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像攝影用光——逆光突出人物發絲,側逆光增強人物面部立體感,你知道嗎
【什麼是側光?】
側光的定義是:光線本身是來自於被拍攝的物體側面的方向稱為側光,側光能讓被攝者顯得有立體感,它可能不會美化被攝者,如果是剛學不久的攝影新手,使用側光拍攝最常見的就是拍出臉部光線雜亂的照片,但是對於已經上手的人像攝影師來說,側光是他們拍攝個性化人像作品,最常用的手法。
另外側光還有助於表達人物的個性,如果是拍攝唯美人像,當光線來自側面,又有一定的強度時,可以在整個光線環境中找出光線較弱處,讓模特兒換到光線較弱的位置,再利用反光板補光,控制反差,就可以拍得十分出色的人像作品,此時的測光設定,應該使用中央重點平均,或是矩陣評價測光,並略增加一點點曝光補償,大致增加0.5EV左右,窗戶透進來的光線其實也是側光的一種,來自窗外的光線經過走廊或是遮陽棚之類的環境,會變得自然而柔和,很適合表現柔美的效果,使用反光板從光線來源的相對側面,給適當的補光,讓側光的人像變得十分柔和好看,此時側光可以將曝光補償調在+0.5EV左右,膚色會顯的白晰而自然。▼
【個人觀點】
② 人像攝影怎樣拍好人像面部五官
仔細觀察被攝的人物的面部特徵,利用光線、拍攝角度、以及後期的適當調整去塑造出面部的立體感!保證安全快門下,盡量使用小光圈拍攝。具體操作是,單燈拍就好啦,適當的哭一個反光板,絕對的立體。勃倫朗光,45度角斜上方打光,使用面積光,觀察臉部面頰形成三角形。使用85-135焦距鏡頭,光圈F4以上,拉開背景距離增加人物立體感。使用對比色,和人物服裝形成色差,突出人物。
③ 拍攝人像時如何提升立體感
我們生活的世界毫無疑問是一個三維立體的世界,所以我們愛好攝影的朋友們總是會面對這樣的一個問題,我要如何才能將我眼前見到的美景或者想要拍到的風景拍出我們真實所見的震撼感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說一個詞,就是立體感!如何在照片中拍出立體感,這就是需要我們在拍攝過程中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我們先說影響照片立體感的幾大要素:空氣感、色彩、線性透視與光線,這些東西我們接下來慢慢說~~
1、空氣感:如何表現空氣感呢?在我看來其實很簡單的一個方法,利用虛實交錯的方法很容易表達出畫面的空氣感
上面這張圖片看起來非常廣,有虛有實,遠處朦朧模糊,近處較清晰,在能見度與遠近的反差能夠給觀者一種階段性三維的感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空氣感!
2、線性透視:這種說法和用法在最早的時候被用於繪畫藝術中,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也影響到了很多的攝影師。線性透視,其實簡而言之講就是近大遠小,原本平行的線條,在向遠方延伸時不斷匯聚成一個小點。
我們能從上面的幾幅照片輕易找出這種線條引導線,而這些匯聚線的拍攝,就是要利用場景中向遠方延伸會聚的線性物體,來突出空間感。現實中這種天然的匯聚線數不勝數,比如一條蜿蜒而過的小路,銹跡斑駁縱橫交錯的鐵軌,河流橋梁等等,在拍攝前將這些元素收入我們的構圖中,很容易將照片拍出三維感。另外使用誇張的前景、重復的與縮小的構圖也能將我們的三維感表現出來!
