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神經痛如何治
神經痛
概述:
周圍神經病變引起並放射至該神經支配范圍內的疼痛,稱為神經痛。病因不明者稱為原發性神經痛,有明確病因者稱繼發性(或症狀性)神經痛。病變部位可在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干。常以病變所涉及的周圍神經來命名。其他局部病變刺激末梢感受器引起的局部疼痛和中樞神經系統感覺傳導通路病變所致的軀體痛,一般不屬於神經痛的范疇。
--------------------------------------------------------------------------------
症狀 可能的病症
·面部、咽喉部、枕部的神經痛
·肩部或上肢的神經痛
·胸部的神經痛
·腰腿或下肢的神經痛
·肢體外傷後發生的神經痛及神經病變 ·肢體外傷後發生的疼痛、痛覺過敏、感覺過敏;初期疼痛局限於外傷部位或受傷神經的分布區,隨後可擴展到整個肢體;除疼痛外尚可有血管舒縮障礙(開始為血管擴張皮膚變得溫暖而乾燥,後變為血管收縮皮膚水腫、紫紺、變冷)以及出汗過多或過少,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的營養改變、骨質疏鬆等 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放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
--------------------------------------------------------------------------------
有些人,當洗臉、刷牙或進食進,會突然感覺一側顏面部的劇烈性閃痛,持續約幾秒鍾,難以受。有些人在吞咽、說話、轉頸時,誘發一側或雙側頸痛,持續數日或數周後緩解,疼痛還可由咽部向後放射。上面兩種情況都是由於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也叫做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都包括在神經痛范圍內。
神經痛是常見的神經症狀之一,它是周圍神經病變引起並放射至該神經支配范圍內的疼痛、病變部位可在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干。有的神經痛,可隨咳嗽、打噴嚏和用力時激發或加重疼痛,甚至可因持續某一姿勢或體位而加重疼痛,有時由於脊柱結構病變(如椎間盤突出)引起根性神經痛後,使脊柱活動受限,或活動時疼痛加劇。常見的神經痛為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
三叉神經痛,以第2支疼痛較多見,年齡以40~50歲為多。病人出現一側顏面部驟然發作性閃痛,為時數秒到十幾秒。自述似、燒灼樣疼痛,難以忍受。常於發作時間用手搓揉痛側顏面,以期減輕疼痛。由於經常揉搓,顏面部皮膚變粗糙,有時可有眉毛脫落。發作時間有間歇,間歇時間長短不一,輕者可數日或數周發作一次,出現較長時間的間歇。疼痛可因洗臉、刷牙、進食等動作而誘發。治療一般以維生素肌注營神經,或手術切斷神經等等。
坐骨神經痛,其疼痛發作可沿臀部、股骨後側、小腿外側、足背等呈放射性疼痛,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下肢肌力減退、跟腱反射減低或消失,當足拇趾向體側後曲時,減少腰部與患肢活動,或點按環跳(股骨大轉子高點至尾骨連線外1/3與內2/3交界處)。
肋間神經痛,可由肋骨骨折、胸椎轉移性癌、帶狀疹等引起。因帶狀疹引起的,可見到在此疼痛區域內的皮膚損害,有成堆的簇狀疹,皮疹間皮膚正常,嚴重時可有滲出或紅腫。因此治聞肋間神經痛時,應以治其原發病灶為主,其次可針對疼痛進行治療,以減輕局部症狀。
看看有沒有屬於你說的那一種,然後再對症下葯吧!
㈡ 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怎麼治療
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怎麼治療
方法?
