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素描真人頭像臉部結構是什麼樣的
構圖與比例
在進行素描寫生前,應該從各個方面仔細觀察模特兒,不要急於下筆。首先要觀察對象的精神狀態,特別是對象的外部造型特徵,例如梨狀的臉形、鷹狀的鼻子等。
落筆時,要注意畫面中構圖的均衡。例如,一個初涉者,畫側面頭像時,往往會把它安排在畫紙的中央,這樣,頭像的面頰部分和腦顱部分在構圖上處於同一價值的位置上,初學者並沒有考慮到布滿很多細節和最具吸引力的面頰,在素描上是重於後腦部分的,結果畫出的頭像給人的感覺是頭部移向一邊,瞼部重點不突出,也感心悶。因此,為了保持視覺的均衡,不要把側面像安排在紙的中央,臉部朝向的一邊可稍微留得多一點,並可以向上提,在畫3/4的側面頭像時,也應如此。再如,把頭頂的空白留得太多,會產生人物下沉的感覺,把頭像畫得太大,畫面就顯得擁擠,不完整。
作畫時,要用三維空間的理解方法去研究對象。在作側面頭像時,首先要在心中想像出看不到的那一半頭,當畫正面的頭像時,應當想像出它的另一側面,這樣才可以使人一看畫中的頭像,就能確認出它的側面如何,顯得立體而結實。
畫頭部時,要注意遵循中線左右對稱的原則。在頭像上引出的中線,規定著頭部的位置。這條線與模特兒眼睛位置的水平線相當。很多畫者在構圖時,先畫出這種規定頭部基本動勢的"十字線"。中線應該成為畫者注意的固定對象,因為在畫的過程中,模特兒和畫者不可能靜止不動,畫者不由自主地總是改變著對模特的視點。在頭部處於正面情況下,中線是垂直的。而在其他情況下,根據頭部轉動的程度不同,中線成彎曲形。
線的運用
一個形體的確定,我們依賴於線條。線可以作為一個物體的外部邊緣,可以看作是各個面的結合,還可以被當作為一種顏色與另一種顏色的轉折。線條可用於提示物體上明暗色調的變化。一根強弱變化不同的線可以體現整個物體。線條柔和的部分提示物體的背光處,線條輕的部分可提示為受光部的陰影,如果線條畫得輕,則提示正接近對象高光部分。對象往往呈現的是變化復雜的曲線,但是,在練習中,我們可以運用直線,找出較為肯定的轉折點,次要的細節概括在大的直線中,也可以較清楚地認清形體的傾斜關系。線條的運用和各部分體面相結合,也就是說,要理解體積的構造,線條要體現結構的立體感,並且根據體積分出明暗交界的大面。在作品完成時,我們可以用線形來檢查頭像外輪廓形、內部形狀,作品中線的運用貫穿作畫的始終。
體塊的運用
任何對象都可以理解成幾何形體。在畫素描頭像時,盡量養成把所見的一切都看成簡單的幾何形體,因為這種觀察方法可以幫助較概括地掌握從整體出發的能力,避免那種看到哪裡畫哪裡的細部刻畫方法。例如,人的頭顱可以理解成球體來概括,脖子可理解為圓柱體。在作畫過程中,我們要處理好體塊和調子的關系。一個有經驗的畫家,確定頭像的明暗調子不是全靠描摹模特兒,而是靠他以簡略的體塊對模特兒作歸納,在塗一個形的明暗時明暗與調子
只有當光線照在物體上時,我們才能見到對象的形體關系。畫者通過練習,可以組成上千種調子。調子的練習在素描頭像中起著重要作用。從頭像上,我們能夠發現調子變化的規律。朝窗戶那一面呈灰色,這種從暗到亮、直至高光的調子運動,是很難覺察到的。還有,從亮到暗、從最高光到最暗部的調子運動也是如此。經過練習,把這種明暗變化知識成為自己潛意識里的一個組成部分。投影是物體暗部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投影有時候會破壞對象的整個形體關系。例如,刻畫鼻子下面的投影時,如果一味地根據對象照抄下調子,你可能給人造成錯覺,這個本來沒有鬍子的模特兒似乎長著鬍子。因此,當光線破壞形體時,我們可以創造自己的光源,也就是要學會處理方法,可以改變調子的深度、形體的大小和明暗的深淺。
