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農業的特點是什麼
1.「以農立國」
有悠久歷史和傳統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但其農業部在比62年成立的時候,就在其部徽上寫著,「農業是製造業和商業的基礎」。美國方面依仗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另方面注重農業科技的作用,農業直是國家的重要經濟支柱。隨著工業的發展,農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逐漸下降,但政府對農業採取了支持和保護的政策,使農業成為美國在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產業。
2.以高度商業化的家庭農場為基礎
美國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農場的基礎。1994年,美國有204萬個農場,其平均規模為193.4公頃;農業勞動力有252萬人,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2%。現在「公司農場」的數量在不斷上升,大約有7萬個,所佔農地的面積和銷售額都佔有較大的比重。但是,公司農場的基礎仍然是家庭農場。美國農業是高度商業化的農業,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很大。其糧食生產能力超過了3.5億噸,但由於生產過剩,政府實行限產措施(根據政府與農場主簽訂的合同,1995年休耕農田的總面積為1474萬公頃),加上天氣的影響,有的年景不足3億噸。
3.農業專業化程度很高
美國形成了些著名的生產帶,如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等。早在1914年,美國農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種植專業化,這種格局保持至今。這種區域分工使美國各個地區能充分地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通暢的水陸運輸網的建立更進步促進了區域分工專業化生產,而區域分工和專業化生產也有力地推動了附近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
4.農業產銷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體化
㈡ 美國現行的農業發展模式,有什麼是很先進的地方值得我們借鑒
美國的農業發展模式很值得中國學習借鑒,美國由於地廣人稀,所以在農村的人可能每個人都有好多畝地,也就意味著不可能憑借人工來種植糧食,他們採取的是集約化的經營方式,由於美國的科技化發展水平較高,他們也能夠生產出相應的農業生產工具,例如收割機等等。
我相信在之後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隨著我們土地的集約化發展會有這種模式的出現,而且我們會更好一些,我們會避免其中出現的弊端,我們會提高糧食的生產率。像之前的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狀況應該會慢慢減緩。
㈢ 為什麼美國農業那麼發達我們可以模仿嗎
美國農業為什麼這么發達?有以下幾個原因,美國是全球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美國大部分土地位於溫帶和亞熱帶,這種氣候特別適合發展農業,因為熱量充足,再加上三面臨海,也不缺水,所以占盡了我們所說的天時地利。第二,美國農業科技含量高,主要都是以農場的形式存在的,大面積的耕種,機械化比較高,生產效率自然也高。第三,美國交通便利,相關的農業配套措施比較完善。所以他們從事農業人少,但是產量非常的高。
發展屬於自己的特色農業,不用上升到國家層面,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在提高生產率、機械化運作、農業配套措施等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學習,但是始終不能忘記自己優勢,這樣發展才能因地制宜,快速有效。
㈣ 美國的農業有多強
美國農業的基本形式是大農場化、規模集約化;生產方式是現代化、智能化、機械化、高科技化!
根據一些資料,美國的農業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重僅佔0.9%,才兩百多萬!與我們八億之數相比,幾乎可以忽略!
而美國的國土面積,以及耕地面積比我們也少不了多少!所以,美國這么少的農業人口、才20萬的農場主所擁有的土地資源是多麼的優越!還是私有的!放在以前的我國,那是名副其實的大地主!這為她們的規模農業帶來了很好的先天條件!
在農業機械製造,農業科技方面,美國的先進也是有目共睹!像轉基因這樣有爭議的農業科技就是來自美國,雖然我們懷疑這一事物的安全性,但美國已經成功地大量作用在大豆種植上,很輕易地解決了除草問題,使大豆生產成本降的很低,成為她在世界上攻城掠地擠占他國農產品市場的排頭兵!
老美向來以管理和營銷擅長,他們能從生產端開始,利用機械化、智能化來進行標准化的農業生產!使其能提供高質量的標准農產品,為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打好了堅實基礎!
更為關鍵的是,老美對農業也就是對農場主的補貼也是力度空前,目的只有一個,一如既往地促進農場主做大做強,將農產品向世界輸出!佔領世界人口的胃容量!
