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顏面霜 > 富士山泥面霜怎麼樣

富士山泥面霜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9-23 04:50:41

Ⅰ 求生活小常識的問答題300道

1、貓為什麼怕吃燙東西?
答:貓的味覺很發達,因此舌尖很敏感,所以貓怕吃燙東西。
2、土豆芽真的有毒嗎?
答:土豆芽中有龍葵鹼,芽長大了也就沒有了。只要把土豆上的芽挖掉後再吃,就一點問題也沒有。
3、海里真的有不游水的魚嗎?
答:有。如日本海的沿岸多岩石的海底的辟魷科魚。
4、宇航員在月球上走時會揚起沙塵嗎?
答:月球上沒有水分,沙塵會飛揚起來,但由於沒有空氣,沙塵不會在空中擴散,會立刻落下來,就好像多個高爾夫球落下來一樣。
5、膿真的是細菌的屍體嗎?
答:膿是白血球和細菌的戰爭戰死者的「屍體」另外還有一些被破壞的人體組織。
6、為什麼人的酒量不同?
答:因為人體內分解酒精的酶多少不同。
7、為什麼打流感預防針後不能洗澡?
答:因為打預防針後人體抵抗力多少受到一些影響,而洗澡容易引起著涼或使針口感染。
8、青蛙為什麼要冬眠?答:因為青蛙這類動物是冷血動物。
9、柿子為什麼有的澀有的甜?
答:因為不成熟的果實里有很多丹寧酸。而成熟的柿子里很少。做成柿子餅後丹寧酸就沒有了。
10、為什麼金魚身體變黑就會死去?
答:水不幹凈或是身體內部有病,金魚身體都會變黑,這說明金魚的健康狀況不好。
11、地球內部的結構是什麼樣的?
答:地球內部由三層構成:地殼、地幔、地核。
12、人造衛星為什麼能繞地球運行,而不掉下來?
答:因為有地球引力的作用。
13、被蚊子叮後為什麼皮膚會發癢?
答:因為蚊子叮人後吐出的唾液會使人發癢。
14、煤氣中毒是怎麼回事?
答:煤氣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15、太陽能電池的發電結構是怎樣的?
答:由半導體構成,主要材料是硅和鋁合金。
16、保溫瓶能熱但能保「冷」嗎?答:能。
17、雞蛋為什麼在水中沉底而在鹽水中漂浮?
答:因為雞蛋的比重比水大而比鹽水小。
18、響尾蛇是從何處發出聲音的?
答:從尾部發出。它的尾巴尖上有幾個角質的環節,裡面是空的,搖動蛇尾或摔打尾部環節時就會發出聲音。
19、蟬在夜間棲息在何處?
答:蟬在夜間棲息的地方就是白天活動的地方,它一動不動的呆在那裡直到早晨。
20、不同窩的螞蟻相遇後真的會打架嗎?答:會。
21、人身上為什麼會發癢?
答:無論什麼場合,都是最後在皮膚形成組胺這種化學物質而引起的發癢。
22、汽車玻璃為什麼很結實?破碎後也不容易傷人?
答:因為汽車玻璃是鋼化玻璃,強度很高,破碎後也呈圓珠形,不容易傷人。
23、為什麼煤氣泄漏時不能開排風扇也不能打電話?
答:因為開排風扇和打電話都容易產生火星,會引起爆炸。
24、為什麼體溫計的水銀柱上升後不會自動下降?
答:因為體溫計下部有一個非常細的部分。
25、為什麼倒啤酒時會有許多泡沫?
答:因為啤酒中有很多二氧化碳。倒啤酒時,二氧化碳會沖出來。
26、小貓喝狗奶有關系嗎?
答:沒有。
27、蝌蚪變成青蛙時,鰓是變成了肺嗎?
答:不是。鰓消失了;肺是後來長成的。另外,青蛙不僅用肺呼吸,還能用皮膚和嘴裡的上皮呼吸。
28、年年下雨下雪,為什麼天上的水總下不完呢?
答:因為水在自然界中是不停循環的。
29、日食是怎樣形成的?
答:當太陽、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線上時,月球擋住了人的視線。
30、酒精燈芯為什麼不會被燒掉?
答:因為酒精燈燃燒時燒的是酒精而不是燈芯。

Ⅱ 日本原裝化妝品富士山泥的保質期怎麼看跪求解答!!謝謝。

日本化妝品的批號是連相關人員都看不懂的~
一般來說未拆封三年,拆封後一年。
若是日本葯妝店裡買的,那可能貨比較新鮮吧。
若是某寶上買的,要小心了。若是很便宜買來,那有可能不新鮮吧。
取適量在皮膚上,若無特殊狀況,一般可以用吧。看看它的質地和氣味是不是和原來一樣。

Ⅲ 日本富士山火山泥面膜適合什麼人群使用

油性或混合型哦~去黑頭深層清潔

Ⅳ 有沒有哪些適合混油皮用的護膚品

混油?粗毛孔?長痘?我懷疑你描述的就是我的臉!

