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腳手起厚厚的黃繭,用什麼葯
可以用一些角質剝脫劑如水楊酸軟膏,甚至可以用水楊酸火棉膠, 會有一定幫助.,最好用熱水浸泡。
② 腳手臉摸到冷水都會癢像螞蟻咬一樣
汗液是通過人類皮膚流出的,其中含有很多的鹽分。當流完汗後,水分蒸發掉,留下的鹽分在皮膚表面。這樣就會引起皮膚很癢,這好像是什麼角質層問題吧,只要經常洗臉就可解決!實在不行你就去看醫生啊!
③ 腳手流汗
手出汗與身體其他部分出汗不同。
其他部分出汗,是因為熱,越熱汗就越多。
手心出汗,與身體素質、內分泌等等都有關系的。身體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應該是乾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沒有汗,手心卻滿是冷汗,感覺冰涼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出汗是體質虛寒的表現,如果你同時很怕冷,並且冬天手腳冰涼的話,應該就沒錯了吧。多吃些溫補的食物調理身體,還要加強鍛煉,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環和促進新陳代謝,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詳細版:
多汗症的常見問題解答
*什麼是手汗症?
手汗症是因緊張、興奮、壓力或夏天高溫時,交感神經機能亢進造成手掌排汗異常增加所致。
*為什麼會得手汗症?
手汗症不分男女都有可能發生,在東方民族的年輕人中相當常見(約3%),且可能有家族遺傳性(約12.5%)。
*手汗症治療有方式有哪些?
分內科療法和外科療法;治療手汗症的內科療法有口服葯、外用葯,但其效果短暫且有副作用,無法長期根本治療;最近也有人嘗試局部打臘腸桿菌毒素(BOTOX),但其有效時間僅有數個月,所以,目前治療手汗症最有效的方式是外科手術治療。
*治療手汗症手術的方式?
傳統的手術方式是從背部中央切入,把兩側第二、第三交感神經節切除,此法手術時間、復原時間較長,術後有一5~7厘米的傷口,疼痛較嚴重。而目前的手術方法已經改用胸腔內鏡燒灼術,傷口在兩側腋下約1.5厘米,採用全身麻醉,其手術時間、復原期較短,疼痛輕,術後1~2天即可出院,偶有胸痛感。
*手汗症術後需要特別護理嗎?
手汗症患者術後覺得有點胸悶,這是正常現象,兩側傷口在拆線前不要碰水,若不小心弄濕,立即更換消毒過的紗布讓傷口保持乾燥。
*所有手汗症的都可以用胸腔內視鏡燒灼術治療嗎?
當然胸腔鏡內視鏡燒灼術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先天性肺粘連或曾患過胸膜炎、肺疾病,以及曾接受過手汗症手術治療的人都不適用此種方法,故需由醫師評估後再做決定,而現在也有越來越多12歲以下的小朋友有此問題;手汗症可能會造成學習過程不便,但不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家長們不必為此過度擔心,等小孩子長大後,由他自己決定是否接受手術治療。
*手汗減少了,是不是流汗就減少了?
有些人手汗症術後除了手汗減少,其腋下的汗也變得少了些,但正常人借流汗來散熱降低體溫,所以,每天流的汗量是固定的,若手的汗量減少了,相對其他地方如:身體、背部、臀部、大腿的汗量會增加,形成代償作用。
*手汗症手術後有什麼副作用?
