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食道癌的症狀都有哪些呢
食道癌的症狀表現有很多種,因此患者們在治療食道癌的時候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定,採取適合的治療方法。那麼食道癌都有什麼症狀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食管癌早期沒有任何症狀,或缺乏明確的早期食道癌的症狀,直至有明顯狹窄時方出現吞咽困難。據資料統計,早期主要表現有異物感或食物滯留感。異物感常為較經微的胸骨後緊縮感,悶脹感,與進食無明顯關系,可為間歇性或持續性。或偶爾進食時有食物粘附於食管壁的感覺。梗噎感:較經微,偶於咽下食物時出現,可自行消失或復發,不影響進食,也可於情緒波動時出現,易被誤認為是神經功能性症狀。 胸骨後疼痛:較多見於進粗糙食物時出現,為胸骨後或劍突下針刺樣、燒灼樣或摩擦樣疼痛,食用解痙劑可以緩解,疼痛部位和病變部位常不一致。 其他症狀:有些人病人於進乾燥食物時咽喉部有乾燥感或緊宿感。少數病人有噯氣。上述西醫學描述的早期食管癌症狀基本與中醫學中之噎症相符。噎者,吞咽時梗噎不順,吞咽不利之意; 如果這樣的講還是不過明白的話,我們來看看具體食道癌的症狀有哪些? 1.早期症狀 (1)吞咽食物梗噎感:早期症狀不典型,常有唾液增多,吞咽不適症狀,一般能進普食,不影響健康,有時吞咽食物時有停滯感。症狀發生常與病人情緒波動有關。 (2)胸骨後疼痛或悶脹不適:約半數病人訴咽下食物時胸骨後有輕微疼痛或悶脹不適,多在吞咽粗糙硬食、熱食或具有刺激性食物時疼痛明顯,進流質、溫食疼痛較輕,咽下食物時疼痛,食後疼痛減輕或消失,也有個別人疼痛較重,呈持續性,病人自覺疼痛部位與食管內病變不一致。 (3)食管內異物感:病人感覺食管內有類似米粒或蔬菜片貼附於食壁,咽不下又吐不出來,與進食無關,即使不做吞咽動作也有異物感覺,異物感的部位與食管病變部位一致。 (4)咽喉乾燥:有1/3的病人訴咽喉部乾燥發緊,咽下食物不利或輕微疼痛,進乾燥或粗糙食物尤為明顯。 (5)食物通過緩慢感及滯留感,飲水也有相同感覺。另外,一些病人有背沉、噯氣等症狀。半數以上病人症狀出現到確診的時間在一年以上,有些達四年以之久,對早期食管癌及早做出正確診斷採取正確處理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2.中、晚期症狀 (1)吞咽困難:進行性吞咽困難是中、晚期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狀,開始為固體食物不能順利咽下,或用湯水沖後咽下,繼之半流質飲食也同樣受阻,最後進流質飲食咽下也有困難。吞咽不利程度與病理類型有密切關系,縮窄型及髓質型較嚴重。 (2)疼痛:胸痛或背部疼痛是中晚期食管癌常見的症狀之一,疼痛為鈍痛、隱痛或燒灼痛、刺痛,可伴沉重感,胸背痛往往是癌瘤外侵引起食管周圍炎、縱隔炎,甚至累及鄰近器官、神經及椎旁組織所致。潰瘍型及髓質型伴有潰瘍者疼痛更為常見。 (3)吐粘液:食管病變起的食管變引起的食管不全或完全梗阻,使分泌物引流不暢,積於食管狹窄上部,刺激食管逆蠕動後吐出。 (4)頸部、鎖骨上腫塊:是晚期食管癌常見體征,腫塊為無痛性,進行性增大,質硬,多為左側,也可是雙側。 (5)聲音嘶啞:當腫瘤直接侵犯或轉移灶壓迫喉返神經時出現聲帶麻痹,導致聲音嘶啞,一部分病人可因治療有效聲嘶好轉。 (6)出血:癌組織壞死、潰破或侵及大血管引起嘔血或黑便,腫瘤侵及主動脈時可引起大出血死亡。 (7)乾咳:如壓迫氣管可出現氣急、乾咳,如果形成食管瘺則發生進食嗆咳。 3.終末期症狀 (1)全身廣泛轉移出現相應症狀及體征,出現黃疸、腹水、肝功能異常、呼吸困難、咳嗽、頭痛、昏迷等。 (2)腫瘤侵及食管外膜引起食管穿孔,出現食管-氣管瘺、食管-縱隔瘺。 (3)腫瘤阻塞食管引起完全梗阻、脫水、電解質紊亂、惡病質、全身衰竭。 而中醫學之膈,則為胸膈阻塞,食後吐出甚至飲食不下,是阻隔不通之意,又和西醫學的中、晚期食道癌的症狀相符。總而言之,噎證常為膈證的前驅表現。膈證多屬於噎證的嚴重後果。噎與膈又可同時並見,因此合稱噎膈。 晚期食道癌的症狀,主要表現有進行性吞咽困難,最後發展成飲水困難,甚至唾液也難通過。食物返流,及胸背疼痛。如癌腫侵及氣管、支氣管,可形成食管-氣管瘺和食管-支氣管瘺,而出現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及肺部感染症狀。 如癌腫壞死可引起出血,表現為嘔血、便血,如侵及大血管,可出現致命性大出血等症狀。至於出現脫水、無力、消瘦、低蛋白血症引起的周身性水腫和惡病質,均屬食管癌終末期表現。 食道癌的症狀大體上就這么多了,希望大家能識別食道癌的症狀,爭取早發現早治療。
B. 食管癌的症狀表現有哪些該如何進行治療
引言:食管癌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發病率特別高並且高發於40歲以上的群體。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吞咽困難,給身體造成非常大的不舒適。今天小編想分享的話題就是,食管癌的症狀表現有哪些?應該如何治療?