同款膚質不請自來分享我最近發現的寶藏護膚,最近臉的狀態比之前穩定了很多,我覺得是它們的功勞。

1.潔面

油皮其實很容易過度清潔,我自己的經驗是:不要完全依靠清潔力強的洗面奶,選擇清潔力適中的氨基酸潔面,要是有深層清潔需要的話,就交給清潔面膜來解決

2.清潔面膜

每周不超過兩次,把毛孔表面的油脂清潔干凈,可以減緩粉刺和黑頭的生長速度,也是預防閉口痘痘的好辦法

3.刷酸

適當刷酸對緩解毛孔粗糙和黑頭真的很有用,初次嘗試刷酸建議從低濃度的開始,慢慢建立起耐受,我用的是這款水楊酸棉片,輕擦濕敷都很方便

4.祛痘

其實長痘我不怕,再嚴重的痘痘也總會消的,最可怕的痘印,不好好護理的話很容易變成斑點和膚色不均。一般痘痘癒合後我就會開始刷柔膚露,可以加快消炎褪紅,不留下頑固黑痘印,皮膚很快就恢復到沒長痘之前的狀態

混油皮,有黑頭、閉口,偶爾冒小痘痘是大多數年輕人容易出現的情況,特別是年輕愛美的女孩子,下面針對介紹一些 性價比 不錯的護膚品:
潔面
混油肯定是需要做好清潔的,選擇清潔力不錯的 氨基酸為主 的潔面就可以了,按照油脂去除能力的強弱推薦如下:

還有一些比較網紅的潔面,屬於 大皂基、SLES類 的潔面,對混油皮來講, 清潔力過強 ,短期用了會感覺皮膚乾燥,長期用容易傷害皮膚屏障,除非是大油皮,混油皮沒必要用這類產品,作為避雷給大家指出:

BEAUTY BUFFET Q10牛奶美白洗面奶、佰草集平衡潔面乳、露得清深層凈化洗面乳、AHC玻尿酸B5洗面奶、悅詩風吟濟州島火山岩泥毛孔清潔洗顏乳、悅詩風吟綠茶精萃保濕潔面膏、謎尚水清顏蝸牛修護潔面泡沫。
護膚品
可以使用含 水楊酸 成分的功效性護膚品,主打 祛痘、控油 ,長期使用有 去黑頭、縮毛孔 的作用,推薦高性價比的產品如下:

如果 油皮、暗沉 為主, 長痘 不是很嚴重,想要 美白 為主,可以嘗試 煙醯胺精華 :

the ordinary的煙醯胺精華就不推薦了,很多人吐槽有類似塗膠水的質感,Olay的光感小白瓶、淡斑小白瓶都是不錯的選擇,煙醯胺也有一定刺激性,如果沒有用過煙醯胺的產品,應該先用光感瓶,耐受之後再換淡斑瓶;

當然,除了功效性的祛痘產品,日常也要配合溫和簡單的護膚品,對混油的皮膚而言,需要選擇 質地清爽的水乳 ,比如芙麗芳絲保濕修護清爽水乳、無印良品 舒柔水乳(舒爽型)。這邊不過多推薦,遵守質地清爽,溫和保濕的原則就可以了,沒必要在水乳上下大功夫,想美白、祛痘、控油,不如花錢在功效性護膚品上面。
祛痘護膚品好用嗎?
關於祛痘,一般是添加了一定量的水楊酸、果酸、煙醯胺的護膚品,但 添加量不夠 的話,實際上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比如:

混油皮在購買護膚品時要注意補水的同時也要有一定的控油功效,最好是有調解皮膚水油平衡效果的產品哦,可以從本質上把膚質調節的更加 健康 !
下面我來推薦幾款適合混油皮用的護膚品,可以作為參考:
黛珂植物韻律水乳

黛珂的植物韻律是它家口碑非常棒的一套水乳,也是我夏天很愛用的一款。它的質地上臉是非常清爽的,不會對混油皮造成負擔。有滋潤款與清爽款兩種選擇,可以根據季節和自己的皮膚狀態來自行選擇。而且是純植物的配方,換季的時候必備啦,就算是孕婦都可以用的超天然產品哦!先乳後水的順序,先用乳液軟化角質,後用水深層保濕,油皮混油皮用它剛剛好。屬於調理型水乳,有很不錯的調節水油平衡的效果…

蘭蔻小黑瓶

非常經典的精華肌底液,相比起同等級的雅詩蘭黛小棕瓶,蘭蔻的小黑瓶是更加適合油皮來用的。小黑瓶吸收的很快,也是清爽的質地,作為一款全能型的肌底液用在最底層不會給皮膚造成負擔。有很不錯的抗老效果,秋冬季節補水很不錯。

歐萊雅青春密碼肌底液

是蘭蔻小黑瓶的平價替代款,使用感和小黑瓶很相似,都是清爽好吸收的質地。價格卻比小黑瓶便宜很多,是油皮性價比精華的首選!

