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精華眼霜 > 長城精華段怎麼走

長城精華段怎麼走

發布時間:2022-09-06 15:42:55

⑴ 八達嶺長城旅遊景點路線

景點名稱:八達嶺長城 聯系方式:地址:北京延慶縣南部,在北京城區的西北方向,距市中心75公里
郵編:102102
電話:69121338 69121423 69121520
景區門票:45元(學生票22.5元);乘八達嶺纜車來回程60元。 景區榮譽: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AAAA景點 開放時間:夏季 6: 30—— 19: 00;冬季: 7: 00—— 18: 00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全長一萬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長城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經過歷代的增補修築,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長城幾乎都是明代所建。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長城的精華,這里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遠望,山巒起伏,雄沉剛勁的北方山勢,盡收眼底。長城因山勢而雄偉,山勢因長城更加險峻。

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發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八達嶺萬里長城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1991年,在全國名勝四十佳評選中,八達嶺名列榜首。

八達嶺長城在北京北部延慶縣境內,距離北京市70多千米. 高速公路穿山而過,從北京驅車40分鍾便可到達. 在這里長城如巨龍一般在崇山峻嶺之間沿山脊蜿蜒曲折,烽火台和敵樓密布。牆高7.8米,頂寬7.8米。遊人可以登城領略長城的雄偉和工程的浩大、艱巨。

八達嶺自古便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春秋戰國時期為防禦北方民族的侵擾,在此修築了長城,至今仍見殘牆,墩台遺存,其走向與今明長城大體一致。八達嶺是峰巒疊嶂的軍都山風吹草動的一個山口,明代《長安夜話》說: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可見八達嶺的地理戰略地位。明代為了加強防禦,對八達嶺長城進行了長達八十餘年的修建,並將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來北方,指揮長城防務。經過八十餘年的修建八達嶺長城成為城關相聯、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嚴密防禦體系。 歷史上八達嶺長城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從八達嶺長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峽谷中建有關城「居庸關」,這條峽谷因此得名「關溝」,而真正扼住關口的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這里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領,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可見當時居庸關只是一個關城,真正的長城是修建在八達嶺。八達嶺山口的特殊地形,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這時修築長城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肖太後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為今天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歷史回憶。

八達嶺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建於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嘉靖、萬曆年間曾加以修葺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 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達嶺長城碗蜒於崇山峻嶺之間,依山而建,高低起伏, 曲折綿延。八達嶺位於居庸關外口,有東、西兩座關門,東叫「居庸外鎮」,西稱「北門鎖鑰」。關城東窄西寬,長城從「北門鑰 鎖」關門城合台起依山而築,城牆高低不一,平均高約7.5米,頂寬約6米,可容五馬並馳,十人並行。該段長城的牆體是用整 齊巨大的條石鋪成,有的條石長達2米,重數百斤。內部填滿泥土和石塊,牆頂地面鋪滿方磚,十分平整。牆頂外側築有高 1.7米的垛口,上有瞭望孔,下有射擊洞,內側建有宇牆。城牆每隔一段,築有一個堡壘式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 叫敵摟,是守望和軍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牆台,高度與城牆 相差不多但突出牆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在制 高點上還設有煙墩,即烽火台,是古代傳遞警訊的設施。

登上萬里長城,你可以看到腳下的長城依山就勢,蜿蜒起伏,如一條不見首尾的巨龍在綿綿山嶺上翻滾爬動,氣勢磅礴,雄偉壯觀,令人嘆止。這里的自然景觀也很有特色,春夏秋冬四時都有佳境。 最是春化鋪錦,夏綠疊雲┄漫道紅衰翠減,愛丹林濃染,秋氣澄清。 更冬來莽莽雪嶺,玉龍騰春,風光盡收方寸。 望關山,無限古今情,卻不解,今古何所別。萬里長城萬里長,兩千歷史不盡言;欲要看盡數千古,長城不登好漢無。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北京不登長城,猶如到上海不游城隍廟一樣,是不可想像的。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爾夫人等在內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達嶺一覽這里的山河秀色,您能錯過嗎?

