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帝內經》精華總結…
【概要】
只要是筋的問題,治肝沒錯。
只要是骨的問題,治腎沒錯。
只要是肌肉的問題,治脾胃沒錯。
只要是血脈的問題,治心沒錯。
只要是皮膚病毛發的問題,治肺沒錯。
【五臟】
1.心: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在五行屬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脈;②主神志;心開竅於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心與小腸相表裡。
2.肺:肺為魄之處、氣之主,在五行屬金;生理功能:①主氣,司呼吸;②主宣發肅降;③通調水道;④朝百脈主治節(淤結);輔心調節氣血運行;肺上通喉嚨,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於鼻,在志為憂,在液為涕,肺與大腸相表裡。
3.脾: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屬土。生理功能:①主運化;②主升清;③主統血;開竅於口,在體合肉,主四肢其華在唇,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脾與胃相表裡。
4.肝:肝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屬木,主升主動。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開竅於目,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志為怒,在液為淚,肝與膽相表裡。
5.腎:為先天之本,藏志,腰為腎之腑,在五行屬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②主水;③主納氣;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於耳及二陰(肛門會陰),在志為恐,在液為唾,腎與膀胱相表裡。
【六腑】
1.膽:生理功能:貯存和排泄膽汁,膽主決斷。
2.胃:生理功能:受納腐熟水谷,胃以降為和。
3.小腸: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別清濁,「小腸主液」。
4.大腸:生理功能:傳化糟粕,大腸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貯尿和排尿,依賴腎的氣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氣,總司氣機和氣化,為水液運行的道路。
【十二經絡流注】
一日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流經一個經脈,首尾相接,如環無端,掌握了自己的身體,也就掌握了長壽 健康 的秘訣!
子時:23:00——1:00 膽經:熟睡!膽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這個時候心臟功能最弱,如果有心臟病人備好救心丸。
丑時:1:00——3:0 肝經:深睡眠!此時中肝修復的最佳時間,廢棄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在丑時完成。此時必須進入深睡狀態,讓肝臟得到充足能量。如不入睡,肝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易患肝病。
寅時:3:00——5:00 對應經絡:肺經:大地陰陽從此刻轉化,由陰轉陽。人體此時也進入陽盛陰衰之時。此刻肺經最旺。肝臟把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些刻人體需要大量呼吸氧氣。肺病哮喘病人在寅時服葯比白天常規服葯效果好。
卯時:5:00——7:00 大腸經:排便!便前一杯溫水。此刻大腸經旺盛,吸收食物中水分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
