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古埃及人用什麼塗抹面部

古埃及人用什麼塗抹面部

發布時間:2022-06-27 07:53:34

① 神秘的古埃及,古代埃及人是怎樣製作木乃伊的

關於古代埃及人是怎樣製作木乃伊,希羅多德給我們留下了詳盡的資料。
第一,用融化的松脂塗在面部,保護面部形象,防止它乾燥得太快。
第二,對腦漿進行處理。工匠將鑿子從左邊鼻孔塞進去,將篩骨搗碎,再用工具在顱腦中轉動破壞腦髓,用一根很細小的長柄勺從鼻孔里伸進大腦將腦漿舀出來,最後把一些葯物和香料塞進空空的頭骨中去。腦漿一般不保存。
第三,取出內臟。胃、腸、肝、肺是在肚皮左側切口取出的。後有棕油作清洗液,洗凈胸腔腹腔。以上器官時而被整齊地包在松脂團里放入木乃伊的腹中,時而分裝在有蓋小罐里,再放罐入腹中。小罐從古王國到新王國越來越復雜。
開始是些簡單的罐蓋,中王國時出現有人頭形的罐蓋。第十八王朝早期,罐蓋由神像「荷拉斯的兒子」們守衛著神聖的內臟四器官。但古埃及有忌諱取出心,他們把心看成是智慧的象徵,想方設法將其留存在體內。新王國時期的《亡靈書》中就有三個值班人輪流值守心的記載。
第四,脫水。這是很重要的乾燥程序。工匠們先填進用布包的泡鹼和其他臨時填充物,然後把它置於乾燥的泡鹼粉里約40天,待吸幹了水分後,取出裡面的填充物,改放用碾碎的沒葯、桂皮、泡鹼、鋸末等填充的布包,最後細心地縫上切口,貼上一塊畫有荷拉斯眼睛的皮,因為古埃及人相信這種皮有強大的癒合力和保護力。
第五,化妝整形,木乃伊的皮膚為了保持其柔軟性,於是選擇性地塗上牛奶、葡萄酒、香料、蜂蠟、松脂和柏油混合物,給皮膚美容。木乃伊的眼睛則用亞麻和石頭填上,非常生動、形象。干屍上最後塗一層松脂防潮,化妝師還在木乃伊的面頰上撲上一層胭脂紅,頭上戴好編辮的假發套,穿好衣服,配上最好的珠寶。
第六,包裹。埃及人認為包紮屍體是充滿險惡的,於是就以禱告伴隨整個包裹過程(一般為15天)。包紮屍體的手每動一下,就伴有一次庄嚴的祈禱或神奇的符咒,同時把護身條符放在亞麻綳帶間。他們很重視將其放在心臟位置處,而護身符一般都用綠色石頭做成聖甲蟲或人心的形狀,上面刻著「保持死者的心,使它不產生危害主人的東西」之類的詞句。其他的護身符則緊貼放在木乃伊身體上,或裹進亞麻布里。
第七、木乃伊迎接他的卡。時間一般為70天。之後,阿努比斯神靈就秘密地把木乃伊送還他的家人,等待下葬。
這種費用昂貴的處理屍體的辦法一般適用於法老、達官貴人和富翁。窮人製作木乃伊的辦法則簡單多了,將腹部用瀉劑清洗一下,然後把屍體放到泡鹼粉里浸40天,取出後,讓風吹乾,葬於乾燥的沙丘中。