八達嶺要塞

八達嶺

位於關溝的北口(外口),從此可南通北京,北至延慶,西達大同,東抵永寧等地。因其"路從此分",四通八達而故名。 八達嶺最高峰為海拔1000米,其嶺口兩峰夾峙,扼控交通,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古人說:"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的確如此。在古代,八達嶺歷來是保衛中原地區的戰略要地,元、明等各朝,均設重兵把守。

關城(瓮城)

八達嶺長城築有東西兩座關城,東為"居庸外鎮"城門,西為"北門鎖鑰"城門。兩門相距43.9米,瓮城面積達5000平方米,處於海拔600米處。現存關城為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建築,是萬里長城中最著名的關隘之一。 "居庸外鎮"一詞,系指此處為居庸關的前哨陣地。"北門鎖鑰"一詞,典出宋朝的宰相寇準。宋遼雙方議和後,寇準就不在朝中任職,而來到大名府作鎮守。遼國使臣路過大名府見寇準於此,便詫異發問:宰相大人怎能來此?有何貴干呢?。寇準嚴肅地對遼臣說:"朝中無事,北門鎖鑰,非鎮不可口 羅!"後來,人們便把北方的邊防重鎮,稱之為"北門鎖鑰"了。

岔道城

在八達嶺火車站附近,有一座氣勢雄渾,建築堅固的大城堡,這就是"北門鎖鑰"關城的前哨指揮部--岔道城。據《居庸志略》載:"八達嶺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為八達嶺之藩籬"。當時設有"把總"三名,駐兵八百員,在八達嶺長城中起著十分重要的軍事防禦作用。

古炮

陳展於八達嶺關城內登城入口處的馬道旁,共有五尊鐵炮,為當時的先進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長2.85米,口徑105毫米,射程達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賜神威大將軍"字樣,為明代崇禎十一年(1638)製造。該炮是1958年從八達嶺東十餘里的張堡地方運來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為1957年整修長城時的出土文物,同時還發掘出數百枚炮彈,均為明朝製品。據《武備志》記載:"古代以機發石,其機之木架,形如虎蹲。後來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發開花彈者,名虎蹲炮,俗稱田雞炮",由此可見當時武器情況之一斑。

城牆

八達嶺長城,是明代萬里長城中最典型、最高大雄偉的一段。其城牆外皮,均用大城磚或重達二千多斤的花崗岩條石砌成,內夯泥土碎石,特別堅固整齊。牆體平均高7.8米,牆基厚6.4米,牆頂寬5.8米,可容五馬並騎,十人並進。於牆頂的外側,築有1.7至2米高的堞牆與垛口。垛口下側開一小洞,叫射洞,用於射箭。同時,在牆頂內側還砌有宇牆,俗稱女兒牆,起安全作用。宇牆一側,每隔一定距離開辟券洞門一座,內鋪石階可登牆頂。牆面均用方磚鋪成,石灰填縫,十分齊整,寸草難生。其兩側還設有流向內側的排水溝和吐水嘴等。從軍事防禦出發,各種建築均極為講究,固若銅牆鐵壁,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才能。

城台

又稱牆台。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的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的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的平台,即為城台。

敵台

亦叫敵樓、碉堡,建築於長城牆頂。一般為四方形或長方形,分上下兩層。上層設有望口和射洞,並置有燃放煙火的信號設施;下層辟有券門、樓梯,可供士兵暫歇或存放武器之用,為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設施之一。