辰時:7:00——9:00 胃經:勿忘吃早餐!此時不斷分泌胃酸,如果餓久了, 就會有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炎、膽囊炎等危險!
巳時:9:00——11:00 脾經:喝水!(此時多喝水)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脾是後天之本。補脾:薏米紅豆山葯粥。一整天2000ml毫升水約5瓶礦泉水,要持續喝千萬別別喝任何的飲料。
午時:11:00——13:00 心經:小憩一會兒。心臟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能午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午睡不能超過30分左右,會奪覺,容易引起晚上失眠。
未時:13:00——15:00 小腸經: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如小腸有熱,人體就會打嗝排氣。故午餐下午1:00之前吃,營養物質都吸收進入人體。
申時:15:00——17:00 膀胱經:排尿!膀胱把水液排出體外。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遺尿。膀胱最活躍適合多喝水。要這個時候一定不要憋尿,會得「尿瀦留」。
酉時:17:00——19:00 腎經:腎臟為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經過申時的人本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時辰。這是一個男人的時刻。對於腎功能有問題的人而這個時候按摩腎經效果最為明顯。
戌時:19:00——21:00 心包經:心包經。此刻創造安然入眠的條件。平和心態。
亥時:21:00——23:00 三焦經:睡覺了!此時是人體最大的腑三焦經運行,主持諸氣、疏通水道。亥時三焦通百脈。可休 養生 息。
病機解
一、謹守病機,各司其屬
在研究疾病時,要掌握發病的機制——其屬於何臟何腑或因寒因熱。
病機十九條總的來說,可歸納為五臟病機(心、肝、脾、肺、腎、上、下)與六氣病機(火、熱、風、寒、濕)兩個方面。五臟病機以其病位而言,六氣病機以其病性言,言病位必有病性,言病性則又不離病位。因此,五臟病機不外乎六氣之變,而六氣之變又是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所出現的病理反應。
以「諸厥固泄,皆屬於下」為例。
厥證分兩種:一是指陰陽氣血不調而出現的四肢厥逆證。二是指昏仆不省人事之暈厥證。屬於肝、腎病變居多。固,是指二便不通。泄,是指二便不固(也有人認為固泄是指大便而言)。固泄屬大腸、膀胱、腎的病變居多,故亦屬下焦。
先論述厥證。
一、厥逆證
四肢逆冷,膚色蒼白,冷汗時出,精神萎靡,神情淡漠,脈沉細。可分為寒厥、熱厥兩種。
1
寒厥
由於陰寒內盛,陽氣衰於下,寒盛則血行不暢,陽氣衰則溫通無力,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出現寒厥證。治宜溫中散寒。以四通湯加減治療。
2
熱厥
多見高熱病,熱盛燔灼,傷津耗液,而致陰氣衰於下,陽氣獨亢,陽盛極則反寒,熱郁於內,寒越於外,即由高熱而突然出現四肢厥冷汗出之厥逆證。如《傷寒論》「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之意。症見胸腹煩熱,譫狂口渴,先熱後厥,舌紅絳,脈促或沉遲。宜回陽救急,清熱解毒。以參附湯加黃連、黃芩、牡蠣、龍骨等治療。
二、暈厥證
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但有逐漸蘇醒之機。此證病因繁多,《黃帝內經》載有暴厥、煎厥、薄厥和屍厥等。後又有氣厥、血厥、淡厥、蛔厥等。總為氣血逆亂所致,分虛實兩種。
1
實證
①肝陽暴亢:暴怒傷肝,肝氣上逆,血隨氣升,氣血上壅,蒙蔽清陽。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臨床症見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唇紫面赤,脈弦。先宜辛涼開竅,以安宮牛黃丸,再用活血順氣法,宜通瘀煎(《景岳全書》)加平肝潛陽之天麻、鉤藤、石決明等治療。
