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畫人物頭像和人物半身像的一些技巧,主要是人物頭發、臉頰(顴骨那裡)、眼睛(眼瞼)還有手。
第一步,構思、構圖。考生在作畫前要養成觀察對象的特徵、醞釀自己情緒的習慣。根據對象
的職業、年齡、氣質、A好等考慮該如何表現,最後欲達到怎樣的效果。成竹在胸,下筆就大膽瀟灑。
不要倉促作畫,構圖時注意人物位置是否合適以及人物前方的空間要大些。雖然這是老生常談,卻是決
定整幅畫是否完整舒服的關鍵。
第二步,狠抓輪廓。這點非常重要。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堅實的牆基不堪設想。輪廓即牆基,
要抓准,就要抓住頭部基本形、五官位置、明暗交界線的位置、頭與肩的關系。
要畫准輪廓,就必須整體觀察,整體比較,多運用輔助線幫助確定位置。在抓外形時要狠抓特
征,要畫得像。外形初見端倪,形象呼之欲出。就如公園門口的藝人用剪子剪影,輕而易舉地將人物形
象顯現出來,盡管看不清過細的內部結構,我們照樣能夠認出他來。有些同學不注意這一步,形還非常
含糊,便匆匆忙忙去畫五官了。這樣畫出來的畫怎麼能逼近對象呢!
在畫准外形的基礎上,五官位置也需狠下功夫。在畫五官時要注意中軸線的運用,除絕對正面
外,中軸線根據頭的動態呈孤線,很多同學不理解這一點,畫稍側的角度,頭總是轉不過去,當然感覺
就很差。五官位置可以根據三停五眼的基本規律,在共性中找出人與人的形象特徵,畫出人與人的千差
萬別。在打輪廓時要注意眉、眼、鼻、耳的長和寬以及厚度的位置。如果這一步畫不準千萬不要深入,
更不能上明暗。畫眉毛要注意眼窩上下凹處的骨點和通過顳骨處凸的轉折所呈現的眉深眉淡。畫眼則要
將四個眼角處於一條平行線上,否則眼睛就有高低,感覺不舒服。畫眼很重要,上眼皮和下眼瞼有區別,
一般上眼皮較重,原因是有厚度,且眼睫毛較深,陰影投射在眼球上,往往這里是整幅畫的最深處,很
有神,也易將眼球包在眼皮之中。下眼瞼受光,要亮,不然就如戲妝了。嘴的刻劃也關繫到人的表情。
首先要確定上下嘴唇的厚薄,還要注意嘴唇不能用線勾得過死,嘴的上翹下垂,非常微妙。畫耳要與眼
鼻嘴聯系起來看,有些考生不願多畫耳朵,甚至將耳朵當作負擔。要麼虛不過去,影響空間,要麼跳得
厲害,破壞整體。
明暗交界線是決定頭部深度、體積的關鍵,顴骨處在交界線最突出部位,有高有低,有突出也
有柔和,可視特徵而定。盡管受光處顴骨不那麼明顯,但必須與暗部對稱地畫。順便說一下,人物寫生
非常重要的是對稱,諸如兩眼、兩耳、兩個鼻孔等都要同時考慮。
頭發固有色是黑色。只要仔細分析,絕不是漆黑一片,也同樣有明暗對比。頭發是在顱骨上形
成的,發型、明暗都必須考慮結構。頭發力爭畫得蓬鬆,富有質感。
第三步,深入刻劃。此時要好好審視一番,看看哪些部位最深、最強烈,就從這些地方著手,
一般先從眉、眼、鼻、顳骨處開始,一下子即可抓住特徵,畫出大的關系,但是一定要避免抓住一點反
反復復盯著畫,使局部畫得過分而關系失調。先畫什麼、再畫什麼可根據對象特徵來考慮,如角度有些
偏,顴骨比較突出,有的劍眉濃重而富個性,有的眼睛炯炯有神,那就由此展開。
在深入中要始終保持整體關系,明白一幅畫的好壞主要取決於整幅畫面的整體感,完整感,如
果只是將筆墨停留在五官上,以為是畫龍點睛,而忽視其它方面,整個畫面就不會好。我們在看畫展時,
總是站在較遠處端詳整幅畫,對某些部分感興趣,再走近細觀,沒有人看畫展時直沖到畫前死盯著局部
看,如果那樣豈不滑稽可笑?