形體位置和朝向
素描中形體確定後,就要進一步決定這個形在空間的確切位置朝向。頭部是個綜合體,它充滿著初學者很多難解的細節。確定這些形的朝向是困難的,但是如果把綜合的形體歸納成簡單的體塊就方便多了。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可以暫時不去管他,當頭簡化成體塊,體塊朝向也就容易明確。例如,把頭設想為一個方塊,並在這個方塊的正面中心畫上線條,你就在一定程度上確立了頭的方位;把頭設想為一個圓柱體,並在這個圓柱上施以全部圓弧線,也就確立了這個頭的全部方位。
形體上的調子隨形的方位的變化而變化,例如,鼻子和顴骨的前後方位關系,鼻子上的調子比顴骨上的調子更亮些。
解剖
對藝用解剖學的研究,可以使畫者更能主動地把握對象。首先,頭部骨骼是決定頭部外形的基礎,例如,從正面看,有的人臉比較方正,有的比較狹長。從側面看,有的額頭較突出,有的則較平。這些都是由頭骨形狀決定的,頭骨從正面看呈長方形,從側面看成正方形。對骨點的位置掌握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最突出的幾個骨點:額丘、眉弓、顴骨、頦骨的對稱關系。臉部的肌肉比較復雜,對於學畫的人來說,更應盡量簡化,努力了解一些主要的肌肉。例如顴肌、皺眉肌、口輪匝肌等。
質感
為了把對象表現得更加生動真實,要注意質感的表現。例如,老年人的皮膚多皺紋,偏粗糙;小姑娘的皮膚較細嫩。眼珠、頭發、嘴唇、額頭在色彩和質上也有區別,因此,要求我們在作畫時注意質感和色感的表達。一般來說,表面光滑的地方,受光後明暗對比強一些,表面粗糙的地方,明暗對比較弱。注意皮膚、頭發、眼珠的不同質感的表現。這些質感表現除了依靠明暗對比外,還可用不同方向和軟硬、疏密、粗細等各種筆觸以及不同的紙張來表現。,雖受到整個體塊或多種體塊影響,但卻是而由自己決定調子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增強實物的造型效果。
② 畫素描人物時刻畫臉部細節要注意哪些
因此在畫頭像時,先要把頭骨的特徵、結構熟記在心,如頭部的10個主要骨點:頂蓋隆起,額丘,頂隆起,眉弓、鼻骨、顴骨、顳骨乳突、下頷角、頦隆起、枕外結節;還有頭部的8塊骨頭:額骨、顴骨、鼻骨、顳骨、頂骨、上頷骨、下頷骨、枕骨。此外,要了解用於刻畫人物表情的頭部肌肉,並要分析、研究頭部的形體結構,也就是頭部的運動方向、旋轉變化所帶來的明暗關系、透視變化,如仰視、俯視、斜視、平視、側視等等。了解和掌握這些頭骨結構、頭部肌肉、運動態勢對於畫好頭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好比造一幢房子,間架、梁棟搭好了,有了基本結構,接下來再進行「裝潢」就不難了。
五 官