② 古埃及人的美容化妝

古埃及的氣候炎熱而乾燥。人們為了防曬和防止皮膚乾裂,就用動物油脂塗抹皮膚。這里出產的各種樹脂香料和荷蓮子油,素馨子油等,都成了古埃及人的護膚品,成了他們生活必需品的一部分。古埃及人將這些樹脂香料製作成香脂軟膏,盛放在漂亮別致的小瓶子里,和小鏡子一起攜帶在身邊,以備隨時塗用。從後人發現的很多壁畫中可以看出當時主人與賓客們聚在一起娛樂消遣時,都在盡力誇耀自己的化妝技巧和美容術。從盛裝女人們那裸露的胸與肩可以看出她們的皮膚閃閃發亮,據說這是塗了一層油脂的緣故。
有一幅著名的漫畫,畫的是一位埃及婦女正在用心塗抹口紅香膏。當時的婦女們還在眼圈周圍塗上綠色、黃色的顏料,並用黑墨染睫毛。這種黑墨曾在一座古埃及的墓葬穴中的小容器里被發現,這個小容器是專門用來盛放睫毛膏的。那時婦女們如此濃妝艷抹,既體現了她們的愛美之心,也是為了防止陽光的刺激和飛蟲的侵襲。
古埃及酷熱的氣候,使得婦女們不得不將頭發剪得很短,出門時便戴上假發。假發的裝飾各異,種類頗多。考古發現的奈佛雷蒂莉像和愛希斯女神像都佩戴著藍色的假發,假發濃密而光潔,而且假發上還有許多裝飾品。如愛希斯女神的假發上面鑲嵌有紅色瑪瑙和五光十色的寶石,高貴雅緻,令人贊嘆不已。如果遇到節日慶典,所有出席慶典的賓客們頭上都有一個圓錐形花球,裡面裝滿膏狀香料,這樣既美化了自己,又美化環境。隨著慶典活動的進行,溶化了的香料徐徐溢出,流過額頭,漸漸擴散到皮膚表面,散發出濃郁的芳香。
遺憾的是;後來波斯、希臘和羅馬人先後征服了古埃及,古埃及燦爛的早期文明,隨著帝國的崩潰而告結束。但古埃及的美容術卻傳人波斯、希臘和羅馬,並擦深地影響了這些國家人民的生活習俗。

③ 木乃伊臉上竟然發現化妝品,古代埃及人那時真的已經在用化妝品了嗎

是的已經在用化妝品,那時候在埃及非常的流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在的姑娘基本上都要化化妝,把眉毛弄的美美的,嘴唇一定要性感看起來要舒服,眼睫毛要長長的再配合上美瞳,一對人眨眼迷死人不償命,什麼粉底、保濕、bb霜等,目的只有一個老娘出門一定要美,可以不是最貴的,可以不是最流行的,但是一定要有點東西遮住自己面部瑕疵,增色自己的面容。

現在很多出土的埃及文物,還有金字塔裡面的壁畫,都有當時人們的畫像,畫像的人,都有長眼線,眼影,進而美妝自己。

④ 埃及艷後有哪些奇特的護膚秘籍

對於埃及艷後克里奧佩特拉來說,精油和花香就是她保持青春容顏,讓三個男人醉倒在她的溫柔鄉的最大武器。

美麗是需要代價的,克里奧佩特拉知道自己容顏的價值,通過與凱撒、安東尼糾纏不清的情緣,加上聰穎機智的政治手腕,雖然後世人對她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位古埃及最後一任女法老為當時弱小的埃及贏得了22年和平。

⑤ 蜂蜜擦臉有什麼功效

蜂蜜加點甘油搽臉,很有美白和潤膚作用,很管用的,你可以試試喲,我就是這樣用的,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⑥ 埃及男人為什麼要化妝

看著帝後谷內部走廊上雕刻的壁畫,你會發現,炫耀自己濃濃的煙熏妝才是古埃及人的日常,而這些令人追捧的化妝品都是由磨成粉末的礦物質和油脂製成。這種誇張的妝容其實是模仿太陽神霍魯斯(
Horus)面部模樣,他通常被描繪成鷹的形狀,象徵以光明對抗黑暗。

在濕軟的古尼羅河流域,到處都是導致眼部感染的細菌,再加上古埃及有一種蒼蠅異常生猛,能夠飛進人們眼中產卵,因此眼疾讓古埃及人聞風喪膽。當然啦,蒼蠅不怕人小白也是長見識了,然而當他們模仿太陽神霍魯斯的妝容時,發現眼疾奇跡般的消失了。古埃及認為,這絕對是上帝的保佑呀。所以人家化妝才不是因為悶騷,而是人們發現化眼妝的人能夠擺脫眼病的困擾。但是後來經過研究,發現其實是藍綠色孔雀石粉末具有殺菌作用,塗抹在眼皮上蒼蠅就難以靠近,而這些眼妝的應用則增加古埃及人的免疫功能,從而無眼病之虞。於是,人們開始廣泛使用這種方法對抗疾病的困擾。