SK II大紅瓶面霜

號稱油皮親媽的sk ll網紅面霜,油皮用它會完全顛覆對面霜厚重黏膩的印象!果然sk ll貴有貴的道理啊,用完臉會變得軟軟的,是很舒服的使用感。就算是夏天用都不會油膩,秋冬季節用就更不用說啦!抗老保濕效果一流,預算足夠一定要去試一試。

謝邀,感謝關注田小喵。

我本身是混油皮,先從題主的第一個問題入手,個人覺得小黑瓶精華,或者是小燈泡都還不錯,這兩個產品可以二選一。

混油皮在皮膚護理上面,可以重點選擇補水保濕的產品,如果是有抗老等需求,在選擇產品的時候建議選擇乳液質地為主的產品。

個人很喜歡IPSA的自律循環系列,這個系列的產品是需要在櫃台做皮膚測試的,選擇出適合你的搭配,這也是我很喜歡這個品牌的原因。

精華側我很喜歡Martiderm的安瓶,安瓶其實本質可以算是更高濃度的精華,我喜歡它的原因是能夠感受到膚質變好的過程。

同樣科顏氏的維C精華乳也是我很喜歡的產品,使用完一瓶之後皮膚從手感到視覺上都有變好的跡象,周圍都會有同事問我,到底用了什麼,感覺皮膚變好了好多。

另外彩妝品方面,我個人很喜歡suqque的滴管粉底液,是少有的不需要用美妝蛋也能快速上妝的產品,還有蘭蔻的氣墊在歷經多次的變革之後,現在也變得貼服自然,可能唯一的缺點就是用得太快!

希望這些能夠幫到你。

混油皮容易出痘痘,毛孔堵塞的問題,護膚品要選擇清爽一點的,日常清潔也很重要。洗臉盡量用涼水洗,避免用毛巾擦臉,有條件的話用一次性擦臉巾或者化妝棉。洗臉用氨基酸類的洗面奶。護膚品的話如果你年齡不太大。30歲左右或者更年輕,我推薦我一直使用的雪肌精爽膚水,搭配她家的清潤型乳液。我差不多用了兩年了,真的挺好用的。我經常熬夜,年齡也快30了,目前還沒有眼紋,皮膚狀態也還可以。個人認為護膚方面日妝更適合亞洲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祝你生活愉快

我自己是混油皮,介於小姐姐的年齡和護膚閱歷。

我可以給出兩個小建議

1.精華可以試試西班牙安瓶 白天水油平衡款,上妝之前用,底妝會服帖。

2.面膜的推薦,我目前在用ray和可復美。

兩款面膜都比較溫和不刺激皮膚並且有很好的補水效果。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就醬紫啦。

混油皮T區油脂分泌旺盛,皮膚油膩、紋理粗、毛孔大,皮膚PH值較 健康 皮膚偏鹼,容易滋生細菌,導致痤瘡及黑頭的發生,但面頰口周部常呈現乾性或中性的皮膚表現。

混油皮出油的最大原因是水油不平衡,所以在控油的同時,也需要補水。
philosophy purity洗面奶

Philosophy是個美國護膚牌子,微微發黃的乳液狀質地,不是特別稀,就是通常的無泡洗面奶的感覺,味道有點像草味。每次洗臉按一泵的量就足夠了,感覺它和mia刷子是絕配哈,可以很大程度的清理毛孔和污垢,洗後也沒有任何的緊綳感,便宜大碗,可以說是性價比超高的。
SK-II神仙水

這款應該沒有人不認識吧,也是我吃土都要入的一瓶化妝水。SK-II的核心成分Pitera 活細胞酵母精華,能夠促進皮膚的新生和修復。

很多美妝博主都說要濕敷才有效,但我都是按壓手心然後在臉上輕拍的,能用很長時間,用下來之後它能夠讓我的皮膚比較穩定,水油分泌趨於平衡,減少閉口的產生,膚色有也明顯的提亮。
奧爾濱 健康 水

奧爾濱的 健康 水也是大名鼎鼎,其蘊含的薏仁精華、七葉樹提取精華及多種珍貴植物成分。能迅速察覺敏感脆弱的肌膚狀態,不僅幫助肌膚恢復 健康 ,調整肌膚 健康 周期,同時兼具消炎、美白、收斂細紋、賦予張力與光澤等功能;

這款水不像SK-II我不是經常用的,一般就是肌膚出現問題用來急救濕敷,見效非常快,睡一覺起來皮膚軟軟的光光的,皮膚會提升一個level。
怡麗絲爾 優悅活顏水乳

怡麗絲爾ELIXIR是資生堂旗下的一個品牌,優悅活顏系列的功效訴求,是幫助皮膚培育 健康 角質層,運用膠原蛋白 科技 ,提升皮膚的自我保護、抵禦外界機能,讓肌膚彈性光澤。

我用的是1號清爽型的水乳,水即沒有高機能水的黏感,也不似白開水一般稀薄,質地我個人非常喜歡,而且還帶點清雅的花香味,擦在臉上有種水珠爆開的感覺。乳液的質感也很細膩,吸收速度快,不油膩,按摩之後有種從皮膚內透出來的軟嫩水潤。