是人物的主要特徵。如眼睛,是傳達內心情感、感知外來事物最敏銳的器官。所謂「洞察秋毫」,在這個意義上說,人的眼睛非常微妙,具有探幽入微之特點。因此描繪人的眼睛就顯得非常重要。眼睛一般是由這幾部分組成:上眼瞼、下眼瞼、眼裂、眼白、瞳孔、虹膜。其眼形又可分為方形眼、圓形眼(虎眼、杏眼)、丹鳳眼、三角眼等。由於眼睛的無限豐富的變化與活動,它在人物臉上表演出一幕幕「生動的活劇」來。如老年人的眼睛,大都閱歷豐富,風霜飽經,呈現出老人特有的堅毅、穩重、智慧的神態,富有親切、慈祥之特點;而年輕人的眼睛,大都是風華正茂,奮發向上,表現出年輕人特有的朝氣,活潑、開朗、熱情、坦誠;有的瀟灑、帥氣,有的文靜、嫻淑也有的豪爽、熱烈等等。分析、研究這些不同人物、不同年齡層次,不同風格的眼睛,對於把握整個對象,是十分關鍵和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成敗之舉。初學者還可以參考其他優秀作品是如何描繪人物的眼睛的,如繪畫大師達·芬奇、列賓等的經典之作,會對自己有幫助的。
還有要熟悉眉毛,它在很大程度上能配合眼睛,傳情達神,表現出一個人的氣質和個性。眉的形狀有劍眉、柳葉眉、八字眉、卧蠶眉、蛾眉、壽星眉等等,有的表現英武、溫柔,有的表現兇狠、狡猾等等。
鼻子在臉上的表現也是很重要的,對刻畫人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鼻子分鼻骨、鼻球、鼻翼,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將人物的氣質和個性表現出來。鼻子寬大,表現出人物的敦厚老實;鼻子狹窄,給人一種精明、自私的感覺。鼻子又是在臉部的正中,因而要注意它的長短體積、形狀特徵在臉部的表現。
嘴是刻畫人物表情的又一重點。眼的上方有人中,接下來依次有上唇、上唇結節、嘴角、唇側溝、下唇、頦唇溝。作為表達人物表情的一個器官,它的形狀總是呈孤型趨勢。在每個人的表現又各具豐采,有的以豐厚為美,熱情大方;有的以嬌小為美,優雅秀美;有的以唇薄為美,顯得能言善辨。因此刻畫嘴及其周圍部分,在素描頭中是一大難點,初學者要細心體會和觀察。畫嘴要注意它的形狀結構、轉向,畫好上下唇的唇線,兩唇間的唇縫曲線,畫好嘴角,還有人中和頦唇溝的表現是十分微妙的,而略加表現,卻顯得神來之筆,韻味無窮。
耳朵的結構主要由外耳輪、耳屏、三角窩、耳垂等組成。耳在五官中處於不太重要的位置,它在臉的兩旁,但初學者也要加以了解,熟悉耳朵的結構,概括地畫出耳朵的形狀、大小、比例等。
頸 部
解剖結構表現為喉結、胸鎖乳突肌、斜方肌,整個形狀呈圓柱體。盡管頸的外面有衣服領口圍著,初學者要注意它的運動態勢,如在仰視、俯視、平視中其肌肉的變化。
表情是人內心態喜怒哀樂在臉部的表現,不是的人在不同的條件下其表情是不同的,有熱烈的,奔放的,莊重的,輕盈活潑的等等。我們在畫人物時,要注意人物的動態表情,注意人物神態的刻畫。
③ 在素描頭像,的繪畫中要注意那幾點臉的結構
1,整體特徵:臉型、五官比例
2,骨骼結構特徵:每個人骨骼結構特徵都不同,男性一般眉弓較粗壯、女性眉弓形狀柔和,額骨上又兩個額結節。臉寬者一般顴骨突出要著重表現。兜齒者下頜骨前突,男性下頜骨較女性粗壯,結節明顯,齙牙者吻部整體前傾,口部會形成一個整體突出的體積。鼻骨高低因人而異,西方人眉弓和鼻骨突出,造成眼窩處的投影,亞洲人鼻骨通常不太高,但鼻樑硬骨與軟骨銜接處有形體上的微妙轉折,不要畫成飛機跑道,鞋拔子臉者通常額頭和下頜前傾,上頜與鼻骨後退。
3,肌肉特徵:面部肌肉特徵通常可表現人物內心及性格,多思考者與憂愁者皺眉肌發達糾結,會形成縱向皺紋或溝壑。愛笑者口輪匝肌發達,臉頰與鼻翼處易有皺紋,口寬闊。咬肌發達者消化能力旺盛,在繪畫訓練時要多觀察這些特徵。
