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精華眼霜 > 長城是什麼精華

長城是什麼精華

發布時間:2022-08-30 09:18:43

⑴ 長城主要結構

長城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 、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

牆身是城牆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7.8米,有些地段高達14米。

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築的比較低,平坦的地方構築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一般的地方比較低。牆身是防禦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6.5米,牆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5.8米,保證兩輛輜重馬車並行。牆身由外檐牆和內檐牆構成,內填泥土碎石。

(1)長城是什麼精華擴展閱讀:

八達嶺是萬里長城之首。是明長城的精華,其地勢險要,構築雄偉,自古以來便是「拱衛陵京」的軍事戰略要地。距八達嶺西南10華里處,就是八達嶺長城防禦體系的西大門—即八達嶺的古長城風景區。

這里是崇山峻嶺、深溝險壑,長城城關項鏈,墩堡相望,由於保存原始,雖然殘缺、雄風猶在,那斷壁殘垣,在斗轉星移,晨昏更替之間,默默地講述著歷史的滄桑,古戰場的昨天……

八達嶺古長城是歷史的見證。它不僅見證了重大的歷史事件,也見證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修建,據考證,在八達嶺古長城發現了兩處具有考古價值的遺址。一是當年修建長城的石料場,被劈開的巨岩清晰可見,尚未加工完畢的石料鑿痕歷歷。

另一處是當年燒磚的磚窯群,繚繞的煙霧似乎似乎永久拂弄不去,孔孔在目,如歷史的嘴巴,是在傾訴勞工們背井離鄉,終日苦役的哀愁,還是在謳歌萬里長城的偉大功績。

⑵ 萬里長城中八達嶺長城簡介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明長城之一。這里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台。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肖太後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等等,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為今天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回憶。
城牆: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在坡度較大的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的磚是特製的,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
敵樓:八達嶺長城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牆台,也有上、下兩層的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台堡的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台突出牆外,收牆於台內。
墩台又稱烽火台。八達嶺長城外的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階,以繩梯上下;每台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禦網。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又稱牆台。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的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的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的平台,即為城台。
戰台:修築於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一。內可儲兵器、彈葯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同時還儲備一個月的口糧和用水等。這種戰台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的城台、敵台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起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戰術作用。

⑶ 千什麼萬什麼體現萬里長城

千絲萬縷體現萬里長城。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跡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長城的精華,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

⑷ 長城有什麼特點和景觀


特點:
1、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世紀,歷史悠久,已有2300多年歷史。
2、從春秋到明代,長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維護和建設,總長度為54000公里。
3、如用明長城的土、磚、石建造一個1米寬、5米高的牆,可圍繞地球一周。
4、建造長城的土地、山脈深谷、河流湖泊、沙漠草原等,都極其復雜和危險,要建造長城,需要理解和應用各種科學技術知識。
景觀:
1、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是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海拔高1015米,地勢險要,登上這里的長城,居高臨下,盡覽崇山峻嶺的壯麗景色。
2、慕田峪長城位於懷柔區境內,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著名的長城景觀箭扣、牛角邊、鷹飛倒仰等位於慕田峪長城西端,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
3、古北口長城是中國長城史上最完整的長城體系。由北齊長城和明長城共同組成,包括卧虎山、蟠龍山、金山嶺和司馬台4個城段。

⑸ 長城的地理位置

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至山海關。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長城的總長度為8849.842公里。長城修建橫跨春秋至明時期。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是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這里的長城,居高臨下,盡覽崇山峻嶺的壯麗景色。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奧巴馬、尼克松、撒切爾夫人在內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覽,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
慕田峪長城慕田峪長城位於懷柔區境內,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關長城,東連古北口,開放的2250米長城段其特點是長城兩邊均有垛口,特別是正關台三座敵樓並矗,著名的長城景觀箭扣、牛角邊、鷹飛倒仰等位於慕田峪長城西端,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山巒疊嶂,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慕田峪長城設有國內一流的登城纜車、開發了中華夢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項目,形成了長城文化、石文化和體育健身娛樂有機結合。英國前首相梅傑,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等多位外國首腦到慕田峪游覽。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遊世界之最。2002年被評為4A級風景區。慕田峪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田峪關自古以來就是拱衛北京的軍事要沖,此段長城西接北京昌平縣的居庸關,東連北京密雲縣的古北口,為明代所修築,為京師北門黃花鎮的東段,自古被稱為拱衛京師、皇陵的北方屏障,的重要關口之一。被稱為「危嶺雄關」。
司馬台長城獨具「險、密、奇、巧、全」五大特點的司馬台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東北部的古北口鎮境內,距北京120公里。它東起望京樓,西至後川口,全長5.4公里,敵樓35座,整段長城構思精巧,設計奇特,結構新穎,造型各異,堪稱萬里長城的精華。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贊譽道: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馬台長城又堪稱中國長城之最。司馬台長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築遺址。
古北口長城抗戰老照片(11張)古北口長城是中國長城史上最完整的長城體系。由北齊長城和明長城共同組成,包括卧虎山、蟠龍山、金山嶺和司馬台4個城段。古北口是山海關、居庸關兩關之間的長城要塞,為遼東平原和內蒙古通往中原地區的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在遼、金、元。

⑹ 八達嶺長城的資料

八達嶺長城的資料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台。起自川草花頂,經石佛寺口、青龍橋東口、青龍橋西口、王瓜峪口、八達嶺口、化木樑口、於家沖口、黑豆谷口至石峽峪,全長約12千米。八達嶺長城、關城、城牆、要塞及關溝中部的居庸關構成明代北京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八達嶺長城其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萬曆年間曾修葺。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台上四周砌垛口。 八達嶺楓葉映長城(13張)

⑺ 八達嶺長城作為旅遊資源有什麼特色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八達嶺長城在北京延慶縣。是長城的一個隘口。其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萬曆年間曾修茸。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台上四周砌垛口。京張公路從城門中通過,為通往北京的咽喉。從"北門鎖鑰"城樓左右兩側,延伸出高低起伏、曲折連綿的萬里長城.

閱讀全文

與長城是什麼精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8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6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51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3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6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3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5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7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8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6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3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5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7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81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5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52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5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9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2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