C. 食道癌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A、食道癌早期症狀
食道癌早期並沒有明顯的吞咽困難,發生症狀的程度常較輕微且時間較為短暫,其間歇期或長或短,常反復出現,時輕時重,間歇期間可無任何症狀,可持續1-2年,甚至更長時間。主要症狀有:
(1)進食時有輕度哽噎感,尤以進食較硬食物時明顯;(2)吃東西時感到胸骨後刺痛感或悶脹、不適感;(3)食物咽下時食管內感到有異物感;(4)進食時食物咽下有停滯感;(5)進食時上腹不適、呃逆、噯氣等。
B.食道癌的中晚期症狀
(1)吞咽困難。吞咽困難是食道癌的典型症狀,吃干飯或固體食物時更明顯,吃半流質,如面條、稀飯時也感不暢。由於食管壁有良好的彈性,出現吞咽困難時,腫瘤常已侵犯食管周徑2/3以上,常伴有周邊組織的浸潤和淋巴轉移。吞咽困難常進行性發展加重,發展迅速,如不及時治療,可在梗阻症狀出現後1年內死亡。
(2)梗阻。指完全不能進固體或半流質食物,僅能進流質嚴重者滴水難入。病人可伴有持續吐黏液,這是由於食道癌的浸潤和炎症反射性地引起食管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所致。
(3)疼痛。可有胸骨後或背部肩胛間區持續性疼痛。提示癌症嚴重浸潤周圍組織,縱隔。也可能是癌症引起食管潰瘍所致。下段食道癌也可產生上腹疼痛。
(4)出血。癌腫引致食管潰瘍,或侵及血管,最後破裂可產生大出血,常以大量咯血為主。
(5)聲音嘶啞。是腫瘤侵犯或轉移淋巴壓迫喉返神經引起。
(6)體重減輕和厭食。因梗阻導致飲食減少、營養狀況低下、消瘦、脫水等,病人體重明顯下降。終末期症狀和並發症:①惡液質、脫水、衰竭,此系食管梗阻滴水難入和全身消耗所致,常伴有水、電解質紊亂。②腫瘤侵犯穿透食管累及氣管、縱隔、支氣管、肺門、心包、大血管等,引起縱隔炎、膿腫、肺炎、氣管食管瘺、大出血等。③全身廣泛轉移引起相應的症狀,如黃疸、腹水、氣管壓迫導致呼吸困難、聲帶麻痹、昏迷等。
【參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3b2ff30100ngs2.html
D. 食管癌有哪些臨床表現
你好,早期食管癌症狀臨床上症狀常不明顯,多是因局部病灶刺激食管蠕動異常或痙攣,或因局部炎症、糜爛、表淺潰瘍、腫瘤浸潤所致,常反復出現,間歇期可無症狀可持續幾年時間。主要特徵性症狀為胸骨後不適或咽下痛。疼痛呈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尤其是進食粗糙、過熱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時為顯著。
E. 患了食管癌,有哪些症狀表現
食道癌的臨床表現
【食管癌症狀】
1.早期症狀
(1)吞咽食物梗噎感:早期症狀不典型,常有唾液增多,吞咽不適症狀,一般能進普食,不影響健康,有時吞咽食物時有停滯感。症狀發生常與病人情緒波動有關。
(2)胸骨後疼痛或悶脹不適:約半數病人訴咽下食物時胸骨後有輕微疼痛或悶脹不適,多在吞咽粗糙硬食、熱食或具有刺激性食物時疼痛明顯,進流質、溫食疼痛較輕,咽下食物時疼痛,食後疼痛減輕或消失,也有個別人疼痛較重,呈持續性,病人自覺疼痛部位與食管內病變不一致。
(3)食管內異物感:病人感覺食管內有類似米粒或蔬菜片貼附於食壁,咽不下又吐不出來,與進食無關,即使不做吞咽動作也有異物感覺,異物感的部位與食管病變部位一致。
(4)咽喉乾燥:有1/3的病人訴咽喉部乾燥發緊,咽下食物不利或輕微疼痛,進乾燥或粗糙食物尤為明顯。
(5)食物通過緩慢感及滯留感,飲水也有相同感覺。另外,一些病人有背沉、噯氣等症狀。半數以上病人症狀出現到確診的時間在一年以上,有些達四年以之久,對早期食管癌及早做出正確診斷採取正確處理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2.中、晚期症狀
(1)吞咽困難:進行性吞咽困難是中、晚期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狀,開始為固體食物不能順利咽下,或用湯水沖後咽下,繼之半流質飲食也同樣受阻,最後進流質飲食咽下也有困難。吞咽不利程度與病理類型有密切關系,縮窄型及髓質型較嚴重。
