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筆畫,如何調色
一、工筆畫配色表
1、草綠:約70%花青+30%藤黃調配而成,畫工筆花卉的葉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綠:約80%藤黃+15%花青+5%朱磦調和成的嫩綠色,常用來作為反葉的底色和嫩葉的底色。
3、老綠:草綠中微加墨或微加點胭脂,常用來罩染處於暗部的葉子色彩,薄薄的老綠也可用來渲染反葉。
4、檀香色:約70%藤黃+20%朱磦+10%三綠調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後常用來刷背景,也可作為嫩芽和托葉的底色。
5、米黃:約70%藤黃+30%赭石,主要用來刷背景,在重彩畫的繪制中打一層米黃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諧。
6、三綠:石綠+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則就變成四綠、五綠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磦+墨調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來提染枝幹或提染葉面被蟲咬蝕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調和而成。主要用來復勒線條,曙紅水、花青水等說法同理
二、工筆畫技法之名詞解釋
1、分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復勒:設色完成以後,用墨線或色線順著物體的邊緣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線:工筆畫常用手法之一。工筆設色中遇到物體的邊緣或者線條的時候,經常會採用留一道亮邊的手法來區分局部色彩或用來保留線條或用來體現物體的厚薄程度,這條亮邊就稱之為水線。同時,保留水線也能較好的體現出工筆國畫所獨有的裝飾趣味。
B. 請問工筆畫中人物的臉一般是用什麼顏色調的
亂彈琴。
不能加白。
面色根據人物特點,用近似的顏色少的不能再少與大比例的水。顏色千萬不要覆蓋,可以層層罩染(非仕女)。仕女就是留白,明暗中暗處操作一下,加腮紅(胭脂或者曙紅一點點加大量水)。一旦多種顏色調和,出來的臉一定臟丑難看。
你要試紙,調好一筆色,取與你正稿相同紙質的紙做試紙,畫上看下當時效果和干透效果,再畫就會好許多,雖然不可能2筆一樣,但是一般就不會出現色彩、深淺上的敗筆。有時候你感覺根本沒有顏色了,就是水,但是畫在留白的紙上就不一樣了。。。幹了更不一樣。。。
C. 工筆畫的染色技巧
1、分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復勒:設色完成以後,用墨線或色線順著物體的邊緣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線:工筆畫常用手法之一。工筆設色中遇到物體的邊緣或者線條的時候,經常會採用留一道亮邊的手法來區分局部色彩或用來保留線條或用來體現物體的厚薄程度,這條亮邊就稱之為水線。同時,保留水線也能較好的體現出工筆國畫所獨有的裝飾趣味。
11、立粉法:點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長鋒筆飽蘸粉黃(藤黃+白色),也可略調一點膠進去,色彩的濃度要非常大,同時豎立筆鋒,緩慢點出蕊的形狀,濕潤時色彩會高出紙面1毫米左右,等待幹了就會形成兩邊高中間凹的視覺效果,很有立體感。
D. 工筆人物畫的皮膚顏色怎麼調
工具/原料:顏料(國畫顏料)、毛筆、調色板、宣紙。
1、首先,勾線,白描稿。
E. 工筆畫人物皮膚怎麼調色最好要具體的,zh