戰台

修築於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 一。內可儲兵器、彈葯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據明代劉效祖所著《四鎮三關志》記載,在戚繼光的規劃和督辦下,從山海關至北京的長城沿線,共築敵台、戰台一千二百座(原計劃要建三千座)。當遇戰爭爆發之時,在敵台上可"從上臨下,用火器、佛郎機、子母炮更番擊打","器用盡以火炮代之"。一個戰台一般需30人守台、30人守垛,分6伍,備火葯300斤。此外,在戰台上還存有神箭、鐵棍,以及數以千計的大小石塊,同時還儲備一個月的口糧和用水等。這種"製作久而彌精,心思熟而愈巧"的戰台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的城台、敵台(敵樓)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起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戰術作用。

烽火台

為一座座獨立據守的碉堡,建築於長城沿線兩側的險要之處或視野開闊的崗巒上,屬長城防禦工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每距五至十里築一台,每個台上設有五個烽火墩,為供燃放煙火報警,傳遞軍情的專用設施。如遇敵情,白天燃煙稱"燧",夜間點火叫"烽"。據說古時曾摻狼糞燒煙,其煙可直沖雲天而不 散,所以烽火台亦?quot;狼煙台"或煙墩之稱。自明代成化二年(1466)起,燃放煙火還加硫磺、硝石助燃,同時還鳴炮為號,根據敵軍的多少,對燃放號炮的數量也有明確規定。敵人百餘人左右燃一煙、鳴一炮;五百人舉放二煙二炮;千人以上放三煙三炮……只要一台燃放煙火,便逐台相傳點燃,設於遠處的指揮機構,就可以迅速得知敵情。這是古代行之有效的科學通訊方法。我國約在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周朝就已採用了。

⑵ 萬里長城在北京的什麼地方

萬里長城在北京的延慶縣西南部。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2萬多千米。

萬里長城萬里長。在北京境內,東至密雲、平谷,西至延慶、門頭溝,幾乎每一個遠郊區縣都有長城穿越,其中長城的精華地段主要有,密雲縣與河北省灤平縣交界處的金山嶺長城,密雲縣司馬台長城、延慶縣八達嶺長城、懷柔區慕田峪長城。去金山嶺長城,在西直門長途汽車站或四惠站坐開往承德的汽車。

⑶ 八達嶺長城怎麼走

長城美景(20張)路——京張鐵路就經過此地,並在此處設立車站。現有京郊旅遊列車經停八達嶺火車站。京張公路從城門中通過,為通往八達嶺長城怎麼走的咽喉。從"北門鎖鑰"城樓左右兩側,延伸出高低起伏、曲折連綿的萬里長城。明長城全長6,700公里,是世界上古老的偉大建築之一。 八達嶺長城怎麼走其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萬曆年間曾修葺。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台上四周砌垛口。

八達嶺楓葉映長城(13張)
遠眺八達嶺長城怎麼走
八達嶺長城怎麼走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明長城的八達嶺段是長城建築最精華段,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於一體,「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1953年修復關城和部分城牆後,辟為游覽區。經多次整修,可供游覽地段達3741米,其中南段1176米、北段2565米,共有敵台16座。1961年3月「萬里長城——八達嶺」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首;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2年被評為「八達嶺長城怎麼走旅遊世界之最」中的第一名;1995年八達嶺長城怎麼走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2009年,共有500餘名世界各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執政黨領袖登上過八達嶺長城怎麼走。2007年5月8日,八達嶺長城怎麼走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八達嶺自古便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春秋戰國時期為防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⑷ 長城在哪裡

萬里長城,東邊從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的山海關起,向西蜿蜒延伸,到西部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的嘉峪關,全長大約萬余里。

拓展資料:

1.要看長城,可以去山海關、嘉峪關,當然人們最常去的還是位於北京北邊萬里長城的一段稱為八達嶺的長城。

2.長城修築的歷史悠久,工程雄偉浩大,是新七大奇跡之一,並在世界新七大奇跡評選活動中名列第一,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


3.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 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遼寧虎山,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