美國對世界奉行的是大棒政策,軍事力量到處耀武揚威,像現在在敘利亞與俄羅斯軍事膠著就是慣例!我覺得美帝想永遠保持世界老大地位的方式恐怕還有農業手段!通過低價來擠垮他國農業生產體系,讓世界生產不了太多糧食,完全依賴從美國進口!不僅可以讓美國農業一枝獨秀,而且按反復無常的老美性格,等你到瞭望她的米下鍋的時候,她就制裁你!斷你的糧!世界一荒(慌),就都只有乖乖聽話的份了!
㈤ 美國農業的主要特點及好處
美國農業的特點 :首先美國農業屬現代農業,生產過程具有高度的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和良種化。
這種農業的優點為:生產效率高,產量大;缺點為有時生產過剩.其次農業地區生產的專門化為美國農業的另一大特點,其優越性表現:
(1)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發揮地區優勢;
(2)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生產技術;
(3)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管理。
㈥ 美國農業生產特點是什麼和什麼
美國農業生產特點具體如下:
1、農業法規和配套體系完善: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但其農業部在1862年成立的時候就明確定位「農業是製造業和商業的基礎」。美國農業全面支持政策源於20世紀30年代的羅斯福新政,經過幾十年的強化和發展,目前形成了龐大的農業政策體系,內容涵蓋資源保護、農業科技發展、農業價格和收入支持、農業信貸、農業稅收、農產品對外貿易等方方面面,但農業補貼始終是農業政策核心,在促進美國農業發展、提高美國農業競爭力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2、以小型家庭農場為基礎:美國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農場的基礎。美國農場以家庭農場為主,公司型的農場越來越少。
3、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高:美國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通過科學分化,使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生產帶,如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等。
4、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就領先世界各國最早實現了糧食生產機械化。60年代後期,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更加提高,達到了從土地耕翻、整地、播種、田間管理、收獲、乾燥等全過程機械化。
5、農業產銷一體化:美國把在工業部門中先發展而後成熟的管理辦法、經驗引入農業,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實現產業化經營。如在食品的產銷系統,就包括農業投入物的供應,農產品的收購和加工、批發、零售以及餐館等,形成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體系。
6、科技在農業生產應用廣泛:先進的科學技術是美國高生產率的堅實後盾。美國的經濟實力使它始終保持農業技術的領先地位。
7、注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最有效地利用和節約農業資源,保持農業在國際上的可持續競爭力,美國高度重視農業保護性耕作技術與機械的推廣和使用。
8、發展服務型的農業合作社:農場主合作社在美國的一體化農業服務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家庭經營占絕對優勢的美國,為了解決單個農場難以辦到的問題,需要非盈利的合作社提供各種服務,降低生產成本。
(6)美國農業取其精華是什麼擴展閱讀:
美國現代農業生產與過去大不相同,不再需要投入大量體力,而是追求農業生產的規模優勢。國人口調查局公布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2月,美國人口接近3.25億人。其中,農村人口不到2%,約在600萬左右,農業從業人口只有1%。但僅靠這1%的農民不僅養活了美國3億多人,而且還使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上世紀80年代開始,伴隨著美國大都市化迅猛發展及產業結構升級,鄉村傳統的資源型經濟(特別是伐木和采礦等掠奪型經濟)日益萎縮,新興產業步履維艱,鄉村社會失業率與日俱增。
在此背景下,20世紀80、90年代,美國政府把「振興鄉村經濟」納入了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並就農業地區的發展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出台各項優惠政策措施。從縣、州一直到聯邦的各級政府,對鄉村發展都出台了一系列合理的規劃和扶持政策,為鄉村地區發展和鄉村經濟結構轉型提供了契機。
㈦ 美國農業相對於中國農業的比較優勢
中國農業生產方式與美國的比較
中國農業發展己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比較中美兩國的農業生產方式對於做好當前的農業發展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美國農業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力水平都屬世界最發達農業之列。美國農業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的因素,但更是與經歷百年的歷史演化和市場競爭所形成的農業及相關產業的組織結構和經營機制構成的、有競爭力的生產方式密切相關。中國農業是世界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中國農業生產方式的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及實現現代化的前景,不能不與美國的農業聯系起來,從而借鑒和吸收其經驗和教訓。