資生堂紅妍肌活精華露

第一次用是櫃台BA送的小樣,用完之後很驚艷,質地水潤清透,我混油皮用起來沒有任何壓力,馬上就請朋友代購了正裝,它蘊含獨特的肌因賦活成分,號稱能提高肌膚免疫力。具有顯著的抗菌,消炎,抗氧化的功效,不但可以修復受損的肌膚,而且還可以延緩衰老。

護膚師一門學問,護膚品也並不是一層一層塗的越多越好,皮膚細胞的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

給它太多的負擔它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合理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膚品,特別是油皮和混油皮,適當的時候給肌膚做點減法,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和題主的情況很像,可能皮膚更偏向於外油內干一些。 泛油的根本問題是皮膚缺水。 輾轉用過很多護膚品,值得一提的有蘭蔻粉水,雖然比較稠,但油皮友好,而且非常滋潤,比較適合秋冬,有很好聞的味道。

個人比較推薦 蘭嘉絲汀柔潤爽膚水 ,簡單稱作蘭嘉絲汀白水,敏感肌用起來也無壓力,對於易泛油光,暗沉暗黃的皮膚尤其適用。成分純粹,便宜大碗,濕敷,水膜不心疼。

韓國AHC玻尿酸B5水乳 ,油皮親媽,另有收縮毛孔的功效,補水強勁。上兩張圖看一下他的質地。

艾詩緹 是日本富士旗下的本土品牌,價格很親民。適合三十歲以上的女性,降低肌膚氧化,滋潤不油膩,是很不錯的口碑產品。

碼字不易,喜歡/有幫助給個贊哦( -ω-`)

歡迎關注,會不定期更新好物推薦 穿搭秘籍 美妝小技巧(๑º º ๑)

謝謝(比心ฅ)

混油皮護膚方法大公開!素顏0壓力

護膚重點:

1、定期做深層清潔,最好1-2周使用一次去角質產品,磨砂膏類產品4周一次

2、可適當使用控油護膚品,避免油脂分泌過剩

3、適當使用潤膚產品

4、不要給皮膚太多營養,避免皮膚毛孔堵塞形成閉口

5、每周做1-2次補水保濕面膜,痘肌可以嘗試祛痘保濕產品

6、一年四季都要防曬,尤其是夏天

7、保證充足有規律的睡眠

8、謹慎使用速效美白產品,容易導致皮膚受損

9、適當運動增強身體代謝,延緩皮膚衰老

10、選擇抗氧化、抗初老的產品

護膚誤區:

抹防曬不卸妝:

只要用過防曬、隔離產品、或者是在空氣污染指數較高的戶外長時間呆著,就應該卸妝,使用溫和的卸妝產品更有助於保護皮膚

出門前幾分鍾塗防曬就可以:防曬產品塗抹之後,需要在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才可以發揮作用,所以建議最好是在出門前半小時塗抹

臉上有斑,長期使用淡斑產品:淡化色斑的產品一般都具有去角質的成分,長期使用容易產生紅血絲

卸妝:mekiss卸妝水

介個卸妝水還有人不知道?我不服!用完它以後我直接扔了卸妝水和卸妝膏!感覺它的卸妝能力要比一般卸妝水更強,更溫和,根本不會糊眼睛好嘛!更別提給臉帶來負擔了!沒有的事,洗完臉滑溜溜的,不護膚都沒啥問題了!

痘痘:oumuamua

要我說啊!祛痘膏不用他簡直虧得慌!我每次覺得自己臉上要冒紅痘痘的時候我就塗他,直接把痘痘扼殺在了搖籃里,不留一點痕跡,有時候一晚上冒出那種大紅痘,用它抹兩三天也就啥啥不剩了,敏感肌妹子也可以用,完全不用擔心!

痘印:韓號祛疤膏

痘印是一定要重視的,一個不留神,在臉上留下又黑又大的痘印,簡直就是噩夢,尤其是那種4-6個月都下不去的那種,真心等不起啊!所以痘痘下去的第二天我就用這個了,不管是紅色痘印還是黑色痘印,保證都會乖乖下去!相當不錯哦!

黑頭:澳洲Swisse清潔面膜

黑頭真是最煩人的物種了,擠!毛孔越來越大,不管!越來越黑!好在我挖掘了這個面膜,就塗在有黑頭的地方就成,幾分鍾就干吧了,還能看到有黑頭的地方冒小孔,就好像在呼吸一樣,洗掉以後肉眼可見的黑頭減少,寶藏面膜非他莫屬!

美白:大創淡斑美白精華

平價好用的精華非他莫屬了,小小一瓶隨身裝著都合適,塗在臉上肉眼可見的變白,淡化黑色素,用它擦臉之後臉和脖子都有很大的色差了,現在專用它來抹脖子和胳膊,一點都不會心疼,就是夏天出門,我都不帶害怕的!

