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牙齒痛,半邊臉都腫了,有什麼偏方嗎
牙痛引起臉腫,多是因牙齦炎,牙齦膿腫等急性感染所致,應積極治療,可選用青黴素類或頭胞類加甲硝唑治療,也可以用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治療,首先到口腔科看看是不是由於結石壓迫而形成的牙齦炎或是牙周炎.如果是的話可做牙齒潔治.刷牙可選則中草葯物牙膏,每日刷牙3次,每次3分鍾左右.一定要用軟毛牙刷.意見建議:同時可適量補充VC,VB等.如症狀不緩解,且越來越重可到醫院做血常規化驗,最好靜滴用葯.並到牙科檢查,如有膿腫形成,應做局部處理.具體要治本的話,還是找醫生看看後,再對症下葯.您可能治療的不徹底,應繼續治療.牙痛引起臉腫,多是因牙齦炎,牙齦膿腫等急性感染所致,應積極治療,可選用青黴素類或頭胞類加甲硝唑治療,也可以用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治療,首先到口腔科看看是不是由於結石壓迫而形成的牙齦炎或是牙周炎.如果是的話可做牙齒潔治.刷牙可選則中草葯物牙膏,每日刷牙3次,每次3分鍾左右.一定要用軟毛牙刷.意見建議:同時可適量補充VC,VB等.如症狀不緩解,且越來越重可到醫院做血常規化驗,最好靜滴用葯.並到牙科檢查,如有膿腫形成,應做局部處理.具體要治本的話,還是找醫生看看後,再對症下葯.您可能治療的不徹底,應繼續治療.
㈡ 牙疼臉都腫了,怎麼辦
牙痛引起的臉腫,常見的原因是上火引起的,建議你口服頭孢類抗生素和甲硝唑、牛黃解毒片進行治療,多喝溫水。
㈢ 牙痛導致臉部腫怎麼辦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是真要命呀”,經歷過牙疼的人都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折磨,牙齦發炎嚴重的時候臉部出現腫大,不僅無法正常吃飯,甚至連說話都費勁,那麼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夠快速消腫止疼呢?可以用白芷煮水喝,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白芷能夠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對於前額痛、牙齦腫痛、上下牙痛等症狀有非常顯著的效果。也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塊敷在臉部,這樣也可以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
對於經常牙疼的人來說,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平時可以用漱口水漱口,漱口水中有消炎止疼的作用,當臉部出現腫痛的時候,可以用冰敷來緩解,冰敷的消腫止疼的效果還是非常快的。如果疼痛比較嚴重的話,也可以吃一些止疼的葯物,但是這些葯物長期使用會有依賴性,所以最好還是去專業的牙科醫院診治。
㈣ 因上火引起的牙痛導致臉部腫起來,吃什麼中葯比較好
牙痛引起面頰也出現紅腫的情況,
考慮是牙髓炎等可以適當口服一些甲硝唑片螺旋黴素牛黃解毒丸等進行治療,
如果牙髓內有膿的話,建議開口放膿根管治療等。
㈤ 牙疼導致半邊臉都腫起來了,怎麼辦
因為牙疼導致了臉腫,一般情況下可以考慮一下幾個方面:第一、智齒冠周炎,由於智齒的遠中有盲袋,在盲袋內長期嵌塞食物殘渣,導致細菌發酵,會產生智齒冠周炎.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會引起口腔頜面部的間隙感染.可以考慮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盲袋,在盲袋內放置碘甘油.第二、急性根尖周膿腫導致的口腔頜面部的間隙感染....
㈥ 牙痛的臉都腫了,誰有治牙痛的方法啊,急用
牙痛最好且徹底的
方便就是讓醫生處理下
很見效的。
如果實在沒時間的話
你可以試試止痛方法:1.成人量1次口服去痛片或顱通定片1片。
2.用小棉球蘸丁香油、驅風油、清涼油等,放置於齲洞內。
3.取鮮生薑1片含於痛處。
4.取細辛、冰片各少許,共研細末塞痛處。
5.取花椒1粒或食鹽少許,塞痛處。。或買點芬必得(止疼葯)吃。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效的。還是會在復發的.
