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精氣神是指什麼精什麼氣什麼神
精指的是構成人體生命組織的精華;氣指的是元氣;神指的是精神、意志、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
1、精指的是構成人體生命組織的精華,這種精華可以從先天與後天兩個層面來理解。先天之精,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又叫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華,後天之精指的是人後天通過攝取飲食水谷獲得的營養,也就是水谷精微。
2、氣也有先天與後天的區分。先天之氣是人體原發性的氣,故而有元氣之稱,它體現了先天原火的推動。至於後天之氣指的是呼吸之氣,也就是宇宙空間外在之氣。
3、神是含義即精神,意識,知覺,它是生命狀態的反映。人們常說一個人神采飛揚,這就是神的表現之一。
精、氣、神相互助長
精、氣、神三者之間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可以互化互生,是一氣化三清和三合一之態勢,緊密難缺一。人身如國,神如君,君良則國治;氣如民,民聚則國強;精如財,財蓄則國富。
氣能生精攝精,精氣生神,神馭精氣。人身精全則氣充,氣充則神旺,養生有道。精虛則氣竭,氣竭則神逝,速死其果。
❷ 精氣神是指什麼精什麼氣什麼神
1、精,泛指有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粒子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體或液體狀態。
2、氣,泛指無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波動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無形元素,常呈氣體狀態。
3、神,泛指精氣之活力,比如基本粒子的形態功能變化。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形態功能變化活力,比如: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的過程,顯然是由渾然天成、與生俱來的一套自組織自穩定的自動控制系統在運作。
三者關系
精、氣、神三者之間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他們之間的關系很密切。從中醫學講,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而生命的體現就是「神」的活動。所以說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也就少。
反過來說.神旺說明氣足,氣足說明精充。中醫評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或是疾病的順逆,都是從這三方面考慮的。因此.古人稱精、氣、神為人身「三寶」是有它一定道理的。古人有「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死」的說法,以此也不難看出「精、氣、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❸ 什麼是精氣神啊
精,物之精華。看看「精」字,左邊是「米」字,右邊上面是「生」字的簡化,「生」字下面是「月」,「月」,古代通「肉」。「米肉生」為精,指的是食物的精華。養生的首要在於良好的飲食。米肉,一素一葷,葷素結合。良好的飲食在於均衡營養。我們現在常用的「膳」字,也是這個意思。「膳」字左邊是「月(肉)」,右邊有草,是素,說明飲食要葷素結合,以求均衡,為養生之首要。精,主要就是從良好的飲食中獲取。
古代「精」字中的「月」,又是「丹」字的變形,「丹」,寓意井中出丹,上面「生」字,表明良好的飲食是最好的靈丹妙葯。
氣,甲骨文的「氣」字,是三根長短不一的橫線,表示地氣蒸騰而上,直達天際。為什麼是三橫?三橫象徵天地人,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中。老子說:「三生萬物。」天地萬物,包括人,乃由氣聚散化生。氣於天地人之間流動溝通,具有催發天地萬物生長的能量。對於人來說,氣從何來?從飲食中來。看看「吃」字,為什麼「吃」是口乞,正是「以吃補氣」。飲食化精,「練精化氣」。
廣義上可以說萬物皆有氣。具體說來有三種,也就是氣的三種寫法所表達的意義。第一種是外在之氣,對於人而言,空氣是人類生活的根本需要。良好的環境對於人的生存也很重要,對於環境,我們常用「地氣」、「清氣」;第二種是食物之氣,可以寫作帶「米」字的「氣」,實際上就是養生學上常常提到的精氣;第三種就是人體的元氣,道家謂之「氣」。