和你膚質差不多,學生黨買不起貴的,我現在用的是無印良品的水乳感覺不錯,記得買清爽型的
日本護膚品比韓國好用,韓國香精味太重,悅詩風吟一生黑
韓國的化妝品還是可以接受的

Ⅳ 日本富士山洗顏泥如何使用

就像洗面奶一樣用。先把臉用清水洗一下,然後把洗顏泥擠在手心裡,不要太多,有硬幣那麼大就可以,在手心搓開後抹在臉上,輕輕地揉洗,最後用清水沖洗干凈。

Ⅵ 出行旅遊必備的一些東西有哪些

1、毛巾的另一種用途。就是最常見的純棉毛巾,比較厚的那種。在劇烈運動之前貼身墊在背上,用來吸汗,結束後立即取出來,你會感到非常舒服,而且內衣變乾的速度快多了。配合排汗內衣的效果更好,多帶幾條,可以多換幾次。

2、廉價化纖內衣。曾經見到有人穿普通的保暖內衣爬山,恐怖!專門的排汗內衣最好,如果暫時還沒有,那也不要穿棉織品,到地攤或者超市上找那種化纖(一般是晴綸的)內衣吧,雖然趕不上排汗內衣,但比針棉內衣強得多!

3、拒絕牛仔褲。這個其實不需要多說了,但是我注意到還有很多新手穿著牛仔褲玩戶外,大概一些人的觀念里仍然認為牛仔褲耐磨結實。其實棉製品即不結實也不耐磨,物理性能也很不適合戶外運動。一旦下雨、涉水或者大量出汗,你就知道牛仔褲的壞處了。趕緊脫了吧,那怕穿一條二十多塊錢的化纖西褲都比它強。

4、鞋碼的選擇。幾乎所有的教材上都說登山鞋的碼子要大1到1.5號,我的體會不是這樣,我穿鞋的體驗從來是越穿越松,新鞋緊舊鞋松,早上緊晚上松,行進的時間越長越松。因此認為買鞋一定不要買大了,太大的鞋既不舒服又容易打皰,合腳才是最好的,當然前題是穿著厚襪子試鞋。

5、鞋帶易散。這個小毛病比較煩人,其實用橡皮筋扎一下就解決了。或者用各種家電的電纜線上帶的那一小節捆紮線也可以,捆得更牢固。

6、鞋墊打皺。鞋墊在鞋子里打皺的問題很多人遇到過,我有一個辦法:用一塊尼龍砧板(就是那種很薄、半透明、可以彎折的,關鍵是材料,類似就行)剪成鞋墊形狀,然後和鞋墊簡單地縫在一起,OK,徹底解決。此外,推薦一種超市裡賣的所謂保健鞋墊,表面帶顆粒的,牌子忘了,只要幾塊錢,比在戶外店裡花幾十塊錢買的鞋墊還結實。有人可能對它的顆粒心存疑惑,別擔心,就是這顆粒才舒服。

7、沖鋒衣的命門。只要質量沒問題,沖鋒衣的結構是嚴格防水的,不過它有個命門袖口,我見過的沖鋒衣,袖口和袖子的連接處都沒有壓膠。淋雨時間一長,此處必然滲水。始祖鳥這個地方倒是設計得很好,可是太貴了,買不起,所以對這個問題暫時還沒找到好辦法,好在小臂出汗不多,襯個塑料袋對付一下拉倒。

8、解放鞋。這實在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東西。便宜,防滑性不錯,體積小。你腳上的登山鞋再好,晚上宿營時總得換下來放鬆一下吧?幾百塊的涉溪鞋在溪流里卻有個無法避免的毛病:鞋幫的網眼老是進沙子,倒是解放鞋挺頂事。(不過解放鞋保護性太差,穿時間長了腳痛)

9、找路。除非你原本打算搞一次無人區穿越,從物資和思想上做好了自行開路的准備,否則,不管是暫時找不到路、還是打算抄點近路,都不要在明顯沒路的地方強行穿越。這樣做你不僅可能受傷,而且根本節省不了時間和體力,老老實實轉身、繼續找那條已經存在的路才是明智的。不信的話可以多試幾次。

10、行進節奏。看到比較多的說法是行進30分鍾休息5分鍾或者行進一小時休息10分鍾。個人覺得這只能作為參考,每個人的體力和習慣不一樣,適合的節奏也不一樣,節奏比較快的,最痛快的走法是持續行進大約3個小時休息20分鍾(水平移動)。此外,就幾天的安排而言,最好第一天比較慢,第二天再回復正常。必須讓身體適應一下,否則很難受。

11、步幅問題。多數教材上說要用較小步幅邁步,我的體會不同,長時間的行進中習慣於用較大的步幅(比平時走路的步幅稍大),這樣感到更輕松一些。(因為減少了總的邁步次數,或許有利於減輕腳底的磨損?)

