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腳底脫皮什麼原因
腳底板脫皮最常見的原因有兩種:第一為足部真菌感染,就是足癬的發生,主要是鱗屑角化型伴有微癢或者沒有明顯瘙癢的感覺。
這種情況需要進行抗真菌治療,可以外用抗真菌的葯膏或葯水,如鹽酸特比萘芬軟膏、硝酸咪康唑噴劑等進行治療,療程為4周左右。
另一種情況可能為角質剝脫松解症或者是汗皰疹導致的單純的脫皮,沒有明顯的疼痛或瘙癢的症狀,每年都會復發。同時手部也會出現這種脫皮的情況,像這種情況可以定義為濕疹的一種特殊類型。
如果不伴有瘙癢,可以外用滋潤保濕的葯膏進行治療就可以。
『貳』 腳底一直反復起皮,掉皮還有死皮,特別癢,破了也很癢,然後一撓就又疼又癢的該怎麼辦
摘要 腳底又癢又掉皮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足癬;另外一種是濕疹。足癬屬於真菌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現是皮下有水泡、紅斑,水皰乾涸之後會出現領圈樣脫屑,伴有瘙癢感。可以到醫院皮膚科檢查真菌確診,如果是足癬,可以外用特比萘芬軟膏或者聯苯苄唑乳膏塗抹,需要堅持治療3-4周,痊癒之後需要把鞋襪暴曬。濕疹是對稱性的紅斑,會伴有脫屑的表現,瘙癢比較劇烈,檢查真菌是陰性,在治療上可以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塗抹,配合口服左西替利嗪片,同時注意不能熱水燙腳,也不能用肥皂清洗。
『叄』 腳上很多死皮是什麼原因
腳上有很多死皮可能是腳氣的一種,可以使開塞露 夠優秀的緩解
『肆』 腳上有很多死皮,是什麼引起的啊
足癬 也就是腳氣 可以外用抗真菌葯 達克寧啦 聯苯苄唑啦 不要用肥皂 沐浴露之類的鹼性東西洗腳 洗了腳要及時擦乾 抹葯要堅持 平時也可以用中葯抗真菌的泡泡腳
『伍』 腳上死皮子又有很多小水泡又特別癢是什麼原因
可能是腳氣,真菌感染所致。
自己亂來,傷口造成了丹毒或淋巴管炎。
及時輸液青黴素三五天。
平時注意飲食清淡,加強運動,戒煙戒酒少油膩辛辣,以避免濕毒下駐於足。
『陸』 老人腳底癢還有很厚死皮,怎麼回事
這樣情況可能為足癬。足癬是致病真菌感染引起的足部皮膚疾病,有的可表現為增生、脫屑等,伴有瘙癢。酌情選擇抗真菌葯物如硝酸咪康唑乳膏或者連苯噠唑葯膏塗抹,當然有時候配合水楊酸類葯物應用。
具體就診醫院皮膚科。
『柒』 為什麼我的左腳底部老是起死皮啊,而且還很癢,有時候還會有一顆水泡,起水泡的地方特別癢,腳的氣味不是
問題分析:
你好,這種情況主要考慮是患上了腳癬的疾病,腳癬是真菌感染引起的 建議積極治療 否則 可能會擴散的。
意見建議:
腳氣的治療治療主要有達克寧、蘭美抒、貴州神奇、華陀膏等多種。平時可穿一些有抗真菌作用的鞋襪,對治療也是很有幫助的。
『捌』 腳趾之間有死皮.天熱就出現了.夏天有時還很癢.洗過澡後有發白的死皮.就腳趾那一塊有.其他地方沒有.
