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讀者的系列版本
《讀者》封面設計精美,排版簡約大方,內容傳遞出濃濃的人文關懷,深受國人喜愛,月發行量已經突破1000萬冊。經過30年的發展,《讀者》系列雜志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包括:
《讀者》 從創刊以來就有的版本,最常見,每月分上下兩本,全年24期,國內定價6元(2015第1期開始定價6元,2009年第1期至2014年第24期定價4元,2009年以前定價3元)
《讀者》(大字版):內容與《讀者》相同,另外增加「讀書」欄目,半月刊,定價:5元,全年120元
《讀者》(校園版)(原校園專供版):從2012年起面向中學生發行,全彩印,獨特新穎,挑選同期部分普通版內容,結合青少年關注熱點。
《讀者》(繁體字版):內容與《讀者》相同,主要發行受眾為港澳台地區讀者,每本售價10元港幣
《讀者》(原創版):創刊於2006年,開始為雙月刊,後改為為月刊,定價5元
《讀者》(鄉土人文版):月刊
《讀者欣賞》:讀者第一本子雜志,是一本定位於高端讀者的雜志。
《讀者》(維文版):內容與讀者相同,語言為維吾爾語,半月刊。(與新疆人民出版社合作)
《讀者海外版》(讀者月刊,將2期合並為一期,定位高端人士)
《讀者》(盲文版)(與盲文出版社合作)
《讀者(精華本)》
《讀者(合訂本)》
《讀者叢書》
《讀者》(藏文版)(與甘肅民族出版社合作)
《讀者》原創版(全世愛)
註:《讀者》(校園專供)(已於2012年改為《讀者 校園版》):內容為《讀者》正刊+「《讀者》杯全國中學師生寫作大賽」優秀作品專版,半月刊,定價5元,全年120元,全國校園發行。
㈡ 讀者分白金版、精品版、紅版....有什麼區別,還買的到嗎
正版《讀者》沒有你說的這些版本分類法,《青年文摘》倒是有紅綠版本的區分,只是上半月和下半月的區別而已。所謂白金版和精品版,應該是《讀者》雜志社或者其他人冒用《讀者》編選的所謂精華部分而已,就是個噱頭,沒有什麼值得關注。建議你直接購買或者訂閱,還可以直接購買《讀者》系列合訂本。
以下為《讀者》系列雜志具體分類,來源於網路
《讀者》 從創刊以來就有的版本,最常見,每月分上下兩本,全年24期,國內定價4元(從2009年第一期開始定價4元,2009年以前定價3元)
《讀者》(大字版):內容與《讀者》相同,另外增加「讀書」欄目,半月刊,定價:5元,全年120元
《讀者》(校園專供):內容為《讀者》正刊+「《讀者》杯全國中學師生寫作大賽」優秀作品專版,半月刊,定價5元,全年120元,全國校園發行。(2012年起開放發行,郵局即可訂閱)
《讀者》(繁體字版):內容與《讀者》相同,主要發行受眾為港澳台地區讀者,每本售價10元港幣
《讀者》(原創版):創刊於2006年,開始為雙月刊,後改為為月刊,定價5元
《讀者》(鄉土人文版):月刊
《讀者欣賞》:讀者第一本子雜志,是一本定位於高端讀者的雜志。
《讀者》(維文版):內容與讀者相同,語言為維吾爾語,半月刊。(與新疆人民出版社合作)
《讀者》(海外版)
1993年6月 最後一期《讀者文摘》
《讀者》(半月刊)
《讀者》(盲文版)(與盲文出版社合作)
《讀者(精華本)》
《讀者(合訂本)》
《讀者叢書》
《讀者》(藏文版)(與甘肅民族出版社合作)
㈢ 《讀者》
可以和一般的書店訂購,我以前也買過過期的,可以訂到~
㈣ 讀者和讀者合訂本有什麼區別
1、厚度不同
讀者書本厚度薄。
讀者合訂本厚度厚。
2、所包含內容不同
讀者包含一期雜志的內容。
讀者合訂本則包含多期雜志的內容。
(4)讀者40周年精華本怎麼樣擴展閱讀:
《讀者》雜志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
《讀者》在刊物內容及形式方面與時俱進,追求高品位、高質量,力求精品,並以其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性及多樣性,贏得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讀者的喜愛與擁護。
發行量穩居中國期刊排名第一,亞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綜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中國期刊第一品牌」。
讀者主要欄目:
《讀者》 文苑:卷首語、文苑、書林一葉、幽默小品、原創精品。
人物:人物、名人軼事。
社會:雜談隨感、話題。
人生:人世間、人生之旅、婚姻家庭、青年一代、兩代之間。
生活:心理人生、經營之道、理財。
文明:在海外、他山石、歷史一葉、文化茶座、人與自然、影像。
家園:人與自然、生物世界。
點滴:言論、漫畫與幽默、意林、點滴。
互動:智趣、讀者·作者·編者。
藝術:封面、美術插頁、歌曲。
㈤ 讀者40年82年到2022年珍藏版書籍收藏價值
讀者40年82年到2022年珍藏版書籍有收藏價值。
《讀者》創刊於1981年,是由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辦的綜合類文摘雜志。
㈥ 青年文摘讀者評選精華本老版和新版有什麼區別
外皮和目錄不同吧 價格也不同
㈦ 「讀者」這本書怎麼樣
在記憶中,初次讀《讀者》的時候是在初中,在哥哥家。當初吸引我去閱讀這本書的原因不是書裡面的內容,而是封面。覺得封面很有意思。而如今喜歡《讀者》這本書的理由不再像小時那麼膚淺,而是書裡面的內容。裡面的故事經常感動我,讓我有很多感觸。現在我可以算得上是《讀者》的忠實粉絲了,會經常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