一、中醫治療
傳統的中醫治療是三叉神經痛的理想治療方法,中醫治療具有治癒率高、不損傷破壞神經、不易復發、沒有後遺症、沒有痛苦等特點,這是三叉神經痛常見的治療方法之一。
二、口服西葯
葯物治療可以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但此類治療葯物具有耐葯性,口服的劑量會逐漸增加,且效果會變差,而且有較大的副作用,如果長時間用葯可導致記憶力減退、視力下降、聽力下降、肝功能損害等。
三、封閉治療
此類治療是指採用穴位注射葯物的方法,來麻痹阻滯神經,從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但此類治療的副作用也比較大,可能會導致面部麻木、感覺障礙等,而在進行了多次封閉治療後止痛的效果也會變差。
四、手術
手術分為很多種,其主要的目的都是破壞三叉神經,使三叉神經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而達到暫時止痛的作用,但手術可引起面神經麻痹、共濟失調等後遺症,且在三叉神經重新再生後,疼痛會再次復發。
㈢ 這是面部神經炎嗎應該用什麼葯。
樓上那位作為知識普及說的已經很全面了,不過TA是拷貝網上資料的,我從專業角度給你些建議吧。從你的症狀描述看,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特發性面神經炎,也是面癱。急性期面癱可以口服皮質類固醇以改善面神經水腫,緩解神經受壓和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你吃的強尼松就是這類葯物)。還可以肌注維生素促進神經髓鞘恢復(就是你用的B1、B12),脈絡舒通顆粒是改善微循環,青黴素那些就是針對病毒的治療了。用葯已經沒有什麼特別需要在增加了,你可以去中醫科做一些針灸和紅外線照射等理療,這些輔助治療對你面癱恢復是很有好處的。一般不完全性面癱在發病後1~3周才會開始恢復,要1~2個月左右才有望明顯恢復或痊癒。年輕人通常預後較好。如果合並有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基礎疾病可能預後較差。還有就是像樓上資料中說的,因為你現在面癱,眼睛閉合有困難,出門可以戴墨鏡等,保護好眼睛。祝早日康復~
㈣ 什麼是神經痛產生的原因有什麼好的辦法么
神經痛
周圍神經病變引起並放射至該神經支配范圍內的疼痛,稱為神經痛。病因不明者稱為原發性神經痛,有明確病因者稱繼發性(或症狀性)神經痛。病變部位可在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干。常以病變所涉及的周圍神經來命名。
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多見於第二、三支)的一種持續性劇烈的放射樣疼痛(多為中老年人),伴有感覺及運動麻痹,並有其他顱神經受損的表現以及有侵及三叉神經根、神經節或神經乾的病變.
二,什麼是神經痛?
2007-6-12
16:59:10
來
源:
深圳醫療網
有些人,當洗臉、刷牙或進食進,會突然感覺一側顏面部的劇烈性閃痛,持續
約幾秒鍾,難以受。有些人在吞咽、說話、轉頸時,誘發一側或雙側頸痛,持
續數日或數周後緩解,疼痛還可由咽部向後放射。上面兩種情況都是由於周圍
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也叫做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
等都包括在神經痛范圍內。
神經痛是常見的神經症狀之一,它是周圍神經病變引起並放射至該神經支配范圍
內的疼痛、病變部位可在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干。有的神經痛,可隨咳嗽、打
噴嚏和用力時激發或加重疼痛,甚至可因持續某一姿勢或體位而加重疼痛,有時
由於脊柱結構病變(如椎間盤突出)引起根性神經痛後,使脊柱活動受限,或活
動時疼痛加劇。常見的神經痛為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
三叉神經痛,以第2支疼痛較多見,年齡以40~50歲為多。病人出現一側顏面部
驟然發作性閃痛,為時數秒到十幾秒。自述似、燒灼樣疼痛,難以忍受。常於
發作時間用手搓揉痛側顏面,以期減輕疼痛。由於經常揉搓,顏面部皮膚變粗
糙,有時可有眉毛脫落。發作時間有間歇,間歇時間長短不一,輕者可數日或數
周發作一次,出現較長時間的間歇。疼痛可因洗臉、刷牙、進食等動作而誘發。
治療一般以維生素肌注營神經,或手術切斷神經等等。
坐骨神經痛,其疼痛發作可沿臀部、股骨後側、小腿外側、足背等呈放射性疼痛,
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下肢肌力減退、跟腱反射減低或消失,當足拇趾向
體側後曲時,減少腰部與患肢活動,或點按環跳(股骨大轉子高點至尾骨連線外
1/3與內2/3交界處)。
