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精華眼霜 > 天然林是森林資源的什麼和精華

天然林是森林資源的什麼和精華

發布時間:2022-08-02 18:39:56

❶ 你好農村自己植樹造林的山被劃為自然林,對自己的利益有什麼影響,有山林證

一定會有影響。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天然林保護工程要堅決停止對天然林的商業性砍伐。因自然災害建設工程占林地和森林經營保護特殊需要等情況,確需採伐天然林的,應該經過國家林業局批准後,可以佔用人工林地採伐限額。其他如果需要採伐,必須報經當地林業局批准,並取得採伐證。如果你持有該片林地的林權證,你既有承包權,還要負責管理採伐。供參考。


分類:典型的熱帶天然林原生林是未經開發利用,仍保持自然狀態的森林,是森林演化的頂級群落,有豐富的物種,良好的森林的結構和防護功能,生態系列穩定上,有較強的自我恢復能力,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次生林是經人為採伐和破壞後,天然恢復起來的森林,一般由先鋒樹種組成,郁閉較低,大多喪失原始林的森林環境,生態穩定性和生態功能較差。在中國的東北,有一大部分就是屬於次生林。一般來說,天然林的生物鏈條完整獨立,物種的分布立體而豐富,有較強的自我恢復的能力,物種的多樣化程度極高,對環境及氣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6]世界上現存最著名的天然林包括:非洲中部熱帶雨林,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俄羅斯北部的寒帶針葉林,美國大峽谷地區等天然林。

❷ 個人天然商品林怎麼辦

天然林是森林資源的精華,是我國森林資源的主體。我國林地面積的64%是天然林,全國森林蓄積的83%以上來自天然林。天然林保護補償政策是對集體和個人因天然林禁伐造成的經濟損失給予補償。理論上確定天然林禁伐補償標準的方法有:生產成本補償、機會成本補償和生態效益補償。其中,生產成本補償是根據森林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平均社會成本來制定補償標准,不包括林木和非木質林產品的價值增值部分,是最低限的補償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第四條國家實行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上級人民政府對下級人民政府完成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和森林防火、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情況進行考核,並公開考核結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需要,建立林長制。
第五條國家採取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措施,支持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森林生態保護修復的投入,促進林業發展。
第六條國家以培育穩定、健康、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為目標,對公益林和商品林實行分類經營管理,突出主導功能,發揮多種功能,實現森林資源永續利用。

❸ 公益林和生態林是一種嗎

公益林和生態林不是一種。

公益林,是以保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保存物種資源、科學實驗、森林旅遊、國土保安等需要為主要經營目標的森林和灌木林。

其建設、保護和管理由各級人民政府投入為主。按事權等級劃分為國家生態公益林和地方生態公益林(其中包括省級、市級和縣級)。公益林分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公益林。

利用途徑

1、積極鼓勵與生態公益林主導功能密切的利用方式,如科學考察、定位觀察、試驗研究、科普教育、種質標本採集、生態旅遊、物種與遺傳基因保存和自然遺產留存等。

2、有條件地允許利用林下多種資源進行非木質資源開發。

3、嚴格控制對公益林的採伐更新,嚴格禁止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採伐、撫育和改造活動。

4、對公益林的利用以及公益林區進行的工程建設,必須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同步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❹ 請問公益林和天然林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公益林

通常所稱的公益林是指為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社會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體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會性產品或服務的森林、林木、林地。


其建設、保護和管理由各級人民政府投入為主。按事權等級劃分為國家生態公益林和地方生態公益林(其中包括省級、市級和縣級)。


公益林,是指以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體功能,依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劃定,經批准公布並簽有公益林保護協議的森林、林木以及宜林地,包括防護林、特種用途林。 公益林分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公益林。