(一)中國農業的生產主體在專業化和規模上與美國差距明顯
美國的農業以家庭農場為主,約占各類農場總數的87%,合夥農場佔10%,公司農場佔3%(1987年)。由於許多合夥農場和公司農場也以家庭農場為依託,因此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可以說美國的農業是在農戶家庭經營基礎上進行的。
與此同時,由於農產品市場開拓、科技進步和大范圍配置資源,促使農戶分工分業,使生產要素向優勢農戶集中。專業化、集約化生產,加速了農戶之間的兼並與重組。從農場數量和土地規模來看,1950年農場總數為565萬個,擁有土地48645.71萬公頃(包括耕地、牧場和飼草用地,下同),平均每個農場擁有土地86.20公頃。到1998年農場總數下降為219萬個,擁有土地38598.87萬公頃,平均每個農場擁有土地176.04公頃。農場數量下降了61%,平均規模擴大了一倍。但這一過程不是均衡的,農場數量減少的速度在逐步放慢,二十世紀50年代平均每年減少l6.85萬個,60年代平均每年減少l0.13萬個,70年代平均每年減少5.10萬個,80年代平均每年減少2.94萬個。進入90年代,農場總數己趨於穩定。農場總數的下降增強了農戶的產業競爭力。同時,使那些不適合現代農業經營的農戶重新定位,轉換職業,進入城市,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農業勞動力向二、三產業、向城市的轉移。現在美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由1910年的32%降到l.8%。
中國的農業生產主體自80年代初期的農村改革後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戶家庭逐漸成為中國農業生產活動的主體,與美國相似。但由於中國人多地少,人均農業資源佔有量低,農戶家庭的土地經營規模很小,戶均只有0.5公頃,而且農田結構零散。從農村就業結構來看,目前中國農村勞動力中從事第一產業(農業)的就業比重仍高達70%,農村非農業產業勞動力就業比重仍很低。大量的農村人口滯留於農業,制約了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
(二)與美國相比,中國農業生產經營的現代化水平還處於初級階段
農業現代化即用先進農業機械和農業技術去改造傳統的落後農業,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過程。它大體包括三個內容:一是農業機械化,即用現代的耕作機械、水利灌溉設備等代替手工和耕畜動力、農具,盡量投入機器設備,節約勞動力:二是技術現代化,通過採用化學的、生物的技術,改善與增加農作物品種,提高單產水平:三是管理現代化,即把在工業部門中先發展而後成熟的管理辦法、經驗引入農業,形成生產、加工、銷售農業一體化,實現產業化經營。
美國農業資源結構的特徵是人少地多,勞動力供給短缺。因此,在要素市場上,勞動力價格相對較高。這種市場價格信號,誘導農民偏向勞動替代型技術的選擇,所以美國農業的技術革命是從機械技術開始的。農業現代化經歷了農業機械革命、化學革命和生物革命以及管理革命(並不排斥它們的相互交織)。美國的農業機械化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相繼為南北戰爭前後至1910年的農業半機械化時期,1910年至1940年的農業基本機械化時期,二十世紀40年代初至二戰結束農業基本實現機械化時期和二戰以後農業全面高度機械化時期。二十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土地價格的高漲,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成為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突出矛盾。美國就把農業現代化的焦點集中到採用生物、化學技術,以提高土地產出率上。與此同時,農業機械自身的改革和運用仍舊伴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不僅重視農業生產技術現代化,同時也十分重視農業組織管理現代化,大力推行農業專業化、一體化、社會化,其專業化形式主要有三種:地區專業化、部門專業化、作業專業化。到1969年,美國以經營一種產品為主的專業化農場己達農場總數的90%以上。據美國專家計算,僅此一項,使美國農產品大約增產40%,而成本降低50%?80%。同時,美國加速進行農業管理革命,一方面把工業部門的管理技術運用於農場管理;另一方面,在建立高度發達的農業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組成為一個統一的農業綜合體,實現了產業化經營。美國業的發展以二戰為分界線,現代化的特徵逐漸表現出來,設施農業得到加強,支撐了它在世界農業中的強勢地位。其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一是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從二戰以後到60年代中後期,是各種農業機械迅速增加的時期,1945-1965年拖拉機增長103%,穀物聯合收割機增長179%,其它種類的機械數量也有大幅度增加,此後,機械數量增長緩慢,漸趨穩定,有些機械數量還有所下降。但是機械質量和性能大大提高,1965年平均每台拖拉機功率為36.8馬力,1986年增加到66.6馬力。在一些高難度作業領域,如馬鈴薯、甜菜、西紅柿及葡萄等的採收都實現了機械化。畜禽飼養實現了自動化和工廠化,目前,農業機械與計算機、衛星遙感等技術結合,正在向高度自動化和精確化方向發展。