4,五官:女性五官常小巧柔美,男性五官常稜角分明而陽剛。眼睛的表現與人物性格有關,眼窩深陷且瘦弱者給人病弱感,易聯想到死亡,眼球暴突者給人愚蠢感,眼球被眼瞼的投影遮掩,視線向下容易給人智慧及沉思感。
5,發型:不論什麼發型,畫時必須要結合頭骨形體的轉折來畫,要分組,畫出立體感,頭發的邊界處要處理得講究,不可過實或過虛,要有變化。
④ 人物肖像素描有些什麼要點
注意觀察人物的五官的特點,還要抓住面部的一些細節,並且表現出來,然後在人物的某些陰影處注意描繪,畫好人物肖像特點其實很簡單
⑤ 如何表現素描人物的相貌
美術培訓中人物頭像不僅有復雜的結構,更有豐富的表情。在循序漸進的素描寫生中,先訓練抓「形」,在較熟練地掌握了形的基本規律後,逐漸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這樣便要求頭像的塑造時注意模特兒的形象特徵。
頭像的生動神態的捕捉,主要取決於五官表情區的刻劃。安格爾說:「畫頭像時,一個藝術家所最關心的就是讓眼睛說話,即使是一般的眼睛,首先應該畫眼窩,然後過渡到隆起的鼻子。眉毛的運動方向也是表情的關鍵,嘴角對微妙表情的變化反映更加細致准確。
另外,手在某種精神狀態下的意識的反應,也會把面部要隱藏的東西暴露出來。畫家所作的是把他對手的觀念與真的手的概念統一起來用真的手的概念去研究手的用途,使用方法和規律。畫手就先要了解它的結構,從幾何結構,即從圓柱體、立方體來理解對的方法,手與表現,手與性別等等。
衣紋:衣紋的表象來自人體的結構和自身的質地,產生衣紋的原因:
(1)與人體的形體結構相一致,是力的作用,與人的運動或外力有關
(2)由服裝本身的樣式有關
(3)長期折疊形成的
(4)衣服自身垂力產生的垂感。
⑥ 孩子的五官素描特點
在繪制頭像時既要表現出五官大的透視關系,也要表現出單個個體的透視變化。
眼睛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們情感體現的窗口,也是素麵頭像中體現的重點。眼睛的基本結構。
眼睛的基本形是球體,整體鑲嵌在眼窩內,被環形的眼輪匝肌包圍著。
眼球是眼睛的主體,它是一個透明的球體,結構上分為瞳孔、虹膜、球結膜(眼白)等;眼眶是指眼的內部結構;眼瞼分為上下眼瞼。在繪制中要時刻記住它是一個球體,一切變化要遵循球體的體感,這樣才能畫好眼睛。眉毛位於眼眶外緣眉弓處,分為眉頭、眉弓和眉梢。眉頭一般在光源下處於背光面,處理時會比較暗;眉弓是一個骨點,比較突出,是結構表現的重點;眉梢處於眉的外沿。繪制時要以表現眉弓的結構為主,不能只停留於眉毛表象的形狀。
正面眼部的畫法:
正面角度下眼眶的輪廓基本形類似不規則的四邊形,眼球晶體部分展現最多,黑眼珠接近正圓。該角度下左右眼睛透視基本對稱,左右兩邊寬距也接近相等。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受到模特外貌特徵或者頭部細微運動的影響,左右眼睛略有不同。
步驟:
A 先畫出眼睛框架形。
B 找出三線具體形。
C 按照三線鋪出暗面顏色。
D 揉搓暗面,
在保證暗面形的前提下使暗面顏色更加和諧統一。
F 完善畫面,深入亮面,畫出灰面和高光。
鼻子