(2)疼痛:胸痛或背部疼痛是中晚期食管癌常見的症狀之一,疼痛為鈍痛、隱痛或燒灼痛、刺痛,可伴沉重感,胸背痛往往是癌瘤外侵引起食管周圍炎、縱隔炎,甚至累及鄰近器官、神經及椎旁組織所致。潰瘍型及髓質型伴有潰瘍者疼痛更為常見。
(3)吐粘液:食管病變起的食管變引起的食管不全或完全梗阻,使分泌物引流不暢,積於食管狹窄上部,刺激食管逆蠕動後吐出。
(4)頸部、鎖骨上腫塊:是晚期食管癌常見體征,腫塊為無痛性,進行性增大,質硬,多為左側,也可是雙側。
(5)聲音嘶啞:當腫瘤直接侵犯或轉移灶壓迫喉返神經時出現聲帶麻痹,導致聲音嘶啞,一部分病人可因治療有效聲嘶好轉。
(6)出血:癌組織壞死、潰破或侵及大血管引起嘔血或黑便,腫瘤侵及主動脈時可引起大出血死亡。
(7)乾咳:如壓迫氣管可出現氣急、乾咳,如果形成食管瘺則發生進食嗆咳。
3.終末期症狀
(1)全身廣泛轉移出現相應症狀及體征,出現黃疸、腹水、肝功能異常、呼吸困難、咳嗽、頭痛、昏迷等。
(2)腫瘤侵及食管外膜引起食管穿孔,出現食管-氣管瘺、食管-縱隔瘺。
(3)腫瘤阻塞食管引起完全梗阻、脫水、電解質紊亂、惡病質、全身衰竭。
【食管癌體征】
食管癌早期可無明顯體征。中期可有營養不良、消瘦、至晚期,營養不良加重,消瘦,脫水,全身衰竭呈惡液質。出現腫瘤轉移所引起的體征,如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壓迫上腔靜脈,引起上腔靜脈壓迫綜合症;肝轉移引起黃疸、腹水等。
【食管癌並發症】
食管癌的並發症多見於晚期患者。
1、嘔血、便血;由於腫瘤潰破而引起。
2、因癌轉移所引起,如癌細胞侵犯喉返神經造成聲帶麻痹和聲音嘶啞;腫瘤壓迫和侵犯氣管、支氣管引起的氣急和刺激性乾咳;侵犯膈神經,引起膈肌麻痹;侵犯迷走神經,使心率加速;侵犯臂叢神經,引起臂酸、疼痛、感覺異常;壓迫上腔靜脈,引起上腔靜脈壓迫綜合症;肝、肺、腦等重要臟器癌轉移,可引起黃疸、腹水、肝功能衰竭、呼吸困難、昏迷等並發症。
3、食管穿孔:晚期食管癌,尤其是潰瘍型食管癌,因腫瘤局部侵蝕和嚴重潰爛而引起穿孔。因穿孔部位和鄰近器官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穿通氣管引起食管氣管瘺,出現進飲食時嗆咳解剖學,尤其在進流質飲食時症狀明顯;穿入縱膈可引起縱膈炎,發生胸悶、胸痛、咳嗽、發熱、心率加快和白細胞升高等;穿入肺引起肺膿瘍,出現高熱、咳嗽、咯膿痰等;穿通主動脈,引起食管主動脈瘺,可引起大出血而導致死亡。
【常規治療】
(一)中醫中葯治療:
顧華泰教授四十多年來對食管癌之臨床治療,深受從正、丹溪諸先生治驗啟發,究其病因,大多內傷七情,外傷氣血,邪盛正衰,久積成疾,瘀阻、痰凝、陰結、陽結。
治法先用吐下二法,排出敗血、頑痰,使膈間阻痛消失,續用順養津血,降火散結,補氣補血,養陰補胃,調補中氣以善其後,取得滿意療效。現把臨床驗案,有代表性的公諸於後。
以「珍香膠囊」作抗癌主葯,常服葯,消痰散結,解毒化瘀,「珍香膠囊」,一次6~8粒,一日3次,宜溫開水或蜜水送服,吞咽困難者,可去掉膠囊外殼,將膠囊中葯物調蜜含服,飯後服;臨床也可根據辨證施治分別加服中葯。服用膠囊後約一小時加服湯劑,中葯湯劑最佳服葯時間為:上午9:30~10:00鍾,下午3:30~4:00鍾。
辨證施治:
(1)肝鬱氣滯型:證見時感咽部不適,噯氣不舒,偶有輕度梗噎,胸肋苦悶,兩肋串痛,或胸骨後郁悶疼痛,頭暈目眩。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細。治宜舒肝理氣。
(2)痰瘀互結型:證見吞咽困難,水飲難下,食入易吐,粘涎甚多,胸背固定疼痛,或如錐刺感,可有吐下如赤豆汁。舌苔厚膩或中黃,有瘀點瘀斑,脈多滑數或細澀。治宜化痰軟堅,活血散瘀。
(3)熱毒傷陰型:證見口乾唇燥,咽痛煩躁,梗阻較甚,胸背灼痛,午後低熱,或有盜汗,大便於結,或發音嘶啞。舌苔黃,質紅少津,脈細弦數。治宜養陰生津,清熱解毒。
(4)氣血兩虧型:證見噎隔日重,食水難下,面色、萎黃無華,消瘦無力,大骨枯槁,形寒肢冷,面浮足腫。舌質淡、苔薄,脈弦細或沉細。治宜益氣養血,佐以祛邪。
2.外科治療
手術適應症
(1)早期食管癌。
(2)Ⅱ期以前病例,無嚴重並發症者。
(3)Ⅲ期病例,可考慮術前放療的綜合治療方法,下段食管癌呈7厘米長也可考慮手術。
(4)放療後復發者,病變范圍不大,無遠處轉移,條件允許也應爭取手術。