4.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

⑸ 慕田峪長城怎麼去

公交線路:地鐵4號線 → 地鐵10號線 → 916路 → 936支,全程約84.3公里
1、從魏公村乘坐地鐵4號線,經過2站, 到達海淀黃庄站
2、乘坐地鐵10號線,經過11站, 到達三元橋站
3、步行約100米,到達三元橋站
4、乘坐916路,經過36站, 到達富樂北大街站
5、步行約120米,到達富樂北大街站
6、乘坐936支,經過8站, 到達慕田峪長城站
7、步行約50米,到達慕田峪長城 慕田峪長城,
選擇在這里賞花,是因為從最高處往下看,層巒起伏的山坡上,隨意點綴著山杏花、山桃花,有種油畫般的美感。沒體力可以做纜車,下山時看美景更真切。 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往北到響水湖景區,印象最深的是一棵棵從山谷底部長起來的大樹,配著稀鬆有致的嫩綠葉子,加上路旁偶爾一見的桃花樹、隨處可見的二月蘭野花,感覺確實不錯,可再深入景區去聽大壩上的響水。 花費:聖泉山門票20元(含農家飯),虹鱒魚目前每斤15—18元不等,慕田峪長城門票40元,纜車往返50元。
介紹: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境內,於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其距北京城區73公里,全長5400米,是中國目前最長的長城 ,也是著名的北京十六景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區。景區內山巒疊嶂,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多建在外側陡峭的崖邊,依山就勢,以險制厄。此段長城東連古北口,西接居庸關,自古以來就是拱衛京畿的軍事要沖,有正關台、大角樓、鷹飛倒仰等著名景觀,長城牆體保持完整,較好地體現了長城古韻。景區中設有國內一流的登城纜車、開發了中華夢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項目,形成了長城文化、石文化和體育健身娛樂的有機結合。英國前首相梅傑、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等多位外國首腦曾到慕田峪長城觀光游覽。

⑹ 北京哪個長城景點最好 八達嶺長城怎麼去最快

八達嶺長城攻略 有哪些長城

話說北京長城景點不少,但是比較有名的還是八達嶺,下滿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北京長城景點有哪些,大家有時間可以去看看這些景點怎麼樣,交通和門票要多少錢。

八達嶺長城攻略

不到長城非好漢!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去往八達嶺長城有以下幾種方式:

1、 自駕車,路線:從北三環四環上G6京藏高速公路(原八達嶺高速)至景區出口下。從市區到八達嶺約80公里左右,正常行車時間約1個小時左右(視堵車情況而定)。

2、公交,北京市內各地鐵站做地鐵到2號線積水潭站下車,B出口出來,往東走到德勝門,乘坐877路公交車,全程高速,1個小時左右,直接到八達嶺長城,單程票價12元,(注意:以前網上流傳的去八達嶺的919路公交車已經改了線路,不去八達嶺了)(再次注意:千萬別相信地鐵對面的直達車和非877路的一切其他車輛,不管他們表面上多正規,有些說說自己的車40元一位,一個小時就到,877要3個小時)(注意好返程時間,877路夏季10:30-17:00冬季11:00-16:30)

3、火車,北京市郊鐵路S2線,簡稱S2線,由北京北站發出,西直門附近,西直門是公交樞紐站,北京市區到西直門的公交,地鐵特別多,到了北京北站有明顯的S2線指示,車票是6元(政府補貼),可以刷公交卡(余額必須大於16元),不對號入座,上去以後搶座位。注意,S2線車次比較多,請出行前先查好時刻表,注意好返程時間,車上也有工作人員兜售長城景區的套票,呵呵,您懂得。官方給出的行車時間是70分鍾左右,有快車有慢車,最長的1.5個小時左右,(居庸關長城腳下櫻花盛開的時間是,每年的3月底4月初,每年這個時間坐S2,可以路過櫻花)

