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痹症是什麼病

面部痹症是什麼病

發布時間:2022-06-14 00:05:46

1. 痹症是什麼病

痹症是指風、寒、濕雜至合而為痹,也就是指人體機表、經絡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外邪引起的肢體及關節和肌肉的疼痛、麻木、重著,或者關節屈伸不利,甚則關節腫大、灼熱為主症的一類病證。臨床上有漸進性或者反復發作性為特點。主要病機是氣血的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所致。古代的痹症概念比較廣泛,包括內臟痹和肢體痹,現在痹症主要是指,四肢肢體的痹症,包括現代醫學的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病。

2. 中醫上說的痹症是什麼病,有吃的葯嗎

病情分析:痹症是指人的正氣虛弱的時候,感受風、寒、濕、熱等不良因素,這些不良因素在衛氣不固的時候容易侵入身體,導致痹症的發生。痹症是指經絡以及氣血不通引起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月經痛等,都屬於中醫痹症的范疇,可以口服血府逐瘀丸、正清風痛寧、萬通筋骨片、腰痛寧膠囊等進行調理,可以結合針灸、拔火罐等治療,是可以治好的。

3. 痹症是什麼

痹症分很多種的,痹症的一種,痹症有濕痹,風痹,寒痹等,就是現代的關節炎,如風濕性關節炎等,說寒痹主要是病因及發病條件是受寒邪而引起的,血虛血瘀導致的痹症當然要治血養血,寒濕阻絡就要通經絡,氣滯血淤就是活血化淤了,豈能一概而論?

有一本書你可以買一下《當代中醫臨症精華》其中舊有「痹證」專集。

中葯處方(一)

【辨證】實熱痹阻。

【治法】清熱解毒,社濕宣痹。

【方名】退熱通絡湯1號。

【組成】雙花45克,公英45克,生石膏45克,龍膽草30克,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生地15克,木通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蟬蛻15克,炙水蛭15克,烏梅10克,甘草10克,以嫩桑枝或鮮蘆根適量煮湯代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張愛國方。

中葯處方(二)

【辨證】寒濕風邪阻於筋骨。

【治法】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方名】加減風靈湯。

【組成】海風藤15克,威靈仙9克,吊子風12克,苡仁15克,防風12克,豹皮樟9克,布渣葉15克,山楂肉12克,淮山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江世英方。

中葯處方(三)

【辨證】風寒濕侵襲,流注經絡,氣血運行失暢。

【治法】活血祛風,散寒除濕。

【方名】三痹湯。

【組成】防風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當歸12克,制川草烏各4.5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李保朝方。

中葯處方(四)

【辨證】寒濕之邪侵襲,流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

【治法】祛風行濕,清化郁熱。

【方名】加味桂枝芍葯知母湯。

【組成】桂枝9克,麻黃9克,防風9克,附片9克,白術15克,蒼術15克,甘草15克,生薑15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石膏30克,黃柏30克,薏米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唐祖宣方

4. 何為痹症相當於現代醫學的什麼病

風濕病在中國古代稱之於「痹」,而類風濕稱之於「木」。風濕病,雖然因風寒濕而來,亦因元氣之虛,邪氣始得乘虛而入,造成風濕病的發作。類風濕病也是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疾,但有病機不同。風濕病發作時,關節和神經會脹而無無痛覺,如果有痛,也只是輕微的痛。而類風濕病,它是長在肉和皮膚之間或痛或麻木。

痹症論:痹者,風寒濕之氣,中於臟腑之謂也。入腑則病淺易治,入臟則病深難治。有風、寒、濕、熱、氣及筋、骨、血、肉、氣之別。大凡風寒署濕之邪,入於心者,名曰血痹,入脾者名曰肉痹,入肝者名曰筋痹,入肺者名曰氣痹,入胃者名骨痹。感病則其治乃異,痹者閉也,五臟六腑感於邪氣,亂於真氣,閉而不仁也,又痹病或痛癢,或淋或急,或緩而不能收持,或拳而能舒張,或行立艱難,或言語蹇澀。或半身不遂,或四肢拳縮,或口眼偏邪,或行步而不言語,或不能行步,或左偏枯,或右偏壅滯,或上通於下,或下不通於上,或左右手疼痛,或即疾而死亡,或感邪而未亡,或喘滿而不寐,或昏昧而不醒。種種諸症,出於痹也。

