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n95口罩怎麼戴
首先N95口罩在佩戴之前必須洗干凈雙手,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或者肥皂來進行清洗雙手,也可以使用一些手消毒液來清洗雙手。
用一隻手托住口罩,把頭帶懸在下面,金屬鼻夾位於指尖,然後將上方的頭帶拉到頭頂的位置,將下方的頭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後,注意將扭曲的帶子調整好。
然後雙手的食指指尖從中間開始向兩側下壓,使金屬鼻夾和鼻樑的形狀一致。最後做面部閉合性的試驗,用雙手手掌蓋住面罩,用力呼氣,如果感覺到從鼻子兩側、下巴,或者其他部位泄露,需要重新調整頭帶和面罩的位置。
N95口罩一般可使用6-8小時,當出現有破損、污染或者佩戴後明顯呼吸阻力增加時,應及時更換口罩。疫情期間口罩有限,普通人日常使用N95口罩時,可以適當放寬更換時間,可以根據佩戴時間長短、所處環境人員密集程度,一般可1-3天更換一次。
對於重復利用的口罩,可以放置在干凈的袋子里,置於通風處,避免用水洗口罩,水洗會破壞口罩的濾過性,使口罩的防護作用降低。
疫情期間佩戴N95口罩,應選擇帶沒有呼氣閥的口罩,另外普通人日常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足以有效的阻隔病毒。
⑵ 佩戴什麼口罩進行面部密合性實驗
摘要 佩戴復式半面具型口罩需要進行密合性試驗,主要測試面罩與面部的貼合效果。
⑶ 哪些防護用品穿戴時需要進行氣密性檢查
穿戴時需要進行氣密性檢查的防護用品:口罩。
在工作期間,一般接觸人員須全程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級別口罩,接觸潛在污染物人員須全程戴顆粒物防護口罩,接觸病人或感染者崗位工作人員須全程戴醫用防護口罩。每次佩戴前應做佩戴氣密性檢查,穿戴多個防護用品時,務必確保醫用防護口罩最後摘除。
防護要求
1、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轉運人員
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2、環境清潔消毒人員
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防護服、KN95/N95 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使用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時,根據消毒劑種類選配塵毒組合的濾毒盒或濾毒罐,做好消毒劑等化學品的防護。
3、標本採集人員
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雙層手套、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必要時,可加穿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
4、實驗室工作人員
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雙層手套、防護服、KN95/N95 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必要時,可加穿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
5、流行病學調查人員
對密切接觸者調查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與被調查對象保持1米以上距離。對疑似、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調查時,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6、隔離病區及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