②痰濁壅滯:平素痰盛,復因惱怒氣逆,痰隨氣升,上閉清竅,而致突然暈厥,且伴喉間痰鳴,口吐白沫,四肢厥逆,苔白滑,脈沉滑。宜行氣豁痰,治以導痰湯加白芥子、石菖蒲等。
③暑熱熏灼:平素陰虛陽亢,復感暑熱熏灼,上擾清陽而致突然暈倒。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先宜安宮牛黃丸辛涼開竅,醒後再用三物香薷飲加膽南星、石菖蒲、黃芩等清暑益氣。
2
虛證
①血虛暈厥:見於失血過多,氣隨血脫,不能上承於頭而致暈厥。臨床症見人事不省,面白,舌淡,脈沉細無力。宜以人參養榮湯補氣血。
②氣虛暈厥:由於下元素虧,元氣不足或氣虛下陷,清陽不升,而致突然暈倒,面色白,汗出肢冷,脈沉弱。宜先用參附湯補氣回陽,再用八珍湯氣血雙補。
三、固泄
1
大便秘結的臨證分析
大便的形成主要在於大腸。如《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且與脾、胃、小腸有關,水谷經過胃的腐熟,脾的運化,小腸分清泌濁,其糟粕傳送至大腸,經大腸的傳導,吸收水分最後形成大便。所以《靈樞·營衛生會》說:「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如大腸有寒、有熱,其機能亢進或低下,都會影響大便的形成。且水谷的運化過程中,還經過脾、胃、小腸等消化器官,這些臟器的機能改變或受外邪侵犯,都可影響大便的形成。
①熱秘:由於胃腸積熱,或熱病過程中,或熱病後余熱未清,熏灼津液,腸道枯燥而致大便秘結。可伴見身熱面赤,口臭咽干,小便短赤,苔黃燥,脈滑實有力。治以麻子仁丸清熱潤腸。
②冷秘:由於陽虛或年老臟寒,腸道氣滯,陰寒內生,陽氣不運,津液不行,腸道乾枯,推盪無力,而致大便艱澀,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遲。治以溫腸逐寒,宜溫脾湯去大黃加當歸、肉蓯蓉、杏仁等溫潤之品。
③虛秘:由於血燥津枯或因久病氣虛,傳導無力,均可導致大便艱澀。偏於血虛者常伴面色不華,時覺眩暈心悸。偏於氣虛者,可伴面色白、氣短汗出等症。偏於血虛治以潤腸丸養血潤腸(見《沈氏尊生書》)。偏於氣虛治以黃芪湯益氣潤腸(見《金匱翼》)。
分析:由於腸道阻隔,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相混,阻塞腸道,而見腹部脹急,大便不通,堅硬而痛,且伴不欲飲食,嘔吐,苔白膩,脈弦緊。治以芒硝通結湯通降開結。
2
泄瀉的臨證分析
泄者如水之泄,勢猶舒緩,瀉者直下,其勢較急,微有不同,臨床並稱泄瀉。泄瀉亦不外脾、胃、大腸、小腸的功能改變,或感受風寒濕邪,影響消化功能所致,尤以 ,濕邪最為重要。如《黃帝內經》「濕勝則濡泄」,濕盛傷脾,水濕不化而致泄瀉,而脾陽賴命火以溫,命火不足,亦可導致泄瀉。
①飧泄:由於脾虛肝旺,脾主運化,肝主疏泄,若肝旺則橫逆犯脾,脾虛則運化失職,升降失常,清濁不分,完谷不化,而致泄瀉。臨床常見大便清稀,水谷不分,完谷不化,腹脹腸鳴,時痛時瀉,瀉後痛不減。治以痛瀉要方加葛根、升麻扶脾抑肝。
②溏瀉:常因暴飲暴食,或誤服腐肉敗卵,損傷脾胃,脾虛濕停,食積化熱,濕熱積滯下注大腸,而致泄瀉。臨床症見大便稀溏,黏稠氣穢,時痛時瀉,肛門灼熱後重。或伴身熱,苔黃厚膩,脈濡數。治以芩連葛根湯清熱利濕。
③鶩泄:因寒濕之邪,傷及脾胃,礙脾健運,而致清濁不分,並走大腸而致泄瀉。臨床症見大便清稀,清黑如水,其中稍帶結糞,類如鴨糞,伴見小便清長,四肢欠溫。治以附子理中湯合平胃散溫中散寒,健脾利濕。
④濡泄(洞泄,濕瀉):平素脾虛,復感濕邪,而致水濕內停,涌泄大腸。臨床症見大便清稀,涌射如水,色如塵水,腹不痛,伴身重胸悶,尿少黃赤。治以胃苓湯溫脾燥濕,分利小便。
⑤滑泄:由於氣虛下陷,大腸滑脫,氣不收斂。臨床症見水谷俱下,瀉下如注,腹不痛,時愈時發,纏綿不愈。治以補中益氣湯加訶子、肉豆蔻補中固脫。
⑥五更瀉:由於命門火衰,火不溫土,溫化無力,每於五更之時,陽氣當復而未復,陰氣極盛之時,寒濕之氣沖擊大腸而致瀉。臨床症見五更腸鳴作瀉,瀉後則安,下肢欠溫,舌淡,脈沉細。治以四神丸溫補命火。
3
癃閉的臨證分析