有哪些長城

簡單介紹一下北京的長城,北京北邊長城比較多,都是當年戍守邊關的防禦工事,依地勢而建,每段都有每段的特色,以八達嶺長城最為著名,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金山嶺長城、箭扣長城、水關長城等。

1.八達嶺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八達嶺門票,旺季(4-10月):45元 淡季(11-3月):40元

開放時間:旺季(4-10月):06:30-19:00 淡季(11-3月):07:00~18:00

2.居庸關長城

北京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燕京八景之一,稱為「居庸疊翠」,居庸關是從北面進入北京的門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居庸關門票,旺季(4-10月):40元淡季(11-3月):35元

開放時間:旺季(4-10月):08:30-17:00 淡季(11-3月):08:30~16:00

3.慕田峪長城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境內,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大部分都是外國朋友去,國內旅遊團相對比較少,都去的是八達嶺長城,所以這里沒有人山人海的景象。門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45元淡季(11月1日-3月31日):40元

開放時間:旺季(4月1日-10月31日):08:00-17:00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08:30-16:00

4.司馬台長城

是我國唯一段保留明長城原貌的古長城,處處可見殘垣斷壁。北京地區長城景點中,司馬台的客流量較少,很少會出現人擠人的現象。司馬台長城與北京地區其他長城景點相比較,特別的險峻陡峭,而且為了維持原貌,沒有太多的護欄等設施,攀登時要多注意安全。門票:40元

開.放時間:08:00-17:00

水關長城

位於延慶縣八達嶺鎮,緊鄰八達嶺長城景區,屬於八達嶺長城東段,但這里並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八達嶺長城,是兩個單獨的景區,水關長城並不出名,很多當地的黑導游會假冒八達嶺長城的名義帶遊客到這里。箭扣長城:箭扣長城位於懷柔區西北的八道河鄉,門票免費,屬於野長城,南段山勢富裕變化,極其陡峭,有些地方的長城已經坍塌,需要攀爬,建議戶外運動愛好者在團隊合作下完成,箭扣長城在各種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是長城攝影的熱點。金山嶺長城: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承德灤平縣,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人少,適合拍照,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⑺ 萬里長城在中國地圖哪個位置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

其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7)長城精華段怎麼走擴展閱讀:

建築方法

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時就總結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重要經驗,接著司馬遷又寫入《史記》之中,之後的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成為軍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據。

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選擇在險要之處。

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有「易守難攻」的效果。

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

在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則,創造了許多種結構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合等結構;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砂粒層層鋪築的結構,在今甘肅玉門關、陽關和新疆境內還保存了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這種長城的遺跡。

⑻ 黃金周打算去慕田峪長城,爬上去需要多長時間台階好走嗎塔樓按什麼順序走比較好

大約半個小時的路程,挺好走的,就是都是台階,第二天腿會很疼!你可以從下站台上去然後從上站台下來,這樣好一點,向上走的台階會少一點。

⑼ 北京的萬里長城在哪裡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西南部.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西北部。
-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 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遼寧虎山,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 、甘肅9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8851.8公里,約17703.6里,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
萬里長城萬里長。在北京境內,東至密雲、平谷,西至延慶、門頭溝,幾乎每一個遠郊區縣都有長城穿越,其中長城的精華地段主要有:密雲縣與河北省灤平縣交界處的金山嶺長城,密雲縣司馬台長城、延慶縣八達嶺長城、懷柔區慕田峪長城。 去金山嶺長城,在西直門長途汽車站或四惠站坐開往承德的汽車。
去司馬台長城,在東直門站坐970、980、950到密雲汽車站,轉開往新城子或大角峪方向的小公共。
去八達嶺長城,在德勝門站坐919。
去慕田峪長城,在東直門站坐916到懷柔,轉開往渤海或洞台方向的小公共。

閱讀全文

與長城精華段怎麼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6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3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9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1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3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0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3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3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5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4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0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3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3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9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3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50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3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7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0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