再看看「神」字。「神」字由「示」和「申」兩字組成,「示」上兩橫,表示上面的天,其下「小」字,為日月星之象。「申」,是閃電的象形。古人認為閃電威力無邊,神秘莫測,便對它頂禮膜拜,奉為神靈。閃電是古人敬奉的最原始的神靈之一,是上天的代表,萬物的主宰。人體也是一個小天地,因此,神在人身上,表示人的最高主宰,這就是人的思想、心靈、精神和靈魂及其表現。我們常說「氣質」、「神氣」、「心氣」、「正氣」,可以說,神也是氣的一種。
中國養生學乃至中國哲學,往往是神物一元的,並不存在意識和物質的對立。「神物」之間,由「氣」來統一為一體。精氣神,構成中國傳統養生和生命學說的重要部分。
❹ 精氣神是指什麼精什麼氣什麼神
「精」指腎精,「氣」指腎氣,元氣,「神」指精神。
1、精《黃帝內經》上講:「人始生,先成精」。腎精是生命的本源。「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人體「精」的多寡有兩方面因素:一是遺傳因素。二是後天食物的攝入。中醫認為,先天不足可用後天來調養。「精、氣、神」各指什麼。
2、氣此氣非空氣,氧氣,也不是人體呼出之氣等能感知的氣體,而是產生於「精」(腎精)的一種無形的能量,與血共同運行,統稱為「氣血」。氣統領著血在流動。氣到之處血方能至,氣未致處,血亦不行。氣就相當於電池發出的電流,雖無形,但有功能的表現,可以感知。氣鼓動著血在人體內循環運行。
3、神神是氣血充盈的一種外在表現。《麻衣神相》上說:「氣壯則神全」。飽滿的精神源於氣血的充盈,充盈的氣血靠飽滿的腎精來產生。所以根源還是在腎精。
精氣神的三者關系
民間有句俗話:「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中醫認為,精氣神直接關系著人生存的質量。人體精氣不足的表現:體虛力弱,精神昏沉,智力下降,聽力視力等感官能力下降,面容憔悴枯萎早衰,陽氣減少,抵抗力下降等早衰的症狀。心理上有:勇氣膽量減少,容易恐懼,性格變得自閉內向,不願與人交往。
中醫評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或是疾病的順逆,都是從這三方面考慮的。因此,古人稱精、氣、神為人身「三寶」是有它一定道理的。古人有「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死」的說法,以此也不難看出「精、氣、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精氣神 (精神與力氣)
❺ 精氣神是指什麼精什麼氣什麼神
「精」指腎精,「氣」指腎氣,元氣,「神」指精神。
《黃帝內經》上講:「人始生,先成精」。腎精是生命的本源。人體「精」的多寡有兩方面因素:一是遺傳因素,二是後天食物的攝入。
氣是產生於「精」(腎精)的一種無形的能量,與血共同運行,統稱為「氣血」。氣統領著血在流動。
神是氣血充盈的一種外在表現。飽滿的精神源於氣血的充盈,充盈的氣血靠飽滿的腎精來產生。
三者關系
精、氣、神三者之間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他們之間的關系很密切。從中醫學講,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而生命的體現就是「神」的活動。所以說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也就少。反過來說.神旺說明氣足,氣足說明精充。
中醫評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或是疾病的順逆,都是從這三方面考慮的。因此.古人稱精、氣、神為人身「三寶」是有它一定道理的。古人有「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死」的說法,以此也不難看出「精、氣、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❻ 精氣神分別指的是什麼
精,泛指有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粒子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體或液體狀態。
氣,泛指無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波動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無形元素,常呈氣體狀態。