(5)食管高度梗阻者,病人一般情況好,可考慮胸骨後結腸代食管而後給予放療。
禁忌症
(1)X線食管造影或CT檢查侵及鄰近重要器官者。
(2)已有遠處轉移者。
(3)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4)惡病質。
影響手術切除的因素
食管癌手術治療的成功與否,決定於病變是否蔓延至食管以外的組織,0期和Ⅰ期切除率100%;Ⅱ期切除率95%以上;Ⅲ期80%;Ⅳ期約50%。一般下段切除率高,中、上段切除率較低,術前堅持服用中葯「珍香膠囊」可增加患者抗病能力,從而提高手術切除率。
食管癌的切除長度,一般距腫瘤上、下緣各5厘米以上,包括食管周圍結締組織及腫大淋巴結也要進行清掃。
2.食管癌的放射治療
食管癌放射治療的適應症較寬,除了食管穿孔形成食管瘺,遠處轉移,明顯惡液質,嚴重的心、肺、肝等疾病外,均可行放射治療。
北京中醫葯大學東直門醫院、廣州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為首的五家醫院,進行二期臨床治療食管癌試驗,共同驗證了中葯「珍香膠囊」臨床療效:單純珍香膠囊組及珍香膠囊+放療組,病人放療後的生活質量較單純放療組均有明顯提高。
適應證:
(1)病人一般情況在中等以上;
(2)病變長度不超過8cm為宜;
(3)無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無聲帶麻痹,無遠處轉移;
(4)可進半流食或普食;
(5)無穿孔前徵象,無顯著胸背痛;
(6)應有細胞學或病理學診斷,特別是表淺型食管癌。
註:食管癌穿孔前徵象:①尖刺突出:病變處尖刺狀突出,小者如毛刺,大者如楔形;②龕影形成:為一較大潰瘍;③憩室樣變:形成與一般食管憩室相似,多發生在放療後;④扭曲成角:食管壁失去正常走行,似長骨骨折後錯位一樣;⑤縱隔炎:縱隔陰影加寬,病人體溫升高,脈搏加快,胸背痛。穿孔後預後很差,大部病人於數月內死亡。
照射劑量及時間:通常照射腫瘤量為60Gy~70Gy/6~7周。
外照射的反應
(1)食管反應:照射腫瘤量達10~20Gy/1~2周時,食管粘膜水腫,可以加重咽下困難,一般可不作處理,照射量達30~40Gy/3~4周後,可產生咽下痛及胸骨後痛,宜對症處理。
(2)氣管反應:咳嗽,多為乾咳,痰少。
合並症
(1)出血:發生率約為1%。應在選擇病人時,對那些有明顯潰瘍,尤其是有毛刺狀突出的較深潰瘍者,應特別謹慎,減少每次照射劑量,延長總治療時間,在放療過程中,應經常X線鋇餐觀察。
(2)穿孔:發生率約為3%,可穿入氣管,形成食管氣管瘺或穿入縱隔,造成縱隔炎症。
(3)放射性脊髓病:放射性脊髓病是頭、頸、胸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的嚴重並發症之一。潛伏期多在照射後1~2年。
3.化學葯物治療
化療葯物雖較多,但確有療效者較少,國產博來黴素效果尚可。合並用葯時,應先用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葯物(如環磷醯胺等),再用細胞周期特異性葯物(如博來黴素、5一氟脲嘧啶等)。因食管癌細胞周期較長且臨床化療效果距根治相差甚遠;故應適當延長療程,並要多療程治療,不可過早停葯以免反復。常用葯有順鉑、平陽黴素等,雖然其有效率在50%左右,但其遠期療效並不理想。
同時服用中葯「珍香膠囊」,不但能增強化療效果,還能降低化療所致的惡心、嘔吐、脫發、胸中疼痛、便秘等症狀,具有一定止痛作用。臨床研究證明中葯「珍香膠囊」對化療葯物所致的白細胞減少、免疫器官萎縮、體重減輕等毒副作用有明顯對抗作用。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復發和轉移。
【經驗與體會】
一:如何防止腫瘤的轉移