12、中途休息時不要脫鞋。長時間行進腳一定會浮腫,脫了鞋一旦再穿是比較難受的。

13、背包防水。登山包本身都有一定的防水性,防雨罩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用東西。但是,如果你被雨水持續不斷地淋過三四個小時以上,你就知道防雨罩也不是完全可靠的。防水袋雖好但是容量有限,推薦用大塑料袋(家電包裝的那種,夠大)包裹衣物和睡袋。溯溪活動這樣做就更有必要了。

14、怎麼裝睡袋。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用壓縮袋來裝睡袋,錯!這種辦法早就拋棄了。睡袋反正放在最底層,不要額外包裝,直接塞進背包里,然後上面該裝什麼裝什麼,只管使勁壓。這樣才能充分利用空間,裝好的包內部充實,外觀飽滿。

15、GPS與指南針。這個話題其實有點多餘,因為已經有很多人談過了。GPS是個好東西,也很專業,可惜使用中的限制因素太多了:太耗電、太容易受天氣和地形影響、反應速度慢。

很多人還喜歡攜帶軍用指南針,比較流行的是62、65式。推薦定向越野用指南針(其實不是專業定向用的,是那種有機玻璃的,跟手機面積差不多的)。實際上軍用指南針並不適合戶外,偏重偏大,坡度計、里程計、速度盤、精確定向、測距等功能發揮不了太大用處,定向越野指南針輕巧簡單實用,二三十塊錢的質量就足夠好了。

16、開路刀。狗腿當然很威風,但是對付山路上柔韌的荊棘和雜草,這玩藝兒實在老牛攆兔子有勁使不上。砍樹當然不錯,但是個人認為只要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都不應當動它們。我使用的是一把瑞典ASE,長,細,薄,輕,鋒利,開路非常好使。

17、水袋咀。鴨嘴獸水袋的吸管咀子是裸露的,容易臟,背包上肩時不小心還容易擠出水來弄濕後背。這個水管的吸咀是可以拔下來的,用裝膠卷的塑料盒做個套子很容易。建議用富士的,白色半透明的比較醒目。

18、水壺。要亮騷、表明你是一頭戶外驢,LAKEN、SIGG必備,要實用,軍用套壺最好。性價比高,非常結實。LAKEN、SIGG倒是輕了那麼一點點,可惜一撞就癟,瓶塞子又很容易滑絲,而且,你需要將一壺水保存一個星期再喝嗎?當然,飲料瓶子也非常好。

19、不銹鋼小口杯。超市有賣,7cm口徑的比較合適,幾塊錢,用不壞。宿營時用這個,行進時用帶吸管的水袋,搭配得非常好。不用時用小塊掛掛在背包上,途中在溪流里舀水喝也很方便。

20、太陽鏡。一般沒必要,有頂帶檐的帽子就夠了,在山裡實在沒甚麼晃眼的東西。冰雪地帶太陽鏡自是必不可少,不過那時你或許更需要一隻雪鏡,而且必須是防霧的。在低溫條件下,不能防霧的雪鏡基本上就是廢物。

21、簡易冰爪。也就是所謂的四齒冰爪,便宜,簡單,只要幾十塊錢。DIY水平高的可以自己做一個。這玩藝兒名字叫冰爪,但真正在雪山上沒幾個人用4齒的,倒是在一般的山路上,遇到路面非常滑的時候,這個簡單東西可以起到關鍵作用。個人覺得登山杖都可以不帶這東西一定要帶。

22、燈箱布。地席這玩藝兒主要是冬天用的,防止冰雪天氣帳篷底部和底面凍在一塊。推薦到做招牌的小店裡扯一點廣告燈箱布替代,有幾種顏色,很便宜,也很結實,缺點是比重大了點。

23、一次性桌布。低檔餐館里用的那種薄膜型的,超市有賣,便宜,輕,多用途。

24、zippo打火機。很多人認為zippo跟戶外有點掛鉤,其實這玩藝兒在戶外不好使,比一次性打火機差遠了。還是把它留在家裡,用一次性吧!而且要多帶幾個,放在不同的地方

25、地圖保護。先復制一份(彩色列印最好),途中的標記作業就用這張圖,然後到裝潢店買一點玻璃膜,要無花透明的,或者到做招牌的小店裡買一點轉移膜(其實就是玻璃膜),把地圖原件鋪平粘上去,這份原件就變的即防水又結實。

26、勞保手套。現在勞保商店裡有一種覆膠的手套,手套本身是棉線織的,手心和手指部分覆蓋一層又厚又軟的橡膠(橡膠多數是黃色的,也有白色的)。這種手套做工粗糙,但是防滑防扎性比任何勞保手套都好,帶著也很舒適。

27、奶糖和巧克力。這兩樣東西用於臨時補充體能有明顯效果,途中一旦因為消耗過大、補給欠缺感到體力不足的時候,吃上幾塊,過個十來分鍾就有效果,當然沒感到體力不足時也可以吃。現在超市裡有一種叫「干奶片」的奶製品,葯片狀的,也很好。

很多葯房裡還可以買到口服的葡萄糖沖劑,在水壺里和一點這東西也是個好辦法。當然現在有專用食品了,能量棒什麼的,沒試過,不知道怎麼樣。

28、飲水。書上從來都說不要在感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不管怎麼喝,人體的需水量都是一定的,不渴也喝有浪費的可能。

29、不要准備太多吃的東西。其實你根本吃不完,這些東西有多少是進到肚子里發揮作用了的?咱們玩的是戶外運動,不是組織晚餐會,也不是野外生存訓練,咱們要去的地方有哪一處是真正的無人區?這些東西你只吃得了一部分,剩下的要麼送給農民朋友,要麼半道上供奉土地公公。記住:別把自己的背包當「超級市場」。