神,泛指精氣之活力,比如基本粒子的形態功能變化。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形態功能變化活力,比如: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的過程,顯然是由渾然天成、與生俱來的一套自組織自穩定的自動控制系統在運作。
(6)精氣神是什麼精華擴展閱讀:
精氣神是一個人或團隊集體干工作創事業的「發動機」,什麼樣的精氣神帶來什麼樣的工作績效。培育和提振部隊精氣神,是一項帶全局性根本性的建設,事關部隊建設發展方向,事關戰鬥力的生成提高,事關官兵全面發展和履行使命任務的成敗。
中國人歷來重視精氣神的培育,也充分認識精氣神的重要作用,始終把精氣神當作一種寶貴財富。古人雲:「樹活風雨土,人活精氣神。」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
從中醫角度說,這與人的生理層面理解完成吻合,精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神是精神、意志、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
三者之間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缺一不可。精不能離開氣而獨活,氣又離不開神而獨息,神亦離不開精而獨存。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就少。
毛澤東曾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鄧小平也說過「沒有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精氣神是一個人精神狀態的概括和成就事業的動力源泉,是其素質的內涵、魅力和靈魂的體現。
❼ 精氣神的什麼是精
用現代語言來理解,所謂精:就是具有潛在特定功能的物質。精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從廣義上說,精包括精、血、精液,一般所說的精是指人體的真陰(又稱元陰),不但具有生殖功能,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而且能夠抵抗外界各種不良因素影響而免於發生疾病。因此陰精充盛不僅生長發育正常,而且抗病能力也強。
精的來源,有先天、後天之分。
.先天之精是秉受於父母的造化生殖之精,它在整個生命活動中作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斷地有物質補充才能保證其精不虧,才能發揮其功能,這種物質即是後天之精。後天之精是來自飲食的營養物質,亦稱水谷精微.有了營養物質的不斷補充,才能維持人體生命活動。
古人雲:「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所以說.人脾胃功能的強健,是保養精氣的關鍵,即《黃帝內經》所強調的「得谷者昌,失谷亡」;古人雲「高年之人,真氣耗竭,五臟衰弱.全賴飲食以自氣血」。故注意全面均衡營養的飲食,才是保證後天養先天的重要手段。《千金方》就說過:「飲食當令節儉,若貪昧傷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則不消,彭亨短氣」,這樣反不利於健康。怎樣才算「飲食有方」呢?歸納前人經驗,不外乎定時、定量.不偏、不嗜而已。只有在飲食得宜的基礎上,才能考慮葯物滋補的問題。服用補益葯物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施補」,不然也可能會適得其反。總之,合理的食補和葯補對於身體的保養是很重要的。
❽ 什麼是精氣神
養生,是中國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古人認為,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 何謂精氣神? 精,物之精華。看看「精」字,左邊是「米」字,右邊上面是「生」字的簡化,「生」字下面是「月」,「月」,古代通「肉」。「米肉生」為精,指的是食物的精華。養生的首要在於良好的飲食。米肉,一素一葷,葷素結合。良好的飲食在於均衡營養。我們現在常用的「膳」字,也是這個意思。「膳」字左邊是「月(肉)」,右邊有草,是素,說明飲食要葷素結合,以求均衡,為養生之首要。精,主要就是從良好的飲食中獲取。 古代「精」字中的「月」,又是「丹」字的變形,「丹」,寓意井中出丹,上面「生」字,表明良好的飲食是最好的靈丹妙葯。 氣,甲骨文的「氣」字,是三根長短不一的橫線,表示地氣蒸騰而上,直達天際。為什麼是三橫?三橫象徵天地人,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中。老子說:「三生萬物。」天地萬物,包括人,乃由氣聚散化生。氣於天地人之間流動溝通,具有催發天地萬物生長的能量。