⑦ 八卦歷史:為什麼古埃及男人要化妝

油類和動物油脂能夠阻擋尼羅河三角州的酷熱和陽光,保護埃及人的皮膚,緩解肌肉疼痛。僱主通常把它們作為工人工資的一部分。有時,會加入香味或提取製成濃乳液、原始潤膚膏,這些只是埃及人用來保健的化妝品。
古埃及人之所以喜好化妝品,並不是單純沉浸於虛榮。男人、女人和孩子都遵守這種非常嚴格的個人衛生保健規則,這種規則是受氣候、宗教和社會所支配、產生的。
古埃及人十分關注自己的面部毛發和體毛。對於男人,只有在服喪期才可以允許停止修面或修剪胡須。為了讓自己變得聖潔,男祭司會撥光所有的體毛,包括眼眉和睫毛。上流階層的埃及人會經常帶著由人發製成的有香味的假發、假胡須,即使下層社會的居民,也會帶著由植物纖維製成的假發等裝飾。
油類及動物油脂除了護膚的功能外,也用作頭發護理。他們把獅子、蛇或其它動物的油脂塗在頭皮上,作為治療禿頭的順勢療法 [ 資料來源 : Shaw ] 。埃及人也會用淺紅色指甲花染料覆蓋在銀色的發束上,延遲頭發變白。在節日場合,男人、女人會把用干油脂製成的有香味的錐狀飾品戴在頭頂。受熱融化時,錐狀飾品就會散發出芳香,有百合香、沒葯香、豆蔻香及其它花朵、香料的香味。
在社會地位上,化妝品和飾品在古埃及反映著人們的社會等級,跟今天某些方面的文化一樣。如到處挎著的名牌包包就是一種地位符號,一個有錢埃及女人的標志就是一個隨身攜帶的化妝品盒。體現社會范疇的另一方面,就是舞女和妃嬪都紋有點狀圖案和女神貝斯形象的紋身,貝斯是歌唱與家庭之神。 [ 資料來源 : Lineberry ] 。
在他們死後,化妝品也要伸手可得。在帝後谷里,德爾埃爾麥迪納的苦力們把化妝物品如假發盒、華麗珠寶、眼影色板等都運到了墓室里。村莊中高級的工匠也會被陪葬相似的物品。即便是在死後,古埃及的男人和女人也需要打扮。

⑧ 古代婦女用什麼來作化妝品

古代婦女的「眉筆」:

據說畫眉之風起於戰國,在還沒有特定的畫眉材料之前,婦女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好怪異的化妝哦,還是做現代人好)。古代婦女畫眉所用的材料,隨著時代的餓發展而變化。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畫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種黑色礦物,也稱「石黛」。描畫前必須先將石黛放在石硯上磨碾,使之成為粉末,然後加水調和。磨石黛的石硯在漢墓里多有發現,說明這種化妝品在漢代就已經在使用了。除了石黛,還有銅黛、青雀頭黛和螺子黛。銅黛是一種銅銹狀的化學物質。青雀頭黛是一種深灰色的畫眉材料,在南北朝時由西域傳入。螺子黛則是隋唐時代婦女的畫眉材料,出產於波斯國,它是一種經過加工製造,已經成為各種規定形狀的黛塊。使用時只用蘸水即可,無需研磨,因為它的模樣及製作過程和書畫用的墨錠相似,所以也被稱為「石墨」,或稱「畫眉墨」。到了宋代,畫眉墨的使用更加廣泛,婦女們已經很少再使用石黛。關於畫眉墨的製作方法,宋人筆記中也有敘述,例如《事林廣記》中說:「真麻油一盞,多著燈心搓緊,將油盞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煙凝上,隨得掃下。預於三日前,用腦麝別浸少油,傾入煙內和調勻,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燈花,用尤佳。」這種煙薰的畫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則被美其名曰「畫眉集香圓」。元代之後,宮廷女子的畫眉之黛,全部選用京西門頭溝區齋堂特產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到了20世紀20年代初,隨著西洋文化的東漸,我國婦女的化妝品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畫眉材料,尤其是桿狀的眉筆和經過化學調制的黑色油脂,由於使用簡便又便於攜帶,一直沿用到今天。