惡性腫瘤的基本特性之一是轉移,轉移是大多數患者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在防止癌細胞轉移方面,現代西醫束手無策,而中醫葯在預防腫瘤轉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通過用中葯「珍香膠囊」來增強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廓清能力,提高NK細胞的殺傷作用,促使其他靜止細胞分裂,提高淋巴細胞數量和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作用,來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水平,使其失去轉移的能力及崩解。從而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的轉移的作用。
二:如何提高食管癌的遠期療效
放射治療和手術治療屬於腫瘤的局部治療,對擴散全身的腫瘤細胞幾乎沒有作用,臨床觀察表明某些患者在沒有進行有效的全身治療時,其局部治療往往易促使腫瘤的轉移。化療和免疫治療屬全身治療,對腫瘤中心部分供血不足的乏氧細胞又無能為力。對多次化療後產生耐葯的患者來講化療已完全失去了治療意義。因此採取合理的綜合治療是提高療效的最佳途徑。通過我們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醫葯治療可貫穿於治療的始終,中葯「珍香膠囊」通過增敏減毒,抑癌止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控制腫瘤轉移、復發,麝香(麝香辛香芳烈,開關利竅,無處不到,行氣活血,散結定痛)、冰片對食道癌患者吞咽困難、癌性疼痛(常見胸背痛)具有意想不到的療效。中葯「珍香膠囊」已被臨床和實驗研究所證實,而且劑型方便,為提高遠期療效打下了基礎。因此「珍香膠囊」加其它療法的綜合治療方案是臨床治療食管癌的最佳方法。
http://www.guhuatai.com/azfl4-1.htm
F. 食道癌是什麼症狀
食管癌的症狀分為早期、中期、晚期。食管癌早期症狀不是很典型。早期會有咽喉異物不適感,偶爾會有灼熱疼痛,還有緊縮感,症狀不是很典型。正常的飲食還可以,病人進食比較快,吃干硬的可能會明顯,不適感、疼痛感會明顯。中期,會出現典型的進行性吞咽困難,以縮窄型的更為明顯,尤其是進食硬的食物,比如乾的饃,乾的饅頭等。有些中期的病人,腫瘤侵犯到局部的胸膜,和縱隔神經會引起胸痛,胸骨後的疼痛等。晚期食管的症狀表現,晚期食管主要出現更為明顯,出現並發症,侵犯了周圍的組織器官等。並發症主要是食管中上段侵犯喉返神經引起的聲音嘶啞,轉移到淋巴結,會出現頸部或者鎖骨上的淋巴結腫大疼痛等。壓迫頸部的交感神經會出現眼瞼下垂等霍納爾綜合征的表現。腫塊轉移到縱隔,壓迫氣管引起嗆咳,頑固性的咳嗽等。腫瘤穿破轉移到氣管,引起食管氣管瘺或者食管縱膈瘺,會出現嗆咳,肺部的感染,咳嗽咯痰等,這個咳嗽跟進食相關,進食以後咳嗽加重,出現進食後的嗆咳,要考慮病人是不是出現了食管縱隔瘺或者食管氣管瘺,一旦出現食管縱隔或者食管氣管瘺的時候要注意病人進食,繼續飲食會加重肺部的感染,如果侵犯支氣管動脈或者縱隔的大血管,會出現突發的大咯血,消化道出血的症狀,會引起病人預後不好,可能不給搶救的機會,突發的大咯血死亡。
G. 食管癌的臨床表現具體有什麼
臨床表現早期時症狀常不明顯,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時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覺,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後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 一、食道癌早期症狀 早期食管癌局限於食管的黏膜層或黏膜下層,在發病初期並無特異性的臨床症狀或無任何症狀。有的病人可能有一些隱伏性的或者非特異性的症狀,如胸骨後不適、消化不良 或一過性的吞咽不暢,或者由於腫瘤引起食管的局部痙攣,病人可以表現為定期的或周期性的食管梗阻症狀。 二、食道癌中期症狀 除與早期相同症狀外,中期食道癌的典型症狀:進行性吞咽困難,約90%的病人有這一症狀。因為食管壁富有彈性和擴張能力,只有當約2/3的食管周徑被癌腫浸潤時,才出現咽下困難。縮窄型咽下困難最明顯而持續;潰瘍型可能不出現明顯的咽下困難;髓質型、蕈傘型或腔內型多有較重的咽下困難。 三、食道癌晚期症狀 進行性咽下困難是絕大多數患者就診時的主要症狀,但咽下困難卻是本病的較晚期表現。