固,亦包括小便癃閉。癃指小便不暢,短少,其病勢較緩;閉是欲解而不得解,膀胱脹急,閉而不通,其病勢較急。常合稱癃閉。癃閉證的發生主要在腎和膀胱。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由於膀胱濕熱,或膀胱阻塞,膀胱失藏津液的功能,故小便癃閉。但氣化的根本在於腎,腎主二陰,主氣化司開闔,當腎陽虛時,氣化失職,開闔失常,則為小便癃閉。另外,小便不利與脾、肺亦有密切關系,肺為水之上源,由於熱壅於肺,肺失清肅,津液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亦可導致癃閉。脾為中州,主運化水濕,若溫熱蘊結,水液的轉輸環流受阻,則津液不能下輸膀胱,發為癃閉。
①肺熱氣壅:臨床症見小便點滴不爽,色黃赤,伴身熱氣喘,咽干煩渴,苔薄黃,脈數。治以清肺飲清肺熱,利小便。
②濕熱蘊結中焦:由於濕熱蘊結中焦,三焦水道不通,氣化不行,小便閉而難出。常伴見腹脹、口渴。濕熱鬱蒸肌膚,則伴見面目悉黃,苔黃膩,脈滑數。治以茵陳五苓散清熱健脾利濕。
③濕熱蘊結膀胱:由於濕熱蘊結膀胱,阻滯氣化,臨床症見小便淋瀝難出,腹脹,膀胱脹急,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數。治以八正散清熱利濕通淋。
④腎陽不足:由於命火不足,氣化失職,津液清者不能上騰,濁者不能下輸膀胱,而為少尿癃閉。常伴見腰酸膝軟,若水溢肌膚則為水腫,舌淡,脈沉細。治以八味丸或右歸飲溫陽利水。
⑤膀胱阻塞:由於瘀血敗精,蘊結下焦,阻塞膀胱,而致小便點滴不暢,或尿如細線,或尿中夾有砂石,常伴尿痛,小腹脹痛。治以八正散合石韋散加減(金錢草、扁蓄、瞿麥、石韋、冬葵子、海金沙、懷牛膝、雞內金)清熱利濕,通淋散結。有血尿者加小薊、旱蓮草。
二、有者求之,無者求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的原文後,尚有「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這一段話,前兩句上文已做分析,不難理解,何為「有者求之,無者求之」?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病機十九條進一步的概括和延伸,臨證分析除了要掌握發病的機制——病性屬寒屬熱,病位在上在下,還要研究已經出現的症狀和即將出現的症狀。
這里不妨以病機十九條中因於火而發病的幾條為例。
1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
瞀即目不明,眩暈甚則心中昏悶,伴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礙。瘛即筋脈拘急,抽搐。此句是指高熱、神志昏悶、拘急抽搐等症狀,多屬於火熱的病機。張景岳認為「熱邪傷神則瞀,亢陽傷血則瘛」,總因熱盛所致。
熱盛為何會出現神志障礙和抽搐呢?頭為諸陽之會,六神之府,清輕之陽上升於頭,則神清目明。如熱盛上沖,擾亂清陽,則神志眩瞀,朦朧不清。一般多見於實熱重症。在溫熱病中,多因熱入營血,邪傳心包所致。心包有代替心主神志的作用,而心主神明,邪傳心包實際上可為熱擾神明,故可出現神志昏悶、神志障礙等精神症狀。熱盛燔灼,傷陰耗液,血枯津燥,而致血不養筋,筋脈拘急而抽搐。
臨證可見:
①實熱陽盛:外感暑熱之邪,或外邪郁久化火,火盛燔灼上沖於頭,則見煩躁譫語、神昏等精神症狀。並伴高熱,舌紅,苔黃燥,脈洪數有力。熱盛傷血,筋失所養則見抽搐。治以黃連解毒湯清心瀉火。若由於濕熱相蒸而出現黃疸,則宜加茵陳、敗醬草、水牛角、玄參、牡丹皮之類以清熱利濕退黃。
②氣營兩燔,邪陷心包:見於溫病過程中,臨床症見高熱譫語,舌絳,並伴抽搐。熱傷血絡而有發斑疹者,宜清營湯加減清心開竅,涼營解毒。
③熱動肝風:高熱燔熾,熱極化火生風,風火相助,上擾清陽則見神昏,熱盛風動則見抽搐,甚則角弓反張,舌紅絳,脈弦數。宜清瘟敗毒散加減清熱瀉火,平肝息風。
2
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禁」是口噤,牙關緊急,口不能張,言語不清。「栗」是寒慄,戰栗。「鼓」是鼓頜。「喪神守」是惶恐不安,神不自主。此條是指若出現口噤、鼓頜、寒慄、神志異常、惶恐不安、神不自主的症狀,其病機多屬火。