30、穿多少衣服睡覺。以前聽說的經驗是睡覺時穿多了反倒冷,穿少一點才睡得暖和。後來發現這根本就是錯的!絕對穿多一點更暖和,如果你的睡袋溫標不夠高,最好穿著羊毛衫抓絨睡。當然,穿得太多睡袋會太緊,不舒服。

31、剪指甲。這個主要針對MM。比較艱苦的戶外活動中不要留長指甲,影響勞作,容易藏污納垢,還容易受傷。

32、腳部打皰的防治.鞋要合腳就不說了,如果行進途中發覺腳底不適,局部位置火辣辣的,那一般就是打皰的前兆,最好不要心存僥幸,趕緊在痛處邊緣貼上足夠厚的紗布膠布,改變一下腳底的受力。如果已經打皰,那麼有必要把它扎破放水(老人教的辦法是用一根馬尾穿在水皰上),但是一定不要把水皰的皮剪掉,否則第二天走路你會疼死的!

33、高錳酸鉀。這玩藝兒多用途。除了消毒,它還是催吐劑,萬一吃了有毒的東西,化一點水和下去立馬嘔吐。此外,很少有人知道它還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外用蛇葯,可以迅速地中和蛇毒(對神經毒血液毒都有效)。被蛇咬之後立即捆紮、清除斷牙,用小刀擴創(別太深!),然後把高錳酸鉀粉劑填在創口(少量即可),片刻再繼續其他急救。

(二)戶外旅行科學裝包

裝包的關鍵在於對裝備的了解(體積、形狀、重量),合理的布局以及最小的個體體積。實現最小的個體體積可以在購買裝備時有所選擇,也可以在收拾裝備時加以控制。另外,多使用壓縮袋、防水袋等分別為零散物件打包。(以下的方法主要針對內架形背包)合理地分布重量

一般最好將背包的重量集中在臀部,以避免重量落在肩部或背部。而且無論你走在何種地形,盡量保持較重的物品靠近你的背部,重心保持在兩肩之間。

走在普通的山路,可以讓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的上層,這樣有助於集中力量在你的臀部上面,這是身體能承受較重背負的部分。

如走在崎嶇難行的探險式路上,要用相反的策略,要把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主艙中部,這樣使重量分攤到肩部和背部,使重心降低,較易保持平衡。

拉緊所有的壓縮帶限制裝備在背包內的滑動,滑動會令背包重心移動,易使人失去平衡。扎在背包外的物品要盡量的少,否則會影響你行進時的平衡。保護好掛在外部的裝備,不要讓它們搖晃和互相碰撞發出咔嗒咔嗒的聲音。如果你參加的是團隊活動,要合理地將重量分配給其他團員,不要讓自己無意間成為馱馬,好節省體力。

女孩子或者身材比較矮小的人不管是走在何種地形上習慣性將重的東西放在背包的底部。這也無所謂,畢竟採取何種的打包風格,最終取決於你自己,首要條件的是你自己要感覺到舒服和方便。確保一些物品放在能夠輕易地拿出來的地方,而不用"翻箱倒櫃"地找。像地圖、指南針、太陽鏡、防蟲葯、零食、水壺、頭燈或電筒、風雨衣和背包雨罩等。

帳篷:帳篷分為帳、帳桿、地釘三個部分。購買時這三部分是卷在一起的,但裝包時就不要原樣裝進去,因為長條型的帳篷使得包內的剩餘空間變得很窄,不容易填裝其它物品,並且不易於分配重量,保持背包重心在中間。

建議的方式是將帳像被子一樣疊起,並用扁帶收緊或用壓縮袋打包,地釘也夾在帳中(地釘須帶防護套才不會扎壞帳)。疊好的帳建議放在背包的最上層,這樣比較符合露營的順序。在營地經常是先搭帳篷再做其它事情,撤營時也是先收拾好帳篷裡面的東西再疊帳篷。

帳桿沿著背包側面靠近背部的位置放置(這時背包的隔層要放鬆,以使帳桿能插到背包底部)。帳桿可以外掛在背包兩側,但在走叢林時最好還是收在背包裡面,這主要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帳桿。

零散物品:零散的物品體積不均,重量質地各不相同,因而裝填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對於軟質地的物品(如帽子、手套等)建議用來填充大、硬、有形物品的間隙,對於硬質地,外形又不規則的小物品(如爐頭等),建議放入套鍋、飯盒等容器里,既省地方,又可以有效的保護這些小物品。隨時取拿的小物品應放在第二層(帳篷下面),與食品放在同一個層面上。

水和食品:食品的裝法與零散物品類似,位置也在同一層面上。至於水,它往往是所有物品中比重較大的一個,它的放置直接關繫到背包的重心,進而影響到整個旅程。但每個人的負重能力不同,舒適感也不同,將水(一般是三升)放在背包中部,也就是第三層,這使得整個背包的重心在中部偏上,這樣會有最佳的舒適性(個人體會)。檢查你的燃料瓶是否擰緊,並且要放在食物的下面,即使一旦泄漏也不會污染食物。

