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城 成為北京地標的重要原因
八達嶺長城 成為北京地標的重要原因;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縣,是北京修復最好、開放最早的長城,同時也是北京地區長城中最雄偉的一處。
八達嶺是燕山余脈軍都山中的一個山口,這一帶山巒重疊,多險峰峻嶺,形勢險要,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由「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可見一斑,因此八達嶺長城也被稱為天下九塞之一,成為護衛居庸關的前哨。
八達嶺長城隨著山峰的走勢,蜿蜒起伏,如巨龍盤繞,其城牆高大堅固,基部全用花崗岩條石築成,每塊均重達半噸以上,牆上部由大城磚砌成,當中填有碎石和土塊,頂部鋪方磚,平坦寬闊,可任五馬並馳或十人並行;八達嶺的城台(有敵台和站台兩種)密集,上層可以瞭望、射擊、燃放煙火,下層可以住人、休息、存放武器;烽火台是長城必不可少的部分,每五里到十里就有一台,遇到敵情白天可燃煙、夜間可點火,迅速將情況報告給指揮機關。這樣一座工程,真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八達嶺水關長城是八達嶺長城整個防禦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八達嶺長城中保存的最精固的一部分;它坐落在關溝的崇山峻嶺間,因兩山夾峙,一水中流,而得名「水關」,同時也可以水御敵,故而成為了八達嶺長城下轄的重要關口之一。
在距八達嶺西南十里處的山谷,隱約可看到一座殘破的長城似巨龍一般盤踞在群山之上,這就是八達嶺殘長城。它歷經了近兩千年的風風雨雨,殘破的城牆上長滿了荒草,呈現出滄桑的風貌,但歷史卻在這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其實登臨長城不僅僅是為了那句「不登長城非好漢」,在雄偉壯觀的八達嶺長城上,還有許許多多令人值得欣賞回味的名勝古跡:「居庸外鎮」的東城台、「北門鎖鑰」的西城台、壯美的北五樓、北八樓,建有鋪舍的南六樓、刻有「天險」的絕壁、風格迥異的敵樓……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的一個縮影,也是萬里長城的傑出代表,它像一座歷史豐碑,傳承著龍的精神,閃耀著炎黃子孫的智慧,向世界人民彰顯著中華民族的風采。
慕田峪長城位於懷柔區境內,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關長城,東連古北口,開放的2250米長城段其特點是長城兩邊均有垛口,特別是正關台三座敵樓並矗,著名的長城景觀箭扣、牛角邊、鷹飛倒仰等位於慕田峪長城西端,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山巒疊嶂,植被覆蓋率達90%
以上。春季,群芳射蕊,爭奇斗艷;夏季,滿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果實累累,紅葉滿山;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在中外享有「萬里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
『貳』 為什麼說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呢
其中,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
這段長城始建於1505年,是明代進行了長達80餘年的修建完成的,並將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來北方,指揮長城防務。經過80餘年的修建,八達嶺長城成為城關相連、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嚴密防禦體系。
修建這段八達嶺長城時,遵循秦時築城的依山就勢、因險阻敵的原則,走最高的山脊,隨山脊轉折而彎曲,不求取直拉平,以減少切土填方,並做到省工省料,堅固實用。
八達嶺長城的牆體,是萬里長城中最雄偉壯觀的地段。建造者克服了重重困難,才在險峻的高山上築成。
八達嶺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以適應戰斗的需要。而在北峰至青龍橋一段城牆,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兩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
八達嶺長城牆體兩面都用抗腐蝕、抗風化、性能好、硬度較高的花崗岩石條包砌。石條寬0.5米,高0.4米,長1米不等,最長石條達3.1米,重約1500千克。石條一層層壘砌起來,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
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體上面鋪三四層城磚,用石灰膏或者是糯米汁粘接灌縫。這樣,使得城牆三面風雨不透。
八達嶺長城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垛牆為迎敵面,顯示著「保存自己,打擊敵人」的構築思想。牆高互1.7米至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是砌到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
垛口的磚是特製的,頭部呈尖形,碼在垛口上,內外都呈扇面,外寬內窄,觀察面大,不易被敵箭射中。擋垛上部留有0.3米大小的方洞,呈外扇面形,這叫「瞭望孔」,備以觀察敵情。
牆下部隔不遠處就砌有寬0.3米,高0.35米的方洞,外口呈扇面形,這叫「射孔」。在敵方兵臨城下或搭雲梯登城時,通過射孔用石塊、火球、刀矛阻擊敵人。
內側的宇牆,高約1米,主要是保護城上人馬行走安全,防止在緊急時刻掉落城下。
垛牆和宇牆用的是特製大磚,長0.36米,寬0.2米,厚0.1米。牆頂一層用脊磚。脊磚兩邊低中間高,或內側高外側低,便於排除積水。
城牆頂部形成兩邊有牆的巷道。在兩邊磚牆根,特意砌有小水槽,積水沿水槽而流,至較低處的宇牆下部,經流水孔把水引到牆外的吐水嘴上,泄流城牆之外。
長城的防守是分段的,「班組」各負其責。平時,守城軍士駐扎城下,遇有烽煙報警,登城上崗。
長城內側,每隔一定距離,城牆下部就開有一個登城口,登城兵士各行其道,臨陣不亂。
這種小型登城口,叫券門,「後勤」人員運送軍械器具、飲水和干糧,也都從這里登城。券門是圓拱形小門,高1.8米,寬0.8米,門框用4塊規格一致的石料組裝。門內有石階,通向城牆頂上。
修長城用的大磚和石料,多是就地取材,分派當地政府專門監制。古磚上寫有標記,標明州府及製作者,出了問題,便於追查。
砌牆的石條有的長達兩米,重約為1000多千克。在山嶺起伏、坡度陡峭沒有道路的山峰上施工,把大量的土方、條石和磚運上山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據說,壘牆所用黃土和磚,都是用排隊傳遞的辦法,一筐一筐,
一塊一塊傳遞或挑抬上去的。民間也有「用山羊背磚上山」的傳說。
至於搬運大石條,那就要運用斜面和滾木、杠木等辦法來運輸了。可以說,長城上的每一撮土、每一塊磚和石頭,都浸透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同時,也充分顯示出我國古代建築工程技術的成就。修築長城採用分段包乾的辦法,每段修成後,都要立碑,記載主持官員和工頭的名字,及所修長度和工期。如西撥子石拂寺山頂長城上,有一通石碑,是「分修居庸至石佛寺地方邊牆碑」,碑文是:
欽差山東都司政合事輪領秋防上營官軍都指揮企事壽春陸應元奉多分修居庸關路石佛寺地萬邊牆,東接右騎營。起長梁拾徵文貳尺,內石券門一座,督率本營官軍修完、送將管工官員鐫名豎石,以垂永世。
從碑刻中我們可以看出,長城當時主要是利用軍隊的力量來修濟的。同時還可看出,幾千名官兵,還加上許多民丁,才包了200多米長的一段工程,可以想見當時修長城的艱巨程度。
『叄』 長城橫貫9省,為什麼北京的最為出名
北京曾是春秋時期的燕都薊城、十六國時期前燕國都,又為金朝中都、元代大都和明、清帝都。發展至今人口眾多匯集天南海北精華又是國家首都政府辦公要地。所以最為作為戰略文化交流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