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面部神經麻痹用針灸要多久才康復
意見建議:你好,面癱是因為病毒感染或者面部受風引起的面神經麻痹,才會出現嘴歪眼斜的症狀的。及時活血化瘀治療是可以治癒的,可以服用維腦路通、強的松以及彌可保等治療的,一周後可以採取按摩、針灸、烤電等理療治療 ,一般一個月左右應該可以痊癒的。
『貳』 面部神經麻痹吃葯後症狀有減輕是否還要進行針灸治療只吃葯可以嗎
面神經麻痹針灸配合吃葯的話一般恢復期在1個月左右,年輕的會恢復的快一點20多天,年紀大的恢復慢一點30來天,單吃葯的話恢復不夠理想,很多情況下肌肉的力量恢復不夠,笑起來的時候還能看得出來,配合針灸的話大部分患者能夠痊癒。建議有條件的話還是配合針灸一起做。以免留下後遺症。
『叄』 面部神經麻痹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針灸治療越早效果越好。這個病到第五天發展到高峰,有的病人要治療到兩個星期才開始出現效果,三十到四十天才基本恢復正常,所以你到十天還沒出效果也算正常的。判斷你是否有效了,最靈敏的指標是看你臉上的肌肉是否有輕微的跳動了,沒跳的病人就好得慢。配合針灸治療,你自己也要注意避免吹風、避免勞累和熬夜等,我相信你就在這個星期會看到效果出現的。
補充:20年來我治療這個病就只單純使用針灸,既不開西葯也不開中葯,在大學本科的針灸學教材和針灸治療學教材上,沒有把面癱分成急性期恢復期的,只特別提到了面癱初起不宜使用強刺激的治療手法。
『肆』 治療面部神經麻痹,要針灸多長時間
快一點的一個療程也就是12次就能好了,配合葯物治療,不過要看你的程度了,到底有多嚴重。大部分一般一個個月左右甚至還多,這個用針灸治療效果要好一點,不過來的慢了點,還需要堅持,有的治療過程中出現眼嘴歪斜的更厲害也是正常的,具體要看個人情況
『伍』 面部神經麻痹能不能痊癒擔心有後遺症針灸需要多久才能痊癒 需要多吃哪些食物有益與治療
找我QQ23965304,不然你後悔.
『陸』 前幾天左臉面部神經麻痹,第二天我就開始針灸.今天第四天了.針灸的時候肉皮有點跳動.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肌肉跳動是神經興奮的一種表現,如果只是每次治療後出現一陣就不用管,持續太久的話可以按一按你針灸時用的那些面部穴位,注意按壓之前要先洗凈手。
一般來說,發病後7天才能知道預後,一般要1個月左右才能好,快的要半月左右,如果遇到難治的就不好說了,6個月到1年不等。
患病期間注意避風寒,要清淡飲食。自己有空的時候可以用熱毛巾敷臉。所有的治療都是被動的,主要的還要看自己,要每天對著鏡子鍛煉表情肌,比如練習閉眼、皺眉、笑之類的表情。這樣可以使神經得到主動鍛煉,更有利於面癱的恢復。
最後,祝您早日康復!
『柒』 面癱能針灸多久才停
一般年輕人突發性的面癱預後都是還是好的多的,原因多有病毒感染引起的,建議你可以用點抗病毒的葯物,建議阿昔洛韋,另外用營養神經的葯物,比如甲鈷胺,都是可以對你的面神經恢復有幫助的,不要太擔心,一般1個月左右會好的。
『捌』 面神經麻痹治療後多長時間完全恢復
你好,面部的表情肌都是由面神經管理的;出現面神經麻痹的現象一定要先找到源頭的病根;對於神經麻痹的情況,很多都是受壓引起的,也可能是創傷或者炎症波及神經使得神經受累;
具體的還是到醫院多檢查一下,
1、面神經管被炎症波及,面神經管行經鼓室,中耳炎等等的病變常可能侵犯到面神經管,引起面癱,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定要迅速控制感染,只要經過鍛煉,面肌的功能都可以恢復;
2、面神經管佔位性病變,面神經管狹長,如果是腫瘤侵襲,一定要盡早醫治,這樣的面癱如果腫瘤清除徹底的話預後也還是挺好的;
3、外傷波及面神經,這樣的損傷也常見,不過只要注意多復健訓練,並配合神經營養因子應用的話,也能恢復大部分功能;
神經性麻痹最關鍵的是要樹立恢復的信心,不斷堅持復健訓練,針灸等方法也應堅持使用;
其次就是要做到周到的護理,如眼瞼不能閉合要多注意保護角膜等,要多注意應用潤滑滴眼液和眼膏等等的眼部護理產品,特別是如果眼部感染,更要注意感染的控制;
祝早日康復!
『玖』 面部神經麻痹,第三天開始針灸,已經治療九天,嘴已不太歪,但面部還是沒反應,始終作不出表情,請問應該怎麼辦
中醫針灸一般每12天為一療程,這才九天,不是已經見到效果了嗎。病來如抽絲,急不得
『拾』 面部神經麻痹,通過針灸需要多少療程能夠痊癒
面神經麻痹的中醫治療方案 【治療】 體針(之一) (一)取穴 主穴:地倉、水溝、顴髎、四白、太陽、絲竹空、翳風、睛明。 配穴:合谷、內庭。 (二)治法 每次選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據透刺之兩穴間距離選針。並以針尖到達止穴後再刺入0.3寸左右為宜。進針時,宜迅速點刺破皮,然後慢慢送針,不可提插捻轉,針身與皮膚成10~15度交角,針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貼附在皮膚上,感覺針尖和針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淺。最佳者應將針身置於肌纖維之間,但不可過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顫法,使得氣明顯後留針。均留針20~30分鍾。在留針期間行針1~2次,施捻轉法,平補平瀉。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准:痊癒:患部完全恢復正常;顯效:患部基本正常,僅笑時口角稍向健側歪斜,或皺眉時額紋比健側淺;有效:患部明顯恢復,患眼尚閉合不嚴,口角輕度歪斜;無效:治療後無好轉或略有改善。 共觀察938例,結果痊癒767(81.7%),顯效107例(11.4%),有效52例(5.5%),無效12例(1.4%),總有效率為98.6%。 電針 (一)取穴 主穴:牽正、地倉、水溝、陽白、魚腰、翳風、下關。 配穴:合谷、行間、外關、後溪。 牽正穴位置:耳垂前方0.5寸處。 (二)治法 每次選2~3個主穴,配穴一般取1~2穴,如為後遺症,則宜取3~4穴。針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側面部由輕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數次。針刺方法如下:額紋消失或變淺,眼裂增大,宜針陽白向下透魚腰,迎香向上刺至眶下;鼻唇溝變淺,口角低垂歪斜,針地倉透頰車;太陽穴深刺。癥候明顯部位,接負極;正極可接於太陽穴,如為面肌麻痹後遺症可接雙下關穴。採用慢波,電流強度以面部輕度抽動為宜。電針治療,據觀察在發病後15天應用效果較好。如早期用電針,通電時間須控制在5~10分鍾左右,病程超過半月者,通電時間可延長至15分鍾。亦可在得病後先針刺5~7次,再加用電針,以利恢復。電針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948例,痊癒率為75.5~93.3%,總有效率為95.7~97.2%。其中,面神經麻痹後遺症18例,治癒1例,顯效2例,有效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