對於人來說,氣從何來?從飲食中來。看看「吃」字,為什麼「吃」是口乞,正是「以吃補氣」。飲食化精,「練精化氣」。 廣義上可以說萬物皆有氣。具體說來有三種,也就是氣的三種寫法所表達的意義。第一種是外在之氣,對於人而言,空氣是人類生活的根本需要。良好的環境對於人的生存也很重要,對於環境,我們常用「地氣」、「清氣」;第二種是食物之氣,可以寫作帶「米」字的「氣」,實際上就是養生學上常常提到的精氣;第三種就是人體的元氣,道家謂之「氣」。 再看看「神」字。「神」字由「示」和「申」兩字組成,「示」上兩橫,表示上面的天,其下「小」字,為日月星之象。「申」,是閃電的象形。古人認為閃電威力無邊,神秘莫測,便對它頂禮膜拜,奉為神靈。閃電是古人敬奉的最原始的神靈之一,是上天的代表,萬物的主宰。人體也是一個小天地,因此,神在人身上,表示人的最高主宰,這就是人的思想、心靈、精神和靈魂及其表現。我們常說「氣質」、「神氣」、「心氣」、「正氣」,可以說,神也是氣的一種。 中國養生學乃至中國哲學,往往是神物一元的,並不存在意識和物質的對立。「神物」之間,由「氣」來統一為一體。精氣神,構成中國傳統養生和生命學說的重要部分。 《靈樞·本藏篇》說:「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者失守而陰虛;陰虛者無氣,無氣者死矣。「從這一段經文也可以看出精氣神三者之間的關系。五藏藏精,精為神之舍,有精才能有神,所以「積精「,才可以會神。精傷了,神就無所舍,是為失守,這是精與神的關系,也就是精為體,神為用。精不但為神之舍,又為氣之母,精虛則無氣,人無氣則死。精氣神,精是基礎,是地;神是主宰,是天。氣游離溝通其間,催發乃化生「精神」。所以《太平經》說:「神者受之於天,精者受之於地,氣者受之於中和。「三者統一於氣,並互相增強和促進。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喻:精氣神的修煉,猶如林中火起。精是火,氣是風,神是光和熱。火起則空氣流動—風加劇則火更大。風、火更大則光、熱更盛。但是,火需要林木才能燃起。對於精來說,這個「林木」就是合理的膳食營養。 中國歷來的養生之道,強調飲食要以素為主。對一般人而言,素食更易於正神,但是腦力體力勞動強度十分大的人,也應適當補充肉食,補充均衡的營養,以補充消耗的精氣。 再來談談養氣。養氣首先要重視環境之氣。我們都喜歡生活在環境清凈、空氣清新的地方。喧鬧嘈雜的環境、污濁的空氣不利於身體的健康,更不用提養生了。《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中有「呼吸精氣,獨立守神「之說,呼吸,是一種吐納養生功夫,以此溝通內外精氣。歷來養生得道者,為什麼喜歡隱居深山?就是為了有一個好的環境,吸取天地之精氣。我們生活在城市中,也應該盡量居住在一個安靜、清潔的環境中。其次要重視食物之氣—精。上面我們已經提到,要注意飲食均衡,葷素結合,因人而定。 再次養精神之氣—養神。儒家注重道德修養,以道德修養來培育人的精神。孟子更提出養「浩然之氣「,實際上就是道德之正氣。陶淵明詩雲:「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即使生活在喧鬧的環境中,也如同在偏遠清凈之地。長壽的人,大多心胸開闊、心地善良、性情溫和。祖國醫學認為: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志變化,亦稱「七情」。其中怒喜思憂恐為五志,五志與五臟有著密切的關系。《內經》有「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悲「等理論。此觀點被歷代醫家應用於養生學中,對於情志調攝、防病祛疾、益壽延年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佛教和道教,對於精神的修養也很重視,如修道要講虛心、學佛要有慈悲心等等。現代的醫學也證明了人的精神能夠影響到身體健康。 修煉以上三氣的根本目的,在於培植身體的固有元氣。在此基礎上,再通過行氣導引的方法,如一般人可以通過合理運動、氣功練習,道家通過內丹修煉,佛家通過靜坐禪定等方法,來增強元氣,進一步促進化生精、神,達到精氣神的統一和圓滿,成就養生的最高境界。 常言說:「生命在於運動」。正確的運動,不僅使肌肉得到鍛煉,也常常會涉及到呼吸導氣,促進精氣運行,實際上促進了「練氣化精」,「練精生氣」,進而達到養「神」的效果。因此運動以後,常常會達到一種精神飽滿、心情愉悅的狀態。但是過量的或者不恰當的運動,則可能導致傷精、動氣、勞神,其結果則適得其反。(中國中醫)
❾ 什麼是精氣神