白色,黃色,赭石,胭脂,我一般用這幾種,人物畫的臉部主要是看你平時調色的習慣,你可以自己調一邊,記住每種差不多放多少,然後加水在白宣紙上試試,直到調處你要的底色,也就是上底粉的意思,多調幾遍就習慣了,然後在著重的地方,比如臉部和眼部處趁著濕上淡淡的稍重點的色,也就是要處層次感。或者習慣了你也可以直接用朱磦和赭石調處來,一般女生的臉色要調的細些,男生的要粗些。其實工筆人物最重要的就是上色,你就想著你是在給她化妝就行了。
F. 工筆畫的染法
1、分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接染:方法是分碟調出二至三種圖案色,各色厚薄相同,多為同類色或類似色,分幾枝筆將各色鋪於紙上,迅速以偏乾的清水筆將各色接起刷勻。或將兩個在一個范圍的顏色用清水銜接起來,產生自然過渡的效果。先豎後橫,迅速准確,使之不露筆痕,色暈勻和。工藝繪畫圖案亦用此法。
10、襯染:在宣紙或絹的反面上色(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襯染的顏色大都和正面的相近),經過反面上色,使其正面色彩更為厚重,均勻,造成豐富的層次感。
11、填:留出墨線,以不透明色充填,使墨線更為突出。裝飾感極強,比較適合畫衣服上的裝飾。
12、刷:以大筆或排筆塗大面積顏色,常用於畫天地背景和水。
「沒骨」和「勾填色」的畫法特徵
「沒骨」花鳥畫是不用墨勾線,直接用墨或顏色描繪物體形象,所以稱它為沒有骨乾的工筆畫。
除了不勾輪廓線外,其他部位的線條,如葉筋、花脈、鳥羽等,在染色之後仍要用色線勾畫,並要做到線色融合一體,或是直接用色染出線的感覺來。沒骨具有細致、豐富、和諧、艷麗明快而俊秀的效果。
勾填色,是沒有勾物體輪廓線,而是在輪廓線內填色的一種表現形式,又稱「雙勾廓填」,勾填色是我國民族繪畫最早、最基本的設色方法,也是工筆花鳥畫從古至今運用得最普遍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已形成一種體式。在勾填色這一表現形式中,由於使用顏色色質的不同以及著染方法繁簡的區別,又分為重彩法和淡彩法兩種。
「重彩」又叫重著色,多以礦物質顏料如硃砂、石青、石綠等色著染。染色步驟較為復雜,經多次疊染,色彩深沉厚重,富麗堂皇,精緻工整,富於裝飾效果。
「淡彩」主要使用較透明的植物質色(又叫水色)著染。淡彩著染的基本方法與重彩相同,但比重彩著染要簡便一些。因此,淡彩具有線條清晰,色彩明快,清新淡雅朦朧的效果。
G. 請問工筆畫的顏色怎麼調
米黃:土黃+白
乳白色:白色+橘黃
工筆畫其他調色方法:
草綠:約35%花青 65%藤黃調配而成,工筆畫最常用的色彩之一,一般葉子的最後罩色多用該顏色。
翠綠:約35%酞青藍 65%藤黃調配而成,工筆畫常用色之一,白色花頭的暗部,重彩葉子的表色甚至現代工筆的背景都可以用此色。
汁綠:約15%花青 80%藤黃 5%朱磦調配而成,工筆畫常用色之一,嫩葉、托葉、反葉底色、白色花頭暗部分染、白色鳥類暗部分染等。
青綠:約30%花青 60%藤黃 10%酞青藍調配而來,畫葉前可先以此色打底色。綠色花頭的最暗處也經常用到此色提染。遠景正中罩色。
墨綠:約30%花青 60%藤黃 10%墨調配而成,反葉的分染、仿古畫風的正中罩色、加入大量水以後也可以作為遠景葉子的表層色。
四綠:石綠的一種,用國畫色中的常用色三綠加入白粉即可得到四綠色,主要用來提染反葉亮面,一些淺綠花頭常用四綠 白粉做底色。
黃綠:約30%三綠 70%藤黃調配而成,非常嬌嫩的色彩。常用來作為小型白色花頭的分染色,新開的荷花蓮蓬也常用此色分染。
灰綠:約10%墨 90%三綠調配而來,一種色彩純度較低的綠色,可用來直接作為反葉底色,烘染背景時也常用此色。
朱紅:約65%曙紅 35%朱磦調配而成,正紅色、紅日、朱紅色花頭常用色。最好先平塗朱磦底色,然後用曙紅分染,最後罩一層薄曙紅。
墨紅:約15%墨 85%曙紅調配而成,用來作為暗紅花頭底色,粉紅花頭的最暗部提染,嫩葉尖部的提染,紫紅花頭的分染等。
