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豆腐做出來表面有蜂窩狀的坑 怎麼回事!!誰知道 急~!!!
熱膨脹現象,豆腐內部殘留著無法完全排盡的氣體在受熱情況下體積跑膨脹,從而照成了其表面或內部深淺不一的坑洞。
⑵ 豆腐為什麼會有蜂窩眼
豆腐的內部有無數的小孔,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連通,有的閉合成一個個小「容器」,這些小孔裡面都充滿了水分。我們知道,水有一種奇異的特性:在4℃時,它的密度最大,體積最小;到0℃時,結成了冰,它的體積不是縮小而是脹大了,比常溫時水的體積要大10%左右。當豆腐的溫度降到0℃以下時,裡面的水分結成冰,原來的小孔便被冰撐大了,整塊豆腐就被擠壓成網路形狀。等到冰融化成水從豆腐里跑掉以後,就留下了數不清的孔洞,使豆腐變得象泡沫塑料一樣。
⑶ 做干豆腐成品有窟窿怎麼回事
做豆腐中間有空隙壓不實在,那說明你用的東西不夠重,找塊細密點的布將豆腐腦包好,一定要包好!再找塊重點的東西壓在上面。
⑷ 為什麼豆腐上有洞
那是用鹵水點豆腐時形成的蜂窩 ,組織結構疏鬆
用石膏點的豆腐沒有洞,組織結構很密
凍豆腐因為水加的多,上面的洞就更明顯了。
臭豆腐就不存在洞了。
⑸ 做出來的豆腐為什麼會像馬蜂窩一樣,都是小洞洞
因為你做豆腐加的是生水,也就是未煮沸過的水,加生水就會產生氣泡。
黑豆、黃豆、白豆、豌豆和綠豆等,都可用來製作。
製法是:用水浸泡發脹,用石磨磨碎,濾去豆渣,將豆漿燒沸,用鹽鹵汁或山葉、或者酸漿,醋淀放入鍋中製成。還有將燒沸的豆漿入缸內,用石膏粉來製作。豆漿面上凝結的可揭取晾乾,叫豆腐皮,做菜很好。豆腐是人們常見的食品。
性味
味甘、咸,性寒,無毒(性寒涼傷脾胃務必加少許清宣堂寒必溫緩和之性。每隻做好的時候是有毒的)。
豆腐因凝固劑的不同主要分為三類:
一是以鹽鹵為凝固劑製得的,多見於北方地區,稱為北豆腐,含水量少,含水量在85%~88%,較硬;
二是以石膏粉為凝固劑,多見於南方,稱為南豆腐,含水量較北豆腐多,可達90%左右,松軟;
三是以葡萄糖酸-δ-內酯為凝固劑,這是一種新型的凝固劑,稱為內酯豆腐,較傳統制備方法提高了出品率和產品質量,減少了環境污染。
營養價值
豆腐營養極高,含鐵、鎂、鉀、煙酸、銅、鈣、鋅、磷、葉酸、維生素B1、蛋黃素和維生素B6。每100克結實的豆腐中,水分佔69.8%,含蛋白質15.7克、脂肪8.6克、碳水化合物4.3克和纖維0.1克,能提供611.2千焦的熱量。豆腐里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使之成為穀物很好的補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飽和脂肪酸並且不含有膽固醇,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有此功能的還有果中鈣王--酸角),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豆腐不含膽固醇,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症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葯膳佳餚。也是兒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補充營養的食療佳品。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鬆症有良好的作用。還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⑹ 為什麼凍豆腐會有孔
因為這樣就可以產生吸附的作用了呀!!
豆腐的內部有無數的小孔,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連通,有的閉合成一個個小「容器」,這些小孔裡面都充滿了水分。我們知道,水有一種奇異的特性:在4℃時,它的密度最大,體積最小;到0℃時,結成了冰,它的體積不是縮小而是脹大了,比常溫時水的體積要大10%左右。當豆腐的溫度降到0℃以下時,裡面的水分結成冰,原來的小孔便被冰撐大了,整塊豆腐就被擠壓成網路形狀。等到冰融化成水從豆腐里跑掉以後,就留下了數不清的孔洞,使豆腐變得象泡沫塑料一樣。凍豆腐經過烹調,這些孔洞里都灌進了湯汁,吃起來不但富有彈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鮮美可口。
很早以前,我國人民就已經懂得了冰凍膨脹的原理,並利用它來開採石頭:冬天,他們在岩石縫里灌滿水,讓水結冰膨大,把巨大的山石撐得四分五裂,很快就能採到大量的石料。
近年來,工業生產上出現了一種巧妙的新工藝——「冰凍成型」,也是冰凍膨脹原理的應用。辦法是:根據零件的形狀,用強度很大的金屬,做一個凹形的陰模和一個凸形的陽模,把要加工的金屬板放在兩個模的中間,在陽模和密閉的外殼之間,灌滿4℃左右的水,然後把這個裝置冷卻到0℃以下。這時,由於水結冰,體積膨脹,所產生的巨大力量把陽模壓向陰模,便把金屬板壓成一定形狀的部件了。
由於水在4℃時的密度最大,體積最小,水溫低於4℃時體積反而增大,所以,在4℃時水就不再上下對流了。因此,到了冬季,寒冷地區的江河湖海,表面上雖然結了厚厚的冰層,但下面水的溫度卻保持在4℃左右,這就給水生物創造了生存的環境。
冰凍也會給人們帶來危害,它能使水缸凍破,把自來水管道凍裂……因此,在冬季來臨的時候,要及時做好保暖防凍工作。
⑺ 凍豆腐的小孔形成的物理原理是什麼
凍豆腐裡面有小孔的原因是豆腐裡面的水分在低溫下凝固成冰,水變成冰時體積變大,冰再熔化成水時,體積減小而成空隙。
水有一種奇異的特性:在4℃時,它的密度最大,體積最小;到0℃時,結成了冰,它的體積不是縮小而是脹大了,比常溫時水的體積要大10%左右。當豆腐的溫度降到0℃以下時,裡面的水分結成冰,原來的小孔便被冰撐大了,整塊豆腐就被擠壓成網路形狀。等到冰融化成水從豆腐里跑掉以後,就留下了數不清的孔洞,使豆腐變得象泡沫塑料一樣)。這樣的豆腐吃上去的口感很有層次。
具體做法:
1、新鮮豆腐,用水沖洗干凈,用鹽水泡半小時。
2、在水中撈起,用保鮮盒一類的東東把豆腐冰在冷藏室。
3、隔一兩天後,豆腐完全結冰,取出放在水中浸泡至完全解凍,豆腐里完全沒有硬塊。你會看到豆腐的紋理會很明顯的。
4、把豆腐放在案板上,用整個手掌,使陰柔力把水分擠壓出,切忌粗魯。盡量擠壓至無水份。(注意不要把擠壓出的水又吸進去),只剩豆腐的纖維。
5、把「豆腐乾」又重新吸進新鮮的水份,放回保鮮盒,又放至冷藏室。隔一兩天又拿出來,重復第4步2-3次。反正次數越多,纖維越有嚼頭,更接近「肉質」的口感。
6、「豆腐乾」切塊,注意一刀切。瀝干水待用。
⑻ 豆腐上為什麼有很多的小圓洞
豆腐上有很多的小圓孔,
是因為你放的石膏太多了,
發酵的時候冒的水泡太多了,
可能會影響到豆腐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