鼻子在臉部的中心位置,是臉部最突出的部位,也是面部體積感最強的部位,是重點塑造的對象。它是由鼻骨和鼻軟骨組成,上半部分由鼻骨和鼻軟骨組成鼻樑,下半部分是鼻頭和鼻翼。鼻子的形狀因人而異,有高鼻樑、低鼻樑、有尖細、有肥厚,繪制時要從根本的形體結構出發,來表現人物的形象特徵。
正面視角中鼻子可以理解成一個梯形塊面的立體造型,變化最豐富的是鼻翼和鼻孔構成的鼻底部分。大多數人的鼻翼在該角度下近似於梯形的感覺。注意在該角度下雖然鼻翼兩側的形體比較對稱,但是在具體繪制時要充分結合模特的實際特徵來考慮,避免將正面的鼻子繪製得過於對稱,而失去生動性。
正面鼻子結構
步驟:
A 先畫出鼻子框架形,三線形。
B 鋪出暗面色調。
C 揉搓暗面形。
D 深入暗面。
E 完成畫面。畫出灰面和高光形狀。
嘴巴
嘴巴和眼睛一樣富有表現力,不論是靜止狀態還是運動狀態的嘴巴,都能傳遞很多感情,對人物的特徵表現有很大的作用。
嘴巴在結構上由人中、上唇、口裂、下唇和下唇窩構成。上唇從上到下分為受光面和背光面,向前突出的部分稱為上唇突,從上唇突到嘴角由多個面組成,它們共同構成了上唇的造型特徵。下唇通常比較豐滿,下唇上向上凸起的部分稱為下唇突,下唇窩位於下唇中心下部,突出的下唇底部與頜骨正面構成的弧形轉折線形成暗面。
繪制時還要注意根據不同模特的不同特徵來表現,嘴型的不同,是由頜骨和牙齒的弧度
所定。不同年齡、性別的人他們的嘴唇紋也各有不同,在表現時可以根據唇紋的方向進行排線。
正面嘴部畫法:
在繪制前先觀察繪制對象的基本特徵,在此角度上唇的輪廓線形狀類似「M」,下唇輪廓型類似「W」,它們和口裂線都是具有一定起伏的曲線,起伏的大小、劇烈程度因人而異。
嘴的上下輪廓線與口裂線的左右透視距離基本對稱。不管嘴部的繪制角度怎樣變化,嘴的透視都要以人中為界,按照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律畫出嘴和上唇突上方兩點所產生的大小比例關系。
A 用長直線定出嘴巴大致的上下左右位置。
B 畫出完整三線。
C 側鋒用筆,鋪出暗面顏色。
D 揉搓暗面。
E 塑造暗面形。
F 豐富亮面,完成畫面。
耳朵
耳朵的整個外輪廓呈「C」形,上端寬,底部窄,中央是一個凹形的碗狀體,表現耳朵時要先理解耳朵的外形結構,注意各部分的穿插結合。耳朵由外耳廓、內耳廓、三角窩、耳屏、對耳屏、耳垂等構成。
耳朵正面輪廓清晰,整體呈斜的橢圓狀。繪制時注意耳朵各個部分的穿插結合,正面耳部的形態較好地體現出線的流暢和由線到面的造型。
步驟:
A 畫出正面耳朵剪影形。
B 畫出完整三線。
C 鋪出暗面顏色。
D 揉搓暗面。
E 塑造暗面。
F 完成畫面。
⑦ 素描怎樣畫人臉啊
1、嘴是臉部運動范圍最大、最富有表情變化的部位。嘴依附於上下頜骨及牙齒構成的半圓柱體,形體呈圓弧狀。嘴部在造型上由上下口唇、口線、人中和頦唇溝構成,上下口唇分別是兩個相對的W型,上口唇比較長,唇線比較分明,突出於下口唇,中央有一個上唇結節唇線將上口唇一分為二。人中位於上唇結節線的上部,是鼻子與嘴之間的凹槽。這一部分的結構由凹到凸,使它的對比變化較為突出。下口唇的變化比較圓滑,分別由左右兩個唇結節形成兩個微突點。頦唇溝位於下唇的中心下部,是突出的口唇底部與下頦骨正面構成的弧形轉折線。這一部分的暗部作用,是使口唇抬起的原因。
2、口線是上、下口唇閉合後形成的波狀線,兩端是口唇終端的嘴角。口線的變化很復雜,由口唇縫隙、上口唇形成的投影和結構轉折等幾個因素構成。嘴部的表情肌肉是很發達的,它使口線和嘴角產生豐富的變化,是刻畫人物表情的主要部位。嘴的結構與周圍臉部的肌肉聯系很密切,嘴的運動會帶來一系列面部的變化。唇本身呈現紅色,與其他部分有一定色差,訓練中要注意這些明暗上的變化。