芳澤可親——妝粉

中國婦女使用妝粉至少在戰國就開始了,最古老的妝粉有兩種成分,一種是以米粉研碎製成,古粉字從米從分;另一種妝粉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俗稱「胡粉」。因為它是化鉛而成,所以又叫「鉛華」,也有稱「鉛粉」的,兩種粉都是用來敷面,使皮膚保持光潔。關於米粉的製作方法,在《齊民要素》里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以米汁,使其沉澱,製成一種潔白粉膩的「粉英」,然後放在日中曝曬,曬干後的粉末即可用來妝面。由於這種製作方法簡單,所以在民間廣泛流傳,直到唐宋時期,人們製作米粉,仍然採用這種方法。還有一種香粉,是用粟米製作,類同上,只是最後再加上各種香料,便成香粉,由於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脫落。和米粉相比,鉛粉的製作過程復雜得多,從早期的文獻資料看,所謂鉛粉,實際上包含了鉛、錫、鋁、鋅等各種化學元素,最初用與婦女妝面的鉛粉還沒有經過脫水處理,所以多呈糊狀。自漢代以後,鉛粉多被吸干水分製成粉末或固體形狀。由於它質地細膩,色澤潤白,並且易於保存,所以深受婦女喜愛,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除了單純的米粉、鉛粉以外,古代婦女的妝粉還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宮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摻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宮中以細粟米製成「迎蝶粉」。在宋代,則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蠟脂、殼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調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則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煉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製成玉簪之狀的「玉簪粉」。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細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還有以產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稱官粉);荊州的「范陽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顏色也由原來的白色增加為多種顏色,並摻入了各種名貴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大批妝粉實物相繼出土,有的盛在精緻的缽內,有的安裝在絲綢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從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妝粉,被製成特定形狀的粉塊,有圓形、方形、四邊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還壓印著凸凹的梅花、蘭花以及荷花紋樣。
古代化妝品和化妝術

眼圈化妝

自古以來,人們為了保護肌體或為了修飾儀表,十分關注化妝。在原始人時期,人類習慣於在身體皮膚上塗抹動物脂肪、油類、粘土和黃土,用以避寒防暑和防止昆蟲叮咬。當時,人類生活於莽莽的原始森林中,為了預防風土疾病,還熱衷於搞迷信咒術來去邪除魔,每當人們舉行祭典儀式時,必須化妝眼睛和面部。

在古埃及,人們為了防止炎熱和皮膚乾燥,常用香油和油質軟膏塗抹皮膚。另外,古埃及人還喜歡眼圈化妝,即在上下眼皮上勾畫綠色、黑色或藍色顏料,據說這是為了預防砂眼、蒼蠅(古代熱帶有一種蒼蠅能飛進眼內產卵)和飛蟲的入侵,也是為了遮蔽灼熱的陽光和消毒。因此在配製這種塗料化妝品時,大多摻入具有殺菌作用的藍綠色孔雀石粉末。後來人們對這類化妝品的色澤也開始講究起來,便特別愛用淡黑色的二氧化錳調制的塗料,甚至還有選用綠色樹脂的。

據人們對古代木乃伊的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古人的眼皮上部塗過黑色顏料,下眼皮塗過藍綠色顏料,這種黑色顏料的主要成分是硫化鉛,藍綠色顏料主要成分是孔雀石(內含大量硫酸銅)。

在中東地區,婦女們很早以前就有把眼圈勾畫成藍黑色的習俗,至今,在某些伊斯蘭國家裡,人們仍可透過薄薄的面紗,偶爾見到那些眼圈濃妝艷抹的婦女。在古希臘時代,人們先用煙黑塗描眼睫毛,然後塗上黃白色的天然橡膠漿。當時婦女還愛從指甲花萃取紅色染料,塗抹嘴唇和兩頰。

眉唇化妝

據記載,紂王愛將凝固的花汁給寵妻愛妾染指甲和化妝面容,因這種化妝品最早源於燕國,所以後人就把它叫作「燕脂」。

遠在漢代,中國女子已廣泛使用口紅。從二千多年前的前漢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的漆器梳妝箱中,除有發綹、梳子和香粉外、還發現有燕脂。

