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精華眼霜 > 書本的精華本質怎麼說

書本的精華本質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2-09-22 10:21:12

❶ 怎麼理解華羅庚的「把厚書讀薄,把薄書讀厚。」

把厚書中的精華部分汲取出來,變成「薄書」,而對於有"精華"的薄書則要好好理解,把內涵充分的挖掘出來,從而使薄書變得厚重,厚重的不僅是書頁,而是內在蘊含和你所學到的東西。
對於讀書要扎扎實實,每個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徹底清楚。這樣一來,本來一本較薄的書,由於增加了不少內容,就變得「較厚」了,這是「由薄到厚」。這一步以後還有更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礎上能夠分析歸納,抓住本質,把握整體,做到融會貫通。經過這樣認真分析,就會感到真正應該記住的東西並不多,這就是「由厚到薄」這樣一個過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❷ 各種類型的書籍都有一些精華內容,可以參考和吸取,對嗎

不一定。

不是所有類型的書籍都有精華內容,相反,大多數書籍都是陳詞濫調,長篇累牘,廢話連篇,毫無價值可言,一定要破除對書籍的盲目崇拜。

書都是由人編寫的,如果作者水平很次,那他出的書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要想讀書有所收獲,真正吸取一些精華,就一定要去尋找那些大家寫的經典著作,尤其是他們的成名作,而不是浪費時間去讀一些阿貓阿狗的垃圾作品。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❸ 比喻讀書吸收其精華的成語

成語:含英咀華
拼音:hán yīng jǔ huá
成語解釋: 咀:細嚼,引伸為體味;英、華:這里指精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沈浸濃郁,含英咀華。」
舉例說明: 短小、精煉、深刻的文章,值得人們含英咀華。

這個成語人們一般用得很少。
用得較多的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
或是去粗取精。。。

❹ 名著的書名後標著「精;精華;精華版」,是指該書的內容是選取精華部分,而非翻譯的全文,還是其他

標注為(精)是指精裝本,沒有刪節問題。標注為「精華版」是指選取精華部分,而非翻譯的全文。

❺ 初二語文。話題作文:實踐能力與書本知識

實踐是比書本更重要的知識

報載,杭州某大學某位學生向實習企業索要工資,引發爭執,一部分實習大學生和「省勞動保障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為:《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實習生也是「勞動者」,應該享有包括「取得勞動報酬」等法律規定權利,他們應該有工資。實習企業則認為:「現在很多實習生一定程度上來說不僅不能給公司創造利潤,還要佔用公司有限的資源」,不同意付給工資。

雙方在各執一詞的同時,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實習的過程是不是學習知識過程中的一部分?如果一個學生向學校提出,其在課堂聽課,是給教授裝點了門面,給學校撐了場子,做了試卷更是費了腦子,是付出了勞動,也需要學校付給工資,我想包括「省勞動保障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內的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荒唐。要知道,實習和在學校里學習一樣,是大學生學習知識的一個過程,不但不存在工資問題,還存在是否要向實習企業付費的問題。

之所以會有實習工資之類的問題提出來,是因為中國社會上還存在著一個思想誤區,那就是書本上的知識是知識,實踐中的知識是知識。雖然毛澤東同志說的:「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言猶在耳,更在創建學習型組織過程中被製成宣傳牌到處去掛,但是,卻沒有被社會、特別是中國教育體制和人才評估機制所接受。從根本沒有經營過公司的教授那裡聽上幾個案例,拿上個MBA文憑,就打算去管理企業;從根本就沒有在企業干過一天的教授拿了幾次及格,拿上工科文憑,就自以為成了技術上的專家或者能人,還好,醫科學生大都要到醫院實習上一年,不然中國沒年要增加上幾百萬庸醫手下的亡魂。當然,也不能怨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或者習慣於照本宣科的「省勞動保障有關部門負責人」們,中國現在大專生申報助理工程師要3年,本科生申報1年,也就是大專生三年的工作實踐僅比得上本科生一年(包括找工作等大量水分)的在校學習。大專生也不必喊冤,要是竟然沒有進得了大學受到「高等教育」,任你發明出什麼東西,這輩子也不能是工程師,按照這個標准法拉第愛迪生之流這輩子是沒指望了,竟敢輟學的比爾蓋茨去網吧乾乾還差不多。評價機制整個就是一個相信尺碼不相信自己腳的鄭人買履現代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書本知識的產生來源於實踐,書本知識的需要實踐來檢驗,更需要實踐來不斷完善。只有實踐走在書本前面的學術,才會有生命力;只有承認實踐高於書本地位的評價機制,才會長勝不衰。實踐是比書本更重要的知識,需要明白這個的,不只是在校大學生們,不只是企業老總們,不只是公務員們,而應該是我們整個國家。不要等到走進死胡同,碰得頭破血流之後,再幡然悔悟。