3、眼睛是頭像素描表現的重點,這不但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更重要的還在於,構成眼睛的不同材質和眼睛復雜的結構變化。
4、眼睛位於面部的中心位置,它是五官中運動最頻繁的器官。眼睛的結構方向正好相對,這更增加了它的表現難度。因此,對眼睛結構的了解,就顯得非常重要。
5、眼睛是由眼球、上眼瞼、下眼瞼、眼眶和淚阜組成。眼球呈球體襄嵌在頭骨深凹的眼眶內,通過上下眼瞼構成的眼裂,我們才能看到眼球的暴露部分,即部分眼白和虹膜、瞳孔。表現眼球要特別注意它的精細變化。它的上部有上眼瞼投下的陰影,下部有球體自身結構形成的暗部。虹膜是一個變化復雜的深色透明體,黑色的瞳孔上,有小而亮的高光。6、眼瞼與眼裂呈弧形,分上下兩部分包裹著眼球。上眼瞼比下眼瞼厚和長,位置也靠前,覆蓋著眼球的大部分。眼睫毛呈放射狀生長於上、下眼瞼。上部的睫毛較為粗、密、長,而且能影響眼球的光照。在表現中要盡量多刻畫眼部的這些結構特點,特別要注意眼球的體積和眼瞼的厚度部分。
⑧ 畫素描人物頭像怎麼去抓住人物的特徵
你所說的特徵應該是人物的長相,比如某個五官或、臉型、頭發等等較為明顯或者少見。對於人物特徵的刻畫應畫得更深入或者稍加誇張,並且根據畫面的需要畫出層次感。還有就是神態、表情,這兩者相結合才能達到畫龍點睛之意。比如皺眉、撇嘴等等,很明顯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的面部變化。
最後才能達到傳神~
⑨ 素描怎樣把握五官的造型特徵
五官的造型特徵
為正確生動地畫好這些部分,不僅要熟悉它們的基本結構和特徵,更重要的是理解五官由於面部表現變化而形成的相互關系。不注意五官周圍肌肉的變化和相互關系,表現就不自然。
眼:
眼睛是由瞳孔、角膜、眼角組成球形嵌在眼睛窩里,上、下眼瞼包裹在眼球外,上下眼臉的邊緣長有睫毛,呈放射狀。上眼瞼,睫毛較粗長向上翹,下眼瞼睫毛細而短向下彎。
兩隻眼球的運動是聯合一致的,視點在同一個方向上,由於頭部的扭動,眼睛出現了不同的透視變化。
眼睛的形狀不同,有圓、扁、寬、雙眼皮、單眼皮等區別。
年齡段不同,眼睛的形狀也不同。有的人內眼角低,外眼角高;有的人內外眼角較平,觀察表現應認真注意區分。
眉毛:
眉頭起自眶上緣內角,向外延展,越眶而過成為眉梢,分上、下兩列,下列呈放射狀,內稠外稀,上列覆於下列之上,起勢向下,內側直而剛,並且常因背光而顯得深暗,外側呈弧形,因受光顯得輕柔彎曲。人的眉毛形狀、走向、濃淡、長短、寬窄都不盡相同,是顯示年齡、性別、性格、表情的有力標志。
鼻:
鼻隆起於面部,呈三角狀,有鼻根和鼻底兩部分組成。鼻上部的隆起是鼻骨,它小而結實,其形狀決定了鼻子的長、寬等。鼻骨下邊連接鼻軟骨,包括鼻中隔軟骨、鼻側軟骨和鼻翼軟骨,鼻翼可隨呼吸或表情張縮。鼻子的形狀很多,因人而異,有高的、肥厚的、也有尖細的或扁平的等等,都是形象特徵的概括。鼻孔的形狀隨鼻形而變化,特別與鼻翼有很大的關系。
嘴:
嘴,就形狀來說,是由覆於上、下顱骨和牙齒之上的雙唇所決定的。頜骨和牙齒形成的弧度直接影響雙唇的曲直。嘴形的不同,就是由顱骨和牙齒的弧線所定型的。嘴唇由口輪匝肌組成,上下牙齒生在半圓形的上下顱骨齒槽內,外部是呈圓形體積。上唇中間皮膚表面有條凹,稱人中。嘴唇的表面有唇紋,各人的唇紋形狀不同。上、下唇的活動十分靈活,彼此呼應,不僅對發音有很重要的作用,對表情也有直接的影響。