在深入中首先著眼於整個畫面的明暗對比,我將它比作為主要矛盾。然後是暗的與暗的比,亮
的與亮的比,我將它比作為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決定次要矛盾,抓住了大的關系,又注意了微妙的關系,
整個畫面就有主有次,可以有條不紊的進行深入。每深入一層,即從最凸處開始,帶動次明部。畫眼注
意整個眼輪匝肌周圍的關系,畫嘴考慮口輪匝肌的塊面,畫鼻注意鼻骨、鼻翼與臉頰的聯系。同時,還
要考慮這一局部在整個臉部中的比例關系。總之,在深入中時時考慮整體,主次各得其所。
第四步,調整。一般畫畫時總喜歡一個勁地往下畫,直至結束,感到氣都喘不過來。哪有
時間去琢磨一下,留出15-20分鍾的時間調整大的關系。其實這樣的想法很要不得。調整既是深入也是
概括,使畫面的總體效果更趨完整,要做減法,將瑣碎的細節綜合起來,加強大關系。調整還是考生藝
術修養的綜合體現,究竟以怎樣的畫面效果呈現在主考官面前,以怎樣的畫面效果在眾多的考生中出類
拔萃,這點值得深思。
要畫好人像,特別要畫得像。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地將人物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機械式的描
摹,好像人物形象是一個模型里刻出來的,總是那麼呆板、沒有生氣。人物要畫得像,首先是形神兼備,
注重人物內在性格和情緒的刻劃。只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多留意眉、眼、嘴的情緒變化的表現,在神情
最為自然、生動的時刻來畫,就能使畫面有生氣。我覺得形神兼備是人像寫生的最高要求,絕不是在技
巧提高之後才去追求。
總之要畫好人像素描,獲得扎實的基礎,精確的造型能力,還是要靠多畫才能得到。俗話說,
「熟能生巧」,技巧是從勤學苦練中得來的。同時還要多看好的范畫,提高鑒賞力,進而大膽地多方面地進行嘗試,不斷提高繪畫水平,實現自己的理想。
教學視頻的話 你可以看看哪位老師比較適合你的風格 要詳細點的就找一些比較好的畫局部的書 平時就看看畫畫 還有什麼問題的話 就Q我吧
我也是學美術的 哈哈
❷ 素描半身像、素描高手進
素描人物寫生包括人物頭像、胸像、半身像(帶手)、全身像、群像。
人物頭像寫生:是藉助於五官特徵和表情肌肉的收弛變化,傳達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人物胸像寫生:增加一些表現內容,藉助頭、頸、胸的運動變化表達人物的內心活動,重點仍是面部表情的刻畫。
人物半身像寫生:除上述要求外,手是應著力刻畫的內容。「手是第二面部表情」,它不僅標志著人物的職業特徵,也是傳達感情的有力形象,激烈的內心活動往往通過手傳達出來。所以畫半身像寫生時要從整體出發,把握全局,整體著眼,局部著手。注意透視狀態下的比例、動勢、結構及解剖關系以及色調,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衣飾看人體(注意頭、頸、胸、骨盆、上肢、下肢各體塊之間的穿插關系),透過肌膚看骨骼,還要注意形體、空間和質感的表現,把頭和手作為刻畫的重點,並通過頭和手的外在表現傳達內心情感。
此外,黑白灰調子作為基本的視覺語言在半身像寫生中也是不容忽視的。
❸ 如何畫好油畫半身像和全身像寫生