精 、 氣 、 神 , 道 教 內丹 學 術 語 。 從 淵 源上 看 , 道 教 內 丹 學 的 精 、 氣 、 神概 念 乃 發 端 於 先 秦 哲 學 與 醫 學 。 《 周 易 · 系 辭 上 》 說 : 「 精 氣 為 物 , 游 魂 為 變 , 是 故 知 鬼 神 之 情 狀 。 」 意 思 是 說 , 精 致 的 氣 凝 聚 而 成 物 形 , 氣 魂 游 散 而 造 成 變 化 , 考 察 物 形 的 變 化 , 這 就 能 夠 知 曉 「 鬼 神 」 的 真 實 狀 態 。 在 上 古 哲 學 中 , 不 僅 有 「 精 氣 」 的 概 念 , 而 且 有 「 精 神 」 的 概 念 , 《 庄 子 · 列 御 寇 》 在 描 述 「 至 人 」 的 生 活 狀 態 時 即 使 用 了 「 精 神 」 的 術 語 。 在 《 庄 子 》 中 , 「 精 神 」 指 的 是 人 的 「 心 志 」 。 戰 國 以 來 的 「 醫 家 」 既 使 用 「 精 氣 」 概 念 , 也 使 用 「 精 神 」 概 念 。 如 《 黃 帝 素 問 · 生 氣 通 天 論 》 即 說 : 「 陰 平 陽 秘 , 精 神 乃 治 ; 陰 陽 離 決 , 精 氣 乃 絕 。 」 《 素 問 》 這 里 所 謂 「 陰 」 指 的 是 蘊 藏 「 精 氣 」 的 臟 腑 , 而 「 陽 」 指 的 是 保 衛 臟 腑 的 外 圍 組 織 。 在 《 素 問 》 看 來 , 臟 腑 必 須 平 和 , 而 外 圍 組 織 則 應 堅 固 而 不 泄 漏 。 如 果 臟 腑 與 外 圍 組 織 不 能 配 合 , 則 精 氣 就 耗 散 不 能 生 存 了 。
傳 統 哲 學 與 醫 學 的 「 精 神 」 與 「 精 氣 」 概 念 被 道 教 所 吸 收 , 並 且 重 組 而 成 「 精 氣 神 」 。 道 教 內 丹 學 稱 精 、 氣 、 神 為 人 的 「 三 寶 」 。 「 精 」 指 的 是 構 成 人 體 生 命 組 織 的 精 華 , 這 種 精 華 可 以 從 先 天 與 後 天 兩 個 層 面 來 理 解 。 「 先 天 之 精 」 , 是 與 生 俱 來 的 , 所 以 又 叫 做 「 元 精 」 , 它 是 本 原 性 的 精 華 , 「 後 天 之 精 」 指 的 是 人 在 性 交 時 所 射 出 的 精 液 。 與 「 精 」 相 對 應 , 「 氣 」 也 有 先 天 與 後 天 的 區 分 。 「 先 天 之 氣 」 是 人 體 原 發 性 的 「 氣 」 , 故 而 有 「 元 氣 」 之 稱 , 它 體 現 了 先 天 原 火 的 推 動 , 所 以 , 寫 作 「 ? 」 。 從 字 形 上 看 , 「 ? 」 字 底 下 四 點 , 表 示 火 在 下 燃 燒 , 這 種 「 火 」 是 生 命 的 原 動 力 。 至 於 「 後 天 之 氣 」 指 的 是 呼 吸 之 氣 , 也 就 是 宇 宙 空 間 外 在 之 氣 , 對 於 人 的 生 存 來 說 , 呼 吸 之 氣 也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但 這 必 須 通 過 「 神 火 」 的 溫 養 才 能 成 為 內 丹 修 煉 的 能 源 。 在 內 丹 學 中 , 「 神 」 也 有 先 天 與 後 天 之 別 。 「 後 天 之 神 」 指 的 是 「 識 神 」 , 它 的 作 用 是 認 知 與 分 別 , 這 種 「 識 神 」 對 於 學 習 知 識 是 有 用 的 , 老 子 《 道 德 經 》 稱 「 為 學 日 益 」 講 的 就 是 如 何 通 過 「 識 神 」 的 作 用 來 增 加 知 識 ; 但 就 內 丹 修 煉 來 講 , 必 須 靠 「 先 天 之 神 」 的 觀 照 。 這 種 「 先 天 之 神 」 又 叫 做 「 元 神 」 , 它 是 人 本 來 的 自 我 慧 光 , 元 神 之 觀 照 , 是 一 個 減 損 識 神 的 過 程 , 老 子 《 道 德 經 》 稱 「 為 道 日 損 」 , 就 是 排 除 識 神 的 干 擾 , 從 而 進 入 無 為 的 直 覺 狀 態 。 這 樣 , 元 神 觀 照 , 而 「 後 天 之 氣 」 轉 換 為 「 先 天 之 氣 」 , 於 是 元 精 培 補 , 生 命 煥 發 出 恆 久 的 青 春 。
❿ 道家所說的精氣神是什麼
1. 精 、 氣 、 神 , 道 教 內 丹 學 術 語 。 從 淵 源 上 看 , 道 教 內 丹 學 的 精 、 氣 、 神 概 念 乃 發 端 於 先 秦 哲 學 與 醫 學 。 《 周 易 · 系 辭 上 》 說 : 「 精 氣 為 物 , 游 魂 為 變 , 是 故 知 鬼 神 之 情 狀 。 」 意 思 是 說 , 精 致 的 氣 凝 聚 而 成 物 形 , 氣 魂 游 散 而 造 成 變 化 , 考 察 物 形 的 變 化 , 這 就 能 夠 知 曉 「 鬼 神 」 的 真 實 狀 態 。 在 上 古 哲 學 中 , 不 僅 有 「 精 氣 」 的 概 念 , 而 且 有 「 精 神 」 的 概 念 , 《 庄 子 · 列 御 寇 》 在 描 述 「 至 人 」 的 生 活 狀 態 時 即 使 用 了 「 精 神 」 的 術 語 。 