眉筆在古代又名「黛」,歷史也頗悠久。據文獻記載,侍奉前漢宣帝的京都知事張敞最愛為其妻用黛畫眉。後漢初期,長安地區的女子盛行畫「寬眉」,當時用的是青藍色眉筆。到了唐代,則流行畫蛾須(觸角)眉。

唐代還流行「紅妝」、「朱臉」和「紅臉」,這是女子在化妝前先在臉部抹上白粉,再塗上紅色胭脂。據傳說,楊貴妃去後宮同雙親告別時,淚水縱橫,臨上車時,因天氣寒冷,臉上的淚水竟凍結成紅色的薄冰呢!……此外,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貴妃因體態豐滿,每當盛夏季節便熱得喘不過氣來,汗水盈盈,每當她用手絹抹臉時,手絹就變成紅色的了。

唐代大詩人也寫過《時世化妝》一詩,詩中描述了當時長安女子流行在唇上塗黑油(稱為「烏膏唇」),臉上抹白粉的化妝術。

公元601年,高麗僧把口紅傳到日本,所以當時的《吉祥仙女圖》中的仙女們的唇上都塗有口紅,但日本女子普及口紅化妝還是在十八世紀初,那時的女子為了使口紅抹得濃些,都愛在塗口紅前先在唇上塗上墨。

點痣與鬍子化妝

十七世紀末期,巴黎的婦女流行點黑痣的化妝術。黑痣的形狀分為星狀、月牙狀和圓形的,一般多點綴於額、鼻、兩頰和唇邊,也有點於腹、肚和兩腿內側隱蔽處的,痣的色澤有黑色和紅色等。

據1692年巴黎聖但尼街點痣店的宣傳稱:痣的含義因痣的所在部位不同而異,大有區別。比如,點於額上的痣象徵女王;點於鼻孔兩側的示意不知羞恥;點於眼框上表示充滿熱情;嘴唇邊點痣者,表示愛接吻,是個愛情不專一的女人;酒窩上點上痣示意主人是位性格爽朗的女人。當然,這些含義都是人們設想出來的。

此外,當時的男子也「不甘落後」,時興留口胡,這種習俗曾在社會上鼓噪一時。

據說,由於法國國王路易十三愛留鬍子,所以其後那些愛趕時髦的男子便如法炮製,蓄起這種具有國王風度的鬍子來了。

令人感到吃驚的是,有些男子還別出心裁愛在鬍子上塗上厚厚的香發膏,使鬍子變得十分堅硬,猶如鐵絲。此外,還有愛在口胡兩端裝飾彩色假帶的時髦男子,甚至還有用專門製作的鬍子套的,引以為美,真是無奇不有,令人瞠目結舌。

香水與香油熱

象古印度時代那樣,古代歐、亞洲婦女,為了身體舒適和吸引人,常用化妝術來消除汗臭和體臭。據《埃及的醫術》一書介紹,古代王公貴族的淑女們,常用一種添加芳香物質的油狀物作化妝品,當時已發明用簡單的蒸餾法來提取香油,但還未發明揮發性的香水。這種油狀香油中添加了麝香、龍涎香或沒葯等香料,也有用茉莉花、番紅花等花瓣經過蒸餾來提取香精的。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人們已把香水滴入洗澡水,並用浸透這種洗滌液的海綿來擦洗身體。古代的中國人和日本人愛用薰香。有的婦女則在下身放入龍涎香或麝香。

到了十六世紀,由於哥倫布等人發現了新大陸,其後許多新發現的香料便源源不斷地帶回歐洲,如可可,秘魯香膏和華拉尼香料等。當時,人們迷信搽香水和香油(特別是含麝香和龍涎香的)能預防梅毒,因此社會上很快便掀起一股香水和香油熱潮。當時,義大利佛羅倫薩有一個商人把舶來的香料運往巴黎出售,結果發了大財。尤其是路易國王統治法國的十八世紀洛可可的時代,社會上香料的銷售量極大,就連婦女的洗腳水也要摻上香水。據說當時凡爾賽宮的貴婦人還使用過一種所謂「消屁香水」,正是無奇不有。

