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第一本醫術是《本草綱目》還是《黃帝內經》如果都不是,那是什麼
當然是《黃帝內經》啦,這本書的主體部分完成於戰國時期,而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是明代的嘛。
《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的基礎,是一部很重要的書,可以說沒有《黃帝內經》就沒有今天的中醫~被稱為中國「三大奇書」之一
② 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有什麼區別
黃帝內經是醫學著作。本草綱目是葯學著作。前者講醫學,包括經脈,陰陽,病因病機之類的,後者講各類中葯。黃帝內經原著是文言的
③ 我國第一本醫書是<<黃帝內經>>還是<<神農本草經>>'
是《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病因學說」、「養生學說」、「葯物治療學說」、「經絡治療學說」等學說 。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④ 本草綱目好還是皇帝內經好,哪個易懂
這是兩本不同醫學著作,有著不同的內容和思想。各有各的好處。
《本草綱目》(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葯物 1892 種,附葯圖 1000 余幅,闡發葯物的性味、主治、用葯法則、產地、形態、採集、炮製 、方劑配伍等,並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譯本。集我國16世紀之前葯學成就之大成。
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葯物分類方法,溶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網路全書。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它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⑤ 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哪個成書最晚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成書於西漢,《本草綱目》成書於明朝。
⑥ 了解中醫應該先讀黃帝內經還是本草綱目
先出先讀
⑦ 本草綱目與黃帝內經哪個更早些
黃帝內經;【大者混沌醫學,小者岐黃之術】黃帝內經包羅萬象中,【養生,預防,治療】人和天地於自然之中,內核於【混沌醫學,岐黃之術】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本草綱目屬於,種草葯范疇,繼承,發揚【神農本草】於葯物學范疇;同,某范疇內,可能性,簡單有效方劑為例,之【明朝】中國早期,網路全書
⑧ 黃帝內經是中醫的經典,和《本草綱目》相比誰更略勝一籌
中國醫葯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是我國人民幾千年來與疾病斗爭的智慧結晶。傳說中,神農、黃帝被認為是我國醫葯的創始人。據說神農嘗百草,了解葯性,一天就中毒70多次。
春秋戰國至兩漢時期,我國古代醫學得到了巨大發展,特別是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建立來說,這是一個黃金時代。早在春秋晚期,一些著名的醫學家就開始了對古代醫學經驗和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和總結的工作。據《左傳》記載,秦國的醫和曾把致病的原因歸結為陰、陽、風、雨、晦、明六氣。六氣致病說是我國最早的病因理論。
稍後的名醫扁鵲(秦越人)在醫療活動中已使用望、聞、問、切的「四診法」,這是後世中醫診斷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伴隨著醫學經驗和知識的總結和整理,醫學專著也開始出現。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了大批竹簡帛書,其中就有醫書14種,包括經絡、脈法、醫方、養生、胎產各個方面的內容。這些醫書產生的年代大致在春秋末期到秦漢之間。其中《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五十二病方》等,都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醫學專著。除馬王堆出土的醫書外,這一時期產生的醫學著作還有很多。
⑨ 誰幫我介紹一下《黃帝內經》,《齊民要術》,《本草綱目》三本書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道家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齊民要術》是中國北魏的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的最完整的農書。
[編輯本段]書名簡介
書名中的「齊民」,指平民百姓。「要術」指謀生方法。 《齊民要術》大約成書於北魏末年(533年-534年),《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對中國古代農學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
《本草綱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明朝偉大的醫葯學家李時珍為修改古代醫書的錯誤而編,(1518-1593年本草綱目原書插圖)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博採,實地考察,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歷時29年編成,30餘年心血的結晶。全書52 卷,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葯物(新增374種),分成60類。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葯物。收葯1892種,繪圖1100多幅,並附有11096多個葯方。是集我國16世紀以前葯學成就之大成,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書十七世紀末即傳播,先後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葯物學的總結。這本葯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葯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⑩ 《本草綱目》是李時珍傾盡一生所寫,與《黃帝內經》相比誰更勝一籌
李時珍非常的厲害這一本書都是自己自己畢生的經驗,自己親身做實驗和其他人的一些書籍的漏洞改進才總結了自己的這本書。
李時珍的家庭算是醫療世家吧,從小就守著爸爸的熏陶,自己很小的時候就看著爸爸行醫,自己慢慢開始和父親學醫。應該是有一年發大水,導致了一些瘟疫的開始,李時珍通過自己和爸爸學醫也知道一些解決這次瘟疫的解決方法,每天很辛苦的工作不休息的幫助大家來度過這次劫難,而且自己也沒有想要報酬。
好久不長李時珍實在是不喜歡為昏庸的皇帝做事請了,選擇了辭官回家了,不在朝廷中繼續做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