(7)工筆畫男性面部偏暗色怎麼染色擴展閱讀
調色技巧
1、由於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果配正綠時,一般採用帶綠頭的黃與帶黃頭的藍;配紫紅時,應採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採用帶黃頭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2、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的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劑、稀釋劑等的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3、在調配灰色、綠色等復色漆時,由於多種顏料的配製,顏料的密度、吸油量不同,很可能發生「浮色」「發花」等現象,這時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劑或流平劑、防浮色劑來解決。如常加入0.1%的硅油來防治,國外公司生產的各種表面活性劑,需分清用在何種溶劑體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H. 工筆畫怎麼上色 簡單的方法哦
1、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分碟調出二至三種圖案色,各色厚薄相同,多為同類色或類似色,分幾枝筆將各色鋪於紙上,迅速以偏乾的清水筆將各色接起刷勻。
10、在宣紙或絹的反面上色,經過反面上色,使其正面色彩更為厚重,均勻,造成豐富的層次感。
(8)工筆畫男性面部偏暗色怎麼染色擴展閱讀:
工筆畫平塗法上色時應注意的事項:
1、筆上含水、含色要適度,含水、含色少則易燥,容易出現飛白或「睜眼」現象,含水、含色多則干後容易出現淤積的水漬花斑。
2、要處理好下一筆與上一筆顏色的接茬處,不要出現明顯的接痕與筆觸。可以利用線描將大面積色,化整為零。將色塊的銜接處在有線描處,即是每蘸一筆顏色,先沿一條線塗起,到鄰近的一條線結束。
3、再蘸取顏色從上一筆顏色結束的那一條線接染,再到下一條線處結束,這樣,便會看不出接茬。如果實在沒有線條可利用,或兩條線之間面積太大,則要注意虛起虛收,防止接色處顏色堆積過厚。
4、塗色可採用走十字法,即將顏色先橫排一遍,干後再豎排一遍,每一遍顏色都相對薄些;亦可用較飽和的顏色橫排一遍,趁濕再用不蘸取顏色的干凈筆豎排一遍,也會勻凈。前一種適用於塗大面積色,後一種走十字法適用於塗小面積色。
I. 工筆畫怎麼上色
以工筆荷花荷葉的畫法步驟為例:
一、白描。
荷花花瓣、葉子、莖的線條都較長,要求勾線時,形象准確而飽滿,線條流暢。中淡墨勾花瓣及小蓮蓬。較重墨色勾葉子。後面的荷葉以沒骨法完成,不用勾線.
二、染底色。
用白色調稀罩染花頭、花苞。黃綠色罩染小蓮蓬,顏色薄一些。花青墨暈染正面葉片。草綠色罩染反葉及花葉的莖。
三、進一步刻畫。
芽綠色暈染花瓣,花苞染得深些。深綠色罩染正面葉,石綠色暈染反葉及莖。藤黃加少許朱磦暈染蓮蓬壁。黃色勾蕊絲,白色立粉點蕊、小蓮子。反瓣勾筋,正面不用。
四、沒骨法完成後面的荷葉及長草。
偏寫意畫法,不受輪廓線的約束。筆中的色有深淺變化,畫得見筆、生動.
J. 工筆畫的幾種染法
今天准備工筆畫范畫,在這與大家分享一下工筆畫幾種染法染法 1、分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接染:方法是分碟調出二至三種圖案色,各色厚薄相同,多為同類色或類似色,分幾枝筆將各色鋪於紙上,迅速以偏乾的清水筆將各色接起刷勻。或將兩個在一個范圍的顏色用清水銜接起來,產生自然過渡的效果。先豎後橫,迅速准確,使之不露筆痕,色暈勻和。工藝繪畫圖案亦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