衣物和睡袋:每次裝包,總是第一時間把睡袋用壓縮袋壓縮後塞進背包的底倉。衣物尤其是冬天出行的衣物像抓毛絨、羽絨服等都具有很好的壓縮性,可使用壓縮袋打包放在背包下層,睡袋的上邊。這樣既可以上面物品的重量盡量壓縮衣物所佔空間,又可以在需要時方便的從底倉取拿。至於應急的風雨衣,可以放在背包的頂袋,方便隨時取用。

(三)野外宿營必備裝備清單

1.帳篷:北方或少雨的地方可以准備一個單層帳篷,可以抵擋小於2~3個小時,在雨季要選擇雙層帳篷,一般可以抵擋小雨7~8個小時。

2.睡袋:野外露營必備之物,有羽絨、晴綸棉、線織幾種,根據天氣選擇吧。參考(十四)里的睡袋的種類

3.防潮墊:耐磨層有單層和雙層之分,有平直面和蛋巢面、有可充氣墊,根據你的要求選擇。

4.爐具:在爐具的選擇上有瓦斯爐和汽化爐、酒精爐等,在禁止野外用火的地方非常有用。

5.桶鍋:一種專門為登山露營而設計的套鍋,大、中、小三鍋子套在一起,還附有小碗、湯匙及小茶杯。

6.水袋(壺):野外活動不可或缺的裝備,畢竟營地離水總有一段距離。

7.營燈、手電筒:夜行、夜宿都需要,必備,也可以選擇頭燈,非常方便。

8.燃料:如果你不想把爐具當擺設,記住帶著它吧,打火機、防潮火柴也要帶著。

9.食糧:野餐罐頭、麵包、方便麵、餅干、必備。也可以帶些大米,肉串、烤肉、零食等等。

10.刀:開路、切割、都離不開它,去比較荒野的地方就好帶砍刀,平時帶一把多用途的瑞士軍刀。

11、鐵鍬:可選擇帶斧頭兩用鍬,搭建帳篷、平整土地要比你徒手快上百倍,斧頭可以砍些朽木枯樹。

12.急救葯品:如遇意外事件,至少自己可以先急救處理一下,不要讓傷害加大。參看(十四)里的常備葯品清單

13.附屬裝備:指北針、地圖、眼鏡、浮水衣、防蚊液、橡皮艇、冰桶、濾水器、望遠鏡、烤肉架等

14.背包:一般野營2~3天50~70升足以,一定要選擇好一點牌子的、結識、舒適,背時間長了就知道了他的好處了。

(四)戶外頂級裝備---安全套和衛生巾!

安全套:

可以防水,把手機和數碼相機以及膠卷之類的用安全套套上,然後把口子一紮,丟水裡幾天幾夜都沒有問題,你想想,連小蝌蚪都游不出去還怕水嗎?而且手機來電話了你還能接聽(僅限直板式),不過通話效果一般.注意事項:最好是計劃生育指導站免費發放的那種.乾燥沒有潤滑油,而且特厚效果非常好.

安全套作用不光是防水,當出現意外的時候,安全套可以裝至少1升的水,也許著一升的水能讓你獲救;還有,被不知名昆蟲,如蛇等有毒動物咬傷,安全套扎動脈可以緩解毒性擴散;大面積創傷,可套在傷口避免感染;其實在家裡邊一樣,有朋友為手或腳指的傷覺得洗澡不方便的話,套上洗,是不是方便多了?總之,套子在戶外非常的有用!是必被品!

衛生巾:

在戶外,衛生巾也非常有用!驢子的鞋穿了一天後,肯定是腳汗答答滴,晚上睡覺前用塑料袋包好可以保證不被露水打濕.但鞋子里的潮氣沒辦法除掉,第二天起來一穿進去鞋子潮潮的絕對不舒服.怎麼辦?這下安爾樂就派上用場了,睡前在鞋子里塞上兩片,第二天鞋子就乾燥了.借用一句廣告詞的說話就是:更干更爽更安心,護舒寶的衛生巾!另外,也可以直接把衛生巾當鞋墊使用,帶小翅膀的更好,有利於穩固。

如果你摔傷有開放性創傷的時候,你會發現衛生巾是如此的好用,撒上葯粉蓋著傷口,消毒,止血!

戶外拉肚子的話衛生巾也非常適用,當你面對這些情況的時候,就明白我說這話的道理了

個人穿著用品:

一、服裝篇

1、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鞋襪篇

1、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2、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帽子、手套、眼鏡

1、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個人裝備用品:

一、背包篇

1、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野營篇

1、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4、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照明篇

1、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的);

3、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炊具篇

1、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他了);

4、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水具篇

1、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通訊篇

1、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其他篇

1、登山杖(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10、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1、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護膝,很重要,尤其負重時,有它對膝關節的保護才不會留下勞損的舊患;

20、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1、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閱讀全文

與富士山泥面霜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0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1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5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