3、色彩:說到色彩可能很多人會感覺得到詫異,色彩如何表現立體感?那首先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理論,就是三維色彩理論!三維色彩理論中提到,色彩包含色相,飽和度(純度),明度三個維度。色彩會給觀看者產生感官上的體驗,在明度較低的背景上,較暖的顏色顯得離我們更近,較冷的顏色看上去離我們更遠。在明度較高的背景上則恰恰相反。
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背景較暗的情況下,顏色較亮的顏色離我們近;而背景是明亮的情況下暗色調的顏色會離我們更近一點。所以在實際拍攝的過程中按照這樣的方法來配色時我們要看背景的明度高低來決定色彩的搭配方向。利用色彩的前進和後退的反差前進感和後退感,隨著色彩的色相、明度、飽和度的不同而變化
1、從色調上看,暗調給人較遠的感覺。明調給人很近的感覺。
2、從色相的冷暖上看,暖色有膨脹感,前進感更強,冷色有收縮感,所以給人更遠,後退感更強。
3、從色相的飽和度上看,低飽和度的顏色,後退感更強。
④ 怎樣能讓臉變得有立體感
可以通過化妝的方法讓臉變得有立體感。
材料:高光粉、粉刷、暗影粉。
1、從眉頭中心往下延伸到鼻頭都刷上亮色修容粉,在刷修容粉的時候,要根據自己鼻樑的寬度進行適當的調整,鼻樑窄的人可以畫細一點,鼻樑寬的人可以畫粗點。
⑤ 求人像攝影立體光的打燈發法
在人像拍攝中,無非有正面臉部、三分(四分之三)臉部、側面臉部三個臉向。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人像攝影的用光從三方面來談:
一:正面臉部用光
正面臉部由人物臉部全部面對鏡頭,臉部各部對稱,但缺乏縱深感。
按照目前大多數影樓所用的三燈布光容易將人物拍的顯胖。那麼最適宜正面臉部的布光是中等位置的中央燈光(大概位置在正40-45度左右),這個位置的燈光所拍攝的人像立體感好,可用於各種類型的人像攝影,人們對光線的效果也很熟悉。人物受到正前上方燈光的照射,面部受光均勻,臉部對稱,具有協調的明暗對比關系。我們所熟悉的蝶形光就屬於這個位置的燈光。在實際的拍攝中,只要人物是正面臉部面對鏡頭,蝶形光--這個曾倍受好萊塢的攝影師青睞並且至今仍被時裝攝影師所常用的燈位便是最佳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們影樓的日常拍攝中,由於商業攝影的特殊性,我們需要快速便捷的布光,那麼鱷魚光(高低光)便是在蝶光基礎上演繹出的一種相當不錯的影樓布光。它使人物面部得到柔美均勻的光照,又在臉頰兩側產生淡淡的陰影而使人物具有立體感。用鱷魚光拍攝時注意兩點:一是人物兩側加上反光板減小光比,使光線過渡更加自然;二是人物應該位於兩燈平面的垂直交點附近。
正面臉部另外一種有特點的布光便是位於水平位置或中等位置的雙邊緣光做主光。燈光效果對稱,頭部整個輪廓線上有光邊。這種布光是正面臉部中唯一一種用兩盞燈作為主光的布光方法。有的攝影師也稱之為夾光,意思就是左右兩盞燈光將人物夾在中間拍攝,人物立體感強。這種布光在影樓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正面輔助光的運用,一般來說,在人物的正前方可以用高低光照射面部,雙邊緣光的強度要高於高低光一到兩級,曝光根據正面光曝光。最終人物的受光效果是正面臉部受光均勻,兩側受到強烈光照產生明暗對比效果,畫面唯美、透亮,不僅合影樓拍攝,也常用在拍攝雜志封面等亮麗類型拍攝中。
二:三分臉部用光
三分臉部位置以剛能看到一隻眼睛開始到鼻子端點和臉頰的輪廓線位於一條線上為止。這個位置特別能給人以縱深感及立體感。所以在對三分臉部用光時,主光一般要用在人物臉窄的那一側(遠離相機的一側),基本上是偏中燈光或者交叉燈光位置,這個位置人物立體感非常強烈,畫面有平穩感。輔助燈用在臉部的正前方,也就是中央位置,再在相機位置加上反光板。如果光比控製得當,這個時候人物臉部由遠側開始到近側,明暗影調逐漸過渡,受光均勻自然,立體感強又不缺乏柔美。