肋間神經痛,可由肋骨骨折、胸椎轉移性癌、帶狀疹等引起。因帶狀疹引起的,
可見到在此疼痛區域內的皮膚損害,有成堆的簇狀疹,皮疹間皮膚正常,嚴重
時可有滲出或紅腫。因此治聞肋間神經痛時,應以治其原發病灶為主,其次可
針對疼痛進行治療,以減輕局部症狀。
你的感覺我也有過,像針扎一樣對吧,也可能是肌肉的問題所以建議你去問問醫生,以便於確診。
㈤ 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法都有哪些
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國內統計的發病率52.2/10萬,女略多於男,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右側多於左側。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鍾,疼痛呈周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
2病因及發病機制
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包括腦部佔位性病變和血管壓迫,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發病機制,西醫至今尚無明確的定論,而中醫認為屬於肝腎問題。
性別與年齡
年齡多在40歲以上,以中、老年人為多。女性多於男性,約為3∶2;
疼痛部位
右側多於左側,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頜的某一點開始擴散到三叉神經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發病最為常見,第一支者少見。其疼痛范圍絕對不超越面部中線,亦不超過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偶爾有雙側三叉神經痛者,佔3%;
疼痛性質
如刀割、針刺、撕裂、燒灼或電擊樣劇烈性疼痛,常人難以忍受甚至痛不欲生;
疼痛的規律
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常無預兆,而疼痛發作一般有規律。每次疼痛發作時間僅持續數秒到數分鍾驟然停止。初期起病時發作次數較少,間歇期亦長,數分鍾、數小時不等,隨病情發展,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逐漸縮短,疼痛亦逐漸加重而劇烈。夜晚疼痛發作減少。間歇期無任何不適;5、誘發因素:說話、吃飯、洗臉、剃須、刷牙以及風吹等均可誘發疼痛發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動謹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臉、刷牙、進食,說話也小心,惟恐引起發作;
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法都有哪些--【北京黎明三叉神經醫院】,他們是國家醫保定點醫院,專門看三叉神經痛的專科醫院,看完還能報銷。王月亭主任看的很好。
㈥ 三叉神經痛吃什麼葯效果最好
葯物治療三叉神經痛主要是在發病初期,葯物會隨病情進展與時間推移,葯效會逐漸減弱,最終無效,就需要採取進一步手術治療。一般初期大部分患者使用卡馬西平有效,當然還有奧卡西平、苯妥英鈉等;但是這個葯物的用量會隨著病情進展加量才能達到緩解效果,而患者最後無法耐受葯物的副作用,等效果不理想或不耐受葯物時需要進一步外科治療;如果身體條件好,年輕,耐受開顱手術可以行微血管減壓術,如果身體條件差,不耐受開顱手術可以行微球囊壓迫術。
具體情況請至正規醫院,由醫生評估而定。
以上來至安徽長征微創外科醫院-三叉神經醫學中心張平主任回復
㈦ 得了三叉神經痛怎麼治療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
1.葯物治療,主要是讓患者口服葯物,名字叫卡馬西平,這種葯對於很多患者都有效。
2.功能神經外科手術,在頭後部開顱來解除血管對三叉神經的壓迫。
3.微創介入治療,也稱為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毀損術。這種方法是向三叉神經半月節內放入一個很細的射頻針,這個針尖可以加熱到70到80度,使半月神經節內的蛋白質發生輕微的變性,使疼痛信號不能傳導
常見的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
理療治療。不少三叉神經痛患者害怕接受手術治療的方法,從而選擇理療,所謂的理療方法包括疏密波、防磁療法、激光療法三種,一般是採用氮氖激光進行照射神經節。