二是實現了以化肥和農葯的廣泛應用為特徵的農業化學化。二戰以後,50年代至80年代美國化肥消耗量直線上升,80年代以後,由於在較高的化肥投入水平上單位投入報酬遞減和生產化肥品種的有效成份不斷提高,化肥使用量呈減少趨勢。三是經營集約化和產業化,生產專業化,服務社會化。二十世紀70年代之前,南部的一些煙草和棉花農場還屬於勞動力密集型,現在大都成為大規模的機械化農場。目前,美國農場的平均規模已經達到176公頃,其中大農場已經達到1200-l600公頃。機械化技術、資金密集型經營己經成為主要的經營方式。而且,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行業分工越來越細,產業化程度越來越高,而且農場規模的擴大也促進了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小型農場(年產值在l0萬美元以下)佔83.6%,農業產值只佔34.2%:中型農場(年產值10-50萬美元)佔l4.2%,農業產值佔38%:大型農場(年產值在50萬美元以上)雖然僅佔2.2%,但其農業產值卻佔27.8%(l993年)。農場的專業化比例己經很高,棉花農場專業化比例為79.6%,蔬菜農場87.3%,大田作物農場8l.1%,園藝作物農場98.5%,果樹農場96.3%,肉牛農場87.9%,奶牛農場84.2%,家禽農場為96.3%。
隨著農業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各種為農戶服務的組織和合作社大量發展,產前、產中、產後的社會化服務十分周到。目前主要的服務組織類型有:各類大型生產資料公司;為農民提供信貸的銀行、信用社:農民自己組織的各類合作社;農民自己組織的各類協會、農貿市場等。
進入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傳統農業在依靠制度創新、價格機制、非傳統要素投入以及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開始向現代化農業目標邁進。但與美國的現代農業比較,中國的農業發展有不同的特點:
1、農業資源相對貧乏。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客觀要求必須珍惜農業資源,走提高農業資源產出水平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2、非農經濟己有一定發展,為現代農業發展創造了較為有利的條件。在農業產出不斷增長的條件下,非農產業的快速發展,農業增加值比例的快速下降,中國參與國際經濟能力的增強,為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低價格要素等有利條件,但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能力仍然比較脆弱。
3、長期以來中國農產品供給短缺的狀況己開始得到緩解,為農業結構的調整創造了良好條件。中國經過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發展,糧、棉、油等基本農產品實現了「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餘」,可以通過區域化、專業化和優質化實現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4、農耕水平已經較高,需要推進農業全面發展和升級。在1996-1998年期間,中國每公頃穀物產量為4821公斤,同期美國為5380公斤,世界平均水平為2022公斤。中國穀物單位產量已經達到世界較高水平,但需要在結構調整、質量改善等方面努力。
5、城鄉經濟的二元結構特徵仍十分明顯。中國農村人口龐大,與城市人口相比的城市化指標明顯低於許多國家。這表明中國城市化水平雖有所發展,但人口的城鄉分布仍極不合理,全國從業人員中,從事農業種植養殖業約佔50%。大量勞動力分布在農村,許多農業剩餘勞動力需要快速轉移,否則,農業勞動力資源佔有水平難於提高,進而影響現代農業和農村發展。
可以看出,與美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相比,中國存在著很大差距,農業發展水平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為實現農業現代化,中國尚需揚長避短,在提高土地生產率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㈧ 美國農業稱霸世界的原因
在地里學習中我們就知道美國是個科技水平非常高的農業大國,農業集約化水平非常高,機械化水平高。美國在世界的農業霸主地位其他國家無法撼動,它為啥能稱霸世界呢?那麼下面我帶大家去了解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美國位於北美洲中部,北鄰加拿大,南接墨西哥,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國土面積為937萬平方公里,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國土面積的55%;耕地面積28億多畝,占國土總面積的20%以上,佔世界耕地總面積的13%。而且,約70%以上的耕地都是以大面積連片分布的方式集中在大平原和內陸低原,且土壤多以草原黑土(包括黑鈣土)、栗鈣土和暗棕鈣土為主,有機質含量高,特別適宜農作物生長;天然草原面積36.3億畝,占國土總面積的26.5%,佔世界天然草原面積的7.9%,居世界第三位;森林面積約2.7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約33%,即國土面積的1/3為森林。本土為北溫帶和亞熱帶氣候;而佛羅里達南端屬熱帶氣候;阿拉斯加為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夏威夷則是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國大部分地區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較均勻,平均年降雨量為760毫米。