路易十四時代的化妝術

十八世紀初葉,法王路易十四統治法國,那個時代被稱為洛可可時代。據說,這個國王為了美容而寧可剃掉美麗的栗金色卷發,戴上「橢圓形的假發套」,臉上也塗抹紅色和白色香粉。宮廷其它王公貴族也都喜歡塗脂抹粉,戴上長及雙肩的假發套。至於國王的寵妻愛妾和貴婦人更在化妝方面大下功夫,她們把香水如同澆水般地撒在身上,以吸引男子。

浴美容也是那些有錢男女們追求的目標,當時最時髦的浴美容法是用仔牛的奶洗澡以及用百合、水蓮和蠶豆花的蒸餾水、葡萄汁或檸檬汁等化妝水塗擦並按摩皮膚,目的是為了使皮膚增白。因為在那個時代,只有白色肌膚的人的血統才是高貴的。

據記載,當時國王的寵妾蒙特斯邦夫人等人的每天美容日程表中,規定要有2~3小時的床上化妝時間,她們用香水、香粉和香油猛擦身體皮膚,使身上能持久保持優雅的香味,然後再在身上抹上一層厚厚的白色香粉。

不過,當時的口紅和香粉是用鉛丹、錫、硫黃和水銀等化學葯品製作的,長期濃妝艷抹地使用這種口紅和香粉,就會使皮膚變硬,皺紋增多。這些追求美的貴婦人們、恐怕只能是美了一時,衰老得最早。

⑨ 化妝品是哪個國家人發明出來的

最早有關使用化妝品的考古學證據被發現於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公元5世紀時,埃及在許多宗教場合使用香膏、香木焚香,同時也用芳香產品混合油脂,塗在人身上去朝聖﹐或塗於屍體上作防腐用。古希臘人與古羅馬人也使用化妝品。在古羅馬與古希臘人使用的化妝品中含有水銀。西方世界的化妝品盛行,始於17世紀,最初目的在於天花痊癒女性病人,用來遮掩臉上疤痕。18世紀,維多利亞女王曾公開宣稱,認為使用化妝品是不禮貌的。使用化妝品的行為被視為粗俗行徑,只有戲子和妓女才會使用。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化妝品已在西方社會被普遍應用(盡管在納粹德國被禁止)。在中國,晉代張華《博物志》載有「紂燒鉛作粉」,以之塗面美容。胡粉(鹼式碳酸鉛)曾被後妃拿來美化臉部,稱為宮粉。後唐《中華古今注》關於胭脂的記載有:「起自紂,以紅蘭花汁凝成」。由於產於燕國,又稱為燕脂。關於口紅,有「脣脂以丹作之﹐象脣赤也」。東漢班固撰《漢書》中 ,有畫眉的記載。在北魏賈思勰著《齊民要術》中,記載了「作香粉惟多著丁香於粉盒中,自然芬馥」。清代宮廷中,曾用中葯防治脫發﹐用香皂製品進行沐浴。在日本,藝妓們用碾碎的紅花花瓣做成口紅,塗抹眉毛、眼線和嘴唇,同時用一種比相撲力士用的發蠟更軟的蠟充當粉底;白色的顏料和粉用來塗面部和背部,胭脂用來勾勒眼窩和鼻子。在歌舞伎(藝妓學徒)的出師典禮上,她們用黑色燃料把牙齒塗黑。截至2005年,化妝品工業已被少數跨國企業所壟斷,這些企業都濫觴於20世紀初。在這些跨國寡頭當中,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是法國人尤金·舒爾勒於1909年創立的歐萊雅(L'Oréal),當時名為法國無害染發公司,目前該企業的股東為Liliane Bettencourt 27.5%, Nestlé 26.4%,以及 46.1%的公眾流通股股東。 在1910年代,American trio Elizabeth Arden, Helena Rubinstein 以及Max Factor等企業為市場的開拓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這幾家企業確立了在化妝品市場的寡頭地位,此後,Revlon和Estée Lauder於二戰前後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一些化妝品企業在進行廣告宣傳時的一些作為被人們詬病。

閱讀全文

與古埃及人用什麼塗抹面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65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19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16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45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60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78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48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23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85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26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53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13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7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40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93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0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1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53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4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