【概述】
腳氣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腳氣,只是輕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減輕,也有人終年不愈。
腳氣是足癬的俗名。有的人把「腳氣」和「腳氣病」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醫學上的「腳氣病」是因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腳氣」則是由真菌(又稱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足癬如不及時治療,有時可傳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癬和甲癬等,有時因為癢被抓破,繼發細菌感染,會引起嚴重的並發症。
中醫稱腳氣為「腳弱」。《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風毒腳氣方》:「然此病發,初得先從腳起,因即脛腫,時人號為腳氣。深師雲:腳弱者,即其義也」。
[編輯本段]【中醫描述】
腳氣,病名。即《肘後備急方》卷三。古風緩風、壅疾,又稱腳弱。因外感濕邪風毒,或飲食厚味所傷,積濕生熱,流注腿腳而致病。其證先見腿腳麻木,酸痛,軟弱無力,或攣急,或腫脹,或萎枯,或發熱,進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嘔吐不食,心悸,胸悶,氣喘,神志恍惚,語言錯亂等。治宜宣壅逐濕為主,或兼祛風清熱,調血行氣等法。《醫學正傳·腳氣》:「故為治者,宜通用蒼術、白術之類以治其濕,知母、黃柏、條芩之類以去其熱,當歸、芍葯、生地黃之類以調其血,木瓜、檳榔之類以行其氣,羌活、獨活以利關節而散風濕,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類引葯下行及消腫去濕。」常用方劑如雞鳴散、濟生檳榔湯、防己飲等。《肘後備急方》、《備急千金要方》等方書中,有大豆、烏豆、赤豆治腳氣的記載,可用作輔助療法。腳氣有干腳氣、濕腳氣之分。濕腳氣中又有寒濕腳氣、濕痰腳氣、濕熱腳氣、濕毒腳氣等。此外,還有風毒腳氣、瘴毒腳氣、腳氣沖心、腳氣入腹、腳氣迫肺等多種類型。又有按六經分類者。
[編輯本段]【干腳氣】
病名。腳氣病之一。指腳氣之足膝不腫者。見《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五。因素體陰虛內熱,濕熱、風毒之邪從熱化,傷及營血,筋脈失養,證見足脛無力,麻木酸痛,攣急,腳不腫而日見枯瘦,飲食減少,小便熱赤,舌紅,脈弦數等。治宜宣壅化溫,和營清熱,用加味蒼柏散或生乾地黃丸等方。
[編輯本段]【診斷】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瘙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編輯本段]【治療方法】
1.家庭用葯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葯膏,每日2次。
(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葯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葯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葯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2.中葯及偏方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鍾。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將上葯水煎取汁,侯溫後足浴5—10分鍾,每日2次,每天1劑,連續5—10天。
(5)藿香30克,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將上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後;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次).使用時取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鍾,連續5—天。
(6)丁香15克,苦參、大黃、明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上葯水煎取汁,而後將葯液候溫洗足,每次10—15分鍾,每日5—6次,每日1劑,每劑可用2次。
(7)葛根,白礬、千里光各等量。將上葯烘乾研末,密封包裝,每袋約重40克,每次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約1000~2000毫升,混勻足浴,每次20分鍾,7日為1療程,連續1—2個療程。
(8)白鮮皮40克,苦參、黃柏、蒼術各30克,防風20克,荊芥穗、枯礬各10克,蛇床子、地膚子、黃精、藿香各50克,蔥白4枚。上葯加水約3000毫升煮沸,待溫時將雙腳浸泡在溫液中lO—15分鍾,每日2次,一般用葯4-5劑即可。[1]
3.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如不及時治療,有時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癬和甲癬等,有時因為癢被抓破,繼發細菌感染,會引起嚴重的並發症。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4.用葯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5.如果有臭味,有叩破的,用釀造醋點腳趾縫,擦腳。堅持一周,兩天見效。用釀造醋。 泡了以後,有醋味,沒有臭味。
特別省事,簡單,一袋醋夠用半年,強烈推薦試試!!