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多樣化的適宜氣候以及富饒的國土資源為美國成為全球農業最發達的國家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美國一直在世界農業生產領域和出口領域等方面占據了主導地位因素
(1)、農作物生產。以2007年為例,美國共有農場207.6萬個,糧食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5,是世界上第一大農作物產品出口國,如:小麥56(百萬噸),世界第三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9.3%;出口量35.5(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32.1%。玉米332(百萬噸),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42.6%;出口量63(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64.5%。大豆70(百萬噸),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32.0%;出口量29.7(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39.4%。大米(已加工)6.3(百萬噸),世界第十二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1.5%;出口量3.0(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9.7%。棉花21.6(百萬包),世界第三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17.7%;出口量13.0(百萬包),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34.9%。
此外,美國其它一些農作物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同樣也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如:2008年,美國根莖類植物產量為1956萬噸,居世界第八位;花生233.5萬噸,居世界第四位;油菜籽66萬噸,居世界第十三位;甘蔗2760.3萬噸,居世界第十位;甜菜2683.7萬噸,居世界第三位;水果(不包括瓜類)2820.3萬噸,居世界第四位;等等。
(2)、畜牧業生產。美國一直是畜產品生產和出口的超級大國,以2008年為例,主要產品如牛肉1223.6萬噸,佔世界產量的19%,居世界第一位;豬肉1046.2萬噸,佔世界產量的10%,居世界第二位;禽肉2014.1萬噸,佔世界產量的22%,居世界第一位;雞蛋533.9萬噸,佔世界產量的9%,居世界第二位;牛奶8617.9萬噸,佔世界產量的15%,居世界第一位;乳酪482萬噸,佔世界產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3)、漁業生產。以2007年為例,魚類產量為410.9萬噸,居世界第六位,其中海魚379.1萬噸,淡水魚31.8萬噸。
(4)、林產品生產。以2008年為例,主要產品如榛子3.3萬噸,居世界第三位;核桃29萬噸,居世界第二位。
美國的人口只有3億左右,其中農業人口還不足全國人口總數的2%,不過區區六百萬人而已,但卻在嚴格執行休耕限產制度的情況下,生產出了世界上數量最多且品種豐富、品質上乘的糧食、畜產品以及其它農產品。究其原因,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美國農業的成功還應該歸功於以下幾個主要因素:
1、美國農業種植帶規模最大。
其農業種植帶的形成和分布是氣候(氣溫、降水、光照、濕度等)、地形、土壤、水源、人口(市場、勞動力、經濟)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這種基於地理環境的大面積種植模式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然條件的優勢以形成規模效應;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和品牌的生成以及提升農產品品質;有利於農業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標准化生產和專業化生產以及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利於大型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直接幫助了美國的農場主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最終達到了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美國的農業種植帶主要分布在五大區域,其中:
(1)、東北部和“新英格蘭”的牧草乳牛帶。指西弗吉尼亞以東的12個州。自然條件是氣候濕冷,土壤貧瘠,無霜期短,不宜耕種,但適宜牧草和青貯玉米的生長,故適合發展畜牧業。此外,該地區也是馬鈴薯、蘋果和葡萄的主要生產區。
