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做肌電圖怎麼個過程
肌電圖檢查多用針電極及應用電刺激技術,檢查過程中有一定的痛苦及損傷 ,因此除非必要 ,不可濫用此項檢查。另外,檢查時要求肌肉能完全放鬆或作不同程度的用力,因而要求受檢者充分合作。對於某些檢查,檢查前要停葯,如新斯地明類葯物應於檢查前16小時停用
通過測定運動單位電位的時限、波幅,安靜情況下有無自發的電活動,以及肌肉大力收縮的波型及波幅,可區別神經原性損害和肌原性損害,診斷脊髓前角急、慢性損害(如脊髓前灰質炎、運動神經元疾病),神經根及周圍神經病變(例如肌電圖檢查可以協助確定神經損傷的部位、程度、范圍和預後)。另外對神經嵌壓性病變、神經炎、遺傳代謝障礙神經病、各種肌肉病也有診斷價值。此外,肌電圖還用於在各種疾病的治療過程中追蹤疾病的恢復過程及療效。
B. 肱二頭肌肌電圖如何測定
肌電圖檢查包括針肌電圖和神經傳導。
肱二頭肌由肌皮神經支配,通常在腋下和Ebr's點(鎖骨凹陷位)刺激,於肱二頭肌記錄,可測神經傳導表現。針肌電圖可選擇於肱二頭肌肌腹位置進針,檢查該肌肉於插入、靜息、募集及輕收縮狀態下的電生理表現。
C. 肌電圖怎麼做疼嗎
我是在左手掌做的肌電圖。先是測神經部分的,通電的時候會有點小疼,應該是因為電擊造成的,忍忍就過去了。我個人的感覺是如果每電擊一次之後能稍停一下再做下次電擊可能不會太疼,但是那個醫生一做就是10下連在一起,沒有喘息的機會,所以當時感覺挺疼的,緩不過勁兒來。最後是肌電圖,要把針扎進肌肉里,會有創口、出血、疼。疼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醫生會不斷調整針的角度,我當時就覺得針頭在肌肉里左因為右移動還一會兒深一會兒淺的…………二是因為醫生會讓你用最大力氣綳緊肌肉,想想看一根針扎在緊綳的肌肉里能不疼嘛………………
其實肌電圖不是疼的受不了,我個人的感覺是挺疼的,但是更覺得不舒服…………
D. 做神經肌電圖檢查須要准備什麼
在做肌電圖檢測前一天要洗澡、洗頭(勿擦發膠、頭油)。穿寬松的內衣、褲,以便在檢查時方便暴露上、下肢。檢查前要吃飽飯。檢查前一天盡可能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影響的葯物(如安眠葯、鎮痛葯、興奮葯等)不要戴首飾。檢查時要關閉手機等電源開關。
E. 肌電圖檢查
肌電圖能夠檢查出你肌肉的受損程度。具體上肢的肌電圖一般檢查項是尺神經,橈神經和正中神經。肌肉方面是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做肌電圖是看你手的症狀是否因周圍神經損傷或肌肉萎縮而引起的。
F. 什麼是肌電圖
肌電圖是指用肌電儀記錄下來的肌肉生物電圖形,對評價人在人體系統中的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採用專用的肌電圖儀或多導生理儀進行測量。
肌電圖是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檢查項目,可為診斷神經疾病和肌肉疾病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做肌電圖時的過程是:在相應體表皮膚進行常規消毒,將消毒的針電極插入肌肉,觀察插針時肌肉鬆弛時、肌肉做隨意動作時的肌肉生物電活動。
在檢查中刺針時有疼痛感,部分患者會出現頭暈、惡心、面色蒼白等暈針現象,一般在停止檢查後就會好轉。在檢查中進行電刺激,患者會有檢查部位的麻木感和酸脹感、疼痛感。
G. 肌電圖是怎麼做的呀!受罪嗎
你說的肌電圖是給予電極貼,貼在身體後通過儀器監測的,這種情況下是無痛的,你可以到醫院給予復查
H. 請問做面神經肌電圖疼嗎要多久才可以知道結果
單做面部的神經電圖不會有太多痛苦,包括兩個項目:面神經的運動傳導檢查,和瞬目反射。前者通過刺激面神經獲得對應生物電信號,來判定面神經是否正常,後者是一種腦干反射檢查,通過刺激三叉神經眶上分支來獲得雙側信號。
如果做針肌電圖,會有一定痛苦,此時需要用針電極刺入眼輪匝肌或口輪匝肌來採集自發電位,完成檢查。
結果很快就能知道,一般做完檢查後等操作醫生根據波形下了結論就可以得知。
I. 我去做肌電圖
我幫你解釋一下。
針肌電圖是將針電極刺入肌肉採集肌電信號的檢查方式,其原理是採用同芯圓針,將針頭即一對電極放置到肌肉纖維邊上,記錄肌肉在放鬆、輕收縮和重收縮狀態下的電生理信號,來判斷是否有異常。
做針肌電圖放鬆時右腓腸肌、股四頭肌未見電位,這說明你可以控制肌肉處於靜息狀態,如果有異常,應該會有無法控制的電位出現,如纖顫和正銳波;
輕收縮時記錄到的信號叫運動單位電位(MUP),這個是有正常值的,時限正常則說明你輕收縮時運動單位電位是正常的,也就是單個肌肉纖維的放電是正常的;
重收縮時單純相,重收縮的意思就是讓你用最大力收縮肌肉,這時肌肉纖維連續放電,肌電圖記錄到的波形是多個MUP在一起,正常狀態下是無法分辨單個的MUP的,而你的結果是單純相,意思是就算你最大力收縮,也能辨認出單個MUP,這個是不正常的。在運動神經元、神經根或周圍神經病變中,隨著可興奮運動單位數的減少,會出現這種現象。還需要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哪裡的問題。
下肢體感誘發電位是人為給予脛神經電流刺激,在頭部記錄誘發出來的電生理信號,從而評價從下至大腦皮層傳入通路全程的技術。
正常下肢體感誘發電位主要看P40,即40ms左右一個向下的波是否出現,出現的時間是否正常。它是在興奮脛神經之後在一級軀體感覺皮層記錄到的電信號。正常國人P40都在40ms左右,如果有延長,則說明傳導過程中受到阻礙,需結合臨床判斷原因。從結果上看,右脛後神經P40延長,但不知道是否超出正常值,延長了多少,如果在正常范圍內,那倒是沒關系,如果不是,就得找原因了,因為脛神經屬於骶叢(L4-5、S1-3)節段,進入脊柱後傳導速度應該是一樣的,因此如果右側脛後神經傳導有異常導致P40潛伏期比左側長,那麼要查一下延長發生在哪裡,在腘窩位置最好有個監護電位,看是否與左側傳導速度一致,再往上看,在骶叢處做記錄,看這個節段是否傳導有異常,最終找出延長的節段,便於臨床做診斷結論。
目前的報告有些模糊,建議進一步檢查。
J. 肌電圖檢查
洛陽市應該有,可去市級三甲醫院功能科檢查肌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