如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聲音嘶啞、呃逆、肝腫大。體重減輕:由於食量的減少可造成體重下降,嚴重者可呈惡液質。 以上就是食物通過緩慢,並有停滯感或異物感。梗噎停滯感常通過吞咽水後緩解消失。症狀時輕時重,進展緩慢。中晚期食管癌典型的症狀為進行性咽下困難。先是難咽乾的食物,繼而半流質,最後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常吐粘液樣痰,為下咽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更多
H. 食管癌的症狀有哪些
早期食管癌局限於食管的黏膜層或黏膜下層,在發病初期並無特異性的臨床症狀或無任何症狀。有的病人可能有一些隱伏性的或者非特異性的症狀,如胸骨後不適、消化不良或一過性的吞咽不暢,或者由於腫瘤引起食管的局部痙攣,病人可以表現為定期的或周期性的食管梗阻症狀。
1.早期食管癌早期食管癌症狀多不明顯,且多間斷發生,易被忽視。據黃國俊和吳英愷(1984)對我國河南省食管癌高發區經食管拉網細胞學普查中發現的早期食管癌病人的回顧性分析,這些病人的主要臨床症狀為胸骨後不適或疼痛,或自覺有摩擦感,有的病人上腹部有「胃灼熱」感、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尤其是進食粗糙、過熱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時為顯著。或者進食時覺得吞咽過程變得比較緩慢等。多是因局部病灶刺激食管蠕動異常或痙攣,或因局部炎症、糜爛、表淺潰瘍、腫瘤浸潤所致,常反復出現,間歇期可無症狀,可持續幾年時間。其他少見症狀有胸骨後悶脹,咽部乾燥發緊等。約3%~8%的病例可無任何感覺。約90%的早期食管癌病人有上述症狀。據Bains和Shields(2001)報道,經其確診的早期食管癌病人的惟一症狀是吞咽食物時感到疼痛,但絕大多數病人對此未加註意,直到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時才就診。為了早期發現食管癌,必須熟悉食管癌的早期症狀,並不失時機地進行相應的輔助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1)食管內異物感:異物感的部位多與食管病變相一致,隨著病情的發展,相繼出現咽下食物哽噎感,甚至疼痛等症狀。產生這一症狀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食管病變處黏膜充血腫脹,致食管黏膜下神經叢的刺激閾降低所致。
(2)食物通過緩慢和停滯感:咽下食物後,食物下行緩慢,並有停滯感覺。發生部位以食管上、中段者較多,開始往往輕微,逐漸加重,並伴發其他症狀。其機理可能主要為功能性改變,也可能是由於食管癌「癌變野」較廣,食管黏膜伴有程度不同的慢性炎症所致。
(3)胸骨後疼痛、悶脹不適或咽下痛:疼痛的性質可呈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初始階段症狀較輕微,且只是間斷出現,每次持續時間可能很短,用葯物治療可能緩解。以後症狀加重,反復發作,持續時間延長。
(4)咽部乾燥與緊縮感:可能由於食管病變反向地引起咽食管括約肌收縮,而產生的一種異常感覺。
(5)劍突下或上腹部疼痛:表現為持續性隱痛或燒灼樣刺痛,多在咽下食物時出現,食後減弱或消失,與病變部位不一致。可能是由於病變致食管運動功能不協調,賁門部括約肌發生強烈的痙攣性收縮所引起。
2.中晚期食管癌中晚期食管癌症狀較典型,診斷多不甚困難。當腫瘤累及食管壁的全層並侵犯食管周圍的組織結構或者器官時,病人在臨床上出現一系列與此有關的相應晚期症狀和體征,提示食管癌已經發展到難以根治的階段。其臨床症狀和體征主要有:
(1)咽下困難:吞咽困難是進展期食管癌的主要症狀,也是最常見的主訴,約90%的病人有這一症狀,是食管癌最突出的症狀。食管是一個具有擴張功能的肌性管狀器官,只有在腫瘤侵犯局部食管內徑或周徑的大部後,病人才出現食管梗阻症狀,即吞咽困難。由於食管壁具有良好的彈性及擴張能力,在癌未累及食管全周一半以上時,吞咽困難症狀尚不顯著。咽下困難的程度與病理類型有關,縮窄型和髓質型較其他型為嚴重。約10%的病例症狀或初發症狀不是咽下困難者約佔20%~40%,而造成食管癌的診斷延誤。許多病人自覺吞咽困難時,便下意識地改變原有的飲食習慣,在吃肉塊或硬食時將其仔細咀嚼後再吞咽,有時在飲水或喝湯後再將所吃的食物比較順利地吞入到胃內,有的病人則改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病人因吞咽困難而就診時,症狀往往持續了6~8個月左右,有的更長。咽下困難系食管腫瘤的機械性梗阻,或者是支配吞咽功能的神經肌肉發生病變和功能失常所致。
80%以上食管癌病人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吞咽困難。吞咽困難有時表現為進食時感到胸骨後有輕微的不適,往往呈一過性,此後數周或數月不再出現這種症狀;有的病人表現為吞咽疼痛甚至食管腔完全梗阻。典型的臨床症狀則是進行性吞咽困難,表明腫瘤堵塞食管腔;腫瘤侵犯局部食管壁周徑的2/3以上造成食管腔狹窄時也出現這一典型症狀,但也有例外情況。起初,吞咽困難呈間歇性,但很快轉為持續性。開始時病人進食固體食物時感到下咽困難,繼而吃軟食也有吞咽困難,最後吃流質食物感到下咽困難。食管腔嚴重梗阻的病人有時喝水都有困難。
據吳英愷和黃國俊(1974)觀察,進展期食管癌病人吞咽困難的嚴重程度及其發展與腫瘤的大體病理類型和其他局部變化有關:縮窄型咽下困難最明顯而持續;潰瘍型可能不出現明顯的咽下困難;髓質型、蕈傘型或腔內型多有較重的咽下困難。有時因癌組織壞死脫落,咽下困難症狀有可能暫時緩解。
①縮窄型食管癌病人的吞咽困難症狀最為明顯和典型。
②潰瘍型食管癌病人多無顯著的吞咽困難,即使病程從進展期發展到晚期,病人也不一定有顯著的下咽困難。
③蕈傘型食管癌在腫瘤完全堵塞食管腔或者堵塞食管腔的大部之前,進食困難症狀亦不明顯。
④髓質型食管癌病人多數有較為嚴重的進食下咽困難症狀,有時,因癌組織缺血壞死脫落,瘤體有所減小,下吞困難症狀可暫時緩解,但不久後症狀又復發。
⑤食管癌近端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腫和炎症加重時下咽困難症狀隨之加重,減輕或消退時吞咽困難症狀有所減輕。
(2)疼痛:部分病人在吞咽食物時有咽下疼痛、胸骨後或肩胛間疼痛。根據腫瘤部位提示已有外侵引起食管周圍炎、縱隔炎或食管深層潰瘍所致。下胸段腫瘤引起的疼痛可以發生在劍突下或上腹部。若有持續性胸背痛多為癌腫侵犯及(或)壓迫胸膜及脊神經所致。食管癌本身和炎症可反射性地引起食管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經食管逆蠕動,可引起嗆咳和肺炎。與早期癌出現的疼痛不同,有的程度較重且持久。性質為隱痛、灼痛或刺痛,每於飲食時加重。疼痛的部位常與病變部位相一致,多發生於潰瘍型患者。
持續性的胸背部疼痛多系腫瘤侵犯椎旁筋膜、主動脈而引起。腫瘤造成食管梗阻後梗阻部位以上的食管痙攣,或食管癌形成的癌性潰瘍刺激以及食物通過癌腫部位時局部食管腔的擴張、食管壁肌層組織的收縮,病人多有胸痛或一過性的胸背部疼痛,有的病人訴有一過性的胸骨後疼痛,而且疼痛可向背部或頸部放散。這種疼痛症狀比持續性的胸骨後不適或者上腹部疼痛更有臨床意義,多反映癌腫在食管壁的侵襲已經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一旦腫瘤侵及肋間神經、腹膜後神經,病人的胸背部疼痛往往呈持續性與較為劇烈的疼痛,有時難以忍受,影響病人的休息和睡眠。
以疼痛為初發症狀的病例占食管癌病人總數的10%左右。仔細分析疼痛的部位和性質,並結合有關食管癌的影像學檢查資料,具有診斷和判斷預後的意義。
(3)聲音嘶啞:當癌組織侵及或壓迫喉返神經,發生聲帶麻痹,患者出現聲音嘶啞、甚至失音,多見於食管上段癌累及左側喉返神經,有時腫大的轉移性淋巴結壓迫喉返神經,病人有聲嘶啞症狀,進食時常因誤吸而有嗆咳,有時引起吸入性肺炎。喉鏡檢查可見患側聲帶不能外展而居中線位,表明聲帶麻痹,一般受累的聲帶為左側聲帶,偶爾為右側。
(4)呃逆:常常是食管癌本身、轉移性縱隔淋巴結侵犯(壓迫)膈神經並導致膈肌麻痹及其運動功能障礙的表現。
(5)嘔吐:常在吞咽困難加重時出現,初起每當哽噎時吐,以後每逢進食即吐,嚴重時不進食亦吐。嘔吐物多是下咽不能通過之物,主要為瀦留在食管狹窄部位上方的黏液和食物。