(2)、中北部的玉米帶。指五大湖附近的8個州,自然條件是地勢低平、土層深厚,春夏兩季氣溫高,濕度大,極有利於玉米生長發育,因此,該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區;同時,這里也是美國大豆的最大產區,大豆農場佔全國總數的54%;此外,此地小麥的生產在美國也佔有重要地位。
(3)、大平原小麥帶。位於美國中部和北部地區,跨越9個州。這是個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水源充足,冬季較長而嚴寒,適宜於小麥生長。該地區的小麥播種面積通常佔全國的70%。
(4)、南部的棉花帶。主要指跨大西洋沿岸密西西比三角洲的5個州,該地區自然條件是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緯度低,熱量充足,春夏降水多而秋季乾燥,適宜棉花成熟。此地集中了全國大約1/3的棉花農場,播種面積超過160萬公頃,產量佔全國的36%,其中,阿肯色州還是美國最大的水稻產區,總產佔全國的43%。此外,美國的西南部包括以“陽光地帶”著稱的加利福尼亞州和亞利桑那州的河谷地區生產的棉花也佔全國產量的22%。
(5)、太平洋沿岸的綜合農業區,主要包括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等。該農業帶受太平洋暖流的影響,氣候溫和濕潤,宜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美國大部分的蔬菜、水果和乾果就出自此地;此外,這里還盛產水稻和小麥等。
2、美國農業科技最發達。
縱觀歷史,農業科技始終領銜和貫穿美國農業的整個發展過程,其科研、教育、推廣“三位”一體的龐大體系加巨額經費投入的模式做得極為成功,對推動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農業強國起到了關鍵的主導作用。
目前,美國共有四大研究中心(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所屬),130多所農學院,56個州農業試驗站,57個聯邦與州合作建立的地區性推廣站以及農業合作推廣機構3300多個,63所林學院,27所獸醫學院,9600名農業科學家,1.7萬人左右的農技推廣人員。另外,美國還有1200家主要服務於農業領域不同性質的科研機構,其服務項目主要有承接委託開發、轉讓科技成果等。除此之外,美國農業高科技的優勢還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即農業機械化、農業生物技術和農業信息化。
(1)、高度機械化的農業生產。
美國農場現有的機械化設備種類繁多、配套齊全,如各種型號的拖拉機(500萬台左右,大多在73.5KW以上,最高達276KW);各種聯合收割機(150萬台);各種深松機械(鑿式深松、翼鏟式深松、振動深松和鵝掌式深松等);各種整地機械(圓盤耙、齒耙、滾耙、鎮壓器、輕型鬆土機等);各種播種機械(穀物條播機、玉米穴播機、棉花播種機、牧草撒播機等);各種植保機械(噴霧機、噴粉機、土壤處理機、種子處理機、撒顆粒機等)以及各種聯合作業機械和各種溝灌、噴灌、滴灌設備等應有盡有,基本實現了從耕地、播種、灌水、施肥、噴葯到收割、脫粒、加工、運輸、精選、烘乾、貯存等幾乎所有農作物生產領域的機械化。而在畜禽飼養尤其是養雞、養牛方面,由於大量採用飼料粉碎機、擠奶機、牛奶保鮮加工等等成套機械設備,畜產品的生產也早已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還有其它許多農產品的加工,同樣只需要按按電鈕即可自動完成。
如此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極大地提高了美國農業的生產效率,現在美國農場平均每一個農業勞動力可以耕地450英畝,可以照料6-7萬只雞、5000頭牛,可以生產穀物10萬千克以上以及生產肉類1萬千克左右,養活98個美國人和34個外國人。
(2)、領銜世界的農業生物技術。
美國農業高科技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始終高度重視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里的廣泛應用,原因就在於經過生物技術改良的動植物品種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動植物的品質、產量和抗病性,從而可以大大地提高美國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如雜交育種這種傳統農業生物技術的重大突破就為美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中某種高產雜交玉米品種,1994年,其平均單產已達8697公斤/公頃,比1970年提高了92%;某種優選雜種豬,日增重可提高1.5%,降低飼料消耗5-10%;而優質雜種牛往往也能夠多產牛肉10-15%。還有冷凍精液人工授精技術在美國奶牛、肉牛、羊、豬和禽上的廣泛使用也明顯地提高了這些動物繁殖率。
目前,轉基因植物是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研究和應用的一個重點領域,在這方面,美國已經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轉基因植物指的是利用重組DNA技術,把不同植物甚至動物具有的各種新性狀基因轉移到所需要的植物中去,以培育出一批具有高產、抗蟲、抗病、抗旱澇等特徵的優良農作物新品種。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把一些高蛋白基因引入穀物作物,從而獲得高蛋白小麥和高蛋白玉米;將細菌的殺蟲基因轉入到棉花中,使棉花能夠抗棉鈴蟲;將冷水魚的抗低溫基因克隆到西紅柿中,得到抗凍西紅柿;把仙人掌基因移植到小麥和大豆植株中,獲得了可在旱地和貧瘠土地上生長的高產穀物新品種等等。