利用途徑

1、積極鼓勵與生態公益林主導功能密切的利用方式,如科學考察、定位觀察、試驗研究、科普教育、種質標本採集、生態旅遊、物種與遺傳基因保存和自然遺產留存等。

2、有條件地允許利用林下多種資源進行非木質資源開發。

3、嚴格控制對公益林的採伐更新,嚴格禁止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採伐、撫育和改造活動。

4、對公益林的利用以及公益林區進行的工程建設,必須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同步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目的

更加有效地發揮森林生態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不破壞原有農林生態群落的前提下,達到生態和經濟雙贏。


原則

堅持森林可持續經營和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原則上,只對一半生態公益林區採取經營和利用措施。


經營內容

對現有林和合格的新成林進行經營管理直到森林與林木更新,主要分為管護、撫育、改造和更新等。


天然林

天然林指天然起源的森林,包括自然形成與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或者萌生所形成的森林。天然林是森林資源的主體和精華,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穩定、生態功能最完備、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陸地生態系統,是維護國土安全最重要的生態屏障。天然林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根基,保護好天然林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 按其退化程度可以大致分為原生林、次生林和疏林。

中國森林面積的64%是天然林,森林蓄積的83%以上來自天然林 。中國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東北、內蒙古和西南等重點國有林區。



1998年,天然林保護工程正式實施。通過20年保育結合,全國天然林面積凈增4.28億畝,天然林蓄積凈增37.75億立方米,工程區累計完成公益林建設任務2.95億畝;2011-2018年還在工程區開展中幼林撫育2.19億畝以及後備資源培育1220萬畝。多個省區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或接近60% 。


功能

生產功能

天然林是森林資源的主體和精華,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穩定、生態功能最完備、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陸地生態系統,是維護國土安全最重要的生態屏障。

天然林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根基,保護好天然林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天然林的資源在木材產中居主體地位,支援了國家建設,創造了大量的財富,而且在非木質副產品生產中也創造了可觀的價值。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生態服務功能

1、固體二氧化碳,調節大氣組成

森林每生產1克干物質需要吸收1084克二氧化碳。單位面積的森林體儲存的碳是農田的20-100倍。


2、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3、凈化空氣,降低污染

森林在抗性范圍內通過呼吸、吸附和吸收等可以減少大氣中的有害氣體、灰塵、煙霧和酸雨。


4、涵養水源,減少自然災害

天然植被通過冠、凋落物和根系三個層次對降水再分配,並影響土壤結構,使林地的非毛管孔隙度和水分的下滲速度顯著地大於荒地。降雨部分被林冠和地被物截留,更多的降水滲入土壤。使雨後林地表徑流顯著小於荒地,這就是天然林蓄水的主要原理。


5、保持水土,保障農業生產

中國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源頭和部分農業產區周圍,對維持長江、黃河、黑龍江、松花江、珠江、錢塘江、渭河等流域的生態穩定性,保障農業持續的穩產高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6、結構復雜,保證生物多樣化

天然林結構復雜,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多種動植物生存和繁衍的棲息地,因此成為最豐富的生物和基因資源率。

❺ 被稱為我國森林寶庫的是東北地區的什麼和什麼

興安嶺和長白山。興安嶺又包括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因為你問的是「什麼和什麼」,所以興安嶺就對了。

❻ 天然林的主要作用

保護天然林:重新認識林業經濟

韓琳

新春又快到了,正是萬木開始復甦的時候。對1998年夏天的特大洪災,人們還記憶猶新;限伐森林、保護天然林的國家政策如何實行,對林業經濟將產生怎樣的影響,也仍然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保護天然林工程全面啟動

制止亂砍濫伐、保護森林,早就是人們關注的問題,但直到去年的特大洪災發生後,各級政府才下定決心全面實施保護森林的措施。去年8月20日,四川省政府發布天然林禁伐布告。10月1日,四川全省禁伐天然林。自那時以來,全國重點地區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已全面啟動。