這是一篇關於油畫半身或全身像寫生的指導文章。對於初學者來說,在進行油畫的半身像或者全身像寫生之前,有畫網推薦大家先閱讀一下這篇文章,這樣也許可以使你在進行油畫半身像寫生的過程中避免一些低級的錯誤,少走一些彎路。 與人物頭像寫生相比,畫好油畫半身像具有更大的難度,這是因為參與構成畫面的諸因素要比頭像寫生豐富得多。我們在進行半身像的練習時,不但要使人物的頭像與背景的關系得到充分的表現和處理,同時還要注意身體其餘各部——頸、肩、胸、腹、背、臂、手,由於人體的運動所引起的衣紋變化和彼此之間的協調關系等。 人物的半身像可以涵蓋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背景。許多具有完整構思和思想內涵的獨幅畫,都可被看成是從半身像引申或演化而來。因而我們在進行半身像作業,熟悉掌握如何駕馭和表現人與物的自然屬性的同時,應去努力體驗探究這種更深層面的魅力。 油畫:《抱銀鼠的女子》 畫家:萊昂納多·達·芬奇 1. 動作設置 人物的動作設置是構成半身像寫生作業的重要內容之一。由於這種作業已基本上具備了人們社會生活的若干特徵,如何設計出一種感覺非常自然而又符合模特個性特徵並可持久的動作,同時還要避免給人似曾相識之感,顯然不是一種容易的事情。 手的表現在人物半身像的設計中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由於手的運動復雜豐富,人們一直把它視為一種表達內心世界的身體語言和第二張臉,因而對於手的動作的設計決不可隨便。在處理手的動態時應充分注意手與手腕的運動關系,即便是被長袖遮蓋的手,我們也應從相應的衣紋變化中感覺出手的造型和運動的美感。 頭、頸、肩、胸、腰、腹的大的比例和運動組合關系必須正確。其中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偏差都會使整個運動的美感受到影響,從而使整個畫面顯得不自然。 2. 服飾選擇 服飾(包括道具)在半身像作業中起著重要的烘托主體的作用。不同性別和個性的人物形象需要施以符合其特徵的不同色彩和質地的服飾,並與環境形成有機的組合,從而為這幅半身像寫生作業提供良好的創意基礎。 3. 起稿上色 半身人像寫生的第一步驟仍然是起稿和上大顏色。起稿同樣也是用那幾種單色,要將重點放到解決人體的基本運動和比例關繫上,對其餘各種細節都須暫時忽略不計。 上大顏色時應著重解決主體物——人的膚色與服飾、環境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雖然頭與手都是人的皮膚的顏色,但細看二者之間的差距實際上是很大的。因為手上的毛細血管甚多,又因長期下垂經常處於充血狀態,這就是我們常常感到手上的顏色有一種很深的紫紅色的緣故。處理其他部分的關系時也應如此,在明確地區分開不同類型顏色的同時,也要敏銳地區別開彼此十分接近的近似色。 在畫半身人像時,更要強調作畫的計劃性和步驟性。在解決好大的色調後可以從頭部開始進行繪制,要自始至終地注意畫面上的詳略比重。在一般情況下,如果頭部的刻畫達到十分的話,那麼手當為八分,其他如衣飾等取個五、六分就行了。 畫手時不要專從一根根的手指縫畫起,要將整個手的運動理解為幾個轉折的體面,然後在此基礎上畫出指頭來。 衣紋的表現必須體現出人體的運動及形體的轉折關系。要著重強調哪些地方是與人體緊貼在一起的,哪些地方又處於懸空狀態。 在上大體色時切忌過早去表現物體的質感,過早地陷入對質感的表現會削弱體積在造型中的意義。 4. 深入刻畫 由於在一幅帶手(可能甚至帶有某種環境和情節)的油畫半身像上各種造型因素已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因而在刻畫細節時切忌孤軍深入,而必須按照一定的比例層層推進。 與一幅單純的人物頭像練習相比,半身像中對頭部細節的刻畫的詳盡程度顯然已經大為降低,在這種作業中我們更強調畫面的整體效果的呼應。