截至2004年,通過基因重組這種生物技術育種方法,美國已成功地培育了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玉米、抗蟲馬鈴薯、抗除草劑大豆、油菜、棉花等許多轉基因作物,其中59個品種(包括生物技術玉米品種17個,油菜品種9個,棉花品種8個,番茄品種6個,土豆品種4個,大豆品種3個,甜菜品種3個,南瓜品種2個,水稻、小麥、亞麻、木瓜、羅馬甜瓜、菊苣和葡萄剪股穎品種各1個)經過批准被投入商業化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美國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如2004年美國生物技術大豆面積為2573萬公頃,生物技術玉米面積為1474萬公頃,而生物技術棉花面積則為421萬公頃,均為世界之最,同年,美國農作物多增產66億磅,多增收23億美元,但抗蟲用品卻減少了34%,減少量達1560萬磅,為美國農場主節約了不少成本並大大地減少了環境的污染。
在農業生物技術的其它領域,美國同樣也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如:在生物農葯方面,美國已經能夠提取害蟲天敵中的有用物質,或者在害蟲天敵體內合成致毒等物質來製成生物農葯以防治植物病蟲害;美國還利用生物農葯的思路和轉基因技術,生產出了殺蟲廣、毒性強的微生物菌株,只要把其噴灑在侵害作物的害蟲上便可以“以菌治蟲”,達到既殺蟲又環保的目的。
在轉基因動物方面,美國科學家已經成功地把某些動物基因轉移給牛、豬、羊等家畜家禽的受精卵中,從而獲得了性能優異的畜禽良種;另外,美國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把某些動物生長激素基因轉移到細菌中,然後由細菌繁殖產生大量有用的激素。這些激素在畜禽新陳代謝過程中,能促進其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和脂肪的消耗,從而加快生長發育,即在不增加飼料消耗的情況下提高畜禽的產量,改善產品的質量。
在畜禽疫病防治研究方面,美國已能分離、克隆免疫基因,向控制和消滅畜禽疾病邁出了一大步;利用生物技術,美國還成功地開發出了一些獸用基因工程疫苗和葯品(包括畜用生長激素)以及准確快速檢測診斷方法。
此外,美國尤其在農業生物技術基礎研究方面,如植物分子生物學、動植物基因圖譜、外源基因導入技術和染色體識別等領域領先世界;而美國的動物細胞工程和克隆技術等其它生物技術在世界上也同樣具有一定優勢。
目前,全球前20大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中,美國就有10家;前5家,美國就有3家。由此可見,美國農業生物技術的先進性。
現在美國已經進入了由傳統農業向生物工程農業過度的時代,隨著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里的廣泛應用,美國已初步地實現了能夠按人類的意志改良動植物的願望,這意味著未來美國在提升農產品品種、品質、產量,解決人類飢荒等能力方面,擁有無限潛力,顯然,農業生物技術對於美國確保世界第一農業強國的地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信息化技術造就美國“精確農業”。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進入信息化社會的國家,其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四通八達為美國農業信息化創造了必要條件。目前,信息化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美國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直接促成了美國“精確農業”的興起,大大地降低了美國農業的生產成本,大大地提高了美國農業的生產效率和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㈨ 美國農業生產特色
美國農業生產特色:經營集約化、生產專業化、服務社會化,目前美國農場的平均規模已達475英畝。重視農業教育,近一百多年來,美國在農業教育、科研、推廣和提高農民素質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推廣農業機械,20年代,美國就已開始用機械運輸農產品,使用簡易的牲畜屠宰、水果包裝生產線。
㈩ 美國農業的特色是什麼這樣做有什麼優缺點
您好!
美國農業的特點
1,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表現:農產品種類多,產量大,為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農業發達.
2,農業生產特點(農業發達的原因):首先美國農業屬現代農業,生產過程具有高度的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和良種化.這種農業的優點為:生產效率高,產量大;缺點為有時生產過剩.其次農業地區生產的專門化為美國農業的另一大特點,其優越性表現:
(1)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發揮地區優勢;
(2)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生產技術;
(3)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管理.
另外,美國農業專門化地區的劃分也充分考慮市場需要,如乳畜帶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和東北部沿海地區(這里有美國最大的工業區,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對乳,肉等產品的需求量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