另外主光也常用在人物臉部正前方。大概位置在中央中等位置(正40-45度左右),這個位置的燈光使人物臉部立體感也表現的很好,臉頰線條效果強烈,人像看起來很順眼。但由於頭部一側有大片陰影,所以我們需要在相機與主燈中間(臉部近側)或者相機位置放置輔助燈並控制好合適的光比,影調過渡要一定要自然,不可以出現生硬的陰影。
和三分臉部比較接近的還有七分臉部(八分之七),七分臉部介於正面和三分臉部中間,用光原則比較接近三分臉部,所以我們不再贅述。
三:側面臉部用光:
側面臉部比較好理解,在人像攝影中,當我們要強調輪廓線條而不是強調平面效果和透視效果時,就可使用側面位置。
側面位置的用光,主光多用在人物的正面位置(中等或者中高中央位置),在這個位置上,燈光效果好,近側臉頰線條表現好,立體感和表現力都相當不錯,適用於一般人像攝影。整個畫面顯得平穩。當主光在這個位置上,輔助光應使用在相機與主光中間位置或者相機位置,切不可將輔助光放置在主光的另一側,以免人物臉部不自然的影調過渡。
主光用在遠側偏中位置、遠側交叉燈光位置時,立體效果好,格調強烈,近側臉部線條表現強烈,輪廓表現明顯。此時的輔助光多用在人物臉部的正前方或相機與主光中間位置,並且為了得到柔和的光線過渡,可以在相機位置或者主燈另一側位置加上反光板提高陰影亮度。
目前大多數影樓所常用的布光方法還是人物前面主輔地三燈的布光方法,那麼在拍攝中,無論正面臉部還是三份臉部或者側面臉部,我們其實都可以簡單遵循這樣一個原則:主光一般應隨人物臉型的變化而做相應的調整,多用在人物臉窄的一側;輔光的高度略低於主燈,並用在人物臉窄的一側;地光多數情況下是隨主燈走,按這樣的原則布光,我們既可以保證人物均勻受光,又可以增強人物的立體感。
當然,人像攝影還有很多布光方法,每一個成熟的攝影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圖結合具體的拍攝主題設計出合理的布光,人像攝影的布光是千變萬化的.
⑥ 自然光線下如何拍出精美人像照
學習有效地使用光對於每個攝影師來說都是重要的一步,理解光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光來幫助你拍攝。拍攝人像時,尤其是在室內拍攝,一般都是使用自然光線。但自然光工作並不容易,為了避免錯誤,需要理解許多方面。
1.你為什麼拍攝
拍攝相機之前,需要確定想要哪種拍攝方式,拍攝有目的嗎?
實踐確實會有所幫助,盡管有些對象無法告訴他們如何完成工作!
9.燈光類型
不要期望使用自然光的所有情況都一樣。燈光的質量和顏色將根據一天中的時間,一年中的時間和天氣而變化。
這就是白平衡起作用的地方。可以更改相機設置以適應新的光照條件,同時仍然獲得所需的結果。個人喜歡用RAW拍攝並在後期製作期間編輯白平衡,但是直接在拍攝期間進行調整的選項也做得很好。
10.嘗試拍攝
現在你可以在自然光下拍攝了,不要害怕向家人或朋友尋求幫助,這將為你提供一個練習拍攝技巧的絕好機會,同時又教你如何拍攝某些主題,希望能幫助你。
⑦ 自拍怎麼拍臉好看
想要自拍變得漂亮主要是2點:首先是光線照射的角度,一定不能從底下往上照,或者從左右下方往上方照。
光線最好是從上往下,從左往右,或者從右往左,最完美的角度是左右夾角成一定的光比。也就是說左面有一束光,從左面打過來,右面也有一束光,從右面打過來這兩束光,一個稍強,一個稍弱。
照在臉上之後形成明暗的交織。可以在鼻翼一側看到陰影。在嘴唇包括下唇的地方,也可以看到很小的陰影。這種打光的方式會使臉部更加立體。
其次就是拍攝角度。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是左臉好看還是右臉好看。然後拍攝角度盡量從上往下拍,會拉長臉部,縮小左右的腮部,使臉型趨向於心型。
這樣拍攝的話,更接近於傳統中的瓜子臉。所以用以上兩種方式自拍會拍臉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