系 它傳導的是痛 溫 觸覺 止於三叉神經脊束核和三叉神經腦橋核

閱讀全文

與頭面部痛溫觸覺由什麼傳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62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15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11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38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55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74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43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17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80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19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4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08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65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34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90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04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08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49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44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