希望有幫助,希望有腳氣的朋友試試
1.黃豆米皮糠(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黃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將黃豆與米皮糠用水燉熟吃。
2.紅棗陳皮赤豆湯(民間方)
主治:腳氣腫痛。
配方:陳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紅棗10枚。
用法:將陳皮、赤豆、花生仁、紅棗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註:一方無陳皮,一方再加大蒜無陳皮。
3.麥芽煎(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麥芽適量。
用法:將麥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大冬瓜一個,赤小豆130克。
用法:將冬瓜切蓋去內瓤,裝入郝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為丸食,或加水煮至爛熟,分二、三次食。
按註:一方無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黃豆(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黃豆100克,陳皮3克,羊腳骨150克。
用法:將黃豆、陳皮與羊腳骨用水燉爛,適加調味品鹽等食用。
按註:一方無黃豆。
6.青魚煮韭黃《民間便驗薈萃》
主治:腳氣。
配方:青魚500克,韭黃250克。
用法:青魚洗凈,加韭黃煮食。
7.白扁豆散(民間方)
主治:腳氣浮腫。
配方:白扁豆適量。
用法:磨成粉,飯前每次10克,用燈心草煎湯調服,每日3次。
8.花生紅棗鳳瓜湯《食療百病》
主治:腳氣。
配方:花生90克,紅棗10粒,雞腳10隻,瘦肉120克,陳皮1/4個。
用法:紅棗去核,與余料齊洗凈。雞腳連同瘦肉飛水沖凈。陳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時,調味即可。佐餐食。
按註:一方不用雞腳、瘦肉,加飯豆。
9.米糠餅《食療大量病》
主治:腳病。
配方:米糠50克,麵粉50克,紅糖適量。
用法:麵粉與米糠加水合均勻,加入化好的紅糖,按常法煎成餅。當點心食。
10.穀皮糠粥《食療百病》
主治:腳氣病。
配方:粳米50克,新鮮穀皮糠適量。
用法:粳米洗凈煮為稀粥,待粥成時把穀皮糠調入粥中煮至粥稠。作早晚餐。
11.紫菜車前湯(民間方)
主治:濕性腳氣。水腫。
配方:紫菜、車前子適量。
用法:水煎服。
[編輯本段]【病因學】
本病是由皮膚癬菌(真菌或稱黴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濕或鞋襪不通氣等都可誘發本病。皮膚癬菌常通過污染的澡堂、游泳池邊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腳盆而傳染。
【預防】
女性在犯腳氣時脫鞋襪 1.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4.防鞋櫃傳染腳氣
如果家中有人患腳氣,被真菌污染的鞋子在陰暗不通風的鞋櫃中,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而且,散落在鞋櫃里的皮屑,也帶有很多真菌。本來很乾凈的鞋子,如果放在這樣的鞋櫃里,就可能沾染上帶菌的皮屑和被鄰近的「臟鞋」所污染,感染真菌,如果穿了這樣的鞋子,就可能患上腳氣或灰指(趾)甲。
因此,專家提醒說,腳氣患者不僅要積極用葯物治療上,平時更要注意清潔鞋襪,還要特別注意的是,鞋櫃也要經常通風、晾曬;如果鞋櫃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乾燥劑,祛除潮氣。
清潔鞋櫃的同時,別忘用干抹布把鞋子擦拭乾凈,並在鞋內塞入一些用香料、茶葉、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異味。
另外,選擇鞋櫃時注意,別挑選向里斜放式的,因為這種設計很不利於清潔,而向外斜放式的鞋櫃,易拿、易清理。
鞋櫃里存放的鞋,最好以家庭成員,分出不同的鞋區,如男用、女用、兒童用等區域,也可以按常用和不太常用來區分,以避免相互間傳染。
【注意事項】
1.要堅持用葯,足癬是一種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葯才能殺死它。
2.不要亂用葯。腳氣用葯最關鍵的是應分類型進行連貫正規的治療。有人用膚輕松等皮質類固醉葯膏來治療足癬,結果越治越擴展。有人將阿司匹林片壓碎撒在糜爛的足趾問,結果形成一個潰瘍,長期疼痛不愈。有很多人在皮膚形成紅癢斑塊時外用皮炎平軟膏是一個誤區,皮炎平軟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這正好是真菌的營養劑,所以在肯定是癬的情況下搽皮炎平,只會越搽越厲害。
3.用葯要根據病變的具體情況。破潰處不能用酊劑,皮膚變厚,裂口該用軟膏。破爛出水時應該到醫院,由醫生按照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治療。
4.足癬發生繼發感染時,局部出現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足癬治療,應該先處理繼發感染。如有紅腫,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溫敷可消炎消腫,必要時還要全身投用抗生素,並按照醫生囑咐適當休息。
【治腳氣誤區】
誤區一拒絕葯物治療:皮膚受到這些刺激後瘙癢更加劇,形成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直到抓破方可止癢。這樣手上及指甲里的細菌、污垢自然而然落到病灶區內,容易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所以,一旦發現腳氣,就要及早使用葯物治療。
誤區二隨意用葯塗抹:很多人覺得看看廣告,隨便到葯店買點葯就行了。其實這樣極有可能誤診,延誤治療。患者要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先確診,再按醫生推薦的治療方法科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