實踐比書本重要嗎?

「實踐是比書本更重要的知識」這句話,這些年來,一直在忽攸著中國民眾。表面上看,他們的言論很有道理:認識不是從實踐中來嗎?沒有實踐,哪有知識啊!認識之是非,不是靠實踐來檢驗的嗎?認識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實踐嗎?如此等等,終於得出一個結論:實踐比知識重要。他們還以在此為由,無限拔高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者的價值,貶低、蔑視從事知識勞動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價值。

但是,有一個問題他們忽略了:他們所說的實踐比知識重要,這個實踐到底是哪個實踐?是個人的實踐,還是全體的實踐?是一個時代的實踐,還是各個時代的實踐?

任何一個人個人的實踐,總是有限的。從時間而言,他的壽命不過幾十年,從空間而言,他所接觸的人,所做的事總是極少數部分。因此,即使一個人天資再好,依靠個人實踐,在學識上也不能走得更遠!

另一種實踐,是全人類、各個時代的實踐。這種實踐包括古代人類的實踐,也包括現代人類的實踐,包括中國人的實踐,也包括外國人的實踐,包括這部分職業的人的實踐,也包括另一部分職業的人的實踐。這種實踐,大大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內容無限豐富,形式無限多樣,因此其得出的知識,必然遠遠超過個人實踐。

個人實踐面對全人類的實踐,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如果問個人實踐與全人類實踐,誰更重要,每一個有起碼判斷能力的人,都會得出一個結論:全人類實踐比個人實踐,要重要得多,有價值得多。

而書本是什麼?就是對這個人那個人、這個民族那個民族、這個時代那個時代人們在實踐基礎上,得到的經驗紀錄。這些書本,不是空中來風,今天成為書本,昨日則是實踐。對這一個人來說是書本,對另一個人而方則是實踐。所有書本的累計,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全人類的實踐!比較書本與實踐誰比誰更重要,其實就是比較個人實踐與全人類實踐誰更重要!

既然全人類的實踐比個人實踐重要,那麼,毫無疑問,書本也就比實踐重要。

書本比實踐遠為重要,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回素。請聽我進一步說來,

有兩種知識,一種只反映表面的,外部,某一階段的,某一個別事物的。這種知識,對人類的指導作用,是有限的。另一種知識,則是反映事物內部、本質、各個事物共同特性、各個階段共同特性的。這類知識,對人類的指導作用,是巨大的。(似乎左左心中的大星星,也說過類似的話「感性只能解決外部問題,理性才能抓住本質」。那些左左,需要的時候就搬出大星星的話,不需要的時候就把大星星的話拋棄到九霄雲外,實在可笑!)。而實踐,直接得到的,只能是表面的東西、外部的東西,這種表面的、外在的東西,對人類的活動所產生的指導意義,無論如何是有限的。書本,則透過了這些表面的東西,深入到本質,因此,對人類的活動,有著更大的指導意義。從這個角度上說,書本也比實踐更重要。

實踐是泥土,書本是花。花高於泥土,同樣,書本高於實踐。人類高於動物,在於人類有意識。而人類的意識的傑作,決不是這個人那個人的零星思考,而是匯集許許多多不同時代、不同民族思考的書本。書本是人類文明的精華,是人類文明的心臟。整個現代人類文明,就建立在一本本光芒四射的書本之上,如《聖經》、《國富論》、《道德情操論》、《論自由》、《物種起源》,及哥白尼、牛頓等人的偉大著作之上的。毫無疑問,即使所有的物質成果遭到摧毀,只要人在,只要書本在,只要大地、泥土和空氣在,我們又將在短時間內,建立全新的、同現在一樣發達的人類文明。但如果沒有書本,僅僅有人的經驗,那麼一切又要從頭做起,又需要幾千年、幾萬年的時間。