在 《 庄 子 》 中 , 「 精 神 」 指 的 是 人 的 「 心 志 」 。 戰 國 以 來 的 「 醫 家 」 既 使 用 「 精 氣 」 概 念 , 也 使 用 「 精 神 」 概 念 。 如 《 黃 帝 素 問 · 生 氣 通 天 論 》 即 說 : 「 陰 平 陽 秘 , 精 神 乃 治 ; 陰 陽 離 決 , 精 氣 乃 絕 。 」 《 素 問 》 這 里 所 謂 「 陰 」 指 的 是 蘊 藏 「 精 氣 」 的 臟 腑 , 而 「 陽 」 指 的 是 保 衛 臟 腑 的 外 圍 組 織 。 在 《 素 問 》 看 來 , 臟 腑 必 須 平 和 , 而 外 圍 組 織 則 應 堅 固 而 不 泄 漏 。 如 果 臟 腑 與 外 圍 組 織 不 能 配 合 , 則 精 氣 就 耗 散 不 能 生 存 了 。
傳 統 哲 學 與 醫 學 的 「 精 神 」 與 「 精 氣 」 概 念 被 道 教 所 吸 收 , 並 且 重 組 而 成 「 精 氣 神 」 。 道 教 內 丹 學 稱 精 、 氣 、 神 為 人 的 「 三 寶 」 。 「 精 」 指 的 是 構 成 人 體 生 命 組 織 的 精 華 , 這 種 精 華 可 以 從 先 天 與 後 天 兩 個 層 面 來 理 解 。 「 先 天 之 精 」 , 是 與 生 俱 來 的 , 所 以 又 叫 做 「 元 精 」 , 它 是 本 原 性 的 精 華 , 「 後 天 之 精 」 指 的 是 人 在 性 交 時 所 射 出 的 精 液 。 與 「 精 」 相 對 應 , 「 氣 」 也 有 先 天 與 後 天 的 區 分 。 「 先 天 之 氣 」 是 人 體 原 發 性 的 「 氣 」 , 故 而 有 「 元 氣 」 之 稱 , 它 體 現 了 先 天 原 火 的 推 動 , 所 以 , 寫 作 「 炁 」 。 從 字 形 上 看 , 「 炁 」 字 底 下 四 點 , 表 示 火 在 下 燃 燒 , 這 種 「 火 」 是 生 命 的 原 動 力 。 至 於 「 後 天 之 氣 」 指 的 是 呼 吸 之 氣 , 也 就 是 宇 宙 空 間 外 在 之 氣 , 對 於 人 的 生 存 來 說 , 呼 吸 之 氣 也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但 這 必 須 通 過 「 神 火 」 的 溫 養 才 能 成 為 內 丹 修 煉 的 能 源 。 在 內 丹 學 中 , 「 神 」 也 有 先 天 與 後 天 之 別 。 「 後 天 之 神 」 指 的 是 「 識 神 」 , 它 的 作 用 是 認 知 與 分 別 , 這 種 「 識 神 」 對 於 學 習 知 識 是 有 用 的 , 老 子 《 道 德 經 》 稱 「 為 學 日 益 」 講 的 就 是 如 何 通 過 「 識 神 」 的 作 用 來 增 加 知 識 ; 但 就 內 丹 修 煉 來 講 , 必 須 靠 「 先 天 之 神 」 的 觀 照 。 這 種 「 先 天 之 神 」 又 叫 做 「 元 神 」 , 它 是 人 本 來 的 自 我 慧 光 , 元 神 之 觀 照 , 是 一 個 減 損 識 神 的 過 程 , 老 子 《 道 德 經 》 稱 「 為 道 日 損 」 , 就 是 排 除 識 神 的 干 擾 , 從 而 進 入 無 為 的 直 覺 狀 態 。 這 樣 , 元 神 觀 照 , 而 「 後 天 之 氣 」 轉 換 為 「 先 天 之 氣 」 , 於 是 元 精 培 補 , 生 命 煥 發 出 恆 久 的 青 春 。
2. 精、氣、神本是古代哲學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萬物的原始物質,含有元素的意思。中醫認為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在古代講究養生的人,都把「精、氣、神」稱為人身的三寶,如人們常說的:「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所以保養精、氣、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則,尤其是當精、氣、神逐漸衰退變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時候就更應該珍惜此「三寶」,古人對這點非常重視。苟子認為:「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這里說明兩個意思:一個是說要注意精、氣、神的物質補充:二是強調不可濫耗「三寶」。