這時頭、頸、肩的運動,更具某種造型上的意義。我們不應當將所謂的深入刻畫僅僅看作是對畫面細節的無限羅列。不斷地調整畫面上的點、線、面組合和處理好畫面上的不同肌理,都應被看作是深入刻畫的重要內容。 深入刻畫的手法也需要進行多種嘗試。用筆、用刀、用手都可造成完全不同的感覺,在用直接畫法作畫的同時施以局部的透明罩染,也可以使畫面產生某種特殊的效果. 在深入刻畫的過程中,應當逐步畫上起初上大體色時被省略的那些細節。如老人臉上的皺紋、某種精緻的佩飾、織物上的花紋,以增強畫面上豐富的層次。 由於半身像練習所具備的信息含量,我們在進行深入刻畫時,除了同樣花大力氣去解決畫面上所表現的客觀對象自然屬性的種種造型因素外,我們還應努力表現出對象所傳達給我們的內在特徵。 5. 整體調整 經過若干步驟完成的油畫半身像練習同樣也存在著許多彼此沖突的細節羅列,大膽地削減其一切不必要的部分使主體更加鮮明突出,從而得到一種富於表現力的藝術效果。 全身人像 全身人像和半身像的基本繪制方法幾乎沒有什麼區別,當我們能夠比較順利和得心應手地完成一幅半身人像作業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具備了全身人像的表現能力。 但是全身人像畢竟是油畫基本練習中難度最大的一個課題。首先它較之頭像和半身像練習而言,表現的內容已經明顯地增加了。由於構成一幅全身人像的基礎是全身的人體運動,因此我們除了應該具有相應的色彩知識和色彩處理能力以外,同時還應具備嚴謹、完備的全身人體解剖知識。 在畫全身人像練習時,要多加註意人的下肢與腳部的表現和處理。由於前一階段我們已經在人物頭部和上半身花了較長時間去研究和學習,可能會對這方面的表現顯得輕車熟路些。另外人們審視事物時也常會習慣性地將注意力集中到畫面的上方(因為下肢在畫面上往往是處於中心以下的位置,常常會為畫家和觀者的視線所忽視)。同時,由於下肢,特別是腳的處理對我們畢竟是一個新的課題,因此如何協調好它與人體其他部位的相互聯系與准確處理其本身的解剖、透視關系,都需要我們花很大的力氣才有可能解決。 五官和頭部的細節刻畫在一幅全身人像上更不再有造型上的決定性意義。在一幅全身人像練習上,我們常常可以通過人體本身的運動,特別是頭、頸、肩的運動關系來表現人物微妙的內心活動和表情。 由於全身人像具有更大的信息容量,因而它就可能包含有更多的創作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在設置和處理這組全身人像時盡量考慮多從這些因素出發而不僅只是考慮它的表現技巧。如何加強畫面的整體構思,從而使畫面更具有某種深度和完整性,是我們進行訓練的更高的出發點。 注意整體對於所有的有關油畫寫生的練習都是一個共同的要求。這既體現在處理好色彩的整體關系,同時也體現在處理好畫面的黑、白、灰的強弱對比,越是造型因素復雜的畫面,我們越要注意協調他們彼此間的主次關系。同畫靜物與風景一樣,多畫一些關於全身人像的小幅色彩速寫,仍然是我們能夠熟練掌握和駕馭有關藝術表現的種種方法的重要捷徑。 在我們學習油畫的過程中,臨摹大師的優秀繪畫作品可以直接的吸收大師作品的精華,體驗優秀油畫作品的奧妙,是一條快速進步的捷徑,尤其是身邊缺乏專業老師指導的學習者,臨摹的意義更是重大,請相信我的忠告:「在臨摹優秀作品的過程中仔細體會,總結心得,遠比去自學一些所謂的理論和方法要直接有效的多。
❹ 素描半身像做到哪幾點就可以拿高分