不需要等到不痛再去看醫生
那會疼死人的
㈦ 牙齒痛且臉部有些腫應該怎樣治療更合適
你的症狀是牙齦炎引起的,選用抗生素治療,可口服甲硝唑,甲硝唑對牙齦炎有非常好的療效,再加服頭孢拉定或阿莫西林,中葯牛黃解毒片,若嚴重感染時可注射應用抗生素。
㈧ 牙齒痛臉都腫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牙疼引起臉腫大多是由於牙齒齲壞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進一步感染從而引發牙神經化膿壞死,如果是智齒冠周炎導致口腔頜面部感染,建議全身抗炎治療,可口服阿莫西林或頭孢類抗生素以及甲硝唑片,同時可以使用止痛葯物布洛芬或高烏甲素片,如果有腫膿形成,需要盡早進行膿腫切開引流以及智齒冠周的盲袋沖洗。每天換葯,等到炎症控制以後在進行原發並的治療,對於沒有保留價值的智齒,可以考慮盡早拔除。
如果是急性根尖周炎已發的頜面部間隙感染導致臉部腫脹,此時需要口服消炎葯配合全身抗炎,同時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開髓引流,先將根尖周圍炎症引流出來,擴通根管以後,去除根管內壞死的牙髓和腐敗物質,保持根管的通暢,控制原發病情。
㈨ 如何消除因牙痛引起的臉部浮腫
發汗消腫法 發汗消腫法 ,《內經》稱之為「開鬼門」。張仲景說 :「腰以上腫 ,當發汗乃愈。」所以 ,這種治療方法 ,主要用於身體上半部腫 ,或先身體上半部腫而後腫及全身 ,並兼見惡寒惡風、發熱等表證。在臨床上 ,又當根據不同病人的具體情況 ,選用恰當的發汗方法。 1.辛涼發汗風邪外傷皮毛 ,水邪阻滯肌膚 ,郁滯化熱。症見肢體浮腫 ,惡寒發熱 ,骨節疼痛 ,自汗出 ,口渴欲飲 ,小便黃赤 ,脈浮大或數。治以越婢加術湯加減 ,辛涼發表 ,疏風清熱泄邪 ,兼以培土製水。麻黃 10g ,石膏 20g ,生薑10g ,甘草 10g ,大棗 4枚 ,焦白術 12g,先以水煎麻黃 ,去上沫 ,再煎其餘各葯。若兼見咳嗽 ,則加法半夏 10g,以降逆止咳。 2.辛溫發汗風水相激 ,郁於肌腠 ,肺失宣降。症見肢體浮腫 ,惡寒 ,無汗 ,脈浮等。治以香蘇飲加減 ,發汗、解表、消腫。香附 10g ,紫蘇10g ,陳皮 8g,甘草 6g ,蔥白 6g ,生薑 6g。水煎數沸 ,去渣 ,不拘時服。若症見四肢浮腫、發熱、惡寒、全身疼痛、發汗、脈浮而兼煩躁者 ,可以大青龍湯和減 ,辛溫發汗 ,消腫除煩。麻黃 10g ,桂枝 6g ,炙甘草 6g ,杏仁 10g ,生薑 10g ,大棗 4枚 ,石膏 20g ,先水煎麻黃 ,去上沫 ,再下其餘各葯同煎。 3.助陽發汗風寒外束 ,水邪內停 ,正陽不足。症見肢體浮腫 ,骨節疼痛 ,汗出 ,惡風 ,脈沉。治以麻黃加附子湯加減 ,助陽發汗消腫。麻黃 10g ,制附子 10g ,炙甘草 6g ,先以水煎麻黃 ,去上沫 ,再下其餘各葯煎服。 利尿消腫法 利尿消腫法 ,《內經》稱之為「潔凈府」。張仲景說 :「腰以下腫 ,當利小便」。所以這種治療方法主要用於水腫側重於身體下半部 ,或水腫先見於身體下半部而後腫及全身。在臨床上 ,又當根據不同病人的具體情況 ,採用適當的利尿方法。 1.化氣利尿「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水結膀胱 ,氣化不利。症見肢體浮腫 ,小便不利 ,惡寒發熱 ,汗出而渴 ,脈浮。治以五苓散加減 ,化氣利水。桂枝 10g ,焦白術 12g,茯苓 12g ,澤瀉 20g ,豬苓 12g ,共研末 ,以開水沖服 ,或以水煎服。 2.溫陽利尿「腎者 ,胃之關也 ,關門不利 ,故聚水而從其類也。」水邪壅盛 ,腎陽郁阻 ,但關不開 ,聚水為腫。症見肢體浮腫 ,四肢厥冷 ,小便不利 ,小腹脹滿 ,脈沉。治以真武湯加減 ,溫陽利尿消腫。