5. 中醫中的的痹症是什麼它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中醫學認為,風寒濕三氣侵襲人體,導致肢體的經絡不通,進而出現疼痛、活動不利等症狀的一類病症,稱為痹症。一般的治療原則,以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為主。

6. 請問人的臉上會不會出現痹症

你好!面部在身體抵抗力低下時,受到賊風,就會出現你上述的表現。

7. 痹症的症狀有哪些表現

1、關節腫脹酸疼
關節疼痛是寒痹症最常見的症狀,主要表現在身體的關節、皮膚、肌肉和經脈等部位的酸疼。輕者在身體關節活動的時候才出現疼痛,嚴重者在身體關節不動時,甚至睡覺休息的時候也感覺疼痛。關節腫脹,是指身體關節周圍腫脹,腫脹的地方隆高出正常關節,關節皮膚之處的紋路變淺或消失,以四肢關節最常見,手臂多發生在手肘、手腕、手指及指尖關節,腳部多見於膝蓋、踝關節、跖趾關節這些部位。
2、肢體屈身不利
身體肢節屈伸不利是指身體在做彎曲和伸直動作時會出現僵硬導致彎曲或伸直不了的一種症狀。肢節屈伸不利可能會發生在身體的某一個關節,也可能會發生在身體的多個關節。輕者經過慢慢運動調理後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嚴重者可能會發展成為關節僵直、退化或畸形,甚至還會導致殘疾。
3、皮膚硬化
皮膚硬化是患有寒痹症時,身體的皮膚慢慢變硬,用手指捏不起來,皺紋紋路變淺或變淡的一種症狀。輕者四肢的皮膚只出現點狀,片狀或成片的硬化,嚴重者的四肢、身體、面部會出現一大片的硬化,皮膚很堅硬,表面像塗有臘一樣的光澤,不能用手捏起來,面部做不了表情,張口不能合上的症狀等。

8. 面部麻木

你好
先扼要闡述:頭面部麻木症狀的病因有很多,比如腦血管意外先兆,面癱先兆,頸椎病,外周神經炎,以及沒休息好壓力過大等精神因素均可導致.
1.腦血管意外的先兆症狀往往還舌頭發麻,僵硬以及頭面部牽扯不適感等,可盡早看心腦血管病內科,做相關檢查及診治.
2.面癱先兆:
即中醫講的面部中風,往往是熬夜吹風受涼誘發,發病較快,出現口眼歪斜.
3.頸椎病:
主要是頸椎骨質增生,生理弧度改變等刺激頸椎的頭面部神經根而出現的症狀,往往還有頸項僵痛等症狀.
4.外周神經炎:
外傷,糖尿病等可遺留周圍神經炎,而出現局部麻布感.
●你要是沒有上述情況的話,可考慮為中醫講的痹症,即風寒濕痹阻經脈所致,風邪較重者為「風痹'.它的症狀以自覺發涼、麻木為主.治療也不難,採取針灸理療即可.亦可內服中西葯,西葯可服甲鈷銨,B1,B12等●

9. 中醫所說的」痹症「是怎麼回事

痹症:就是現在的風濕、類風濕之類的病症。中醫認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說的很明顯了。原因是肌體陽氣不足或正氣虛虧復感風、寒、濕邪,滯留經絡不去,阻塞經絡不通,不通則痛,所以痹症大都有疼痛症狀的。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面部痹症是什麼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68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20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19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47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62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80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4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24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89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28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55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15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72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42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95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09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14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55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50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