1、結構准確: 1.1、頭、頸、肩關系正確,不出現錯位現象。很多學生在寫生的時候會看到頭畫頭,看到身體畫身體 , 結果畫出來的不是一個人,三者聯系不到一個人身上。 1.2、頭部五官比例准確。半身像不能忽略人物的五官,五官的刻畫很重要,不僅比例關系要准確,人物精 神面貌也要好,人物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年齡特徵,性別,職務等。 1.3、手部的刻畫結構准確,如果要求畫手的話,手必須結構准確,不能忽略。僅次於五官的刻畫,手也是 傳神的重要部位。2、畫面層次感好: 2.1、黑白灰層次拉開。半身像由於畫面較大,很多學生容易將畫面畫灰,深色處理不到位,畫面缺少層次 感,深色的地方刻畫一定要到位。 2.2、畫面虛實處理得當,主次分明。畫面的空間層次要出來,近處的地方刻畫要到位,要實。遠處的地方 不要過分刻畫,要虛。(以上純屬個人觀點,還有不足的地方請同行補充或指證)
❺ 為什麼我素描人頭像寫生的時候、畫上結構後;看上去美女都變老太婆了
線條畫得太多了!頭像跟石膏不同,不能用太生硬太多的線條來刻畫。在起伏不明顯處多使用手抹的方法會使面部顯得柔和有肉感,不要像畫罐子一樣處處是線條。用筆盡量做到少而精。
❻ 為什麼人像寫生的時候會越畫越不象,且最後畫面很肉。。不結實。
這個是因為你磨的太多的緣故(也可以說是磨的還沒到位)
因為你在深入的時候,把看到的每個細節都給表現出來了,卻表現的還不到位,畫畫的人最忌諱這點.本來前面的大體感覺還不錯,自我感覺也很良好 ,可是就是因為這樣,自己想把畫面表現的更精確.反到是成了多餘的.破壞效果,(敗筆)畫畫,特別是對你們這些高考生來說,一定要見好就收.不是因為怕你做不到更好,而是考場上.你根本沒有時間去表現你所看到的一切.所以,必須該省則省,該細則一定要細.把空間做出來了,分不會少你的,至於,你萬一自己想做細,先去畫張長期作業你就明白了!長期作業對你的深入有很大幫助!
❼ 速寫人物很像寫生人物頭像不像怎麼回事
速寫由於時間和手法的關系,主要是概括的描繪,說明你對大關系的把握還是不錯的;寫生人物頭像在把握大關系的同時,還要逐步深入,問題應該出在深入上,深入過程中可能出現以下問題:
灰層次逐漸增多,破壞了整體黑白灰的大關系
在找細節的形的時候出現不準確,逐個細節不準確,局部就不準確,整體也就不像了
對於體積塊面的塑造,沒有遵循整體,比如你顴骨畫得好,好到比鼻子還高,還靠前,這樣整體塊面的關系就不對了,肯定像不了
神態的塑造,這經常是一瞬的感覺,速寫恰恰適合捕捉,素描畫時間長了,感覺就逐漸麻木了,這需要在深入時,不斷強化「那一瞬的感覺」,而不是畫著畫著感覺就沒了
❽ 怎樣畫好半身像
與頭像相比,半身像增加了軀乾和手的描繪任務,視野的空間擴大,對環境和空間的表現也有不同的要求。從繪畫角度講,它要比畫頭像難度更大,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
畫半身像首先要熟悉頭、頸、肩、雙臂及手的解剖關系,理解頸和腰的扭動、傾斜使身體能形成各種動勢。
畫半身像,臉部仍然是重要局部之一,但手的描繪在半身像寫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應拿出畫臉的同等精力來畫手,因為手的結構復雜,外形變化大。初學者確實能感受到畫手的難度有加。觀察可知,手的各種動作形成的姿態,是由手腕和手指的運動帶動掌心的運動完成的。理解手腕、手掌、手指運動的各個轉折面,對塑造手的形態,特別是表現手的關節、骨肉、筋的虛實關系具有特別的意義。不理解手的運動所關聯的解剖知識,只能模仿手的表面,表現不出形色准確、生動有致的手。
手的色彩變化微妙,手掌偏紅,手背與手指接近,可以參照面部顏色,互相照應。手指要畫出體積感,指關節顏色略重。