制附片 10g ,茯苓 10g ,焦白術10g ,生薑 10g ,白芍 10g ,水煎服。 3.甘寒利尿水熱結滯 ,壅遏膀胱 ,尿道阻滯。症見肢體浮腫 ,小便不利 ,或滴瀝澀痛 ,口乾渴 ,脈沉。常以自擬方 ,甘寒利尿消腫。冬瓜皮 20g ,蘆根 10g ,白茅根 15g ,石韋 10g,苡薏仁15g ,杏仁 10g ,燈芯草 (或通草 )10g,西瓜翠衣10g ,水煎服。 4.苦寒利尿夏月傷冷水 ,水行皮中 ,暑熱內壅。症見肢體腫重 ,小便短少色黃 ,口渴 ,舌紅 ,脈數。治以一物瓜蒂湯 ,苦寒利尿消腫。瓜蒂 (甜瓜蒂或絲瓜蒂均可 )20枚 ,水煎服。 逐水消腫法 水邪壅盛 ,凝聚於內 ,三焦不通 ,氣化受阻。症見腹部腫大如鼓 ,肢體浮腫 ,小便不利 ,脈沉等。治以十棗湯加減 ,峻下逐水消腫。芫花(炒 )、甘遂、大戟各等分 ,共研為細末備用。用時取大棗 10枚 ,劈開 ,煎水去渣 ,加葯末 2g調服。本葯只宜早晨服 ,不宜晚上服。服葯後若大小便仍不通 ,待第 2天再服。本方葯味峻猛 ,非病實體壯者不可用。若為安全起見 ,可將葯末用棗肉搗和為丸用 ;或將葯末用醋調成糊狀 ,敷於小腹部 ,則更為穩妥。 瀉肺消腫法 肺為水之上源 ,主肅降而通水道 ,水邪壅肺 ,上源受阻 ,肅降失職 ,水道不通。症見肢體浮腫 ,胸部脹滿 ,咳嗽 ,喘息等。治以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 ,瀉肺消腫。葶藶子 (炒 ,搗碎 )15g ,大棗 4枚 ,先用水煮大棗 ,去渣 ,加葶藶子煎煮 ,去渣 ,頓服。 祛瘀消腫法 血瘀氣滯 ,疏泄失權 ,氣化不利 ,久而化熱。症見肢體浮腫 ,小便不利 ,口渴 ;婦女月經不利 ,脈沉澀等。治以蒲灰散加味或小調經湯加減 ,活血祛瘀 ,利水消腫。蒲灰散方 :蒲灰 10g ,滑石 5g ,共研為細末 ,以水沖服 , 1日 3次。小調經湯方 :當歸 10g ,赤芍 10g,制沒葯 6g ,琥珀6g ,桂枝 6g ,細辛 3g ,麝香 1g ,水煎服 ,日 3次。 開結消腫法 陰寒之氣郁結不解 ,氣化不行 ,水道不通。症見肢體浮腫 ,厥冷 ,腹滿 ,心下痞阻 ,腸鳴 ;或身冷骨痛 ,或惡寒 ,或麻痹不仁 ,脈沉等。治以桂甘姜棗麻辛附子湯加減 ,轉運大氣 ,開結消腫。桂枝 10g ,生薑 10g ,炙甘草 6g ,大棗 1枚 ,麻黃 6g,細辛 6g ,制附子 10g ,水煎服 , 1日 3次。 除上所述之外 ,在臨床上尚有一種「虛腫」和一種「風腫」。雖都表現為腫 ,但其病因病機和水腫病大相徑庭 ,當注意加以鑒別。 這也有 http://www.medizone.com.cn/html/1583.htm
㈩ 牙疼導致臉浮腫 如何快速消腫
希望可以幫到你: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中醫認為,「齒痛」乃因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所致。建議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不妨嘗試自然療法,對減輕症狀,益處頗多: 牙痛時,取1片生薑咬於牙痛處,必要時可反復使用。 將適量牙膏塗於牙痛處,數分鍾後可止痛。 用牙簽將雲南白葯挑入牙痛處,3分鍾後可緩解。 將3克茶葉用沸水沖泡5分鍾,濾去茶葉,加入2毫升米醋,每日服用3次。 穴位治療: 用雙手拇指關節在鼻孔兩側上下搓擦36次,然後用左手拇指與食指按壓鼻孔兩側迎香穴50次。 雙手十指交叉,用力互相叩擊各指根部(八邪穴)100次,再用拇指按壓雙手手背拇指與食指之間的合谷穴(即俗稱的虎口)50次。 用牙刷輕輕刷擦雙手掌心無名指第2關節(肝穴)及小指第1關節(腎穴),再刷擦雙手手背拇指與食指根部之間各2-3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