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血小板偏高
當然算是一種疾病啦!一定要治療的!治療目的要求血小板減少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預防血栓及出血的發生。(一)骨髓抑制性葯物
白消安為常用有效的葯物,宜用小劑量,開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選用羥基脲2~4g/d,3~4天後減至1g/d。環磷醯胺,苯丁酸氮芥,馬法蘭等都有效。當血小板數下降或症狀緩解後即可停葯。如有復發可再用葯。(二)放射核素磷(32P)
口服或靜脈注射,首次劑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後再給葯一次。一般不主張應用,因為誘發白血病的可能。(三)血小板分離術
迅速減少血小板數量,改善症狀。常用於胃腸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選擇性手術前。(四)干擾素
最近有人提出用α干擾素治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對巨核細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縮短。劑量為3~5mu/d。(五)其他
應用雙嘧達莫、阿司匹林、消炎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有血栓形成者用肝素或雙香豆素類抗凝葯。切脾是禁忌的。復查後雖然還是高於參考范圍,但已經沒有臨床意義了,高的不多.女性較易發生缺鐵,缺鐵一方面干擾血小板測試,另一方面確實可導致血小板升高.可以先檢查一下缺不缺鐵.意見建議:可檢查一下血清鐵,鐵蛋白,如果確實是低的,可以補鐵治療,或者多吃瘦肉,動物血,肝臟,黑木耳等.單純血小板偏高沒有問題的,可能與你血容量低有關,也就是說你的血液比較稠,鑒於你的年齡在飲食方面沒有什麼特別注意的,血小板的高低與個人差異有很大關系的意見建議: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膿性感染,你先注意觀察,過陣子再檢查依次,如果還是高那就要找出怎麼因起的.血小板高,多吃芹菜
⑵ 血小板偏高有什麼危害
血小板偏高是輕度升高,還是明顯升高,如果是輕度升高,一般監測追蹤觀察,一般無需治療。如果血小板明顯增高,達到一定數值以後,我們要做進一步檢查,明顯增高以後引起血液黏度增高,然後容易導致血栓形成,容易引起並發症,像心肌梗塞、腦梗死,這些會危及生命。血小板有明顯升高,要做骨髓檢查,了解升高的原因,來做進一步治療。如果血小板增高是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要做進一步治療,要服葯或者打針,即口服羥基脲或者用干擾素治療,定期復查血常規,了解用葯以後的情況,把血小板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達到減少並發症出現。
⑶ 血小板偏高會造什麼樣的症狀發生的呢
您好,血小板的增高分為原發性增高和反應性增高.原發性增高常見於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紅細胞增多症和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反應性增多主要見於急性感染,溶血等.;建議您到醫院做其他方面的檢查,如骨髓穿刺,檢查您骨髓象,了解您的造血系統有無病變.如果檢查沒有什麼異常,那就在觀察一段時間定期復查,看看血象有什麼變化.
⑷ 血小板偏高會怎樣
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況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變化早上較低,午後較略高,春天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區較高月經後增高,運動後增高.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膿性感染,你先注意觀察,過陣子再檢查依次,如果還是高那就要找出怎麼因起的.
人在某種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應可導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為100-300*10^9/L,略高於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沒有症狀,一般不會有問題.只是血小板參與凝血,於是值較高會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血小板增多:當>400x109/L時為血小板增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及癌症患者,此類增多一般不超過500×109/L,經治療後情況改善,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⑸ 血小板高是什麼原因會造成什麼後果,如何調整
血小板數量是血細胞分析中重要的指標之一,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細胞,它的主要功能是凝血、止血、修復破損血管。血小板的正常參考范圍為(100-300)×10^9個/L,血小板明顯升高多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例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一些炎症、缺鐵性貧血、急性溶血,部分癌症患者也可以出現血小板輕度升高,這類患者一般經過積極治療,症狀改善以後,血小板的數量就可以較快恢復正常;此外,做了脾切手術以後,血小板也可以出現明顯的升高。由於引起血小板升高的原因很多,要明確病因,必須要結合血常規裡面的白細胞、紅細胞等指標,進行綜合性分析、判斷,甚至有可能還要進一步進行骨髓的細胞學檢查等,才能明確血小板增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