畫半身像的寫生方法無特別之處,只是相對於頭像寫生而言,視野寬,增加了手和軀乾的內容。人的服飾也是半身像寫生的內容。畫衣服要分辨不同款式、色彩、面料產生的不同的視覺效果,人的結構形態運動產生的各種皺褶和冷暖色彩變化。
畫衣服的方法同畫靜物的襯布差不多,只是服裝的皺褶變化表現內在人體結構,服裝的起伏也是暗示人的形態。
服裝的色彩冷暖變化主要取決於光源色。服裝的暗部在色彩上要和人物暗部色相呼應,概括整體。畫帶圖案和花紋的服裝要為形體結構服務,不能畫得支離破碎。
服裝在半身像寫生中可占面積較大,用筆宜概括整體,色彩要和面部、手、背景協調、使人物的動態、神態更具表現力。
❾ 關於素描半身像
頭畫多大其實要看你畫的半身像漏出身體具體多少,頭與全身長的比例是站7/1 坐5/1盤 3/1這是美術中基本的人體比例關系,還有就是因為對象人不同頭在圖中的比例也不會相同,再有就是根據你的構圖來定,半身像不是說正好畫在人身體中間,一般是人的上半身為主體的都叫半身像,也就是說,即便你畫到膝蓋那也還是叫半身像。至於你說的作畫步驟其實和畫其他的對象沒什麼大的區別,首先是觀察對象,無論你是臨摹還是寫生,臨摹就觀察書上的例子,寫生就觀察實際對象,這一步很關鍵,是一個第一印象,不要以為你畫熟了就能省,那樣的話,你畫的所有人物都是差不多的了,沒有各自的特點了。第2步定大的構圖,這一步決定你要作畫的中心在什麼位置,黑白灰分布關系,其實一幅好的作品在這2步時就能決定很多了,因為你就算後面上的調子再怎麼充分,構圖不到位,怎麼看都別扭,比如一幅很充分的畫但頭發畫不下了,畫出了紙面,或頭太靠左或右了等等。第3步就開始步入考驗基礎的時候了,首先是結構,打形階段,形准了,不上調子看著都舒服,打形要平常多自己練習才行,當然打形這一段不一定說要把你要畫的形全部打完,主要是頭 手 肩,這3部分最重要,各個關節一定要弄清楚,不清楚的要找本人體骨骼書看看,關節點抓住了,再談肌肉的起伏,第4步是上調子,依據你打的形,進行豐富畫面,上調子不是單純的把紙畫黑那麼簡單,你可以上的很淺的淺灰調子,但一定要整體,整體的意思打比方說你畫的頭發黑成碳,臉又白的跟紙一樣,那是肯定不行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很多人用時很短,其實正好弄反了,後幾步只要你多練習,和別人都能達到差不多,但一幅畫的神韻都是在它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中體現的,那是要大量的經驗和動腦才行的素描的書還真不好怎麼推薦你,因為現在我已經大3了,高中時用的素描書也不知道現在都更新到什麼程度了,但我粗略在書店逛了下,發現很多都很敷衍沒什麼大的作用,推薦你去當地的美術學院邊上的書店去看看那裡應該有你需要的,能找到一個有經驗的人教你比一本書有用的多,因為寫生才是最重要的。
❿ 畫好素描半身像應該注意的幾點問題
首先素描半身像對於初學者,是一個難關,不像素描頭像那麼單純,也不像素描靜物那樣通俗簡單。
頭部的刻畫必須具備頭像寫生的基本功,手部塑造對於初學者幾乎如巔峰一般不好逾越,加上衣服的煩瑣,結構的復雜,要想在沒有基礎的條件去完成是比較困難的。
須具有概括處理的手法和理念,適當分配有限時間,做到主次關系明確,整體完整即可。當然除了對頭部和手部做必要的具體刻畫外,其他部分必須概括處理,最好的辦法就是用線交代衣服,強調輪廓線的穿插,適當用調子強調體感和轉折,這樣比全身鋪滿調子要簡練和內在的多,況且一味的追求光影和調子層次乃至質感,往往是抓住了皮毛而失去本質,出力不討好。表現方法佔總分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