(6)呼吸系統症狀:誤吸及腫瘤直接侵?犯氣管和支氣管,病人便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及胸膜炎樣胸痛。高位食管癌在吞咽液體時,由於食管病變使液體逆流入氣管,可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難。此外,由於癌組織的侵犯,若腫瘤穿透氣管和支氣管、縱隔或縱隔內大血管,病人便表現有氣管-食管瘺、急性縱隔炎甚至致命性的大出血。在氣管隆突水平,左主支氣管的前緣即與食管中段毗鄰,要是食管中段癌穿透左主支氣管,導致食管-氣管,食管-支氣管瘺及吸入性肺炎,可出現特徵性的吞咽後嗆咳。嚴重者可並發肺炎和肺膿腫,有的病人有咯血。
(7)體重減輕:體重減輕是食管癌病人的第二個常見症狀,據對大宗食管癌病例(1000例以上)的分析,約40%的病人有體重減輕,主要因吞咽困難、嘔吐及疼痛有關,也與腫瘤本身引起的消耗有關。如病人有明顯的消瘦與全身營養不良,多提示腫瘤已至晚期,也是惡病質的臨床表現之一。
據Galandiuk等(1986)、Launois等(1983)以及Isolauri等(1987)對經治的食管癌和賁門癌病人臨床資料的分析,病人的主要臨床症狀及其發生率如下:①下咽困難:85.4%;②體重下降:60.9%;③疼痛:26.5%;④反胃:22.8%;⑤聲音嘶啞:4.4%;⑥咳嗽:2.5%。其中以下咽困難、體重減輕和疼痛最為常見。在臨床上,遇到主訴有下咽困難的病人,必須要警惕患有食管癌的可能,同時要選擇簡單、易行及可靠的診斷手段作出診斷。隨著現代臨床醫學的發展,食管癌的診斷手段較多,但在臨床上常用的診斷方法為胸部X線拍片檢查、食管X線鋇餐造影檢查、內鏡檢查以及食管CT掃描等。
食管癌的早期診斷十分重要,但此時往往缺乏明確的診斷依據,故應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對可疑病例爭取早診斷早治療。臨床表現結合X線鋇餐造影、脫落細胞學、內鏡檢查、胸部CT掃描、食管內鏡超聲檢查較易診斷。臨床實踐時應該由簡入繁順序進行,前三項檢查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內鏡檢查,比X線檢查在定位、定長度、發現第二個癌以及除外良性狹窄等方面具有優越性。對可疑病例均應作食管鋇餐造影或雙重對比造影。對臨床已有症狀或懷疑而未能明確診斷者,則應早作纖維食管鏡檢查。在直視下鉗取多塊活組織作病理組織學檢查可幫助診斷。
CT掃描、EUS等能判斷食管癌的浸潤層次,向外擴展深度以及有無縱隔、淋巴結或腹內臟器轉移等,對有效地估計外科手術可能性有很大幫助。
腫瘤的臨床分期:
我國常用的食管癌分期,根據臨床症狀、X線表現、手術所見和術後病理檢查,於1976年全國食管癌工作會議上制訂的標准(表5)。若無手術標本時,可根據X線所見分期。X線所見病變長度一般較手術所見偏長。
I. 常見的食管癌的症狀表現有什麼
食道癌治療的早晚,直接決定著治療效果的好壞。河南現代醫學研究院醫院食道癌專家提醒大家生活中應警惕食道癌的早期徵兆,爭取治療的最佳時機。
(1)胸骨後疼痛或悶脹不適:約半數病人訴咽下食物時胸骨後有輕微疼痛或悶脹不適,多在吞咽粗糙硬食、熱食或具有刺激性食物時疼痛明顯,進流質、溫食疼痛較輕,咽下食物時疼痛,食後疼痛減輕或消失,也有個別人疼痛較重,呈持續性,病人自覺疼痛部位與食管內病變不一致。
(2)吞咽食物梗噎感:早期症狀不典型,常有唾液增多,吞咽不適症狀,一般能進普食,不影響健康,有時吞咽食物時有停滯感。症狀發生常與病人情緒波動有關。
(3)食管內異物感:病人感覺食管內有類似米粒或蔬菜片貼附於食壁,咽不下又吐不出來,與進食無關,即使不做吞咽動作也有異物感覺,異物感的部位與食管病變部位一致。
(4)食物通過緩慢感及滯留感,飲水也有相同感覺。另外,一些病人有背沉、噯氣等症狀。半數以上病人症狀出現到確診的時間在一年以上,有些達四年以之久,對早期食管癌及早做出正確診斷採取正確處理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5)咽喉乾燥:有1/3的病人訴咽喉部乾燥發緊,咽下食物不利或輕微疼痛,進乾燥或粗糙食物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