7、衛生檢疫人員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KN95/N95或相等防護級別的醫用防護口罩。
8、進口冷鏈貨品生產、搬運、銷售人員
應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和手套,戴醫用外科口罩以上防護級別的口罩。
⑷ 戴醫用防護口罩或全面呼吸型呼吸防護器應進行什麼試驗
戴醫用防護口罩或全面呼吸型呼吸防護器應該進行的實驗是,看是否有漏氣,密閉性的實驗,如果漏氣的話,那麼就沒有防護作用了
⑸ 正確使用口罩的方法
防塵口罩有各種各樣,選擇時必須針對不同的作業需求和工作條件。首先應根據粉塵的濃度和毒性選擇。根據GB/T18664《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作為半面罩,所有防塵口罩都適合有害物濃度不超過10倍的職業接觸限值的環境,否則就應使用全面罩或防護等級更高的呼吸器。如果顆粒物屬於高毒物質、致癌物和有放射性,應選擇過濾效率最高等級的過濾材料。如果顆粒物具有油性,務必選擇適用的過濾材料。如果顆粒物為針狀纖維,如礦渣棉、石棉、玻璃纖維等,由於防塵口罩不能水洗,粘上微小纖維的口罩在面部密封部位易造成臉部刺激,也不適合使用。
對高溫、高濕環境,選擇帶呼氣閥的口罩會更舒適,選擇可除臭氧的口罩用於焊接可提供附加防護,但若臭氧濃度高於10倍職業衛生標准可更換面罩,配塵、毒組合過濾元件。對不存在顆粒物,而僅僅存在某些異味的環境,選擇帶活性炭層的防塵口罩比戴防毒面具要輕便得多,如某些實驗室環境,但由於國家標准不對這類口罩進行技術性能規范,選擇時最好先試用,判斷是否真正能夠有效過濾異味。
防塵口罩是否真正起到防護作用,除了選擇防護功能外,另一個重要選擇因素是適合性。沒有一個萬能的設計能適合所有人的臉型。目前,防塵口罩的認證檢測並不保證口罩適合每個具體的使用者,如果存在泄漏,空氣中的污染物就會從泄漏處進入呼吸區。選擇適合的口罩的方法是使用適合性檢驗,它利用人的味覺,用專用工具發生苦味或甜味的顆粒物,如果戴口罩後仍然能夠感覺到味道,說明口罩存在泄漏,具體請參考GB/T18664中有關適合性檢驗的介紹。
佩戴方法
防塵口罩結構雖然簡單,但使用並不簡單。選擇適用且適合的口罩只是防護的第一步,要想防護真正起到作用,必須正確使用,這不僅包括按照使用說明書佩戴,確保每次佩戴位置正確(不泄漏),還必須在接塵作業中堅持佩戴,及時發現口罩的失效跡象,及時更換。不同接塵環境粉塵濃度不同,每個人的使用時間不同,各種防塵口罩的容塵量不同,以及使用維護方法的不同,這些都會影響口罩的使用壽命,所以沒有辦法統一規定具體的更換時間。當防塵口罩的任何部件出現破損、斷裂和丟失(如鼻夾、鼻夾墊),以及明顯感覺呼吸阻力增加時,應廢棄整個口罩。
無論防毒還是防塵,任何過濾元件都不應水洗,否則會破壞過濾元件。使用中若感覺其他不舒適,如頭帶過緊、阻力過高等,不允許擅自改變頭帶長度,或將鼻夾弄鬆等,應考慮選擇更舒適的口罩或其他類型的呼吸器,好的呼吸器不僅適合使用者,更應具有一定的舒適度和耐用性,表現在呼吸阻力增加比較慢(容塵量大)、面罩輕、頭帶不容易松垮、面罩不易塌、鼻夾或頭帶固定牢固,選材沒有異味和對皮膚沒有刺激性等,這通常只有那些長期使用防塵口罩的工人們最有體會和最有發言權。
⑹ 如何進行口罩氣密性檢查,下列描述正確說法的是()
描述正確說法的是「雙手捂住口罩呼吸氣,觀察感覺口罩有略微鼓起或塌陷」。
合適性查驗能夠有效幫助消費者挑選口罩是否合適自己,然而很多人首次都不會正確佩戴口罩,所以,每次佩戴防護口罩前,有必要依照防護口罩說明書介紹的辦法,進行佩戴氣密性查看。
一般,若查看無呼氣閥防護口罩,先將雙手徹底蓋住口罩,然後迅速呼氣,感受口罩略微拱起。
若有空氣從密封墊處走漏,應從頭調整口罩方位,調整鼻夾,改進密合;若有空氣從口罩附近走漏,應調整頭防塵口罩帶的方位,若不能實現密合,則不該進入需求呼吸防護的區域。
(6)戴什麼口罩時進行面部閉合性試驗擴展閱讀:
一次性醫用口罩佩戴時,要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還要注意一次性口罩有里外之分,淺色面有吸濕功能,應該貼著嘴鼻,深色面朝外
應先洗手,再佩戴口罩。佩戴口罩之後,盡量不要觸摸口罩。如果必須觸摸,則在觸摸前和觸摸後都要記得洗手。摘口罩的時候,盡量不要觸摸口罩的外側,摘下口罩後記得立即洗手。一次性醫用口罩盡量不要重復使用。一旦口罩破了或者臟了,需要立即更換新的口罩。
⑺ 醫用口罩檢測標準是什麼
過濾效率:在空氣流量(30±2)L/min條件下,對空氣動力學中值直徑(0.24±0.06)μm氯化鈉氣溶膠的過濾效率不低於30%。
細菌過濾效率:在規定條件下,對平均顆粒直徑為(3±0.3)μm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氣溶膠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5%。
呼吸阻力:在過濾效率流量條件下,吸氣阻力不超過49Pa,呼氣阻力不超過29.4Pa。
(7)戴什麼口罩時進行面部閉合性試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醫用防護口罩可連續使用4-6小時左右,在遇到以下情況時就需要及時的更換,呼吸出現困難時,口罩出現破損或破損,口罩與面部無法密合(無法通過密合檢驗時),被污染的口罩,比如說沾上了血漬或飛沫等異物時,與隔離病房或隔離病患接觸過的口罩,如果口罩內含有活性炭,有異味時就可以換了。
佩戴醫用口罩時應進行面部密合性測試。LMBH教給大家一個方法,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戴上醫用口罩後,用力呼氣,看空氣不能從口罩邊緣漏出,如果漏出來說明密合性並不是很好。
⑻ 如何對3M口罩進行密閉檢查
3m,9322口罩使用說明
9322口罩使用說明:1.每次使用前檢查口罩,確認其處於良好工作狀態。檢查口罩的所有部件,包括兩條繩帶、鼻夾和固定釘,發現破損或部件丟失時應立即將口罩丟棄。2.正確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後,檢查口罩與臉部的密合性。3.當口罩發生損壞或呼吸阻力過大時,請拋棄並更換新的口罩。
3m9322口罩密封性檢測方法
防塵防霧霾,防流感病毒防細菌,一個口罩多種用途。3M9322帶閥折疊式防顆粒物口罩採用頭帶式設計,隱形鼻夾減少鼻部壓痛感,面部密封袋佩戴起來更加舒適,有效防護粉塵、固態煙、微生物等非油性顆粒物,還可用於防護工業粉塵,濕熱環境,長時間佩戴都OK。
它採用獨立包裝,每盒10個,每箱12盒,每次佩戴口罩時,請先按照如下方法進行口罩的密封性檢測:雙手遮著口罩,大力吸氣。口罩中央如陷下,即為佩戴正確,反之需調整2-4步,直至密閉。註:如口罩帶有呼吸閥,應用力吸氣,如有空氣從邊緣進入,調整口罩重復2-4步,直至密閉。方可進入工作區域。
3m9322口罩用途廣泛,不僅可以用於阻斷霧霾污染,還可以防流感和病毒,實在是日常生活中必備的防護用品。為了能確保口罩安全使用,在進行佩戴之前最好做一下密封性檢測,以確保其完好無損。
方式一
折疊式防顆粒物口罩佩戴方法——頸帶式(以3M 9005防顆粒物口罩戴法為例)
用雙手握住口罩頸帶將口罩打開,左手食指和大拇指握住塑料搭鉤。注意將塑料搭鉤開口向外。
2. 用口罩本體蓋住臉部。
頸帶式口罩的佩戴演示
3. 將頸帶向後拉過雙耳。
4. 保持塑料連接鉤的開口向上,將另外一根頸帶掛入塑料鉤靠外的開口內。
5. 用右手握住塑料掛鉤,左手調節左頭帶,使整根頭帶在兩個頭帶釘之間產生較為均勻的延伸。
6. 用左手握住塑料掛鉤,右手調節右頭帶,使整根頭帶在兩個頭帶釘之間產生較為均勻的延伸。
7. 調節頸帶和雙耳接觸面,使其和雙耳皮膚接觸面盡可能大以增加接觸的舒適度。
8. 調節口罩本體在臉上的位置,以期獲得較好的密合度和舒適度。確認口罩完全打開,下邊緣包住下巴,整個口罩邊緣平整地貼在臉上。確認頭發、面部毛發、首飾和服裝沒有擋在口罩和臉部之間而影響密合。
9. 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頂部,用雙手,一邊向內按壓,一邊向兩側移動,塑造鼻樑形狀。