什麼是精?精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從廣義上說,精包括精、血、津液,一般所說的精是指人體的真陰(又稱元陰),不但具有生殖功能,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而且能夠抵抗外界各種不良因素影響而免於發生疾病。因此陰精充盛不僅生長發育正常,而且抗病能力也強。精的來源,有先、後天之分先天之精是秉受於父母的,它在整個生命活動中作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斷地有物質補充才能保證人的精不虧,才能發揮其功能,這種物質即是後天之精。後天之精是來自飲食的營養物質,亦稱水谷精微.有了營養物質的不斷補充,才能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古人雲:「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所以說.人脾胃功能的強健,是保養精氣的關鍵,即《黃帝內經》所強調的「得谷者昌,失谷亡」;古人雲「高年之人,真氣耗竭,五臟衰弱.全賴飲食以自氣血」。故注意全面均衡營養的飲食,才是保證後天養先天的重要手段。《干金方》就說過:「飲食當令節儉,若貪昧傷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則不消,彭享短氣」,這樣反不利於健康。怎樣才算「飲食有方」呢?歸納前人經驗,不外乎定時、定量.不偏、不嗜而已。只有在飲食得宜的基礎上,才能考慮葯物滋補的問題。服用補益葯物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施補」,不然也可能會適得其反。總之,合理的食補和葯補對於身體的保養是很重要的。
什麼是氣?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氣有兩個含義,既是運行於體內微小難見的物質,又是人體各臟腑器官活動的能力。因此中醫所說的氣,既是物質,又是功能。人體的呼吸吐納,水谷代謝,營養敷布.血液運行,津流濡潤,抵禦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動,無不依賴於氣化功能來維持。在《壽親養老新書》中謂:「人由氣生,氣由神往.養氣全神可得其道。」書中還歸納出古人養氣的一些經驗:「一者,少語言,養氣血;二者,戒色慾,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此七者強調了「慎養」:但由於氣是流行於全身、不斷運動的,所以人體也要適當地運動,促進臟腑氣機的升降出入。才會有利於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古人提倡「人體欲得勞動.但不可使之極(過度)。」我國流傳下來的多種健身運動及氣功,就是以動養氣的寶貴遺產。
什麼是神?神是精神、意志、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它包括魂、魄、意、志、思、慮、智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能夠體現人的健康情況。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體體現。古人很重視人的神,《素問·移精變氣論》也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為神充則身強.神衰則身弱,神存則能生,神去則會死。中醫治病時,用觀察病人的「神」,來判斷病人的預後,有神氣的,預後良好;沒有神氣的,預後不良。這也是望診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精、氣、神三者之間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他們之間的關系很密切。從中醫學講,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而生命的體現就是「神」的活動。所以說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也就少。反過來說.神旺說明氣足,氣足說明精充。中醫評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或是疾病的順逆,都是從這三方面考慮的。因此.古人稱精、氣、神為人身「三寶」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古人有「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死」的說法,以此也不難看出「精、氣、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