這些症狀多表現在高熱之前,正邪相爭的階段,即在外邪侵入人體之時,邪欲深入,正欲抵邪,陰陽紛爭,陰邪外盛,陽氣被遏,陽欲伸張,陰欲收斂,陽拒於內,陰擾於外。
陰寒外盛則出現口噤、寒慄、鼓頜等症。待陽盛陰退,陽氣發泄則為熱。如《素問·瘧論》雲:「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頜,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當熱盛之時由於熱盛擾動神明,神不守舍,故有惶恐不安之感。臨床多見於發高熱之前的正邪紛爭階段。
3
諸逆沖上,皆屬於火
多種逆氣上沖的症狀,多與火熱相關。「逆」為反其向而行,「沖上」為突然向上的意思。人體臟腑功能均有一定的運行方向,即稱為「氣機」,如果氣機紊亂即為「氣逆」,例如胃氣上逆則為嘔吐、噫氣、呃逆等;肝氣上逆則為肝火上炎、肝陽上亢;肺氣上逆則為咳喘……以上所列症狀中,只有一部分是因火熱而導致的。但「氣有餘便是火」,火為陽邪,有熱象,本性上炎,火邪破逆則可使氣逆上沖為病。例如生理狀態下,肺胃之氣以降為順,如受火邪煎迫則可氣逆上沖而為病。
臨證分析:
①嘔吐:病機總由胃氣上逆而致,分實熱與虛寒兩類。因火邪上逆者,屬實熱,嘔吐多突然發作或食後即吐,勢猛聲壯,苔黃脈大。治宜清熱降逆止嘔。
②噯氣:病屬胃氣虛寒,氣滯不暢,運化失常者多。屬於火者,可見胃中痰火熾盛,噯氣有臭味,伴腹脹滿,治宜二陳湯加川黃連瀉火降逆祛痰;亦可見於飲食過多者,多於食後噯氣,伴吞酸、胃中嘈雜等,治宜健脾和胃,消食降逆。
③呃逆:證屬熱者,多因陽明內熱,大便秘結,胃氣上逆。臨床症見呃逆連聲有力,治宜竹葉石膏湯清胃降逆。證屬虛寒者,多見脾腎陽虛,厥氣上逆,呃逆低微,氣不接續,病多嚴重,治宜補益脾腎,和胃降逆,治宜旋覆代赭湯加附子、乾薑、吳茱萸等。
4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躁」為躁動不安,手足躁擾,內外不寧。不同於「煩」,「煩」為心胸慍怒,外不現形,但都有神志異常。「狂越」為狂妄浮越,少卧不寧,多由痰火內擾、心神不寧所致。
臨證分析:
①痰火擾心:由於五志郁結,郁而化火,灼津生痰,痰火互結,蒙蔽心竅,而致狂躁之證,臨床症見哭笑無常,語無倫次,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多見於精神分裂症或狂躁性精神病。治宜礞石滾痰丸合清心丸清心滌痰開竅。
②熱擾神明:多見於外感熱病過程中,實熱熏灼,上擾神明,如陽明裡實證,腹滿,大便燥結,煩躁譫語,甚或循衣摸床、惕而不安,苔黃,脈洪數。治宜大承氣湯加減泄熱存陰。如由於溫邪逆傳心包,擾動神識,而見煩躁、譫語、神昏等神志症狀,並兼口渴、舌絳、苔黃、脈數等。治宜清營湯清心開竅,涼血解毒。
5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胕腫」有兩種解釋:
①水腫,②足背腫。《辭源》記載:「胕音膚,足也。」「疼酸」為痛不甚而酸楚難名者。此條以足背腫為宜,因「水腫」已在「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中論述,故不應重復,且因水腫而出現疼酸驚駭者少見。因此可解釋為足背腫兼有酸楚發熱,甚至驚駭等。
足背的無名腫痛,甚而發熱驚駭,多因火熱內蘊,氣血壅滯所致,多屬外科疾病。
在「諸禁鼓栗,皆屬於火」的病機中,出現口噤、寒慄等症狀,是由於陰陽相爭,陽欲宣發,陰欲收斂時,而出現的陽不勝陰,陰居主導的暫時現象。但隨著疾病的發展將會出現什麼症狀呢?火邪上擾神明,會出現心中煩悶的瞀冒症。或因熱感傷津、津虧液燥而出現瘛瘲症。另外,也有可能因為火熱出現「諸躁狂越」的神志症狀。
因此,張吉認為病機十九條的每一條,只是說明一個方面的症狀,而不是全面論述「火」的病機,所以應當研究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症狀,還會出現什麼症狀,故為「有者求之,無者求之」,舉一反三,力求辨證,不可抓住一條而孤立地看待,而要全面分析,這是十九條的眼目。
本文選自《針葯濟世:張吉》