僅用單手捏鼻夾可能會導緻密合不當,降低口罩防護效果。請使用雙手。
10. 每次佩戴時都應進行佩戴氣密性檢查。為檢查口罩和臉的密合,用雙手完全罩住口罩,快速呼氣。請小心不要影響口罩的佩戴位置。若感覺空氣從鼻樑處漏出,重新調整鼻夾。若感覺空氣從口罩邊緣漏出,調整口罩頸帶。如果仍然不能獲得較好的密合度,請將頸帶置於較緊掛鉤處,重新進行8-10步驟以獲得合適的密合度。如果仍然無法取得合適的密合度,請不要進入污染區域。請示您的主管。[21]
方式二
杯罩式防顆粒物口罩佩戴方法(以3M 8210CN防塵口罩戴法為例)
佩戴防護口罩前預先用雙手將頭帶每2到4厘米一段一段地拉伸(僅適用於8210,其它型號的頭帶無需預拉伸)。
2 用手托住口罩,使鼻夾位於指尖,讓頭帶自然垂下。
杯罩式防顆粒物口罩佩戴演示
3. 使鼻夾朝上,用口罩托住下巴。將上頭帶拉過頭頂,放在腦後較高的位置。將下頭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後耳朵以下的位置。
4. 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頂部。用雙手,一邊向內按壓,一邊向兩側移動,塑造鼻樑形狀。
!用單手捏鼻夾會導緻密合不當,降低口罩防護效果。請使用雙手。
5. 在進入工作區域之前,使用者必須檢查口罩與臉部的密合性:
a) 用雙手罩住口罩,避免影響口罩在臉上的位置。
b) 如口罩無呼氣閥,快速呼氣;如口罩帶呼氣閥,快速吸氣。
c)如空氣從鼻樑處泄漏,應按步驟4重新調整鼻夾;如空氣從口罩邊緣泄漏,應重新調整頭帶;如不能取得良好的密合,應重復步驟1-4。
d) 如沒有感覺泄漏,可進入工作區工作。[22]
方式三
橫向折疊式防顆粒物口罩佩戴方法(以3M 9332防顆粒物口罩戴法為例)
佩戴前,確保雙手潔凈。
口罩背面朝上,分開上下折疊部分使之形成杯狀。
2. 確保上下折疊部分完全打開。
佩戴演示
3. 一手托住杯狀的口罩,使打開的一側朝向臉部,用另一隻手拿住兩根頭帶,使鼻夾朝上,用口罩包住下巴,將頭帶拉過頭頂。
4. 將上頭帶放置在頭頂,下頭帶放在耳朵以下。頭帶不能扭曲。
調整上下折疊部分來達到舒適的密合,確保折疊部分沒有向內折疊。
5. 使用雙手,根據鼻樑形狀塑造鼻夾,確保達到良好的密合效果。僅用單手捏鼻夾可能導致防護口罩性能降低。
6 . 進入工作場所前應進行防護口罩的佩戴氣密性檢查。
佩戴氣密性檢查
1、用雙手罩在口罩前面,應小心避免影響防護口罩的密合。
2a)對於不帶閥的防護口罩-快速呼氣;
2b)對於帶閥的防護口罩-快速吸氣。
3、如果鼻子周圍有空氣泄漏,重新調整鼻夾來消除泄漏。重復以上步驟進行佩戴氣密性檢查。
4、如果防護口罩邊緣有空氣泄漏,重新調整頭帶來消除泄漏。重復以上步驟進行佩戴氣密性檢查。
如果無法取得良好密合,請不要進入危險區域。請示您的主管。[20]
方式四
特殊型頭戴式口罩--3M 8233防顆粒物口罩佩戴方法
8233口罩示例
保持彈性頭帶平順(不捲曲),將上方彈性頭帶用上方頭帶扣連接好。同樣將下方彈性頭帶連接好。將下頭帶套在頭部,放到耳朵以下。將頭帶捲曲的部分理順。
2. 將上頭帶拉過頭頂,放到耳朵以上,腦後較高的位置。將頭帶捲曲的部分理順。
3. 拉頭帶來調整頭帶松緊(圖3a)。通過從頭帶扣後面推頭帶扣活動的部分,可以不用把口罩從頭上摘下就能降低頭帶松緊度(圖3b)。
佩戴演示
4. 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頂部,用雙手,一邊向內按壓,一邊向兩側移動,塑造鼻樑形狀。
註:用單手捏鼻夾會導緻密合不當,降低口罩防護效果。請使用雙手。[20]
5. 每次佩戴時都應進行佩戴氣密性檢查。為檢查口罩和臉的密合,用雙手完全罩住口罩,快速吸氣。請小心不要影響口罩的佩戴位置。口罩內應該有負壓感覺。若感覺有任何泄漏,重新根據步驟3和4調整口罩位置。如果無法取得密合,不要進入污染區域。請與您的主管聯系。[24]
方式五
威護折疊式防顆粒物口罩佩戴方法(以3M 9102C防顆粒物口罩戴法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