手汗症手術後副作用除了上述的代償性流汗外,有的人冬天會覺得手太乾燥而需要擦護手霜,另外,少數人會有復發的現象(約<2%)。
參考資料:http://www.yi.com/jbzt/article.asp?id=9140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
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者。
戰汗
即全身戰栗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癥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絕汗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偏汗
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多見於風濕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思慮過度;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不是過於肥胖就是體質過於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
多汗葯膳
(1) 百合粥
[功效] 潤肺止汗、適用於肺熱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
[用法] 將百合洗凈與米同煮,待熟時加入白糖再煮10分鍾,
即可食用,吃飽。
【百合】甘,微寒。潤肺止咳,寧心安神。
(2) 黃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虛自汗。
[材料] 黃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用法] 將黃蓍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黃蓍】甘,微溫。補氣升陽,固表止汗。
(3) 浮小麥飲
[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
適用於小兒夜間盜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麥15克,紅糖適量。
[用法] 熬浮小麥汁100毫升,加紅糖調味。
【浮小麥】甘,涼。入心經。止汗。
(4) 小麥山葯湯
[功效] 補氣斂汗。
[材料] 浮小麥15克,山葯15克,白糖少許。
[用法] 二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調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參歸腰子
[功效] 補虛斂汗。主治病後虛弱而致的自汗或盜汗。
[材料] 人參10克,當歸8克,
豬腰子1個,姜、蔥、鹽適量。
[用法] 將參、歸切薄片,腰子去腎盂切碎,
與姜、蔥、鹽同放於盆內,加水適量,煮爛食之。
【人參】甘,平。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
【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
(6) 生地黃雞
[功效] 滋陰止盜汗。
[材料] 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隻,飴糖100克。
[用法] 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即成。
【生地黃】甘,寒。滋陰涼血。
【烏雞】甘、平。
補虛勞虧損,治消渴,中惡心腹痛。
(7) 黑豆小麥飲
[功效] 祛風斂汗。
[材料] 黑豆15克,浮小麥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調味頻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補腎,明目鎮心,久服,好顏色,不老。
止腹脹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葯毒。
(8) 韭菜根湯
[功效] 主治小兒盜汗自汗,手足心熱。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將韭菜根加水適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溫、澀。
歸心,安五臟六腑,除胃中熱。
歸腎壯陽,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氣。韭菜根治諸癬。
(9) 泥鰍湯
[功效] 多汗、自汗、盜汗等症。
[材料] 泥鰍90克,食油適量。
[用法] 用熱水洗去泥鰍身上粘液,剖腹取內臟,