耳:
耳朵由外耳輪、對耳輪、耳屏、對耳屏、哥垂組成,是軟骨組織,具有一定的彈性,形似水餃。耳朵稍斜長在頭部的兩側。在學習時除了弄清它的結構外,還應注意它的體積。
頭部形體結構
人的頭部結構較復雜,我們應以研究造型為目的,為更好地理解頭部的體積,將人的頭部予以幾何化的歸納。頭部骨路是頭部造型的本質所在。它是處在圓球體和立方體之間,從整體上可以概括成一個圓球或立方體或楔形之間的復合體。用立方體概括頭部,便於掌握頭部的空間結構。頭骨有幾個突出的點,我們叫它骨點。這些骨點通過面部肌肉顯示出來。從額頭的額結節到眉弓、顳線、顴骨結節和下頜結節骨點的連接,便構成了頭部不同面的轉折。由此可以看出眉、眼、鼻、嘴是處在一個面上,耳朵是長在兩個側面上。
頭部比例
人的五官位置和形態特徵各有差異,這是前人概括的頭部的基本比例,有長三停,橫五眼。正面看人物頭部,從發際到眉毛,從眉毛到鼻頭,從鼻頭到下頜等距離的三段為三停。兩只耳朵中間的距離為五隻眼睛的長度。成人眼睛在頭部的二分之一處,兒童和老人略在三分之一以下。眉外角弓到下眼眶,再到鼻翼上緣,三點之間的距離相等,兩耳在眉與鼻尖之間的平行線內。這些普通化的頭部比例只能作為寫生開始時的參考,最重要的是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正確區別不同的形態結構,才能體現所描繪對象的個性特徵。
⑩ 素描畫人臉如何抓住特徵頭發怎麼處理
五官的處理和頭發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沒有接觸過頭發素描,很難控制,也不知道怎麼表現出頭發的蓬鬆感、厚度感,所以說,頭發確實有點小難度,不像五官那樣,有明顯的結構和細節。當然在處理上會有那麼點難控制。
首先咱們畫頭發的時候,不要忽略了頭發後面的骨和肌肉皮,注意他的球形特徵,頭發與面部結構屬於一個整體,同樣也是有明暗關系、黑白灰、明暗交界線等等,只不過它的烏黑蓬鬆的感覺讓人辨別不出哪裡是應該畫的重點了。
最簡單的體現就是人物頭發光滑形成的高光,而這種高光與其他類別不同的是,它是又一根根頭發密集而成,在畫的時候要注意表現手法,可以先用鉛筆畫出數根頭發形態,然後用手或者紙巾擦抹出一片黑灰的感覺,然後用橡皮擦出高光,把高光提出來以後,再用深色鉛筆重點描畫頭發的暗面和交界線。要注意擦的時候不要擦的過火,表現出明暗面就可以了。
另外一點就是頭發的虛實,也就是我們說的外輪廓,外輪廓不管是在頭發、臉部外輪廓,都很實用,線條的虛實,筆壓輕重都可以簡單的表現出來,掌握好外輪廓的線條,也可以是素描立體感更強。而頭發的外輪廓表現,一般根據人物頭像的發型而定,掌握好頭發明暗關系,這一點其實就很好處理了。
總之,在處理頭發的時候不一樣的發型,所體現的性別、性格等等特徵也有所不同。素描好人物頭發的特點,也是表達素描神態的一種技法。根據發型的不同素描的時候都要注意,其特點、頭發的組織、和透視虛實。素描人物頭像頭發,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大家可以多重視一下素描人物的頭發,多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