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什麼歇後語或者成語等可以表達人數雖少但都是精華
一個頂十 以少勝多 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將來兵擋 打遍天下無敵手 拳打歐洲,腳踢西洋.
2. 四字成語大全及解釋50個。
1.禍起蕭牆: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2.積重難返 : 指長期形成的不良風俗、習慣不易改變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雖然很少,但是聚集起來就能縫成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
4.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數著日子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
5.濟濟一堂 : 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間不容發: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情勢極其危急。
7.見仁見智: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見賢思齊:見到好的,優秀的,就向其學習,向其看齊。
9.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10.矯枉過正 : 糾正偏差做得過了頭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或法律條文。
12.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13.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14.久假不歸 : 長期借去,不歸還。
15.開卷有益:讀書就有收獲。開卷,打開書本,借指讀書。
16.恪遵功令:嚴謹地遵守條令制度。
17.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豬東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壞人亂竄亂撞。(貶)。
2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21.臨淵羨魚 : 比喻只有願望,不去實干,就無濟於事。
22.令人發指:發指,頭發豎起來,形容非常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個人(或某種人)不同於一般。
24.門可羅雀 : 大門前面可以張網捕雀,形容賓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門庭若市 : 形容交際來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27.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十分純熟的地步。(褒義詞)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際並不像。
29.暮鼓晨鍾 : 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30.南轅北轍 : 形容行動和目的相反。
31.南轅北轍:心裡想往南去,車子卻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
33.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34.蓬蓽生輝:謙辭,表示由於別人自己家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十分光榮。
35.披肝瀝膽:比喻開誠相見,也比喻極盡忠誠。
36.披沙揀金: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選擇精華。
37.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39.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40.前事不忘 : 後世之師 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
41.黔驢技窮:比喻僅有的一點伎倆也用完了(貶)。
42.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43.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 無缺。
44.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45.怙惡不悛:一貫作惡,不肯悔改。
46.渙然冰釋:嫌隙、誤會消除。
47.荒誕不經:不經,不正常的。虛妄離奇,不合正理。
48.黃粱一夢:比喻想要實現的好事落得一場空。也說黃粱美夢,一枕黃粱。
49.諱莫如深:緊緊隱瞞。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上了大當,一無所得。
3. 表示人都是精華的成語
D 試題分析:本題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語文試卷》的積累與運用部分。出題思想:考查學生對成語含義來源的掌握。方法:了解成語的來源。A項:溫故知新,來源於《論語》,杞人憂天 毛遂自薦 來源於歷史故事。B項中捨生取義來源於《孟子》,門庭若市 刻舟求劍來源於歷史故事。C項中豁然開朗 源自《桃花源記》。守株待兔 完璧歸趙來源於歷史故事。D項全部來源於歷史故事。
4. 形容善於說話,說起來很動聽,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形容善於說話,說起來很動聽的四字詞語有:舌綻蓮花、口若懸河、伶牙俐齒、能言善辯、妙語連珠。
一、舌綻蓮花【shézhànlián huā】
釋義: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蓮花般美妙。
出處:《調教初唐》——「我舌綻蓮花地拋出了一大堆的極富 誘惑力的誘餌,果然,他們的表情越來越緩和,甚至驚訝,他們想都想不到跟了大唐走,竟然全部都是好處。」
二、口若懸河【kǒu ruò xuán hé】
釋義: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三、伶牙俐齒【líng yá lì chǐ】
釋義:伶、俐:聰明,靈活。形容人機靈,很會說話。
出處: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你休那裡便伶牙俐齒,調三干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損人行止。」
四、能言善辯【néng yán shàn biàn】
釋義:能:善於。形容能說會道,有辯才。
出處: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恰纔靈壁之戰,項王遣使征布會,布與龍且有隙,稱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辯之士,說他歸降,縱項王馳還……破項王必矣。」
五、妙語連珠【miào yǔ lián zhū】
釋義:連珠:串珠。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出處:他妙語連珠地發言讓大家捧腹大笑。
造句:
縣長平日里勾搭女孩子那是妙語連珠,舌綻蓮花,唯獨見了小雨就像是失了魂,詞不達意,有失平日的水準。
老劉這人別看他講起話來口若懸河,實際上肚子里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
在這四面楚歌里,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
這兩個人性格截然相反,一個能言善辯、巧於詞色,一個沉默寡言,金口難開。
她是校內廣播站播音員,他看到她在台上慷慨激昂,妙語連珠,那一刻,她是他心中最耀眼的明星。
5. 形容每句話都說的很好,很精闢。有什麼成語
字字珠璣
【拼音】: [zì zì zhū jī]
【釋義】:比喻說話、文章的詞句十分優美。延伸指說話或寫文章言簡意深,凝煉有力。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任憑是篇篇錦銹;字字珠璣;會不上一名進士。」
【造句】:
1、這篇批評北京市交通的文章,字字珠璣,正是切中要害。
2、那段充滿哲理的議論,真是字字珠璣,擲地有聲!
3、其通篇洋溢著機智、詼諧和幽默,可謂字字珠璣句句「哲理」,讓人開懷大笑之後又回味無窮,餘音繞梁三日而不絕。
4、字字珠璣,滴淚迸血,制義之中不可無一,不能有二。
5、陶大人字字珠璣,吾受教了,此生只求為漢室除殘去穢,復我光武榮光。
【近義詞】:一字千金 字字珠玉 擲地有聲 生花妙筆
【反義詞】:詰屈聱耳 狗屁不通 詰屈聱牙 語言無味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指說話或文章。
6. 形容把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全部說出來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知無不語
毫不保留
和盤托出
盡情宣露
言無不盡
直言不諱
暢所欲言
全盤托出
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