❷ 黃帝內經的精髓是什麼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醫學理論專著,也是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名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書名首見於《漢書·藝文志方技略》《內經》中引用了古代醫書多達20餘種,如《上經》、《下經》、《揆度》、《奇恆》等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內經》是在其他更古老的醫學文獻基礎上撰寫的。
《黃帝內經》成書於2000年前的秦漢時期,其博大精深的科學闡述,不僅涉及醫學,而且包羅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各項人類獲得的科學成就。令人頗感驚訝的是,中華先祖們在《黃帝內經》里的一些深奧精闢的闡述,雖然早在2000年前,卻揭示了許多現代科學試圖證實或將要證實的成就。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醫學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均深受《黃帝內經》思想的熏陶和影響,無不刻苦鑽研之,深得其精要,而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代名醫。
《黃帝內經》,原書18卷。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無書名,漢晉時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為《靈樞》,非一人一時之作,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至東漢時期。每部分各為81篇,共162篇。《素問》主要論述了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人與自然的關系等;《靈樞》的核心內容為臟腑經絡學說。內容非常廣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以及預防醫學思想等各個方面。
《黃帝內經》是一部集醫理、醫論、醫方於一體的綜合性著作,它採用了對話的形式,以黃帝和上古著名醫學先知岐伯等人,相互問答醫學知識的形式闡述了重要的醫學理論。這一著作是集多人的力量,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完成的,可以說匯集了當時中醫界優秀理論的「百家之言」。其後,《黃帝內經》就被歷代醫家視作無上的經典。成為從古至今中醫學不可背離的「立醫之本」。據考證,由於當時的學術風氣十分活躍。很多有所見解的人都把自己的觀點訴諸文字、著書立說。醫學界許多有見地、醫理精深的醫學家則共同著成了《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旁篇》等著作,這些都是非常完備而且見解高深的醫學寶典,其間雖然也受到了儒家、道家、陰陽學家的影響,但是由於醫學具有獨特的思維方法,並存在著臨床實踐對於理論的使用和驗證,與普通的哲學學派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這些醫學典籍的問世標志著中醫學的理論已經基本完善,從此,就形成了自成一體的中醫學理論體系。由於歷史的原因,今昔對比我們能見到的只有一部《黃帝內經》,另外六部著作已經佚失了,但從其內容和成就來看,的確非同尋常。很難想像,這樣豐富的知識含量和完備的理論體系,在當時卻只佔同等水平的醫學理論著作的七分之一,中醫學的豐厚底蘊令人驚嘆。
黃帝內經的基本理論——陰陽五行學說。陰先是用來和人體的五臟相配合,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五臟中的一臟和其他四臟的關系,以擬五行中的一行對其他四行的關系。例如肝和心、脾、肺、腎之間的關系。是以木和火、土、金、水之間的關系來比擬的。五行學說認為木火土金水之間有著相互推動的作用,就是所謂「五行相生」;同時也有相互制約的作用,這就是所謂「五行相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