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鱗化細胞癌是什麼意思

面部鱗化細胞癌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7-02 20:52:05

⑴ 什麼是頰部鱗狀細胞癌

你好!頰部鱗狀細胞癌始發於咬頜平面線的頰黏膜,後頰部較多見,亦可發於唇頰連合部的頰黏膜,范圍一般較廣。多為分化程度較高的鱗狀細胞癌,易發生淋巴結轉移,且轉移率較高,一般為30%~50%,早期無論放射或手術治療,效果均較好。初期多表現為久治不愈的腫塊或潰瘍,若合並感染,則出現疼痛及不同程度的開口困難,影響咀嚼;晚期常累及上、下牙齦及頜骨,甚至侵入顳下間隙,並可穿破頰部軟組織向皮膚浸潤。

⑵ 鱗狀細胞癌是什麼原因生成的

鱗狀細胞癌 - 病因與環境有關,尤其是陽光的刺激有明顯關系,長期日光曬曝和慢性刺激是主要發病潛因,外傷、放射線 照射、焦油類衍生物亦可誘發本病,盤狀紅斑狼瘡 、慢性潰瘍、粘膜白斑、燒傷瘀痕及長期不愈的肉腫均可誘發鱗狀細胞癌。生長較快,早期即形成潰瘍。
意見建議:飲食治療:根據腫瘤疾病的寒熱表現及患者自身陰陽盛衰,辨證施膳,從組方、篩方到實驗,制定出各種抗癌葯膳,如肝癌血虛葯膳、肺癌氣虛葯膳等,其優勢主要體現在::①亦食亦治;②療效確切;③無副作用;④應用廣泛;⑤原料充足;⑥製作方便;⑦便於久服。

⑶ 請問:什麼是鱗狀細胞癌,好治嗎

鱗狀細胞癌是皮膚表皮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發病率約為眼瞼惡性腫瘤的8%。多見於50歲上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眼瞼皮膚結膜交界處的皮膚棘細胞層。開始呈結節 狀,與基底細胞癌很相似,但角質豐富,隨腫瘤之發展,可出現疼痛,特別是當腫瘤侵及眶上、下神經時。 鱗狀細胞癌臨床上可分為二種類型:潰瘍型:潰瘍底部堅硬、充血、潰瘍較深 ,高低不平,邊緣高起,甚至外翻,有時呈火山口狀。菜花狀或乳頭狀:腫瘤向表面發展,可以很大,表面呈菜花狀或乳頭狀,表面有破潰感染則有腥臭味。 鱗狀細胞癌惡性程度較基底細胞癌大,生長快,破壞范圍廣,可以破壞眼瞼、眼球、眼眶、鼻竇及面部等。一般易沿淋巴組織轉移到附近組織,如耳前及頜下淋巴結甚至全身。這是它與基底細胞癌的不同點。 用中醫治療,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⑷ 什麼是鱗狀細胞癌

鱗狀細胞癌是真性皮膚上皮細胞癌。多見於中、老年人,男性。容易發生轉移,且可侵入皮膚粘膜,
其病因:
長期日光曝曬所致的慢性日光損傷性的老年角化病。皮膚的一些慢性炎症;尋常狼瘡、慢性盤狀紅斑狼瘡、慢性潰瘍或竇道和瘢痕等,經過長期病程,都可能惡變為鱗狀細胞癌。少數皮膚鱗狀細胞癌也發生於正常皮膚。
治療方法:
(1)X線放射治療:可用50~100千伏,每日1次,總量每公斤60~100焦(6000~10000倫琴)。本療法取決於腫瘤大小、部位、細胞分化程度和有無轉移。
(2)手術治療:皮膚切口原則應離腫瘤邊緣1~2厘米。對腫瘤較大者,採取先化療後作手術除加植皮,對有深部骨組織破壞者,可先行化療及放射治療後,再作手術切除。對有區域性淋巴轉移,除將腫瘤切除外,應行淋巴結根除術,並加深部X線放射治療和化療。
(
3)冷凍治療:適用於較小的腫瘤。
(4)化學葯物治療:
肌注爭光黴素15~30毫克,每日1次或每周2~3次,總量可達0.4~1.0克。
腫瘤內注射:爭光黴素15毫克加生理鹽水7.5毫升稀釋為每毫升含2毫克濃度,作腫瘤內注射,其劑量視腫瘤大小而定。
動脈灌注:爭光黴素15~30毫克溶於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液20毫升,緩慢推注。對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療效顯著。
局部治療:對於手術有困難或不宜手術者可外搽0.5%爭光黴素軟膏,或5%5一氟尿嘧啶軟膏。
靜脈注射:適用於下唇鱗狀上皮癌。爭光黴素30毫克溶於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水20毫升作靜脈緩注,每周2次,總量300~700毫克。本法對增殖型腫瘤有效,但對非高分化型腫瘤無效。
副作用:常見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口腔炎、皮膚反應、葯物熱、食慾減退、脫發或脫皮等。
電烙療法:局麻下用電烙破壞損害部位,並徹底刮除後凡士林紗條填塞48小時後每天用抗生素軟膏換葯。

