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出處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出處是馬南邨《不要秘訣的秘訣》:「我們現在提倡讀書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個主張古代讀書人卻沒有膽量提出。」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qǔqíjīnghuáqùqízāopò,意思是吸取事物中最好的東西,舍棄事物中壞的,無用的東西。
精華:事物最好的部分。
糟粕:酒糟、豆渣一類的東西,喻指無用之物。
⑵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論語》中的一句話說就是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論語》中的一句話說就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意思是:精華: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類的東西,喻指無用之物。吸取事物中最好的東西,舍棄事物中壞的,無用的東西。意為取長補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是魯迅說的,源於魯迅的《拿來主義》。
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選擇別人的優點去學習,他們的缺點(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論語·述而》。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2)去其精華的下一句是什麼擴展閱讀:
解析:
「擇其善者而從之」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
孔子曾向當時聲望顯赫的郯子、萇子、師襄、老聃等人正式拜師學過官制、樂、琴術、禮等。對於「大德不官,大道不器」的田野山林之隱士,比如楚人接輿、荷丈人、長沮與桀溺,孔子也能慧眼識人不恥下問,或遣學生執禮問訊,或自己親臨請益。
他還坦承「吾不如老農」和「吾不如老圃」(《子路》),謂「吾有知乎哉,無知也」(《子罕》)。「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任何人都不可能萬事通達。高山之所以雄偉綿延,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小塊石;大海之所以廣闊無邊,是因為它匯集了一點一滴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要敏而好學,見賢思齊。從善或許可以如流,而見「不賢」「不善」又該如何「自省」「改之」呢?孟子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
意思是說,我愛別人而別人不親近我,應反問自己的仁愛之心夠不夠;我管理別人而未能管理好,應反問自己的知識能力夠不夠;我禮貌地對待人而得不到回應,要反問自己態度夠不夠恭敬;任何行為得不到預期效果,都應反躬自問,好好檢查自己。
荀子也說,「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不善在身,緇然必以自惡也」。對不好的品行,一定要憂懼地加以自我反省;如果不好的品行在身,一定要像被玷污一樣厭惡它。「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子》二十七章)。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我們更應該稟承「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理念,「無一事不學,無一時不學,無一處不學」(朱熹,《續近思錄》),尊重自己的老師,珍惜能夠為我們所借鑒的人和事,做有大智慧的人。
⑶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下一句是什麼
是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⑷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出自何典
出自馬南邨《不要秘訣的秘訣》。
1、原文
「我們現在提倡讀書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個主張古代讀書人卻沒有膽量提出。」
2、解釋
精華:事物最好的部分。
糟粕:酒糟、豆渣一類的東西,喻指無用之物。
吸取事物中最好的東西,舍棄事物中壞的,無用的東西。
「精華」和「糟粕」,實際上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兩種不同的理解。
一種是實體性的,一種是價值性的。
實體性的含義,是把「精華」和「糟粕」當作是傳統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種文化現象本身固有的性質,認為其中有一些東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華」。
另一些東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華就是精華,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們存在,就是從來如此,不會改變;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把它們一一找出來,「精華」好好保持,將「糟粕」剔除。
價值性的含義,是把「精華」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現象在現實條件下的意義和作用,即以我們現在的生存發展為標准,去看過去留下來的東西是好是壞。
這里暗含的一個前提是,不認為哪些現象的好壞意義是從來如此、固定不變的,而是承認好壞本質上都因人、因時而易。因此,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客觀地看待過去的東西,而重點是從人和社會的現實發展出發,對它們加以選擇和改造。
這兩種不同的含義和理解之間,表現出哲學思維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別。前一種理解比較簡單直觀,因此在人們的看法中比較常見,代表了一種傳統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著很大的疑點和誤區。從理論上說,後一種理解比較符合實際,比較深入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