再用清水洗凈,濾去水份,用適量油煎至焦黃,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http://..com/question/19963449.html?si=1
⊙ 頭皮屑的產生是一般的皮膚污垢,也就是表皮的角質層不斷的剝落面產生的,也是新陳代謝的結果,頭皮屑分為生理性頭皮屑及病理性頭皮屑。
⊙ 頭皮屑過多,毛孔被堵塞,就造成毛發衰弱狀態,容易細菌增殖,而刺激皮膚產生頭癢問題。
病理性頭皮屑則是指頭皮因細菌感染、征菌感染,或其它物理、化學性傷害造成頭皮的發炎。
生理性頭皮屑
⊙一般成人常見為乾性皮屑,呈糠狀、灰白色的小膦屑散在毛發間。
⊙另一類為油性皮屑,頭皮及頭發含有油膩黏滑的感覺,上面附厚有厚薄不一的痂皮,此清況以乳幼兒特別常見。
頭皮屑發生的原因
⊙皮屑芽孢菌的影響
皮脂腺分布的部位,有一種微生物存在皮屑芽孢茵 PITYRO - SPORUMOVALE ,一種似酵母菌的真菌,正常時與人和平共存,但某些人會突然失去對此種微生物的抵抗力。皮屑芽孢菌會使皮脂分泌旺盛產生頭皮屑。
⊙頭皮細胞功能失調
頭皮的細胞也如皮膚一樣有一定的新陳代謝過程。在基底層細胞增殖後,逐漸成熟往外推出,最後成為無生命的角質層的角質層脫落。如果這個過程有了毛病,使頭皮細胞成熟過程不完全。即會以片狀剝落。譬如老年人、營養不良、接受化受化學治療或干癬的病人,頭皮屑增多即肇因於此。
其它原因如下:
1. 洗發精沒沖凈。
2. 使用脫脂力過強的不良洗發精。
3. 頭皮上的皮脂過多。
4. 飲食不當、飲酒、及刺激性食物。
5. 自律神經容易緊張。
6. 睡眠不足、疲勞。
7. 胃腸障礙,營養不均衡,缺乏維他命A、B6、B2。
8. 使用不良美發用品。
9. 內分泌不正常因素。
10. 季節轉換。
采樂,大多數人都很有用的。我用的好的是夏士蓮的特效去屑的,挺好的。^-^其實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的,不好說哪種更好一些。
下面有一些去頭皮屑的小方法,有興趣的話可以試一下。
防止頭皮屑九大秘訣
1. 避免吃煎炸、油膩、辣、酒精及咖啡因等食物,因會刺激增加頭油及頭皮的形成,應戒掉。 �
2. 戒食過甜食品。因為頭發屬鹼性,甜品屬酸性,會影響體內的酸鹼平衡, 加速頭皮的產生。 �
3. 勿將洗發水直接倒在頭上。因未起泡的洗發水會對頭皮造成刺激,形成頭 皮或加劇頭皮出現,故應倒在手中搓起泡再搽在頭發上。 �
4. 用溫水洗頭。水過熱會刺激頭皮油脂分泌,令頭油更多;水溫過凍令毛孔 收縮,發內的污垢不能清洗掉,應用約20℃溫水即可。 �
5. 勿用指甲梳頭。應用指腹輕輕按摩頭皮,不但可增加血液循環,還可減少 頭皮形成。 �
6. 七日換一隻洗發水。洗發水的清潔對頭發只是短暫性,七日後頭皮會適應 ,會失去清潔效果,宜同時買兩支洗發水交替使用。 �
7. 噴發膠等化學性用品會傷害發質,刺激皮膚,同樣會加劇頭皮屑生成。 �
8. 早晚梳頭一百下,有助增進血液循環,減少脫發又可減少頭皮屑。
9. 可食用一些含鋅量較多的食物。如:糙米,蚝,羊,牛,豬,紅米,雞,義大利粉,奶,蛋。
頭皮屑多怎麼辦
頭皮屑是頭部皮膚新陳代謝的產物。青少年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容易產生頭皮屑。頭皮屑過多時,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防治:
1.意頭皮衛生。經常溫開水洗頭,一般情況下1周洗1次,必要時3~4天洗1次。洗頭時不宜使用鹼性過強的肥皂,因為鹼性肥皂會刺激頭皮上皮細胞角化,產生頭皮屑。可以使用硫磺葯皂或洗發膏洗頭。
2.經常梳頭。每天早、晚梳頭2~3次,能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增加頭發的營養,有利於頭發的生長,減少頭皮上皮細胞發生角化。
3.戒煙、少飲酒,避免吃辛辣和多脂性食物。瘙癢時忌劇烈搔抓和用銳物刮洗。
4.外用葯物。可用硫柳軟膏,配方為柳酸2克,硫磺5克。或用氯柳酊,配方為氯黴素1克,柳酸3克,甘油5毫升,75%酒精加至100毫升。
5.必要時可加用內服葯物進行輔助治療,如維生素B610毫克、每日3次,甲狀腺素片0.03~0.06克,每日1~2次。經常梳頭有哪些好處從古至今講究養生之道的人都很重視梳頭。祖國醫學中有許多關於梳頭的記載。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梳頭不僅可以美容,而且有顯著的醫療作用,是大腦保健方法之一。
選對飲食對抗你的頭皮屑
蔬菜粥:適用「血虛風燥型」
材料:菠菜50克、大米50克
做法:將菠菜洗凈,煮去澀味,切段備用。再將白米淘凈,放入鍋內,加上適量的水熬至米熟湯稠,再將菠菜放入粥內,繼續熬至粥成。空腹時服用,每日一次。
綠豆薏米湯:適合「濕熱內蘊型」
材料:薏米200克、綠豆50克
做法:將薏米泡軟、煮熟,再加上綠豆煮熟。
1.
建議您:在使用洗發精的同時,加入一小匙的浴鹽( 或食鹽)後洗凈,每星期至少1~2次,不用太久時間,您就會發覺頭皮屑慢慢消失無蹤,秀發卻越來越有光澤和彈性了喔!
您今晚洗頭了沒?鹽先准備一下吧。
2.