⑸ 鱗狀細胞癌是什麼

鱗狀細胞癌又稱為皮樣癌,主要從有鱗狀上皮覆蓋的皮膚開始。

⑹ 什麼叫鱗狀細胞癌

⑺ 磷狀細胞癌是什麼

鱗狀細胞癌簡稱鱗癌,又名表皮癌,是發生於表皮或附屬器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癌細胞有不同程度的角化。多見於有鱗狀上皮覆蓋的部位,如皮膚、口腔、唇、食管、子宮頸、陰道等處。此外,有些部位如支氣管、膀胱、腎盂等處雖無鱗狀上皮覆蓋,但可通過鱗狀上皮化生而形成鱗狀細胞癌。可以通過中葯治療從根本上抑制癌細胞增長,控制癌細胞擴散,提高免疫力,達到理想治療效果。

⑻ 鱗狀細胞癌是怎樣的疾病

又名鱗狀上皮癌,是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之一,發生率占皮膚癌的60%左右,病人中男性多於女性,發於50歲以上。真正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長期日光照射。動物試驗證明,波長280*109~320*10-9米之間的紫外線有致癌作用;放射線,各種放射線均有致癌性;機械性刺激,長期反復機械性刺激可引起細胞角化、增殖面發生癌變。長期吸煙者唇癌發病率較高就是例證;化學物質刺激,長期接觸煤焦油、瀝青及其衍生物者,皮膚癌發病率很高;其他如長期不癒合的皮膚慢性潰瘍、瘢痕上的潰瘍或皮膚慢性炎症,也易癌變。