手術治療。相信很多三叉神經痛都感受過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很多朋友都會選擇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就是切斷三叉神經周圍支以及三叉神經感覺跟部分,但是在臨床上這兩種方法都應用的比較少了,因為手術後可能會引起患側面部麻木。
針刺治療。除了手術治療和理療之外,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還可以採用的是針刺治療,主要包括體針和耳針治療。其中體針治療就是針刺患側太陽穴、頭維穴等治療三叉神經第一支痛或者針刺四百、下官、顴髎等治療三叉神經第二支痛;而耳針治療就是指針刺上頜、下頜、神門等穴位進行治療三叉神經痛。
【北京黎明三叉神經醫院】,他們是國家醫保定點醫院,專門看三叉神經痛的專科醫院,看完還能報銷。王月亭主任看的很好。
㈧ 我媽今年62歲,從去年開始患三叉神經痛,痛得比較厲害,連吃飯和刷牙洗臉這處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響。
年齡大了,有點這里痛那裡癢是正常的。首先,不要緊張,三叉神經痛不是大病,吃點鎮痛葯,多做點局部按摩,再貼下止痛膏基本能解決問題。如果不放心,就看一下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檢查一下。濡須上人
㈨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是怎樣的
治療方法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應針對原發病因進行相應治療。原發者治療以止痛為主。
1.西醫葯治療
〈1〉卡馬西平:為首選葯物,初服100mg,日2次,服1日以後每日增加100mg,直到疼痛解除。每日最大服量不應超過1000mg,可逐漸減小葯量,確定最小有效量維持。但應定期檢查肝功能與造血功能,孕婦忌用。
〈2〉苯妥英鈉:初服100mg,每日3次;如無效可每日增加100mg,最大服量不超過每日600mg。如產生頭暈、行走不穩、眼球震顫等中毒症狀應立即減量到中毒反應消失為止。
〈3〉如以上葯物無效,可用氯硝西泮4~6mg/日,副作用有嗜睡和步態不穩。
2.中醫葯治療
〈1〉風寒阻絡:顏面陣發性疼痛,緊束感,遇寒則甚,遇熱稍減,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方葯:川芎2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羌活10克、白芷12克、薄荷6克、細辛3克、全蠍5克、蜈蚣3條、生甘草6克。
〈2〉風熱傷絡:面部灼熱疼痛,遇熱則甚,惡風,微渴,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散熱,通絡止痛。
方葯:桑葉12克、白菊花12克、連翹12克、薄荷6克、葦根15克、忍冬藤20克、蔓荊子10克、川芎9克、全蠍5克、生甘草6克。
〈3〉痰火上擾:面部陣發性悶脹灼痛,常進食時發作,局部喜冷涼,頭昏而沉,口渴不欲飲,時吐痰涎,胸脘滿悶,舌苔厚膩,微黃,脈弦滑。
治法:化痰清熱,通絡止痛。
方葯:半夏10克、茯苓15克、橘紅12克、枳實12克、竹茹12克、瓜蔞12克、厚朴12克、川芎10克、全蠍5克、甘草6克。
〈4〉肝膽火熾:顏面陣發劇痛,刀割樣,灼熱感,煩躁易怒,脅痛口苦,頭暈目赤,咽干口渴,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肝瀉火止痛。
方葯:龍膽草15克、梔子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蟬衣6克、菊花10克、石決明15克(先下)、生地15克、白芍15克、木通6克、僵蠶10克、甘草6克。
〈5〉陽明胃熱:顏面灼痛,前額脹痛,齒痛口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或燥,脈弦滑。
治法:清胃瀉熱。
方葯:生石膏30克、川芎9克、黃連6克、菊花15克、薄荷12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生大黃6克(後下)、甘草6克。
〈6〉陰虛陽亢:顏面灼痛伴抽搐,頭目眩暈,面色潮紅,腰膝無力,耳鳴失眠,舌紅無苔或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方葯:龜板20克(先下)、石決明15克(先下)、生熟地各16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山萸肉15克、元參10克、青葙子20克、全蠍5克、蜈蚣10克。
注意事項
1.保持情志舒暢,盡量避免觸及「觸發點」。
2.飲食應清淡而富有營養;起居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室內環境應安靜、整潔,空氣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