風多、灰塵多,發質乾燥的人頭屑更多。頭屑為頭皮新陳代謝產物,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而粘,屬油脂性的頭屑;另一種是細而干,屬乾性的頭屑。在乾燥的季節里,您可以試用下列幾種方法來減少頭皮屑的產生。
1、用熱醋或姜洗頭;
2、用洋蔥汁擦頭皮,然後用溫水洗凈;
3、用啤酒將頭發弄濕,15分鍾或更長時間後,用水洗凈,最後用洗發膏洗頭。每日兩次,4—5天可除凈頭皮屑,且無副作用。洗發之後若有頭屑殘留在發上時,應採取由前至後、由後至前、由左往右、由右往左細心梳理頭發。梳子之中夾上紗布,可使頭屑附在梳子上,這樣可以干凈利落地除去頭屑。如果您的頭發屬油性發質,在任何季節里,都應該用脫脂性較強的洗發劑,每周洗一次即可。洗完發後在頭皮上塗些甘油或發乳。
同時,生活應該有規律,心情舒暢,飲食上注意多吃鹼性食物,如海帶、紫菜。常食鮮奶、豆類、水果等也能起到護發、美發、減少頭皮屑作用。
④ 手腳脫皮:我的腳手脫皮…很久20多年了
你的病症應該是:剝脫性角質鬆懈症。
你到淘寶去搜一搜「剝脫性角質鬆懈症」,看有沒有偏方葯可以治療。
醫院醫生一般會開尿素軟膏與維生素軟膏擦,但都不治本。有的說缺乏維生素,吃了不少也不見效果,其實就是一種皮膚病,目前來說用中葯泡治療效果是最好的,也可擦些華爾舒護手霜輔助治療。
⑤ 腳手皮膚角質增厚怎麼治療
應減少局部的摩擦和擠壓,穿合適的軟底鞋靴,或用軟鞋墊。注意勞逸結合,加強勞動保護,工作中可加戴手套等。患者應穿合腳的鞋,鞋底要有彈性、且松軟,可在鞋上放置松軟,有彈性的泡沫料墊,以減少鞋對趾跖的磨擦。
由於胼胝是對長期機械性摩擦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一般無需治療。而對於胼胝較大,且出現疼痛症狀者,可用熱水浸泡後用刀片削去一部分過厚的角質,外塗角質剝脫劑,如硫黃水楊酸軟膏,30%水楊酸火棉膠,0.3%維甲酸軟膏等。
⑥ 腳手皮膚變硬開裂是怎麼回事
這個可能是身體缺少營養和維生素的原因,皮膚老化角質層過厚,外層的缺少營養就會老化死掉,皮膚缺少水分就會變得乾裂。在就是去找醫生看看是不是什麼皮膚病的現象。所以建議多補充營養,多吃含有維生素高的食物。
⑦ 冬天腳手好開裂有無辦法
1、天冷要防寒
寒冷乾燥是導致手足皸裂的主要原因,防寒保暖對防治手足皸裂十分重要。在嚴寒的冬季,要特別注意手部的保暖,做到手套隨身,常戴手套。
2、減少接觸冷水
為了避免手腳出現乾裂的情況,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減少接觸冷水。冷水的刺激容易讓皮膚的皮脂分泌減少,從而導致皮膚乾燥度提高,乾裂程度增加。所以平常要多注意一些,洗手的時候盡量用溫水,不要被冷水刺激到。
3、給雙手戴副手套
做清潔工作時,養成戴手套的習慣。不論會不會碰到水,戴上手套,可以有效避免接觸洗滌劑。手套應戴得寬鬆些,感覺會比較舒服,也不容易引起刺激。
4、塗抹葯膏
手指皸裂其實是由脫皮和氣候乾燥共同造成的,在秋冬季節來臨時,可塗抹凡士林、甘油等來防止皮膚乾裂。對於手部已經乾裂的患者,可以去葯店買一些含有弱效皮質類固醇激素的軟膏,如果脫皮嚴重並伴有乾燥疼痛者,可用低濃度的水楊酸軟膏或硼酸軟膏,起到軟化痂皮潤滑保護的作用,也可以用潤肌止癢的中葯膏。
5、豬胰治手足皸裂
豬胰不光可以食用,也可以治療手足皸裂。《補輯肘後方》中有一則驗方:豬胰1具清洗干凈,放入適量黃酒中,用手揉搓豬胰,將其揉爛,取汁備用,可以潤膚愈裂,用時將汁塗擦皸裂處。豬胰,《嘉佑論本草》雲其能「去皸」,治「手足皸裂」及「唇燥緊裂」,有潤膚愈裂之能。黃酒也具潤膚之功,並能通行血脈。