所謂天然林,是天然更新的森林,在形成方式上不同於人工繁育而成的人工林。天然林又分為原始林、次生林、殘次林等幾種類型。目前我國的天然林面積約為8726公頃,佔全國森林面積的65.3%,大部分是次生林,原始林僅佔2%,主要分布在內蒙、川、藏一帶。天然林在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止荒漠化、保持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有著人工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建國以來,國有林區計劃內採伐的木材絕大部分出自天然林,致使天然林資源急劇下降。這次由國家林業局主持推行的天然林保護工程主要是針對歸屬於135個重點國有林區、集中連片分布的天然林,面積約為2900萬公頃,佔全國天然林面積的33%。

保護工程將分兩期實施。第一期為1998-2000年,在此期間內完全停止禁伐區內的森林砍伐,調減木材產量1500萬立方米,將禁伐區內的森工企業轉變為營林事業管理單位。第二期是2001-2010年,要使天然林得到進一步恢復,實現木材生產以採伐天然林為主向經營利用人工林方向的初步過渡,使人工林木材產量占木材總產量的一半左右。工程實施范圍涉及雲南、四川、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17個省(區、市)的重點國有森工企業,以及長江、黃河中上游地區生態地位重要的地方森工企業。

保護天然林工程還要求加快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加大退耕還林力度,堅決制止毀林開墾,大力加強商品林建設。工程帶來100萬林區職工下崗分流,國家已投入30億元資金安排富餘職工轉產,並計劃在3年內投資195億元。

重新認識林業價值

保護天然林工程給林業及整個國民經濟所帶來的,決不只是經濟意義上的影響。國家林業局天然林保護工程管理中心的張佩昌主任說,通過保護天然林工程的實施,林業部門將推動林業體制的改革和經營思想的轉變,首先就是對林業價值的重新認識。長期以來,由於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人們對森林價值的認識局限在經濟價值上,森林的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長期遭到忽視;而在經濟價值方面,人們的認識又局限在木材及木材加工上。因此,伐木及木材加工就成了我國林業經濟的主體。

但實際上,森林的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是經濟價值的6—7倍。森林具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減少污染、調節氣候、凈化空氣以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等多種功能。據中國林科院侯元兆研究員在90年代中期主持的「中國森林資源價值核算研究報告」中的說法,我國森林的經濟價值達17414.51億元,環境資源部分的價值為75218億元。這里還有另外一組數字,也可以說明問題:只講木材,粗略地算,林業所創的GDP在50年代佔全國整個GDP的6-7%,到70年代就降為2-3%,現在還不到1%。可見「木頭經濟」份量越來越輕。

即使在經濟效益方面,提供木材也決不是唯一的。從廣義的方面理解,林業應該是以森林為依託的龐大產業,包括木材及木材加工、林業化工產品、葯材、森林旅遊等等。

保護天然林工程就是要將過去以利用木材、經濟效益為主的傳統林業經營思想,改變為以生態效益為主、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改變林區單一的產業結構,開展多種經營。目前我國松香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天然林得到保護後,有些林業化工產品、森林食品及各類動植物將大量增加,質量也將有所提高。森林旅遊也在各地方興未艾,全國已經建設了574處以森林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和3000多處各類森林公園。有關部門研究認為,林業可向社會提供1100多種林副產品,這些都將使林區的多種經營具有更多資源。

林業管理體制改革亟待加快

改革開放20年來,各行各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林業管理體制仍然具有很強的計劃經濟特性,林業一直存在著企、事不分和政、企不分的問題。一方面,林業的管理、養護應該是政府的事,屬事業性質。據悉,日本、芬蘭等西方國家就將整個林業作為事業單位來管理,由國家出錢養著,賣木材的錢也上交國庫。但在我國,這方面的工作一直由國有林場負責。全國有生態型國有林場1459個,經營有林地872萬公頃。這類林場培育的森林資源以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受益的是全社會,但是對他們自身來說,並不能轉化為直接的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伐木、加工等創造經濟效益的事,才是企業行為。國有林場、森工企業為了生存,必須創造經濟效益,也就是只能砍樹。但是,森林資源是由國有林場管的,沒有制約,有制約也制約不了。這就好比國有林場既扮警察,又當小偷,結果可想而知。