書本比實踐更重要,還有第三個原因,即人類對生活的更崇高追求。的確,人類是動物,因此要開展實踐,來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質產品。但人類決不會滿足於物質生活。人類還必須擁有精神生活,包括求知,包括信仰,包括閱讀文學作品以陶冶情趣。等等。而書本,便是最重要的精神生活載體。每一個真正會享受生活樂趣的人,他決不會滿足於吃喝玩樂,而必定會重視閱讀書本。閱讀《紅樓夢》,閱讀《悲慘世界》,閱讀《卡拉瑪佐夫兄弟》,閱讀《聖經》,閱讀哲學著作,閱讀中外詩句,等等。總之,最主要的是書籍,而不是別的東西,使人類的生活從動物性的生活區別出來,有了更豐富的內容,有了更高的境界。

世界上確實有一些人,忽視書本的價值,刻意貶低書本的價值。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的人人,太重視物質生活,而忽視精神生活。當讀書不能使他發財,不能使他當官,不能使他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在社會上更有威風時,他便忽視書本,進而忽視讀書人。根據筆者的觀察,無神論者最容易成為這種人。另一種類型的人,是大權在握的獨夫民賊。他們不願意老百姓了解得更多,因為當百姓知道得更多時,他們的寶座就要動搖。他們總是推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信條,搞愚民哲學。他們對古今中外的好書,或查禁或沒收,或者搞一言堂,只許一家獨唱,不容其他學派書籍的存在。其目的是維護自己的獨裁統治。這兩種人,前一種是無知,後一種是無恥!

社會在進步,只重視物質生活而忽視精神生活的動物人(稱植物人,似乎不妥當。因為他們的頭腦,多少還是有一些反應能力的。稱動物人,會合適一些),會越來越少。而人類意義的人、既重視物質生活又重視精神生活,必定會越來越多。同時,民主政治的發展,也會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哲學,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書本在我們這個世界,必須顯示更大的光芒。借抬高實踐的地位,而貶低書本地位的陳腐之詞,必將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拋棄!

❻ 如何汲取書本中的精華

一定要在讀的過程中劃出重點,或者做筆記。看過之後要記得回顧,不能囫圇吞棗,不然忘得很快。同類的主題也可以做橫向比較,加深印象。重點的段落甚至可以背誦下來。這樣讀完一本書也就是把一本厚書讀薄的過程,很有效。

❼ 讀一本書 怎麼提煉精華

讀一本書能不能吸收到裡面的精髓大多取決你的人生閱歷和人生經歷,你是否有作者有相同的經歷,能不能Get到作者想表達的那個點。

打個比方,《道德經》中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 ,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 ,高下相盈 ,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恆也。

我的理解是:如果所有人都認為它或他是美好的,那他並沒有那麼美好,都認為他是善良的,那他並沒有那麼善良。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兩面性,有陰有陽,有光明有黑暗,有長有短,這樣才是自然的,持久的。

你看我理解的意思能Get的點就只有這樣,這取決於我的閱歷和經歷目前只能理解到這種份上,或許他是錯,也有可能我十年後再來看這一段文字,心理想的是:我到底在說些什麼,狗屁不通。但這有什麼關系,現在的每一個想法,都是未來思想的基石,沒有這些基石,沒有繼續的讀書,沒有這些錯誤的想法,那又怎麼會有未來正確的方向?

就如同你覺得數學的阿拉伯數字太難記了,我不記了。那連阿拉伯數字都記不住又如何能夠理解1+1等於幾呢?