6、睡前手部護理
晚上睡覺前,將雙手放在熱水中浸泡15-20分鍾,加速手部血液循環,還能去除手上堆積了一周的角質。擦上富含親水性甘油的護手霜,給每個指節做細致的按摩,有時間還可以為手覆上一層手膜,讓手得到最充分的營養與休息。
7、香蕉的妙用
取香蕉1根(越熟越好),擠出一點香蕉肉泥,均勻地塗搽手足皸裂處,每晚洗凈擦乾手足患處後使用,3至5天即可治癒。
8、忌用鹼性強的洗滌劑
冬季洗手、洗足時,要避免用太多鹼性強的肥皂及其他洗滌劑,應選用無刺激性的中性洗手液,最好含有維生素B5、維生素E、蘆薈等滋潤型護膚成分,要養成洗完手後馬上抹護膚品的好習慣。
⑧ 腳手列為什麼
手足皸裂就是手和腳的皮膚乾裂,在冬季易發,天暖漸愈,而後來冬再發。追其病因一是皮膚經常受機械或化學性刺激, 加之冬天寒冷,外界濕度低,跖部皮膚無皮脂腺分泌而汗腺分泌又少,皮膚乾燥;同時皮膚的角質層增厚,角質層內水分 少,當運動時就易發生皸裂。此外,手足部有真菌(手足癬)感染、濕疹者、老年人也易發生。因為老年人皮膚增厚,皮脂 腺萎縮,脂肪分泌減少,皮膚乾燥較易脆裂;其次老年人行動遲緩,動作笨重且外牽引力大,易使皮膚出現裂紋。 手足皸裂常易發生在室外工作者、以水浸泡手足作業的工人和老年人,好發部位是手足、指尖、手掌、肘後、足跟或足外 緣處。輕者皮膚乾燥和增厚,出現順皮紋方向的裂紋,深淺和長短不一;嚴重者裂紋加重,疼痛劇烈難以忍受,並在碰撞 後出血,有時可繼發感染。 另外,外界因素也會導致手足皸裂。如勞動時的機械性磨擦或經常接觸水泥、石灰、肥皂等鹼性物質等。 預防冬、春季皮膚皸裂的辦法,是注意保護皮膚。冬季洗手、洗足、洗臉時,要盡量少用肥皂或葯皂,因為皮膚表面的油 脂是保護皮膚的,油脂洗滌得太乇底,皮膚就容易乾燥及開裂。所以,通常洗後要立即擦乾,並塗搭油脂,保護皮膚的滋 潤。護膚的油脂類很多,並塗搭油脂,保護皮肝伯滋潤。護膚的油脂類很多,醫院的維生素E或軟膏、凡士林等也有保護 皮膚人用用。其次是平時要多作些室外活動,經常磨擦手、臉,活動手足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的耐寒能力。 手足愛裂口的朋友,可選嘗試進行治療和處理: 1、常備潤手霜,每次洗手後及時塗上它,可補充水分及養分。另外,選潤手霜也有講究。如果手背肌膚有緊綳感覺及少 許細紋,宜選用一些性質較溫和、含甘油、礦物質的潤手霜;如果肌膚出現瘙癢、脫屑狀況,則屬敏感乾性肌膚,宜選含 有薄荷、黃春菊等舒緩成分及甘油等滋潤劑的潤手霜。 2、為雙手選定幾副專用的手套,在提過重的東西或搬運粗糙物品時,須戴上厚實耐磨的勞動手套;接觸刺激性液體,如 洗潔精、洗衣粉液之類時,須戴橡膠手套;寒冷天氣外出時,則應戴上質地柔軟的保暖手套。 3、用浸過清潔劑的抹布做完家務後,需用檸檬水或食醋水把手洗凈,以去除殘留在肌膚表面的清潔劑里的鹼性物質,然 後抹上潤手霜。 4、看電視或閑暇時,不妨做一些簡單的手指操,比如模仿彈鋼琴的動作,讓手指一屈一張地反復活動,可以鍛煉手部關 節,健美手形。 5、調理好日常飲食。平日應充分攝取富含維生素A、E及鋅、硒的食物,如綠色蔬菜、瓜果、雞蛋、牛奶、海產品、杏仁 、胡蘿卜等,以避免肌膚乾燥。此外,還應注意鈣、銅等營養素的攝入,因為身體一旦缺鈣、缺銅,會引起指甲無華、脆 弱易折斷,影響雙手健美。
⑨ 腳手有烏快是什麼原因
1、是否自己撞到了?
2、不是因為撞到造成的話,可能微細血管破裂引起,如果經常容易發生這種情況,建議到醫院做個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