國家林業局政策法規和體制改革司陳根長司長說,人們常說國有企業負擔重,主要指企業要承擔職工退休養老、辦學等方面的責任。而對於森工企業來說,這些還只是小頭,大頭在於管理、養護森林,為國家創造生態、社會效益上。所以,要使保護天然林的工程得到長期、徹底的落實,就必須進行林業管理體制改革,實現企業管資源向國家管資源的轉變,把資源管理的行政職能從企業中分離出去,把一部分森林工人轉變為管護工人,成為國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部分純採伐和加工工人作為企業完全分開。這就是管理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張佩昌主任說,保護天然林工程實施後,管理體制的改革要從天然林保護區開始搞起,逐漸向全國推廣。

林區經濟出路何在

木材是一種使用非常廣泛的原材料,而林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也佔有一定的份量。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後,我國的林業經濟是否會大幅度地縮水?陳司長說,保護天然林不等於一棵樹也不砍,只不過將來要砍的樹會更多地取自人工林。我國人工林保存面積已達3300多萬公頃,居世界第一,有的已到成熟間伐期,仍然能為社會提供相當數量的木材,只不過大件木材將要有所減少。因此,禁伐措施對林業經濟的影響只是結構性的,而非全局性的。

陳司長進一步指出,林業部門應在實施天然林保護以外的地區,對現有森林實施分類經營,將其中大約佔30%左右的森林作為重點保護生態林,嚴加保護。將其餘佔30-40%的作為一般保護生態林保護起來,剩下的30-40%作為商品林,生產社會需要的木材和林產品。新增森林也要實施分類經營。

由於諸多原因,我國的國有林業,尤其是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從8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經濟滑坡,企業負擔重,職工生活貧困。一些林業專家指出,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後,林區經濟要走出困境,除了加快營造速生豐產林及林果等商品林以外,還必須因地制宜,開展多種經營,同時發展木材精深加工,走工業化的道路。

舉例來說,江蘇省虞山林場過去長期搞單一的林業經濟,結果年年虧損,只好伸手向國家要錢過日子。改革開放以來,林場走向以林為本、以市場為導向、多種經營、多產業開發的道路,一方面運用新技術改造傳統林業,發展優質、高產、高效林業,特別是竹筍兩用豐產林,使每畝林地的收入比以前提高了47.5倍,茶葉畝產增加了近1倍,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工業加工及森林旅遊。結果工業銷售收入和旅遊收入逐年上升,到1996年工業利潤已達570多萬元,佔全林場總收入的2/3,旅遊業也獲利365萬元;林場的森林覆蓋率為95.8%,職工人均年收入達6719元。

湖南省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1982年在原國營張家界林場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我國第一個森林公園。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和宣傳,現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勝地,1992年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1996年接待旅遊人數為60萬人次,經濟收入達到3875萬元。

據張佩昌主任介紹,從大林業的角度說,全國靠木材和林產品為生的縣有400—500個,位於天然林保護區內的就有100多個,已有相當一批縣,通過發展林產品的多種經營及深加工,走上了致富之路。我們相信,禁伐森林,並沒有改變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反而給林業部門帶來了改變傳統思想的契機,只要調整思路,堅持改革,盡管任務艱巨,林業經濟一定能走上一條健康的發展道路。

❼ 天然林是自然資源,人工林是自然資源嗎

答案是「是」
為什麼?這就牽涉到自然資源的定義了。
其實沒有這方面的具體定義,資源包括自然資源,而自然資源並非是自然產生的,而是資源本省的屬性決定,所以,不管是什麼樹林,都是資源資源,而木材,經過人為加工的則不是自然資源了。

閱讀全文

與天然林是森林資源的什麼和精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7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52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4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7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5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6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8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9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7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4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6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8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82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6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53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6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90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3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