讀書就是這樣的,也許你現在看不懂,到了有一天你的人生閱歷到了,你自然就理解,就如水到渠成一般。

就好像,有一天我走在一條風景優美的小路上,天剛剛下過小雨,一切都非常的愜意,我的腦海里自然而然的就蹦出了——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我都不記得我在什麼時候在哪裡看過它,甚至我都不記得它的上下句,但是那一刻它就自然的出現在我的腦海里。

看書就猶如竹子一般,你以為它沒長,你以為它沒記住。實際上它早就在你的腦海里生根發芽,有一天會以你意想不到的速度迸發出來。

❽ 書是什麼( ) 我說什麼( )寫句子例:書是良

書是鑰匙,我說理想的書籍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

❾ 書本知識是提煉出來的精華,是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正確的嗎

樓主說的對,比如近兩年那個綠豆治療百病的書,鬧的全國綠豆漲價,結果是偽的

❿ 04 怎麼用一句話概括一本書

「檢視閱讀」說白了就是「速讀」。那什麼時候,需要用到「檢視閱讀」?一個是挑書的時候,你可以用「檢視閱讀」快速翻書,然後挑出一本值得你細細品味的書。另外一個是讀比較難的書,你可以用「檢視閱讀」跳著把這本書讀完。這樣一遍下來之後,你會驚喜地發現,原來這本有點難的書,我居然能一口氣讀下來,而且很多東西,我其實是能讀懂的。

當然,讀書並不是越快越好,因為有的好書,尤其是很多名著,值得反復讀,細細品。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進入讀書的下一個層次——「分析閱讀」了。

那什麼是分析閱讀呢?分析閱讀就是細細讀一本書,分析一本書,直到你把這本書都讀明白了。在艾德勒和范多倫眼裡,只有學會了「分析閱讀」,你才能真正說:我會讀書了,我能把一本書讀明白了。

那怎麼進行分析閱讀呢?頭兩招分別是:用一句話概括一本書和列大綱。

學會這兩招,無論你以後遇到多麼厚的書,都能快速掌握這本書的精華,用簡潔的語言向別人介紹這本書了。

一句話概括一本書

首先要強調的是,這里說的「一句話」,不是真的就只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如果你覺得,要兩句、三句才能概括清楚,也是可以的。咱們這里說「一句話」,是為了強調要盡量簡單。

清楚這一點之後呢,下面請你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你和你的朋友在散步聊天,你和他說:「最近有看什麼書嗎?和我聊聊唄。」

他說:「我最近看了《哈利·波特》,裡面的巫師都用魔杖,裡面還寫了一種比賽,叫魁地奇比賽,特別好看。」

或者他這樣回答你:「我最近在看《小王子》,書里有個小王子,特別喜歡看日落,老是搬著小板凳去看日落。」

聽完這樣的回答,你會怎麼想呢?你可能會想:額...你說的都對,但這兩本書到底講了什麼呢?不可能整本書都講魔杖和看日落吧?你對他的回答不滿意,主要是因為他的概括沒有抓到重點。

那能抓住重點的回答,是什麼樣的呢?你聽聽下面的回答:

「我最近看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描寫了一個全新的魔法世界,以及主人公哈利·波特和他的小夥伴們冒險的故事。」

你看這個回答,它就抓住了「魔法世界」「哈利·波特」還有「冒險」這些重點,聽到這些關鍵詞,你就能大概知道,這本書到底說了什麼。

那《小王子》怎麼用一句話概括呢?你聽聽這種回答:

「我最近看了《小王子》,它講了孤獨星球上有一個小王子,這個小王子去了各種星球旅行,遇到了許多奇奇怪怪的人和事,在這個過程中,小王子學會了怎麼和別人相處,怎麼交朋友。」

像《小王子》這本書,是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的,但剛剛的回答抓住了「星球旅行」「學會相處」這兩個重點,也算是不錯的概括了。

怎麼找一本書的重點

用一句話概括一本書,其實就是找到一本書的重點。

那怎麼才能找到一本書的重點呢?艾德勒和范多倫教了你三個方法。

首先,你可以通過書的類型來找重點,不同類型的書重點也不一樣。

艾德勒和范多倫把所有的書分成了兩種,一種是虛構類的小說,這可能也是你從小到大讀的最多的書。小時候你聽的睡前故事、童話故事,現在你讀的名著小說、科幻小說等等,都是屬於這個類型。另一種叫「論說類」,議論的論,說明的說,這種類型的書,會教給你一些具體知識。比方說,歷史書、哲學書、科普書,都屬於這個類型的書。