⑼ 鱗癌是什麼意思

基本概述:鱗癌是來源於支氣管上皮的一種惡性上皮性腫瘤,可表現角化和/或細胞間橋特徵。包括梭形細胞癌,是最常見的類型,約占原發性肺癌的35%-45%。 鱗癌一般認為與環境有關,尤其是陽光的刺激有明顯關系,長期日光曬曝和慢性刺激是主要發病潛因,外傷、放射線照射、焦油類衍生物亦可誘發本病,盤狀紅斑狼瘡、慢性潰瘍、粘膜白斑、燒傷瘀痕及長期不愈的肉腫均可誘發鱗狀細胞癌。 症狀:鱗癌約占皮膚癌的90%左右。鱗癌30~50歲年齡多發。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轉化而成。鱗癌初起為暗紅色,質硬,高於皮面的結節,以後表面的角質層脫落出現紅色的糜爛面,伴有滲血、滲液,病灶漸漸擴大。鱗癌生長較快,早期即形成潰瘍。有的呈結節樣或菜花狀,向深部侵犯較小,基底可移動;有的呈蝶狀,向深部浸潤較明顯,破壞性大,常累及骨骼。鱗癌常伴有化膿性感染,伴惡臭、疼痛。多見區域性淋巴結轉移,巨大鱗癌,其惡臭無比,膿性分泌物較多,易出血;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鱗癌發病部位以粘膜皮膚連接處鱗狀細胞癌發展最快,粘膜發病者更容易轉移。 鱗癌大部分發生在慢性潰瘍、粘膜白斑、著色性干皮病等基礎上。好發部位為眼瞼、鼻、唇、顳、頰、額、四肢,包皮、龜頭、軀干也可發生。與基底細胞癌相比,鱗癌發展較快,易出現轉移。據統計,下肢皮膚癌發生轉移的較多,其次為手背部和面頸部,血行轉移罕見,肺臟為最常見的轉移臟器。基底細胞癌損害發展緩慢,一般極少發生區域性淋巴結轉移,也無遠處轉移。 皮膚鱗癌是皮膚腫瘤中常見的類型,其發病率僅次於皮膚基底細胞癌。纖維連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人骨髓長期培養體系LTBM細胞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大分子多功能的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糖蛋白,可以連接多種細胞、生長因子及其他ECM成分,可以吸引趨化巨噬細胞,發揮非特異性調理素作用,利於巨噬細胞(Mφ)、淋巴細胞(Lc)與癌細胞在局部發揮細胞毒效應。FN與細胞內肌動蛋白微絲空間關系存在一種「跨膜協同聯系」(coordinated transmembrane association),在轉化細胞中發揮了與細胞運動功能有關的作用。本文研究50例皮膚鱗癌(SSC)中癌細胞生物學行為及間質Mφ、Lc反應與癌中FN改變的關系。 編輯本段病理表皮角化,腫瘤由鱗狀上皮細胞團塊所組成,不規則地向真皮內浸潤,棘細胞呈瘤性增生,呈條索狀或巢狀細胞團,邊緣以基底細胞層,中心部有角化性癌珠,在癌細胞團內有很多分裂象,周圍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 臨床診斷:一般分為4型,最常見的是結節潰瘍型。 1、結節潰瘍型:初起是表皮出現一個小米粒至豌豆大小的蠟樣小結節,質地相當硬,表面有少數擴張的毛細血管,略高出於皮膚表面,或僅似紅斑而並不隆起,或略呈結節狀,表面的皮膚輕度向下凹陷。結節可逐漸擴大或新的皮損出現,相互融合,形成一個有蠟樣光澤的盤形斑塊,中央往往結成棕色、黃褐色或暗灰色瘢,繼而痂下發生潰瘍,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橢圓形或不整形潰瘍,大小如指戒或銅錢不等,潰瘍邊緣堅實及捲起,往往呈半透明狀並凹凸不平,周圍皮膚無炎症,底部呈珍珠樣或蠟樣外觀,有時損害表面完全為痂所覆蓋。潰瘍緩慢向四周及深部擴展,如鼠咬狀,形成基底細胞癌的一種典型臨床形態,故名為侵蝕性潰瘍,潰瘍可部分癒合而發生瘢痕,亦可擴展至皮下組織甚至軟骨及骨骼。各種組織可被摧毀而成深坑狀。發生於面部能破壞鼻、耳、眼眶及上頜竇等部位的軟骨和骨組織,引起出血或顱內侵犯或毀形。 2、色素型:結節較平而淺,損害與結節潰瘍型相同。由於含有較多色素,損害邊緣除有珍珠色光澤外,還有點狀或網狀暗棕色或黑褐色的色素斑,中央部位亦可見有色素沉著,揭痂容易出血,痂下可呈暗棕色甚至炭黑色顆粒,與惡性黑色素瘤類似,容易誤診。 3、硬斑狀或纖維化型:常見於頭頸部,為堅硬淡黃色或黃白色斑塊,略微隆起,邊界不清,似硬斑病樣,可長期保持完整,最後發生潰破。 4、淺表型:皮損表淺,多發生於軀干,呈一片或數片浸潤性紅斑,表面脫屑或結痂,邊緣或整個皮損稍隆起,至少有一部分邊緣呈細小珍珠樣或線條樣堤狀。本型最後可纖維化。類似銀屑病、濕疹或脂溢性皮炎。基底細胞癌損害發展緩慢,一般極少發生區域性淋巴結轉移,也無遠處轉移。 治療:1、手術治療 爭取早期手術,對較大腫瘤及分化良好者,首選手術切除,切口要注意廣度和深度,手術後照X線,切除標本送病檢。 2、其它療法 二氧化碳、電烙、液氮冷凍均有效。 【驗方與偏方】 驗方:①板蘭根120g,銀花9g,連翹9g,皂刺9g。每日1劑,煎2次分眼。 療效:按本方f台療多例,療效顯著,1例服葯2.5個月治癒。 ②蟾酥軟膏:蟾酥10g,溶於30ml清洗液中,加磺胺軟膏40g,配成20%蟾酥軟膏外敷,一般用葯3天,癌組織開始脫落,約18天基本癒合。 療效:青島白求恩醫院用此方治癒皮膚癌13例。 偏方 ①樟乳散:樟丹30g,乳香10g。研末以小麻油製成糊狀,塗敷患處,每日1次。 ②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黃芪30g,蚤休15g,穿曲甲10g,甘草10g。水煎服,日服2次。

閱讀全文

與面部鱗化細胞癌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63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17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13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42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58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75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45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21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82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2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51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10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69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3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91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05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10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50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46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