知道了書的類型,那重點也就好找了。比方說,如果是虛構類的小說,那你找重點,就要找重要角色,重要情節。如果是論說類的書,那這些書的重點,往往就是作者給你講了哪些具體的知識。

這是第一個方法,通過書的類型來確認重點。第二個方法是,你可以從書名里找重點。有些書從書名出發,就能找到書的重點,概括整本書的內容。

咱們舉個例子,許多小說會直接用人名當書名。比方說,咱們之前提過的《簡·愛》,就是用人名取的書名,那你就可以分析了,簡·愛是個怎樣的姑娘呢?個子小小的,卻很執著,很固執,要追求獨立和自由。那你的一句話概括就可以是:《簡·愛》這本小說描寫了一位追求獨立和自由的女性:簡·愛。

除了書的類型和書名之外,你還可以從作者的寫作目的來找重點,說白了就是想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他想告訴你一個精彩故事?還是想記錄一段歷史,或者是想教給你一些具體的知識?

舉個例子,你可能知道《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那怎麼用一句話來概括《史記》呢?咱們可以先想想,司馬遷為什麼要寫《史記》。

在司馬遷之前,歷史書大都是按照年份來的,比方說,前年發生了什麼事,去年發生了什麼事,今年發生了什麼事。但司馬遷卻說:「不,我不想這么寫歷史,我想寫活生生的人,我想寫人身上發生的故事,我要按不同的身份給不同的人寫歷史。」

如果你想用一句話概括《史記》的話,你就可以說:這是中國第一部以人物為中心的歷史書。

「分析閱讀」的第一招,就是用一句話來概括一本書的內容,其實這就是找一本書的重點。你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概括,一是想想這本書到底是什麼類型的書,二是從書名找找靈感和啟發,三是從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出發。

不過說到這兒,也得給你提個醒,用一句話概括一本書,是沒有標准答案的。比方說你和你的朋友一起看同一本書,但最後你們的一句話概括不一樣,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關注的重點不一樣,那一句話概括當然也就不一樣了,這是沒有標准答案的。

怎麼列大綱

大綱就是一本書的結構,是一本書的骨架。

那一本書的大綱怎麼列呢?列大綱其實就像切蛋糕一樣,你可以先把一本書分成幾大塊,每大塊再切成幾個小塊。

咱們舉個例子,比如說《史記》,其實已經被司馬遷分成了五大部分,分別是給帝王寫的本紀,給諸侯和貴族寫的世家,給其他重要人物寫的列傳,還有大事年表和各種規章制度,一共五大部分。

接著,你可以再把每個部分再細分,比方說,帝王本紀里你可以把它們再分成兩段,夏商周的最高統治者,秦漢的最高統治者。接著,每一段你還可以再細分。

聽我這么說,你可能覺得列大綱還挺容易的,但實際上,如果要你真的親手去列一本書的大綱,你可能會覺得,這太麻煩、太浪費時間了,我真的有必要花這么長時間做這件事嗎?

這里要說明兩點。首先不是所有書都值得你花力氣去列大綱的,有的書你用檢視閱讀快速瀏覽一遍就行了,根本沒必要用列大綱的方法去鑽研。

其次,大綱要列得詳細還是簡單,全由你自己決定。讀書的時候,你是自由的,不像做考試題一樣,必須一步二步三步。你覺得大綱怎麼列,能幫助你理解一本書,那你就怎麼列,沒有固定的標准。

首先,怎麼用一句話概括一本書,你可以從書的類型、書名和作者為什麼寫這本書出發,找到一本書的重點,概括這本書。

其次,該怎麼給一本書做概括和列大綱。當你能把一本書高度濃縮成一句話外加一個大綱的話,那就說明你掌握了這本書的框架和重點,這可是相當有難度、相當重要的事情。

閱讀全文

與書本的精華本質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5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1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9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1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2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0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0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3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5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4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0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3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2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8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2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8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3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6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0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